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对李陵与匈奴战斗的疑问
» 查看评分记录
原帖内容
巴克豪斯
2008-10-21 18:04
「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而遭受了极大的人身伤痛,使他在记述这段历史事实时已经丧失了史学家应有的公正立场和态度,甚至作为汉族史官的良知,恶意嫁接和篡改史料,夸大汉军的损失,可以说已经到了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地步。」
楼主这话说得太过了。太史公的《史记》可是私纂,在年分上弄错了是很难免的,而且也不止李广利降匈奴年分这一例,故不能说这事错了就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至于说为什幺「匈奴主力首先在西部击破李广利部,万里迅速回师,完全避过了汉军中路的傅德部的注意,最后歼灭李陵部」,请你自己看看《汉书‧李广苏建传》的记载: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
《匈奴传上》又载:
「其明年,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匈奴大围贰师,几不得脱。汉兵物故什六七。汉又使因杅将军出西河,与强弩都尉会涿邪山,亡所得。使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千余里,与单于会,合战」
的确,匈奴主力不可能「首先在西部击破李广利部,万里迅速回师」,但从匈奴传可见,李广利面对的,只是匈奴右贤王部;但李陵面对的,却是匈奴单于。谁是匈奴主力,显而易见,据《李广苏建传》可见李陵是据山而守,而且匈奴多骑兵,本就不利进攻;加上单于之十一万兵并非一次而上,而是先上三万,受伤惨重,再举八万兵围之。故其能坚守,又有何奇?
至于路博德的问题,《汉书‧李广苏建传》亦有记载:
「上壮而许之,因诏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博德故伏波将军,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 吾欲予李陵骑,云‘欲以少击众’。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诏陵:“以九月发,出庶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亡所见,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骑置以闻。所与博德言者云何?具以书对。”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
从上可见李陵的出兵时间,较路博德早。可以说,他当时就是一孤军。而本只想牵制匈奴,却成了与单于主力会战。无怪武帝会「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汉书‧李广苏建传》
我以上的引文,全据《汉书》,以免你因认为太史公「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而否定其文。事实上,太史公对李陵的记载很少,仅在〈李将军列传〉及〈匈奴列传〉中略略提到,甚至连李陵投降后的事也没提到(可能那时太史公已死了)。真正把李陵塑造成悲剧英雄的,正如9楼所言,是班固的《汉书》。因此楼主仅以太史公在李广利降匈奴年分上的一个错误,就无限上纲,说太史公「「丧失了史学家应有的公正立场和态度,甚至作为汉族史官的良知,恶意嫁接和篡改史料,夸大汉军的损失,可以说已经到了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地步。」,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用户名
时间
功绩
理由
冒牌
2008-10-23 12:49
+52
积极讨论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0 10: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479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