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没文化真可怕,新三国编剧访谈 [打印本页]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5-6 18:05 标题: 没文化真可怕,新三国编剧访谈
没文化真可怕,新三国编剧访谈(转载)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新版的创作中有哪些突破?
朱苏进:不敢讲突破,创造的地方很多。首先是人物,《三国演义》开始就是桃园结义,我连写都没写,因为我觉得不好看,意境可以在后面的台词中不断出现。《三国》一出场就是曹操,曹操刺董,戏剧化的成分就出来了,从董卓一声喷嚏开始。曹操是这部戏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因为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创造出的最杰出的人物。跟着人物走,这些人物不是我捏造出来的,是《三国演义》提供的,在书中可能就是几句话,我会把它发展出来,让它枝繁叶茂。当然故事必须要好看,必须要悬念丛生,必须要人物栩栩如生。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否按照小说来写的?
朱苏进:怎么能按小说呢?小说120回,八九十回诸葛亮就死了,我认为“三国”精华已尽。但是有一条,取之于“三国”,展开故事,好看。
三联生活周刊:像这种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你这样改动,观众能接受吗?
朱苏进:我认为没有什么障碍。我觉得这不是改动,是生长出来的东西,原来细节里有的。只是它长三寸,我给它长五寸,长饱满。张飞这样的人岂能说说而已,所以诸葛亮下山后对他说:翼德,你欠我一座草庐。张飞说:你助我哥哥打天下,得天下以后我给你盖一座800里大的草庐。这样符不符合他的个性?
三联生活周刊:哪些东西被你给舍掉了?
朱苏进:大量地舍掉。《三国演义》前五分之二是跟“三国”没关系的,“三国”的建立是在刺董大战之后。十八路诸侯,把故事集中到哪个方面?那还是魏蜀,曹操和刘备,基本命脉线。但它是从道德价值方面确立的,一个是忠,一个是奸;一个是天子,一个是乱贼。但《三国》不是。
三联生活周刊:后人看《三国演义》,都是从一个忠奸好坏的方面来判断。
朱苏进:这个不好,这会极大地削弱人物的魅力和价值。兄弟之情,结义,有很珍贵的东西,比如对朋友,对人的尊严和价值。忠义很好,也是东方的传统,可是对国家完全归结于对帝王的忠义,忠义就超越了是非爱憎。比如这人很恶,但他是我哥,我也对他忠,这就不是我所张扬的态度。我是把忠义作为一种人性、人格拆出来的,故事上的财富,不是说道德价值上的东西。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从这个角度讲,体现曹操这个人物的性格,还有刘、关、张的兄弟情谊,还有诸葛亮一直忠于刘备,这些你在创作上有哪些偏重?
朱苏进:曹操在《三国演义》里基本上是一个恶角,但我更多讲他的雄才大略,他大奸大恶,但他也极其爱才。他可以不爱儿子,不爱老婆,但他爱他的将军。他读陈琳讨贼的檄文,一下跳起来,第一句话就是骂边上的曹丕、曹植,这种文章你们怎么就写不出来?以至于对赵子龙,下令不得放箭,夏侯淳以及张辽都劝他,你难道忘了关羽的事了?“丞相,您不能见一个爱一个。”还有把赤兔马送给关羽的事,书中说“一声马嘶”,曹丕牵着马出来。曹操说:“我儿一直想要这匹马,我认为他不配。”只要加一点就行了。
三联生活周刊:能举几个你写得比较有代表性的台词例子吗?
朱苏进:我也记不太清了。比如“张飞赵云,刀枪能杀人;诸葛孔明,舌头能杀人;奸贼曹操,目光就能杀人”。《三国演义》里没有,我的台词里面就有,符合不符合他们的味道?我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比看书更有味道,因为书看到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记不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传记,伟大的素材堆积。
朱苏进
[编辑本段]南京军区创作室主任
江苏涟水人。中共党员。1953年生,初中毕业
===============================
我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比看书更有味道,因为书看到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记不住。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0-5-6 18:11
说实话,作为喜剧片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10-5-6 18:11
无话可说。。。这样的人把持着中国的文化,等候2012吧
看看孙策是怎么死的
[ 本帖最后由 小马828 于 2010-5-6 18:13 编辑 ]
作者:
靛沧海 时间: 2010-5-6 18:15
呵呵,连三国演义都没有看下去啊,他也敢来拍三国啊,真佩服他的勇气~~~
不过,他也是想拍出一部不一样的三国吧,创新精神是好,但有些东西是不能乱改的.
作者:
郝伯道 时间: 2010-5-6 18:26
自己垃圾也就算了
可状着自己垃圾就跑出来污染大家
相关部门也该处理处理吧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0-5-6 18:30
其实老三国也有改动,不过那个改动只能让人佩服。
演义中说刘馥被曹操刺死,后来老版三国认为这一段不符合事实,做了改动,增加了一个架空人物:负责音乐师祭酒
然后曹操刺死的就是架空人物,刘馥这一点就补上了。
反观新三国的改动
作者:
华剑 时间: 2010-5-6 18:31
没看过演义不要紧,人家拍的是三国不是三国演义(嚯嚯),没文化不要紧,只需把观众都当做文盲就行,台词喷粪也不要紧,只要没脸就行,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嘛
作者:
日向宁次 时间: 2010-5-6 18:36
这个版本的曹操比前一个版本号
作者:
靛沧海 时间: 2010-5-6 18:38
我认为此版本的曹操太多话说了,不够阴沉。
作者:
Heathcliff 时间: 2010-5-6 19:20
作品本身的好坏应该由作品自己来证明,
而不是由作者或作者的学历来证明。
作者:
传说中的飞鱼 时间: 2010-5-6 19:23
初中毕业
作者:
云隐风流 时间: 2010-5-6 19:33
这个,觉得连环画比原书更有味道的人就不说了
作者:
天|°很灰 时间: 2010-5-6 19:36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5-6 18:05 发表
因为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创造出的最杰出的人物
原来曹操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5-6 19:43
“我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比看书更有味道,因为书看到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记不住。”
我要喷了
作者:
白木 时间: 2010-5-6 20:34
这样的人渣浪费了一个多亿啊,中国需要更能多的钱投入科研和技术改造
作者:
Ros_Nun 时间: 2010-5-6 20:42
"我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比看书更有味道,因为书看到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记不住。"
无敌了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5-6 21:05
呵呵,当年演《康熙》时,偶正年少,血气方刚。所以每天固定的一件事情就是看《康熙》,然后给它纠错。当时每天的《康熙》演完 ,偶就在论坛上发帖一一指出今天又闹什么笑话了,出什么丑了。时至今日,当年《康熙王朝》的很多错误都忘记了,只有斯琴高娃的“我孝庄”的那声娇呼,一直在耳边回响,萦绕不去,端的是仪态万方,动人心旌。
这次新版三国,本来是非常非常期待的,谁知期望有多深,失望也就有多深。原本不知道编剧是谁,只是觉得能编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剧本的人,实在非我等所能想象。于是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又是朱大编剧。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偶也年纪渐长,当年和人较劲的那股子冲劲也没有了。也就失去了再在论坛上一一纠错的心境了,在天涯上看到这个帖子,诧异于朱大编剧“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比看书更有味道,因为书看到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记不住”,所以就转了过来,博大家一笑。
以前在轩辕曾见有人发帖,问“有没有翻译成白话文的《三国演义》?文言文看不懂。”偶非常惊诧,心想《三国演义》何须翻译?只要一个智力正常的、稍有文字功底的人都能看懂吧。再一想又释然了,心想这发问的人可能是小学生,看不懂《三国演义》原文也是情理之中的。小朋友有这种向学上进之心,很应该鼓励的。
这次看了朱大编剧的访谈,才知道当年我错了,看不懂《三国演义》的岂止小学生。你看我们堂堂的朱大编剧不照样看不下去吗?——当然,这不妨碍他写《三国》的剧本。
作者:
神灵风 时间: 2010-5-6 21:21
中国不脑残不能出头
作者:
squall122 时间: 2010-5-6 21:33
《三国演义》都看不下去。。。那给他看《三国志》岂不是要他的命了。。。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0-5-6 21:36
认为差劲,不想看的,不看就行了,没人逼着你看
不看又怎么知道差劲呢?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10-5-6 21:54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5-6 21:05 发表
这次看了朱大编剧的访谈,才知道当年我错了,看不懂《三国演义》的岂止小学生。你看我们堂堂的朱大编剧不照样看不下去吗?——当然,这不妨碍他写《三国》的剧本。
为什么那么肯定该编剧小学毕业了呢?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5-6 21:56
原帖由 韦孝宽 于 2010-5-6 21:54 发表
为什么那么肯定该编剧小学毕业了呢?
因为朱编剧的简历上写得明白。
是初中学历。
作者:
靛沧海 时间: 2010-5-6 21:56
原帖由 韦孝宽 于 2010-5-6 21:54 发表
为什么那么肯定该编剧小学毕业了呢?
因为有9年义务教育............
作者:
火狐天下 时间: 2010-5-6 21:57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0-5-6 18:30 发表
其实老三国也有改动,不过那个改动只能让人佩服。
演义中说刘馥被曹操刺死,后来老版三国认为这一段不符合事实,做了改动,增加了一个架空人物:负责音乐师祭酒
然后曹操刺死的就是架空人物,刘馥这一点就 ...
我觉得这段改的也没什么意义,造了一个师什么的出来,我当时还把他和后期那个师簒搞混了
还有老版貂蝉的结局,董卓死后,貂蝉坐着个车不知道是走了还是死了,反正给人很朦胧的感觉,吕布还像个没事的人一样
作者:
al19911990 时间: 2010-5-6 22:07

咱从小接触三国,从书看到电视剧,到玩三国类游戏。
看书的时候,从来没有觉得书很难看。固然你是看到后来,前面的记不住。
但书又不能帮你记得那些。现代人都是靠电脑来储存资料。以前人就靠书卷来储存。都是咱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的瑰宝。
咱认为不喜欢看书的人是不了解当你溶入了书的世界,书的内容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有的人完全就只是把看书当消遣。无聊的时候看下,有事做了就仍一边。根本没有体会到书中的精华。我看三国,我就感觉自己身临其境一般。看到桃园三结义,他们的兄弟之情。关羽千里走单骑的忠义之情。刘备的仁义之情。当文中写到关羽战败,死不投降,被斩去首级时,咱辛酸流泪了。当看到刘备不顾众臣反对,执意要报仇是,我也骂过他,为了一己私欲,不以大局为重。但也想到人家是兄弟。又看到张飞被手下背叛时的愤怒,也气张飞不会做人,书不只是给你来看的,也是用来储存知识的,用来学习的。交你怎么做人的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0-5-6 22:10
原帖由 靛沧海 于 2010-5-6 21:56 发表
因为有9年义务教育............
那个时候应该还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吧?
我觉得义务教育是从咱们这代开始的,那个时候都实行闹革命。
作者:
吉祥相伴 时间: 2010-5-6 22:11
反正对刘备这些人没什么太高的评价,一切应该顺应历史潮流,汉朝气数已尽,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让更多人丧命而已。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0-5-6 22:13
原帖由 吉祥相伴 于 2010-5-6 22:11 发表
反正对刘备这些人没什么太高的评价,一切应该顺应历史潮流,汉朝气数已尽,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让更多人丧命而已。
阁下是在讽刺,还是在说自己的观点???
我还是很喜欢大耳儿的,三位首脑就大耳儿堪称英雄,那两位差远了。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0-5-6 22:15
原帖由 火狐天下 于 2010-5-6 21:57 发表
我觉得这段改的也没什么意义,造了一个师什么的出来,我当时还把他和后期那个师簒搞混了
还有老版貂蝉的结局,董卓死后,貂蝉坐着个车不知道是走了还是死了,反正给人很朦胧的感觉,吕布还像个没事的人一样
正史中刘馥不是这么挂的,属于BUG
老版貂禅的结局是故意这样的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5-6 22:27
新版貂蝉就该被曹操那厮纳了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0-5-6 22:30
三国演义对貂蝉的结局更没有性格的说。
吕布后来也没怎么重视貂蝉,倒是对严氏言听计从,要不陈宫也不会郁闷。

作者:
wsqjaychou 时间: 2010-5-6 22:58
跟老版本的不能比啊不能比- -
作者:
方天戟 时间: 2010-5-6 22:59
京剧上貂蝉的结局挺有意思,连环计除掉董卓并没有结束,于是在白门楼和曹操里应外合,逮住吕布,然后当着吕布的面骂他一顿,说王司徒的连环计至此圆满结束。
作者:
火狐天下 时间: 2010-5-6 23:17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0-5-6 22:15 发表
正史中刘馥不是这么挂的,属于BUG
老版貂禅的结局是故意这样的
我知道是故意这样的,但这符合逻辑吗,貂蝉要是跑了,吕布不把王允的骨头拆掉才怪,奥对了,老版连王允的结局都没交代
其实新版要改编是必然的,但意见最大的还是他一些改的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其实回过头看看老版同样有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批新版就批了,真没必要搬出老版来,其实大家都一样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10-5-7 09:59
同样是改编,为什么大家对老版要更宽容呢?
我想,有一个底限问题。也有一个编剧改编的水平问题。
作者:
fchu 时间: 2010-5-7 10:16
原版是有很多不足但人家好歹叫三国演义
新三国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大秀琼瑶戏一边踩演义一边又用演义的情节
台词中的常识错误恐怕该挨骂的不只是编剧 演员背下台词在镜头下说一遍拉倒 说的什么意思都不用想 然后就是被采访时大倒苦水 演戏演的多辛苦 现在的演艺圈的浮躁 怎么能拍出一部经典的作品
作者:
火狐天下 时间: 2010-5-7 10:42
他拍的是《三国》既不是《三国演义》也不是《三国志》,啥时候说过要还原历史真相了?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5-7 10:53
原帖由 火狐天下 于 2010-5-7 10:42 发表
他拍的是《三国》既不是《三国演义》也不是《三国志》,啥时候说过要还原历史真相了?
他拍的如果不是《三国演义》,就请不要用桃园三结义、吕布戏貂婵、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等情节。
一边堂而皇之的使用着《三国演义》的情节,一边说自己拍的不是《三国演义》,是原创,试问天下之无耻者,有过于此者乎?
至于还原历史的话,由高导访谈为证,须不是别人捏造。
许多观众认为,高希希在试图为曹操立传,改变过去的“奸诈白脸”形象,让这个人物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统一国家的大基调下,有些矫枉过正的嫌疑。对此高希希解释,《三国》的所有故事都是经过历史考究的,他并没有想改变曹操的形象,只是想尽可能还原历史人物本身的经历和性格。
还有,序幕最后的那“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几个字,又不是没人瞧见。
作者:
火狐天下 时间: 2010-5-7 11:02 标题: 回复 #38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照你说的。只要不完全按照原著拍,就不能用三国演义的桥段了
那根据三国改编的那么多游戏、戏剧、评书都是无耻至极了
看到史诗两个字就当历史看,那荷马史诗也成历史了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5-7 11:07
原帖由
火狐天下 于 2010-5-7 11:02 发表
照你说的。只要不完全按照原著拍,就不能用三国演义的桥段了
那根据三国改编的那么多游戏、戏剧、评书都是无耻至极了
看到史诗两个字就当历史看,那荷马史诗也成历史了
没人说不许改变,但改变的前提是尊重原著。
你见过的那么多的游戏、戏剧、评书,哪个是声称自己和《三国演义》无关的?
无耻的不是进行二次创作,而是明明在进行改编,却声称自己是在原创。
至于荷马史诗嘛,您别说,人家本来就是西方研究历史的史料之一。当年轰动世界的特洛伊遗址,就是谢利曼在《荷马史诗》的基础上进行发掘的。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5-7 11:09 编辑 ]
作者:
落叶 时间: 2010-5-7 11:23
这个,虽然如荷马史诗,格萨尔王这类都带有强烈的艺术加工色彩,但却绝对是研究其蛮荒时代的一手珍贵资料.
三红说的非常有道理.当年陈凯歌导了一部吕布与貂蝉.就说明是取材于演义.但那部剧改的太离谱了.出来后骂声一片.于是后来迫于压力改名蝶舞天涯.把三国要素完全剔除,结果没人骂了,反而某些人还说做为一部爱情剧还很好看.
P
某当年就是被三国,演义这些吸引过去看了看这部吕布与貂蝉,一集没看完就看不下去了.
作者:
天下奇才 时间: 2010-5-7 11:23
LZ不会是恶搞吧,真令人费解,一个连《三国演义》都觉得看不下去的拍三国?
记得偶第一次看三国时也是初中吧,有点文言功底的时候,大概只化了3天吧,那真是捧起来就放不下了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7 11:29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5-6 21:05 发表
呵呵,当年演《康熙》时,偶正年少,血气方刚。所以每天固定的一件事情就是看《康熙》,然后给它纠错。当时每天的《康熙》演完 ,偶就在论坛上发帖一一指出今天又闹什么笑话了,出什么丑了。时至今日,当年《康 ...
我小学二年级就看懂了,这厮还不如我小学二年级水准,笑喷。~~~~
作者:
落叶 时间: 2010-5-7 11:30
偶初读演义是7,8岁的时候,偶老爹将一套文革版演义给了偶.
可惜当时咱家读的时候只喜欢看看里面打的热闹的段落.真正读是12,3岁后的事了.至今年已三旬.仍然在读.每读都觉开卷有益.
对三国历史乃至中华历史世界历史之兴趣皆自此书始.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7 11:32
原帖由
火狐天下 于 2010-5-7 11:02 发表
照你说的。只要不完全按照原著拍,就不能用三国演义的桥段了
那根据三国改编的那么多游戏、戏剧、评书都是无耻至极了
看到史诗两个字就当历史看,那荷马史诗也成历史了
大家不知道看过 吕布与貂蝉 没有。
那才是三国第一雷人剧吧~~~~~~~~~~
搞得都被人封杀,最后以 蝶舞天涯 出场了。
不是一般的没文化。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7 11:33
原帖由
天下奇才 于 2010-5-7 11:23 发表
LZ不会是恶搞吧,真令人费解,一个连《三国演义》都觉得看不下去的拍三国?

记得偶第一次看三国时也是初中吧,有点文言功底的时候,大概只化了3天吧,那真是捧起来就放不下了
我小学二年级就抛却连环画了(当然开始的时候是觉得连环画有意思)。
人那几个没看过金庸的拍金庸,至少自己读了一遍。~~~~~~这个编剧和导演,到底是看的哪个版本的??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daizy 于 2010-5-7 11:34 编辑 ]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0-5-7 11:46
原帖由 火狐天下 于 2010-5-6 23:17 发表
我知道是故意这样的,但这符合逻辑吗,貂蝉要是跑了,吕布不把王允的骨头拆掉才怪,奥对了,老版连王允的结局都没交代
其实新版要改编是必然的,但意见最大的还是他一些改的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其实回过头 ...
这个我当时看过介绍,仅貂禅的结局就可以看出老版三国的用心良苦。
其时意见有三:第一是自杀,爱上了小强,但是又身负使命,任务完成后,两下为难,内心挣扎,于是自杀解脱;
第二是追随小强,一生奔波,最后身死曹操手中;
第三是功成身退,报答王允恩情解救万民,然后随风而去,脱离这个争夺圈子,逍遥一生。
最终敲定的第三种选择,给这位奇女子一个完美的归宿。
作者:
恨地无环 时间: 2010-5-7 12:02
三联生活周刊:除了根据《三国演义》,你在创作中有没有吸取其他素材?
朱苏进:《三国志》之类的传记当然有。举个例子,比方说白门楼这场戏,杀吕布,这都有,张辽押上来,男子气;吕布押上来,捆得像个粽子似的,这些都没有什么。但是出来一个重要人物,陈宫。《三国演义》里就是他骂曹操,曹操不忍心,最后还是杀了他。《三国志·陈宫传》里陈宫就是只求一死,你不杀我,当年的事我就给你到处说。曹操就问:你死后你母亲怎么办呢?陈宫大意是说:我闻古人说欲取天下者不伤妇孺,你不会杀我母亲。曹操又问:你那5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谁来教养呢?陈宫答道:不伤妇孺,你也不会伤害他们。曹操说,真要走吗?送送你吧,然后牵着陈宫的手走到行刑的地方。这些是我加的,但那些话是《三国志》里的,就比《三国演义》里好,更有魅力,更符合我对这个人物的感受。
《三国志·吕布传》:太祖之禽宫也,问宫欲活老母及女不?宫对曰:“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宫也。”太祖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
《三国志·吕布传》裴注引《典略》:下邳败,军士执布及宫,太祖皆见之,与语平生,故布有求活之言.太祖谓宫曰:"宫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今竟何如?"宫顾指布曰:"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擒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当云何?"宫曰:"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宫曰:"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宫曰:"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复言.宫曰:"请出就戳,以明军法."遂趋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宫死后,太祖待其家皆厚于初.
《三国演义》:徐晃解陈宫至。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操曰:“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宫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操曰:“公自谓足智多谋,今竟何如?”宫顾吕布曰:“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操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宫大声曰:“今日有死而已!”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操有留恋之意。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宫并不回顾。操谓从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宫闻言,亦不开口,伸颈就刑。众皆下泪。操以棺椁盛其尸,葬于许都。
《三国志·陈宫传》??
作者:
火狐天下 时间: 2010-5-7 12:03
原帖由 phoenixdaizy 于 2010-5-7 11:32 发表
大家不知道看过 吕布与貂蝉 没有。
那才是三国第一雷人剧吧~~~~~~~~~~
搞得都被人封杀,最后以 蝶舞天涯 出场了。
不是一般的没文化。
我看过,貌似陈凯歌拍的,台词比较幽默,抛却三国背景,当搞笑剧看还不错
印象最深的台词:
“我乃燕人张翼德!”
“太监就不要出来了”
作者:
炎帝瀑布碎 时间: 2010-5-7 12:05 标题: 回复 #45 phoenixdaizy 的帖子
说老实话,那个片子直到后面俺才看出那个兽人原形原来是吕布
作者:
intermlbai 时间: 2010-5-7 13:26
看完新三国剧情介绍俺就开始在网上找郭德纲演曹操的《越光宝盒》了...比搞笑娱乐新三国还差点意思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7 21:40
新三国少数片段还是可以的。~~~~但是总体构成来说不行。
水浒,三国服装道具虽然土气,但是有杀气。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是,现在影视都为资方所掌握。
选角色不是为了选最好的角色,而是用剧本来适合明星的发挥。
大家都看不起的笑傲江湖,其实除了两个主角其他的很不错的。
其实导演也不完全是傻子,谁能拉到赞助谁是主角。
作者:
湘江子龙 时间: 2010-5-7 21:53
没文化可以讲笑话嘛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8 11:38
原帖由 火狐天下 于 2010-5-7 12:03 发表
我看过,貌似陈凯歌拍的,台词比较幽默,抛却三国背景,当搞笑剧看还不错
印象最深的台词:
“我乃燕人张翼德!”
“太监就不要出来了”
我认为他是无极的前身。
陈凯歌潜意识想拍这么个片子,于是有了电视剧版本,电影版本。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daizy 于 2010-5-8 12:25 编辑 ]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8 11:42
公允的说还是比~~~红楼梦要好的多。
西游记神怪小说,比三国演义起点稍好,发挥余地大点。
三国拍成这样,不知道会不会问候老母。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5-8 12:51 标题: 回复 #52 phoenixdaizy 的帖子
说的是李亚鹏版的笑傲江湖吗?我觉得挺不错啊
作者:
杆神 时间: 2010-5-8 13:33
既然是新三国,那颠覆些东西也是正常的,谁规定一定要按照三国演义或三国志那样演的啊?我才看了12集,我喜欢新三国的刘备,三国演义的刘备太矫情了。。。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8 15:35
整体感觉很差,个别人物还勉强。整体效果是见龙卸甲电视剧版本。
作者:
太一辰子 时间: 2010-5-8 17:59
说下,见龙卸甲还有凯歌的吕布与貂蝉抛开三国背景的话都是好片子,而新三即使以架空剧的标准来看也不怎么样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8 18:22
新三国的问题主要是太平淡,太现代了。
作者:
火狐天下 时间: 2010-5-8 18:41
原帖由 太一辰子 于 2010-5-8 17:59 发表
说下,见龙卸甲还有凯歌的吕布与貂蝉抛开三国背景的话都是好片子,而新三即使以架空剧的标准来看也不怎么样
吕布与貂蝉抛开三国背景可以当搞笑片看
见龙卸甲抛开三国背景依然是烂片
新三国抛开三国背景就跟康熙王朝差不多,对历史别太较真的话,还能看看
作者:
太一辰子 时间: 2010-5-8 21:39
原帖由 火狐天下 于 2010-5-8 18:41 发表
吕布与貂蝉抛开三国背景可以当搞笑片看
见龙卸甲抛开三国背景依然是烂片
新三国抛开三国背景就跟康熙王朝差不多,对历史别太较真的话,还能看看
吕布貂蝉抛开三国背景哪里搞笑了,现在那些所谓大红的国产奇幻小说剧情未必及得上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9 07:28
现在新三国,改改对白估计也看不出朝代漏洞。
对白太次,造型布景和人物没有特性。
作者:
清明 时间: 2010-5-9 13:28
有意思。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文化的出来改造文化。
作者:
崔浩 时间: 2010-5-9 19:26
原帖由
文以载道 于 2010-5-8 12:51 发表
说的是李亚鹏版的笑傲江湖吗?我觉得挺不错啊
我也觉得李亚鹏不错,笑傲江湖整体水平都比无线的好。
包括张纪中拍摄的几部金庸武侠,天龙、神雕,的硬盘里至今还保存着,没事的时候翻番,天龙里的胡军版本的萧峰很有爱。
作者:
阿巽 时间: 2010-5-9 21:06
原帖由
崔浩 于 2010-5-9 19:26 发表
我也觉得李亚鹏不错,笑傲江湖整体水平都比无线的好。
包括张纪中拍摄的几部金庸武侠,天龙、神雕,的硬盘里至今还保存着,没事的时候翻番,天龙里的胡军版本的萧峰很有爱。
难得有喜欢胡军版萧峰的同好,我觉得黄日华版的太正气凛然了,不符合我心目中萧峰的形象
作者:
贾图 时间: 2010-5-9 22:22
不用惊讶,对于能写出《我的兄弟叫顺溜》这种神经病剧本的人来说,万事皆有可能~
作者:
贾图 时间: 2010-5-9 22:31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小说里黄忠开三石之弓,也就三百六十斤。
新三国:纪灵说,我能开五百斤弓,张飞说,我开八百斤,黄忠内牛满面~
这个剧本里所有人都喜欢直呼对方的名字,而不叫表字和官爵,都是穿越过去的?
这个姓朱的白痴,完全是军事盲。随随便便几万精兵,几千精骑,基本上没有不是精锐的部队。孙策还跟袁术借了五千骑去攻庐江城,攻城用骑兵的。还说什么,人员没损失,损失了几百匹马,马都挂了,人高速从马上摔下来都没受伤?摔下来之后敌人不会绞杀的?脑残到极点了~
作者:
方天戟 时间: 2010-5-9 23:50
孙策赔了,黄盖程普4将(还有一个诈尸的)本就是他们家的部将,还要用玉玺换回来啊,那刘备从曹操那走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换回关张呢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0-5-10 12:32
听到祖茂复活的时候我真的被雷了
作者:
司徒苍月 时间: 2010-5-10 13:01
南阳郡=寿春。。。。。。
张秀、贾诩、邹氏此刻内牛满面
作者:
贾图 时间: 2010-5-10 18:43
郭嘉:“主公啊,雨季就快到了”
莫非是非洲南美?徐州有雨季?
作者:
秦风无涯 时间: 2010-5-12 00:11
红字部分很欢乐。
猪编用事实证明他的学位绝不是买来的。
作者:
酒魔剑仙 时间: 2010-5-13 12:26 标题: 回复 #73 秦风无涯 的帖子
学位不是,谁知道学籍是不是。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10-5-13 13:59
原帖由 清明 于 2010-5-9 13:28 发表
有意思。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文化的出来改造文化。
最可怕的是这改造的文化居然真的成了文化
作者:
grape 时间: 2010-5-15 13:49
既然不是三国演义的内容,请更名以正视听
作者:
颖颖 时间: 2010-5-15 15:42 标题: 回复 #68 贾图 的帖子
按《演义》,黄忠只能开两石之弓而已,开三石的唯吕奉先耳。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0-5-15 17:49 标题: 回复 #70 sos2290 的帖子
演义才说的祖茂被董卓军杀,历史上并没说祖茂被董卓军杀掉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5-15 18:50 标题: 回复 #75 白衣天子 的帖子
是啊,这就是现在中国影视界可怕的地方,拿一些低俗的没文化的文化去教育年轻人,很多年轻人或是知识水平不高,或是分辨能力不足,那么很容易被忽悠了,久而久之,也许民族也成为没文化的民族也说不定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5-15 18:53
现在很多媒体也很缺少社会责任感,根本就是置媒体的教育责任而不顾,放的都是些低俗的节目,比如说XX卫视
[ 本帖最后由 文以载道 于 2010-5-15 18:55 编辑 ]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10-5-16 13:06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0-5-15 17:49 发表
演义才说的祖茂被董卓军杀,历史上并没说祖茂被董卓军杀掉
历史上没貂禅,让高XX有种别拍
作者:
nkwuji 时间: 2010-5-16 14:13
对新三国无爱一集也没看,只看评论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16 15:43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0-5-15 15:42 发表
按《演义》,黄忠只能开两石之弓而已,开三石的唯吕奉先耳。
原版演义,小关张射箭也很牛B.~
作者:
E世飞将 时间: 2010-5-16 23:12
(新三国)为了活捉赵子龙,曹军不惜出动直升机!

直升机都出现了鸟,不过俺的视力不好,就当没看见。
作者:
yr334 时间: 2010-5-20 16:28
小学生就能看的三国 你三国编导居然看不下去
作者:
散发 时间: 2010-5-20 19:17
“《三国演义》前五分之二是跟“三国”没关系的”
那直接从赤壁后开始算了。开场是孙权的一个喷嚏。
“我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比看书更有味道,因为书看到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记不住。”
原来那些莫名其妙的改动全是因为他记不住原著,干脆自己乱来。原来如此,可以理解。
“只是它长三寸,我给它长五寸”
有这能耐还导啥演,改行去卖壮阳药创造性福更有前途。
作者:
含章可贞 时间: 2010-5-20 23:42
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能写成这样,诸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10-5-20 23:55
突然发现这几集开始能看了,接着恍然大悟,原来这部分就是按三国演义来编剧的,基本没改。。。。。。。
作者:
包大人 时间: 2010-5-26 09:17
文盲还敢出来混。。。。
作者:
关内侯 时间: 2010-5-29 15:34
看完后,我认为改编有理,《新三国》和《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讲的不是同一个历史故事,就好比该编剧姓朱,但你不能就认为猪=朱。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