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问个小白问题,古代从每个郡城到县城都有城墙吗? [打印本页]

作者: dnending    时间: 2008-6-8 13:04     标题: 问个小白问题,古代从每个郡城到县城都有城墙吗?

还有,乡村,是在县城墙里面,还是在城墙外面?  种地的农田是在城墙里还是城墙外?  

谢谢
作者: 刘青    时间: 2008-6-8 13:11

种地的农田当然是在城外了。

古时的城不就是我们现在是市区吗。

那我们现在的农村,你说有没有城墙?
作者: 伟君子    时间: 2008-6-8 14:07

仁兄是不是玩三国志十,才有这个疑问呀!
假如现在襄阳城墙和古代城墙的位置大体一样的话,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古代的襄阳城很小!
里面也就是一些商业和政府机构,不可能有什么农田,
当然,一些大型城市,城墙内可能有些山林。湖北省博物馆搞的古代楚国国都郢城的复原图上,除了政府机构,贵族区,繁花商业街外,有还一些贫民区或者叫工匠区,那里的房屋和街道不是很规整,另外也有一片山地,不知道有什么用!但印象中也没什么农田。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6-8 15:13

农田当然是在城外。

这个看看《清明上河图》就知道了。

不过古代的大城市之大,也是令人目瞪口呆的。如今的西安城墙够大够长吧,可这仅仅是唐朝长安的内城城墙而已。那么想象一下唐朝长安之大,简直令人咋舌。
作者: 阿巽    时间: 2008-6-8 15:25

内城为城,外城为郭,住在城内的是贵族,住在城郭之间的是国人,住在郭外的是野人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6-8 15:57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08-6-8 15:25 发表
内城为城,外城为郭,住在城内的是贵族,住在城郭之间的是国人,住在郭外的是野人

这个说法太古老了,这是春秋以上西周之时的制度。

至于后世,那就完全不是了。

譬如北京城,内城就是皇城,天安门就是它的城门。难道说,只有天安门之内的才算城内,天安门之外的不算?恐怕你这种说法会被老北京人暴扁的。
作者: 阿巽    时间: 2008-6-8 17:10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6-8 15:57 发表


这个说法太古老了,这是春秋以上西周之时的制度。

至于后世,那就完全不是了。

譬如北京城,内城就是皇城,天安门就是它的城门。难道说,只有天安门之内的才算城内,天安门之外的不算?恐怕你 ...

天安门之外还有正阳门,正阳门外还有永定门,完全符合内城外郭的古制

[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08-6-8 17:13 编辑 ]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8-6-9 17:56

都城一般得三层吧
除了内城外城还有个大内/禁中
作者: 伯玉    时间: 2008-6-9 18:06

反正我老家的县城以前我记得还是有城墙,到97年左右才开始拆除,古代其实有些大的村子或者集也应该有类似城墙的土墙吧,水浒里就好像有。
作者: 小轲    时间: 2008-6-11 11:09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6-8 15:57 发表


这个说法太古老了,这是春秋以上西周之时的制度。

至于后世,那就完全不是了。

譬如北京城,内城就是皇城,天安门就是它的城门。难道说,只有天安门之内的才算城内,天安门之外的不算?恐怕你 ...

北京城的内城与皇城是两码事。内城就是现今环线地铁包围的部分,内城的城门是正阳门(前门)。内城之内有皇城,皇城的门才是天安门,前门与天安门之间有大明门(大清门),是皇城的头一道大门,已经拆除,位置大约在现在的纪念堂那里。前门外就是外城了,北京人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说的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呵呵。
古时候县城以上都是有城墙的,大都面积不大,宋朝以后,真正的城市形成,城里面主要就是写官员和工商业者了,也有百姓,但肯定没有田地。
城外的村庄保里的,根据地势不同,有的有城墙,有的没有。

[ 本帖最后由 小轲 于 2008-6-11 11:20 编辑 ]
作者: 无衣天使    时间: 2008-6-14 03:56

我只知道在现代,城墙已经完全失去了其军事和民用作用;
实用是衡量建筑的标准,城墙只出现在御外的万里长城上;
古代的单个郡城是为了显明捍卫内部城民的作用;
县城是为了县的安定和长久所修建的人民工程;
乡村除了要塞和重镇,根本没必要也不可能存在城墙;
种地的农田是劳动人民的命根子,和所有人的耕作生活
一样,只有防洪蓄水的灌溉工程,无城墙之说。
作者: 南帝孟获    时间: 2008-6-18 21:17

为了防御山贼和野兽,城墙一般来说是必备品
作者: 阿巽    时间: 2008-6-18 23:51



QUOTE:
原帖由 无衣天使 于 2008-6-14 03:56 发表
我只知道在现代,城墙已经完全失去了其军事和民用作用;
实用是衡量建筑的标准,城墙只出现在御外的万里长城上;
古代的单个郡城是为了显明捍卫内部城民的作用;
县城是为了县的安定和长久所修建的人民工程;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平原上村庄没有城墙不代表山寨没有寨墙
作者: yu58584339    时间: 2008-6-19 02:06

田地,乡村当然是在城外
由于历史的变迁,历代城镇中心和治所都不同,城墙所在的位置也不尽相同。
比如我老家汉城墙紧贴市政府不足300米,而明城墙却在远离闹市的偏远郊县
唐代长安城再大也比现在的西安小得多,看电视里发掘的古代皇宫遗址很多都是在郊区,在当时可是中心位置
作者: 南帝孟获    时间: 2008-6-19 10:58

西安那里的历代宫城变迁是不是因为战乱毁城——洪水蚀城——地貌改变——择址重建?
作者: 楓红一刀    时间: 2008-6-19 17:59

LZ玩310 玩多了
作者: 皎皎白狐    时间: 2008-7-2 13:05

汉唐宫殿群本来就经常分开,不见的都是在中心区。
作者: lzalv36    时间: 2008-7-2 18:31

城之拆解为,有土乃成。土就是墙了,大部分都是有城墙的,不过高矮宽窄不同而已。

以上纯属一家之言
作者: wangpku    时间: 2008-9-18 20:25


很多小县城是没有城墙的,尤其是那些新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在西南)
大家可以看一下新宋,虽然是小说,但是很符合史实。
ps:第一次发言,有错请谅解
作者: 青阳    时间: 2009-2-25 13:01

古代城墙内常有农田,有诗画为证
作者: 桃花岛主    时间: 2009-2-25 13:15



QUOTE:
原帖由 wangpku 于 2008-9-18 20:25 发表

很多小县城是没有城墙的,尤其是那些新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在西南)
大家可以看一下新宋,虽然是小说,但是很符合史实。
ps:第一次发言,有错请谅解

丽江古城无城墙,起因是土司姓木,如有城墙则成“困”了
作者: wrcxy    时间: 2009-2-25 13:24

许多农村也是有墙的,想想福建的土楼,抵御土匪什么的比较管用。乱世还是占比较长的时间嘛。
作者: 在人间    时间: 2009-2-25 13:27

一般城镇都有城墙,不仅城镇有墙,大多数村寨也有。农田都在城外。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09-2-25 17:19

不一定,看三国演义中火烧后的洛阳城都是平地建设的,必须用鹿角丫差抵挡敌军!
作者: 0405cwk    时间: 2009-2-25 20:25

我们辽宁的星城城墙保护的不错
作者: 绛橙子    时间: 2009-2-26 17:01

无墙何以为城。印象中中国大部分城墙都是在建国后才拆除的。各个城市中,东门,西门,钟楼,鼓楼之类的地名应该不少。
作者: 黑传说    时间: 2009-2-27 05:35

村庄间为了防止土地和灌溉纠纷问题,都有木栅栏和土堆分开。更军事化的要数客家人的围楼。县以上基本样貌是都城的mini版
作者: 游客II号    时间: 2009-2-27 20:31

和西方的城堡有啥区别
作者: 黑传说    时间: 2009-3-17 22:16



QUOTE:
原帖由 游客II号 于 2009-2-27 20:31 发表
和西方的城堡有啥区别

住一家人和住几百、几千家人的区别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