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给改编多一点宽容 [打印本页]

作者: 天下奇才    时间: 2010-5-16 15:17     标题: 给改编多一点宽容

批红楼,批水浒,批西游,批三国,或者批天龙,批射雕,似乎每次由成名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一开始都会被批一通,理由很简单,与原作相差太远了,原来我也是这个想法,立足于原作,所以电影赤壁看了小半段,实在受不了就直接跳过去,、感受了一下战争大场面后关掉了事。
     可是后来又回想一下,其实早在很多年前我们就已经不是在看改编原著的电视了,最好的例子就是。杨洁版的《西游记》取经女儿国,唐僧居然动凡心了,虽然很含蓄,但至少他动了,和原著相差很远,具体请参照原著,可是大家有批吗?而且不光没有批,还赞赏之声一片,从人物塑造到歌曲,到演员之间,留下的只是经典和传说,并且直接导致后来的西游记在拍女儿国时都只能按照这个风格拍,这又是为什么?
     再举个例子,掀起大话文化的《大话西游》,更是创造了一个神话,批评之声有,可大家会去关注《大话》的批评之声吗?
     所以,请大家对改变多一点宽容,改变无处不在,新三国也好,新红楼也罢,允许导演去改变,去创新,当然改变的好不好是编剧导演的功底问题,作为观众,我们动不动就批以不尊重原著也是不对的。
    请大家指正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5-16 15:21

六小龄童说,改编是要有个底限的,底限是什么?
作者: 恨地无环    时间: 2010-5-16 15:32

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

如果有一个编剧,他编的剧本,每一集可以卖五位数rmb,但是却充满了请一个月薪两三千的校对就可以消灭的各种低级语文错误(我们就不讲改编得好坏或者历史、地理等方面的问题,就当他是完全架空好了),这种人,别人实在很难对他更宽容,因为他对自己实在是已经太宽容了。
作者: MOD锤    时间: 2010-5-16 15:38

不反对改变,但反对粗制滥造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10-5-16 15:42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5-16 15:32 发表
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

如果有一个编剧,他编的剧本,每一集可以卖五位数rmb,但是却充满了请一个月薪两三千的校对就可以消灭的各种低级语文错误(我们就不讲改编得好坏或者历史、地理等方面的问题,就当他是 ...

同意,剧本烂到无极限。我的宽容就是不看也不骂。这样还不用闹心。

首先先把群体分一下。

拍戏的为一个群体。看戏的为一个群体。这两个群体不是不可调和的。现在是拍戏的不妥协,专门拍出恶心人的东西,那咱们看戏的也不能妥协。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0-5-16 15:46

LS正解,台词实在太垃圾的,很多地方说出来都有语病,我搞不懂这是在搞毛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16 15:47



QUOTE:
原帖由 崔浩 于 2010-5-16 15:46 发表
LS正解,台词实在太垃圾的,很多地方说出来都有语病,我搞不懂这是在搞毛

这种编剧,应该送回小学回炉深造。~~~~~~~~

一个个硕士博士的头衔搞出这些个垃圾。~~~~~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10-5-16 16:00

何止卖5位数,一集能卖120万呢,6-8位数是正常的。但这其中给写剧本的人又有多少。

只有进行抵制才能奏效,让拍戏尊重看戏的想法。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5-16 16:03

抵制?咋抵制,据我所知轩辕就有太多人看的,我是抵制的,人微言轻啊,只能从自我做起了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16 16:12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0-5-16 16:03 发表
抵制?咋抵制,据我所知轩辕就有太多人看的,我是抵制的,人微言轻啊,只能从自我做起了

我网上看了一集便不看了。

天宫毕竟是去过国外的小开~~呵呵。
言论跟我们这些底层人士不一样啊。~~~可惜要俺们在北京天津这种大城市生人,早不在这里混了。
作者: 岱瀛    时间: 2010-5-16 16:13

改编里面的,偶觉得浙江版的西游记就很不错。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10-5-16 16:18

轩辕发起“看一部好剧,谈人生感悟”的活动,凡是看好剧,发感受的赏轩辕通宝1000钱。



另外实际上现在新三国已经没人看了。从收视率就能看出来。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16 16:24



QUOTE:
原帖由 岱瀛 于 2010-5-16 16:13 发表
改编里面的,偶觉得浙江版的西游记就很不错。

应该说好一些,但是仍有不爽的地方。

因为宝莲灯是在拍得太雷,所以才觉得新西游不错。
作者: 岱瀛    时间: 2010-5-16 16:39



QUOTE:
原帖由 phoenixdaizy 于 2010-5-16 16:24 发表


应该说好一些,但是仍有不爽的地方。

因为宝莲灯是在拍得太雷,所以才觉得新西游不错。

浙江版西游,我没有全看,大概看了 六耳,狮陀岭,火炎山,还有大结局几集,其中表现的思想性,比老版的强很多,老版与之对比,方佛就是动画片的感觉了。

从剧情上讲,大的路线并没有太多变化,一些细节性的改编,倒也觉得合理,比之新三国的无脑逻辑,强N倍。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16 17:19

楼上的当然了。

新三国还不如那宝莲灯咯。

天宫~~毕竟是个生意人~~她的评价~~

主要是对白,其次是剧情。是不是刻意模仿赤壁的??

赤壁也只有少许脑残对白而已,现在成了通篇脑残对白了。

穿上古装就敢演戏??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10-5-16 17:21

这个还跟生意人有关系?

这有啥道道来着。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16 17:32



QUOTE:
原帖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5-16 17:21 发表
这个还跟生意人有关系?

这有啥道道来着。

说不定天宫有份赞助的。哈哈
作者: 天|°很灰    时间: 2010-5-16 18:20

怎么还拿大话西游来说事,都叫“大话”了,难道还不给天马行空么
作者: 火狐天下    时间: 2010-5-16 21:43



QUOTE:
原帖由 岱瀛 于 2010-5-16 16:39 发表



浙江版西游,我没有全看,大概看了 六耳,狮陀岭,火炎山,还有大结局几集,其中表现的思想性,比老版的强很多,老版与之对比,方佛就是动画片的感觉了。

从剧情上讲,大的路线并没有太多变化,一些细 ...

浙版西游思想性上确实甩老版几条街,老版那是儿童片

新版三国其实剧情上来讲也还可以,连贯性比老版好的多,最大的问题就是台词太随意,以及一些明显的逻辑错误,这些东西其实就算在轩辕抓几个人去把把关都是可以克服的,我就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指出来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10-5-16 22:19

浙江版西游记有很多让人欣赏的亮点,除开一些娱乐性改编的糟粕,我个人认为其再创作的高度要高过新三国。

但问题在于,西游记需要有那么强的思想性吗?

儿童片恰恰是最难拍的。不信叫那些国内外大导演们拍部儿童片看看。

当年的老版西游记,现在仍然是大部分地方台每年寒暑假的必播剧目。

无论放多少次,观者遍布街头巷尾,且但看此剧者,必定是老少同乐。单讲这一点,就是功德无量。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别以为自己就一定能有资格对它指手画脚。新三国这一点就很傻,自以为看透了,是一种高明,却不知观众也把你看透了,看透了你是傻子!

[ 本帖最后由 白衣天子 于 2010-5-16 22:26 编辑 ]
作者: MOD锤    时间: 2010-5-16 23:02     标题: 回复 #20 白衣天子 的帖子

此言论+1
PS:现在古典名著改编大多都毁在赞助商硬要塞进去的几个人手里了
作者: 落叶    时间: 2010-5-16 23:45

偶还在看.....但主要是有几个演员比较不错.另外里面的特效战争场面还比较热闹.当游戏CG看了,另外如今的古装,要么神仙鬼怪.要么帝后奴才.以大历史为背景的太少了.不看没得看.
作者: 太一辰子    时间: 2010-5-17 06:49

主要是没改编出水准,你要是火凤那样的水平,谁会介意你不符合原著?
作者: intermlbai    时间: 2010-5-17 08:11

发现一部部烂片出现的价值就是让人们觉得以前自己骂烂的片子似乎没有那么烂.........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17 08:13



QUOTE:
原帖由 intermlbai 于 2010-5-17 08:11 发表
发现一部部烂片出现的价值就是让人们觉得以前自己骂烂的片子似乎没有那么烂.........

新三国还没烂到无极的程度。至少现在看来如此。
比之新红楼有所不及。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17 08:15



QUOTE:
原帖由 火狐天下 于 2010-5-16 21:43 发表


浙版西游思想性上确实甩老版几条街,老版那是儿童片

新版三国其实剧情上来讲也还可以,连贯性比老版好的多,最大的问题就是台词太随意,以及一些明显的逻辑错误,这些东西其实就算在轩辕抓几个人去把把关 ...

他们是圈内人~~~~~另外现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是,老板不会喜欢提建议的下属。除非他是郭嘉~~会讨好上司,而且意见会很委婉。
作者: 姚科双雄    时间: 2010-5-17 13:26

不批不出名了~~
作者: 苏武    时间: 2010-5-17 13:52

改编的一塌糊涂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号称最懂三国,原著如何如何差。

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作者: intermlbai    时间: 2010-5-17 17:01     标题: 回复 #28 苏武 的帖子

正是,问题不在他有多差,单纯差,最多也就是不看,可是宣传过头,还贬低老版和原著,不骂他骂谁?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5-17 17:13

关键是编剧访谈比较经典

本来他拍的好坏不关我事,我也根本不关注,但看了编剧访谈,我是在哭笑不得
作者: 天|°很灰    时间: 2010-5-17 18:32



QUOTE:
原帖由 太一辰子 于 2010-5-17 06:49 发表
主要是没改编出水准,你要是火凤那样的水平,谁会介意你不符合原著?

火凤就很有水平么??堂堂一个吕布弄得天才谋士般,难道就没人介意?
作者: Axie89    时间: 2010-5-17 18:41

我觉得啊.一部电视剧是好是坏在于其能否吸引我们.我感觉蛮好的啊.就是因为不按照历史.某些场面和词语的不恰当而惨遭批驳甚至倡议停播.这个不好.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10-5-17 20:11

如果每个观众都这么想,我们永远也无法看到好剧,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

[ 本帖最后由 白衣天子 于 2010-5-17 20:22 编辑 ]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10-5-17 20:18

楼上咋说??关键是收视率说了算,三国的确不咋地嘛。才6%。外国好剧都是在15%以上的。中国能有10%就算很好很好了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5-17 20:23



QUOTE:
原帖由 白衣天子 于 2010-5-17 20:11 发表
如果每个观众都想你这么想,我们永远也无法看到好剧,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

确实是这样,现在多数人都只重视画面效果和武打特效,很少人关注文化内涵,而现在的中国影视也是完全迎合,忽视了媒体该有的教育义务。我怎么感觉中国文化现在就很悲哀。。。。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10-5-17 20:25



QUOTE:
原帖由 文以载道 于 2010-5-17 20:23 发表

确实是这样,现在多数人都只重视画面效果和武打特效,很少人关注文化内涵,而现在的中国影视也是完全迎合,忽视了媒体该有的教育义务。我怎么感觉中国文化现在就很悲哀。。。。

教育意义??额,这应该看书。而不是看电视。电视我认为不具备教育功能吧。据科学研究,观众长期坐在电视机前缺乏思考。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10-5-17 20:36

白衣兄弟20楼说的太正了
看了新三国,我前面一直忍着,认为要宽容,要给别人改编的机会
但是后面那些低级、雷人毫无历史感的台词,让我是出奇愤怒了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5-17 20:39     标题: 回复 #36 鹰派分子 的帖子

教育和讲历史是两码事,但拍的太俗就会把人的精神都给弄的很俗,就比如说一个电视台整天放的都是什么选秀啊相亲啊这种节目,慢慢的把年轻人都给搞的失去血性没有思想了。

还有一点,很多观众会把这个当做历史看的哦,这不是一种文化悲剧吗

还有,书只是获取知识的一个手段,而教育也绝对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

[ 本帖最后由 文以载道 于 2010-5-17 20:40 编辑 ]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10-5-17 20:49



QUOTE:
原帖由 文以载道 于 2010-5-17 20:39 发表
教育和讲历史是两码事,但拍的太俗就会把人的精神都给弄的很俗,就比如说一个电视台整天放的都是什么选秀啊相亲啊这种节目,慢慢的把年轻人都给搞的失去血性没有思想了。

还有一点,很多观众会把这个当做历史 ...

这个还得讲点现实些,俄罗斯人有个广告


只有读书才行,三俗:电视,网络,电影,只能传播意识形态。不承担教育意义。

下面俄文的中文意思是“在进化中找到你的位置”

[ 本帖最后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5-17 21:00 编辑 ]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5-17 21:00     标题: 回复 #39 鹰派分子 的帖子

话不能这样讲,那央视还做《百家讲台》《探索·发现》这类节目干什么,还专门有一个频道用于教育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读书,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很高的分辨能力,而媒体就是直接影响大众的媒介,对大众的影响远比书本要大,怎么能说不承担教育意义呢

换个角度说,一个电视剧不应该打着历史的牌子实际是在戏说而误导大众,不是每个人都能分辨历史与戏说的,那么不能分辨的人就是被“教育”了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10-5-17 21:06



QUOTE:
原帖由 文以载道 于 2010-5-17 21:00 发表
话不能这样讲,那央视还做《百家讲台》《探索·发现》这类节目干什么,还专门有一个频道用于教育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读书,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很高的分辨能力,而媒体就是直接影响大众的媒介,对大众的影响远比书 ...

正因为对大众的影响大,所以更多的是承担的是洗脑工作。所谓占领舆论先锋地位嘛。但是太绝对也不好。的确有些节目还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比如CCTV10,国家地理,discovery,等等。

但是就如你说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玩意。所以三俗是不能避免的嘛。我只希望不要太恶心人,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就行了。至于教育意义我就不指望了。
作者: 金二少    时间: 2010-5-18 10:03

刚开始之前 轩辕骂的人真的很多啊,反观现在骂声少了,看来大伙也是懒的再骂了,我也是啊, 看了前面几集   也是大骂   ,现在不看了,不骂了 没意义了,
作者: 太一辰子    时间: 2010-5-18 11:32



QUOTE:
原帖由 天|°很灰 于 2010-5-17 18:32 发表


火凤就很有水平么??堂堂一个吕布弄得天才谋士般,难道就没人介意?

比你有水平多了,老兄只怕是因为火凤以赵云为主角让你不爽了吧?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18 16:24



QUOTE:
原帖由 太一辰子 于 2010-5-18 11:32 发表

比你有水平多了,老兄只怕是因为火凤以赵云为主角让你不爽了吧?

导演的小学语文不及格,不太相信,有任何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看不懂三国演义的白话,我是二三年级开始看的。之前看连环画。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10-5-18 17:06

作为影视剧,怎么能说没有传承文化的教育作用呢?
恰恰相反,若是电视传媒无教育作用,政府何苦对其严加控制?
正是因为观众在电视前面的思考程度低,同时鉴别能力也就低,相应的潜移默化的接受能力也会相当强,所以越发显得电视传媒风向的重要。
在今天这个多种信息渠道无限膨胀的社会,把传统精神文化传承教育仅仅归于书本,是说不过去的。
我们不缺乏娱乐,但我们缺乏真正精神的快乐,全民娱乐不等于全民快乐。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10-5-18 17:12



QUOTE:
原帖由 白衣天子 于 2010-5-18 17:06 发表
作为影视剧,怎么能说没有传承文化的教育作用呢?
恰恰相反,若是电视传媒无教育作用,政府何苦对其严加控制?
正是因为观众在电视前面的思考程度低,同时鉴别能力也就低,相应的潜移默化的接受能力也会相当强 ...

这个不叫教育作用,这个是传播意识形态。纵观任何一个国家都把电视,网络,电影作为传播意识形态的工具。

当然如果把传播意识形态也算叫教育的话,那也算了。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10-5-18 17:20

我把主题看成了“给改派多一点宽容”……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5-18 19:21     标题: 回复 #46 鹰派分子 的帖子

学习是为了认知世界,认知的是不同的世界,而电视恰恰是直观地展示给观众不同的世界,怎么能说没有教育作用呢。恰恰相反,我觉得对于多数群众来说,电视节目可能还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的主要手段之一。电视剧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观众很多信息,就拿《至尊红颜》来说,我想很多观众都会把它当历史来看,那么好。。。。。。历史上李君宪和武媚娘好过啊
作者: 李程公子    时间: 2010-5-18 19:53

锅是来看美女和打架的,三国是什么?
作者: 天|°很灰    时间: 2010-5-18 22:18



QUOTE:
原帖由 太一辰子 于 2010-5-18 11:32 发表

比你有水平多了,老兄只怕是因为火凤以赵云为主角让你不爽了吧?

那是赵云么,主角明明是司马懿跟某火,怎么就成了赵云当主角了?
比我有水平多又如何如了,国足都比我能踢球,是不是我就不能说了?
一蛮夫弄成天才谋士,堂堂貂蝉弄成一太监,跟新三国的吕布貂蝉的情故事简直是五十步笑百步,还好作者的题目是“火凤燎原”,不是“三国”,更重要的是那是漫画,不是电视剧,那不是大众消费

真不亏是云迷,居然这也能扯出个赵云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云迷似的

[ 本帖最后由 天|°很灰 于 2010-5-18 22:23 编辑 ]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19 10:49

对白比神医大道公雷多了,人家还是搞笑剧。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10-5-19 11:14

秋官威武,直接把大盘砸到2600.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10-5-19 11:39



QUOTE:
原帖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5-18 17:12 发表


这个不叫教育作用,这个是传播意识形态。纵观任何一个国家都把电视,网络,电影作为传播意识形态的工具。

当然如果把传播意识形态也算叫教育的话,那也算了。

看书叫受教育,看电视网络就只能叫传播意识形态?
你这个就叫做“白马非马”,问题在于我和你理解的教育范围是不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白衣天子 于 2010-5-19 11:50 编辑 ]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10-5-19 11:52



QUOTE:
原帖由 白衣天子 于 2010-5-19 11:39 发表


你这个就叫做“白马非马”,问题在于我和你理解的教育范围是不一样的。教育的范围是很广泛的,绝不仅仅限于知识文化。

你说的教育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乃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简单来说是: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

而我说的教育乃是 educare,是当代教育观念。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是白马非马的区别。而是马和牛的区别。

电视电影网络的”教育“,只能是传播意识形态。也就是上所施,下所效也。

基本达不到激发人的潜在素质的这种功能。

[ 本帖最后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5-19 11:54 编辑 ]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