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蜀国之败败在诸葛亮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司徒与赵司马 时间: 2011-8-23 09:29 标题: 蜀国之败败在诸葛亮
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可以看出蜀国人才的现状。诸葛亮自从他做蜀国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后,便独自一人辛辛苦苦做了所有人的事情。结果人才没有得到历练,什么都不会,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也没有什么执政经验。在他死后,蜀国马上就坍塌了。他自己落了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美名,可是却苦了蜀国的一大批人才。他真是不厚道啊!如果诸葛亮早点退休,让小生都去练练,蜀国的实力至少会增强一些啊。此处认为人的能力是由后天得来,不是所谓的天赋雄才。即要把当代的人才观点,引入古代!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1-8-23 09:31
在他死后,蜀国马上就坍塌了。
大亮
作者:
__苏丶 时间: 2011-8-23 09:35
没有诸葛亮的话 貌似也没有蜀国了 就凭刘备 拿什么和魏 吴 抗争呢
作者:
葉影心 时间: 2011-8-23 09:39
蜀國之敗敗在劉備
為什麼找個不肯退休的人回來當ceo, 簡直不識人;
照這看來中山靖王也有很大的責任, 出了個如此失敗的後人;
劉邦, 看什麼看, 你也脫不了罪, 姓劉的不是好東西;
項羽你笑什麼, 要不是你輸掉了江山給劉邦, 蜀國怎會滅亡;
.............我很累了, 請各大大幫我繼續說下去, 最後務必要牽扯到軒轅黃帝, 那我們軒轅論壇也要為蜀國之亡負上責任;
作者:
谭文山 时间: 2011-8-23 09:41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1-8-23 09:45
原帖由 葉影心 于 2011-8-23 09:39 发表
蜀國之敗敗在劉備
為什麼找個不肯退休的人回來當ceo, 簡直不識人;
照這看來中山靖王也有很大的責任, 出了個如此失敗的後人;
劉邦, 看什麼看, 你也脫不了罪, 姓劉的不是好東西;
項羽你笑什麼, 要不是 ...
不错。
楚国就是轩辕黄帝的后代,罪魁祸首原来是轩辕
作者:
葉影心 时间: 2011-8-23 09:49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1-8-23 09:45 发表
不错。
楚国就是轩辕黄帝的后代,罪魁祸首原来是轩辕
那我們會否被誅連九族~~~~
作者:
墨叶 时间: 2011-8-23 11:15 标题: 回复 #4 葉影心 的帖子
和我想的一样。
没有刘备,没有蜀国,更没有蜀国之败。所以蜀国之败败在刘备。
作者:
wwwind 时间: 2011-8-23 12:05
小生们正在轩辕论坛上学习码字呢。这不,蜀国倒了,还没码好。
作者:
xkjo 时间: 2011-8-24 00:56
归根到底错在女娲,干嘛要造人呢?不造人,也就没有那么多国家,没有那么多国家,也就没有国家灭亡了,错在女娲啊。
作者:
ken198833 时间: 2011-8-24 01:15
你們這些人= =幹嘛不歸咎於地球幹嘛形成呀...
作者:
lemon0925 时间: 2011-8-24 11:31
其实蜀国本身人才资源还不至于如此单薄 当然我指的是刘备称汉中王时期
蜀国拥有不少荆州带过来的人才资源
有没有想过如果刘备不发动猇亭之战后果会如何?
黄忠、张飞不会死 蜀国相当数量的战斗力可以保存下来
黄权不会投魏 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文臣武将不会如此快得尽忠 至少沿用到刘禅时代也是好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完全控制雍凉地区后是怎么败的?
把这种责任完全推给诸葛亮 不觉得很不公平吗?
作者:
葉影心 时间: 2011-8-24 12:34
每件事情, 每個計劃在未有結果之前, 都包含著一堆將會導致它成功和失敗的因素, 兩者之間的比例沒有定數, 可以是五五, 可以是一九, 也可以是九一, 也可以是無法計算, 導致成功的因素比導致失敗的多, 結果可能會偏向成功, 但不一定, 還要看個別因素的份量, 和有沒有更多的客觀因素;
但這都不重要, 因為現在普遍的情況是, 結果出來了, 成功了, 就沒有人會提起那些導致失敗的因素, 相反, 失敗了, 導致成功的因素就自然被世人拋諸腦後, 這大概就是「成敗論」;
真正的分析, 是不論結果如何, 都能理智並清晰地思考所有因素, 如果可以以量化科學來得出結論固然好, 如果不能或不足以, 其實沒必要下一個太絕對的結論, 我從來不覺得所有的分析都一定要有太肯定的結論;
作者:
上校团长 时间: 2011-8-24 15:03
这玩意。。。
还是楼上说的比较有道理。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统一是必然的
蜀国打压士族,违反了当时的历史规律
必然被代表士族利益的晋(当时的曹魏已经和晋没啥区别了)取代
作者:
中庸 时间: 2011-8-24 19:41
原帖由 上校团长 于 2011-8-24 15:03 发表
这玩意。。。
还是楼上说的比较有道理。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统一是必然的
蜀国打压士族,违反了当时的历史规律
必然被代表士族利益的晋(当时的曹魏已经和晋没啥区别了)取代
典型的以结果论,所谓的士族理论我觉得有些牵强
而且也士族为啥跟三个代表似的呢?这解释不清楚的话,其他都是扯谈
作者:
w3208090 时间: 2011-8-28 18:36
这个嘛,我就要发表一下了,首先蜀国没有诸葛亮的话,基本是可以说没有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后刘备在攻打吴国的时候,损兵折将导致后期国力下降,坐等了十多年,诸葛亮有多累了十多年,憔悴了,老了,在剩余的岁月里,急于求胜的心态下且在刘禅sb做天下的时代才发生的悲剧,至于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完全的是他妈的扯淡,那是魏国吹出来的,在麦城廖化不顾生死一人勇敢突围去搬救兵,可见他的英雄气概,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公元249年,魏将郭淮率兵攻打驻扎在成重山的廖化,结果大败姜维、廖化的部队。此时的廖化官居阴平太守。但在这之前,廖化还是打了个胜仗的。魏将王赟、游奕就被廖化杀的大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廖化还是具备一定的军事指挥和作战才能的,廖化后来被后主先后任命为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的高位。因此,有评论认为:廖化如此深受重用,必定是功勋卓著。但问题偏偏出在这里。因为忽略了一点:此时的廖化却已是年事已高、风烛残年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又恰恰与此有关。蜀国后前完全是不齐心的结果。根本来时还是刘备的错,没管理好蜀国。
作者:
0935361108 时间: 2011-10-23 02:36
那個只要兄弟不要老婆的劉備~~真真真害屬一堆人阿沒能力還帶人去討~結果被火燒屁股掛ㄌ害死ㄌ多少孩子的父親~孔明ㄇ~繼續背黑鍋的人
作者:
子龙传奇 时间: 2011-11-17 17:08
不光是诸葛亮,姜维也有责任。九伐中原,耗损兵力,都没一次成功
作者:
罗中 时间: 2011-11-18 11:23
蜀国败于蒋琬费祎
作者:
罗中 时间: 2011-11-18 11:23
蜀国败于蒋琬费祎
作者:
巴卡斯博士 时间: 2011-11-18 12:57
也不能这样说,我们应该辩证地看人。
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诸葛亮死后还是留了很多遗产的
军队的制度和许多人才,这些人才在维持刘禅统治还是起到很重要作用的。
作者:
巴卡斯博士 时间: 2011-11-18 13:01
另外,请楼主不要以《三国演义》为历史真相。
王平在汉中大战中大败过魏军哦
请参看《资治通鉴》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1-11-20 13:49
原帖由
中庸 于 2011-8-24 19:41 发表
典型的以结果论,所谓的士族理论我觉得有些牵强
而且也士族为啥跟三个代表似的呢?这解释不清楚的话,其他都是扯谈
如果士的利益最重要的话,那天下怎么会乱咯。结果论。成吉思汗的后人缔结四大汗国,是因为得人心??另外诸葛手下人才还算不错的。
作者:
半块通天碑 时间: 2011-11-20 14:24
有句话叫不是我军无能,而是共军太过狡猾。国民 党曰
作者:
zzy18zzx16 时间: 2011-11-20 14:33
蜀地英杰不少 三国志多次提到诸葛亮知人善任 官员都很服气 但都不是可以挑大梁的 这类人属于可遇不可求 即使蜀国后期有无子良将 有邓艾钟会 但没有曹操和司马懿 只怕就先窝里斗了 要说诸葛亮不会教育儿子倒是真的 不过可能没时间
作者:
子梦 时间: 2011-11-20 17:59
话说这里是小说区
所以要别拿史实这种东西说事
听说司马光就是司马懿的后代 所以写书的时候自己猥琐了下~
说道孔明么 再能也就是一个人~~不是神仙 演义里那个踢灯的故事其实就是诸葛亮知道大限已到
但是作为全民偶像 不能像普通人那样死(关乎到士气 安定 稳定)
所以么
需要搞个魏延踢灯的意外
其实 如果进来的不是魏延 而是其他什么人的话 一样死无葬身之地
这也就素为什么姜维坐在诸葛的榻前能够看着魏延踢灯~~~~~~~~~~
蜀国的败 不是孔明一个人的责任~~~~~
作为马列红旗下成长的我们
要听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人民才是决定历史的最终力量。
相对于整个中华 蜀汉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台湾
政治家威信再牛逼
不还是个分裂分子吗?
不论台湾的生活如何 政府要人在百姓心目中是如何强大的偶像(诸葛同)
但是相对三分天下有2的中原人民
你滴就是个分裂分子 是个小挫~~除非你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参考1949年我们的党)
所以 蜀汉之败 在于劳动人民没有选择
和它的伟大政治家 军事家 散文家 著名巫师 著名数学家 著名外交家 著名厨师 著名演说家 诸葛亮只能说有一定关系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