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最悬殊的战役是哪个?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matu 时间: 2009-8-25 02:42 标题: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最悬殊的战役是哪个?
1)敌军数量-我军的数量的绝对值最大
2)敌军数量/我军的数量的倍数值最大
作者:
lwx3664 时间: 2009-8-25 06:05
解放战争
几十万打八百万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9-8-25 07:37
汉光武帝 昆阳之战,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光武帝昆阳守军八九千,外收诸营兵,超不过5万,敢死队3千,一战功成
[ 本帖最后由 宇文 于 2009-8-25 07:40 编辑 ]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9-8-25 07:39
项羽彭城之战,精兵三万人,汉军五诸侯,五十六万兵
晨击汉军,杀汉卒十馀万人
追击,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作者:
lwx3664 时间: 2009-8-25 08:50
蔡京伐辽
15万人被6千辽兵杀得全军覆没
这个比值够大了吧
作者:
阿巽 时间: 2009-8-25 08:53
原帖由 lwx3664 于 2009-8-25 06:05 发表
解放战争
几十万打八百万
解放战争这种只算对方后勤,不算己方后勤的计算方式就算了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8-25 08:59
我找到了一个关于以前以少胜多的统计,大家看一下吧
时期 主要指挥者 双方兵力 结果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 孙伍等 3万——20万 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 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 白起 12万——24万 全歼
鄗代之战 廉颇、乐乘 20万——60万 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馀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夷陵之战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凉州之战 马腾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金乡之战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隋唐五代时期
虎牢之战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太原之战 李光弼 不满万人——10万 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馀人
睢阳之战 张巡 6800——13万 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象牙潭之战 周本 7千——数万 俘5千
六合之战 赵匡胤 2千——2万 歼5千
宋辽金夏蒙元时期
护步达冈之战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 大败辽军主力
和尚原之战 吴玠、吴璘 数千——10余万 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 刘錡 1.8万——10余万 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 岳飞 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 李宝 3千——10万 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 虞允文 1.8万——17万 水战,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成吉思汗 4万——8万 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哲别、速不台 不足3万——8万 全歼
赛约河之战 拔都、速不台 不足5万——10万 全歼
鄂州之战 伯颜 20万——60万 大败宋军
丁家洲之战 伯颜 10万——13万 大败宋军精锐
厓山海战 张弘范 数万——20万 海战,全歼
虎啸山之战 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 大败宋军
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 20万——60万 水战,全歼
明清时期
白沟河之战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上峰岭之战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馀人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甯远之战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贵阳之战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馀人 奇迹
浑河之战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8-25 09:07
原帖由 lwx3664 于 2009-8-25 08:50 发表
蔡京伐辽
15万人被6千辽兵杀得全军覆没
这个比值够大了吧
这个不算。因为真正参与作战的,宋朝方面不过几万人。剩下的都在旁边看和等着逃跑......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8-25 09:10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9-8-25 13:07 发表
这个不算。因为真正参与作战的,宋朝方面不过几万人。剩下的都在旁边看和等着逃跑......
对啊,很多没有作战,这也算的话有点不太合理啊。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8-25 09:11
从列表上看好像项羽最猛,当然要排除浑河之战,4-800,太离谱了
作者:
lwx3664 时间: 2009-8-25 09:13
其实也要看对战双方的军队都是什么素质的
要是垃圾人带的垃圾军队
人越多反而对对方越有利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8-25 09:16
陆伯言的那一仗,汉军在人数上有异说。这个不考虑啦。
其实我最佩服的,是刘琦、岳飞、戚继光的那几仗,真正硬碰硬的以少胜多。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8-25 09:19
罗马的数据从哪来的,不加甄别的吗?!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8-25 09:33 标题: 回复 #13 congwanshui 的帖子
刚才我查了一下,应该说都是合理的,所以我才贴上去的
作者:
大多数人 时间: 2009-8-25 09:34
论比例么,自然只有这场了
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馀人。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8-25 09:47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馀人
曹军参战不止2万,而且没有歼7万,投降了不少,逃跑了不少。
夷陵之战 陆逊 5万——数10万 蜀国从此衰落
这个很离谱,刘备有数十万啊(一般说法大概是6万左右对6万左右,双方的兵力差不多)? 演义吧!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双方的数字均过多, 尤其是苻坚部也就20来万。
虎牢之战 李世民 3500——10余万 歼灭窦建德
李世民的部队不止3500,只不过突袭时是3500人参与,实际参与部队肯定不止3500人,否则还不被淹?! 要是李世民其它部队不算,那窦建德当时其它的10来万也不能算!
作者:
outmoon 时间: 2009-8-25 09:53
国家统计局的优良历史传统啊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8-25 10:50
歼灭的概念,貌似许多人都认为必须打死?
其实只要使对方失去作战力就可以了,打死当然包括在内,也包括俘虏。对方10w人,打死5w,俘虏5w,那就是全歼了
作者:
游客II号 时间: 2009-8-25 11:07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这个,200倍啊,尿尿也能淹死啊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8-25 11:22
满清的奇迹还真多!!
不过后期的奇迹更多,而且是实打实的奇迹!!
作者:
纸风车 时间: 2009-8-25 14:34
那个4人对800是怎么回事,我没查到。哪位大人讲解下。
作者:
阿巽 时间: 2009-8-25 14:47
原帖由 纸风车 于 2009-8-25 14:34 发表
那个4人对800是怎么回事,我没查到。哪位大人讲解下。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四月,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战争中,在浑河南岸、界凡至南山(今辽宁抚顺县东部)一带击退哲陈等部5寨联军的作战。 是年四月,努尔哈赤率步骑500,征讨哲陈部。时洪水泛滥,行军困难,遂令众兵回寨,只带绵甲50人、铁甲30人继续北进。托木河、章佳、巴尔达、萨尔湖、界凡5寨合兵800人,共同阻御。努尔哈赤所派侦察兵未能及时报告敌情,致行至浑河附近时,联军已在浑河、界凡至南山一带严阵以待。大敌当前,努尔哈赤亲执大旗率先进战。见敌阵不动,他决计下马率其弟穆尔哈齐等4人直入重围,当即射死20多人。联兵虽众,但互不相属。见努尔哈赤来势凶猛,阵营大乱,纷纷渡河逃命。努尔哈赤稍作休息,待后续兵至,重整盔甲,继续追敌,直至胜利。
作者:
冒险王 时间: 2009-8-25 15:09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作者:
☆慕容泪☆ 时间: 2009-8-25 15:45

4人杀800人这个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记得以前轩辕有网友论证过,就算每个人站着不动挨砍,一个人要砍杀100个人都会累死,何况这是平均一人砍200人…………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8-25 15:51
建奴的不可思议的事多了去了, 反正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贝!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8-25 16:21
原帖由 congwanshui 于 2009-8-25 13:47 发表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馀人
曹军参战不止2万,而且没有歼7万,投降了不少,逃跑了不少。
夷陵之战 陆逊 5万——数10万 蜀 ...
谢谢你的指正,确实你指出的有些地方是不对的,我查了一下,结果是这样的
虎牢之战,李自成大概有5万人
夷陵之战,蜀军10万,陆逊的兵力5万
好像淝水之战没有差的太离谱,我查到的是
日期: 383年11月
地点: 中国淝水
结果: 晋朝大获全胜
起因:
领土变更:
参战方
前秦 东晋
兵力
870,000人 80,000人
伤亡
770,000人 5,000人
《晋书·苻坚载记下》记载:苻坚“遣征南苻融、骠骑张蚝、抚军苻方、卫军梁成、平南慕容日韦、冠军慕容垂率步骑二十五万为先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而官渡之战也差不多
官渡之战
{{{partof}}}的一部分
日期: 200年
地点: 豫州
结果: 袁绍战败,元气大伤,不久去世。曹操解除北方危机,奠定统一河北的契机
参战方
袁绍 曹操
指挥官
袁绍 曹操
张郃(后来投靠曹操) 曹洪
颜良† 曹彰
文丑† 夏侯惇
淳于琼† 夏侯渊
袁尚
袁谭
兵力
约110,000人 30,000至40,000人
伤亡
约80,000人 不详
不管如何,谢谢你的指正,上边的两点确实是我的疏忽造成的,以后我会注意的,也请多多指正,谢谢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8-25 16:40
淝水之战苻坚参战的只有前锋部队,20多万人,其它的要不在其它荆州等地,要不没有抵达战场,而且,这场战争除了一些小规模的接触,几乎算没有进行(确实很搞笑)。算是20来万和5万人的交锋,符军不可能伤亡770,000,有的是掉队或失散了,还有的将领自立, 说苻坚本人损失了77万人的部队到有可能。
官渡袁军伤亡8万人也不太可能,应该有相当部分投降, 袁绍战败后还有相当的实力,应有失散的军队重新聚集。
我也不太清楚我国的考据问题!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8-25 16:54
这个最好是直接引用史书来查,用工具书或者百度啥的很多不准确的......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8-25 17:19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9-8-25 20:54 发表
这个最好是直接引用史书来查,用工具书或者百度啥的很多不准确的......
我一般不用百度,我也知道不准确,我大多数差史书,偶尔用维基,我还是信赖这个的,因为他的东西都直接写出处了
作者:
阿巽 时间: 2009-8-25 18:26
原帖由
☆慕容泪☆ 于 2009-8-25 15:45 发表

4人杀800人这个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记得以前轩辕有网友论证过,就算每个人站着不动挨砍,一个人要砍杀100个人都会累死,何况这是平均一人砍200人…………
有后军,4人冲锋杀了20来人后把联军吓退,后军跟上追击取得胜利,根本不是什么4人杀800人
作者:
阿巽 时间: 2009-8-25 18:32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9-8-25 16:54 发表
这个最好是直接引用史书来查,用工具书或者百度啥的很多不准确的......
某些史书的准确性也待考订,比如朱寿大战小王子,10万人打了一天“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那种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8-25 18:37
原帖由 阿巽 于 2009-8-25 22:32 发表
某些史书的准确性也待考订,比如朱寿大战小王子,10万人打了一天“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那种
...真壮观,10万人的大战...结果就挂了不到100人??是不是一天都在抽签,然后抽出来的去单挑啊?
作者:
平生最爱周公瑾 时间: 2009-8-25 18:53
以少胜多,往往有几种可能,第一,多的一方战斗力弱。第二,多的一方凝聚力差,内部不团结,第三,多的一方部队没有悉数投入战斗,第四,多的一方被奇袭,导致指挥系统瘫痪或粮食断绝。
以上四项,让所谓的悬殊仅仅停留在“人数”上,但刨除这几项后,我想说一个真正有难度的整体“悬殊”的以少胜多——仁安羌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9-8-25 18:54 编辑 ]
作者:
5288123 时间: 2009-8-25 19:27
宋武帝啊。。一个人拿个大刀片子和几千天师道的人肉搏。。。。。
作者:
捕鼠器 时间: 2009-8-25 22:30
古人的对于战争的描述水分太大,搞得后世很难统计,如果光是按照史书记载来说的话印象里陈庆之有个7千破30万的战例
作者:
旁边看风景 时间: 2009-8-26 07:34
南朝梁国的陈庆之,历史记载,他率7000人马护送元颢北归上洛阳称帝。结果一路上势如破竹,陈庆之克荥阳,元天穆等引20万援兵围城,其中有十五万是精锐的少数民族骑兵。占领荥阳的陈庆之看到二十余万北魏援军浩浩荡荡压到城下,压根没想守城,遂率3000精骑背城而战。大破之,三千对二十万,双方大部是骑兵。陈庆之三千人全歼北魏二十万援军,鲁安于阵前投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获免。陈庆之大概还觉得不过瘾,带着这三千人顺便进军虎牢关,有一万精锐、踞雄关险要的虎牢守将尔朱世隆不敢战,弃城而逃,梁军俘魏东中郎将辛纂,魏孝庄帝元子攸为避陈庆之锋芒,被迫撤至长子(今山西长子西)。此时,陈庆之距离洛阳只有一步,但他没机会打洛阳了,因为洛阳守将元延明直接投降了。元颢遂入洛阳...
作者:
以华为傲 时间: 2009-8-29 16:27
陈庆之是最牛逼的,而且这位将军还不会骑马,够牛吧!!!!
作者:
XM8 时间: 2009-8-29 19:55
这个牛人最后剃光了头发装成和尚一个人逃回去了
作者:
giveupforever 时间: 2009-8-30 20:28
原帖由 大多数人 于 2009-8-25 09:34 发表
论比例么,自然只有这场了
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 ...
原来最早玩三国无双的是刘裕啊。。。
作者:
chrondolf 时间: 2009-8-31 04:27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9-8-25 18:53 发表
以少胜多,往往有几种可能,第一,多的一方战斗力弱。第二,多的一方凝聚力差,内部不团结,第三,多的一方部队没有悉数投入战斗,第四,多的一方被奇袭,导致指挥系统瘫痪或粮食断绝。
以上四项,让所谓的悬 ...
项羽的巨鹿之战难度够大了吧, 秦军的战斗力不能说弱吧,当时张耳向陈余求救兵,陈余给了5千人一会就给秦军杀光了,结果张耳还以为没给救兵跟陈余闹翻了。
兵力至少差4倍吧,项羽就5万人, 王离合章邯各20万。 也不是奇袭吧,史记说是9战9胜而破秦军。
Quote: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闲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作者:
hahaku719 时间: 2009-9-3 23:22
明朝
土木堡,也先2万,明英宗20余万。全歼。
子午谷,孙传庭1万余---高迎祥6万。全歼。
明朝末年,农民军刚刚造反的时候,经常是几十万起义军被数千官军歼灭。
隋炀帝113万大军打高丽,人家高丽用了多少人?查不到。
作者:
the7thseal 时间: 2009-9-7 14:58
陈庆之
作者:
宇文骁 时间: 2009-9-11 13:53
原帖由 大多数人 于 2009-8-25 09:34 发表
论比例么,自然只有这场了
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 ...
那倒是还有朱能几十人追杀上万人的
作者:
hxj16888 时间: 2009-9-14 01:06
最悬殊应该是长坂坡之战吧:
张飞一人喝退曹军百万人,并吓死一人!
比率一比百万,绝对的悬殊!
[ 本帖最后由 hxj16888 于 2009-9-14 01:21 编辑 ]
作者:
taozi 时间: 2009-9-14 09:25
怎么没有陈庆之,历史上陈庆之可是以少胜多的常客!!
作者:
苍穹葬月 时间: 2009-9-17 06:15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馀人 奇迹
2千人是全歼?
作者:
taohuadaozhu 时间: 2009-9-17 10:33
最悬殊的长坂坡张飞一人喝退百万曹军。
作者:
wargod008 时间: 2009-9-17 13:01
朝鲜战争!联合国军队VS中国!
作者:
naniwa 时间: 2009-9-21 13:23
原帖由 lwx3664 于 2009-8-25 06:05 发表
解放战争
几十万打八百万
内战开始 国军430万 共军120万
作者:
shicanhui 时间: 2009-9-21 18:02 标题: 回复 #8 tiger1970 的帖子
你的意思是必须上去砍两刀的才算,如果真都上去砍两刀,那6000人咋也砍不过十几万。十几万人都交给你指挥了,至于你的调动那才是以少胜多的关键。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9-21 23:37 标题: 回复 #7 romadream 的帖子
凉州之战 马腾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这是啥子战役
三国的夷陵之战人数有异议,不重复了
隋唐五代时期,居然没把史思明5000人(加上邺城安庆绪军和其他人,总数不到5万)击败唐九节度使60万的“邺城之战”算进去,是故意无视反贼“坏人”的战绩乎?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9-21 23:45
说个实实在在、却不中听的以少胜多的最悬殊战役:中条山之战,国军阵亡:日军阵亡=26:1
另外,松山战役也差不多,国军阵亡:日军阵亡为7:1甚至更大
[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09-9-21 23:50 编辑 ]
作者:
xiaomatu 时间: 2009-9-22 03:35
仁安羌日军不过一个大队。孙立人至少有一个团,加上7000英军,那是日军“以寡敌众”。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9-8-25 18:53 发表
以少胜多,往往有几种可能,第一,多的一方战斗力弱。第二,多的一方凝聚力差,内部不团结,第三,多的一方部队没有悉数投入战斗,第四,多的一方被奇袭,导致指挥系统瘫痪或粮食断绝。
以上四项,让所谓的悬 ...
作者:
xiaomatu 时间: 2009-9-22 03:37
那是伤亡比,投入兵力之比中条山接近1:1,松山国军人数优势大于10:1,但是结果是胜利,日军不算以少胜多。
原帖由 zeloti 于 2009-9-21 23:45 发表
说个实实在在、却不中听的以少胜多的最悬殊战役:中条山之战,国军阵亡:日军阵亡=26:1
另外,松山战役也差不多,国军阵亡:日军阵亡为7:1甚至更大
作者:
xiaomatu 时间: 2009-9-22 03:38
邺城之战的悬殊有那么大吗?史不可能才5000吧?
原帖由
zeloti 于 2009-9-21 23:37 发表
凉州之战 马腾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这是啥子战役
三国的夷陵之战人数有异议,不重复了
隋唐五代时期,居然没把史思明5000人(加上邺城安庆绪军和其他人,总数不到5万)击败唐九节度使 ...
作者:
zeloti 时间: 2009-9-22 11:40
原帖由 xiaomatu 于 2009-9-22 03:38 发表
邺城之战的悬殊有那么大吗?史不可能才5000吧?
史思明临阵只率5000骑兵,加上其他外围援兵及邺城内所有军队,总数应不足5万
作者:
李廣 时间: 2009-9-25 18:18
陳慶之
榮陽之戰
以3千人全滅18萬鮮卑精騎
作者:
toushion 时间: 2009-9-26 16:15
原帖由 游客II号 于 2009-8-25 11:07 发表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这个,200倍啊,尿尿也能淹死啊
刘裕不是也有这么一出来,一个人拿大枪赶着几千人跑,真是比戏文还出彩呢
作者:
stefanchen 时间: 2009-9-27 15:46
没有人提一提刘琨的胡笳退兵?
作者:
yren 时间: 2009-10-7 21:02
原帖由 苍穹葬月 于 2009-9-17 06:15 发表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馀人 奇迹
2千人是全歼?
22人搞夜袭,对方以为大部队冲上来了,慌忙投降
这仗确切的说不是22-2K,22人的背后有数万清军做后台呢
作者:
时间轴空转 时间: 2009-10-7 22:31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中古历史上以少胜多太多了。
日本不得不说桶狭间,竹中半兵卫几个人拿下一个大城算不算?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0-1-17 12:21
崔乾祐大破哥舒翰的灵宝之战
安禄山命部将崔乾祐率部入据陕郡,进逼潼关,一时强攻不下,暂时退居陕郡。十五年六月,哥舒翰与崔乾祐于灵宝(今河南省西部)一战,南边靠山,北洮黄河,中间为七十里长的狭窄山道,崔乾祐预先伏兵南面山上,先遣4000散兵诱敌,或进或退。哥舒翰见崔乾祐兵少,在黄河船上大笑,命令大军冒进,于是唐军进入隘路。崔乾祐命人纵火焚烧的草车堵塞通道,唐军被烟焰所呛,一路大溃。灵宝一战,唐军全军覆没,哥舒翰被俘。
哥舒翰的唐军:号称20万
崔乾祐的燕军:4000人诱敌,总数不足2万
又一个因为是非正统的“叛军”胜利而被刻意忽略的以少胜多的悬殊战役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0-1-17 13:33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9-8-25 09:07 发表
这个不算。因为真正参与作战的,宋朝方面不过几万人。剩下的都在旁边看和等着逃跑......
这都不算,请问什么才算哪?
值得为维护所谓“正统”的名声,遮遮掩掩,甘当阿Q吗?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1-17 18:09
原帖由 lwx3664 于 2009-8-25 06:05 发表
解放战争
几十万打八百万
解放战争解放军有正规军60万,地方部队67万
国民党有正规军240万,地方部队200万,何来几十万打800万之说?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1-17 18:16
原帖由 zeloti 于 2009-9-21 23:45 发表
说个实实在在、却不中听的以少胜多的最悬殊战役:中条山之战,国军阵亡:日军阵亡=26:1
另外,松山战役也差不多,国军阵亡:日军阵亡为7:1甚至更大
松山战役是国军攻打日军坚固工事的雨季攻坚战,打得还是可圈可点的
作者:
ryhme1 时间: 2010-1-17 22:41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8-25 08:59 发表
我找到了一个关于以前以少胜多的统计,大家看一下吧
时期 主要指挥者 双方兵力 结果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 姜尚、周武王 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全军覆没
...
渾河之戰 應該是 努爾哈赤以80人擊敗哲陳部800人吧
努爾哈赤,穆爾哈齊及近侍顏祿,兀凌噶與努爾哈赤等4人先衝入敵陣,敵兵張皇而逃
但八旗軍死傷甚多,雅巴海、布哈、巴顏、孫扎欽、雅木棒由里、郎格、實爾泰、杜木布等皆戰死
作者:
hahaku719 时间: 2010-1-21 21:31
公元前550年,齐庄公伐莒,华周、范杞梁及一小卒三人自告奋勇为前驱。遇莒师千余人,三人死战,杀莒师百余人,莒师大败。小卒战死,杞梁伤重,华周抱归,杞梁见庄公之面而死。莒君率众请罪,投诚于齐。华周请厚葬小卒及杞梁,然后自杀。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10-1-21 22:24
原帖由 hahaku719 于 2010-1-21 21:31 发表
公元前550年,齐庄公伐莒,华周、范杞梁及一小卒三人自告奋勇为前驱。遇莒师千余人,三人死战,杀莒师百余人,莒师大败。小卒战死,杞梁伤重,华周抱归,杞梁见庄公之面而死。莒君率众请罪,投诚于齐。华周请厚葬小卒及杞梁,然后自杀。
这明显是民间传说,不是历史。
首先,杞梁不姓范,他的氏是杞,字为殖。到底后来是怎么被安上了“范”姓,再后来又怎么演变成了万喜良,再后来怎么又成了秦始皇的老百姓被抓了壮丁去修了长城,这些都不是本帖所探讨的范围。
对于这件事情,《左传》有详细的记载: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亲鼓之,従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
翻译过来就是:齐庄公从晋国回来,没有进入首都就发兵攻打莒国,进攻且于的城门,——且于自然是莒国的城市了,据杨伯峻先生考证,是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结果齐国军队大败,连齐庄公自己都被人砍伤了大腿,只好退兵了。第二天,齐庄公又要打,就命令军队在寿舒这个地方集解。杞梁、华周两个人用战车拉着甲士,趁夜晚通过一个狭道,进入到且于的城郊,并且露宿在那里。第二天,和莒国国君亲自率领的大军在一个叫蒲侯氏的地方相遇。莒国国君不想和他们打,就对他们说:“别打了吧,偶给奶们大大的好处,奶们要多少钱都成,要不然来几个花姑娘怎么样?就你们这点人,打起来肯定都是要死翘翘的,干脆咱们讲和算了。”华周回答说:“呸,贪财怕死,这种人就是你自己也讨厌吧。再说了,偶们昨晚上才接受了偶们国君的命令,现在还没中午就背弃他,偶还要不要脸了?”莒国国君一听,怒气上冲,心想你这不给脸不要脸嘛。于是说道:“好,你要战,那便战。”于是他亲自敲鼓发动攻击,杀死了杞梁。于是齐庄公就和莒国讲和了。
《说苑·立节篇》中对此事的描述又所不同,不过那明显不足为信,带有太强的小说色彩。
作者:
当阳侯杜元凯 时间: 2010-1-23 04:40
LZ既然说战役,就要有个规模。按照解放军现行的规定,师级以上称战役,以下称战斗,师级本身好像还是战斗。上甘岭战役就是打到一半,规模达到了军级才改称战役的。那么那些一两个人,一两百人的个人英雄主义都可以去掉了。
作者:
396540862 时间: 2010-1-27 17:11
牧野之战还有巨鹿之战~~~有很多了~~采石之战
作者:
無當飛軍 时间: 2010-2-1 06:07
離譜 拐子馬 背蒐軍
一百萬到兩百萬的金兵 背蒐軍12萬擊破 17比1
作者:
Chaos36 时间: 2010-2-9 16:07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作者:
重生的凤凰 时间: 2010-2-11 11:13
大家都很有研究啊。
作者:
瓦灰 时间: 2010-4-2 16:50
东城快战 人物:项羽
军力:汉(几千追兵)、楚(二十八人)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⑧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10-4-2 17:08
名臣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10-4-3 09:21
张辽威震逍遥津,甘宁百骑劫魏营!
作者:
付昭霄 时间: 2010-4-3 09:23
其实还是官渡之战。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10-4-4 17:53
背騩军马战无俦,压尽当年几列候!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10-4-4 17:54
太祖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10-4-4 17:54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10-4-4 17:55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作者:
金二少 时间: 2010-4-7 21:28 标题: 回复 #2 lwx3664 的帖子
真是这样的吗,,抗日战争国军打的都是硬战大战,共军 只是游击小大小闹,所以国军到解放战争时已经从几百万打的就剩两三百万了,而且也都已经是疲惫之师,毫无战意也根本没什么心思内战了,要不共军能以少胜多吗,其实那时候的共军兵也一百多万了好不好,抗日,国军越打越少,共军却是偷偷摸摸的积蓄力量,等到日本投降国军也打的差不多了,要不现在中国还不知道是谁当家
作者:
dreambe 时间: 2010-4-8 17:26
说到以少胜多,我又想起来一个。
话说也先率领五万瓦剌骑兵,把明英宗御驾亲征的五十万大军砍了个精光,连皇帝都俘虏了,这算不算一号?
作者:
無當飛軍 时间: 2010-4-12 23:22
大金 完顏阿骨打 幾千戰勝一萬五
2萬打敗70萬
張遼 800人 擊破 20萬 !!!???~~~
作者:
yunn9055 时间: 2010-4-21 23:24
陈庆之(484~539):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南朝梁名将。529年四月陈庆之以7000之众,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自古用兵未之有也。随后又以7000人面对名将尔朱荣率领的号称百万的大军,且战且退,杀伤甚多,使得尔朱荣竟然动了撤退的念头。
作者:
吉祥相伴 时间: 2010-4-27 21:29
好像当时在北京,英法联军以损失2个人的代价,杀掉3000名清军精锐骑兵
作者:
老将陈化成 时间: 2010-5-3 17:58 标题: 回复 #16 congwanshui 的帖子
按史实,刘备的兵至少比陆逊少1万。五六次弓弩手齐射就够了,火烧连营似乎是画蛇添足。
当然,报仇心切的刘备只会有一部分将领的攻击力呈几何数上升,士兵就……
因该岳飞,八百破十万,1:125,几乎全军覆没(金军)
作者:
老将陈化成 时间: 2010-5-3 18:02
八百铁骑追大帝,小儿闻名夜不啼
作者:
文以载道 时间: 2010-5-3 18:20
原帖由 金二少 于 2010-4-7 21:28 发表
真是这样的吗,,抗日战争国军打的都是硬战大战,共军 只是游击小大小闹,所以国军到解放战争时已经从几百万打的就剩两三百万了,而且也都已经是疲惫之师,毫无战意也根本没什么心思内战了,要不共军能以少胜多 ...
不知道国军是从几百万打到几百万啊?
作者:
fy945 时间: 2010-5-4 15:57
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作为炮灰的士兵唱歌回家,薛仁贵应该有个位置。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10-5-5 14:51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馀人 奇迹
————————————————————————————————————————
这两场应该不能算战役吧,参战人数太少!
作者:
深蓝cwb 时间: 2010-5-10 18:39
lz有没有听过一笑倾城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0-5-10 20:49
原帖由 naniwa 于 2009-9-21 13:23 发表
内战开始 国军430万 共军120万
武器装备上也相差悬殊啊。
作者:
白衣天将 时间: 2010-12-6 18:33 标题: 白衣军神没讲
神一般的战绩:陈庆之
刚才看到有人说史上第一武将,突然想到梁的陈庆之。
[::艾泽拉斯国家地理 BBS.NGACN.CC::]
他带7000人,魏羽林军7万守荥阳,“陈庆之亲自擂鼓攻城,只一鼓,梁军便悉数登城。”
接着他守荥阳,元天穆等引20万援兵围城,遂率3000精骑背城而战,大破之。陈庆之大概还觉得不过瘾,带着这三千人顺便进军虎牢关,有一万精锐、踞雄关险要的虎牢守将尔朱世隆不敢战,弃城而逃。
最后的战绩是7000人,行程3000余里,47战克魏32城,虏众三十余万。
作者:
巴卡斯博士 时间: 2010-12-7 10:58
北宋杨业的雁门关大战 500人VS 辽军10万人
还有铁木真 3000蒙古骑兵VS金军30万
作者:
zengyang100 时间: 2010-12-23 20:04
几个人的也算啊?那最悬殊的胜利应该会出现在街头古惑仔大战中
还有就是热兵器时代不能算进去,否则前十名肯定都会被欧洲各国砍清军的战绩包揽
作者:
巴卡斯博士 时间: 2010-12-23 21:26
热兵器就不太好算了
在日本扔原子弹的家伙一个人搞掉20多万人
作者:
26646009 时间: 2011-1-1 17:25
張遼合肥 800打10萬
1:125
繼承了呂布之武 陷陣之勇!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11-1-1 18:31
原帖由 zengyang100 于 2010-12-23 20:04 发表
几个人的也算啊?那最悬殊的胜利应该会出现在街头古惑仔大战中
还有就是热兵器时代不能算进去,否则前十名肯定都会被欧洲各国砍清军的战绩包揽
不用比现在, 就比700哥萨克对康熙好了, 当然最后清军大胜, 打死100多个哥萨克, 呵呵!
作者:
XM8 时间: 2011-1-1 19:15
要算热兵器,约克中士的战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作者:
主席 时间: 2011-1-1 19:32
李元霸双锤打死十几万人
作者:
方二 时间: 2011-1-2 17:04
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率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谓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
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出自资治通鉴
[ 本帖最后由 方二 于 2011-1-2 17:06 编辑 ]
作者:
轮回 时间: 2011-1-2 21:04
王君廓,诏劳之曰:“尔以十三人破贼万,自古以少制众,无有也!”牛缺啊!
作者:
我本人间惆怅客 时间: 2011-1-3 13:43
最著名的我想就是苻坚的那场风声鹤唳了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1-1-10 23:34
跑跑题
马克沁重机枪首次实战应用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在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作者:
巴卡斯博士 时间: 2011-1-11 08:52 标题: 回复 #106 zeloti 的帖子
大哥,你这个比我说的原子弹首次投入使用杀伤力差远了
作者:
dreambe 时间: 2011-1-11 14:41
扔原子弹那个,我认为不能叫战役,应该说是屠杀。
除非当时广岛的所有人(动物也算)都拿着家伙在打飞机。
作者:
我本人间惆怅客 时间: 2011-1-11 14:51
按冷兵器算,也就是风声鹤唳那一战最狠!让东晋苟延残喘了不少时间,也让一代霸主苻坚归西,算是经典中的经典了!
作者:
巴卡斯博士 时间: 2011-1-11 16:43 标题: 回复 #108 dreambe 的帖子
不能这样算,两军作战方法无所谓。道义也无所谓
战争管的只是结果。
战役是战争的一个局部,直接服务和受制于战争全局 ,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战争全局。它直接运用战斗,也为战斗的成败所直接影响。现代战役,通常是诸军种、兵种共同进行的合同战役。
历史上很多战役都是在旷野作战的,没听说野生动物半路参战的。
作者:
XM8 时间: 2011-1-11 20:29
战法是无所谓,道义是无所谓。
可投原子弹时日本人一点反应都没有不是原子弹造成的,也不是日本人傻,轰炸机来了不知道拦截,而是美军通过多年奋战基本摧毁了日本的防空力量。
而且B29从美国本土起飞的话是飞不到日本的,提尼安岛显然也不是靠B29扔原子弹打下来的。
作者:
XM8 时间: 2011-1-11 20:37
至于马克沁重机枪杀土著,只算在那些警察头上,也不太合适,因为出现这个结果不是靠那些警察本身的战术能力而是靠武器质量上的差距,而要能获得这种武器质量的差距,首先得有人发明,其次发明了得有人认识到优点进而装备部队,然后生产这些武器还需要大量的工时。
作者:
我本人间惆怅客 时间: 2011-1-11 21:17
跑题了吧!lz说的是“中国”历史上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1-2-4 23:40
明清时期
白沟河之战 朱棣 1O余万——60万 死伤10多万
上峰岭之战 戚继光 1500——2千 歼敌倭寇300馀人
浑河之战 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 歼敌约5万人
甯远之战 袁崇焕 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贵阳之战 王三善 2万——10万 扭转了平叛战局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馀人 奇迹
浑河之战 长龄 4万——10多万 收复南疆西四城
这里连土木堡之战都被华丽地无视了......本文作者人品之低劣可见一斑
作者:
星义 时间: 2011-2-5 10:14
4人对800,22人对2000,这仗是怎么打赢的?
作者:
巴卡斯博士 时间: 2011-3-8 17:36
原帖由 星义 于 2011-2-5 10:14 发表
4人对800,22人对2000,这仗是怎么打赢的?
可以利用地形打打游击什么的
还可以利用火攻,推山上的石头砸人,用水攻也可以
作者:
realzjx 时间: 2011-3-12 13:57
补充一个, 陈庆之北伐。 一路上恶仗不断, 每次都是1:10以上的兵力差距。
七千人的陈庆之部队把上百万的尔朱荣部队打得死伤惨重
作者:
刘过字改之 时间: 2011-3-20 17:14
原帖由 lwx3664 于 2009-8-25 06:05 发表
解放战争
几十万打八百万
?????????????老兄你太扯了吧,解放军多的很。辽东野战军就超过了一百万,其他三打野战军每军至少都有六十多万
作者:
smcmanaman 时间: 2011-3-23 17:10
说来说去没讲到尔朱荣的辉煌成就,绝对第一,数量够等级,倍数够悬殊
作者:
一叶障目 时间: 2011-3-23 17:31
陈庆之大爱啊!
作者:
公台 时间: 2011-3-23 18:03
岳家军,800破10万
作者:
算無遺策的賈詡 时间: 2011-3-27 02:11
淝水之战
作者:
没心没肺扈三娘 时间: 2011-3-27 21:46
清征达瓦齐之战 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馀人 奇迹
这个比较厉害
作者:
26462653 时间: 2011-3-27 23:46
赵子龙百万军中藏阿斗,虽然不是一人挑死百万大军,但在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这个算是最悬殊的吧,百万倍啊
作者:
templarg 时间: 2011-3-29 13:26
4人对800的牛逼
作者:
q5042421621 时间: 2011-4-25 21:39
陈庆之7000对10万
项羽28对5000
岳飞800对10万
[ 本帖最后由 q5042421621 于 2011-4-25 21:41 编辑 ]
作者:
q5042421621 时间: 2011-4-26 18:47
项羽3万对40万3万对56万
作者:
012316 时间: 2011-5-1 11:35
苻坚
作者:
镇北将军 时间: 2011-5-18 14:09
我认为是唐初颉利、突利乘李世民新即帝位,合兵十余万入侵,逾泾州,进抵渭水便桥(今咸阳西南)北,威胁长安的那一次。
此时长安城内无兵,李世民亲率6骑至渭水南岸,责颉利负约,随后援军赶到,李世民向颉利、突利赂以金帛。颉利见唐军有备,遂请和结盟,退兵。
这一战的兵力对比是多少?
后来赶到的援兵我认为是不应计算在内的。
因为这开始率领的“6骑”实在是太过令人叹服,这七个人如果开战的话绝对不是对方十余万人的对手。那些援军再厉害也来不及赶到救李世民。
7比10W
作者:
naniwa 时间: 2011-5-25 08:51
这些兵力数字多是吹的,有些吹的不是一般的离谱
清史记载,萨尔浒之战 后金军6万胜明军47万
而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该战明军仅有八万多人,后金军有七万人
作者:
439520582 时间: 2011-5-29 16:27
其实很明显的,就是肥水之战
作者:
朝露暮岚 时间: 2011-6-24 10:02
陈庆之7000 VS 30万算么?
两晋南北朝风云乱世
两晋南北朝交流群,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154652699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1-6-24 11:58
原帖由 naniwa 于 2011-5-25 08:51 发表
这些兵力数字多是吹的,有些吹的不是一般的离谱
清史记载,萨尔浒之战 后金军6万胜明军47万
而现在史学界普遍认为,该战明军仅有八万多人,后金军有七万人
明军肯定远不止八万,否则不会这一战后由战略进攻退为战略防守态势,此外,助明讨伐后金的朝鲜军队也被赤裸裸地无视了
作者:
naniwa 时间: 2011-6-24 17:48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1-6-24 11:58 发表
明军肯定远不止八万,否则不会这一战后由战略进攻退为战略防守态势,此外,助明讨伐后金的朝鲜军队也被赤裸裸地无视了
明军八万八,朝鲜军一万三
见《中国军事史》《明清战争史略》
来源自 《三朝辽事实录》:“主客出塞官兵共计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余员名。”
《光海君日记》:“都元帅姜弘立,副元帅金景瑞领三营兵马一万三千人,自昌都渡江。”
另外顺便说下,朝鲜军没有投入作战即投降
而这八万八明军是明庭花了十个月从全国调来的援军加上辽东守军的数字,原本辽东明守军不足四万
PS 明清全面战争前,明军在辽东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作者:
武安战神 时间: 2011-6-24 19:48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作者:
jxch 时间: 2011-8-16 22:44
原帖由
☆慕容泪☆ 于 2009-8-25 15:45 发表

4人杀800人这个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记得以前轩辕有网友论证过,就算每个人站着不动挨砍,一个人要砍杀100个人都会累死,何况这是平均一人砍200人…………
貌似没有说是砍死的数量
是“联军”总数哈
作者:
jxch 时间: 2011-8-16 22:46
原帖由 镇北将军 于 2011-5-18 14:09 发表
我认为是唐初颉利、突利乘李世民新即帝位,合兵十余万入侵,逾泾州,进抵渭水便桥(今咸阳西南)北,威胁长安的那一次。
此时长安城内无兵,李世民亲率6骑至渭水南岸,责颉利负约,随后援军赶到,李世民向颉利、 ...
这压根就不是战啊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11-8-19 17:10
原帖由 26462653 于 2011-3-27 23:46 发表
赵子龙百万军中藏阿斗,虽然不是一人挑死百万大军,但在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这个算是最悬殊的吧,百万倍啊
空城计,理论上0VS几十万。
你那有友军,而且原著演义和史书并未那么描写。
这个应该被扣分吧。并非历史。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