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後三國有誰比較拿的出手? [打印本页]
作者:
shps940114 时间: 2013-2-15 15:03 标题: 後三國有誰比較拿的出手?
在後三國時代有誰是可以被提出來放進整個三國排名裡的
作者:
周定乾坤 时间: 2013-2-15 15:28
姜维,邓艾,钟会,羊轱,陆抗~~~~等等等等等
作者:
慕容秋 时间: 2013-2-15 15:36 标题: 回复 #2 周定乾坤 的帖子
羊祜
作者:
shps940114 时间: 2013-2-15 15:43
這幾個丟去前三國都是二流腳色
作者:
周定乾坤 时间: 2013-2-15 16:42 标题: 回复 #3 慕容秋 的帖子
谢了,这个字怎么读??我打不出来
作者:
周定乾坤 时间: 2013-2-15 16:46 标题: 回复 #4 shps940114 的帖子
被誉为张良陈平的钟会,诸葛的接班人姜维,能和姜维势均力敌的邓艾。。。。这些人在前期会是二流角色???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等人的眼光没那么差吧。。。江山代有才人出,蜀汉五虎(或者四星??),曹魏五子,这些人在前期可谓一流,钟会等人真的会比这些人差??
作者:
索虾王 时间: 2013-2-15 18:54
原帖由 shps940114 于 2013-2-15 15:43 发表
這幾個丟去前三國都是二流腳色
不可能的,人与人的能力不可能差这么多
主要是《三国演义》的关系,才让人感觉前期人物比后期强
作者:
颍颎 时间: 2013-2-16 01:22 标题: 回复 #6 周定乾坤 的帖子
姜维跟邓艾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好不好
作者:
时间轴空转 时间: 2013-2-16 02:18
前三国后三国的分界在哪?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13-2-16 12:59
邓艾自己都把姜维当作一个档次的对手来吹牛,澳洲人比邓艾自己还了解他们啊
作者:
罗中 时间: 2013-2-16 13:41
陆抗罗宪邓艾羊祜杜预姜维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3-2-16 14:08
邓艾姜维陈泰杜预羊祜陆抗周处文鸯王濬罗宪
作者:
颖颍 时间: 2013-2-16 14:18 标题: 回复 #9 可爱小马驹 的帖子
先查查姜维对邓艾的胜率再来说话
作者:
shps940114 时间: 2013-2-16 20:11
要是各位講的那些人物真的可以和前三國比美的話
整個三國歷史就不會如此虎頭蛇尾了
作者:
周定乾坤 时间: 2013-2-16 20:15 标题: 回复 #13 shps940114 的帖子
这些是后三国的一流人物,而楼主如果不满意的话,那么就真的没有了。。
至于虎头蛇尾,那是《三国演义》,可是楼主发的却是三国史区。。。
作者:
周定乾坤 时间: 2013-2-16 20:22 标题: 回复 #12 颖颍 的帖子
只看胜利率的话,那么刘备和曹操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人物(甚至要低上几个层次)
蜀汉的后方不稳固,益州的地形太恶心,魏蜀之间不可逾越的国力差距………………
就跟一个手掌1000万的赌徒和一个拿着10万的赌徒在赌博一样。。你不能怪拿着10万的那个太垃圾,一输就把钱输没了。。
作者:
诸葛尚良 时间: 2013-2-16 20:33 标题: 回复 #12 颖颍 的帖子
公主的经济学观虽是极好的,单论史经常太不厚道。说姜维不如邓艾其实也可以接受,至于差一个量级,且不说各自资本条件不同,即使胜率真的差些就一定隔量级吗?那敢情林丹和李宗伟也不是一个量级。
后三国中前面的那些提名我觉得基本足以与前期媲美的,虽然比曹操诸葛之类的可能差些,但还不至于降级。后三国人物下降得最快的是平均水平,因为没有那么多历练的环境了,顶级人物下降的最明显的不是能力,而是人数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3-2-16 23:22 标题: 回复 #14 shps940114 的帖子
何来虎头蛇尾,你受演义误导而已
作者:
颍颎 时间: 2013-2-16 23:44
回复 #16 周定乾坤 的帖子
益州地形恶心,邓艾还会偷渡阴平呢。要不是邓艾,钟会估计也就在剑阁跟姜维对峙到粮尽撤兵。
回复 #17 诸葛尚良 的帖子
那个时期能打破战略平衡的就是和别人不一个量级。
作者:
周定乾坤 时间: 2013-2-17 00:20 标题: 回复 #19 颍颎 的帖子
邓艾兵走阴平,降马邈,败诸葛瞻,直至成都;以万人,将士饥饿;胜之侥幸,败亦不足为奇。是真真正正的险招。因为若不行如此之险,单单和姜维在剑阁对峙,又会是一次不了了之。所以邓艾也只能跳过姜维,捡软柿子捏。
若邓艾真的高出姜维一个层次,一个级别,又何必跳过姜维,去行九死一生的险招。。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13-2-17 16:32
邓艾在前线玩了十几年也没去走阴平小道,非等到钟会把姜维拖在剑阁才去,澳洲人以为邓艾前面十几年都是在养匪自肥么?
作者:
x-dvd 时间: 2013-2-17 16:37
公主是相信“温拿忒渴死哦”的,估计不把任何一个失败者放在眼里吧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3-2-18 00:32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13-2-17 16:32 发表
邓艾在前线玩了十几年也没去走阴平小道,非等到钟会把姜维拖在剑阁才去,澳洲人以为邓艾前面十几年都是在养匪自肥么?
诸葛亮在蜀国玩了十年也没北伐,非等到曹丕死了曹叡继位才去,你以为诸葛亮前面十年都是在养匪自肥么?
就知道你水,请继续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13-2-18 13:07
曹丕死了诸葛亮才北伐和钟会到了邓艾才偷袭阴平有啥子区别么?
知道你没啥子语文理解能力,请继续表演好了
[ 本帖最后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13-2-18 13:09 编辑 ]
作者:
XM8 时间: 2013-2-18 14:29
这个排名比什么啊?单纯军事能力?
作者:
shps940114 时间: 2013-2-18 17:49 标题: 回复 #25 XM8 的帖子
這裡沒有在排名喔
作者:
颍颖 时间: 2013-2-18 21:37 标题: 回复 #22 x-dvd 的帖子
我一直认为司马昭才是后三国第一人。钟会,邓艾,姜维最后都让他给玩了,怎么跳还是没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 本帖最后由 颍颖 于 2013-2-18 21:40 编辑 ]
作者:
XM8 时间: 2013-2-18 21:51
原帖由 shps940114 于 2013-2-18 17:49 发表
這裡沒有在排名喔
主贴不是说排名么?
作者:
WHITESHIP 时间: 2013-2-18 22:06 标题: 回复 #27 颍颖 的帖子
司马师比他厉害,251-255这四年最不稳的时候把屁股坐稳了,还培养了个狠角色贾充留给弟弟。如果他没死,诸葛诞那仗不会打得那么艰难。
-------------------------
前期和后期人物没什么差距,机会不同而已。排什么名,洗洗睡吧。
赤壁之战,孙权能打,换作孙休也能打。
作者:
周定乾坤 时间: 2013-2-18 22:09 标题: 回复 #29 WHITESHIP 的帖子
司马师比他厉害,251-255这四年最不稳的时候把屁股坐稳了,还培养了个狠角色贾充留给弟弟。如果他没死,诸葛诞那仗不会打得那么艰难。
这点倒是和我所见相同,特别是司马昭所用的手段也很不入流,搞了个路人皆知。。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3-2-18 22:28 标题: 回复 #30 周定乾坤 的帖子
要不是演义的宣传,比“路人皆知”更不入流的事情在中国历史简直多到数不胜数
[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13-2-18 22:31 编辑 ]
作者:
周定乾坤 时间: 2013-2-18 23:02 标题: 回复 #31 zeloti 的帖子
可是单单在三国一代,篡位者两个,曹丕和司马昭。相较之下,曹丕还是比较温和的。。
作者:
颍颎 时间: 2013-2-18 23:25 标题: 回复 #29 WHITESHIP 的帖子
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高平陵时期的确是司马师厉害些,比较直接的记载莫过于这一段了(晋书景帝纪)。。。不过话说回来,到灭蜀时期司马昭无论从总策划到总善后,那个高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比司马师怎么样且不说,但在千里之外就能把钟会、邓艾、姜维玩弄于股掌之间,怎么说也比这三位高明的多。
[ 本帖最后由 颍颎 于 2013-2-18 23:32 编辑 ]
作者:
颍颎 时间: 2013-2-18 23:36 标题: 回复 #32 周定乾坤 的帖子
司马昭没有篡位,篡位的是他儿子司马炎。
作者:
贾图 时间: 2013-2-20 14:32
原帖由 颍颎 于 2013-2-18 23:25 发表
高平陵时期的确是司马师厉害些,比较直接的记载莫过于这一段了(晋书景帝纪)。。。不过话说回来,到灭蜀时期司马昭无论从总策划到总善后,那个高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比司马师怎么样且不说,但在 ...
这不废话么?司马氏掌握的权力和资源,是三贤能比的么?邓艾钟会本来都是司马的部下,当然被他玩于股掌之间。姜维则怎么都不能算是被司马玩的。
作者:
贾图 时间: 2013-2-20 14:35
统 武 智
姜维 90 90 89
邓艾 93 65 90
钟会 85 55 91
差不多这样~
作者:
贾图 时间: 2013-2-20 17:38
原帖由 贾图 于 2013-2-20 14:35 发表
统 武 智
姜维 90 90 89
邓艾 93 65 90
钟会 85 55 91
差不多这样~
我之前在史话里排数据估计有10几次了,从没被扣TB~
按照史实排数据,这也要扣分?那我只能呵呵了~
[ 本帖最后由 贾图 于 2013-2-20 17:40 编辑 ]
作者:
慕容秋 时间: 2013-2-20 17:41 标题: 回复 #37 贾图 的帖子
只能说这次你被抓住了,,
作者:
司马光 时间: 2013-2-20 17:54
原帖由 贾图 于 2013-2-20 17:38 发表
我之前在史话里排数据估计有10几次了,从没被扣TB~
按照史实排数据,这也要扣分?那我只能呵呵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作者:
逍遥之花庆次 时间: 2013-2-20 18:27
没有意义,你这问题就好比是在问老一辈革命军事家和现在新兴的军事家打仗哪个厉害,你说游击战玩的再溜能跟东风导弹比么?当然这个比喻不恰当,毕竟后三国时代没有出现那么厉害的科技,你要一定说羊枯很烂我也没话说,楼主你自己要问我们后三国时代谁拿得出手说明你自己也不知道谁拿得出手,既然不知道谁拿的出手就听听别人的意见啊,自己都知道后三国时代人才没有前三国名气大,照这么说你要的是名气大的啊!抱歉,我不知道!我们都不知道楼主知道后三国时代有拿得出手名气大家喻户晓路人皆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穿越银河系名扬全宇宙的人才,欢迎资深历史学家楼主大师给我们这群啥都不知道还楞充内行的傻×上课!大家鼓掌欢迎!
[ 本帖最后由 逍遥之花庆次 于 2013-2-20 18:30 编辑 ]
作者:
颍颎 时间: 2013-2-20 19:09 标题: 回复 #35 贾图 的帖子
晋书文帝纪: 初,会之伐蜀也,西曹属邵悌言于帝曰:“钟会难信,不可令行。”帝笑曰:“取蜀如指掌,而众人皆言不可,唯会与吾意同。灭蜀之后,中国将士,人自思归,蜀之遗黎,犹怀震恐,纵有异志,无能为也。”卒如所量。
-------------------------------------------------
随你"三贤"在千里之外怎么蹦跶, 都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 本帖最后由 颍颎 于 2013-2-20 19:11 编辑 ]
作者:
fkypeter 时间: 2013-2-22 17:56
單是蜀漢也有陳到姜維王平句扶張翼張嶷羅憲了
作者:
Mr.Ghost 时间: 2013-2-26 19:10 标题: 回复 #4 shps940114 的帖子
我覺得前後期的人物畢竟沒有對過陣,很難比較的
作者:
ygwd123 时间: 2013-2-27 07:38
后期和前期没什么可对比性,不过就是后期没那么厉害的人,精彩的对决就少了很多
作者:
轩辕游侠 时间: 2013-3-12 20:30
原帖由 周定乾坤 于 2013-2-15 16:46 发表
被誉为张良陈平的钟会,诸葛的接班人姜维,能和姜维势均力敌的邓艾。。。。这些人在前期会是二流角色???诸葛亮,司马懿,司马昭等人的眼光没那么差吧。。。江山代有才人出,蜀汉五虎(或者四星??),曹魏五 ...
差不了多少!
作者:
zhangjf 时间: 2013-3-12 21:18
在我看来,张辽等五子,皆不如邓艾
作者:
颍颍 时间: 2013-3-12 21:51 标题: 回复 #46 zhangjf 的帖子
钟会、邓艾、姜维加在一块也不如司马昭。
作者:
时间轴空转 时间: 2013-3-12 22:40 标题: 回复 #47 颍颍 的帖子
路人皆知。。。自然比不了
姜维。。志大才疏
邓艾。。势功自傲
钟会。。豺狼之辈
作者:
zhangjf 时间: 2013-3-12 23:05
原帖由 颍颍 于 2013-3-12 21:51 发表
钟会、邓艾、姜维加在一块也不如司马昭。
那是。。。
五子良将加在一起也比不上曹操。。。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3-3-13 14:24
原帖由 颍颎 于 2013-2-16 01:22 发表
姜维跟邓艾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好不好
澳洲人认为邓艾强??不科学啊!!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3-3-13 14:25
原帖由 颍颎 于 2013-2-18 23:25 发表
高平陵时期的确是司马师厉害些,比较直接的记载莫过于这一段了(晋书景帝纪)。。。不过话说回来,到灭蜀时期司马昭无论从总策划到总善后,那个高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比司马师怎么样且不说,但在 ...
有权的总比没权的容易,说得轻巧了。史书事后哪个不是歌颂皇帝英明决定的??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3-3-13 14:29
原帖由 颍颎 于 2013-2-20 19:09 发表
晋书文帝纪: 初,会之伐蜀也,西曹属邵悌言于帝曰:“钟会难信,不可令行。”帝笑曰:“取蜀如指掌,而众人皆言不可,唯会与吾意同。灭蜀之后,中国将士,人自思归,蜀之遗黎,犹怀震恐,纵有异志,无能为也。 ...
史书不写先皇如何英明神武就奇怪了!!
作者:
颍颍 时间: 2013-3-13 22:38
原帖由 phoenixdaizy 于 2013-3-13 14:29 发表
史书不写先皇如何英明神武就奇怪了!!
晋书著于贞观年间,李世民是出了名的西晋黑,而且宣帝、文帝、景帝和武帝纪都是经过他御审才成书的。
作者:
颍颍 时间: 2013-3-13 22:38 标题: 回复 #51 phoenixdaizy 的帖子
那曹爽怎么让司马懿给灭了?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3-3-14 16:55
原帖由 颍颍 于 2013-3-13 22:38 发表
那曹爽怎么让司马懿给灭了?
司马懿情况不一样咯。~~曹爽可没防着他。司马师,司马昭当权以后本来就是代君位,处处设防。对钟会和邓艾自己互相钳制也没办法了。
作者:
颍颖 时间: 2013-3-14 16:57
难道曹爽还是真天子了?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3-3-14 19:23
原帖由 颍颖 于 2013-3-14 16:57 发表
难道曹爽还是真天子了?
曹爽还没达到专权的地步~~~当年那些辅臣选择曹爽就是司马懿实力太强了。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3-23 20:48
澳洲人认为邓艾强??不科学啊!!
邓艾打姜维,是老子打儿子。打不过丢脸,打过了也不是啥长脸的事儿,所以暗渡阴平绕开姜维,把黩武亡国之罪给伯约坐实了。讲那个点,就是在下指导棋
原帖由 时间轴空转 于 2013-3-12 22:40 发表
路人皆知。。。自然比不了
姜维。。志大才疏
邓艾。。势功自傲
钟会。。豺狼之辈
钟会、邓艾、姜维加在一块也不如司马昭。
舍利佛+大目犍连+一尾守鹤 < 如来佛的一个影分身。“由也、兼人”,这挺科学的
作者:
takebesttome 时间: 2013-3-28 09:49
,排名这玩意本来就是仁者见仁的东西,史书上也没见过排名的吧
作者:
小陆伯言 时间: 2013-3-28 10:09
除了红桃邓挑衅姜以外,好像还有个毋丘俭吧。。。。。。。
作者:
颍颎 时间: 2013-3-28 15:51
毋丘俭打棒子,文鸯打鲜卑都还满厉害的。
作者:
司马光 时间: 2013-3-28 16:02
原帖由 颍颍 于 2013-3-13 22:38 发表
晋书著于贞观年间,李世民是出了名的西晋黑,而且宣帝、文帝、景帝和武帝纪都是经过他御审才成书的。
单看宣帝纪就知道,李世民压根就没认真读过,基本上可以说是,就是没读过。
作者:
颍颎 时间: 2013-3-28 16:16 标题: 回复 #62 司马光 的帖子
制曰: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
知道这段话是谁写的么?
作者:
司马光 时间: 2013-3-28 16:37
原帖由 颍颎 于 2013-3-28 16:16 发表
制曰: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回去好好读读宣帝纪,再回我的贴子不迟。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3-28 20:57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3-3-28 16:37 发表
回去好好读读宣帝纪,再回我的贴子不迟。
只能说须菩提这厮,噢不……房玄龄这厮压根就没认真读过主公亲笔提的制书,或者基本上可以说是,就是没读过。然后直接就把两段文字给整一起了。唉,此人就没有做辅臣的心。陈寿地下有知,当哭也?当笑也?
PS:难怪魏征同学那么喜欢欺负小李。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是好人,唯有君王是老好人,其后焉得不乱?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3-28 21:07 编辑 ]
作者:
司马光 时间: 2013-3-29 15:50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3-28 20:57 发表
只能说须菩提这厮,噢不……房玄龄这厮压根就没认真读过主公亲笔提的制书,或者基本上可以说是,就是没读过。然后直接就把两段文字给整一起了。唉,此人就没有做辅臣的心。陈寿地下有知,当哭也?当笑也?
...
这是李世民御审的,房有这么大的胆子?
就算是房没认真读,李世民御审时,又做什么了?就这么允许这两段文字放一起了?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13-3-29 20:23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3-3-29 15:50 发表
这是李世民御审的,房有这么大的胆子?
就算是房没认真读,李世民御审时,又做什么了?就这么允许这两段文字放一起了?
魏征就是朝臣们的胆~不有贤人轮隋炀帝时不吭气,轮李世民就啃气了么
李世民有木有认真审这是个迷,因为他老人家的小动作还是挺多的。我只能说,小李对仲达很有爱,很关注;再翻翻司马师、司马昭哥俩的传记,同情遮护之心溢于言表,就更加坐实了某之前的推断。
至于为啥放一起,考虑到陈寿写三国志的动机与手法,偶表示介个可以有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3-29 20:27 编辑 ]
作者:
司马光 时间: 2013-3-29 22:08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3-29 20:23 发表
魏征就是朝臣们的胆~不有贤人轮隋炀帝时不吭气,轮李世民就啃气了么
李世民有木有认真审这是个迷,因为他老人家的小动作还是挺多的。我只能说,小李对仲达很有爱,很关注;再翻翻司马师、司马昭哥俩的传记 ...
这与魏征有可比性?魏征是李世民做错,他直言相向。这宣帝纪照你说是房出错,毁了李世民的声誉。南飞,你不要说这是一个性质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房(其实晋书与房的关系不大,他就挂个名而已)的事,李世民御审是如何审的?能出现这样的乌龙?这不正好证明他他根本就没认真读过宣帝纪,甚至可以说压根就没读过。
这也是,人家毕竟是帝王,看看现在虚拟的公主做派,李世民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
作者:
yunhezi 时间: 2013-4-30 19:53
其实我觉得后三国人物要比前三国人物素质高。不说别的,岂有鸩人羊叔子,羊陆这种风度,就是前三国人物任何人比不了的。鬼神之勇的曹大司马,带起兵来真的要比弓马不便的杜武库强么?要关二哥去守汉中击退曹爽的大军,是否要比王平好呢?雪中奋短兵的丁奉,能否比一比张辽呢,这些都是未知数。
[ 本帖最后由 yunhezi 于 2013-4-30 20:00 编辑 ]
作者:
328864184 时间: 2013-5-31 11:59
以曹操100统来算的话
邓艾98 姜维95 钟会90
邓艾在前三国统帅绝对进前5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13-6-3 07:28
为什么后期名将有人提陆抗,没人提朱然之子施绩。以及施绩的宿敌王昶。
毋丘俭驱逐高句骊,碉堡壮哉。
郭淮、陈泰乃天下名将,张颌、徐晃也不一定比得上。
陈骞、石苞文武全才。
作者:
星义 时间: 2013-6-3 10:23
原帖由 328864184 于 2013-5-31 11:59 发表
以曹操100统来算的话
邓艾98 姜维95 钟会90
邓艾在前三国统帅绝对进前5
邓艾进不了前五,你是以曹操一百算的,曹操能不能进前五都成问题。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3-6-3 12:45 标题: 回复 #72 星义 的帖子
关键是前三国从什么时候算起,到什么时候结束。
作者:
caojinke 时间: 2013-6-3 14:47 标题: 回复 #72 星义 的帖子
曹操不进前5谁进??统率力就是统兵带将的能力,统兵带将的数量质量和战绩,三国时期谁比曹操做的更好?邓艾偷渡阴平的战绩可以媲美韩信暗度陈仓,不论战略谋划还是战术执行力都是超一流,统率力方面,估计只有 曹操,周瑜,司马懿,比邓艾强,刘备 估计排邓艾后面排个第五。诸葛亮智谋什么的还不错,统帅方面不一定如张辽。军事家对比的话,还是要拼战绩,单纯军事理论家的话,还不能算作统帅能力,只能是军师了
作者:
星义 时间: 2013-6-3 20:43 标题: 回复 #74 caojinke 的帖子
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作者:
caojinke 时间: 2013-6-3 22:27 标题: 回复 #75 星义 的帖子
败仗谁都打过,但最难的是把败仗打好,如何做到败而不溃 才是真正的高水平。林彪一战四平也是一败涂地。曹操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统率力估计进不了前5,但是纵观三国,谁能比他更强呢?诸葛亮周瑜司马懿,这三个是唯三有竞争力的,谁没败过呢?
作者:
星义 时间: 2013-6-4 00:20 标题: 回复 #76 caojinke 的帖子
哎,我这里比较不明白一件事。你所说的“统率力”倒底指的是什么?是指做为一个主帅,领导一场战役的能力,还是作为一个将领领导一场战斗的能力?
如果说是作为主帅,领导一场战役。曹操也不见得多么高明,官渡之战,自然是自己实力本来就不行,不过是老袁老犯昏,再加上手下人反水,不然只要稳扎稳打,肯定是胜的。其实由此看出,作为主帅打一场战役,只要实力强于对方,少犯点错,就能战胜。所以在官渡,是曹操在这个位置上还是刘备在这个位置都没什么区别,因为是老袁在接连的犯错,而不是曹操有多么的高明。而后的几场战役,赤壁之战,是曹操的在接连的犯错。但是赤壁与官渡不同的是,官渡的曹军优势,很多都是老袁送来的礼包,而赤壁,很多是吴军自己争取的,比如三江口会战、黄盖诈降,火烧赤壁。这些奇谋奇技在官渡是不存在的。这里曹操作为一军之帅的水平,可见一般了。和刘备争汉中的战役,是场惨败,没什么好说的,其实也不能说明曹操不行,实在他也对汉中没有必取的心思。合肥的会战,大家中规中矩,算是打个平手,没什么亮点。由此可见,作为一场战役的主帅,曹操的水平,真的让人觉得也就那么回事。
如果只是领一军作战,那就更不要说了。前面灭黄巾的卢植、皇甫嵩,灭了公孙瓒白马义行的鞠义,董卓手下把曹操打了个满地找牙的徐荣,把董卓赶跑的孙坚,火烧博望的刘备……这些人带兵打仗的水平,拎出来跟曹操比比吧。你保证曹操就是人家的对手?
曹操作为一个“军事家”,是非常了不起的,不要拘泥于他打仗怎么样,他复写了《孙子兵法》,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军事理论真正是一绝。事实上,在战场上,打赢还是打输,真的是有很大的随机性。不失有遇上山洪,一溃涂地的。士兵哗变痛失好局的,临阵换帅反胜为败的……看过一个离奇的,好像是一战时,一个国家的军队看到对方一支部队正在翻山过来,吓的要命,结果对方的军队在翻山的过程中,进入了一团云中,消失了……这算胜算败?就本朝太祖吧,又怎么样呢?土城被打的包袄都丢了,只好“轻装上阵”了,之后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分明是被逼出来的。但是他的《论持久战》还是给于抗日做出了理论指导。
作者:
LFY1222 时间: 2013-7-2 11:11
主要还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比较大吧?不然不可能前半部分人才辈出后半部分人才凋零,变化的痕迹明显有人工加工倾向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