Board logo

标题: 且听风吟之《诗绝千古》 [打印本页]

作者: 风雨夕    时间: 2004-9-7 20:12

一,唐朝,长安城,朱雀关(李)
    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他,逸怀突然的被释怀炸开,聚怀逸兴,瞬间便壮了思飞。
    太白翰林要走了吗?高力士站在关口,似笑非笑,用悠长尖细的嗓音问他。
    是啊!诗在天上,白在凡尘。他的话掷地有声。
    高力士得意地笑了起来,笑声里透着御赐的秀气和酸腐。
    他回头笑了一眼他的笑,忍住不呕。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转身,狂笑,飘然而去。掏出酒馕,灌个一泄千里。
    身后,高力士的笑凝固了,像冬日的蚕,僵在那里。
    千里之后,酒香四溢了八百,人间醉欲醺了万世……
    还留下了,孤独和落寞,以及不可一世的飞扬跋扈。

二,唐朝,洛阳城,玄武关外(杜)
    应天子召贤之诏的他,尘朴朴地走来,好瘦好瘦,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
    蓝衫、潦倒,几欲跌地,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紧抱着他那本沉郁顿挫的意象。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那是他锁定的目标。
    还有一个目标,就是那个他总是追赶不上的谪仙。
    但是,谪仙走了,在他之前。
    他紧抿着嘴,失望地再一步一步走回去。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他叹了一口气,不知何时才可以共端倪。

三,唐朝,洛阳,客栈(李)
    拿酒来!他丢了五花马,再扔了千金裘,又甩掉盛唐的靴,豪气冲天。
    抱起酒,洒脱不羁走向月下,盘腿开饮。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他狂笑又狂饮之后,瑶台之下,北倚阑干,对影成了三人。
    他索性躺在地上赏月。
    半晌,有泪,就着月光,簌簌滑下。
    原来,刻意忽略的,是这簌簌的低语。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粪土王侯、浮云富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有月,有影,梦不会再冷了。

四,唐朝,荒郊,客栈(杜)
    秋雨,冷风,挑灯,夜读。
    他端坐着,把怀里那本太白诗集小心捧出。
    虽然只是微弱的烛光,却因绝句千古一聚而亮。
    诗里翻一翻,便有云雾腾升。他流了一滴清泪,落在集上便碎裂成片。
    然后有血,向头顶上涌。
    他轻叹一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呵,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疯又痴。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真是一个傻人,居然能把把诗句呕吐在豪门的玉阶上,又让文字把自己烧得遍体鳞伤!
    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少府、少郎,他学他狂笑起来。
    于是,梦也不冷了。

五,唐朝,洛阳,客栈(李)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他喃喃自语,杜甫,草堂,深深动容。
    十年客梁园,那些府诗,十之八九非妇即酒,哪有子美的浪漫与飘逸?
    如果他是太阳,那么,他一定是月亮,与之相反的极致,但不妨共鸣。

六,唐朝,荒郊,客栈(杜)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这么狂放的一个人,他这样想。
    他心里狂跳起来,知道他就在洛阳,和他同在一个城市。
    见他吗?以狂放不羁?还是以别的方式?
    是写给他一首诗篇,还是抱缸美酒?

七,唐朝,洛阳,客栈(李杜)
    一壶新酿的花雕刚刚斟满,他便隔窗看见了他那羲和敲日的诗句。
    他又狂笑了起来:子美,快快进来!快与我共饮,这盛唐最长的一夜!
    门帘一挑,满屋便平仄涌起了。
    相视一笑,钟鼓馔玉也不足贵了。
    借问别来太瘦生,他举杯。
    飞扬跋扈为谁雄,他饮尽。
    对酌,从朱雀门,到玄武门,诗酒一路浩荡。
    绝句。绝句。绝句。
    鬼哭啾啾,千里狼嗥……
(End)
注:本文属未定稿,请各位教师指教,欢迎拍砖。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4-9-8 08:13

两人诗文引用得太多。
另外不是落笔惊风雨而是笔落惊风雨。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4-9-8 11:13

虽然很喜欢他们,但是仍然要说,李杜都没有这么清高……在文章中引用诗词也忒频繁了,有时甚至感觉到打断了语句的音乐美,比如第一句,读来总有些别扭,而且风兄关于壮思飞的理解恐怕有些问题。不怎么喜欢这类文字,也可能是某家过时了罢……
另外,应该是是俱怀逸兴壮思飞、凤歌笑孔丘罢。
作者: 气流    时间: 2004-9-8 11:20

新的一种尝试,还是值得敬佩鼓励,不要只是挑错嘛。

不过“壮了思飞”这个说法确实不太好,建议改一下。。。
作者: 风雨夕    时间: 2004-9-8 12:00

嗯,当时写的急了,有些诗词是凭印象。弓骑步兄如果有空请看看另一个《汉武骠姚》,敬请指导。
作者: 财务成本管理    时间: 2004-9-8 13:23

没法拍啊,高中生都喜欢这种笔法。。。我那时候就是如此
两个人刚一见面就突然停止了,这个收笔不好,而且整篇文章明显的缺乏白描,气流的水平而已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4-9-8 16:12

说实话~~~~没看懂~~~如果把引用的诗剔出去~~~~好像不剩什么的说~~
作者: 冰火蝴蝶    时间: 2004-9-9 05:44

除去其他种种,单纯说诗,从小就一直最爱太白,爱他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那一番瑰丽和那一番跳跃时间穿过空间的,拟任何事物都在掌中眼底
作者: 风雨夕    时间: 2004-9-9 19:42

看不出来吗?仅是一个框架,懒得动笔。
作者: 万里悲秋    时间: 2006-10-11 10:33

嗯,此篇写的不错,而且符合二人的心态.

本人最喜杜诗,杜甫的诗中充满了对李白的思慕与神往.而李白写杜甫的诗,就很少了,而且有笑弄的味道在其中.至今也替杜老师鸣不平呢!

二人所崇尚的诗风不同,喜欢的诗人也不同,一个喜欢小谢,一个喜欢庾信.不过二人的情谊还是很深的.当然,我还是觉得李白不如杜甫厚道.只是个人观点.

觉得此文虽是框架,但是人物勾勒的很好,而且也符合二人诗中所透露出来的情感.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