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清 宣统皇帝退位诏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之木 时间: 2010-6-11 17:29 标题: 清 宣统皇帝退位诏
奉旨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钦此。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根据原件影印本 水之木 2010-6-11)
[ 本帖最后由 水之木 于 2010-6-11 17:32 编辑 ]
作者:
西园公子 时间: 2010-6-11 18:23
先帝
作者:
z071011 时间: 2010-6-11 18:25 标题: 岂不懿欤
有两点:
1.岂不懿欤!这四个虚词将无奈、感慨、不得不放弃之心概括的很彻底、很强大,可以说是这篇封建统治的绝唱中的极佳结尾。可浮一大白!
2.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临时共和政府须由皇室制定袁大头组织,可博一笑,据说这句是老袁自己加的。。。。
作者:
佛山黄师傅 时间: 2010-6-11 20:11 标题: 回复 #1 水之木 的帖子
无奈的宣统皇帝啊!可怜的大清王朝。若是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等人看到自己创建的基业就这样子被毁了,心中会是如何的痛啊!
作者:
水之木 时间: 2010-6-11 21:27 标题: 回复 #2 西园公子 的帖子
本家以前是在旗的吗?
作者:
水之木 时间: 2010-6-11 21:30 标题: 回复 #3 z071011 的帖子
这其实也是旧文人的悲哀,无论写多么无奈,多么羞耻的文章,都会写的这么漂亮,冠冕堂皇...
作者:
水之木 时间: 2010-6-11 21:31 标题: 回复 #4 佛山黄师傅 的帖子
哈哈哈,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10-6-11 21:36
原帖由 水之木 于 2010-6-11 21:30 发表
这其实也是旧文人的悲哀,无论写多么无奈,多么羞耻的文章,都会写的这么漂亮,冠冕堂皇...
这是什么悲哀,这是人家的本事。现代人想写还没这个本事
作者:
恨地无环 时间: 2010-6-11 21:49 标题: 回复 #4 佛山黄师傅 的帖子
天下无不亡之国,无不败之家,清朝的结果比之前历代王朝已经是好到不能再好了。
爱新觉罗氏杀老朱家子孙的时候,如果知道能立国近三百年,以和平逊位共和而终,恐怕是做梦也会笑了。
作者:
水之木 时间: 2010-6-11 22:10 标题: 回复 #8 悼红狐 的帖子
也不是啦,清代的结束,某种意义上说也标志着旧文的解体,以后很少有实际的应用文要用真正的旧体去写啦...写这个的据说是最后的状元张謇...
作者:
西园公子 时间: 2010-6-11 22:27 标题: 回复 #5 水之木 的帖子
不在,但仍是遗民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10-6-12 12:18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6-11 21:49 发表

天下无不亡之国,无不败之家,清朝的结果比之前历代王朝已经是好到不能再好了。
爱新觉罗氏杀老朱家子孙的时候,如果知道能立国近三百年,以和平逊位共和而终,恐怕是做梦也会笑了。
爱新觉罗氏在某种意义上是赶上了好时机。。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10-6-12 12:22
问个问题:现代社会里,前朝与前前朝的子孙会不会因为前朝的祖孙的祖先杀了前前朝的祖孙而不准双方通婚?
比如说朱家跟爱新觉罗家。。
作者:
南帝孟获 时间: 2010-6-12 14:07
我知道颜良的后人是不和刘关张通婚的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6-12 14:09
姓岳的是不能和姓秦的通婚的,这是祖上的规矩
作者:
水之木 时间: 2010-6-12 14:44 标题: 回复 #11 西园公子 的帖子
这样啊,哈哈哈...
作者:
水之木 时间: 2010-6-12 14:50 标题: 回复 #13 轩辕苍龙 的帖子
以前的东西留下好的,至于泯灭人性,百无一用的东西不要也罢...所谓规矩也是前人所创,当我们在同一领域达到新的境界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可以重新勘定规则...hahaha...
作者:
yanm892 时间: 2010-6-12 17:29
这篇诏书好像是张謇的幕僚给草拟的~~想起当溥仪刚刚即位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坐在龙椅上大哭,他老爹哄着他说:“不怕,等下就结束了,马上就完了。”这“马上就完了”这句话,没想到过了3年就真的实现了。
作者:
水之木 时间: 2010-6-12 19:34 标题: 回复 #18 yanm892 的帖子
哈哈哈,这要是康熙继位的时候也这么说,大家就不大会记得了。国家的衰亡其实是累计到一定程度,就是周公在世也救不回来了,跟个三岁小朋友说什么没有什么大的关系...
其实要是光绪帝没被慈禧毒死,应该还是可以像铲除魏忠贤的崇祯帝那样挺几年的,不至于这么快...hahaha...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6-12 19:38
原帖由 yanm892 于 2010-6-12 17:29 发表
这篇诏书好像是张謇的幕僚给草拟的~~想起当溥仪刚刚即位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子,坐在龙椅上大哭,他老爹哄着他说:“不怕,等下就结束了,马上就完了。”这“马上就完了”这句话,没想到过了3年就真的实现了。
时有民谣曰:“掐一恰,算一算,宣统不过两年半。”
果然一语成谶,宣统在位仅仅两年半,即宣布逊位。
作者:
yanm892 时间: 2010-6-12 20:55 标题: 回复 #20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三红,你的头像,让我有种捏捏的冲动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10-6-12 21:37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6-12 19:38 发表
时有民谣曰:“掐一恰,算一算,宣统不过两年半。”
果然一语成谶,宣统在位仅仅两年半,即宣布逊位。
古人是凭着什么预测的这么准呢~
作者:
yanm892 时间: 2010-6-12 22:00 标题: 回复 #22 轩辕苍龙 的帖子
凭他们占卜的能力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6-12 22:19
原帖由 轩辕苍龙 于 2010-6-12 21:37 发表
古人是凭着什么预测的这么准呢~
这种谣谶之类的东西,有时候真是很难讲的。
历史上有名的谣谶,譬如西汉末年的“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的预言、东汉末年“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芒”的预言,西晋末年“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的预言,等等。
这些东西到现在很多人都归结为伪造,但有的的的确确不是伪造出来的,很是令人迷惑。
再举个当代最著名的,就是那个“8341”的番号,这个8341是伪造吗?当然不是,但为什么和后来事实若合符契?只能解释成巧合了。
不过,仅仅要说是巧合,又貌似有点令人难以心服。
姑且说之,姑且听之吧。
作者:
feiyue1206 时间: 2010-6-13 00:56 标题: 回复 #24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我来为三红做广告
亦真亦幻说谣谶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8583&highlight=
至于8341,这个巧合,或者说无端的附会,比其他谣谶的关联度太低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10-6-13 13:39
8341?
作者:
水之木 时间: 2010-6-13 17:00 标题: 回复 #22 轩辕苍龙 的帖子
一条所谓的准,是由千千万万个不准来的...只不过“准的”被人传来传去,不准的连家门都出不去...hahaha...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10-9-19 11:12
原帖由 水之木 于 2010-6-11 22:10 发表
也不是啦,清代的结束,某种意义上说也标志着旧文的解体,以后很少有实际的应用文要用真正的旧体去写啦...写这个的据说是最后的状元张謇...
未必~~海外民间大量有在用,那谁,彭林对着清华学生演讲时,得意洋洋的说了一个故事,说马来西亚讣告,还在用“初终、縗紩、小殓、大殓、扶柩、发引、执绋”这些词,然后考学生,,他们落款处写“杖期夫某某”是啥意思~~蹦了一句“我谅你们回答不了”~~哈哈~~
作者:
连枝步 时间: 2010-9-19 11:31
原帖由 水之木 于 2010-6-11 17:29 发表
奉旨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钦此。
这个诏书十分厉害。充分显示了执笔者的水准。
里面要害的有以下几点:
1、把“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的理由弄成“民军起事”。----战争责任问题推掉啦。
2、“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说明清朝要开国会、公决,也就是说清朝主张和平----含义是民军不主张和平......
3、“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注意!这含义是:新国家的统治权是清朝授予的!政体是清朝定的!
4、“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看没看出来?袁世凯是以清朝总理大臣身份被清皇帝任命为临时共和政府负责人!
5、“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就是说:中华民国国号是清朝定的,甚至领土范围也是清朝定的!
6、“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注意!这话的意思是太后和皇帝不是失去位置,而是依然是太后和皇帝,仅仅不管事情而已!而且必须受到“优礼”,见到“郅治之告成”,否则就不会“懿”啦!
总之,这诏书的含义就是:民军挑起战争,人民倾向共和。大清皇帝英明神武,立即命令总理大臣袁世凯组织共和立宪政府,确定国号是中华民国,领土范围为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皇帝还是皇帝,可是不管事情啦。但是,要是共和办得不好,别怪皇帝陛下不客气!
----几句话就把中华民国变成大清的衍生品啦......
这拟诏的真厉害。关键是你中华民国承不承认这诏书吧?承认,你处处在法理上受制,不承认,嗯,是你不想和平,不想大清皇帝退位的,别怪我打内战......连退位你都不允许,你这不成心逼人家抵抗到底嘛......
百度:这篇诏书是南通状元张謇的手笔,但“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一笔是袁的左右所增加。----毕竟是状元。
[ 本帖最后由 连枝步 于 2010-9-19 11:36 编辑 ]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0-9-19 11:34
裕仁天皇终战诏书之漂亮,不在此文之下。
作者:
连枝步 时间: 2010-9-19 11:43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0-9-19 11:34 发表
裕仁天皇终战诏书之漂亮,不在此文之下。
恭喜天骄兄弟回来......日本人的东西我们不去说它......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10-9-19 11:48
原帖由 连枝步 于 2010-9-19 11:43 发表
恭喜天骄兄弟回来......日本人的东西我们不去说它......
呵呵,谢谢朋友~
其实两篇诏书风格如出一辙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公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索之神灵乎! 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10-9-19 12:29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0-9-19 11:48 发表
确信神州之不灭
日本历来认己为华夏,随时不忘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