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x-dvd

2011-9-18 23:11


贾润甫&柳周臣
又是个二人组,成分为“小姿势分子”。
游戏中大多作为过场的包袱,逗大家一乐。唯一一次挑大梁的戏码,却又是让人完全笑不起来。
当然是游戏中为数不多的爱情戏之一:徐世芳NTR贾润甫事件!
这段三角恋明显没有风尘三侠那段来得惊天地泣鬼神——因为这里的三位都是正常人。正因为他们都是正常人,所以这段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最正常的。
大家在贾家楼里是如何回答柳周臣的呢?
我第一次玩的时候,认为错的是贾润甫。
我第二次玩的时候,认为错的是徐世芳。
我第三次玩的时候,又认为错的是贾润甫……
或许有人会说,感情这东西有对错可言么?大家都没错,这题是无解的。
我个人觉得,这话太“琼瑶”——真爱就无敌,真爱就无错?
我以为,感情这东西是有对错可言的,但你不能去深究。
婉盈是贾润甫的未婚妻,可她并不爱他,只是被婚约束缚在他身边而已。
婉盈承认贾润甫是个好人,他为了让她过上富足的生活去努力——我想,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这已经够了。
徐世芳,按照婉盈的描述,倒是个标准的传统知识分子,“总是以天下为己任,经常抱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经常做一些委屈自己的事”。
你能说这两位是“强弱悬殊,高下立判”么?显然不能。
唯一的答案:比起现实主义的贾润甫,理想主义的徐世芳更能吸引婉盈。
那为什么我认为是贾润甫错了呢?他错在三点。
一,贾润甫的性格注定他只能是个商人,当年考不上举,也绝对不是偶然。他习惯把生意生活化,随手抄起一件称手的,就能转化为谋利的工具。还记得天堂县城门么——“我花一两银子买一筐山楂,装成卖糖葫芦的也一样能混出城来”!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对物的态度影响到了他对人的态度,甚至包括他对婉盈的态度。
反出济南后,他奋力追上徐世芳,面对护夫心切的婉盈,他说了什么?
“我和徐世芳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一直还在等着你……你和我一起走吧。”
他在干什么?他把婉盈当成了什么?战利品么?
这种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在趁火打劫吗?这样做只能把婉盈越推越远。
二,他把富足安康作为自己的目标,但他不该以己度人。在他眼里,婉盈嫁给徐世芳,是因为能当X品夫人,能过富足的生活,所以他要向婉盈证明自己也行,甚至不惜付出名声和荣誉为代价。可婉盈需要的本来就不是这些。
三,也是他错得最离谱的地方——他深究了……不能深究,越究越错。
婉盈嫁给徐世芳,徐世芳不是好鸟,勾引婉盈;徐世芳为什么能勾引婉盈?因为他考上了官;他考上了官,我没考上;没考上怎么办呢?条条大路通罗马,总有一条适合我;塞钱买不了官?那塞钱废个官可以吧……即使一环套一环,贾润甫也要追根究底,死缠烂打,找出“真相”。殊不知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他丢掉了自己的荣誉,丢掉了自己的自尊。最讽刺的是,这个“真相”也是假的,而且还是由真相本人告诉他的。
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换来的就是一句“你错了”。
这世间,不但是感情,很多事情,纵然存在对错,你也决不可去深究,真相未必是你想要的真相,你也未必有你想象得那样坚强来接受真相。
即使到最后,贾润甫依然是一句“我输了”——何必?
心如死灰的他,在柳周臣不知趣地插话时,表现出了颇为豪情的一面——哪还有什么掌柜,现在起就是响马了!
看似豪情,谁又能知道,言语之间,到底是绝望所造成的精神极度空虚,还是由对那个人的仇恨转化为对那个人所代表的阶级的仇恨……
贾老板是个聪明人,可惜,是“小聪明”。



补上迟来的柳周臣篇。
我不知道该如何评述柳周臣,这个从人格到剧情都依附于贾掌柜的角色,给人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
泗水关一役,揭开了当年的悬案,贾掌柜才是最倒霉的人——顺便收回前文对贾掌柜考试水平的质疑,YOU CAN PLAY!
柳周臣用了一种非常别扭的方式,了结了三人之间的恩怨,斩断了不堪回首的过去,重新获得OR维护了与掌柜的情谊。
看起来,大团圆?
作为北周遗民,柳家的长辈依然对体制充满了向往,毅然决然地让柳周臣去考公务员,甚至不惜代价地玩了一招“狸猫换太子”。
三个人的命运,就在这一夜间,逐渐走向不同的终点。
徐世芳会痛恨他的命运吗?再来一次,他是否会选择留在历城,读他书中的温颜如玉,做他心中的天子门生?
贾润甫会痛恨他的命运吗?再来一次,他愿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性格去迎合婉盈,或是痛定思痛之后毅然放手?
柳周臣会痛恨他的命运吗?再来一次,他会离开家族,去做想做的事,去认识想认识的人,去过想过的生活?
贾润甫说他不后悔。
事已至此,谁又能知?
柳周臣在向贾润甫求助时,到底在想些什么?
眼前人固然有救你一命的可能,可就在不久之前,你也毁灭了他的希望。
是什么样的心态,驱使着他厚着脸皮向贾润甫求救呢?
心态一:坑他王八蛋的,不坑他坑谁?
心态二:以余生保全余生。
我相信柳周臣是后一种心态,以卑微的身份活下去,也以卑微的身份向贾润甫赎罪。
贾柳的关系,外人看起来是主仆,从内部看来则很复杂。
贾对柳的态度,存在一个转变。我们可以看到贾一开始对柳是比较冷淡的,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柳的遭遇无甚同情,甚至当柳提出愿当牛做马时,他也完全没有客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贾科举失利的后遗症开始显现出来——乖僻、急躁、贪利。身边的人都远离了他(详见贾润甫的自传体小说《我与徐世芳斗争二十年》),直到最后,连他自己,从主观上都不愿意接近他人。此时,还能说上两句话的,只剩下两人,一个秦琼,一个柳周臣。
秦琼做人八面玲珑,自然不提。
而柳周臣呢?
历城的街坊很奇怪,贾润甫的脾气,柳周臣怎么受得了?(详见《历城晚报》第1383期特邀评论员文章——《小小县城,几多奸商,衙门为何不作为?》)
因为柳对贾的态度。
柳对贾的态度是先天畸形的,与其说是把自己当仆,不如说是把自己当奴。
一直以来,柳周臣忍耐着贾润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自虐成瘾。
这样的自己,却成了贾润甫最后的知心人,这点恐怕连柳周臣自己都没想到。
贾润甫缺乏一个合理的方式与外界沟通,即使是疯狂地追求物质层面,也无法弥合婉盈给他带来的创伤,只有通过施虐来获取满足感。
柳周臣缺乏一个合理的方式向贾润甫赎罪——理性地说也不存在合理的方式,同时又担惊受怕地等待真相曝光的那天,只有通过受虐来麻痹自己。
双方的关系,就是以这样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持续发展着,发展到最后,施虐者和被虐者已经开始依赖彼此了。
贾柳二人在泗水关的和解,我并不认为是什么“兄弟情谊”,那更多的是两个心里不健康的人互相舔伤、互相取暖罢了。
贾润甫在一夜之间大彻大悟,以一种貌似坦然的态度,直面自己与徐世芳在争夺婉盈这场战争中的失败,认识到婉盈的选择终究是徐世芳。
真的是这样吗?他只是听了徐世芳的一面之词而已啊!
因为婉盈死了。
这一切都结束了。
他为了婉盈、为了夺回婉盈,这么多年来的努力都没有意义了,驱使他不断复仇下去的动力,就此停止。
他不是要斩断他与婉盈、徐世芳的恩怨,他想斩断的……是婉盈。
柳周臣在泗水关前,已下定决心要将真相隐藏到底,甚至不惜以命犯险,这实在不像是一个赎罪者的心态,活脱是一个大逆不道之徒。
他已经无所谓赎罪与否,重要的是维持施虐与受虐的现状。
他需要的不是洗涤心中的愧疚,而是让自己能忘却痛苦的过去。
所以,真相很重要,又必须让它变得很不重要。
当各自失去了一直以来的精神依靠,剩下的也只有这段畸形的“情谊”,还有勇气割舍吗?

不管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将一潭浑水搅得更浑。
哪有什么谅解不谅解?
哪有什么赎罪不赎罪?
殊不知,这长达十余年持续悲剧的源头之一,就是你。


人物小结:可怜之人未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千万不要太可怜自己。

[ 本帖最后由 x-dvd 于 2014-10-30 15:01 编辑 ]

用户名时间功绩理由
白云苍狗 2014-10-30 15:57 +200 哇啦啦,更新啦!奖励复活!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9 04: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768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