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为战神正名 [打印本页]
作者:
3395521 时间: 2006-7-2 17:21 标题: 为战神正名
晕啊.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白起是杀人王呢?都说什么要懂的利用降兵为已用才是将才..你门真当是什么三国时期啊..那时最多算是内战.但战国时那是七个国家.比如现在你想要美国老降你..然后为中国所用.那是做梦.以现在来说七国算是中国的内战.但以当时来说,.那有点相当于中国和日本.所以说.白起消灭敌国的有生力量是可行的.我门应该从另一方面想.白起在战国时期就懂得了用这招..白起不杀赵国降兵的话.留在秦又怕叛变.放回去.下次战斗赵再徵兵.还是那么多人.等于白打..从杀降之后赵一直无法发起大亏模的战争来说...我还是很赞赏白起的战术..
作者:
飘渺孤鸿影 时间: 2006-7-3 12:56
同意楼主,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不一样,古代人就是战斗力,今天失去了装备的士兵不是战斗力,因此一味以今律古意义不大.白起杀降和今天毁掉敌国的核武器是一个概念,不人道是时代造成的,不是白起造成的
作者:
糊涂 时间: 2006-7-5 10:27
说得对。现在杀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作者:
gsyzj 时间: 2006-7-5 11:31
什么七个国家,是七个诸侯而矣,他们同属周朝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5 12:27
原帖由 gsyzj 于 2006-7-5 11:31 发表
什么七个国家,是七个诸侯而矣,他们同属周朝
同意楼上的说法
白起杀降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是他不得不做的事
作者:
henry1211 时间: 2006-7-5 15:49
听听还是有点道理的!呵呵
作者:
dasha1989 时间: 2006-7-5 17:00
原帖由 gsyzj 于 2006-7-5 11:31 发表
什么七个国家,是七个诸侯而矣,他们同属周朝
谁都知道,周早就名存实亡了!
作者:
李牧大将军 时间: 2006-7-5 17:59
被坑杀的战俘中为什么没有楼主和楼上这些人的祖宗?
这才是错误啊!
作者:
谁认识我 时间: 2006-7-6 20:38
杀降不祥。
没有一个杀降的人有好下场的,当时虽然是7国纷争,但大规模的杀害俘虏事件却很少,几十万规模的根本就没有。
当时的国家最多不过几百万的人口,杀害几十万人,几乎等于绝了一个国家整整2、3代的壮丁。
虽然从战术上,确实是削弱了对手,但实际上,其他5国从此对秦有了严重的戒心,其他军队宁可全部战死也不愿意再投降了(投降了一样是死)。
从战略上来看,是绝对的失败。
作者:
chen1988 时间: 2006-7-7 00:39
必尽他杀了那么多人呀,的确很残忍
作者:
simmon22 时间: 2006-7-10 10:34
慈不掌兵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7-10 17:55
做的有些过分就是了.
作者:
zhangnan1984 时间: 2006-7-11 02:17
就是,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对于严重影响祖国统一的东西只有一个字.杀!!!杀!!!杀!!!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7-11 04:26
有人的确比白起善良,俘虏了30000敌军不舍得杀,然后30000俘虏把自己家的粮食吃了个精光。他为了给这30000俘虏找吃的,就擅自夺取盟国的粮仓。这直接导致了盟国反目,腹背受敌,最后自己也身败名裂,兵败身亡。
作者:
朱红泪 时间: 2006-7-11 05:12
心不狠不足以成大事..
作者:
眼儿媚 时间: 2006-7-11 05:25
看三国滴都知道...杀人王叫赵云...
PS...春秋选杀人王...偶顶孙武和伍子胥...人数未必最多但绝对的狠...
要么偶们选战国秦始王同志??
作者:
tangsh2 时间: 2006-7-11 12:22
白起确实残忍,因为杀降并不是他非做不可的.
作者:
英王陈玉成 时间: 2006-7-11 13:02
赵云
作者:
hengsf 时间: 2006-7-11 14:00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7-11 04:26 发表
有人的确比白起善良,俘虏了30000敌军不舍得杀,然后30000俘虏把自己家的粮食吃了个精光。他为了给这30000俘虏找吃的,就擅自夺取盟国的粮仓。这直接导致了盟国反目,腹背受敌,最后自己也身败名裂,兵败身亡。
这人是谁?还是瞎编的?
作者:
李明宇 时间: 2006-7-11 14:24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7-11 15:12
原帖由 hengsf 于 2006-7-11 14:00 发表
这人是谁?还是瞎编的?
当然是关二了。
作者:
010lq 时间: 2006-7-11 15:42
都什么啊,历史条件下的选择,抉择不是一个人 做的
没有对错!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7-11 16:18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7-11 15:12 发表
当然是关二了。
二哥身是败了,名可没裂哟
作者:
hengsf 时间: 2006-7-11 16:42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7-11 15:12 发表
当然是关二了。
这事不太清楚,还是请公主说的详细点吧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7-11 19:43
其实,关羽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于禁这30000(《孙权传》)俘虏没能妥善处理。从《吕蒙传》中可以看出,关羽俘虏这些人后,马上出现粮草危机问题,所以擅自夺取了吴国在湘关一代的米,这才让孙权下决心征讨关羽的。同时,《关羽传》中提到糜芳,士仁办粮草不利。如果他们办事顺利的话,关羽也不会“擅取湘关米”。我的猜测是突然增加了30000吃饭家伙,糜芳,士仁本来预计的开销周转不开了,才有的办事不力。不管怎样,关羽当时发话“还当治之”,最后导致他们最终的反叛。这一切的一切,如果没有于禁投降过来的30000吃闲饭的,也许都不会发生。
对于这些俘虏,要我统兵,稍微冷静的考虑一下,毫不犹豫,尽数坑之。
------------------------------------------------------------------
《孙权传》: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
《关羽传》: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吕蒙传》: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7-11 19:48 编辑 ]
作者:
zhangjf 时间: 2006-7-11 20:33
公主真是心狠手辣
,,,,
和公主只可为友,不可为敌啊。。。。。否则。。。
作者:
格罗索 时间: 2006-7-11 20:40
原帖由
zhangjf 于 2006-7-11 20:33 发表
公主真是心狠手辣


,,,,
和公主只可为友,不可为敌啊。。。。。否则。。。
错了,应该是只可为敌,不可为友
一个想尽办法消灭你的敌人固然很可怕,
但一个为了胜利随时准备牺牲你的盟友就是恐怖了。
开个玩笑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7-11 23:57
原帖由
zhangjf 于 2006-7-11 20:33 发表
公主真是心狠手辣


,,,,
和公主只可为友,不可为敌啊。。。。。否则。。。
不是我心狠,只是终于职责而已。我想不管做什么职业,第一步都要为自己的任务负责吧?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6-7-12 00:26
曹军在官渡也俘虏了7万人全部坑杀,应该也同粮食短缺有很大关系
作者:
啥都 时间: 2006-7-12 00:26
我觉得放了那些士兵最好,不必要坑杀.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7-12 00:38
关羽的粮没有缺到曹操那种地步,老实回去消化,或者说他的外交水平再高一点的话,都不会造成什么大问题。
如果关二哥真有这些“劣迹”,他死后是不会得到那么高的待遇的。
作者:
cloudbylife 时间: 2006-7-12 00:47
原帖由 gsyzj 于 2006-7-5 11:31 发表
什么七个国家,是七个诸侯而矣,他们同属周朝
笑话
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其后诸侯皆为王。
从公元前325年开始,各诸侯就已经慢慢各自为国了,自公元前321年,东西周各自为政,几个国家欺负周跟吃饭一样,白起坑赵降卒是公元前260年的事,那时哪里存在同属周朝的情况。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7-12 03:56
原帖由 实干司马 于 2006-7-12 00:26 发表
曹军在官渡也俘虏了7万人全部坑杀,应该也同粮食短缺有很大关系
曹操本来一万人都没得吃,别说加上袁绍的俘虏了。袁绍军队虽降,但粮食被曹操烧光了。
作者:
慕容心 时间: 2006-7-12 08:53
兵家言杀降不仁只不过是为了日后的利益而考虑...白起坑赵卒四十万,足可见其无愧战神之称..但非一名优秀的兵法家.
作者:
我不爱黄蓉 时间: 2006-10-4 19:39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7-11 19:43 发表
其实,关羽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于禁这30000(《孙权传》)俘虏没能妥善处理。从《吕蒙传》中可以看出,关羽俘虏这些人后,马上出现粮草危机问题,所以擅自夺取了吴国在湘关一代的米,这才让孙权下决心征讨 ...
三国时已经没有坑杀降卒的习惯了,所以关二爷才没这样干,
作者:
我不爱黄蓉 时间: 2006-10-4 19:42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7-11 23:57 发表
不是我心狠,只是终于职责而已。我想不管做什么职业,第一步都要为自己的任务负责吧?
对于那些敌兵,遣归也好,学曹操那样收之屯田也好,坑杀在当时不象白起之时,估计反响也是大大的不同!
作者:
万里悲秋 时间: 2006-10-4 19:59
弱弱的问一声,白起是战神,那廉颇怎么称呼?赵奢怎么称呼?李牧怎么称呼?王翦怎么称呼?吴起怎么称呼?............
作者:
漳水枭枭 时间: 2006-10-4 21:43
原帖由 万里悲秋 于 2006-10-4 19:59 发表
弱弱的问一声,白起是战神,那廉颇怎么称呼?赵奢怎么称呼?李牧怎么称呼?王翦怎么称呼?吴起怎么称呼?............
以上都比白起弱哈~感觉这位有点卖弄滴意思
作者:
漳水枭枭 时间: 2006-10-4 21:48
原帖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7-11 16:18 发表
二哥身是败了,名可没裂哟
是哈,在当时还是那么臭名昭著~
不过现在不同鸟~
作者:
jerry1016 时间: 2006-10-4 21:53
那个时候军心不稳,粮食不够,也只能杀。
作者:
万里悲秋 时间: 2006-10-4 21:53
原帖由 漳水枭枭 于 2006-10-4 21:43 发表
以上都比白起弱哈~感觉这位有点卖弄滴意思
偶不是卖弄,阁下可曾想过?如果赵国一直用廉颇,白起会坑四十万赵卒吗?
原来举几个战国将领的名字就是卖弄呀!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10-4 22:41
原帖由 我不爱黄蓉 于 2006-10-4 19:39 发表
三国时已经没有坑杀降卒的习惯了,所以关二爷才没这样干,
不是习惯,应该是没有必要
作者:
上善若冰 时间: 2006-10-5 20:02
原帖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7-5 12:27 发表
同意楼上的说法
白起杀降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是他不得不做的事
:&
作者:
macartny 时间: 2006-10-5 21:07
偶想起-史记李将军列传-里的记载李广也杀过降卒;就是李广难封的原因武帝认为数奇,望气先生说杀已降...
[ 本帖最后由 macartny 于 2006-10-5 21:37 编辑 ]
作者:
ruanhuo 时间: 2006-10-5 23:48
杀那么多人是不对的但在乱世军队杀的还少吗?
作者:
manzch 时间: 2006-10-7 01:47
其实可以看一下毛泽东选集,看他在对待土匪等问题上的做法,相信会对他有借鉴意义的,可惜他看不到哈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10-7 12:52
几乎就没人对白起杀降就完全否定
"杀人王"是哪里来的?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6-10-7 21:01
白起如果不生在秦国,而是其他国家,让他&李牧调换下位置,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作者:
不三 时间: 2006-10-7 22:00
40万俘虏不杀掉,那局面也许就不同了
作者:
风の幻影 时间: 2006-10-8 09:23
毕竟那个是冷兵器时代 何况也不是滥杀无辜
作者:
Endless_Road 时间: 2006-10-8 11:33
大肆屠杀自己的同族不符合个人的价值观
作者:
快乐泡泡龙 时间: 2006-10-9 01:15
史记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
"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遂自杀。"
这就是战神自己的忏悔,白起用兵堪称战神不假,但他的光荣在于战必克,攻必胜,"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而不是因为他疯狂的杀戮降兵.
如果说杀降可恕,别忘了南京大屠杀中30万冤魂里有多少是手无寸铁的国军俘虏.
作者:
太平大夫 时间: 2006-10-9 16:03
白起的所作所为虽然按现在的观点看是残忍的,但我们不应用当代人的观点去随便评判古人,白起才不会理会我们的看法.我认为他的做法在当时还是可以为人们接受的,尽管很勉强.我想他也一定于心不忍,因为他也是一个人.战神也是人!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10-9 21:20
白起生在赵国也无用
个人观点
作者:
虎头蛇尾 时间: 2006-10-11 15:33
白起的杀降从战略上说是必要的,后世兵家还是赞赏的,毁誉参半
作者:
风之伯约 时间: 2006-10-13 11:52
看了这么多前辈的意见 感触颇深 其实看历史最忌讳的就是以今比古 当代的伦理道德和早先的有质的区别 战国百家争鸣 白起为什么要懂儒家 墨家的那一套 他信奉的就是兵家 法家(秦国的大都信这个) 还有统兵的人都知道一群自己了解信任的士兵调度起来是多么得心印手 突然加了40W还怎么统兵 降兵来个军变还活吗? 放兵也不现实,冷兵器时代人就是战力,放了他们就等于没打胜仗,甘心吗,所以就事论事,白起是对得。 还有战国名将得问题 白起在谋略运筹上是排不上 但单论在战场上拼杀指挥 实在是无人能出其右的 我觉得这样评还算中肯
作者:
龙牙 时间: 2006-10-13 12:11
冷兵器时代,人才是最大的兵器!
作者:
盗帅夜留香 时间: 2006-10-13 12:19 标题: 回复 #14 天宫公主 的帖子
呵呵,说的是哪位啊?
依稀仿佛有点想起来了,可惜还是找不到。
作者:
盗帅夜留香 时间: 2006-10-13 12:25
原帖由 快乐泡泡龙 于 2006-10-9 01:15 发表
如果说杀降可恕,别忘了南京大屠杀中30万冤魂里有多少是手无寸铁的国军俘虏. ...
严重不同意,这两者根本不可比
南京大屠杀里面平民是绝大多数。
白杀降可算是战略需要,还有的解释
日本鬼子在南京的行为,就不想多说了
作者:
动如雷霆 时间: 2006-10-17 10:52
怎么感觉你们好象认为当时的朝代道德标准没现在高????????我觉得恰恰相反那个时候的道德标准要比现在高。现在的道德标准只是个一般人定的,而那个时代的标准可是为有地位的人定的,所以白起会觉得愧疚也是正常。
作者:
byx 时间: 2006-10-17 12:34
原帖由 李牧大将军 于 2006-7-5 17:59 发表
被坑杀的战俘中为什么没有楼主和楼上这些人的祖宗?
这才是错误啊!
楼上注意,那个杀人的正是在下的祖宗
作者:
zlpanda 时间: 2006-10-18 15:35 标题: 回复 #1 3395521 的帖子
虽然过头了一些,但总比宋襄公那样的蠢才强
个人认为,战国时期两个武安君应该是最牛的军事家了,感觉廉颇是一个李广式的勇将,而不能成为白起、李牧那样的帅才。
作者:
子爵维次 时间: 2006-10-18 16:09
原帖由 henry1211 于 2006-7-5 15:49 发表
听听还是有点道理的!呵呵
彼时之“国”非此时之“国” 国以前经常是用作和省差不不多的行政区划名。 那个时候的人的地缘血统关系纽带比较牢靠,从某些方面来说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之间有点想现在的国家之间的关系,但是又不一样,因为各个诸侯国都认同自己是华夏族,是炎黄的子孙,他们打是为了取代周朝而代之。
作者:
子爵维次 时间: 2006-10-18 16:12
原帖由 中庸 于 2006-10-7 21:01 发表
白起如果不生在秦国,而是其他国家,让他&李牧调换下位置,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那你也就不会知道有过他这人了,应该。
作者:
DECO 时间: 2006-10-18 16:15
想想霍去病吧,当时生活水平低,哪有那么多物资养俘虏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快马轻刀才是冷兵器时代的时尚哦
作者:
fat_fish 时间: 2006-10-23 13:50
白起坑杀赵降兵三十万
秦军动员兵力就达六十万,也已经举国皆疲了,后勤已达崩溃边缘。突然手上多出来三十万降兵,将近百万人的吃住开销,你叫他一个统帅怎么办,
收编他们?胡萝卜又没有。放回去,便宜了敌人,赶明再打过来 ?
再那个秩序分崩的战果,坑杀降兵也是他唯一的选择了。
可以理解,但不能接受!!
作者:
真面目 时间: 2006-10-24 21:58
打起仗来其实根本说不得什么人道不道的,战争中杀降有时并不一定是什么很仇恨的原因,有时可以是因为不想供养那系多的俘虏,不要以为现代的战争就会不杀降的,二战中,中越战争中多了这些事,去问下有经历过这些战争的人吧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