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历史上魏国有没有五子良将? [打印本页]

作者: KYOKO    时间: 2007-6-1 14:06     标题: 历史上魏国有没有五子良将?

当然,不一定是魏国官方定的,或者,根本不可能定.

那在民间,或者军队里面魏国到底有没有外姓五大将呢?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6-1 14:41

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
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当时应该是有这个说法的。
作者: 镜    时间: 2007-6-1 20:42

也可能并没有肯定的称呼...大家只是对这5个人评价最高罢了(不包括曹姓,夏侯姓的几个家伙)...
作者: 武骧金星    时间: 2007-6-1 23:16

恩~三国志里是把张乐于张徐并列的啦~但有没有这种说法~好象在三国志里没有明确的文字~演义里就更没有啦~
作者: 木村信渊    时间: 2007-6-3 11:25

夏侯诸曹等宗室地位特殊,无论何时大权一定是交给宗室成员,所以评价手下诸将时基本是排除宗室将领的

外姓中自然是五子最优了,当然倒也不是讲所有的外姓将领中五子最出色,而是在曹操评价时的那个时点,五子最优……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07-6-3 16:40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6-1 14:41 发表
是时,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
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当时应该是有这个说法的。

怎么漏了于禁?

这五人在三国志中同传,而且在武将的传记中排在最靠前的位置(不算宗室)当算是曹操手下并驾齐驱的五员虎将
作者: 东祖长离    时间: 2007-6-3 16:54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7-6-3 16:40 发表


怎么漏了于禁?


没有漏:

是时,(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
作者: 政宗    时间: 2007-6-6 19:12

不会吧.这也看不出来.
作者: 枫月    时间: 2007-6-8 10:49

观看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追月蒼龍    时间: 2007-6-8 19:57

良将嘛,难道非要去除与曹操的亲戚?据我所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可都是良将,混到高层,都是靠本事,并非只靠关系。用人嘛当然要用自己所熟悉的人!要说外姓嘛,曹营中张辽、徐晃、张郃、典韦、许褚等都是良将啊!于禁就算了,还不如李典乐进等!投降的不好!
作者: 杨平春    时间: 2007-6-8 20:09

LS似乎演义看多拉,许典也就罢了(好歹武力不错)夏侯敦也是名将吗,说他是名臣还勉强够格
作者: 東方不敗    时间: 2007-6-8 20:59

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
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作者: 镜    时间: 2007-6-8 23:07



QUOTE:
原帖由 杨平春 于 2007-6-8 07:09 AM 发表
LS似乎演义看多拉,许典也就罢了(好歹武力不错)夏侯敦也是名将吗,说他是名臣还勉强够格

许典也只是保镖...几乎算不上是将...夏侯惇属于全能性...打仗,内政一把抓...
作者: 东祖长离    时间: 2007-6-9 00:39



QUOTE:
原帖由 于 2007-6-8 23:07 发表


许典也只是保镖...几乎算不上是将...夏侯惇属于全能性...打仗,内政一把抓...

许褚官至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当然可以算将。别说许褚,就算是许褚曾带领的虎士当将军的也不少:

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余人,皆剑客也。



夏侯惇战绩不怎么样,比如:

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適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

人品倒还可以。
作者: 镜    时间: 2007-6-9 03:44

偶的意思是...许典不是那种在战场上起什么作用的将...他们只是有个"将"的称号的保镖...赵云和他们不一样的是...还多多少少出去混过一下...虽然战绩不好看...
作者: 阿弥陀佛    时间: 2007-6-9 13:03     标题: 回复 #6 绝世天骄 的帖子

禁与张辽、乐进并驱
张郃、徐晃略次.
作者: 鬼戟史文恭    时间: 2007-6-15 18:46

五人在三国之中为一传可见5人地位平等、不相上下,评价也是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证明其五人在外姓将中实为首
作者: lph55566    时间: 2007-6-25 22:42     标题:

好像有暗暗暗暗暗暗暗暗啊
作者: xiaomatu    时间: 2009-9-11 23:58

李典可惜死得早,否则不在五子之下。魏五子和蜀五虎的说法都是因为《三国志》把这五个人放在一起做传。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7-6-1 14:06 发表
当然,不一定是魏国官方定的,或者,根本不可能定.

那在民间,或者军队里面魏国到底有没有外姓五大将呢?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9-12 09:31

我记得好像五子里面应该是于禁排在最前?! 虽然张辽的功绩排最前!
作者: 人中吕,鬼中羽    时间: 2009-9-14 09:13



QUOTE:
原帖由 congwanshui 于 2009-9-12 09:31 发表
我记得好像五子里面应该是于禁排在最前?! 虽然张辽的功绩排最前!

五子并无所谓排序问题。

陈寿作传时的排序是,张乐于张徐,于禁只排第三。

但是,于禁排第三,可能是因为他晚节不保而被罚了分,如果不罚分的话,理论上,没准排第二、甚至第一,都有可能。

当然,于禁排第三,也可能并未被罚分,本来就只能排第三。

总之,五子良将排序的事,无法深究了。
作者: 方二    时间: 2009-9-17 22:51

陈寿的评价是,于禁晚节不保,不用评了;徐晃和张合多少有点名不副实
PS:徐晃再往下是全家死光光的朱灵……
作者: 凤翔天血    时间: 2009-9-18 21:56

私以为,曹操早期于禁乐进二位英勇雄壮,屡建功勋。
           中期张辽初露锋芒,作为善于统御骑兵的将领在魏军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张合(那个我不会打)徐晃则在魏国建立后仍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窃以为于禁胜在威严,治军从严,赏罚从严,所以他前半生才能那样辉煌,当他投降的那一刻,他的军事生涯其实就死亡了,因为他自己背叛了自己的行为准则。
           乐进,这个仁兄感觉就是很猛啊,对他不太了解,只知道史书记载一生不败。
           张辽则是勇,他的谋略私以为并不是太出众,起码在五子里只算中等吧,但是他应该是最勇敢的,敢于单人去招降敌人,敢于用少量兵力攻击敌人大军,因为勇,所以张辽能用险招,也就有大胜。
      
           徐晃同志治军也很有方,于禁凭的是赏罚分明,治军从严,徐晃则有点孙子兵法里风林火山的味道,急行军可以飞快,兵力不够就坚决不动,恩,私以为确实有孙子风范。

           张合(不会打啊o(╯□╰)o)同学这家伙好像挺鬼的,感觉有点老狐狸。毕竟是被形容成张良那种。

好了,胡乱说的,大家见笑
作者: wzyyhh    时间: 2009-9-19 13:47

当时是有五子良将的,是张辽,于禁,徐晃,乐进,张合五人。
以张辽为首,剩下几人顺序不确定。但张辽,徐晃,张合肯定靠前。
张文远八百破十万威震逍遥津,徐公明长驱拔蜀寨大败关羽。张偶义文武双全孔明尚不可小看之,足见三人地位。毕竟曹操也是会用人的。
作者: wzyyhh    时间: 2009-9-19 14:12     标题: 回复 #23 凤翔天血 的帖子

[blur]张辽在五子中谋略应是最高的,原因是:1。我们从没看见文远惨败过。
                                                      2.五子良将只有张辽被任命于合肥,相当于都督,以李典,乐进为辅。可见曹操对他信任和对他能力的肯定。
                                                      3.乐进之所以被认为智力高,是因为他对事都很敏感。洞察仔细。做事谨慎。这也是曹操派他辅助张辽原因。而他一生未做大官,这也说明他能力的局限性。
                                                     4.逍遥津一战文远扬名于天下,关羽都做不到,因为张辽,李典,乐进三人有矛盾,但张辽能不计前嫌,致使二人拼死血战。而关羽自傲,连黄忠都不放在眼里,史书记载,封五虎将时,关于曾不屑于黄忠为伍,曾推辞过当五虎之首,大家想想,连黄忠都不放在眼里的人还会把李典,乐进放在眼里吗?当然不会!更不会像张辽那样像别人道歉了!足见文远谋略非凡,识大局。
     另外,张合其人,文武双全,前期并为散发光芒。因为曹操集团杰出人才太多。但到后期张合年过花甲仍不减当年之勇。孔明说过他最担心的武将就是张合。
     还有于禁,他是个将才。对于头像这件事,有很多说法,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毁了他的清白。历史是被冤枉的人太多。比如一种说法是于禁投降关羽是为了刺杀关羽。但他没想到关羽那不久后就死了。
                                                     5.土山约三事,张辽的说辞相当精彩,试问五子良将谁有这本事
     以上均为我个人想法,没从网上摘抄,不信可以去查,我不敢放大话,但三国演义我至少看过110遍,资治通鉴10遍,三国志50遍,后汉书2遍,至少对这里是比较了解的[/blur]

[ 本帖最后由 wzyyhh 于 2009-9-19 14:18 编辑 ]
作者: 崔浩    时间: 2009-9-20 15:00

楼上不是说三国志看了不下50遍吗?这样低级的错误都会有?

是不是只看三国志这三个字看了50遍呢?

五子良将我个人更看好于禁,就他还有点真正的大将之风,剩下的张合技巧则以,但缺乏大将所有的控制力。
至于乐进、张辽、徐晃更多的以勇猛著称,做个先锋之将有余,让他们掌控战局,曹操不看好他们。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9-9-30 13:40



QUOTE:
原帖由 wzyyhh 于 2009-9-19 14:12 发表
张辽在五子中谋略应是最高的,原因是:1。我们从没看见文远惨败过。
                                                      2.五子良将只有张辽被任命于合肥,相当于都督,以李典,乐进为辅。可见曹操对他信 ...

年轻人,你看三国志50遍能得出乐进智力出色,辅佐张辽?而且官不大的结论?
作者: fcxtc807266    时间: 2009-10-1 19:45

五子良将,,个人以为,,排名是,张辽,张颌,徐晃,于禁,徐晃,于禁练兵ok冲锋陷阵就弱一点,
作者: 包大人    时间: 2009-10-20 16:25

张辽是有将才的,有勇有谋不用说啦,曹操肯把合肥那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他,足以见证曹操对张辽能力的认定和对他的信任啦

其他4位个人认为都有将才,不然评他们为“五子良将”干吗呢.....(个人对他们的认同)
作者: a9536829128    时间: 2009-10-31 14:17

有的,张文远,于文则,李曼成,徐公明,和乐文谦啊
作者: shicanhui    时间: 2009-12-7 16:11

后人研究历史多根据前人留下的有关书籍,这个前人对于当时的人和事大多也是后人,既然不是那个时代的没亲眼所见自然难说准确。那同时代人写的呢?也不尽然。现在叫你写中南海的一些事情你就写的对了?更何况那个乱世。再加上书是人写的,人是个感情动物,所以历史很难有定论。如果大多数史书都这么说,你就信吧。如果说法很不一,那你就辩吧。我读史不多,陈寿为“张辽、张合、徐晃、乐进、于禁”五人合写过一传,称“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这传我也没详看。这个没有什么原则性问题,不牵涉私人感情,想来陈寿不会瞎编也没有瞎编的必要。估计是有吧。
作者: 南帝孟获    时间: 2009-12-7 17:14

于禁政治上犯的投降错误居然没有影响到其历史评价,不知道说什么了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9-12-10 21:56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7 17:14 发表
于禁政治上犯的投降错误居然没有影响到其历史评价,不知道说什么了

怎么没影响?不投降,那魏书17估计就是于张乐张徐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