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说说我对足球规则的一些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8 12:08     标题: 说说我对足球规则的一些看法

足球大概是体育比赛中最顽固的一项赛事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项体育运动项目为了适应新形式的发展,纷纷调整规则。但足球运动明知有很多地方不合理,仍是迟迟未见动静,比如是否球过门线仍由裁判肉眼决定,拒绝引入录像回放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足球是老大,危机感不强,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足球规则被英国四家足协把持,改动甚难。

下面就专门来谈一下几条不合理的规则
一、限制换人次数,早期只准换2人,后来增加到3人。

这个规则当初设定的意义是什么已经无从考究,但到现在来看,我想不出有什么积极意义。莫非国际足联认为足球是一项田径运动,一定要有九十分钟的体能?我想起了中国足协的12分钟跑,意思也是一样,不能跑就不能踢足球,这算是什么道理,这也管?一支球队水平如何是他们自己关心的事情,一只不能跑的球队自然就踢不好球,自然成绩就不会好,哪需要足联去担心。

无限制换人能带来以下好处。
1、防止球员带伤上阵,保护运动员。NBA的规则是非常人性化的,见血就下,但足球规则鼓励球员浴血奋战,实际非常不人性。球员受伤了,只要没达到不能踢必须下场的地步,一般不敢轻易换下,特别是明星级球员,要么就要忍受场上少一人的情况,由于忍受不了,草草处理一下继续拼杀。守门员受伤还会有比赛暂停,等待的情况。

2、延长运动员的寿命。超级球星是宝贵的财富,他们过早退役是足坛的损失,但由于年龄偏大,有些球员不能承受90分钟的体力,球队又很难专门留出一个换人名额给他,于是只能退役。比如内德维德、菲戈这种,其实还能踢,但也只有退役,或者被迫去低层次比赛去踢球,比如托马西就来了中国,巴蒂去中东。NBA球员的运动寿命比足球要长,原因就在于篮球对换人无限制,可以通过调节出场时间来延长运动寿命。

3、有助于替补球员的发挥。一支足球队标准为22人,但实际加上替补,一场比赛最多14人上阵,也就是说,有8人要整整一场比赛坐穿冷板凳,有些球员一个赛季也踢不了多少分钟,但为了防范未然,球队必须配置这么多球员,无疑是巨大的浪费。篮球虽然也有很多替补,但替补也有很多上场机会,如果一个替补上不了场,一定是水平不行,不象足球会让超级球星坐板凳。

4、保持比赛激烈。高水平的英超德甲,球员以擅跑见长,可以从头跑到尾,但更多的比赛会受体力的控制,要打一些控制球,降低比赛节奏。通过频繁换人可以节省球员体力,保持比赛的激烈和节奏的连贯性。观众是希望看到一场田径比赛,还是一场技术含量高的比赛?无疑是后者。

无限制换人也有可能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球队会专门设置一些罚球手专门罚点球或任意球等,这可以在规则中明确,刚换上场球员禁止罚球。

二、比赛采用总时间制

首先这种规则就不严谨,有人也专门统计过,一场紧凑的比赛净时间可以接近40分钟,而一场拖拖拉拉的比赛只有30分钟比赛。虽然后来增加了比赛延时,但也是治标不治本,最长延时也不过5分钟,延时期再拖拉怎么办?足球比赛中拖延时间的丑态屡见不鲜,这就不多说了,甚至还堂而皇之称为一种战术,都是总时间制惹的祸。比如换人,不管球员在哪里,都要求走到中线来出场,有必要吗,直接就近出场多节省时间啊,如果是换队长或守门员拖延的时间更长。

净时间制可以为录像回放打下基础,总时间制很难容忍录像回放,录像回放可以减少一些误判,足球比赛由于进球少,误判的负作用影响特别大。采用净时间制后,不会再有拖延比赛了,什么假装受伤,系鞋带等等,也不会有延时多少分钟的争议,什么时候结束非常明确,而不是由裁判来决定。

净时间制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比赛时间的不确定,对电视转播有一些影响。但这个也问题不大,其他比赛时间更不确定,比如网球、排球,也没看到什么问题,如果拖延比赛的事情少了,总时间其实也会差不了多少。

三、越位规则

越位规则来源于早期的橄榄球,足球与橄榄球分家一百多年了,越位规则依旧存在。早期越位规则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对方前锋在前场等球,提高比赛的观赏性。但仔细想想真的有必要限制么,对方前锋呆在前面不回来,留两个后卫就行了,前锋在前面等球未必就能有好效果。由于越位规则的复杂性,越位也在不断衍生出其他歧义。

1、射门算不算传球。早期射门不算传球,90世界杯意大利就打进阿根廷这么一个球,后来算传球了,不仅如此,打门柱回来,打对方球员折射都要吹越位,同样对方传球打进攻球员身上也要吹越位。越位规则采取了一条对进攻不利的原则,与鼓励进攻的原则不相适应。
2、干扰进攻。这条争议非常大,到底什么算干扰了进攻,完全凭裁判手中的哨子。
3、主副裁判分开掌握越位。由于视线原因,由边线裁判看越位人员是否位于最后一排,但副裁判往往离球很远,他可能并不知道是谁传的球,特别是两名进攻球员涉嫌处于越位位置,真实越位位置的球员其实没有参与进攻,没有越位的后插上球员其实不越位,但边线裁判一看有人,先就把旗子举起来了,主裁判一看,副裁判既然把旗子举起来了,可能后插上的也越位了,吹吧。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随着比赛愈加激烈,人多混杂,真是很难看清,观众也是要看回放才能明确,要求裁判火眼金睛很困难。
4、造越位。造越位战术的出现恐怕是当初越位规则没有想到的,进攻球员并没有在前面等球,但防守球员集体压上,造成了进攻球员等球的现象,于是越位,这样的越位非常可笑。造越位的极致是双方一起造越位,20个人云集在中线附近,谁的球都出不去。

越位规则出现这么多的问题,说明规则本身有很大的不合理性,业内人士也一直在讨论怎么修改,但国际足联至今没有改革的动作,还是照旧。

越位规则如完全取消恐怕改动太大,但应该限制一下越位了,很多判罚的越位球都是防守方制造出来的,实际已经没有多少意义,反越位战术应该从规则上就予以排除掉。

[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9-9-8 14:01 编辑 ]
作者: zhouhuan    时间: 2009-9-8 12:32

我就在想那些裁判可真厉害,这么多东西怎么看的过来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9-8 12:52

前两条绝对支持, 但换人次数也不好过多。

越位的话倒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取消情况则大有不同!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9-8 12:54

前两项如果实行变化实在太大,不能预测最后到底会怎样
作者: 促织    时间: 2009-9-8 12:59

个人认为,足球场地忒大是造成上述规则出台的主要原因。
作者: 珣玕琪    时间: 2009-9-8 13:03

支持沙滩足球
作者: 本因坊秀策    时间: 2009-9-8 13:10

像篮球那样换人,我觉得也不错
作者: kkksss    时间: 2009-9-8 13:11

原来LZ不懂足球!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9-9-8 13:15

个人支持增加换人名额,无限制换人也可以,但仍坚持换下的人不能再上场这条规则。足球不光是球员的游戏,也是主教练的游戏,加一些对主教练的限制才有看头。无限制换人还有助于主教练把有黄牌在身的都换下去,以减少缺人应战的风险。

也支持净时间制,不过如果真的实行,“伤停补时”这样的名词变成了过去,还真有点舍不得。而且我觉得足球也不应该像篮球那样分秒必争,因为得分很少,没有必要。足球裁判吹比赛结束一般都是等到球在中场附近,对双方球门都没啥威胁的时候,而不是掐着秒表,在一方正在狂攻的时候吹哨,我觉得这个弹性时间还是应该保留。

至于越位规则,我倒没看出来有改的必要,讨论这个规则本身的合理性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既然越位规则已经在足球里根深蒂固的,并且衍生出造越位、反越位等攻防手段,我觉得还是保留着更有价值。

PS:马岱所说的“反越位”其实应该是“造越位”,而“反越位”(beat the offside trap)是攻方针对守方“造越位”(offside trap)战术的一种破解战术。
定义:当守方采用“制造越位”战术,后卫线集体向前压出时,攻方传球队员突然把球传向前方,由埋伏在第二线的队员突然插上控球突破,威胁球门,使对手猝不及防,称为“反越位战术”。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9-9-8 13:22 编辑 ]
作者: 平生最爱周公瑾    时间: 2009-9-8 13:30

越位没必要改吧,很富有技术含量的。足球里的越位就像篮球的3秒违例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总时间制,我认为挺好,那种掐秒算时间的不适合足球吧~足球毕竟和篮球不一样,足球一场能进几个啊,掐秒算累死了。

换人我支持,但无限换人似乎不好,增加换人名额即可,如增加至5人
作者: 老实和尚    时间: 2009-9-8 13:31

好吧,我承认是我刺激了麻袋公。
你还是接着歪我的楼好一点。
这下我的帖子没人看了
作者: 密林繁星    时间: 2009-9-8 14:02

无限换人+精确时间+90分钟+加时+点球=一场比赛踢一天
作者: lwx3664    时间: 2009-9-8 14:05

我觉得LZ不是很懂足球
或者说还没理解足球的魅力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9-8 14:08

其实中间可以加点限制,比如无限换人,可以规定换下来了就不能再换上去。。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8 14:12

反越位已更正为造越位。

如果换下之人不能继续上场,那么受伤的明星球员还是只能带伤上阵。
关于把黄牌球员换下去的问题,现在也会这么做,至于是不是把所有黄牌球员都换下去,教练不会把主力都换下去的,黄牌球员转红的几率并不高,不会因咳废食。

如果引入录像回放制度,在辨别越位上倒可以实现精确化,可以参考网球的鹰眼制度,每支球队设一定次数的挑战权。

在另一贴弓弓担心比赛变得象NBA一样支离破碎,这个担心不会实现。NBA的中断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暂停,特别是NBA可以在正常状态中强行中断暂停,这是一种对比赛的干扰,二是NBA有无数的罚球。我们知道手球、曲棍球、冰球等等都是净时间、无限次换人,比赛还是连续的。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9-9-8 14:56

越位与总时间制我觉得可以不改动,前者上有着一种战术的对抗,而且可以体现出一部分选手的竞技特点,象因扎吉类型的球员,把握启动时机反越位得分已经成为他们区别于其他很多球员的优势。
后者我觉得具体操作起来难度不小。
至于换人,可以多增加换人名额。或者是换下场的球员不允许再上场,又或者实现半场换人制,每半场换三个人。换人很多时候体现了教练的水平,所以加限制很应该。
作者: sincery    时间: 2009-9-8 14:58

个人觉得,足球之所以受大家追捧,换人限制是很重要的原因,这样对参与者的要求很高,如果所有人都来回换的,恐怕足球也没什么特别吸引力了
作者: 日月星尘    时间: 2009-9-8 15:24

无限制换人我觉得不妥,不过赞成增加换人名额或者其他合理额度。
至于取消越位就更不妥了,取消越位不仅没有鼓励进攻,
相反会导致更多的防守球员不敢压上,而进攻球员积极性减少,
这样反而损害比赛精彩度
作者: Maxwell    时间: 2009-9-8 15:29

没必要把足球跟其它球搞成一样的规则。在现行规则下有这么多人踢这么多人看也间接说明了规则没什么大问题。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9-9-8 15:30

我觉得只需要把上场人数减一个,换人次数可以增加到5人。大部分问题就解决了。
作者: 密林繁星    时间: 2009-9-8 15:33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8 14:12 发表
反越位已更正为造越位。

如果换下之人不能继续上场,那么受伤的明星球员还是只能带伤上阵。
关于把黄牌球员换下去的问题,现在也会这么做,至于是不是把所有黄牌球员都换下去,教练不会把主力都换下去的,黄 ...

足球点球少,但是无数任意球和角球,大家站好位置再踢,这个时间怎么算?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09-9-8 16:03

足球和籃球本質不同,沒有可比性。

保護明星球員可以從限薪的角度出發,不必改規則。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8 16:12



QUOTE:
原帖由 密林繁星 于 2009-9-8 15:33 发表


足球点球少,但是无数任意球和角球,大家站好位置再踢,这个时间怎么算?

死球停表,发球表走。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9-9-8 16:21



QUOTE:
原帖由 韦孝宽 于 2009-9-8 15:30 发表
我觉得只需要把上场人数减一个,换人次数可以增加到5人。大部分问题就解决了。

支持减少上场人数,不太赞成增加换人名额。

增加换人名额,豪门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作者: flyfly59    时间: 2009-9-8 16:32

我不敢说楼主不懂足球.只能说:你对规则的理解太浅了.你说的那些,改了的话,足球的魅力就大降了.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9-8 17:18

足球的越位,门柱球,身体冲撞。

篮球内线(有些外线)的身体冲突。走步。

这些都是不好裁定的地方。
作者: 5288123    时间: 2009-9-8 20:28

无限换人?那还有什么意思。。。还有一支球队要准备多少人。。。
作者: arayashiki    时间: 2009-9-8 20:46

我觉得可以考虑把球门加宽点,加大点,那踢起来多爽啊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8 21:23

LZ,我觉得你这个无限换人制度真的没法让人接受,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强队越强,弱队越弱。既然已经可以无限换人了,那么强队更会购买更多的大牌,甚至准备3套豪华阵容。而那些弱队呢?则只能苦苦支撑。

而且,无限换人制也会影响一部分球员的发挥。很多球员需要一定得出场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仅仅上半场表现得不够出色就马上被换下,由于无限换人制,教练可以马上换下他而不慎重考虑,毕竟无限换人。如果换上的人状态不好,还可以马上换下,总有一个有状态的吧?这样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球员的压力过重,一个小失误也会影响他以后的发挥。

第三,无限制换人也很难令球队保证战术的一致性。由于大面积的换人,很难在战术上和换人前保持统一,毕竟不同的球员技术风格,特点,性格不同,这样子从战术角度也有很大的潜在危机。

总之,3-4人的换人制度还是比较合理的,无限换人制会还是不要推广的好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8 21:29

净时间制的想法很好,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比赛时间浪费的情况。但是一向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算净时间制出台也很难改变一些比赛浪费时间的现象。比如刚刚结束的巴西和阿根廷比赛,巴西球员得到角球后发短角球,然后不进攻,在一个小区域控球,分球,这个完全也是浪费比赛时间的表现,但是你也没法停表。所以我认为净时间制度想法很好,但是真正收效估计很有限。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8 21:36

你的对越位战术取缔的想法也不太合适。如果取消越位,对方就摆一个进攻球员不出禁区,等着长传,那你说中后卫压上还是不压上?压上有身后球,不压上阵容严重脱节,怎么处理这个情况?

而且你说现在大多数越位球都是后卫线造成的,这个是事实。但是真实情况是,造越位战术需要很强的战术纪律和意识,一有不慎就是灭顶之灾。如果没有一定得团队组织性,造越位就会失败,反而给了进攻方机会。所以我说,造越位战术可以成功是一个球队战术意识能力的体现,这样对防守球员来说有很大的考验,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调性,并非LZ说的没有意义。足球是一个平衡的游戏,不能只支持进攻而忘记了防守,只有平衡才是王道...嘿嘿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8 23:01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9-8 21:23 发表
LZ,我觉得你这个无限换人制度真的没法让人接受,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强队越强,弱队越弱。既然已经可以无限换人了,那么强队更会购买更多的大牌,甚至准备3套豪华阵容。而那些弱队呢?则只能苦苦支撑。

而且, ...

无限换人也只是提供一种条件,并不是真的就要换来换去,NBA也有球员打满48分钟的时候,其他可以无限换人的比赛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强弱队的问题,强队好球员再多也只能上11人,弱队也可以换人,影响比较大的是那些主力替补差距比较大的球队,现在也有影响。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8 23:03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9-8 21:36 发表
你的对越位战术取缔的想法也不太合适。如果取消越位,对方就摆一个进攻球员不出禁区,等着长传,那你说中后卫压上还是不压上?压上有身后球,不压上阵容严重脱节,怎么处理这个情况?

而且你说现在大多数越位 ...

中国队就经常这样打反击,后卫直接长传找前锋,问题是对方后卫人多,一逼一夹,前锋根本拿不住球,失误率非常高。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8 23:28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9 03:01 发表

无限换人也只是提供一种条件,并不是真的就要换来换去,NBA也有球员打满48分钟的时候,其他可以无限换人的比赛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强弱队的问题,强队好球员再多也只能上11人,弱队也可以换人,影响比较大 ...

问题是NBA是有限薪好不好,否则如果没有限薪,你看他们怎么打,一个队是全明星,随便换人,人家还怎么打啊?

如果无限换人,强队下边做的都是强人,用两套阵容冲人家一套,弱队怎么打啊?就算正选和主力差距不大,问题是弱队怎么面对两套超级阵容的冲击啊?技术本来就不如了,体能的那点优势也没有了,还怎么打啊?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8 23:32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9 03:03 发表

中国队就经常这样打反击,后卫直接长传找前锋,问题是对方后卫人多,一逼一夹,前锋根本拿不住球,失误率非常高。

你也说了是中国,你要是放在世界上,1:1哪个后卫敢保证防得住世界级前锋的?那一个球队只要一个好前锋和一个长传准的就得了。

而你说后卫人多的问题,我问你,如果取消越位,前锋站在后卫后边,用两个中后卫顶一个前锋,另外一个呢?难道边前卫盯?而且人家都在你身后,打过顶你怎么拦截?进攻的时候两个中后卫都拉在最后边?这个阵容上的空挡谁来填补?这样的战术怎么执行?自己的前锋线和中后卫的距离超过50米,这样的比赛能打吗?
作者: 狂笑四海    时间: 2009-9-9 07:33

关于第二个采用净时间的想法很好,减少故意拖延的情况发生。一和三不发表观点。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9 08:26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9-8 23:28 发表
问题是NBA是有限薪好不好,否则如果没有限薪,你看他们怎么打,一个队是全明星,随便换人,人家还怎么打啊?

如果无限换人,强队下边做的都是强人,用两套阵容冲人家一套,弱队怎么打啊?就算正选和主力差距不大,问题是弱队怎么面对两套超级阵容的冲击啊?技术本来就不如了,体能的那点优势也没有了,还怎么打啊?

这个限薪和换人没关系的吧,如果一支球队是五个明星,那么即使让他换人他也不干了。

我们还是回到现实,现在的豪门球队,国米、巴萨、皇马、切尔西、曼联等等都是能拿出多套阵容,这些球队在现有制度下已经如此了。
弱队呢,也有两套阵容,再弱的队,也有22人,区别在于强队的主力替补都强,弱队的主力替补都弱。
真正影响是中档球队,比如阿森纳、塞维利亚、马竞等等,这些球队主力替补差距大。

弱队有体力优势?我没发现哪支弱队有体力优势。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9 08:33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9-8 23:32 发表
你也说了是中国,你要是放在世界上,1:1哪个后卫敢保证防得住世界级前锋的?那一个球队只要一个好前锋和一个长传准的就得了。

而你说后卫人多的问题,我问你,如果取消越位,前锋站在后卫后边,用两个中后卫顶一个前锋,另外一个呢?难道边前卫盯?而且人家都在你身后,打过顶你怎么拦截?进攻的时候两个中后卫都拉在最后边?这个阵容上的空挡谁来填补?这样的战术怎么执行?自己的前锋线和中后卫的距离超过50米,这样的比赛能打吗?

现在还有哪支球队会用1个后卫盯对方一个前锋,至少都是一个盯人一个保护。

其实打法和现在还是一样的,现在的后卫线也是与对方前锋在一条线上,打身后也是一种常用战术,比如意大利队就喜欢这么打,虽然失误多,但打多了也能突破那么几次。

主要区别在哪里,现有规则下,后卫线可以主动前移,逼迫对方的前锋撤回去,如果改了规则,就不能这么做了,后卫线与对方前锋的关系并没有改变,改变的仅仅是球场空间,球场空间更大了,因为球员拉得更开。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9 09:50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9 12:33 发表

现在还有哪支球队会用1个后卫盯对方一个前锋,至少都是一个盯人一个保护。

其实打法和现在还是一样的,现在的后卫线也是与对方前锋在一条线上,打身后也是一种常用战术,比如意大利队就喜欢这么打,虽然失 ...

那好,一个定人一个保护,问你是你怎么盯呢?一直不设置越位,前锋一直在你身后游弋,后卫怎么盯人,怎么保护?还不是要一前一后,那和有越位有什么不同?

而且你要知道后卫对身后球的防守是很有限的,如果不通过造越位防守身后球,基本上很难处理,除非对方前锋速度非常慢。举个例子,Henery站在随便哪个后卫身后2-3米处,然后前卫塞身后球,只要传过去了,基本上没有那个后卫能跟上,那就是进球了。那象Henery这样的球员不需要会后半场了,就在前半场等着球得了。

还有,不设置越位,势必造成三条线在进攻时的脱节,这个事情怎么处理?你有没有想过这点?一般情况是当前锋线攻入小禁区的时候,中后卫要压在中场左右,以保证振兴的紧凑并防止对方打反击。可是要是没有了越位,那当前锋攻入对方禁区甚至小禁区的时候,己方中后卫只能站在己方禁区左右徘徊,因为身后总是有一个前锋在游弋啊,总不能让门将去盯防吧?这样的结果就是真个三线的距离约接近100米,可是场上只有11人,中后卫和前卫之间那么大的空当谁来填补?这真的是鼓励进攻了,防守还怎么防啊?只要对方反击打倒一个有突破能力的前卫手里,前无堵截后无追兵,这怎么防守?

还是那句话,越位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平衡进攻和防守的手段,如果没有越位制度,对后卫来说绝对是灾难。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9 10:05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9 12:26 发表

这个限薪和换人没关系的吧,如果一支球队是五个明星,那么即使让他换人他也不干了。

我们还是回到现实,现在的豪门球队,国米、巴萨、皇马、切尔西、曼联等等都是能拿出多套阵容,这些球队在现有制度下已经 ...

怎么没有关系,不是他们干不干,是他们可以尽情的发挥,甚至透支体力,因为他们不需要打全场,下边还有同样水平的人等着打呢。一个NBA球队如果不限薪,就会拥有超级多的大牌,然后得结果就是2套阵容冲击对方,就算体力透支了也无所谓。

同样的,足球也有同样的情况,无限换人只能让强队的教练对换人不需要那么谨慎,因为手里不仅仅只能换3张牌了。而弱队呢?手里就只有几张牌,能换的也就几个,他们当然不希望可以增加换人名额。由于现在的足球追求平衡,不管是战术上还是球队管理上,大家都不希望一边倒的局势。所以这种让豪门收益更多,弱队更加弱小的制度很难推行。至少在欧洲是没有可能的。如果觉得我说的不清楚地话,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个赛季皇马和马略卡打比赛,现在比分是1:1,,大多数皇马球员都不在状态,然后自然皇马会考虑换人。当主教练只有3个换人名额时,他要考虑到底换哪三个能把战术在短期内改变。而无限换人呢,他就可以直接把大多数状态不好的球员换下来,因为毕竟没有限制啊。这样伤对教练的管理能力上的督促也下降了很多。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马略卡身上,大多数球员状态不好,但是教练手上能用的也就是那几张牌。你给他100个换人的名额也白搭,因为没有人啊。难道说吧青年队的人换上来?从这个角度看,豪门在此规则下注定收益太多,而弱队收益则非常有限。

正如你说的,也许规则对弱队和强队影响不大,对中档球队有影响,难道就可以舍弃那些中档球队的利益了吗?这牵涉面至少有1/2的顶级职业俱乐部。就英超来说吧,出了传统四强和倒数5名的球队外,大概都可以说是中档球队,那这10几只球队的利益就可以被舍弃了?

当然,有限的换人名额在有些情况下是对有些球队不利,比如说球员受伤了而没有更换名额。但是规定是死的,他对大家都是平等的。这次也许你倒霉,但是下次你就会收益。不能因为这些偶然的因素而对规则进行如此大的修改。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9 10:06

---那好,一个定人一个保护,问你是你怎么盯呢?一直不设置越位,前锋一直在你身后游弋,后卫怎么盯人,怎么保护?还不是要一前一后,那和有越位有什么不同?
和有越位没什么不同就对了,那就说明没什么坏的影响。

现代足球的潮流是鼓励进攻,国际足联一直在做的也是鼓励进攻,而不是鼓励防守。拉开球场的空档,加大防守的难度对进攻足球是有利的,比如韦孝宽建议减少一名场上球员,也是这个道理。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9 10:10

要说球队弄两套阵容,第一要怪博斯曼法案,第二要怪欧洲冠军联赛。前者使两套人马成为可能,后者使两套人马成为必要,无限制换人只不过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规则当然是公平的,大家都一样,但公平不一定等于合理。为什么各种运动项目都不停在改规则,因为形势一直在变,足球自己也是如此,包括禁止回传守门员,越位规则的重新解释,由第四裁判负责延长时间等等。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9 10:17

我们看问题不能单从比赛胜负的角度,若论胜负,每场比赛都会有胜负,但中超显然不能跟英超比,精彩程度差太远。我们考虑的是如何整体提高比赛水平,皇马球员不在状态,跑不动了,通过不让换人来维持场面,这是足球的初衷吗。我认为不是,如果能让比赛更加精彩,为什么要阻止换人呢。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9 10:26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9 14:06 发表
---那好,一个定人一个保护,问你是你怎么盯呢?一直不设置越位,前锋一直在你身后游弋,后卫怎么盯人,怎么保护?还不是要一前一后,那和有越位有什么不同?
和有越位没什么不同就对了,那就说明没什么坏的 ...

那如果和有越位没有什么不同,那为什么要取消呢?既然防守球员始终努力把对方前锋控制在自己身前,那何必取消越位呢?

现在的足球是是鼓励进攻,但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打破攻防的平衡啊。不能说以剥夺后卫的防守重要手段为前提来提倡进攻啊。那同样的,如果提出来禁止高球打身后,允许突破和短传渗透,那你说进攻球员肯吗?那完全是把对方合理的足球运作手段无理的剥夺了啊。

同样的,舍弃越位战术可以让场地空间变大,进攻收益了,但是这一切是建立在破整体防守战术的基础上的。国际足联在努力地鼓励进攻,但是这个度他们注意的很好。他们绝对不敢也不能在如果伤害另一方的利益下并同时破坏了足球的平衡的前提下更改制度的。因为足球始终有攻守两方的,偏于防守的比赛很丑陋,而偏于进攻的比赛在一定程度上也称不上精彩。如果说进攻的完美也就罢了,但是是因为防守失去了一些可以依赖的手段而是进攻看的出色的话,这样的比赛对后卫来说非常窝火,而对球迷来说,也并不没有太多的高技术可观性吧?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9 10:29     标题: 回复 #43 马岱 的帖子

是啊,既然很多球队拥有两套阵容了,很多人说这已经不合理了(其实我觉得还好)。那么有必要让这两套阵容有机会在同一场比赛里出场吗?这样不是在很大程度上更加对比赛的平衡性进行了破坏?这个方法可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了。而是既然五十步出现了,那我就制造百步的机会得了。这样小俱乐部还搞什么足球?整个足球不是仅仅靠豪门支持的,没有金字塔底,哪里来的顶端?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9 10:42     标题: 回复 #43 马岱 的帖子

是,皇马可以这样,一个巨星没有状态了,换上来一个巨星肯定比他要强。问题是小俱乐部呢?一个主力没状态,问题是换上来的还不如他呢,怎么办?这样的换人有意义吗?有限的换人制度不是说仅仅为了制约大型俱乐部,也不是为了破坏足球的美感。第一,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和平台。第二:对教练的能力提出更要的要求,他们要在有限的换人名额里达到战术意识更替,而不是通过大面积换人来达到的。否则谁都能做顶级俱乐部的主教练了,“哥们手里有人,谁状态不好谁下,下边有的是强人呢”,这谁不会啊?怎么体现出出色的战术和换人艺术啊?第三:当球员普遍状态不好的时候,需要球员自行调整,而不是通过大面积的换人来摧毁他们的自信心。第四:球员体能的支配也代表了球员的足球IQ。如果你体能有限,你就要学会如何去分配体力,而不是一股蛮劲的用光甚至透支。体能对大家而言都是平等的,有时候有些球员在天赋上没有特别的才华,但是有出色的体能,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球员。而无限换人制让这些拥有这样才华的球员的优势一下子就失去了,对这样的球员是不是不公平。举一个例子吧,很多人说06年意大利夺冠时很丑陋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正是由于意大利中场有Gatuso,Perotta和De Rossi等多名跑不死,他们用充沛的体能和跑动来弥补自己技术上的不足,你能说他们不是出色的球员。可是由于他们的跑动给自己中场和后卫线给予了强大的保护,并在进攻也用自己的冲击力不停地冲击着对方的后防线,才让意大利一步步走上了夺冠之路。他们应该说是意大利夺冠的至宝之一。可是无限换人制出台后呢?他们的体能优势就没有了,对拥有这样的天赋的球员是不是很不公平?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9 10:44     标题: 回复 #44 romadream 的帖子

我建议取消越位主要有以下考虑,越位规则过于复杂,很难判断准确,误判很多,争议很大,其次造越位战术与足球运动发展的方向不一致。

要说剥夺后卫的防守重要手段,打破平衡,国际足联以前就这么干过。

在1994年世界杯前大致一个月左右,国际足联突然宣布这样一条规则,凡是对于已经形成进球架势的防守犯规,一律红牌。也就是说进攻球员只要突破了最后一道防线,形成单刀,这时犯规就直接红牌罚下。在这条规则的指导下,我们看到了以下场面,镜头一:意大利对挪威,帕柳卡禁区外拉倒单刀的对方前锋,直接红牌罚下,要在以前,那是要看情节严重的,只要不粗野,完全有可能避开红牌处罚。1982年,德国守门员舒马赫直接用脚踹倒法国后卫居然没有吃红牌。
镜头二:巴西对喀麦隆,巴西后场长传找到罗马里奥,三名喀麦隆后卫跟在罗马里奥后面,由于不敢背后犯规,最后目送皮球被罗马里奥送进球网。要在以前,那是不会这样的,早就拉倒了。当1986年马拉多纳打进连过5人的精彩进球后,队友质问跟在后面的霍德尔,为什么不拉倒马拉多纳,这就是后卫防守手段,如果霍德尔真这么干了,一个极品进球就没了。

国际足联宣布这条规则非常突然,各大联赛都已经结束,后卫们根本没有时间来适应新规则,前几届世界杯,一直是罗西、莱因克、斯基拉奇这样抢点型的前锋获得最佳射手,但94年风向变了,突破型,擅长单打独斗的前锋大放异彩,这条规则可以说打破了平衡,但是我因此看到了最精彩的一届世界杯。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9 10:51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9-9 10:29 发表
是啊,既然很多球队拥有两套阵容了,很多人说这已经不合理了(其实我觉得还好)。那么有必要让这两套阵容有机会在同一场比赛里出场吗?这样不是在很大程度上更加对比赛的平衡性进行了破坏?这个方法可不是五十步 ...

要说对足球的破坏,博斯曼法案确实对落后地区的打击很大,以前南美球队可以跟欧洲球队抗衡,现在南美优秀球员基本被收刮一干二净,同样欧洲冠军联赛也是富人的运动。虽然是这样,但这里面有经济规律性的东西存在,英超一支球队就能比得上比利时整个联赛,比利时、苏格兰、荷兰这些以前很不错的联赛,现在都在走下坡路,这是经济学上的马太效应。

但足球还是足球,无限制换人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博斯曼法案都承受了,无限制换人没什么好担心的。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9 10:53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9 14:44 发表
我建议取消越位主要有以下考虑,越位规则过于复杂,很难判断准确,误判很多,争议很大,其次造越位战术与足球运动发展的方向不一致。

要说剥夺后卫的防守重要手段,打破平衡,国际足联以前就这么干过。

在 ...

你把犯规和造越位混成一谈好似是不对的。

你举得第一个例子而言,舒马赫那个球是误判,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如果重新判罚的话,毫无疑问肯定是红牌罚下,同时又可能禁赛数场,这个没什么好解释的。

我承认一定程度上,犯规时后卫的一种防守手段。但是在大多数眼里看来,这种防守手段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国外对所有的运动都有那么一个宣传语:“play hard, but not play ugly”通过犯规阻止对方进攻的手段则被看为一种很丑陋的行为。但是没有人说通过造越位而组织对方入球是丑陋的行为吧?造越位需要整体战术,需要群体配合,和犯规来比较似乎有些很不妥吧?我的意思是,造越位是后卫们一个合理的,有可观性的,含有很高技术含量的手段,和犯规这种最粗野的手段是没有可比性的(当然,有些战术犯规时有战术头脑的表现,但是就我看来,其实本质也是丑陋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9 10:57     标题: 回复 #46 romadream 的帖子

我已经说了,换人只是一个条件,什么时候用球队自己决定,以球队更好为目标。

换人会摧毁人的信心?那是在现在的制度下,因为换人很少,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换人,篮球比赛有的人刚换上马上换下,如果因此没信心,那也是球员自己的问题。

我不认为足球是一项田径运动,我认为技术比体能更重要,如果从天赋上看,巴西有位名宿讲过一句话,如果在英国,济科不能入选国家队,恐怕现有的规则更加扼杀天赋吧。最后说一下,足球运动员靠吃药维持体能是公开的秘密。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9 10:59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9 14:51 发表

要说对足球的破坏,博斯曼法案确实对落后地区的打击很大,以前南美球队可以跟欧洲球队抗衡,现在南美优秀球员基本被收刮一干二净,同样欧洲冠军联赛也是富人的运动。虽然是这样,但这里面有经济规律性的东西存 ...

博斯曼法案是非世界足协推出的抉择之一,其实足协是抵制的,就是因为他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足球的平衡性。虽然现在看来足协是接受了,那也是无奈之举。博斯曼法案是欧盟法院通过的,足协只能接受,毕竟不能喝立法组织对抗是不是?问题是规则完全是有足协主控的,现在世界足协和欧洲足协都在努力的保持个球会的平衡性,就最近普拉蒂尼要推出的u18球员不能自由转会的问题上说,就是为了保护众多小俱乐部的基础上提出的。压倒性的优势不是美,势均力敌那样的比赛才算精彩,不是吗?所以,足协在制定规则上肯定首要考虑的是平衡,然后可以考虑在一定度上鼓励进攻或者别的什么。但是一切的大前提是,要攻守平衡,否则才失去了足球的真谛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9 11:03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9-9 10:53 发表
我承认一定程度上,犯规时后卫的一种防守手段。但是在大多数眼里看来,这种防守手段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国外对所有的运动都有那么一个宣传语:“play hard, but not play ugly”通过犯规阻止对方进攻的手段则被看为一种很丑陋的行为。但是没有人说通过造越位而组织对方入球是丑陋的行为吧?造越位需要整体战术,需要群体配合,和犯规来比较似乎有些很不妥吧?我的意思是,造越位是后卫们一个合理的,有可观性的,含有很高技术含量的手段,和犯规这种最粗野的手段是没有可比性的(当然,有些战术犯规时有战术头脑的表现,但是就我看来,其实本质也是丑陋的)。

当然现有规则下,造越位不仅合理,还很有效。但从原理上说,造越位是有问题的,我(后卫)不站在那里,所以你(前锋)也不能站在那里,我(后卫)往前走,所以你(前锋)也要往前走。

我(前锋)正准备进攻,突然对方(后卫)向前跑,我越位了,我什么也没有做,但是对方做了。
我想起了一个典故,一个人问一排人“主动申请的请走上一步”,结果其他人一齐后退一步,就把一个人推举出来了。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9 11:07     标题: 回复 #50 马岱 的帖子

所以说,这只能是你个人的想法啊。我承认,技术很重要,这个是足球的根本之一。但是并不是说技术要凌驾于体能之上。至少欧洲的人们不会那么认为。就你的离子而言,英国人对体能更加重视,因为他们那时候崇尚古板的长传冲吊模式,技术型球员对他们而言是鸡肋。而在巴西呢,更加侧重技巧,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巴西出了如此多的技术巨星。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来了欧洲踢球后,第一需要提高的就似乎体能呢?回头看看,哪个球员只有技术,没有身体素质的保证,在欧洲这个世界足球的圣殿是吃不开的。就那我自己来说吧,在国内踢球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过多的身体素质训练,更多的是技术的。出国后因为兴趣加入了当地俱乐部,一开始的第一个赛季完全做板凳,为什么?不是因为我技术水平不够,因为身体对抗能力不足。一个“软蛋”是不能适应的。半职业的俱乐部要求都是如此,更何况职业俱乐部了。然后通过了一年的训练,我才把身体素质提高上去,当我技术和身体兼备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和职业的没法比),我才感觉到我大概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球员。所以不要把体能看的那么不重要,他也是足球运动员必须有用的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9 11:11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9 15:03 发表

当然现有规则下,造越位不仅合理,还很有效。但从原理上说,造越位是有问题的,我(后卫)不站在那里,所以你(前锋)也不能站在那里,我(后卫)往前走,所以你(前锋)也要往前走。

我(前锋)正准备进攻 ...

问题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啊,万一越位做不好,就会酿成大祸啊。同时,造越位也是一种技术,如果你没有这种技术,盲目造越位反而会让对方得利。所以,从客观的角度而言,造越位战术可以领防守方收益,也可以让攻方有机会,就要看你自己的技术了。技术好,就防住了,技术不好,你还是夹着尾巴少造越位为好,否则肯定后院失火。我强调一下,造越位战术能否执行的成功,是和球员能力和整体配合有很大的关系的,并不是看你启动,然后我就往前跑,让你越位那么简单,因为后防线是一个整体。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9 11:13     标题: 回复 #52 马岱 的帖子

马兄,==我,我要下班了,还要去参加训练,等晚上回来和你说哈...和你谈的很有意思,以后多谈哈。虽然我对你的有些想法不支持,但是很高兴可以和你交换对自己对足球的见解,稍后继续争哈...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9 11:26     标题: 回复 #53 romadream 的帖子

我并非说不重视体能,但要求能跑九十分钟是不是过分了一点,不能跑的就不能踢。
作者: 太一辰子    时间: 2009-9-9 11:27

无限换人导致体能用之不竭,破密集防守就更难了
作者: Maxwell    时间: 2009-9-9 12:36

仅从一个业余踢球者角度看,我更喜欢现有规则。也许对于看球的会喜欢楼主列出的东西。猜测一下,如果改了规则,中国的足球环境是会更好还是更差?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9-9 14:09

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用机器帮助人脑判断。
作者: dddzz    时间: 2009-9-9 15:55

换人规则方面,至少应该为守门员单独准备一个名额,比如一场比赛的名额是3+1即三个场上球员与一个门将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9 16:02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9-9 15:55 发表
换人规则方面,至少应该为守门员单独准备一个名额,比如一场比赛的名额是3+1即三个场上球员与一个门将

最开始就是2+1。
作者: dddzz    时间: 2009-9-9 16:23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9 16:02 发表

最开始就是2+1。

为什么废止了呢?

再想了一下,这个“1”可以无限制,但是一定要是守门员换守门员,即守门员受伤用守门员换下,再受伤再用第三门将换下;不能用守门员换下场上的其他球员,这样场上门将被罚下时就不能动用这个“1”了;同时,假如一号门将被罚下,替补门将换下一名前锋上场后,该替补门将又可以享受这个"1",即受伤后可以被第三门将换下了。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9 17:20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9-9 20:23 发表


为什么废止了呢?

再想了一下,这个“1”可以无限制,但是一定要是守门员换守门员,即守门员受伤用守门员换下,再受伤再用第三门将换下;不能用守门员换下场上的其他球员,这样场上门将被罚下时就不能动 ...

说真的,出了事大型赛会制比赛,谁会比赛的时候让第三替补门将坐在板凳上?大多数第三替补门将一般都坐在看台上吧?
作者: dddzz    时间: 2009-9-9 20:25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9-9 17:20 发表


说真的,出了事大型赛会制比赛,谁会比赛的时候让第三替补门将坐在板凳上?大多数第三替补门将一般都坐在看台上吧?

这个规则和使用方法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实行了类似的门将替补方法,第三门将自然也就来到替补席啦

每场比赛:11主力+6替补+不限制的门将替补 。 。 。 。
作者: stefanchen    时间: 2009-9-9 20:56

要是第三门将也伤了怎么办?总不能坐一替补席门将吧……
我觉得倒是应该把越位规则简单化,比如严格的规定不碰球就不算越位。
作者: vzp    时间: 2009-9-9 23:42

增加换人,天,看看季前热身赛,下半场简直就跟模特表演一样,走马观花。
另外,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魅力,所以,不能用别的项目的标准来要求足球,比如净时间什么的。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9-9-10 17:35

说改规则的话,换人名额增加到5人还是可以接受的,凡事不能太过,要是完全没有限制,甚至换下去的歇一会还可以上来,足球场上队员跟走马灯似的来回上下场,比赛的流畅性和观赏性我看也好不到哪去。
很多友谊赛就是不限制换人名额的,我就不咋爱看,一换换好几票人,经过几十分钟的比赛,刚刚弄清楚了场上都有谁,正想看看这套阵容如何发挥呢,结果不一会都下去了,看着不爽。
btw,我不喜欢看篮球,这也是一个原因,打打停停的,人还一会一个面孔,看着不爽利

说到规则,我觉得最应该改的规则是引入录像回放而不只是主裁判说了算。

关于越位问题,取消越位就能鼓励进攻吗?未必。
因为没有了越位规则,后卫线就只能龟缩后场不敢压上,对进攻的帮助就几乎没有了。
有越位规则,后卫线可以整体溜前锋,如果没有越位,整个后卫线就会被一个前锋溜着走——前锋有多靠前,后卫线就得多靠后,否则就是找死。
整个后卫线溜一两个前锋,比一两个前锋溜整个后卫线,哪个技战术难度更大,显然是前者,前者更容易失败,失败了就被攻方反越位。所以我不觉得越位对进攻阻碍特别大。事实上,反越位成功取得的进球在所有进球中也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说越位规则严重限制进攻恐怕还需商榷,因为造越位实在是个技术活,玩不好就是找死。

我更喜欢看整体攻防配合,也就是进攻的时候后卫线也要适当压上以壮声威,而攻方面对对方的严密防守时通过默契的配合打对方身后反越位,对我来说也是极具观赏性的;估计马岱更喜欢看个人技术表演和局部战术,所以想让后卫线就在后面呆着,三条线不要衔接太紧密,好给进攻球员足够的空间来发挥。

防守时三条线不紧密,确实可以给进攻方更多的机会,但是这样一来,进攻的时候三条线也无法衔接得很好(因为没有越位规则的话,后卫线还要拖在后面防着对方的反击,前卫线也不大敢全面压上),所以进攻就只能靠个人能力和局部战术了,对于只喜欢看这种进攻的人当然是好事,但是整体进攻体系就这样坍塌了,真的能算是鼓励进攻么?我看楼主的方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鼓励进攻,而是鼓励巴西这样的球队的进攻(我承认我讨厌巴西,但是我真的不觉得巴西模式的足球就一定是最精彩的足球)。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9-9-10 17:47 编辑 ]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10 17:43     标题: 回复 #67 张建昭 的帖子

你说的肯定要顶了。我一直在强调战术,战术,但是好像大家都不是特别在意。足球不是个人游戏啊,个人的能力纵然很重要,脱离了整体战术就毫无意义了。破坏了整体战术安排的规则改变其实也是毫无意义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10 19:57

关于友谊赛换人的事情,那并不是换人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本身比赛就不是竞技为主,是商业比赛和表演性质。友谊赛为什么不限制换人,很多友谊赛将球星上场列为条件的,所以球星必须上场多少时间以对得起观众的球票。还有一些比赛比如明星联队,是必须让球员都上场亮亮相。

录像回放一定要采用净时间制。

取消越位主要是因为越位判罚的争议太多了。事实上足坛对越位的修改呼声一直很高,有人建议再划一条线,过此线才有越位,而不是现在的中线,比如建议以禁区线的延长线为界。

规则上的事情可以想出变通的方式,不一定一步到位,比如以前NBA禁止联防,后来不禁止了,但增加了防守三秒。

后卫线压上没问题啊,只要球队愿意这样选择,但现在球队宁愿摆3、4个后卫在后面拖着,而对方只有一个前锋,造越位本来就不是一件保险的事,比如现在的任意球,造越位就很少采用了。

另外越位规则怎么就牵涉到个人技术和整体足球的区别了?防守的球员一般都要多于进攻球员,进攻一方压上以后,防守一方敢不撤回来?现在的足球不是后卫线把靠造越位把对方逼回去,而是对方先就缩回去了,只是留一两个前锋在前面游戈而已,后卫线要压上的原因也在于对方全都缩回去了,要增加进攻人数,缓解以少打多。如果现在规则下对方留四个进攻球员就留在中场不退回去,不仅后卫线也不敢压上,连后腰也得退回来。但没有球队这么干(除非他们落后),因为6防5不如9防8。

球场越紧密对技术型球队才更有利,越空旷才对力量型球队有利,巴西队恨不得球场再小些人再多些,德国恨不得球场再大些人再小些。

[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9-9-10 19:59 编辑 ]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10 20:51     标题: 回复 #69 马岱 的帖子

看来现在你提出出来的争议最大的三条里边争议最大的就是第一条和第三条

关于第一条的不良后果,我摆出了很多,不用再抄我以前的话了。总之无限换人只能使得强队更强,弱队更弱。而那些以体能著称的球员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同时也降低了比赛对教练临场控制换人艺术的要求。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的。

而关于越位之说,完全取消是不现实也不太可能的。而划出另外一条线,那条线之后才算越位的建议充其量也仅仅是换汤不换药。修改之后带来的问题和收益不成正比,还不如不换,否则遇到的麻烦更多,而收获的却很有限。

而就你提出来的后卫线压上的例子,我觉得应该给你说明一点。进攻的时候放3个后卫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攻击的时候左有边后卫都拉上去,势必只有两个中后卫,两个后卫对1个前锋还可以,但是边路谁负责?难道让攻上去的边后卫在攻上去的时候还负责进攻?那边路的空挡谁来补防?就是因为这个战术目的,往往球队在正常情况下后边都会留三个后卫。否则被打反击一打一个准。

另外,造越位是一个很精妙的战术技术,这些战术技术是足球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门。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一些争议就丢弃掉这些宝贵的东西。越位是曾经有过很多争议,但是规则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当一方因为被对方造越位而失去绝佳进球机会抱怨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因为造越位而扼杀了对方的进攻。造越位是一门团体艺术,技术好的当然会受益。但是同时,就算技术再好,也有马失前蹄的一方,所以针对造越位,很多球员也强烈的反越位技术。他们反而可以通过造越位而得分,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总之,造越位并不是一项吧足球丑陋化的规则,也不是仅仅注重防守,偏袒防守的规则,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攻守,给双方机会。球员就需要互相斗智斗勇,看谁把握的好,从而获得成功。越位规则何错之有?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10 23:23

我再次重申一下提出修改规则的思路

任何一项规则的改动都会带来得利者和失利者,这是正常的,我们要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改动是促进运动的发展还是阻碍运动的发展。规则改动之初,肯定会有不适应,但人可以去适应规则。比如禁止回传守门员的规定,后卫们刚开始肯定不适应,以前一直都这么踢的,怎么突然不让回传了,但对加快比赛节奏是有好处的,所以要改。

足球的换人是一种艺术吗,足球比篮球等运动的换人就更艺术化吗,我看不出来。

我反对越位规则的原则就是越位规则已经偏离了当初制定的初衷了,现在的越位都是后卫们造出来的,现在没有谁在前面等球,等球在战术上来说教练首先就要摒弃的,已经不需要规则来提示。另一个就是随着比赛愈加激烈,越位错判率确实太高,而错判对结果的影响又非常大,越位规则的意义和引导性愈加模糊。

规则的公平性我从未否认过,包括回传守门员也是公平的。规则也没有错不错的问题,只有能不能更好的问题。
作者: 日月星尘    时间: 2009-9-11 10:04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10 23:23 发表
我反对越位规则的原则就是越位规则已经偏离了当初制定的初衷了,现在的越位都是后卫们造出来的,现在没有谁在前面等球,等球在战术上来说教练首先就要摒弃的,已经不需要规则来提示。另一个就是随着比赛愈加激烈,越位错判率确实太高,而错判对结果的影响又非常大,越位规则的意义和引导性愈加模糊。

取消越位规则,不是反而倒退回去了么?
“等球在战术上来说教练首先就要摒弃的,已经不需要规则来提示”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本身就特错,
现在在前面等球的前锋可能也不多,不过起码因扎吉就是其中一个。
以一个前锋在前面游走,牵制住对方2个甚至3个后卫不敢压上,我想这种好处没有哪个教练看不见。

取消越位,我想象中看见的反而是想进攻的一方更缩手缩脚,想防守的一方进攻更消极、防守压力更轻松。

不过我赞成越位适当调整,起码在裁判上加强判断的准确性。

[ 本帖最后由 日月星尘 于 2009-9-11 10:10 编辑 ]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11 10:42



QUOTE:
原帖由 日月星尘 于 2009-9-11 10:04 发表

取消越位规则,不是反而倒退回去了么?
“等球在战术上来说教练首先就要摒弃的,已经不需要规则来提示”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本身就特错,
现在在前面等球的前锋可能也不多,不过起码因扎吉就是其中一个。
以 ...

现在也是这样,一个前锋可以压着对方几个后卫。

现代足球跟最初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跑动能力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所以相对而言,场地就显得小了。就等球而言,在中场等球与在前场等球,并无本质的区别,特别是对于长传球来说,中场附近反而有较长的跑动距离,在禁区前反而更难打身后。而随着传球距离的延长,传球准确性也会下降。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9-9-11 16:08

由于误判太多而取消越位感觉有点像因为脚痛而把脚砍掉一样,我感觉误判这只脚还没有到了不砍掉整个人就会死的程度,所以直接砍掉有些得不偿失。通过录像回放,懂点规则的球迷都知道到底越位了没有,所以引入录像回放制度就好了。楼主说引入回放就一定采用净时间制,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但是还是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即使采用净时间制,足球比赛的时间不必像篮球那样读秒读得那么死,正如足球场地的长宽也不是限死的一样。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11 16:25

世界杯的足球场地长宽是限死的,以前之所以不限死是因为很多球场不符合规定,担心很多球场作废。不过这个规定也带来了空子,比如以前拜仁慕尼黑就故意缩短长度,巴塞罗纳就扩大场地。

脚当然不能砍了,因为脚不可缺少,但越位是不可缺少的吗。
作者: flyfly59    时间: 2009-9-11 16:44

马岱,你说的越位错判率太高.....一点根据也没.......

其实现在的裁判已经很厉害了,越位错判率也很低,只不过由于错判越位而造成了入球,就会被媒体大写特写.被人捉着不放,才会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我最近几年都看英超,我是曼联迷,曼联的比赛除了联赛杯我不看,其他的我一场不漏的全看的.基本上每场球两队加起来,会有8-20次的越位.但是,如果说是误判,基本上平均2场球才会有一次误判.而因为误判而造成入球,也不多.而这种因误判的入球,可以归为运气的因素了.

我的数据也没经过什么严格统计.也没什么代表性.但我觉得你越位错判率太高.....就真的不对了.....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11 17:21



QUOTE:
原帖由 flyfly59 于 2009-9-11 16:44 发表
马岱,你说的越位错判率太高.....一点根据也没.......

其实现在的裁判已经很厉害了,越位错判率也很低,只不过由于错判越位而造成了入球,就会被媒体大写特写.被人捉着不放,才会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我最近几 ...

关于越位的错判率,国际足联是有统计的,在那些比较模糊的越位判罚中(已判罚),多数都是错判,所以国际足联在世界杯前还特意指示裁判,看不清楚的越位就不判。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9-11 18:30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9-11 20:25 发表
世界杯的足球场地长宽是限死的,以前之所以不限死是因为很多球场不符合规定,担心很多球场作废。不过这个规定也带来了空子,比如以前拜仁慕尼黑就故意缩短长度,巴塞罗纳就扩大场地。

脚当然不能砍了,因为脚 ...

不能那么计较啊。你如果说越位规则不是一定需要的话,那什么是一定需要的呢?你的道理是因为越位规则导致错判很多,所以应该取缔。我顺着你的话说,出现那么多误判的根本原来其实不是规则,而是因为裁判是人类,为什么把人类本身的错退就到规则上呢?造越位对大家都是公平的,仅仅因为人类的反映能力和判断能力有误才出现错判。那是不是要把所有人类裁判取缔,而是用电子眼之类的仪器来代替呢?这有些过了吧?到那时候才是人类的悲哀。你说数据上显示误判率最高的就是越位,其实我说不是,现在最大的误判是能不能确定球员假摔,因为现在球员的假摔能力太强了,这也不是规则修改可以避免的问题。同时,现在裁判的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敢说,在10次越位吹罚上,最多有1次左右有争议,这样的比率对“人类”在告诉运动的情况下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你还要苛责什么呢?难道精确到100%?那就真的是机器了,也许极其也达不到。总之,越位制度并不是一个对于足有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规则,如果这样早被取缔了。为了某些误判而归咎某些规则的设定,私以为这不是一个公正的态度。所以我认为,越位制度可以做细微的调节,以帮助裁判更正确的处罚,而取消之谈,真的有些过了,要想实现这个想法,估计要至少等到下个世纪了
作者: zhaoyan2610    时间: 2009-9-11 20:00

换人问题是防止有的球队有钱 买很多球员 虽然技术都不是最好的 都是中等的   就可以轮流换人把对方逼死  
越位问题  一个前锋在球门口等着  你用4个人看都不一定能看住在门柱那一站  得球必进啊  在门口一个人 最少能牵制着对方2人  足球规则怎么改都不会取消越位这条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11 22:51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9-11 18:30 发表



不能那么计较啊。你如果说越位规则不是一定需要的话,那什么是一定需要的呢?你的道理是因为越位规则导致错判很多,所以应该取缔。我顺着你的话说,出现那么多误判的根本原来其实不是规则,而是因为裁判是 ...

我们知道规则都是有指导意义的,规则的出台就是要引导足球朝正常的方向发展。就越位而言,首先它来自橄榄球,而橄榄球早就分家了,其次主要目的是防止球员在前面等球,增加球员的跑动。这在以前确实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时代不同了,球员的跑动不需要规则来促进。

裁判是人,人当然会犯错误,但为什么不想办法减少这些错误呢。当初网球引入鹰眼也是反对声音很大,也说误判是比赛的一部分,但现在都大家都接受了。机器代替人不仅不是人类的悲哀,而是人类的进步。

假摔当然问题也很大,但不能因为假摔有问题所以越位也可以有问题,这不是正确的态度。假摔也需要解决,录像的引入,追加处罚都可以有效减少假摔,假摔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骗点球,其次骗红黄牌,现在假摔的性价比高,失败了就一张黄牌,得逞了可是点球或对方的红牌。引入录像之后,假摔得逞的可能性降低了,不值得了,别人就不会干了,为什么别的项目没假摔,就足球有,足球自己要去思考。

越位规则当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规则,但确实过时了,应该进行大的改进。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9-11 22:56



QUOTE:
原帖由 zhaoyan2610 于 2009-9-11 20:00 发表
换人问题是防止有的球队有钱 买很多球员 虽然技术都不是最好的 都是中等的   就可以轮流换人把对方逼死  
越位问题  一个前锋在球门口等着  你用4个人看都不一定能看住在门柱那一站  得球必进啊  在门口一个人 最少能牵制着对方2人  足球规则怎么改都不会取消越位这条的

美国梦之队人员够整齐吧,他们是靠换人把对方逼死的吗,实力强不换人也行,实力不行,换人也不行。

前锋在对方球门前就能接到球,对方守门员和后卫难道是吃干饭的?足球比赛本来就是互相牵制的,你牵制了人家,人家还牵制了你呢。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9-25 20:21

篮球本来就允许换人,不充分利用规则休息就是傻瓜了。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9-25 20:22

首发5人还是最重要的,所谓第六人,那时伪替补。有很多其实是队伍第一人第二人。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11-20 20:42

本次法国手球事件再次说明引入净时间制和录像回放规则的重要性。

上次一下子提出三项改革,结果反对声音比较大,看来是有些激进,所以这次提出渐进式,可先从净时间制改起,因为净时间制是录像回放、无限换人的基础。录像回放可以参考网球比赛,给予每队几次挑战权,挑战不成功则减少一次机会,足球比赛的一次误判影响实在太大,比如一个进球,一个点球,一张红牌等等。现有体制在技术手段上实现其实很容易,本来场外就有第四裁判,随时可以查看,裁判员之间也有通讯设备。现有的规则实在有些落伍,球员趁主裁判没注意打了对方球员,主裁判只能问助理裁判,但助理裁判也没看见呢,只能是期待事后处罚了,为什么不当时处罚呢,实在是有些弱智和不可理喻。还有球是否射进了,在一瞬间完全靠裁判的肉眼和感觉,确实不合理。

净时间制和录像回放规则实施后,深恶痛绝的假摔肯定少了,因为得逞的可能性降低很多了不合算,丑陋的拖延时间也没有了,没用,场上时间也不再是主裁一个人掌握,还剩多少时间清清楚楚,球是否过球门线也更容易判断准确,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但净时间制和录像回放规则也有不利之处,首先需要一个较大屏幕让球员看清时间,毕竟足球场大很多,其次是对越位的处理。有球员越位,且慢,真越位了吗?录像回放发现是错判,但没法回去了,原来本来已经是单刀球,现在只能给进攻球权?于是进攻球员决定先不理会吹罚,把球踢进去再说,再来录像挑战吧,裁判能给黄牌吗?不好给,大家都这么干。如果判决是正确的,时间倒是可以拨回来,这点影响不大。但这样的话,边裁的压力就大了,不敢轻易举旗,宁愿先不吹,等着防守方来挑战,挑战成功不算就是了,挑战失败也不影响过程,而防守方呢,如果对方没有得逞也就算了,留下一个机会,如果得逞再来挑战。这其实也是符合足球比赛发展的,差那么一个身位真的很重要么,其实也并不重要。
作者: arayashiki    时间: 2009-11-20 21:28

残缺也是一种美,如果规则定得完美无缺没有漏洞时也许足球的魅力也会大大下降。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1-20 22:36     标题: 回复 #85 马岱 的帖子

那就可以选择性的录像回放,比如球有没有过球门线,禁区内手球,禁区内摔倒等等。而越位等不能回放,就是靠边裁肉眼判断,哪怕是错误的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11-20 23:40

越位是肯定不能废除的

QUOTE:
有人建议再划一条线,过此线才有越位,而不是现在的中线,比如建议以禁区线的延长线为界

------------------------------------------------------------------
这个方案谨慎采纳(可称为越位线),不过应该稍稍比禁区线前移2至3米(差不多葫芦顶),同时添加:

1、恢复以前越位制度的规定,即不是传球时,而是触球时处于越位位置,即算越位
解释:这样可以完全引入现场录像和机器判定越位了,大大减少人为因素

2、只要进攻方球员有一只脚整体在防守方越位线之外,即不算过越位线
解释:细化越位规则,对进攻方稍有利

3、球员在越位线靠近门框一端发界外球时(无论本方还是对方),均可以用脚踢,但此时越位规则也生效(用传统手抛球越位规则不生效)
解释:鼓励进攻,从后场可以发球发到前场,打反击容易一些(半场线则不行,范围太大太容易了)

4、未过半场即进球,进球双计
解释:如NBA的三分球,小贝那球超级吊射就在此列

[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09-11-21 00:11 编辑 ]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11-21 00:28

无限制换人似乎太矫枉过正,不过现行足球最多只换3人很不好
可以考虑:4+1(每场最多可换4名球员,1为守门员可以随便换,但仍都坚持换下的人不能再上场这条规则)

精确计时也可以考虑,不过感觉有点累

[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09-11-21 00:29 编辑 ]
作者: marrew    时间: 2009-11-22 01:12

楼主说的不就是室内5人制足球的规则么。。。
作者: dddzz    时间: 2009-11-23 13:18

1.
不光越位,手球也同样啊,比如吹前锋手球,前锋被迫停止动作,结果一看录像没手球,怎么办?
录像无法解决损害进攻方利益,中断比赛后导致球未进的误判;也就是说,录像回放这项技术,天生隐含了对进攻方的不公平。一项对参赛双方不公平的技术不适合引入比赛的吧。

最适合录像回放的估计只有球有没有过球门线,支持这个。

2.
净时间应该可行,足球游戏里面好像就是净时间制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11-23 22:23

录像回放规则当然不会是十全十美,比如网球的ACS球被司线喊OUT了,通过鹰眼回放发现是误喊,这时只能重发。

有了录像回放之后,裁判的判罚方式也可以作出相应改变,比如延迟判罚,等过了关键点之后才补吹,足球的有利无利原则本来就是允许延迟判罚的。

有了录像回放之后,裁判没把握的可以先不吹,很有把握的才吹罚,而现有制度下,足球裁判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难度有些高。如果造成进球或较大影响的后果,有一方会提出挑战,如果被化解了,回到正常轨道,双方也就忽略了。
作者: dddzz    时间: 2009-11-24 15:27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23 22:23 发表
录像回放规则当然不会是十全十美,比如网球的ACS球被司线喊OUT了,通过鹰眼回放发现是误喊,这时只能重发。

有了录像回放之后,裁判的判罚方式也可以作出相应改变,比如延迟判罚,等过了关键点之后才补吹,足 ...

如果真的裁判有“没把握的可以先不吹,很有把握的才吹罚”这样的心理,那要求看录像挑战裁判的次数可就不能限制了。不然的话,假如一方次数用完了,裁判还按这个心态吹哨,而没有次数的一方却没法挑战裁判了,显然不合适。或者裁判在有次数的时候按这个心态吹哨,没次数了又回到目前立马作出判断的心态吹?反过来,如果看录像挑战裁判的次数不限制,一场比赛说不定2、3个小时都踢不完了
作者: dddzz    时间: 2009-11-24 15:42

打个比方,那些活在越位线上的前锋,有大量的反越位单刀被错误的吹掉,当然也有一些确实越位了裁判没反应,相对来说这也构成了一种公平。

引入录像后,被错误的吹掉的还是被错误的吹掉,确实越位的又被录像活捉,明显吃亏了。
作者: intermlbai    时间: 2009-11-24 16:15

这种规则适合室内足球和沙滩足球,至于正式的嘛,足球,其实是战争的延续,这些规则看似不合理,却恰好模拟了现实,那些复杂多变的战术有很多都可以让人想到战争中的兵法呢
作者: 墨叶    时间: 2009-11-24 16:53     标题: 回复 #94 intermlbai 的帖子

我觉得最多的战术就是假摔。
作者: 9696lw    时间: 2009-11-24 17:25

现在的球员演技越来越高
裁判也是人
足球赛事那么密集
出现误判也很正常
只是球迷心里不能接受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11-24 17:26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1-24 15:27 发表


如果真的裁判有“没把握的可以先不吹,很有把握的才吹罚”这样的心理,那要求看录像挑战裁判的次数可就不能限制了。不然的话,假如一方次数用完了,裁判还按这个心态吹哨,而没有次数的一方却没法挑战裁判了 ...

比如亨利的这个手球,如果最后球没进,防守一方就不一定提出挑战了,可以节省一次机会,反正对方没得逞。

包括越位也是,对方越位了又怎么样呢,反正没有形成进球。

其实真正会提出挑战的也只有以下情况。
1、进球。
2、点球。
3、红黄牌。
4、威胁较大的任意球。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11-24 17:29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1-24 15:42 发表
打个比方,那些活在越位线上的前锋,有大量的反越位单刀被错误的吹掉,当然也有一些确实越位了裁判没反应,相对来说这也构成了一种公平。

引入录像后,被错误的吹掉的还是被错误的吹掉,确实越位的又被录像活 ...

理论上是公平的,我也没说不公平,而是说欠合理。但实际发生却可能不公平,比如一方接连三个好球被吹掉,另一方一个坏球却没吹,打进了,导致结果迥异,而这偏偏是至关重要的比赛。
作者: 9696lw    时间: 2009-11-24 17:34

感觉国际足联非常守旧
不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变化
自己的孩子(裁判)咋弄都行
外人咋说都不行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11-24 20:27

就现代足球的激烈程度而言,一个主裁判却需照顾那么大的一片场地,难度实在太大了。
球门前一阵兵荒马乱,结果球进了,到底有没有犯规?
前锋突入禁区,后卫铲球,是先铲到人还是先铲到球?
两人一起碰,球出界,到底是谁碰的?

要命的事,裁判还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必须立刻作出判罚。我们知道NBA小小的场地内,竟然有三个裁判,从各个角度观看,即使如此,裁判还经常一起商量如何判罚,必要时还需要借助录像。相比而言,对足球裁判的要求确实太高了,出现误判情有可原,但足联也应该采取什么手段来减少这种错判。有一段时间曾经提出增加禁区裁判,也没有实行。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11-24 23:15



QUOTE:
原帖由 9696lw 于 2009-11-24 17:34 发表
感觉国际足联非常守旧
不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变化
自己的孩子(裁判)咋弄都行
外人咋说都不行

国际足联最守旧的地方在与:由于历史原因,本来席位不多,英国四家足总却霸占了国际足球的规则制订者的四个席位
英国算啥子?凭什么占四个席位?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12-1 17:19

布拉特想的招是在球门后面在设一个助理裁判
作者: 南帝孟获    时间: 2009-12-4 21:22



QUOTE:
原帖由 zeloti 于 2009-11-24 23:15 发表

国际足联最守旧的地方在与:由于历史原因,本来席位不多,英国四家足总却霸占了国际足球的规则制订者的四个席位
英国算啥子?凭什么占四个席位?

我天朝也占四个席位啊,呵呵
作者: 南帝孟获    时间: 2009-12-4 21:35

建议挑战制度只能用于球是否过线。因为通过各个角度的录像回放或者鹰眼,那是众目睽睽不容抵赖的。而如果其他情况出现挑战,比如禁区内比较模糊的尤其是双方手上都有些小动作的犯规,裁判就算看了录像,多半也有解释的理由,除非把裁判的最高决定权给取消掉,那是另一回事了。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12-4 22:33

说实话,如果亨利那个球没进,也不会有那么大的风波,或者说爱尔兰扳回来了,最后淘汰法国了,也就这么过去了,不会这么认真。

所以结果才是最关键的。如果不是造成进球或者点球、红牌,没有得逞的球人家也懒得提出挑战。
作者: 南帝孟获    时间: 2009-12-4 22:47

其实很多时候就算有回放也解决不了问题,最终决定还是裁判来做。就比如上赛季欧冠切尔西主场对巴塞罗那一战,那么多的争议判罚,埃托奥最后时刻禁区内手球挡出巴拉克的射门,裁判不予理会,说实话就算是录像重放,那个手球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也很难界定,一旦动作牵扯到人,那麻烦就大了。引入鹰眼判定球是否进门是非常好的建议,但是其他涉及到人的动作的裁定,尤其是介于犯规与不犯规之间的裁定,还是靠人来吹罚比较好。
作者: 钱尘往事    时间: 2009-12-5 22:48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4 21:22 发表

我天朝也占四个席位啊,呵呵

zeloti 说的是“英国四家足总却霸占了国际足球的规则制订者的四个席位”,亦即国际足球理事会的四个席位。国际足球理事会里,国际足联有6票,英国四家足总各有一票,对足球规则的改动必须至少8票通过才能实行。

我国只是在国际足联占有四席,国际足球理事会里可是插不进脚的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12-5 22:51     标题: 回复 #106 南帝孟获 的帖子

不错,靠人的话哪怕禁区里我铲倒了你也可以不吹点球。裁判完全可以认为你可以不倒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9-12-5 23:39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4 22:47 发表
其实很多时候就算有回放也解决不了问题,最终决定还是裁判来做。就比如上赛季欧冠切尔西主场对巴塞罗那一战,那么多的争议判罚,埃托奥最后时刻禁区内手球挡出巴拉克的射门,裁判不予理会,说实话就算是录像重放,那个手球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也很难界定,一旦动作牵扯到人,那麻烦就大了。引入鹰眼判定球是否进门是非常好的建议,但是其他涉及到人的动作的裁定,尤其是介于犯规与不犯规之间的裁定,还是靠人来吹罚比较好。

回放只是一个助手作用,并没有期望解决所有问题,如果回放都辨别不清楚,那么裁判就更不可能辨别清楚了,但回放确实可以把一些明显的误判及时纠正。NBA有录像回放,但也不是什么时候都用,觉得必要才用的。
作者: yingzheng    时间: 2009-12-5 23:57

我也觉得足球允许换人的人数太少了
偏偏它还是那么费体力!
作者: Koudekerke    时间: 2009-12-6 00:20

个人说三点建议:

第一:在赛会制比赛上,增加新的一种“黑牌”,针对严重的恶意犯规,直接黑牌将球员逐出该项赛事,在不同大赛上积累两张黑牌的全球终生禁赛。同样的,联赛中积累2张红牌的,全赛季报销

第二:积分制度修改——任何比赛,只要一方获得进球,那么赢的话得3分,平局2分,输球1分,不进球的话一律0分,0-0的比赛双方都0分。另外,获胜且未让对方进球的话得4分

第三,学习篮球8秒过半场的规则,一方在本方半场得到球权后,必须在15秒内将球传或者带到对方半场,否则对方获得禁区弧顶的任意球

[ 本帖最后由 Koudekerke 于 2009-12-6 00:22 编辑 ]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6-28 09:09

把这个帖子顶起来,英伦三岛长期把持足球裁判委员会,这次英格兰吃了误判的大亏,如果能因此把录像回放引入比赛中来,那么英格兰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作者: 炎帝瀑布碎    时间: 2010-6-28 09:15

觉得回放放足球上没意思,容易把比赛搞得支离破碎,影响比赛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10-6-28 09:44



QUOTE:
原帖由 Koudekerke 于 2009-12-6 02:20 发表
个人说三点建议:

第一:在赛会制比赛上,增加新的一种“黑牌”,针对严重的恶意犯规,直接黑牌将球员逐出该项赛事,在不同大赛上积累两张黑牌的全球终生禁赛。同样的,联赛中积累2张红牌的,全赛季报销

第二:积分制度修改——任何比赛,只要一方获得进球,那么赢的话得3分,平局2分,输球1分,不进球的话一律0分,0-0的比赛双方都0分。另外,获胜且未让对方进球的话得4分

第三,学习篮球8秒过半场的规则,一方在本方半场得到球权后,必须在15秒内将球传或者带到对方半场,否则对方获得禁区弧顶的任意球

這三點都不可行啊。

1.贊助商不幹,太影響廣告的效果;
2.製造假球,大家各進一個先;
3.從技術上很難,弱隊等死。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10-6-28 09:48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1-24 19:26 发表

比如亨利的这个手球,如果最后球没进,防守一方就不一定提出挑战了,可以节省一次机会,反正对方没得逞。

包括越位也是,对方越位了又怎么样呢,反正没有形成进球。

其实真正会提出挑战的也只有以下情况。
1、进球。
2、点球。
3、红黄牌。
4、威胁较大的任意球。

我覺得除了球有沒有越過球門線以外,其他問題不能靠錄像來解決。

比如科威爾那個紅牌,大家有爭議,因為不知道科威爾是不是“故意的”,即使引進錄像重播,只不過知道“有沒有手球”,也不能揣度“是不是故意”。

並且,足球是人多且火爆的運動,維護主裁判權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經常挑戰,容易引發後續判罰走形。
作者: 李太黑    时间: 2010-6-28 09:55



QUOTE:
原帖由 炎帝瀑布碎 于 2010-6-28 09:15 发表
觉得回放放足球上没意思,容易把比赛搞得支离破碎,影响比赛

其實看回放來判決可能會令比賽更流暢
現在電視台幾乎能提供即時回放
反而很多時候的誤判都會因為球員圍堵裁判而令球賽暫停
只要規定只在入球的爭議和紅牌等重要事件才看回放
未必會影響比賽的流暢度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10-6-28 10:33

關於越位,大家講得比較多,從一個常年從事巡邊工作的人的角度來說,我對越位問題是這樣看的:

首先,大家對越位的理解比較局限於“傳跑越位”,就是常見的中場傳球,前鋒跑,然後看有沒有越位那種。實際上越位本身的定義是“從越位位置得利”。比如說,一名越位的球員用身體倚住回追的後衛,讓另一名不越位的前鋒射門得分,這個也是越位的一種,要判罰此種越位,對裁判和巡邊的要求是很高的,這跟錄像重播根本沒關係,要看裁判和巡邊當時的決斷力。又比如,球員遠射,越位的前鋒球員蹲下避過皮球,然後遠射進了,這樣也是越位,因為越位前鋒的動作干擾了守門員。

其次,對於越位規則是否影響進攻,減少進球數量,我是這麼看的。在一些實力懸殊的比賽中,弱隊嚴防死守是很有成效的,強隊可能全場沒有一次越位,但進球寥寥,比如中國隊1:0戰勝馬爾代夫隊的比賽。所以很多時候,比賽進球少是戰術帶來的,而不是越位規則造成的,有了越位規則,就同時有了造越位失誤,同樣會帶來進球。

第三,從觀賞性的角度來說,足球需要各式各樣的進球,如果取消越位規則,那麼傳跑進攻就會變成主流,快馬將統治足壇,而技術型的前鋒和柱式中鋒將逐漸被淘汰,足球比賽整體會趨於單調。

總之,越位對於足球就如同三秒對於籃球,沒有三秒規則,科比就只能給奧尼爾傳球,而姚明手上也應該有幾枚冠軍戒指了,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6-28 14:58



QUOTE:
原帖由 dimeterio 于 2010-6-28 09:48 发表
我覺得除了球有沒有越過球門線以外,其他問題不能靠錄像來解決。

比如科威爾那個紅牌,大家有爭議,因為不知道科威爾是不是“故意的”,即使引進錄像重播,只不過知道“有沒有手球”,也不能揣度“是不是故意”。

並且,足球是人多且火爆的運動,維護主裁判權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經常挑戰,容易引發後續判罰走形。

录像当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NBA有回放,但仍存在官哨和偏袒的问题,但回放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特别是对越位和假摔,简直是妙杀。NBA的回放也主要解决,是不是三分球?谁碰出界的?投篮时时间有没有到?

网球是最明显的例子,以前很多球球员因为对司线判罚不满,而引起纠纷,引入鹰眼之后,基本没有了。

我也认为维护裁判的权威很重要,但裁判的权威来自公正,而不是绝对的权力。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6-28 15:05



QUOTE:
原帖由 dimeterio 于 2010-6-28 10:33 发表
關於越位,大家講得比較多,從一個常年從事巡邊工作的人的角度來說,我對越位問題是這樣看的:

首先,大家對越位的理解比較局限於“傳跑越位”,就是常見的中場傳球,前鋒跑,然後看有沒有越位那種。實際上越位本身的定義是“從越位位置得利”。比如說,一名越位的球員用身體倚住回追的後衛,讓另一名不越位的前鋒射門得分,這個也是越位的一種,要判罰此種越位,對裁判和巡邊的要求是很高的,這跟錄像重播根本沒關係,要看裁判和巡邊當時的決斷力。又比如,球員遠射,越位的前鋒球員蹲下避過皮球,然後遠射進了,這樣也是越位,因為越位前鋒的動作干擾了守門員。

其次,對於越位規則是否影響進攻,減少進球數量,我是這麼看的。在一些實力懸殊的比賽中,弱隊嚴防死守是很有成效的,強隊可能全場沒有一次越位,但進球寥寥,比如中國隊1:0戰勝馬爾代夫隊的比賽。所以很多時候,比賽進球少是戰術帶來的,而不是越位規則造成的,有了越位規則,就同時有了造越位失誤,同樣會帶來進球。

第三,從觀賞性的角度來說,足球需要各式各樣的進球,如果取消越位規則,那麼傳跑進攻就會變成主流,快馬將統治足壇,而技術型的前鋒和柱式中鋒將逐漸被淘汰,足球比賽整體會趨於單調。

總之,越位對於足球就如同三秒對於籃球,沒有三秒規則,科比就只能給奧尼爾傳球,而姚明手上也應該有幾枚冠軍戒指了,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我认为用篮球的三秒来比较越位是不妥的,篮球的三秒主要限制巨人,特别是对方没有巨人对应防守时,如果没有三秒就会成为无解。

我觉得越位规则的一个本质意义已经变了,以前是为了防止进攻球员在前场等球,越位规则要求球员跑动,但现在越位成功防守方协助防守的工具。

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界外球和球门球并没有越位,比如克洛泽对英格兰的那个球就是在越位位置打进的,为什么不制止?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10-6-28 15:57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6-28 16:58 发表

录像当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NBA有回放,但仍存在官哨和偏袒的问题,但回放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特别是对越位和假摔,简直是妙杀。NBA的回放也主要解决,是不是三分球?谁碰出界的?投篮时时间有没有到?

网球是最明显的例子,以前很多球球员因为对司线判罚不满,而引起纠纷,引入鹰眼之后,基本没有了。

我也认为维护裁判的权威很重要,但裁判的权威来自公正,而不是绝对的权力。

我對錄像回放不看好的關鍵一點就是“对越位和假摔”作用並不大。

在實際從事裁判工作中,最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並不是有沒有看到某個球員越位,而是某個球員算不算越位。像阿根廷對墨西哥的比賽,第一個球全世界都知道越位,但是裁判沒看到,錄像回放很容易糾正,這個不是問題。問題是大量只差半個身位的越位,在是否越位的問題上如果出現爭執,就會造成很多麻煩。NBA雖然使用錄像回放,但NBA奉行指責裁判0容忍政策,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不同時引入0容忍政策,使用回放基本就是製造麻煩。

對於假摔,也有同樣的問題,錄像回放雖然可以看清楚當時的情況,但是對“前鋒摔倒是否因為後衛動作過大”這個問題卻無法回答。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6-28 16:20     标题: 回复 #120 dimeterio 的帖子

不能因为录像回放不能解决全部错判而予以否定,能够解决部分问题已经是它的作用。事实上对区分不那么明显的判罚,争议也不会引起那么大,争议最大的就是那些明显的错判,比如亨利的手球,拜仁对佛罗伦萨的越位球等等,能够把这些大的争议判罚解决了,已经不错了。

除非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但没有。
作者: 金二少    时间: 2010-6-28 16:25

世界杯的关注度远比奥运会要来的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足球呢,就因为它跟别的运动不同,如果都一样了, 那还会有多少人喜欢?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6-28 16:26

同意马岱的

像大半肩膀算不算越位,前锋跌倒是因为惯性还是因为绊倒还是因为假摔,马拉多纳是不是手球,66年英格兰到底进没进球。通过录像都很难准确判断的裁判完全可以拍板,你根本无法做到像网球鹰眼那样的精确
作者: Ros_Nun    时间: 2010-6-28 16:34



QUOTE:
原帖由 金二少 于 2010-6-28 16:25 发表
世界杯的关注度远比奥运会要来的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足球呢,就因为它跟别的运动不同,如果都一样了, 那还会有多少人喜欢?

偷换概念,足球和别的运动不一样的地方难道是在于裁判有着至高无上又错误百出的仲裁权?观众喜欢足球是因为它存在着错判误判的可能?

[ 本帖最后由 Ros_Nun 于 2010-6-28 16:38 编辑 ]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6-29 11:43

引入录像回放不是说实行就能实行的。

NBA和网球能引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比赛时间可以停止,不会因为回放影响比赛时间,其次场地比较小,象NBA裁判几步就跑回去了。

足球比赛就不同,录像回放肯定会影响比赛时间,除非修改总时间制,调整为净时间制,否则无法容忍多次录像回放。确实也是,除了足球还有哪个项目采用总时间制?说来也怪,足球比赛强调比赛的连续性,却能容忍比赛换人消耗大量时间,一定要在中线换人,不管有多远,一定要一个一个换。

还有就是谁来看录像?主裁判跑回来花费时间太多了,但由第四裁判来看吗,谁来做最后的决定?要知道足球规则里面,有决定权的只有主裁判一个人,助理裁判只提供建议的,不能直接判罚。

如果球队要求看录像,谁来提出,是场上队长还是主教练?假如是场上队长,他恰好距离现场比较远,队员是不是要商议一下?

真实行起来,细节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NBA是很简单的,只能裁判自己提出看录像,队员无权力。
网球也简单,就一个人(双打两人),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6-29 13:24

简单点的话,和NBA一样,裁判自己提出看录像可以吗?

或者加一条,每队上下半场各有一次权力。如果争议过多,那就没办法了。你说的,录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作者: 金二少    时间: 2010-6-30 03:37



QUOTE:
原帖由 Ros_Nun 于 2010-6-28 16:34 发表

偷换概念,足球和别的运动不一样的地方难道是在于裁判有着至高无上又错误百出的仲裁权?观众喜欢足球是因为它存在着错判误判的可能?

难道这不是足球的另类的魅力吗,也像NBA那样,一犯规就暂停,一有球员不满意就看录象,那一场断断续续的足球比赛还有什么观赏性吗,还有要是也跟网球那样用赢眼,或者录象回放来决定最终判罚的话,那还会有66年那个足球的历史悬案存在吗,还有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吗,
    其实不是我偷换概念,是你理解错误,。我并不是说一定支持错判误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只是想说LZ的想法是很好  但不适用足球比赛!
作者: hilda    时间: 2010-6-30 04:48

足球如果和篮球一样稍有犯规就吹,这个球基本没法踢了。
足球比赛时间长,参赛人数多,得分难度高=整个比赛对各种错误的容忍程度高。
注定是一种对比赛规则判定不是非常严苛的比赛。
作者: dddzz    时间: 2010-7-1 23:04

采用净时间也不行,这样球员更要拖延时间了;因为是净时间制,他们可以更加无所顾忌的拖时间——因为没法指责他们在搞“拖时间战术”了,而他们拖时间的目的,变成了恢复体力。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2 08:24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10-7-1 23:04 发表
采用净时间也不行,这样球员更要拖延时间了;因为是净时间制,他们可以更加无所顾忌的拖时间——因为没法指责他们在搞“拖时间战术”了,而他们拖时间的目的,变成了恢复体力。

请问篮球比赛有没有拖延时间的现象?
作者: dddzz    时间: 2010-7-2 08:41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7-2 08:24 发表

请问篮球比赛有没有拖延时间的现象?

篮球的拖延时间已经合法化了,NBA比赛中,有14次长暂停(FIBA10次),4次短暂停,总计1480秒,净时间总共48分钟的比赛,暂停时间可以穿插占到超过净时间的50%;足球如果净时间90分钟,当中可以穿插总计45分钟的暂停时间,还不算中场休息,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去拖延时间恢复体力了,毕竟比赛中再恢复也就这样了。

[ 本帖最后由 dddzz 于 2010-7-2 08:49 编辑 ]
作者: Phoenix    时间: 2010-7-4 05:42

足球应该这样改:场地大幅度缩小,取消球门改用球圈,每队只能同时上5名队员,取消守门员,打5节~~~~~~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4 09:09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10-7-2 08:41 发表
篮球的拖延时间已经合法化了,NBA比赛中,有14次长暂停(FIBA10次),4次短暂停,总计1480秒,净时间总共48分钟的比赛,暂停时间可以穿插占到超过净时间的50%;足球如果净时间90分钟,当中可以穿插总计45分钟的暂停时间,还不算中场休息,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去拖延时间恢复体力了,毕竟比赛中再恢复也就这样了。

篮球可没有拖延比赛时间,足球拖延的是比赛时间,对领先一方有利,对落后一方不利。暂停等休息那是对双方一样,并没有谁占便宜,足球比赛的拖延时间可不是为了恢复体力,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作者: dddzz    时间: 2010-7-4 11:13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7-4 09:09 发表

篮球可没有拖延比赛时间,足球拖延的是比赛时间,对领先一方有利,对落后一方不利。暂停等休息那是对双方一样,并没有谁占便宜,足球比赛的拖延时间可不是为了恢复体力,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说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假设足球也搞净时间制了,所以并非拖延比赛时间;说的是,在所谓的死球停表阶段,球员通过延缓动作拖延“死球时间
”,目的是短暂恢复体力与稳住阵脚,所以当然也是主动首先采用的一方有利。好比篮球的暂停,不可能对双方的意义是一样的。

我认为足球即便净时间制了仍会有拖延死球时间的现象与战术;你指出净时间的篮球中没有谁来拖延时间,对此我的观点是篮球的拖延死球时间已经合法化了,即暂停制度;如果足球净时间90分钟且有规则规定的45分钟暂停时间,那么净时间的足球中也不会有谁再来拖延死球时间了。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4 11:56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10-7-4 11:13 发表
说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假设足球也搞净时间制了,所以并非拖延比赛时间;说的是,在所谓的死球停表阶段,球员通过延缓动作拖延“死球时间
”,目的是短暂恢复体力与稳住阵脚,所以当然也是主动首先采用的一方有利。好比篮球的暂停,不可能对双方的意义是一样的。

我认为足球即便净时间制了仍会有拖延死球时间的现象与战术;你指出净时间的篮球中没有谁来拖延时间,对此我的观点是篮球的拖延死球时间已经合法化了,即暂停制度;如果足球净时间90分钟且有规则规定的45分钟暂停时间,那么净时间的足球中也不会有谁再来拖延死球时间了。

篮球比赛确实有很多死球时间,但不能理解为拖延时间,能否举例哪场比赛,某支球队通过暂停这样的手段来拖延时间?

拖延是一个主观性的词语,拖延表示时间越长越好,但篮球场不是这样,大家都是按规矩办事,没有谁去拖延时间的。你不能说把2个半小时的比赛打成3个小时叫拖延时间。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4 11:59



QUOTE:
原帖由 hilda 于 2010-6-30 04:48 发表
足球如果和篮球一样稍有犯规就吹,这个球基本没法踢了。
足球比赛时间长,参赛人数多,得分难度高=整个比赛对各种错误的容忍程度高。
注定是一种对比赛规则判定不是非常严苛的比赛。

我看不出来为什么足球比赛对错误的容忍程度就高,相反,由于进球少,进球及红黄牌分量重,判罚错误的影响更严重。
作者: dddzz    时间: 2010-7-4 12:50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7-4 11:56 发表

篮球比赛确实有很多死球时间,但不能理解为拖延时间,能否举例哪场比赛,某支球队通过暂停这样的手段来拖延时间?

拖延是一个主观性的词语,拖延表示时间越长越好,但篮球场不是这样,大家都是按规矩办事, ...

篮球的暂停已经是按规矩办事了,自然不算是拖延时间;足球如果光引进净时间制,不引进长达净时间50%的暂停时间,才会出现拖延死球时间现象与战术。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4 14:15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10-7-4 12:50 发表


篮球的暂停已经是按规矩办事了,自然不算是拖延时间;足球如果光引进净时间制,不引进长达净时间50%的暂停时间,才会出现拖延死球时间现象与战术。

足球引入暂停我暂时还未考虑,是否引入暂停,有益还是有弊,一时不好说。

但我提出净时间,其实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是为录像回放做好铺垫,一个是无限制换人。因为在总时间制的情况下,这两项因为占用大量时间而难以实行,治理拖延时间其实是副产品。
作者: dddzz    时间: 2010-7-4 14:31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7-4 14:15 发表

足球引入暂停我暂时还未考虑,是否引入暂停,有益还是有弊,一时不好说。

但我提出净时间,其实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是为录像回放做好铺垫,一个是无限制换人。因为在总时间制的情况下,这两项因为占用大量 ...

我的意思是:在总时间制下,拖延时间对领先方有利,因此领先方拖延时间会受到一定的谴责与惩罚;如果改成净时间制,就不存在对领先方有利的拖延时间一说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有人拖延时间,相反的,拖延时间会被注入更多的内涵,起到如篮球暂停一般的作用,而这时由于采用的是净时间制,之前总时间制时对拖延时间谴责与惩罚又不一定站得住脚——从而导致新的问题。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4 19:12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10-7-4 14:31 发表

我的意思是:在总时间制下,拖延时间对领先方有利,因此领先方拖延时间会受到一定的谴责与惩罚;如果改成净时间制,就不存在对领先方有利的拖延时间一说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有人拖延时间,相反的,拖延时间会被注入更多的内涵,起到如篮球暂停一般的作用,而这时由于采用的是净时间制,之前总时间制时对拖延时间谴责与惩罚又不一定站得住脚——从而导致新的问题。

我认为不是问题,只要净比赛时间保证了。

很多比赛的总时间可塑性都是非常大的,比如网球,快的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慢的打三四个小时,更别说极端比赛了,还有篮球、排球等等。

采用总时间控制的比较有影响力的项目几乎只有足球,其他项目都能容忍赛事的延长,足球为什么不能容忍?
作者: KYOKO    时间: 2010-7-4 20:13

有些就是不能容忍,美国人还嫌足球进球少呢,美国大联盟为啥不取消守门员or加长加宽球门
作者: dddzz    时间: 2010-7-4 21:01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7-4 19:12 发表

我认为不是问题,只要净比赛时间保证了。

很多比赛的总时间可塑性都是非常大的,比如网球,快的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慢的打三四个小时,更别说极端比赛了,还有篮球、排球等等。

采用总时间控制的比较有 ...

不是能不能容忍总时间的变长,而是能不能像容忍总时间制下的拖延时间行为一样,去容忍净时间制下的拖延时间行为。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5 08:30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10-7-4 21:01 发表

不是能不能容忍总时间的变长,而是能不能像容忍总时间制下的拖延时间行为一样,去容忍净时间制下的拖延时间行为。

问题是你所说的净时间制下的拖延时间行为完全出于自己的想象,实际未必会发生。

如果你认为会发生,你得举例说明。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5 08:31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0-7-4 20:13 发表
有些就是不能容忍,美国人还嫌足球进球少呢,美国大联盟为啥不取消守门员or加长加宽球门

你想让国际足联驱逐美国吗?

国际足联的霸道早就闻名遐迩了。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10-7-5 08:46

採用凈時間比較困難,一場流暢的足球比賽有效時間大約是65分鐘,犯規和出界多的比賽,有效時間甚至不足45分鐘,如果採用凈時間,一場球賽的時間會長達三個半小時,球員、裁判、觀眾都會疲勞,對電視臺安排轉播也非常不利。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5 09:04



QUOTE:
原帖由 dimeterio 于 2010-7-5 08:46 发表
採用凈時間比較困難,一場流暢的足球比賽有效時間大約是65分鐘,犯規和出界多的比賽,有效時間甚至不足45分鐘,如果採用凈時間,一場球賽的時間會長達三個半小時,球員、裁判、觀眾都會疲勞,對電視臺安排轉播也 ...

这个以前有人统计过,一个半场比赛的净时间是30-35分钟。

事实上,如果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的话,总比赛时间基本是差不多的。就拿篮球来说,NBA出于商业的需要设置了很多暂停时间,导致比赛拖延很长,但国际篮球比赛就很紧凑。

电视台当然喜欢总时间制,但球员裁判观众会疲劳则说不上,因为总时间还是会差不多,两个小时和两个半小时不会有本质区别。
作者: dddzz    时间: 2010-7-5 23:02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7-5 08:30 发表

问题是你所说的净时间制下的拖延时间行为完全出于自己的想象,实际未必会发生。

如果你认为会发生,你得举例说明。

2000年,NBA的一次规则修改就是针对拖延时间的。

当时的新规则规定,在对方准备进攻时,有球员故意在场边踱出踱进,影响比赛的进程,会受到处罚。特别是在比赛结束前2分钟,违规球员将被处以技术犯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6 08:26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10-7-5 23:02 发表


2000年,NBA的一次规则修改就是针对拖延时间的。

当时的新规则规定,在对方准备进攻时,有球员故意在场边踱出踱进,影响比赛的进程,会受到处罚。特别是在比赛结束前2分钟,违规球员将被处以技术犯规。

能否给出新闻衔接?

就个人理解而言,更象是在防止球员干扰比赛,而不是拖延时间。如果是比赛正在进行中,秒表在走,不存在拖延时间,如果是边线发球,发球有时间限制,也没法拖延时间。
作者: dddzz    时间: 2010-7-6 09:01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7-6 08:26 发表

能否给出新闻衔接?

就个人理解而言,更象是在防止球员干扰比赛,而不是拖延时间。如果是比赛正在进行中,秒表在走,不存在拖延时间,如果是边线发球,发球有时间限制,也没法拖延时间。

呵呵,十年前2000年的新闻了,链接很少,网页也很简单
http://sports.sina.com.cn/basketball/200004/1335349.shtml

如果新闻中的理解与你我的理解不同,可以再讨论。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6 09:17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10-7-6 09:01 发表


呵呵,十年前2000年的新闻了,链接很少,网页也很简单
http://sports.sina.com.cn/basketball/200004/1335349.shtml

如果新闻中的理解与你我的理解不同,可以再讨论。

我还是想不出到底是如何拖延比赛时间的,你能否谈谈你的理解?

我只能想到一种可能,比如国际篮球规则下一方投中球以后,另一方在底线发球进攻,这个时候秒表是一直不停的。国际篮球规则大概是考虑,另一方会急于发球进攻,但却忽略了,如果是领先一方,他们会希望发球慢一些,希望拖延时间。NBA现在的规则是一进球就停表,但是不是以前也是和国际篮球规则一样,就不清楚了。
作者: dddzz    时间: 2010-7-6 10:22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7-6 09:17 发表

我还是想不出到底是如何拖延比赛时间的,你能否谈谈你的理解?

我只能想到一种可能,比如国际篮球规则下一方投中球以后,另一方在底线发球进攻,这个时候秒表是一直不停的。国际篮球规则大概是考虑,另一方 ...

我查到的nba规则并不是“一进球就停表”
nba——在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的最后一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在第四节和加时赛的最后两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

因此我也不能确定上面的链接的“拖延时间”是指走表时的拖延时间还是停表时的拖延时间,但是链接中又特别强调了“在比赛结束前2分钟”,因此我倾向是停表时的拖延时间。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6 10:58

现在的NBA规则肯定是一进球就停表,不管什么时候。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10-7-6 11:05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7-5 11:04 发表

这个以前有人统计过,一个半场比赛的净时间是30-35分钟。

事实上,如果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的话,总比赛时间基本是差不多的。就拿篮球来说,NBA出于商业的需要设置了很多暂停时间,导致比赛拖延很长,但国际 ...

兩個半小時沒法解決問題,最起碼三個小時。而且足球場面積比籃球場大多了,換人次數又有限,球員是非常疲勞的。2000年歐洲杯意大利連打兩場加時,卡納瓦羅就被累死了,如果每場都是三個小時,球員很快都去見薇薇安·福了。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6 11:23



QUOTE:
原帖由 dimeterio 于 2010-7-6 11:05 发表



兩個半小時沒法解決問題,最起碼三個小時。而且足球場面積比籃球場大多了,換人次數又有限,球員是非常疲勞的。2000年歐洲杯意大利連打兩場加時,卡納瓦羅就被累死了,如果每場都是三個小時,球員很快都去 ...

如果净比赛时间是半场35分钟,全场70分钟,即使总时间拖到3个小时,球员会累死么,显然不会。

加时赛性质不一样,那是净比赛时间增加了。
作者: dimeterio    时间: 2010-7-6 11:46     标题: 回复 #154 马岱 的帖子

怎麼不一樣呢?比賽連加時120分鐘,凈比賽時間還不見得有90分鐘。

再說,一場比賽當然累不死,問題是一個賽季都在這麼打。現在足球比賽太多已經成為詬病,球員一個賽季要打60多場,肯定受不了。

我個人還傾向於國際足聯限制一名球員一個賽季的首發次數不多於40次,門將豁免。畢竟保護球員比比賽更中藥。
作者: 马岱    时间: 2010-7-6 12:40



QUOTE:
原帖由 dimeterio 于 2010-7-6 11:46 发表
怎麼不一樣呢?比賽連加時120分鐘,凈比賽時間還不見得有90分鐘。

再說,一場比賽當然累不死,問題是一個賽季都在這麼打。現在足球比賽太多已經成為詬病,球員一個賽季要打60多場,肯定受不了。

我個人還 ...

我已经说过,现有规则下,一个半场的净比赛时间大约是30-35分钟,净时间制下一个半场采用35分钟,改革前后实际是基本相当的。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