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隋朝的史万岁真的被三国的诸葛亮言中了?历史悬案! [打印本页]
作者:
犀牛司令 时间: 2006-10-24 15:57 标题: 隋朝的史万岁真的被三国的诸葛亮言中了?历史悬案!
《隋书》上记载,隋朝四大名将之一的史万岁率军出征云南,经过了当时诸葛亮平定云南时立下的石碑,上面刻有“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于是史万岁下令把石碑倒置,继续前进,表示自己的进军之远已经超过了诸葛亮。
这点让人很吃惊,难道是诸葛亮真预感到了隋朝会有一个史万岁来平定云南?或者是纯属巧合?或者是史万岁弄虚作假,炒作自己?
请高手解释一下。
原文——遂以万岁为行军总管,率众击之。入自蜻蛉川,经弄冻,次小勃弄、大勃弄,至于南中。贼前后屯据要害,万岁皆击破之。行数百里,见诸葛亮纪功碑,铭其背曰:“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万岁令左右倒其碑而进。渡西二河,入渠滥川,行千馀里,破其三十馀部,虏获男女二万馀口。诸夷大惧,遣使请降,献明珠径寸。于是勒石颂美隋德。
作者:
gsyzj 时间: 2006-10-24 16:10
万岁之后,是不是说诸葛亮自己死后的意思啊,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6-10-24 16:30
就算是那么解释也应该理解成“(史)万岁之后,胜我(诸葛亮)者过此。”也就是说史万岁胜不过诸葛亮。
历史上关于诸葛亮的传说很多,但大半都是假的。
作者:
东方无翼 时间: 2006-10-24 16:42
原帖由 gsyzj 于 2006-10-24 16:10 发表
万岁之后,是不是说诸葛亮自己死后的意思啊,
阿亮最多也就说个百年吧。
作者:
liaq 时间: 2006-10-24 17:08
也就是说自己生后百世之中都没人能超过自己,自夸而已。
但诸葛亮没想到并没有到“万岁之后”,就有人向南走的比他更远了。
而我没有想到在那时真的有人敢叫“万岁”,不怕被杀头吗?
[ 本帖最后由 liaq 于 2006-10-24 17:10 编辑 ]
作者:
钩衡驾马 时间: 2006-10-24 18:09
这种东西很多的,数不胜数,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说有道士看羊祜父亲之墓,言当出一帝王,于是羊祜自毁
风水,那道士于是说当出一位断臂的XX(一个官位,具体是什么忘了)后羊祜果然骑马摔段了手臂.这些故事大多
是古人的炒作,没什么可信度.
作者:
晁昊 时间: 2006-10-24 18:30
萬歲就不可以解釋為萬年之後麼?
而且這件事也可能是史萬歲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罷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0-24 20:07
原帖由 liaq 于 2006-10-24 17:08 发表
也就是说自己生后百世之中都没人能超过自己,自夸而已。
但诸葛亮没想到并没有到“万岁之后”,就有人向南走的比他更远了。
而我没有想到在那时真的有人敢叫“万岁”,不怕被杀头吗?
那时候“万岁”还不是皇帝专用名词
作者:
figa 时间: 2006-10-24 20:09
真亦假时,假亦真.既然是历史,已无从考究了.
作者:
airelement 时间: 2006-10-24 20:18
没法说清....不是还号称诸葛的“马前课”预言了以后几千年的事么?但看看解释,也有牵强附会之嫌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6-10-25 08:45
那个万岁应该就是万年的意思,也就是一个虚指,指其身后漫长的历史岁月里。
作者:
江城子 时间: 2006-10-25 10:23
既然广西的天然石壁上都会出现所谓“GCD万岁”的天然纹路,诸葛大仙玩这么一个小把戏又算什么啊!
史万岁这种行为,和他后来被枉杀,估计有一定关系!
作者:
shoss 时间: 2006-10-25 11:25
史书也是人写的,谣言讹传多了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6-10-25 12:15
历史是当代人写的,谁知道。
炒作的嫌疑比较大啊。
作者:
晁昊 时间: 2006-10-25 13:06
原帖由 中庸 于 2006-10-25 12:15 发表
历史是当代人写的,谁知道。
炒作的嫌疑比较大啊。
此事見於隋書
而隋書是唐人所寫的...
作者:
wugang1927 时间: 2006-10-28 16:21
不要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的事物,有很多解释不了的
作者:
昔时人已没 时间: 2006-10-29 14:07
估计是诸葛亮自己立个碑YY一下吧
作者:
asky 时间: 2006-10-29 14:19
自古至今炒作之风历久不衰,只是形式在紧跟时代变化罢了。
作者:
姜太公 时间: 2006-10-29 14:28
孔明没那么力害的
看看三国志就知道了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6-10-29 14:49
《北齐书》中曾经记载过一个当了大官的江湖骗子陆法和,他也曾经用诸葛亮自我炒作过:军次白帝,谓人曰:“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此城旁有其埋弩箭镞一斛许。”因插表令掘之,如其言。又尝至襄阳城北大树下,画地方二尺,令弟子掘之,得一龟,长尺半,以杖叩之曰:“汝欲出不能得,已数百岁,不逢我者,岂见天日乎?”为授三归,龟乃入草。
最可笑的就是这种江湖骗子的一句“诸葛孔明可谓名将”竟然被很多人当做是肯定诸葛亮军事能力的例子。
作者:
popojoken 时间: 2006-10-29 20:18
古人认为万年是一个天文概念,所以 说是并不是特指某人
作者:
change 时间: 2006-10-31 13:24
怎么可能用“万岁”这两个字?
作者:
bestkang 时间: 2006-10-31 15:20
古代名字可以叫万岁?还是个大官,不解不解!
作者:
九千岁 时间: 2006-10-31 15:39
尽信书不如无书,史书又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6-10-31 17:48
原帖由 wugang1927 于 2006-10-28 16:21 发表
不要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的事物,有很多解释不了的
再不能用现在的眼光,那也要遵循科学吧?
像这种事情有点太神奇了,多半是后世附会的,毕竟历史是人写的。
刘邦斩白蛇这事没多少人会信,但他却存在于《史记》上。史书不能不信,但不是全信。
作者:
崔浩 时间: 2009-7-26 21:35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10-29 14:49 发表
《北齐书》中曾经记载过一个当了大官的江湖骗子陆法和,他也曾经用诸葛亮自我炒作过:军次白帝,谓人曰:“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此城旁有其埋弩箭镞一斛许。”因插表令掘之,如其言。又尝至襄阳城北大树 ...
我没觉得怎么可笑啊,同样是炒作为啥不用别人呢?而且偏偏拿诸葛是名将来炒作?不觉得很蹊跷?
从侧面也说明诸葛的军事能力还是受到很多人青睐的,要不就不这么说了
作者:
1级魔法行会 时间: 2009-8-4 07:46
李淳风笑了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9-8-4 09:04
原帖由 中庸 于 2006-10-31 17:48 发表
再不能用现在的眼光,那也要遵循科学吧?
像这种事情有点太神奇了,多半是后世附会的,毕竟历史是人写的。
刘邦斩白蛇这事没多少人会信,但他却存在于《史记》上。史书不能不信,但不是全信。
斩白蛇为什么不信?杀条蛇貌似不难吧。至于后来附会说蛇是白帝~~那另当别论嘛
作者:
intermlbai 时间: 2009-8-4 18:30
有人挖坟啊,不过话说自从张良在石头上刻秦始皇死于此地起中国历史上这种装神弄鬼玩炒作的多了去了,也不少这一例
作者:
可爱小马驹 时间: 2009-8-4 21:23
要是万岁专属皇上的话,史将军老爹早被拉出去碎尸万段了
作者:
郎月秋霜 时间: 2009-8-19 15:10
袁天罡 也笑了
作者:
showzhuge 时间: 2009-8-22 09:40
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能胜过我的人,一万年以后才会出现在此”的意思吧...
作者:
崔浩 时间: 2009-8-22 14:32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8-4 09:04 发表
斩白蛇为什么不信?杀条蛇貌似不难吧。至于后来附会说蛇是白帝~~那另当别论嘛
那你在看看古代皇帝出生的那些儿古怪现象,你觉得可信吗?所以说中国的那些史书,很多时候都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不能全信!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8-22 17:00
说真的,我很怀疑这块石碑的确实性....怎么可能还有呢?而且,也没有说是史万岁啊?可能那个万岁的意思是很长久的时间而已...而且“万岁”犯忌讳...诸葛会用?
作者:
崔浩 时间: 2009-8-22 17:08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8-22 17:00 发表
说真的,我很怀疑这块石碑的确实性....怎么可能还有呢?而且,也没有说是史万岁啊?可能那个万岁的意思是很长久的时间而已...而且“万岁”犯忌讳...诸葛会用?
万岁犯忌讳?
不是吧,那史万岁不会要被砍一万次才怪,汉朝那个时候皇帝应该还不流行万岁吧。觉得这事应该是从明朝开始流行的,求达人解释。
作者:
崔浩 时间: 2009-8-22 17:11
刚才查到的
“万岁”还有另一种意思,即作为“死”的讳称。如《战国策‘楚策》载,楚王游云梦,仰天而笑曰:“寡人万岁千秋后,谁与乐此矣?”《史记·高祖本纪》:“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这里“万岁”的意思,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中曹操所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的“万年”是一样的。
只有到了宋朝,“万岁”之称人臣才决不可染指。《宋史·寇准传》记载,北宋大臣寇 出行,途遇一精神病患者“迎马呼万岁”,此事为寇 的政敌所知,立即上书告发,结果寇 被罢去同知枢密院事之职,降至青州任知州。大臣被人误称万岁,要受降职处分,一般百姓如果称了“万岁”,后果更 不堪设想。北宋大将曹利用的从子曹讷,一次喝醉了酒,“令人吁万岁”,被人告发,杖责而死(《宋史·曹利用传》)。可见,到宋朝,除了皇帝,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称万岁。
[ 本帖最后由 崔浩 于 2009-8-22 17:13 编辑 ]
作者:
romadream 时间: 2009-8-22 18:25 标题: 回复 #36 崔浩 的帖子
就算有这块碑,应该那个“万岁”也是你说的意思。
作者:
崔浩 时间: 2009-8-22 20:11
但如果万岁是死的话,那诸葛立这个碑文不是在说废话吗?而且诸葛也不是什么自大狂。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这个牌子是史万岁为拔高自己的炒作!
作者:
加隆 时间: 2009-8-22 21:53
史书多用夸张手法,比现在社会的夸张两字更夸张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