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展 [打印本页]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0:06     标题: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展

日前,因为某事,得以重游北京故宫。当日适逢骤雨初歇,本来最是适合游玩,不料故宫管理实在够呛。一百平米左右的售票处前小广场排水不畅,平地积起三寸水。游客无奈,只能沿售票窗口墙根一溜排开,在左安门内形成一大团人。中外游客裹胁期间,因为没有故宫工作人员出来维持,几个售票窗口前已经没有任何秩序可言,唯身强力壮膀大腰圆者可强行挤入而购票。

所幸的是当日我穿着凉鞋,遂直接涉水穿过黄泛区,直接来到窗口前挤票,最终以不知何时丢失矿泉水一瓶的代价买到了票。我也曾去过台北故宫博物院。两相比较,真是觉得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北京故宫服务质量一流。也更加打定了要生在红旗下,死为红旗鬼的坚定信念。

进入故宫之后,稍微好些。中轴线依然人多如蚁,但是东西两线倒也能得几分僻静。反正故宫也不是第一次来,遂施施然像东线的珍宝馆,钟表馆,乾隆花园走去。

印象中故宫的馆藏文物是不能照相的,那天不知何故,所有的文物居然都坦然放在那里任由游客拍照。不敢错过机会,也拍了一些故宫钟表馆的陈列物件,特此帖出来,供大家一起赏玩。

(照片的质量有好有次,盖因从来没有拍摄过文物,掌握不好隔着玻璃罩摄影的光线问题。有些质量实在不好的照片不敢登出来,稍微清晰点的,也就放着胆子献上了。毕竟只是看东西,不是看照片效果。看官原谅则个。)

[ 本帖最后由 绛橙子 于 2009-8-27 13:53 编辑 ]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0:11

邮轮型座钟。好像是法国产的。

这张拍的时候手抖了,当时没注意, 放大了看就差了。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0:14

洋人变戏法座钟

钟左侧的那个小洋人真的会变戏法,就是那种在两个倒扣着的碗之间任意转移东西的小戏法。

照片质量依然不佳。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0:17

铜镀金狮子滚绣球压力钟
不仅可以显示时间,还能测量气压和气温。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0:18

铜质热气球钟,产地法国
热气球就是表盘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0:20

铜质自由女神举表。产地法国,19世纪

这个女神眼熟,就是油画《自由领导人民》里面那个女神。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0:25

铜镀金蓝瓷外套座钟,好像是造办处的手艺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0:27

个人很喜欢这个向日葵小座钟,很有文艺复兴的气息。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0:33

这座铜镀金写字人钟很有意思,虽然是欧洲人设计制造的。但是座钟底部那个写字的西洋人却能够依靠机械运动,写出漂亮工整的汉字楷书“万寿无疆”四个字。英国伦敦威廉森(Williamson)1780年制造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3:40

铜镀金錾花荷花缸钟--上面的荷花组件可以随着时间变化而自如开合。

好像是造办处的手艺。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3:41

天球钟,钟的盘面是天球图像。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3:44

铜镀金珐琅彩太平有象钟。广州制造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3:50

铜镀金嵌料石升降塔钟

这座钟是英国18世纪制造的,造型为9层宝塔,基座内有走时、奏乐及使塔升降的机械装置。九层宝塔启动前高约90厘米,启动升降装置后,带着铃铛的九层宝塔可逐层升起至143厘米,令人叹为观止。宝塔可演奏中国名曲《茉莉花)。资料记载,当年李鸿章出使英伦曾奏此曲作为大清国歌。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3:52

最后再来一个特殊的怀表。它特殊就特殊在文艺复兴的气息太浓,连女性裸体都出来了。不知道当年是给皇帝还是妃子把玩的,活脱脱的春宫啊。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8-27 13:53

先发这些吧。图多杀猫得厉害。

如果大家有兴趣,以后再分贴另发一些。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8-28 13:29

能不能补充个常识,看见好多都是 图多杀猫

为啥图多了就是 杀猫呢?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9-8-28 13:36     标题: 回复 #16 KYOKO 的帖子

56K猫时代的一个老词。图多对网速慢的网友很致命。
作者: 珣玕琪    时间: 2009-10-6 23:43

挺好的展览,有些在影像中见过多次,今后有机会要去看看实物。

拍博物馆藏品是不太容易,隔着玻璃柜要考虑光线、反光等等,不过我觉得不要太正,稍微侧点拍会比较好些。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10-7 17:09

故宫还有这等好东西,哎呀上次去得太粗枝大叶,只看了中轴线的,呜呜呜

前面几幅晃得厉害,相机没有防抖吧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