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日本战国和中国三国的兵力问题~~可以看出,三国时期的打的仗有着很大水分~~~ [打印本页]

作者: 浪燕陵    时间: 2007-2-3 16:15     标题: 关于日本战国和中国三国的兵力问题~~可以看出,三国时期的打的仗有着很大水分~~~

关于日本战国和中国三国的兵力问题~~就兵力来说,似乎日本真实一些~~~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先看看日本的记载.
按照高先生的<龙战三千里>里的说法,日本人在战国时代大约有3000W人,那时候大约有20-50W的兵力(按照我在另外一贴中得到的数据来看),比例约1比150.我们知道,日本战国时代的兵力是很水的,装备差得不得了,要不是在打仗一定不知道这些是士兵.所以,150个农民出一个士兵也情有可原.同时,日本战国时代是全国大战,似乎也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宁的,可见这些兵力已经是日本人的极限,这个应该没有人反对吧?而且,从近代来看,日本人万恶的关东军也不过是几十万而已.(但这时候的日本人口已经不止3000W了)可见,一个国家可以出的兵力是有限的.这个常识大家也肯定明白.
但是,看看我们的名著<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面的战争描写实在宏大:动辄就来个10W的叛军,黄巾起义也来了个几乎几十万(好象还有人想说是100W的~~~~一脚踢开).这种开头,实在是宏大的不得了:于是,为了圆谎,罗先生不得不一直把数字往大的地方说~~可怜那些根本没有存在过的士兵~~至于后面的大战,人数也有不少不实之处,现在查明的就有赤壁之战~~~
为什么我这么肯定三国时期没有这么多兵力呢?史书上有记载,汉代全盛时期人口是3000W(汉武时期?好象还有一个说法是1500W,记不清了),而三国结束的时候,蜀大约有100W人口(我已经把没有在编的人口算了进去,而且好象算多了)吴大约是150W(也肯定没有这么多)魏比较多,但是也不过300W.
由上面可见,三国末期整个国家的人口总数也就只有600W不够(从一个侧面来看是三国的仗打得太多,但同时也可以看到汉末究竟有多腐败~~~当然,我个人认为怎么打都是不可能打成这么少人的,所以我个人倾向于上面所说的"1500W"的说法),那时候的中国还有着西域的一大片地方,人口可能还有不少没有算进户籍的,但似乎也是差不到哪里去(那时候的人口普查也是很严格的)
三国缺人,是一件人尽皆知的事情.孔明六出祁山,打赢了仗,不要土地,就只是把人带回蜀国的例子就是明证.
好了,三国时期开始算尽也不过是1500W人,和日本在同一个数量级,但它又凭什么出这么多兵?况且,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人民都束缚在土地上,是不可能经常去打仗的(虽然三国时代的田地很多都被战争毁坏,但曹操在自己的领地里圈下地方来给农民种地的事迹也告诉我们,其实那时候也是很看重种田的)(PS:废话,什么时候领主不看重粮食?)
所以我说,如果非要找其那么多人去打仗,除非是把不打仗的农民算在内,(也就是一个地方反叛,就把那个地方的所有人民都当作是叛军)否则是不可能有着动辄上10W的军队的.就那时而言,约有35W人参加赤壁之战已经是大战了(所以<三国>中描写这段历史的篇幅不短)
<三国演义>中打了几百场大大小小的战斗,除了几次有名的大战之外,其实其他的战斗水分都很大.要不就是几千人变十几万,要不就是根本不存在,是罗先生虚构的,要不就不说明兵力,含糊地拖过就完事(这种情况最多,大家可以去看看)
还有,(是够长气的)<三国演义>中的杀敌数据实在是不可靠.虽然我们知道,三国时期人口减员很严重,但是一场20W人的战斗下来,死个1W人已经很多了(不要以为战争会真的经常来个全军覆没或者死伤大半,这种情况是很少很少的)但演义中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动辄就来个大败,来个死伤无数.这里我只可以认为,罗先生是把逃兵也算进死亡人数中了.(逃兵是很常见的,日本战国时期经常会有溃败,中国也肯定不例外)
三国演义固然好看,但不真实的地方也是很多的.我看见不少人都说日本的战斗小儿科,说什么"几千人的战斗根本不是战斗",而不愿意去了解别国的历史.这实在是~~~(话好象说重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家说护犊情深,而让人的智慧也蒙尘(后半句貌似~~~).我们其实也是一样的.中国三国时代打的仗肯定比日本战国打的激烈,参加的人数也肯定更多.但这还没有多到"几千人的战斗根本不是战斗"的地步.自我膨胀的太大也不会是好事情~~~~(口气又重了~~~)
最后~~~~~我不介意大家扔鸡蛋~~~~还有,这是一时之气憋出来的东西,起先根本没有腹稿(所谓有感而发嘛),所以文理不通的地方肯定会有,请大家原谅~~~
作者: 远舟    时间: 2007-2-3 17:02

楼上的观点大体上正确----罗灌水放卫星太厉害
不能说三国时期打仗水分大,水分大的只是罗某

所以,真正熟悉三国历史的人,不会信口说出日本战国时期战斗规模太小之类的话
那样说的人,既未必通日本史,也未必通中国史,大多都是历史观不太好的人

当然,三国中后期由于基本上只剩下三个较大的势力
因此魏蜀吴各自的动员力数量还是会超过战国时期的各大名
另外,在生产逐步稳定后,单位人口的动员水平也会提高
三国的战争规模高于日本战国时期,但仍然基本在同一数量级
作者: 长卿    时间: 2007-2-4 16:31

lz观点没什么问题,但有一些数字错了。东汉桓帝年间人口近5000万,整个汉代极盛时期人口近6000万,而非lz所说的3000万。所以,黄巾前汉代人口起码4000万。黄巾起义算上妇孺的话,不止百万。经过混战,到晋朝统一时,在册人口为1600万,算上隐匿人口的话大约是3000万。吴国灭亡时,户籍人口230万,而不是lz所说的150万。另外,由于中国土地比日本肥沃,同样人口可养兵力比日本多,例如蜀汉人口约百万,但常备军却有十万,兵民比高达到可怕的1比10。(二战时动员率最高的国家芬兰貌似也不过16%)
作者: 无知无畏    时间: 2007-2-4 20:06

中国历史上人口一直都是个问题,只能是个考证的数字,具体数字只有老天才知道了。另外战乱时期,流离的人口众多,就算官方有统计,这部分人也不被算在内的。还有就是人口的统计方法,不同时期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出来的数据可能相差很多。三国演义只是小说,不会真有人拿他当史书看吧。三国志的记载还是比较客观的。
作者: gw0572213    时间: 2007-2-4 20:28

我也觉得是差不多的人口规模。无论是三国还是日本战国都是一个历史阶段,人口都有巨大幅度的变化。三国应该是从东汉的4000W开始经过黄巾之乱后骤减,然后在军阀割据中逐步减少,直到三国鼎立阶段开始增加。日本战国的话其实比三国有一点好,就是军队被击败后溃逃的比较多,士兵多是农民,战死率比较低。所以人口是缓慢地增长。日本打朝鲜时是战国末期了动用了20W的兵力,而三国后期淮南三叛的时候基本也是出动20W兵力。
作者: 浪燕陵    时间: 2007-2-5 12:40     标题: 非常抱歉~~~~

实在抱歉,由于是一时的戏言,所以数据上遗憾地有不少偏差,弄得我也像罗先生一样犯错了~~~~
实在是抱歉.
还有要说的是,就人口的增加量来说,我国是很恐怖的~~~基本上打完一场仗后很快就可以复原(相对而言),所以中国人打仗是很拼命的.
而且,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日本人截然不同(所以两国的和解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而且日本这个缺乏资源的岛国必须走出来才能生存),日本人可是很会逃的.所以日本战国打的仗不比我们三国少,但是却人口损失得不那么厉害.
作者: 国产007    时间: 2007-2-5 14:09

不能说《三国演义》纯粹胡说,东周时秦灭六国出兵百万,何况到东汉末农业生产力得到大幅提高,人口增长很快啊!
作者: 浪燕陵    时间: 2007-2-5 17:00

出兵百万?这是没有依据的说法.
秦国可以有多少兵力?七国之一的秦国是不可能有100W的兵力的,要知道那时候中国连3000W人口也不够,如何一个国家出百万兵力?种田的人都到哪里去呢?
作者: 流浪的云    时间: 2007-2-5 18:13

兵农分离前是怎么出兵,秦就是怎么出兵的。常备军在汉前期的规模都不大。君不见霸上细柳一共才多少人。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7-2-5 19:55

日本人口3000万的根据是什么?
二战时期其人口也不到8000万吧?
在没有花费和农药机械的情况下,其土地养的活3000万人?
我有个数据
江户时代不到300年间粮食产量增长了近80%,从1588年的1800万石增长到1872年的3222万石。” (孙承.《日本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形成》.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
按照3000万人计算,每人年仅仅半石口粮,似乎有问题吧

[ 本帖最后由 zsxmmhd 于 2007-2-5 20:02 编辑 ]
作者: zzz_zzz    时间: 2007-2-7 16:19

日本当年绝对没有3000万人口,算算石高就知道了,难道都是啃树皮不成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7-2-8 10:29

三国的兵力应该稍微多点。

三国的情况因为户要纳税,所以统计的时候存在漏的现象.

另外朝廷控制力变弱,一些边远的地方不可能统计到.
作者: yourarthur    时间: 2007-2-11 16:59

我觉得首先要弄清的是什么人算是兵。比如说黄巾起义,黄巾军本来就是百姓,又非正规军队,即使是说几十万和上百万也未必是假(因为老弱妇孺都是算在内的)。而至于后期诸侯的军队,参照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的运粮百姓人数,似乎三国时那些后勤人员人也应该是军队而非按照百姓算的吧,三国演义中涉及的军队人数未必是真,因为中国古代打仗喜欢诈称多少万,但也非楼主所说的那样。日本在战国时军队是没什么忠诚可言的,叛乱事件数不胜数,军队损失少也是很正常的,一般只有老大级别的会选择自杀,一般的家臣都能随时换个主子,因为他们也为了自己的家族而生存。
作者: XM8    时间: 2007-2-11 20:19

中国的三国时期,曹魏兵力主来来源于募兵,这个和户口数量无关,当时中国的实际人口要比官方统计多的多,北方战乱使大量人口流离失所,募兵并不困难.而吴,蜀两国主要是征兵,这个才和户口有关.蜀国28万户,10万兵力.这种比例确实很高.史书上也有"西土苦其役调"的记载.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蜀国不可能有10万兵力.吴国53万户,23万兵力,但是这23万兵力中有60%是少数民族.曹魏也大量使用胡人为兵.而少数民族的人口是不算在官方人口之内的.

关于战国末年的人口,葛剑雄认为全国是4000多万,而不是以前普遍认为的2000万左右.三国末期的实际人口,王育民认为应该是3800万左右.

个人认为不同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不同,人民承受劳役的耐力不同,军事体系/制度不同,以人口来推算对比双方的兵力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7-2-11 20:20 编辑 ]
作者: 国产007    时间: 2007-2-13 09:26

据史记记载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帅军50万于长平坑杀赵卒40万。秦灭齐、楚时总兵力过百万不足为奇。又当时秦、赵面积不过相当与现在一两个省,长平之战时兵力总和有90万之多,东汉末曹魏吞并冀、青、幽、并,后国力显然超过东周时的秦、赵。
作者: XM8    时间: 2007-2-13 19:29



QUOTE:
原帖由 国产007 于 2007-2-13 09:26 发表
据史记记载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帅军50万于长平坑杀赵卒40万。秦灭齐、楚时总兵力过百万不足为奇。又当时秦、赵面积不过相当与现在一两个省,长平之战时兵力总和有90万之多,东汉末曹魏吞并冀、青、幽、并,后国力显 ...

史记并没有记载长平的秦军人数,而赵国被杀的45万人现在认为并不都是军人,因为秦军以人头计算军功,他们杀起人来可不管对方是百姓还是军人.
秦灭楚时兵力60万,王翦说这就是秦国全部兵力了
秦国灭齐没有兵力记载,兵力构成就是王贲灭代时的兵,代不过是在苟延残喘,没有什么实力,按理说用不着动用多么庞大的部队.
秦国统一以后全国的兵力大概由三部分组成,关中10万,北部30万,南部50万,加起来也就是90万.

个人认为中国古代限制总兵力上限的条件主要是人口基数和经济基础,东汉末年长期战乱使得人口大量减少,经济结构被严重破坏.这两个条件都远不如统一后的秦国.
三国志里记载的双方交战实际兵力数字还是比较可信的,三国演义就不谈了
作者: 心湖一笔斋    时间: 2007-2-13 21:10

似乎是日本进入了江户时代,人口才1700万。
作者: ticktock    时间: 2007-2-13 21:56

LZ你要讨论这种问题忘了个根本的因素


战争经历的时间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07-2-13 23:15

非常抱歉楼主,你的数据基本上全都不对,只有蜀国灭亡人口还算靠谱——官方统计是94万口。

战时统计人口是个大问题,中国不像日本那样大名林立,搞得是中央集权;这样地方的豪族很容易隐瞒大量人口。西晋立国后普查人口,短短数年时间人口差点翻番。所以这个帐不能随便算。

远舟师兄啊……老罗是仔细研究过裴注的。他那个数据是参照“三十万青州军”,把后勤人员算进去的,不是实际作战部队。
作者: 天涯海角心    时间: 2007-2-16 15:56

我认为三国时期地主豪杰有可能为了隐藏人数少交地税,所以少报给官方,并且中国的少数民族应该未算在普查人口内,所以上10W的大战还是应该有的,当然三国演义毕竟是文学,所以夸大一点事实也不足为奇。
作者: 九千岁    时间: 2007-2-17 09:37

《三国演义》有水分,《三国志》的记载总没有错吧?
记得两个比较大的数据就是“青州黄巾百万”和“南阳户口百万,而术(袁术)奢糜日甚”,黄巾百万自然包括家属,但曹操精简之后还得锐卒三十万,相对日本已是天文数字,至于南阳之地就有百万户口|(只是户口而已,人口就不知道多少了),更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了。由此估计,汉末全国人口,当有3000万以上。
至于三国统一时全国人口所剩无几,那自然是几十年的不断战争所致。
想当年李郭交兵,两京之地十五岁以上男子都被强迫充军,可见杀伤之重,破坏之强,人口数之下降迅速,可见一斑。所以到三国统一之时,全国只剩那么点人口,也不奇怪了。
作者: 秀吉    时间: 2007-2-20 00:29

打仗会报虚数的,赤壁之战曹操的兵力就是例子
作者: coolyu198281    时间: 2007-2-20 00:47     标题: 一点意见

三国和日本战国时间差的太远了没什么可比性。。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7-3-1 17:56

日本会有3000万?!!白痴才有这种想法,在农业社会,日本弹丸之地,能养3000万?除以10吧!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7-3-1 18:14

实在抱歉,由于是一时的戏言,所以数据上遗憾地有不少偏差,弄得我也像罗先生一样犯错了~~~~
实在是抱歉.
还有要说的是,就人口的增加量来说,我国是很恐怖的~~~基本上打完一场仗后很快就可以复原(相对而言),所以中国人打仗是很拼命的.
而且,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日本人截然不同(所以两国的和解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而且日本这个缺乏资源的岛国必须走出来才能生存),日本人可是很会逃的.所以日本战国打的仗不比我们三国少,但是却人口损失得不那么厉害.

你知道为什么吗?你觉得可能吗,在中国,人口的增加很多是逃避的流民回来了,
我看过一个统计,人口几十年增加了几倍,这显然不可能!
所以说,哈日不要那么过分,黄巾军全民皆兵,百万是有可能的,官渡10几万,加上其它方面的对抗,总参与人数会接近20万,而赤壁曹方有接近20万兵力,刘孙方有6万以上,书上明说是号称百万,而孔明后来分析也就20来万,也不是很离谱,秀吉攻朝鲜时抽全国兵力加起来20万(那时后日本的军备人员比例是很多的),当时明朝的军队达百万!!人口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按比例,日本军民比更高!!
作者: 龙宽九段    时间: 2007-3-1 18:25

兵役制度都不相同,即使是猴子兵农分离后常规军事用兵也是赶不上中国的
作者: cndragon    时间: 2007-3-3 06:27     标题: 不同意!

依照斑竹说的,三国人口比日本战国时期的人口还少,可能吗?就算是三国时期,我们的地盘也比他们达好几倍!为什么人口会比他们少????还有怀疑斑竹是不是会说中国话的日本人。。。。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07-3-3 10:19

这个,对三国志里的兵力真假其实我个人也有怀疑。

一是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不过万人,实在是......

另外赤壁之战曹操20万人,这个数目实际上是孙刘这边的人为了宽慰孙权而做出的结论,真真假假的我也迷糊了。
作者: 九千岁    时间: 2007-3-3 10:28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07-3-3 10:19 发表
这个,对三国志里的兵力真假其实我个人也有怀疑。

一是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不过万人,实在是......

另外赤壁之战曹操20万人,这个数目实际上是孙刘这边的人为了宽慰孙权而做出的结论,真真假假的我也迷糊了。

没错,为了宽慰孙权,所以20万这个数字是虚的,实际数字只可能多而不可能少
而官度之战,三国志记载是袁绍军十万,但是前面还有一段,大意是说众数十万,精简十万
至于曹操的兵不满万,那便是战胜者为了炫耀功绩而估计把己方的参战兵力往低了说而撒下的弥天大谎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07-3-3 10:50

另外一点,就是楼主仅仅从人口比例的角度来做比较,这是欠妥的。双方户籍制,军制,都会对军队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只看人口比例是看不清楚的。当然,演义里肯定是掺了水的。

另外一点,东汉人口,一般认为在5000万---6000万的水平,而晋初统计时,人口连2000万都不到。

以中国人的生育能力和生存能力,尚且如此。那么三国时代的战争规模和带来的灾害,可想而知了。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07-3-3 10:53 编辑 ]
作者: 武田道玄    时间: 2007-3-3 13:31     标题: 动乱惹得

其实日本大名的兵力和粮食产量正相关,而且为了小心基本上都是农闲的时候打仗
而三国时期拉个人就是兵,不管农闲农忙而是的战争的残酷性和规模都大大上升了
作者: i13166270    时间: 2007-3-4 17:15

长知识了嘎嘎
作者: XM8    时间: 2007-3-4 20:48



QUOTE:
原帖由 九千岁 于 2007-3-3 10:28 发表



没错,为了宽慰孙权,所以20万这个数字是虚的,实际数字只可能多而不可能少
而官度之战,三国志记载是袁绍军十万,但是前面还有一段,大意是说众数十万,精简十万
至于曹操的兵不满万,那便是战胜者为了 ...

按照现代学者的观点,三国末期有3000多万人,那么赤壁大战那会全国能有1500万就不错了,北方大概也就1000万左右,在这个基数上能凭凑20多万军队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个比例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只能认为这个数字是正确的.

裴松之对三国志关于官渡之战曹军数量的疑问应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曹操为什么就不能只有1万呢?
作者: 巴蒂斯图塔    时间: 2007-3-5 01:23

LZ是“弱智”,说得有如关公战秦琼,拿演义和游戏比,
作者: 浪燕陵    时间: 2007-3-10 14:12

怎么呢?这种文章确实是有关公战秦琼的意味,不过说来,写这种文章还能够用什么法子?比较的东西本来就是"关公战秦琼"的类型吧?
作者: honeymaimai0812    时间: 2007-3-10 16:24

一般都是虚构的!!
作者: 龙骧将军    时间: 2007-3-16 21:09

《三国演义》是小说,那《水浒传》里宋江麾下还有二十万大军呢,可是看看《宋史》,实际上宋江义军哪里有那么多人。
作者: chrondolf    时间: 2007-3-20 09:46



QUOTE:
原帖由 龙骧将军 于 2007-3-16 21:09 发表
《三国演义》是小说,那《水浒传》里宋江麾下还有二十万大军呢,可是看看《宋史》,实际上宋江义军哪里有那么多人。

水滸的作者東西南北都分不清呀, 從大名府去東京還要從梁山下過, 那傢伙迷路了? 那些好漢們居然可以從梁山帶了幾千人大搖大擺的去攻打長安, 不知東京城裏那幾十万禁軍都去哪了!
作者: 异史氏    时间: 2007-3-20 11:00



QUOTE:
原帖由 长卿 于 2007-2-4 16:31 发表
lz观点没什么问题,但有一些数字错了。东汉桓帝年间人口近5000万,整个汉代极盛时期人口近6000万,而非lz所说的3000万。所以,黄巾前汉代人口起码4000万。黄巾起义算上妇孺的话,不止百万。经过混战,到晋朝统一 ...

3楼正解 LZ的数据是错误的 实际上二十四史里有过关于中国汉朝人口的专题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汉全盛时期人口曾达到过5500万+
即使是汉末 黄巾乱前 人口也应在5000万之数~

至于日本当时有3000万人口的考证 也应该是比较粗略有偏差的 当时占今日日本领土很大一部分的虾夷洲(北海道)乃是寒荒之地 人烟稀少,而战国末世开始后日本的人口更是在混战中锐减(日本人嗜杀成兴,常有围城攻伐导致民竞相食的惨剧发生)

所以三国末期和日本战国的人口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对于很多朋友关于三国与战国的争论 我觉得大可不必关公战秦琼 非要分个上下
一样的乱世 不一样的精彩~ 乐在其中就可以了~!
作者: 心湖一笔斋    时间: 2007-3-20 11:12

楼上的朋友
而战国末世开始后日本的人口更是在混战中锐减(日本人嗜杀成兴,常有围城攻伐导致民竞相食的惨剧发生)

这句话明显有错误,“嗜杀成性”这点通用于中国内战,但不同于日本战国内战。日本当时社会结构很复杂,人力资源的宝贵使得任何一个战国领主都不太会使用屠城屠地的手法。
作者: 远舟    时间: 2007-3-20 11:43

战国时期的人口减少,主要还是饥荒、疫病、流散等等原因

即使是对明朝,倭寇大量掳劫沿海人口也比肆意屠杀来得普遍
作者: 异史氏    时间: 2007-3-21 09:16



QUOTE:
原帖由 心湖一笔斋 于 2007-3-20 11:12 发表
楼上的朋友
而战国末世开始后日本的人口更是在混战中锐减(日本人嗜杀成兴,常有围城攻伐导致民竞相食的惨剧发生)

这句话明显有错误,“嗜杀成性”这点通用于中国内战,但不同于日本战国内战。日本当时社会 ...

呵呵 这位小妹妹误解我的意思了 倭人“嗜杀成性”非但专指其在战国中的表现 而是其民族劣根性的体现 (综观中国历史 我中原民族尤其是汉人 通常都不会在正规战争中滥杀太甚 历史上中原人口的几次锐减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南北宋朝、后金入关之初,无不与外族入侵有莫大关系,故小妹单以“中国内战”一言以敝之,未免有苛责太过之嫌~)

“常有围城攻伐导致民竞相食的惨剧发生”------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日本战国中经常有屠城发生,而是指由于日本战国的小城邦大多有坚固的堡垒,所以军阀混战时为避免过多伤亡,有实力的一方会采取围而不攻的方式迫使其抵抗意识瓦解,亦或令其粮水断绝自生自灭(这一点任何关于日本战国的史迹中都多有记载 并非在下杜撰)
战国三霸主中前一位的信长霸道,以众临寡时决会选择强攻;后一位的家康野战生猛,常有歼敌于运动战的秒笔;而只有小猴秀吉是最推崇此围城之道的,加之其变态的说服力,很多城池都在他的包围下不战而降了(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那些小国寡民的城邦也常会在此过程中断水绝粮、死者相藉。武士在那个时代之初,更象是保地方百姓平安(生命、财产)的子弟兵性质,重视人口的愿望在战国的前期并没有哪位大名有能力实现,只到战国中后期随着各势力的稳定、领民得到一定程度安息,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作者: zhao12151013    时间: 2007-3-24 17:28

首先楼主你根本不了解历史  我想问你 日本3000万人口时  与之同时的明朝有多少人?    而明朝的领土是日本的多少倍 难道说日本的城市比明的城市富庶吗  况且当时明朝有许多大城市已经是世界上规模前列的   而日本有吗  秀吉毕生梦想的征服大陆也不过来了10来万人(还包括很多后勤人员)   如 果他的全国人口有3000万   难道会只来这么少   况且战国也是战争频繁   黄巾之前汉有5000多万人 而黄巾起义难道说一定都得是有资格当兵的人才起的吗?   男女老少都算上了 才有所谓的“十几万”“几十万”  如果说 黄巾的素质不是那么的差  能那么快就被卢植等人剿灭吗?  三国志的兵还虚  楼主你是没分清演义和志   演义是艺术作用所以  动辄“十万大军”  实际上没有那些   前面有朋友说过质疑曹操官度的兵力  其实我也有同感  曹操当时最起码已经是占尽了黄河以南的全部中原地区  难道说这次决战才派来那么但人
作者: yemoji    时间: 2007-3-25 15:51

其实我还是比较支持主题的观点的啦!!
读中国历史的时候就决得中国人口怎么加也得不出百万雄兵的结论!!
所以三国毕竟是小说真正三国时期的战争规模要小很多!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07-3-25 16:35

围城导致城中“民竞相食”的事中国发生过几次,而日本则没有发生

而历史上人吃人的惨剧中国发生过多次,日本则没有相关的记载
作者: 异史氏    时间: 2007-3-26 09:13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07-3-25 16:35 发表
围城导致城中“民竞相食”的事中国发生过几次,而日本则没有发生

而历史上人吃人的惨剧中国发生过多次,日本则没有相关的记载

没看过就说你没有看过 什么叫“没有发生”和“没有相关记载”
给你举个著名的例子:
“饿杀鸟取”
1581年6月,秀吉进攻因幡鸟取城,他先派人在城内以高价买米,然后再围城。并派重兵拦截毛利家的运粮部队。仅一个月,鸟取城就成了地狱,树皮、草根都被吃光,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城主吉川经家以切腹落城的代价换取了全城士兵的性命。
作者: 轩辕空灵    时间: 2007-3-29 14:29

按照史料记载,汉朝这么大的国土还不如日本的人口多~~~恩~~~那个时候就在搞计划生育阿~~~
作者: 昭福    时间: 2007-3-29 20:24

资质通鉴,应该比较准确吧
作者: zjy3153946    时间: 2007-3-31 01:18

中国古代计算人口不是以人为单位,而是以户为单位的。一般认为平均一户为五口。
作者: 静淀海    时间: 2007-3-31 17:19

楼主显然你的资料不太准确  汉朝全盛时期1500-3000万人?  日本全境还不如中国当时一个州大  他就能有3000万?   汉朝全盛时期接近6000万的人口   如果日本有3000万人口  那与之同时的明朝呢?  我觉得楼主的用心有问题  因为一个24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当然不算北海道)打仗用的部队少    就去怀疑一个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史料的真实性    呵呵    不过楼主说的 也没有错  三国时代战争的确有水分 不过你说的应该只是 三国演义   可是日本战国某些部分也有演义的成分 这也是事实
作者: 淮南黄予    时间: 2007-4-1 15:06



QUOTE:
原帖由 九千岁 于 2007-2-17 09:37 发表
《三国演义》有水分,《三国志》的记载总没有错吧?
记得两个比较大的数据就是“青州黄巾百万”和“南阳户口百万,而术(袁术)奢糜日甚”,黄巾百万自然包括家属,但曹操精简之后还得锐卒三十万,相对日本已是 ...

同意九千岁的观点。

汉末的黄巾之乱,军阀割据,江南的大规模瘟疫是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常年征战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粮食奇缺以致发生人吃人的现象。曹操败袁绍定冀州时(204年),冀州户口只有30万户,不及南阳一郡一半的户口(南阳在袁术之前受害较小),却把曹操高兴得直嚷“冀州真乃大州”。而此时离黄巾之乱(184年)不过20年。

[ 本帖最后由 淮南黄予 于 2007-4-2 13:45 编辑 ]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7-4-1 19:40

日本的历史浮夸很多.~~
古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业(含渔业,牧业).
日本农业技术很不发达,到战国时代才学会用粪便做肥料.
但考虑到人个头小,消耗少.800万以上的人口是应该有的.

中国三国研究学者太相信三国志,却不敢认真分析,裴松都比他们强.
作者: 蜀★子龙    时间: 2007-4-1 19:59

这是文学家或说书者的夸张而已,很奇怪吗?
史学家记载的人数也不可靠的,比如说赵括领的40万军马被坑杀,赵国有那么多军队吗?让赵括领导!
作者: 徐宾    时间: 2007-4-8 08:45

三国时期一个地方被统一后,人口应该逐渐恢复才对.
赤壁之战时冀州已是大后方,人口应该比五万户多出不少吧.
作者: zouyu    时间: 2007-4-13 18:12

三国演义和三国历史是一回事吗?
作者: zouyu    时间: 2007-4-13 18:19

演义和历史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大家还是关心真正的历史吧。
作者: 静淀海    时间: 2007-4-16 11:41



QUOTE:
原帖由 浪燕陵 于 2007-2-3 16:15 发表
关于日本战国和中国三国的兵力问题~~就兵力来说,似乎日本真实一些~~~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先看看日本的记载.
按照高先生的<龙战三千里>里的说法,日本人在战国时代大约有3000W人,那时候大约有 ...

难得你写了这么多字  可能貌似你更关心的是日本战国  所以你根本没有仔细研究三国的一些问题  导致了你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   那就是你以为中国三国初的人口在1500万左右 当然这是对的   可是真正的错误是  你以为三国演义是历史    况且你说日本战国记载的真实  可是你忘了  它不是一部正统的编年体史书  所以演义的成分也许要比三国演义还多

[ 本帖最后由 静淀海 于 2007-4-16 11:42 编辑 ]
作者: gf1865    时间: 2007-4-16 17:42

关于三国的人口兵力不是很清楚。

但是战国时期的,前两天老师刚讲到。

秦国有近600万人口,兵力不下100万。

赵国有230或240万的人口。兵力在50到60万之间。

这个数据是比较可靠的。

长平之战确实有所夸大,估计双方参战兵力最多在25到30之间。赵国损失兵力应该在7,8万以内。

长平之战不是关系到两国生死的战役,只是一场争夺利益的战争,双方不会大规模的投入兵力。

另外,要坑杀40万人,也算相当大规模的工程了,不可能是真实的!
作者: 静淀海    时间: 2007-4-17 19:55



QUOTE:
原帖由 gf1865 于 2007-4-16 17:42 发表
关于三国的人口兵力不是很清楚。

但是战国时期的,前两天老师刚讲到。

秦国有近600万人口,兵力不下100万。

赵国有230或240万的人口。兵力在50到60万之间。

这个数据是比较可靠的。

长平之战确实 ...

这个好象是日本战国不是春秋战国  

  
你认为长平之战争夺利益? 一场争夺利益的战役至于打到赵国一蹶不振吗? 至于让赵括被骂成那个样子  你们老师也太不负责任了  你们难道没看过史记(先不计较它的数量问题)  赵军派赵括增兵一次   而秦军则 在增兵一次以后 将河内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征兵进发长平  我请问 如果说一场争夺利益的局部战役至于打成这样吗?   至于打到赵国一蹶不振吗?   至于两国一再征兵吗?   秦国将河内15岁以上男丁全部征发  已经说明国内兵力已经不足 而秦国的总兵力有多少  能一次战役就造成了国内兵力出现真空  难道说这还算争夺利益的战争?? 我的看法秦国至少出动了国内总兵力的一半甚至更多的兵力  你们质疑史料  可是你觉得你的话难道比2000多年前的史官更有说服力?
作者: KYOKO    时间: 2007-4-17 20:40

我相信赵国被杀了40w以上,不一定全是士兵,但至少是成年男丁
作者: XM8    时间: 2007-4-18 23:10

秦会要订补里记载"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而且长平不止有赵国百姓还有韩国百姓.

        至于战国时的人口兵力,从来都是众说纷纭
作者: 浪燕陵    时间: 2007-4-19 14:58     标题: 致静淀海兄

关于数据上的问题,本人确实是存在着失误,这个本人已经再三澄清。这确实是本人的问题,导致大家存在误解,实在是过意不去,这里再一次道歉了。
作者: 浪燕陵    时间: 2007-4-19 15:16

关于静淀海兄的问题,这里我引用一下我诸多错漏的文章中应该是正确的一段话:(语病语病~~~)

三国演义固然好看,但不真实的地方也是很多的.我看见不少人都说日本的战斗小儿科,说什么"几千人的战斗根本不是战斗",而不愿意去了解别国的历史.这实在是~~~(话好象说重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家说护犊情深,而让人的智慧也蒙尘(后半句貌似~~~).我们其实也是一样的.中国三国时代打的仗肯定比日本战国打的激烈,参加的人数也肯定更多.但这还没有多到"几千人的战斗根本不是战斗"的地步.自我膨胀的太大也不会是好事情~~~~(口气又重了~~~)

关于我把《三国演义》看成是正史的说法(语出57楼),这个我不好反驳什么,因为我在自己的文章中都已经质疑过演义的正确性,我怎么可能把它当作历史史实~~~!

至于汉朝有多少人,或许不是3000W吧,但肯定不会超过6000W吧?如果说到人口密度,中国三国时代是比不上日本的~~~


日本的历史也不太可信么?我想也是的。但关于出阵人数觉得还是可信的,那时候士兵拿敌人的人头都是有记录在岸的,而且在描述战争人数的时候绝对比中国历史要清晰得多。(先不讨论真实与否)比如说今川上洛,有两种说法,日本人都列出来了,但中国呢?二十四史这样的史书我没有考证,但其他“类历史”作品在这些方面都不是涉及很深。

当然,或许是因为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战争太多了的缘故了吧。人们都没空逐一考证了~~~~西西

最后,或许我以上的言论也有一些错误,但我的用心并没有问题。静淀海兄质疑我的用心,我不敢做太正面的回答,因为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上升到某种敏感的程度。我只是想说,

我并没有忘记我是一个中国人。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7-4-20 07:30

日本的士兵详细名考有的是正确的,但是斩首数还是有问题,应该是把平民当作敌人了的缘故.
作者: popohernan    时间: 2007-4-20 11:13

貌似长平之战秦军一战杀战俘都杀了40万?赵括带兵60万应该是60万吧,照这样来算,就打七雄每个国家都差不多的话,战国时期全中国也有400多万兵啊。
作者: 采女正    时间: 2007-4-21 13:29

不太可靠
作者: xuxuandsky    时间: 2007-4-28 20:20

楼主的话问题颇大,其一,楼主可知战国时长平一役?秦军出兵是一百万而赵国出兵是六十万,后来赵括阵亡,赵军四十万军士投降,可是武安候白起却下令坑杀。这件是是史书上有记载的不会错。那么战国时,秦国虽然经过变法而强大但是秦国也只是在西北边陲,人口不是很多,这样一个在战国时代的国家在都能出百万军队为什么三国时不行?其二楼主说兵力和人口的比例是1比150,这是不可能的,楼主可读过《兵车行》,上面写得很清楚了(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国家征兵到了连妇孺都要区种田的地步所以征兵的比例绝对不止1比150。而且古时的壮丁都是和平是是农民战乱时是士兵。而且打仗的兵力只是暂时的,战争的兵力并不是戍边的兵力,戍边的是兵是职业是兵而且那也是服役性质的,远征或打仗的士兵都是零时征召的,远征结束后他们还是农民。我国一直到宋朝,国家才开始有长期待命的军队。另外诸葛亮在祁山建立军屯也可以从侧面反映这个史实。我国古代打仗之前都会排使者活下战书宣战(而不是向各位大大玩游戏一样看那个国家不爽就纠集一帮人冲过去)所以各国在战前都有时间准备。另外就是,并不是只有日本的装备差,中国三国时期的装备更差一般的士兵只有武器(我们在游戏中叫他们轻步兵)稍微高级点的就多发个头盔或者木盾什么的(这就变成重步兵了)所以三国时多是什么校刀手,好不容易来一队轻骑也就只有几千而已。那时弓箭对部队的杀伤里很大,所以诸葛亮的弩才会那么猛。(顺便提一下,秦国能统一的一个小原因就是因为,秦国是北方的羌族后裔,有强大的努骑兵队伍)
作者: 喜欢燕子的猪    时间: 2007-4-28 22:04

赤壁的时候
曹操说自己有80W
其实也就20W
作者: 靖宇候    时间: 2007-4-30 10:37

楼主不明白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小说,好好去看看秦汉史再说

类似的帖子见得太多太多了

其实最高兴的还是日本人,他们一百年来孜孜不倦,从未间断的文化侵略开始有效果了。
作者: 兵部侍郎    时间: 2007-5-3 22:15

中国古代一直都是收人头税的,直到雍正皇帝摊丁入亩后,才取消人头税,所以中国古代隐瞒人口应该是很严重吧
作者: 静淀海    时间: 2007-5-5 16:50



QUOTE:
原帖由 popohernan 于 2007-4-20 11:13 发表
貌似长平之战秦军一战杀战俘都杀了40万?赵括带兵60万应该是60万吧,照这样来算,就打七雄每个国家都差不多的话,战国时期全中国也有400多万兵啊。

七雄当时不可能差不多  别忘了   中原六国基本已经在互相的战争中被打残废了  只有赵国还算有与秦一战的实力   而秦国就不用说了     六国当时的实力跟秦国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作者: 静淀海    时间: 2007-5-5 17:07



QUOTE:
原帖由 浪燕陵 于 2007-4-19 15:16 发表
关于静淀海兄的问题,这里我引用一下我诸多错漏的文章中应该是正确的一段话:(语病语病~~~)

三国演义固然好看,但不真实的地方也是很多的.我看见不少人都说日本的战斗小儿科,说什么"几千人的战斗根本不 ...

本人讨论问题容易激动 请楼主见谅   当然能说出"几千人的战斗根本不是战斗"能说这句的话人 一般还是抱着"天朝上国"的精神   不过说三国里动辄就是10多万人的战役 这话好象有问题  我记得真正提到过的10万以上的"军队作战"只有3次     而数字令我们很夸张的战役主要都是一些黄巾众 或者黄巾余众  里面包括很多农民!  (三国志我认为还是记载的比较真实的)  就像战国之中 有时候一些小番出动万人或数万人  也是这个情况  都是些没什么训练的农民  就像抓的壮丁一样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 记载有些不准确   可以从"三国"这个问题看出  西晋时尊曹  东晋尊刘 ......每个朝代对单单个三国历史的看法都不一样 而且是几经更替  这个问题可以引出为什么有很多问题历史上的记载"疑似"不准确   当然 我觉得史书毕竟是史书 即便不准确 恐怕也还是不会不靠谱的
作者: 浪燕陵    时间: 2007-5-5 18:44

呵呵,本人有时候也很热血~~~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平等地看待我们的历史是很重要的,我不认为“楼主不明白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小说,好好去看看秦汉史再说”,我好像一直都没有把三国演义看作是历史~~~这个我也重申了很多遍了~~~~至于秦汉历史,恩,本人的却看得不多,见谅~~~~

顺便问一下靖宇候兄,你眼中的历史书和小说是怎样区分的?在你看来,史记算得上是历史么?人记载的历史总会有偏袒的,我不认为有绝对正确的历史。历史和政治是孪生的,而政治上是不会有永远的敌人的,也就是说,历史也不会有永远一样的。成王败寇,这个说法大家都应该知道。

就好比现在,TW问题转好,报纸就说jiangjingguo时代的政绩好什么的,要是以前~~~~

还有,歌德堡号大家听过没有?广东把这艘船抄得很凶,说是什么中瑞友谊的桥梁,艾,不过我听说这艘船以前来中国是掠夺的~~~~(好像是啦,各位高手有知道的么???)

总之,我很难区分历史和历史小说,在广义上来说,历史小说不就是小说的一种么?靖宇候兄问我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小说,我看就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吧~~~

如果是说历史和历史小说,上面我说了,边界是什么?可信度?还是公正度?但大家用来区分正确与否的“历史”又是否绝对正确?

我不敢谈政治,应为作为平民,我们知道的真正的政治太少了。(打住~~~)

说道谈历史,我也只敢说比较靠前的,后面的~~~~近代史上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作者: 浪燕陵    时间: 2007-5-5 18:45

上面说的好像有点“那个”~~~

如果太“那个”了斑竹就删了吧~~~~
作者: XM8    时间: 2007-5-5 19:49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哥德堡号是来中国是掠夺的,只不过这条船隶属瑞典东印度公司,而该公司在当时从事鸦片走私活动。
作者: dasha1989    时间: 2007-5-5 20:22

看似当时进出中国广州港的商船大都"挂靠"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而且即使是运鸦片的,也算是贸易啊!!只不过,不知道当时中国禁烟了没有!!!
作者: 浪燕陵    时间: 2007-5-6 08:07

哦 长知识了。

不过说起来,运鸦片的船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看来小道消息我以后也不能尽信呀,呵呵)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07-5-6 18:29

是有点越扯越远了,各位稍微注意一下讨论范围吧,尽量与日本挂钩。

ps:顺便插一句,中国文史不分家,直到清朝《红楼梦》还被称为“野史之妖”。
作者: w7777    时间: 2007-5-27 11:49

秦朝常备军60万.(全国未统一以前),+临时充军的上百万是可能的.至于西汉鼎盛时期全国人口6000万是比较可信的,一说上亿,没法考证.因此我国的战争兵力从来是不缺的.反观日本战国时期较大的地方势力,常备军不过3.4万,大规模战役双方总和不过4.5万.几千人,甚至几百人也算是战争了,这个和日本的资源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 索虾王    时间: 2007-5-29 13:40

战国时代是绝对可以出动百万大军打仗的,赵国长平之战就死了40万人,看到一些朋友留贴说当时只有赵国可与秦一战,怎么只有赵国?当时除了韩积弱之外,其他6国都有过剩极一时的国势,齐国,虽说被乐毅攻破都城,国势大不如前,但是齐国向来人口众多,商茂繁荣,倾全国之兵再不济也有个2,30W吧,再说魏,信陵君不就组织过六国伐秦吗?怎么就只有赵才有和秦一战的实力呢?
作者: leevia    时间: 2007-6-9 16:04

难道某些哈日大将们真的想让中国历史上的数据全部改口才善罢甘休么?    这样的人良心是不是早就没有了,莫非小鬼子说的就是真,我们写的都是假的.满意了吧
作者: ht4232038    时间: 2007-6-11 12:53     标题: 极度不赞成

日本人在战国时代大约有3000W人,那时候大约有20-50W的兵力(按照我在另外一贴中得到的数据来看),比例约1比150
小日本的地方多大?和中国想比?九牛1毛。他当时都有3000W人了。
汉代全盛时期人口是3000W?想比之下,你算算中国的人口密度?
在比较下,三国时代说,南蛮,北越什么的正常情况下是说10W兵力,我到觉得可能性很大,不然,汉初怎么可能对汉皇朝构成威胁。所谓的威胁,还不就是汉初采用的和亲政策,而且垃圾官员太多,直接导致软弱等疹况。
作者: Sean_CGOL    时间: 2007-6-13 23:02

日本的这个3000W人口数肯定出了问题
作者: 索虾王    时间: 2007-6-18 16:07

所谓的百万只兵,其实每次出征真正在前线作战的只是一部分精锐部队,还有很大一部分老弱妇孺是在后方做粮草补给,军械制造等工作的,算上这部分人,上百万人战争还是有的
我们可以看看日本的历史,丰臣秀吉墨吴一夜城其实也就是建了一个小堡垒,这样也叫“城”,他们历史的水份可想而知
作者: godlsc    时间: 2009-1-10 10:51     标题: 回复 #8 浪燕陵 的帖子


秦经过商鞅变法,以“耕战”为国策,工农业的发达程度相当的高,据说种植、养殖、军工等都有立法,为当时世界第一...
全国的民众除了种田就是打仗,军功极重,可以说是军国主义的开山鼻祖...全民皆兵..
所以秦王朝500W人口在统一战争中最多时出兵100W..
兵民比1:5左右....强悍啊..
最早的流水线和标准化生产在秦军工中已经普及...农业也是国家集体大规模农业..
也难怪秦能统一中国了...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9-1-10 21:07

日本人在战国时代大约有3000W人?????
日本战国竟然有这么多人??

长见识了,估计那个时候日本就已经采用超级杂交水稻了。要不然就是日本人喝水活着的。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1-10 21:51



QUOTE:
原帖由 中庸 于 2009-1-10 21:07 发表
日本人在战国时代大约有3000W人?????
日本战国竟然有这么多人??

长见识了,估计那个时候日本就已经采用超级杂交水稻了。要不然就是日本人喝水活着的。

按照他们是人就拉着参战的惯例3000万人口的确有点多了。但也够不成数量级的差异。
关键应该是质疑他们鼓吹的科技。~~~到明军的火枪日本的铁炮,大筒没一个发挥威力的。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1-10 21:56



QUOTE:
原帖由 索虾王 于 2007-6-18 16:07 发表
所谓的百万只兵,其实每次出征真正在前线作战的只是一部分精锐部队,还有很大一部分老弱妇孺是在后方做粮草补给,军械制造等工作的,算上这部分人,上百万人战争还是有的
我们可以看看日本的历史,丰臣秀吉墨吴 ...

你自己看他们现存的城,就知道为什么了。袖珍的城池。整体还原了以后大阪都不会有中国明朝清朝的县城大.

一夜城,一夜起了一个营寨而已。
作者: 蒙古飞骑    时间: 2009-2-7 20:39

拿三国演义说事研究历史问题,有劲吗
作者: mjc19881230    时间: 2009-2-13 22:27

日本战国 是YY出来的  LZ玩日本战国游戏玩的沉迷其中了。。。。。。。。。。到最后 头晕的来置疑三国。。。。。。。。。。。。
作者: zh281911540    时间: 2009-3-5 12:52

罗灌水放卫星太厉害
作者: lljz91    时间: 2009-4-21 14:56

我觉得三国也没什么不得了,三国不见得就人多地大
北方,公孙瓒就是打乌桓出了名的,河北袁绍........河北在哪儿去了.......
南方.......直到诸葛还在打南蛮.......各位认为孟获会理会你汉朝么
江南.......山越一直是孙家的心痛...............
西北边.........各位也知道,谁拉拢了羌人谁就赢了................

我不认为汉朝或是魏蜀吴任何一家有能力真正的控制这些地方,大多都是名义上臣服
说来说去,那时也不过就中原巴掌那么大一块地方是真正完全掌握住的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4-29 21:25

楼上的完全错误估计了中央政权的军事实力。看三国志似乎是跳跃的看的,或者是受了易某人的蛊惑。
作者: 深蓝判决    时间: 2009-4-29 21:27

三国兵力要相对
要是相对于明朝,那是少的
因为明朝人口在古代是最多的
感觉玉米和土豆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5-4 22:54

日本是29万平方公里,当时只有本州,九州两岛,合集不超过24万平方公里。
中国现在时960万平方公里。那时虽然面积小,但是是没吧几乎无人的地区统计进去的结果。但是今天的越南朝鲜大半载境内。估计约700万平方公里,而且对今天的蒙古,西藏拥有事实上的主权(几乎是无人区)。如果算的话超过1200万公里也有可能。
作者: 帝国鬼才    时间: 2009-5-8 16:27

我觉得发这个帖子的人的思路有问题,在农业社会,生产力,社会制度,交通条件,土地出产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人口以及能够动员的军队! 三国时期,因为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支配,所以各地军阀为了扩大地盘,肯定会拼命的扩充军队,因此就造成了军队数量的庞大.另外,日本在战国时期所实行的是农兵制度,就是出则为兵,战则为民,在后期从信长时代开始才实行的农兵分离,就是实行职业化军队. 而在三国时期,因为战争的频繁,以及制度的破坏,所以造成了大量的职业军队,虽然这些军队的素质不高,但是数量确实及其庞大的.另外就要说到中日两国军队组成的不同,日本的是根据石高出兵,最高好像百石出兵5-10人,而中国则是招募或者抓兵并行!所以,楼主发帖子的时候,记得先看清楚史料,弄清楚背景,不要随便大口一哇就以为自己正确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