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短剧本战报】“最后的反击” [打印本页]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2:50 标题: 【短剧本战报】“最后的反击”
当诺曼底会战以盟国的胜利告终的时候,第三帝国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但是希特勒可不愿意就此等死,他还要挣扎到最后一刻
希特勒: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反击
古德里安:我的意见是把兵力放在东线,宁肯把土地给西方也不能给斯大林。
希特勒:总参谋长,我不这么认为。我就是要在西线反击,而在东线放水。我就是要告诉英美,把我消灭了,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处
古德里安:但士兵们会听从命令吗?
希特勒:知道9月24日对方发表的摩根索计划吗?他们说战争结束后要销毁鲁尔和萨尔地区的工业区,而且只是初步,最终要把帝国变成一个农业国家,美国总统、英国首相都同意。这简直就是帮我做了战前动员。以前我们还办法解释什么叫无条件投降,现在知道了。无条件投降就是接受迦太基式的和平,你认为士兵们会接受吗?
古德里安:…………………………我明白了,元首

[ 本帖最后由 邓仲华 于 2009-3-8 13:39 编辑 ]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2:52
首先要了解基本情况,战略胜利拿到68个胜利点,现在已有51个胜利点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2:52
胜利点的分布,夺下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加在一起就足够了,战略方向确定。(如果是NV我能推到加莱)

[ 本帖最后由 邓仲华 于 2009-3-7 22:56 编辑 ]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2:52
先把后备力量调上来

[ 本帖最后由 邓仲华 于 2009-3-7 23:02 编辑 ]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2:53
战术上,我的目标是先打布鲁塞尔翻身再打安特卫普,先打安特卫普会把盟军逼进到布鲁塞尔,很不利。
所以上午九时天亮后,调动埃森和科隆的部队进攻亚琛

[ 本帖最后由 邓仲华 于 2009-3-7 23:02 编辑 ]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2:53
VV难度会给AI+20%的效率,玩家-10%,但兵力上的压倒性优势足以弥补

[ 本帖最后由 邓仲华 于 2009-3-7 23:04 编辑 ]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2:53
希特勒要求先拿安特卫普,没必要听这个下士的,虽然有不好的事件发生…………

[ 本帖最后由 邓仲华 于 2009-3-7 23:06 编辑 ]
作者:
smallpal 时间: 2009-3-7 22:53
2.3楼重了...............
vv难度下似乎是给进攻方减10效率,防守方提高20..........玩家也可以享受到....
[ 本帖最后由 smallpal 于 2009-3-7 22:58 编辑 ]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2:55
这就是不好的事件,不过来的得太快了吧。
实际上,盟军在拿下罗马后反倒没有了目标。意大利北部地形恶劣,从欧洲历史上看,从大陆进攻亚平宁半岛易,反之则难,把兵力放在意大利并不合适。富勒则认为从意大利能够和斯大林抢三大城(柏林、布拉格、维也纳),丘吉尔认为能打下欧洲的软下腹,但是并不易。这也是英美战略思想的分歧,英国善于走间接路线,他们的名言是:“我们会输掉会战,但我们能赢得战争。”而美国实力正是鼎盛的时候,认为没有必要搞什么间接路线,直接进攻就可以。

[ 本帖最后由 邓仲华 于 2009-3-7 23:20 编辑 ]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07
突然发现……法兰克福的一个指挥部被炸掉了……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08
这个也OVER了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09
原帖由 smallpal 于 2009-3-7 22:53 发表
2.3楼重了...............
vv难度下似乎是给进攻方减10效率,防守方提高20..........玩家也可以享受到....
看11楼的图,敦刻尔克防守,照样-10%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0
现在调动科隆和亚琛的部队进攻列日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1
你吼你的,我打我的,你还能把我换了不成?
希特勒:…………我要枪毙编游戏的人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2
攻下列日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2
在诺曼底的时候天空中就已经很难难道轴心飞机的影子了………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2
虽然是渡河,但那慕尔只有一个师,轻松搞定,布鲁塞尔近在眼前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3
马上进攻布鲁塞尔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3
1942年的将军,1918年的战术——富勒和李德哈特给这位仁兄的评语。在优势兵力下我也能打赢,别以为你在北非打败隆帅你就怎么怎么滴了,不鸟你!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4
50油料不够一天所用……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4
5路围攻安特卫普,开始只能2路渡河进攻,但现在战略形势已经大大改观。2天后,盟军守军退向根特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5
但是太着急进攻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只放了一个指挥部,一触就败了。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5
那么我们在夺回来!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6
同时埃因霍恩的5个师的盟军,已经只有投降一条路了。历史上,德国的这次反击使盟军损失了7.7万人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6
把部队向前调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6
希特勒:打得好,打得好。违背命令的事情就不提了,马上执行新的任务吧。(话说有错别字……)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7
再次占领布鲁塞尔,虽然德军是疲兵,但是在封冻+渡河的情况下,根特的败兵根本不敢动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7
目标达成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9-3-7 23:18
当然,历史上没有这样发生。但是7.7万人的损失也使美国的威望受到打击,富勒认为不亚于珍珠港的奇袭。同时由于希特勒在阿登攻势中用光了全部的战略预备队,使得斯大林有机可乘。在45年1月中旬,苏军发动冬季攻势席卷了波兰全境。在雅尔塔会议开始前一天朱可夫和科涅夫的大军到达奥得河上。盟国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可见战争政策是不能随便确定的。

[ 本帖最后由 邓仲华 于 2009-3-7 23:23 编辑 ]
作者:
smallpal 时间: 2009-3-7 23:48
原帖由 邓仲华 于 2009-3-7 23:09 发表
看11楼的图,敦刻尔克防守,照样-10%
.........那看来北非剧本里选德方的情况下面条享受了ai待遇.............我还以为是原版和mod的区分..............
作者:
酒魔剑仙 时间: 2009-3-8 01:18
我只能一次加100,剩下的等绣绣来加好了
作者:
ChinaPR 时间: 2009-3-8 13:28
哇,凳子出手果然不凡,VV的阿登反击战战略性胜利
作者:
本因坊秀策 时间: 2009-3-8 13:54
历史可见没有1个国家能挺的住两线作战
作者:
本因坊秀策 时间: 2009-4-2 16:30
战略性胜利
奖励: 3功绩 2000通宝
作者:
humi100 时间: 2009-4-3 00:43
原帖由
本因坊秀策 于 2009-3-8 13:54 发表
历史可见没有1个国家能挺的住两线作战
三国中的魏国。。。。。
当然还有许多。。。。
两线也要看情况,联盟的互相提防,还互相拆台,十线都不如一线。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