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广翔自制头像——“草莽英豪”系列 [打印本页]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6-30 14:18     标题: 广翔自制头像——“草莽英豪”系列

再挖个坑,慢慢填;)
列传来自:网上搜的
上一部:广翔自制头像——“中华英杰系列”
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 ... &extra=page%3D1

                 [size="4"]目 录

           [size="3"]第一章:揭竿而起
中国秦末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
1:陈胜
2:吴广

           [size="3"]第二章:绿林好汉
1:王凤
2:王匡

          [size="3"]第三章:赤眉巨人
1:樊崇

          [size="3"]第四章:黄天当立
1:张角


          [size="3"]第五章:安陆“神兵”
1:張昌


          [size="3"]第六章:匈奴“真王
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北魏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人破六韩拔陵聚众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起义。

1:破六韩拔陵

          [size="3"]第七章:羌族起义
北魏正光五年(524年)至六年,羌人莫折大提领导关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地区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统治的起义。

1:莫折大提
2:莫折念生

          第八章:齐天子葛荣
1:葛荣

          第九章:隋唐起义
1:翟让
2:窦建德
3:陈硕真
4:黄巢
5:张遇贤

第十章:宋朝起义


1:王小波
2:李顺
3:方腊
4:杨幺
5:钟相

第十一章:元朝起义


1:刘福通
2:彭莹玉
3:徐寿辉

第十二章:明朝起义


1:唐赛儿
2:邓茂七
3:叶宗留
4:刘  通
5:李原
6:刘宠
7:刘宸

第十三章:闯军


1:闯王——李自成
2:李岩
3:田建秀
4:高一功
5:郝摇旗
6:刘宗敏
刘芳亮
http://album.sina.com.cn/pic/495fb18e02000gg9

第十四章:太平天国


洪秀权
http://album.sina.com.cn/pic/495fb18e02000gen
冯云山
http://album.sina.com.cn/pic/495fb18e02000gga
杨秀清
http://album.sina.com.cn/pic/495fb18e02000gg8
萧朝贵
http://album.sina.com.cn/pic/495fb18e02000ggb
韦昌辉
http://album.sina.com.cn/pic/495fb18e02000ggc
石达开
http://album.sina.com.cn/pic/495fb18e02000ggd
李秀成
http://album.sina.com.cn/pic/495fb18e02000gge
陈玉成
http://album.sina.com.cn/pic/495fb18e02000ggf
李开芳
http://album.sina.com.cn/pic/495fb18e02000ggg
林凤祥
http://album.sina.com.cn/pic/495fb18e02000ggh

[ 本帖最后由 广翔公 于 2006-11-28 14:09 编辑 ]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6-30 14:18     标题: 第一章:揭竿而起

陈胜(?~前208),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在被征调戌地途中,率众揭竿起义,反对秦王朝的暴政,并于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后失败,被叛徒所杀。

(感觉衣着应再朴素些)

[ 本帖最后由 广翔公 于 2006-6-30 14:21 编辑 ]
作者: Linkham    时间: 2006-6-30 14:37

广翔公 又开始创作了
陈胜的衣装确实应该再朴素些,农民起义不可能有这么华丽的盔甲,游戏里的这类服装很多么。
另外,这张脸邪了点,不像可以号召起义的脸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6-30 14:47



QUOTE:
原帖由 Linkham 于 2006-6-30 14:37 发表
广翔公 又开始创作了
陈胜的衣装确实应该再朴素些,农民起义不可能有这么华丽的盔甲,游戏里的这类服装很多么。
另外,这张脸邪了点,不像可以号召起义的脸

这张脸是太阁五里的一个忍者,好像是服部半藏吧,不确定
另外,中国古代,男人很少留大鬓角的吧?
作者: leo008    时间: 2006-6-30 18:19

纯支持~~~~~~~~~~~~~~~~~~~~~~~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6-30 19:14     标题: 第一章:揭竿而起

吴广(?~前208 )字叔,阳夏( 今河南太康)人。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围攻荥阳时,起义军将领田臧因与吴广意见不合,假借陈胜之命杀死吴广,结果导致这支起义军的全军覆灭。
作者: Stlouis27    时间: 2006-6-30 22:02

在网上搜到一张秦赵大战的油画,那时的服饰应是如此,希望能对广翔兄有所帮助。


作者: Stlouis27    时间: 2006-6-30 22:07

奇怪,打不开吗?
再试一下!

[ 本帖最后由 Stlouis27 于 2006-7-1 17:42 编辑 ]

图片附件: [秦赵大战] 秦赵大战(国画).jpg (2006-7-1 17:42, 262.5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76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433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2 14:08



QUOTE:
原帖由 Stlouis27 于 2006-6-30 22:07 发表
奇怪,打不开吗?
再试一下!

谢谢你的图,终于看到了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2 14:09     标题: 第二章:绿林好汉

王凤,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

公元17年,王匡、王凤叔侄二人在大洪山组织饥民起义。因西汉时期大洪山取名为绿林山,故称之为绿林军。起义军反对王莽政权,于公元23年建立更始政权。同年在昆阳打败莽军,乘胜追击,攻占长安,推翻了王莽政权,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以后人们常常以“绿林”、“绿林好汉”、“绿林英雄”泛指聚集山林间的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集团或个人。
作者: 神 见 愁    时间: 2006-7-3 12:46

期待即将的黄巾和最后的太平天国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8 10:44     标题: 第二章:绿林好汉

王匡,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9 10:32     标题: 第三章:赤眉巨人

樊崇(?-公元27年)字细君,琅琊(今诸城)人,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领袖。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自然灾害严重,百姓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纷纷起义。樊崇聚集100名饥民在莒(今沂莒县)举起义旗,杀豪族,冲官府,抢财物,声震乡里。随之小股义军纷纷加入,队伍迅速壮大,然后转战于泰山。樊崇令军士把眉毛涂成赤色作为标记,故号称“赤眉军”。赤眉军在泰山整顿一个时期,又杀回莒地,攻县城未下,转战姑菉(今诸城西部)。天凤六年,(公元19年)赤眉军大败田况统领的官兵,歼敌万人,随之乘胜重返泰山,后又到东海郡的南城(今枣庄市北)屯驻休整。赤眉军的胜利,震摄了王莽集团。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莽命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率10万大军前往镇压。赤眉军与官兵相遇成昌(今山东东平西),展开激战,把官兵打得落花流水,王匡逃跑,兼丹被杀。随后义军横扫山东、河南一带。这时刘玄的“更始”政权在洛阳建立,派使招抚樊崇。樊崇受刘汉正统思想的影响,听说汉室复兴,即率兵归附,受到封赏。更始二年(公元24年),更始内讧,赤眉军宣布与之决裂,进军关中。更始三年正月,大军至弘农,与更始政权的军队大战并获得胜利。赤眉军继续西进,至华阴进队伍已发展到30万。六月,樊崇立了西汉宗室后裔、15岁的牧童刘盆子为帝,建年号为“建世”,樊崇自任御史大夫,建立了政权。接着大军攻入长安。这时正值关中发生饥荒,长安城内粮食匮乏,周围地主武装坚壁清野,义军被困,无法立足。建武三年,樊崇率大军20万离开长安,东撤山东。行之宜阳(今河南阳县)时,突遭刘秀伏击,部队损失惨重,樊崇遇难。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10 15:33     标题: 第四章:黄天当立

张角(?~184)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人。

    为东汉太平道创始人和黄巾起义领袖。 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
平经》),遂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
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他自称“大贤良师”,拳事黄老道,以阴阳五行、
符箓咒语为根本教法,信“中黄太一”之道①,“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
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②。收养
弟子,在灾情特别严重的冀州传道成功后,便派遣8名弟子到各地传教,十余年间,徒众
发展至数十万,连结郡国,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作者: 神 见 愁    时间: 2006-7-11 18:22

这张角忒慈眉善目了点……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12 08:50

这些脸都很新,不知取材哪里?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12 21:08



QUOTE:
原帖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7-12 08:50 发表
这些脸都很新,不知取材哪里?

有太阁的,有三国八的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12 21:09     标题: 第五章:安陆“神兵”

張昌(?~304),義陽(今河南新野)人,出身於漢化了的蠻族。

在安陆(今湖北云梦)石岩山聚众起义,荆地区的流民和逃避戍役的丁壮纷纷参加。张昌立山都县(今湖北谷城东南)吏丘沈为天子,自为相国。趁晋廷诸王争夺朝权之机,分兵四出攻城略地。南破武昌(今湖北鄂州)、长沙、湘东(郡治酃县,今湖南衡阳市)、零陵;东攻弋阳(今河南潢川西);北克宛(今河南南阳市)、襄阳,杀西晋都督荆州诸军事新野王司马歆。部将石冰和封云率领东路义军,攻占江(治今南昌)、扬(治今南京)二州。其势力迅速扩大到荆、江、徐(治今江苏徐州)、扬、豫(治今河南淮阳)五州的大部地区。同年七月,西晋荆州刺史刘弘调集大军围攻张昌,起义军被晋将陶侃率部击败。次年八月,张昌被俘杀。荆州流民起义遂被镇压。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14 13:19

张昌的招风耳真大...
小弟近来发觉作图的素材越来越少,广翔公有没有好的素材介绍?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14 13:26



QUOTE:
原帖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7-14 13:19 发表
张昌的招风耳真大...
小弟近来发觉作图的素材越来越少,广翔公有没有好的素材介绍?

比较方便的就是光荣的三国志9、10、11和信长10以后的
另外还有太阁的,三国志8以前的和信长9以前的,三国群英,三国无双等等,就是调颜色比较麻烦

素材:
三国题材游戏大全
http://61.136.152.55/download/dl-image01.html
三國友盟(中华三国在线)——三国游戏人物图鉴
http://www.e3ol.com/bbs/default.asp
小小猪 [zhutd] 的相册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zhutd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14 22:45

多谢!!!去收集啦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16 13:56     标题: 第六章:匈奴“真王”

破六韩拔陵:匈奴人

魏初,北魏为防御北方柔然攻扰,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以北自西而东设置六个军事重镇,并派鲜卑贵族任镇将。六镇居民多是发配而来的犯人和强迫迁此的各族人民,倍受镇将奴役和压迫。加之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因此,镇将与居民的矛盾日益加剧。四年二月,柔然饥荒严重,求魏援救,未得满足,遂于四月入魏境剽掠。怀荒镇(今河北张北境内)居民向镇将、武卫将军于景请求赈济,遭拒绝,遂怒杀于景。不久,沃野镇居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反魏,杀镇将,改元真王。邻近诸镇各族人民纷起响应。破六韩拔陵领兵南攻,另派部将卫可孤率军围攻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怀荒二镇。北魏急忙调兵遣将,镇压义军。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镇将杨钧以贺拔度拔为统军,以其3个儿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为军主,率军抵御起义军。五年四月,高平镇(今宁夏固原)人赫连恩等反,推举敕勒族酋长胡琛为高平王,攻高平镇以响应破六韩拔陵。遭魏军反击北走。卫可孤攻陷武川、怀朔二镇,擒贺拔度拔及其子。五月,破六韩拔陵与魏临淮王元或战于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大胜。起义军乘胜击败魏将李叔仁部,占领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魏孝明帝元诩遂以尚书令李崇为北讨大都督,率军进攻起义军。七月,破六韩拔陵与魏将崔暹部战于白道,大败之。又攻李崇部,迫使李崇退还云中(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遂与之相持。十月,北魏为镇压起义军,请求柔然出兵。六年,在柔然10万部众支援下,北魏军将破六韩拔陵等起义军镇压下去。破六韩拔陵等六镇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并引发了后来的关陇莫折大提起义和河北杜洛周起义。
作者: Stlouis27    时间: 2006-7-16 18:52

广翔兄这张太帅了,赞一个
作者: Stlouis27    时间: 2006-7-16 18:56

顺便请问一下广翔兄知到那有太阁全身照的素材来源吗?小小猪 [zhutd] 的相册貌似只有颜面的小头像啊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16 22:56



QUOTE:
原帖由 Stlouis27 于 2006-7-16 18:56 发表
顺便请问一下广翔兄知到那有太阁全身照的素材来源吗?小小猪 [zhutd] 的相册貌似只有颜面的小头像啊

太阁的图片我是用VAN先生的修改器自己导出的
只有颜面的小头像,用ps不是可以放大吗?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17 11:10

匈奴“真王”——真田幸村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18 00:57     标题: 第七章:羌族起义

莫折大提:羌人

五年六月,当六镇起义蓬勃发展之时,北魏秦州(治今甘肃天水)人薛珍等聚众起义,擒杀刺史李彦,推羌人莫折大提为帅,大提遂自称秦王。南秦州(治今甘肃成县西)人张长命等杀刺史崔游,响应大提。大提遣将攻克高平(今宁夏固原),杀镇将赫连略和行台高元荣。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18 08:37

莫折大提——伊达政宗,很有气势
头发与脸的衔接上还可以再精细点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7-18 11:35     标题: 第七章:羌族起义

莫折念生:羌人

大提卒,其子莫折念生继之,自称天子,置百官,年号天建。七月,魏孝明帝元诩以吏部尚书元修义为西道行台,率诸将讨伐莫折念生。念生遣都督杨伯军攻仇鸠、河池(均在今陕西凤县境)二戍,遭北魏东益州刺史魏子建部将伊祥部反击,受挫。八月,念生遣弟莫折天生率兵下陇地,于陇口(今陕西陇县、宝鸡与甘肃清水,张家川之间)击败魏都督元志部。九月,魏帝以萧宝寅为西道行台大都督,率渚将征讨莫折念生。十一月,天生率众攻陷北魏岐州(治今陕西凤翔东南),擒杀都督元志及刺史裴芬之。念生又派卜胡等攻泾州(治今甘肃镇原东南),于平凉(今甘肃华亭西)东击败北魏光禄大夫薛峦部。十二月,念生派兵攻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城民赵天安擒刺史以应义军。六年正月,莫折天生屯兵于黑水(今陕西周至东),兵势甚盛。北魏以崔延伯为征西将军。率骑兵5万进击,与萧宝寅军屯马嵬(今陕西周至东),天生义军遭官军攻击,战败,损失10万余,遂撤兵,退守陇道,阻击官军。后莫折念生被部将所杀,其部众或散,或归附其它义军。
作者: Stlouis27    时间: 2006-7-18 12:08

佩服!这几张相当有神采 尤其那张莫折大提 广翔公的技术更进一层楼啊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0-19 14:23     标题: 第八章:齐天子葛荣

三个月没做图,手都生了,熟悉一下

葛荣

北魏孝昌二年(526)正月,原怀朔镇兵鲜于修礼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领导起义。原怀朔镇将葛荣参与起义。八月,叛将元洪业杀鲜于修礼,请降于魏。葛荣杀元洪业自立,继领起义部众。九月,北趋瀛州(治今河北河间),于白牛逻(今蠡县境)袭斩魏章武王元融。自称天子,国号齐,年号广安。不久,擒斩魏广阳王、骠骑大将军元渊。次年正月,攻陷殷州(今隆尧东),杀刺史崔楷,进围冀州(今属河北)。十一月陷冀州,俘刺史元孚。魏以都督源子邕为冀州刺史,率兵进讨葛荣。十二月,葛荣率10万起义军在阳平(今山东莘县)东北漳水曲大败魏军,击杀魏将源子邕、裴衍等人。武泰元年(528)二月,击杀另一支起义军首领杜洛周,并其众。三月,克魏沧州(今河北盐山西南),擒刺史薛庆之。八月,引兵围邺城(今临漳西南),众号百万,游兵已过汲郡(今河南卫辉西南)。九月,魏柱国大将军尔朱荣率精骑7000(一说骑兵7万)攻义军于滏口(今河北磁县西北),葛荣恃众轻敌,兵力分散,被尔朱荣出奇兵击败。葛荣被俘杀,起义失败。
作者: 山中立国    时间: 2006-10-19 18:16

广翔公又启动头像制作了~
支持~~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0-19 18:53



QUOTE:
原帖由 山中立国 于 2006-10-19 18:16 发表
广翔公又启动头像制作了~
支持~~

山中兄可否传授一下调颜色的方法呀?
每次我用三国志以外的素材时,颜色怎麽调都不舒服,例如上面那张,脸是太阁里的,虽然调过颜色后不是那麽“残白”了,但还是感觉不舒服
我看山中兄的图颜色调的都很舒服,请教一下你怎麽调的?
作者: 山中立国    时间: 2006-10-19 23:51

调色相饱和度啊,再不行的话把要变色的抠出来,把“着色”钩上,然后再调色相饱和度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0-20 09:52



QUOTE:
原帖由 山中立国 于 2006-10-19 23:51 发表
调色相饱和度啊,再不行的话把要变色的抠出来,把“着色”钩上,然后再调色相饱和度

多谢啦,我去试试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0-20 09:53     标题: 第九章:隋唐起义

翟让(?─ 617),隋末农民起事中瓦岗军前期首领。东郡韦城县(今河南滑县南)人。

大业七年(611 年),翟让与徐世绩(即李绩)、单雄信起兵于瓦岗(今河南滑县南)。瓦岗军早期活动于东郡一带,后从徐世绩建议,分兵西上,进入大运河所经的郑、宋(今河南东部郑州、商丘一带)界,阻截往来的船舶,资给丰足,部队很快就发展到万余人。大业十二年(616 年),李密加入瓦岗军。十三年翟让推李密为瓦岗军首领,号魏公。不久,瓦岗军围攻洛阳,隋军投降,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声威大振。后翟让与李密亦因此而导致矛盾渐深。十一月,翟让被李密用计杀死。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0-21 14:53     标题: 第九章:隋唐起义

窦建德(573—621.8.3),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隋末唐初河北起义军前期领袖。

  隋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中的一支主要的队伍。隋炀帝上台后,荒淫残暴,倒行逆施,把苛重的力役和赋税加在农民身上,使得广大农村“耕稼失时,田畴多荒”,无数贫苦农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611年,莜(音条)县(今河北景县)人高士达在清河起义,同河北义军张金称、郝孝德、孙宣雅、杨公卿等部一起和隋军多次交战。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派杨义臣率官兵到河北镇压起义军。杨义臣先打张金称,对峙了一个多月,隋军故意示弱,后猛力袭击,打败了起义军,张金称被俘牺牲。后杨义臣进兵高鸡泊(今山东省恩县西北),打高士达和窦建德。建德劝士达避杨义臣之锐气,待其将士疲劳,再乘机进攻,乃可全胜。高士达不听,亲率兵迎敌,初得小胜,便置酒宴众,大意麻痹,而几天后,果被杨义臣击败,高士达在战斗中牺牲。于是,建德乘此机会,收拾余部,安葬阵亡将士,为高士达发丧,士气大振,不久队伍壮大到十余万人。
  617年正月,窦建德在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年号丁丑,建置官属。次年7月,隋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奉隋炀帝之命,从涿郡引精兵3万,南下解东都之围。照隋炀帝原意图,薛兵南下,王世充北上,两支精兵,由薛世雄统一指挥,联合镇压瓦岗军。但事与愿违,薛部却被窦建德军一举歼灭。在薛世雄率兵到达河间城南七里井后,窦建德把精锐部队埋伏在附近的水泊中,又故意撤走附近的各地军队,散布流言,伪称逃走了。薛世雄信以为真,不设防备。窦建德侦察清了敌情,亲率1,000多人的敢死队,冒着弥天大雾,突袭隋营。隋军惊慌失措,自相践踏,死人城堆。薛世雄只带得几百骑逃走,3万精兵全部覆灭。窦建德乘着战胜的余威,取得了河北大部分郡县。
  618年,窦建德建国号为夏,改元五凤,自称夏王,次年迁都洛州(今河北永年)。接着,窦建德领导农民起义军又南下连克相州(今河南安阳)、赵州(今河北隆尧东)和黎阳(今河南浚县)等地。唐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因援救洛阳的王世充,在牛口(今河南荥阳北)布阵长20里,与李世民展开激战,因轻敌受伤被俘,被杀于长安。余部推刘黑闼为主,起兵反唐,武德六年(623年)失败。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0-22 11:50     标题: 第九章:隋唐起义

陈硕真(?—653年),女,睦州雉山县梓桐源田庄里(今淳安县梓桐)人。

唐永徽四年(653年)十月,陈硕真在田庄里聚众起义,参加者数以万计。自称“文佳皇帝”,以其妹夫章叔胤为仆射,童文宝为大将。章叔胤引兵攻陷桐庐,陈硕真亲率 2000精兵攻陷睦州(其时州治在雉山县贺城),然后攻克於潜,直逼歙州城下。又派童文宝率4000人攻婺州(今金华),声势日益浩大。十一月,朝廷闻讯,即派扬州刺史房仁裕带兵前往镇压,婺州刺史崔义玄亦赶紧征集兵力拒之。由于义军缺乏实战经验,几经浴血奋战,死伤无数,全军覆没。陈硕真、章叔胤被捕遭杀。
作者: 梅呤雪    时间: 2006-10-23 18:37

修改了一下。

[ 本帖最后由 梅呤雪 于 2006-10-23 21:48 编辑 ]

图片附件: 01.jpg (2006-10-23 21:48, 44.8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92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4056


作者: squellfans    时间: 2006-10-24 05:17

的确显得苍白了点,改了下光照位置和色调,纯个人小小意见,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squellfans 于 2006-10-24 17:55 编辑 ]

图片附件: 1223.jpg (2006-10-24 17:55, 87.39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7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4095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19 23:35     标题: 第九章:隋唐起义

黄巢(?~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

    举进士不第,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在曹州起义,878年继王仙芝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881年攻破唐朝京都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但由于没有建立较稳固的根据地和未乘胜追歼残余势力,使敌人得以反扑。后因弹尽粮绝,被迫撤出长安,转战山东,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诗三首,前两首借题菊花寄寓抒写自己傲世独立、冲天凌云之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都凝集着一股英雄之气,惊人心魄,不愧是揭竿而起的千古豪杰;最后一首《自题像》则是另一种风格,呈现给人的是“铁衣著尽著僧衣”、“独倚栏干看落晖”的一代儒将风采,令人钦慕。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1 11:40     标题: 第九章:隋唐起义

张遇贤(?-943) 五代时南汉农民起义军领袖。博罗(广东)人。

初为小吏。在博罗一巫家,自称是第十六罗汉。公元942年,在循州(广东龙川)杀刺史刘传,被推为首领,称中天大国王(一作中天八国王),年号永乐。署置百官,由黄伯雄为副,以僧景全为谋主,攻克番禺(广州)以东大部州县,众达十余万人。起义军皆穿红衣,人称赤军子。次年,进攻虔州(江西赣县),在白云洞建造宫室营署。后被南唐将领严恩击败,撤退中被叛徒李台台所执,在金陵被杀。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2 08:06     标题: 第十章:宋朝起义

王小波(?—994),又名小皤、小博。北宋初,四川地区农民起义的首领。四川青城(今都江堰市)人,茶贩出身。

993年(宋淳化四年)春,他率贫苦的佃户、茶农等百余人起义,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因而得到他们的响应和拥护。十天之内,就有几万人参加。起义军号令严明,对人民秋毫无犯,所到州县,在人民响应下,多半不战而克。攻下青城,接着打下彭山,杀死贪官县令齐元振,把他搜刮来的钱财散发给穷人。
994年2月8日(宋淳化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王小波在江源(今四川崇庆东南)与宋军激战时被敌将张玘射伤,但仍奋勇杀死张玘,因伤势过重而阵亡。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3 07:33     标题: 第十章:宋朝起义

李顺(?--995),青城(今四川灌县西)人,茶农出身。

993年2月,西川大旱,官府赋敛急迫,逼得农民失业,以王小波为首的百余农民在青城起义。王小波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附近农民闻风而动,群起响应,义军发展到数万人,一举攻占青城县,又转战邛、蜀各州县,攻克眉山县,活捉县令齐振元,义军声威大振。12月,义军攻江原县,王小波阵亡,众推举其妻弟李顺为领袖。李顺号召乡里富户大姓,征调粮食赈济贫乏,故旬日之间,归之者数万,许多州县被义军攻占。994年1月,义军攻占成都,李顺称大蜀王,改元“应运”,设官置署。宋王廷震恐,派大军前往镇压,义军奋战不敌,殉难者3万余人。5月,成都破,李顺阵亡,义军余部又在张余领导下继续战斗,直到995年才最后失败。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3 09:26     标题: 修改几张

修改几张,调了一下颜色,亮度,对比度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4 08:03     标题: 第十章:宋朝起义

方腊(?—1121),又名方十三,宋青溪(今淳安)万年乡人。出身佣工。

北宋青溪万年镇(今淳安威坪)人。有一首"水氽童家店,方喇出二遍;水浸鳖背石,方腊又造反"的民瑶不仅指明了他居住的村子,还说明他的起义动机。宣和年间,农民茶叶卖不出去,卖了还不够交税。农民只好不采茶,采了的也忍痛倒在溪里。时值浙西大旱,七八月都不见有雨,禾苗焦黄,秋收无望,而官吏却逼税。方腊在宣和二年10月,方腊揭竿起义。方腊旗帜鲜明,主张实现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财,散以募众",决心彻底推翻赵宋王朝,解脱天下所有劳苦大众。宣和三年四月,方腊在起义根据地帮源与宋军决战败北,被迫带亲信退往洞源村东北的石洞中躲藏,由于叛徒当向导,最后不幸被捕,被解往汴京。方腊起义打下了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半壁,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王朝的统治,北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就覆灭了。方腊最后坚守的石洞被称为"方腊洞"。
作者: Hayato    时间: 2006-11-24 13:06

樓主愈做愈好~十分佩服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4 21:16     标题: 第十章:宋朝起义



QUOTE:
原帖由 Hayato 于 2006-11-24 13:06 发表
樓主愈做愈好~十分佩服

谢谢

杨幺(?-1135) 南宋初年农民起义领袖。本名杨太,因在钟相起义军领导集团中年纪最幼,故名。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1130年3月,随从钟相起义:钟相牺牲后,他被推举为领袖。起义军在他的领导下,以洞庭湖为根据地,利用湖汉纵横,地势险要的特点在临湖周围建立了许多陆寨和水寨。他们实行“兵农相兼,陆耕水战”的策略,把战斗与生产相结合,以实现“均贫富”的理想。他们创造了许多“车船”,船上装有踏轮,进退轻捷,可以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南宋统治者屡派军队镇压,均被击败。1133年,起义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占领了东起岳阳,西到枝江,北达公安,南至长沙的广大地区。他们既反抗宋王朝的压迫,又坚决反对金朝贵族所扶植的伪齐刘豫政权。刘豫两次派人邀请起义军联合攻宋,均遭到严辞拒绝。南宋朝廷在“镇”“抚”均告失败之后,于1135年,从抗金前线调回岳飞军队来镇压起义军。岳飞对起义军先困后攻,又诱降了黄佐、杨钦等起义军叛徒。起义军在激烈的战斗后失败。他投水未死。被俘牺牲。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4 23:36     标题: 只有黄金甲的版本

做一个只有黄金甲的版本,换了红缨戟,将脸色调的红润些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5 08:00     标题: 第十章:宋朝起义

钟相(?~1130),南宋初在洞庭湖地区的一次农民起义。

北宋末,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钟相,在家乡利用宗教活动组织群众,凡加入他的组织──乡社的农民要交一点钱粮,社内实行互助共济,因此都能“田蚕兴旺,生理丰富”。他宣称:“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这代表了农民要求财富上平均、社会地位平等而提出的政治主张,比北宋初王小波“均贫富”的思想又进了一步(见王小波、李顺起义)。钟相以此深受群众拥护,被称为“老爷”或“天大圣”。周围数百里的贫苦农民加入乡社的不计其数。如此二十余年,其影响扩大到洞庭湖周围各县。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5 14:33     标题: 第十一章:元朝起义

刘福通(1321—1365),元末北方红巾军领导者,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乘元廷徵民夫修黄河之机聚众起事,攻占州。因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随后,攻占河南许多州县。十五年,立韩林儿(韩山童之子)为帝,称小明王,以亳州(今安徽亳县)为都,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他历任平章、丞相等职,掌握大宋的军政大权。元廷派兵镇压,亳州失陷,迁都安丰(今安徽寿县)。后分兵三路攻略陕西、山东、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兵锋曾达大都附近的柳林(今北京通县南)。十八年,他统兵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作为都城。次年,汴梁被元军攻破,退守安丰。二十三年,张士诚军围攻安丰,他与韩林儿往滁州(今安徽滁县)依朱元璋。后被朱元璋命部将沉于江中溺死(一说在安丰阵亡)。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5 19:39     标题: 第十一章:元朝起义

彭莹玉(?-1353)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人。又名彭国玉,彭明,号称彭祖、彭和尚。

为元末红巾军徐寿辉部将领。他出身于农家,后至袁州慈化寺为僧,他会治病,因此,颇受农民群众的喜爱和拥护。他以白莲教之名义组织农民,“宣传弥勒佛下生,当为世主”等。1338年(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与其门徒周子旺在袁州起义。周子旺被捕牺牲后,他出走淮西,仍继续宣传组织活动,门徒遍及江淮地区。1351年(顺帝妥懽帖睦尔至正十一年)秋,与邹普胜等聚众响应刘福通起义,当推徐寿辉为首领,并于蕲水(今湖北省浠水县,位蕲春县东北)建立政权,他任军师。后攻占湖广、江西等地。十二年,他与项普略攻陷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饶州(今江西省波阳县,位景德镇西南),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被天完政权任命为江南行省参知政事。寻即去安徽,经苏南,达浙江,又折回安徽,江西。所到之处,红巾军纪律严明,损富济贫,多方打击元代在江南的统治。13353年(顺帝至正十三年)在瑞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位南昌市西南)之战中牺牲。一说他在至正十二年攻克徽州(今安徽省歙县,位皖南屯溪市东北)、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时,因元将董搏霄之反扑,牺牲于杭州。
作者: 山中立国    时间: 2006-11-25 21:38

改图时用别人做的的图最好加多一些自己的素材组合,显出自己的心思

另外还是那句,脸部素材最好选用年代比较新的游戏保证质量,脸部清晰度对整个头像清晰度很有影响。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5 23:01



QUOTE:
原帖由 山中立国 于 2006-11-25 21:38 发表
改图时用别人做的的图最好加多一些自己的素材组合,显出自己的心思

另外还是那句,脸部素材最好选用年代比较新的游戏保证质量,脸部清晰度对整个头像清晰度很有影响。

多谢山中兄的建议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5 23:02     标题: 第十一章:元朝起义

徐寿辉(?-1360年),一名真一,又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卖布出身。

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与湖北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年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1355年,势力复振。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在今安徽马鞍山西南),部众归属陈友谅。
作者: 我不是迭戈    时间: 2006-11-25 23:19

农民起义的有这么帅?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5 23:36



QUOTE:
原帖由 我不是迭戈 于 2006-11-25 23:19 发表
农民起义的有这么帅?

我现在是完全着眼于做图,和人物的关系基本无视了
大家就图和人物分着看吧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5 23:57     标题: 第十二章:明朝起义

唐赛儿(1399~?),女,卒年不详,明代农民起义首领,蒲台县西关(今滨州市蒲城乡)人。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6 09:09     标题: 第十二章:明朝起义

邓茂七?--1449年,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邓云,江西建昌(今南城)人,后迁居于沙县二十四都黄竹坑(今属梅列区)。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6 18:55     标题: 第十二章:明朝起义

叶宗留(1404-1448),庆元人。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6 21:46     标题: 第十二章:明朝起义

刘  通(?~?)   明初镇国将军。南直隶沛县人。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7 02:39     标题: 第十二章:明朝起义

李原起义后,称太平王,活动于湖广南漳、河南内乡、陕西渭南交界地区,随从起义的流民达百万人。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7 08:31     标题: 第十二章:明朝起义

刘宠

作者: 逐鹿苍狼    时间: 2006-11-27 11:14

图像模糊,估计是将小图放大所致。
整体风格不协调,脸是以前的,衣服是现在的。
色彩不统一。
部分图比例有问题。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7 12:40



QUOTE:
原帖由 逐鹿苍狼 于 2006-11-27 11:14 发表
图像模糊,估计是将小图放大所致。
整体风格不协调,脸是以前的,衣服是现在的。
色彩不统一。
部分图比例有问题。

感谢逐鹿兄的意见
“整体风格不协调,脸是以前的,衣服是现在的。”
不知所指为何?可否详细说明?谢谢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7 12:41     标题: 第十二章:明朝起义

刘宸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7 14:34     标题: 第十三章:闯军

闯王——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原名鸿基。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1606年9月22日)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7 14:35     标题: 第十三章:闯军

闯将
李岩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7 17:37     标题: 第十三章:闯军

闯将
田建秀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7 20:04     标题: 第十三章:闯军

闯将
高一功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00:45     标题: 第十三章:闯军

闯将
郝摇旗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07:35     标题: 第十三章:闯军

刘宗敏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13:48     标题: 第十三章:闯军

刘芳亮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13:49     标题: 第十四章:太平天国

冯云山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13:51     标题: 第十四章:太平天国

杨秀清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13:52     标题: 第十四章:太平天国

萧朝贵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13:53     标题: 第十四章:太平天国

韦昌辉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13:57     标题: 第十四章:太平天国

石达开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13:58     标题: 第十四章:太平天国

李秀成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14:01     标题: 第十四章:太平天国

陈玉成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14:03     标题: 第十四章:太平天国

李开芳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14:04     标题: 第十四章:太平天国

林凤祥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14:06     标题: 第十四章:太平天国

洪秀权


终于又填完一个坑,要歇一歇了,看大家做吧
作者: lj197705    时间: 2006-11-28 19:13

说句心里话,闯军和太平天国一点像的地方也没有,如果拿到唐宋都是好图,但是做为太平天国和闯军就太不一样了。
还有待于学习啊。
作者: tww112233    时间: 2006-11-28 20:05

十個只有一個可以 其餘的全都不像..........
人民起義由陳漢至太平天國等等大多都是農民為主的 但他們身上不是金甲就是銀甲 人民要是有那麼多錢的話起義有什麼用?
如果說好像李淵(王) 趙匡胤(殿前都點檢) 楊么(自封王)等貴族的話還說得去
而其他的要是靠帥氣 金盔銀甲吸引的話 都不可以做出神韻...................
另外....開罪的說句吧 每個頭像的樣子 外貌都是差不多的話 倒不如直接開一個XX頭像集好的.........

[ 本帖最后由 tww112233 于 2006-11-28 20:07 编辑 ]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8 21:01

感谢两位的建议,说的不错
其实我之前已说过,本来是要做“草莽英豪”的,就像开始的吴广,王凤之类,但做了一些感觉没什麽意思,但又不想半途而废,于是就完全着眼于头像而忽略了与人物的关系。
不应该选这个题材,大家就看图吧,有什麽建议请提,谢谢

PS:tww112233 兄所说“每個頭像的樣子 外貌都是差不多的話”,不知是何意?每個頭像的樣子 外貌都不一样啊,可否解释一下?

[ 本帖最后由 广翔公 于 2006-11-28 21:07 编辑 ]
作者: tww112233    时间: 2006-11-28 22:07     标题: 回复 #86 广翔公 的帖子

其實我指的是武將的樣貌~ 其實我個人認為是通病吧(先說自己不會做的)
好像姜維 呂布等人的樣貌很多時候都是重複被使用的 好像你的吧 洪秀权 徐寿辉 韩拔陵就是看下去 同一個人 不同衣服的
所以我個人是比較喜歡你之前的作品 雖然比較粗糙 但創思較好~
作者: 玄天劫    时间: 2006-11-28 23:01



QUOTE:
每個頭像的樣子 外貌都是差不多的話”,不知是何意?每個頭像的樣子 外貌都不一样啊,可否解释一下?

是說你做得太多帥哥了
作者: 義経と静御前    时间: 2006-11-28 23:29

因为好几个人都是用的TK5里面的依达殿、竹中殿和山中殿等几个人,而且又没做改动,当然会看着一样了,虽然衣服有不同,那看着不会有太大区别的,更何况你的衣服风格也很近似。广翔的头像是很帅的,但还是不够用心,很多人物不是光帅就可以了,而且三国志的人物颜也不是以帅为第一要务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9 09:11     标题: 回tww112233 兄和義経兄

首先对两位关注我的作品表示感谢,的确是用的同一头像,原因是:一方面感觉它比较有可塑性;另一方面是对前一作品不满意。我想,一个头像被多次或多人使用,大都是因为比较喜欢这个头像

但我要澄清一下,首先并非是好几个人都是用的TK5里面的依达殿、竹中殿和山中殿等几个人,若我记的不错,此帖里依达殿、竹中殿和山中殿都只用过两次,我印像中没有一个是超过两次的;
其次,并非没做改动,起码每张TK5头像的颜色都要调整,有些大小、角度也要改动,照搬是不可能的
另外,我每张图都是很用心的,只是每个人用心的表现不同,做出漂亮的头像是我的主要目标,如果我不用心,也就没必要做这些头像了。我做的头像首先是自己要喜欢,我又怎麽会不用心来唬弄自己呢。
義経兄所说“三国志的人物颜也不是以帅为第一要务”,不错,可能是我们出发点不同

想请教一下,義経兄所说“衣服风格也很近似”所指为何?不太理解。

另外对于一些朋友提出的关于素材方面的建议,认为有些选材不好。
的确,我在改图时一些头像怎样修改效果都不好,但我一般是不会用三国志10或11以及信长10、11或12的头像的,那些头像虽然效果好,但与我做图的目的不符,因为我做头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一下感觉不错的头像 ,但因为一些原因而不能用到三国志9,10或11中的,通过合成和修改等方法尽量使他们能够用到游戏中,比如我这里就用了太阁五,三国志7以及三国志battlefield 等素材,虽然因为素材本身有局限性,改出的效果未必好,但能使这些素材可以用到三国志中,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感觉这次最大的失误就是选的题材不好,“草莽英豪”要做几十张“朴素”的人物,没什麽意思就跑题了。下次选题材要好好想一想能不能一直贯穿下来

[ 本帖最后由 广翔公 于 2006-11-29 09:59 编辑 ]
作者: 玄天劫    时间: 2006-11-29 10:03



QUOTE:
衣服风格也很近似”所指为何?

在說你每件衣服也太華麗,秦代到清的盔也是同一個調調。
弄得華(麗)而不(真)實啦~
作者: 广翔公    时间: 2006-11-29 11:02



QUOTE:
原帖由 玄天劫 于 2006-11-29 10:03 发表


在說你每件衣服也太華麗,秦代到清的盔也是同一個調調。
弄得華(麗)而不(真)實啦~

这就是我说过的,因选题材不慎而使头像与人物脱节
作者: cltchzy    时间: 2011-8-14 20:39     标题: 图看不了啊

太可惜了,图没有办法看
作者: 祝英台    时间: 2011-8-14 23:35

图片够挂了....
作者: 欧洋    时间: 2011-12-17 08:04

看看!!!!!!!!!!!!!!!!!!!!!
作者: 欧洋    时间: 2011-12-17 08:04

看看!!!!!!!!!!!!!!!!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