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上赵王论岁赐表 [打印本页]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7-1-8 22:21 标题: 上赵王论岁赐表
上赵王论岁赐表
臣某言:伏以王者,德配天地之大道,睿同宇宙之明光。昔者三皇五帝,历代仁君是也。洪荒之世,耕绩不兴;猛兽甘人,百姓荼病。其后天生神异,修德治艺,抚度生灵,于是顺天命而咸尊之。从贤辅贰,得惠万民。是以尧有四岳,舜得八恺;陶益弃契,唯禹功高。天下明德自此始也。孔子曰:譬如北辰,而众星拱列其中。是谓君人,亦概臣工。天命攸归,冠道履仁,其王者乎?翊戴保乂,布政司牧,岂非臣工之任属?
所谓圣君能知人心爱戴,普施慎受,廉财淡味;恩溢仁昭,舞颂歌扬。虽千百年犹不衰,唯得人心而致然也。所以知存恤则民心附,明赏罚则将士服,厚爵禄则百官用。臣材识不远,略通之无,亦知今古历代,例有岁赐,上则银帛,微及膏乳,品秩各有差而已。
轩辕立朝有载,爰至升平;志士鹜趋,万邦来贺;大国伟度,由兹可观。大臣之功不言而自见矣。夫劝功善赏,与天下同利,圣王之道也。古之项氏得地而不予人利以失天下,汉祖反之。唐宗履至尊而制凌烟阁,欲同元勋分誉而名垂。今轩辕统制,虽勋爵有序,品秩则不足称然。历鉴台府部阁,执宰与节帅同酬,方伯共柱史竞贫。更有多能郡侯,并领数镇,禄资犹不稍加涓埃,尚贤之心,安得如是?书史不云乎:切不可冷慢将士之心。王得无察焉?
向者轩辕初创,尝岁末嘉赐百官,敕封名爵,是以内外用命,以至今日之兴隆,其间数遭浩劫困厄,犹专笃戮力,恩深而人思效命也。然是举期年而止,臣愚钝,不能躬察圣心,窥测所由。窃以为,为臣者,私不废公,是以敢斗胆具奏,愿大王能解臣之惑也。夫恩深能使人齑粉为报,泽长可令子孙后效。古人之刊犹在,不须臣赘言。然轩辕肱股,元勋不居位者太半,前恩虽深,而如后来者何?此其一也。昔时易制之时,国乏民弊,资用大窘,而朝廷赍赐甚丰,而今俨然盛世,雨露反不如初。此臣之二不解也。
伏惟大王英武敏睿,雄韬伟略。从谏如流,前议增俸,诏曰“大可”。臣以为大王深虑宏图,列朝莫有颉颃。适值换符履端,臣敢请大王重修旧制,考功论次,颁赐臣僚,以彰轩辕厚贤致治之意,使草蛰遗珠,萍踪潜隐,皆能应时发举,匡佐明时,岂不美哉?所奏皆肝胆,谨奉表以闻。臣诚惶诚恐。
[ 本帖最后由 蒹葭苍苍 于 2007-1-9 13:33 编辑 ]
作者:
whws 时间: 2007-1-8 23:18
是议德政也
作者:
梓庭君 时间: 2007-1-9 08:24
佞臣谄媚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7-1-9 08:43
三司有弊,但知增铸通宝,不知使其流通。愚意赐不可多,赋当加矣。
作者:
梓庭君 时间: 2007-1-9 10:58
职非王翦不知兵。
行似和绅只好钱。
作者:
凝望云涛 时间: 2007-1-9 11:24
拜读后,佩服中,安得文章与君同?
[ 本帖最后由 凝望云涛 于 2007-1-9 14:48 编辑 ]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7-1-9 11:42
酸人果然醋味浓,讨要红包亦值得四六一番···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7-1-9 14:50
第一段就差点看不下去了……瞧那马屁拍的。。
酸人酸归酸,正经文章还是要做~~
作者:
djgan 时间: 2007-1-9 15:49
看到第三遍了
作者:
洋过 时间: 2007-1-9 22:45
附和增俸之议!
山人现金万五有余,发发红包吧!几十双眼睛望着呢!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7-1-10 12:14
谄佞则鄙夷,岁赐则附议
作者:
梓庭君 时间: 2007-1-10 12:33
楼上大人英武果敢是非分明佩服啊佩服~~~~~

作者:
苍龙偃月 时间: 2007-1-10 12:52
不是白话文时代么?
简洁精练、深理奥意,可喜!
通俗只是浅学之士的文章么?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7-1-10 13:04
原帖由 苍龙偃月 于 2007-1-10 12:52 发表
不是白话文时代么?
简洁精练、深理奥意,可喜!
通俗只是浅学之士的文章么?
朱子作文则文言,语类则白话,文言、白话原可并行不悖,执着其中之一皆一偏之论。若论简练,文言反在白话之上。
作者:
冰火蝴蝶 时间: 2007-1-10 14:59
果真舌有三寸
作者:
桥夫 时间: 2007-1-10 23:20
这东西哪裡都见到。
作者:
庞桶 时间: 2007-1-13 00:00
要钱还要出花活来了
强烈谴责这种“朱门酒肉臭,犹讨买花钱”的达官贵胄的无耻行径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