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明月如刀破小楼 [打印本页]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9-8-23 16:29     标题: 明月如刀破小楼

七律 雨中酒后

樽前底事成秘密,谁弑乖枭鸣戾休。

数误曹公花解语,难登越女采莲舟。

心事如何堪问雨,星辰昨夜已经秋。

权吹一曲清都宴,明月如刀破小楼。


心情不畅,故此大拗+宽对+折腰体

[ 本帖最后由 Z_Artemis 于 2009-8-23 17:51 编辑 ]
作者: 柳心知    时间: 2009-8-23 17:31

大拗是用对句第五字救,不是第六字。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9-8-23 17:47

那把五六字调个头好了。。。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9-8-23 19:39

可標吳體此句本已過火,無多佳處,置冠子此篇中更覺不類。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9-8-23 20:54

冠子写诗文一般是这样,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冒出几个idea,有可能是一句,有可能是一个词一个字,还可能是别人的好词句(比如说这个)或者一则典故。当有了那么几个idea之后就坐下来,绞尽脑汁和成胶水把它们黏起来,一篇东西就出来了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9-8-25 02:35



QUOTE:
原帖由 右文 于 2009-8-23 19:39 发表
可標吳體此句本已過火,無多佳處,置冠子此篇中更覺不類。

如何不类。。。。?
我读着后四句的感觉还是蛮统一的啊。
作者: 千古醉人    时间: 2009-8-26 23:39

星辰昨夜已经秋
此句需要斟酌,有些勉强。
重点是明月如刀破小楼,LZ整首诗清静凄美,一个破字,动静太大,我猜想LZ可能先出这一句,然后再编排出整首诗来,不过这一句只适合一些特殊的情景。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9-8-27 15:20



QUOTE:
原帖由 Z_Artemis 于 2009-8-25 02:35 发表

如何不类。。。。?
我读着后四句的感觉还是蛮统一的啊。

如此粗暴之句置於冠子此篇中,如磚瓦中忽著一鐵皮,無論如何捏不成一座房子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9-8-27 21:34

可能因为是我自己写的,所以并感觉不出来有不妥之处,当局者迷嘛

不过其实第二句也出现了尖锐的词比如说“弑”的。

冠子 这一首也算参考了疯剑、蒹葭、76的作品,观76公这一首

七绝。明月如刀破小楼
静夜孤灯伴我愁,故国风雨几春秋。
清笛一曲魂梦远,明月如刀破小楼。

也并未觉得因为该句过于粗暴而跳脱于全诗之外啊。
作者: lessing    时间: 2009-8-28 00:06

我也觉得这一句在楼主这首诗中不太合适。感觉颈联的两句似在低吟浅唱,于中透出一点闲愁,一丝追忆,但这一句一来太过突兀,就把原来的意象给打破了。
至于我本人最欣赏的气流的那首,其中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故国风雨几春秋”,一种心忧天下的磅礴大气顿时跃然纸上,所传达的也不再仅仅是一己闲愁,家国之恨,兴衰之感,都能够得以表现。在这个语境下,破开小楼的明月就像吹彻小楼的玉笙一样,让这份激情在景色中凝固下来,而作为结句,摇曳不定,留给读者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另外,就楼主提到的那几首而言(其实我在疯剑狂刀的原帖里也提到了),我觉得整体说来还是疯剑的功力最深,律句写得相当有水平,然而问题就在于这一句往往没能和其他的句子配合好。气流对于平仄不太讲究(这一首里面就可以看出),诗作水平也参差不齐,但这一首我以为的确是使用这句诗的人里面写得最好的。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9-8-28 01:14



QUOTE:
原帖由 lessing 于 2009-8-28 00:06 发表
我也觉得这一句在楼主这首诗中不太合适。感觉颈联的两句似在低吟浅唱,于中透出一点闲愁,一丝追忆,但这一句一来太过突兀,就把原来的意象给打破了。
至于我本人最欣赏的气流的那首,其中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

冠子会再仔细斟酌~能跟阁下讨论实令冠子幸甚!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9-8-28 13:09

浮生若梦托新酿
明月如刀破小楼
作者: 南宫公    时间: 2009-8-28 23:08     标题: 回复 #11 Z_Artemis 的帖子

呵呵,楼主真是太客气了。小弟对诗词一直都很热爱,无奈水平不高,读的不够,写的就更少。能够与轩辕上诸多高手相互交流,小弟也感到非常高兴!如蒙诸位不弃,过几天小弟也贴几首拙作上来,以就教于诸位方家~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