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鲜卑六部考
» 查看评分记录
原帖内容
边城玫女
2007-12-29 14:13
鲜卑六部考
鲜卑六部考
目录指引
魏晋南北朝时期【慕容氏】世系考
1楼——5楼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宇文氏】世系考
22楼——24楼
魏晋南北朝时期【拓拔氏】世系考
32楼——36楼
两汉至大理时期【段氏】世系考
63楼——65楼
魏晋南北朝时期【秃发氏】世系考
84楼——85楼
魏晋南北朝时期【乞伏氏】世系考
88楼——89楼
第一章 慕容氏
作者写在开篇的话:
一直对慕容氏很感兴趣。相信和我一样的人还很多。但是慕容氏人丁实在太旺盛了。许多名字相似,甚至一样,大家容易弄混淆。
于是我翻阅《晋书》、《燕书》、《魏书》、《北齐书》、《北史》、《资治通鉴》等史书,想把这些人物关系图清晰的整理出来。
其中有些关于《资治通鉴》中的“错字”怀疑,参考了天涯的大家狼兄的高见,在此感谢。
列表原则:
1.本文只列家族男性,这是中国的传统习惯,女权主义者勿怪——虽然我也是女子。
2.王室宗亲,无论帝、王、将、相、甚至庶民,凡见正史者,又知其父、祖出处,皆列入。
3.爵位列入。有多国爵位的,选本族爵位。有爵位的谥号选择列入,不列官衔。不列皇帝庙号。
4.其人称呼,史籍有多种记载的,会在表后的注释中标明。
5.只知是某人之后,或几世孙者,不列入。
6.早夭的婴儿不列入。
提示:如果查阅本文,发现排版问题,请调显示器分辨率,越大越好
(如果横向排列的代数超过十代,1024×768分辨率下,最右边两三个字可能会折行,影响整体美观。我用的是1440×900分辨率,整体效果很好)
在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少数民族家族,曾经掀起过最为诡异的滔天巨浪,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慕容氏。
慕容氏属于鲜卑人。鲜卑人大体可分为三部:
西部:又分为乞伏部与秃发部。(也有人认为“秃发”为“拓拔”的转音。)
北部:大拓拔部。
东部:又分为段部,宇文部,慕容部。又从慕容部分出
吐谷浑
。
又从宇文部分出
奚
与
契丹
。
鲜卑部早期的部落联盟首领叫大人。(鲜卑的社会组织由落、邑、部构成。落的首领称小帅,邑的首领称帅,部的首领称大人。)
“慕容”氏本来是姓“若洛”,在鲜卑语中“若洛”的意思是:“富有”、“繁荣”。初为部落大人的尊称,后来成为姓氏。
直到若洛护跋时,才改姓为“慕容”。
第一部分:慕容燕总体世系(概括图)
图例:
下划线
代表此人在本文稍后部分,有详细的世系分图
红色
代表此人为大燕帝国皇帝(大燕帝国包括: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当然此表只列慕容氏,不列曾当过燕帝的段氏与冯氏。)
绿色
为大燕建国前的慕容部落首领
紫色
为吐谷浑系的吐谷浑王朝国王
粉色
代表此人曾经自立为帝(但不被大燕帝国承认——其实西燕也是不被承认的,这里勉强算吧。非正统的,此处特指
慕容详、慕容麟
)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第八代
莫护跋
—
慕容木延
┬
慕容涉归
┬
慕容吐谷浑
——
慕容吐廷
———
吐谷浑叶延
——————————————
(第二十一代)慕容复
│ │
│ ├
武宣帝慕容廆
┬建威将军慕容翰—慕容钩
│ │ │
│ │ ├
文明皇帝慕容皝
┬
景昭帝慕容儁
┬
幽帝慕容暐
│ │ │ │ │
│ │ │ │ ├
济北王慕容泓
—
建武
帝慕容忠
│ │ │ │ │
│ │ │ │ └
威帝慕容冲
——
建武
帝
慕容瑶
│ │ │ │
│ │ │ ├太原王慕容恪—陈留王慕容绍—燕郡王慕容腾
│ │ │ │
│ │ │ ├
成武帝慕容垂
┬
惠愍帝慕容宝
┬
昭武帝慕容盛
│ │ │ │ │ │
│ │ │ │ │ └
惠懿帝慕容云
│ │ │ │ │
│ │ │ │ ├
昭文帝慕容熙
│ │ │ │ │
│ │ │ │ ├
赵王慕容麟
│ │ │ │ │
│ │ │ │ └
建始帝慕容详
│ │ │ │
│ │ │ ├北海王慕容纳—
北海王慕容超
│ │ │ │
│ │ │ ├
宜都王慕容桓—
建明帝慕容顗
│ │ │ │
│ │ │ └
献武帝慕容德
│ │ │
│ │ └上庸王慕容评——上庸王慕容?—上庸公慕容懿
│ │
│ └西平王慕容运─乐浪王慕容虔——
河东王慕容永
┬慕容亮
│ │
│ └慕容弘
│
└
慕容耐
注:
1.
莫护跋:本姓“若洛
”,也做
“若洛
护跋”,
后来“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
2.慕容耐:
《北史》写作“慕容删”。“慕容删”之名最早出现在范亨的《燕书》。
3.吐谷浑:吐慕容涉归生有二子,长子吐谷浑,为庶妻所生;次子慕容廆,为正妻所生。284年,慕容涉归死,由嫡子慕容廆继位,称鲜卑单于或“可汗”。慕容涉归临终前,哀怜庶长子,分给吐谷浑700余户(一说1700余户)分立门户。于是,吐谷浑告别故乡,西迁至今青海、甘肃一带,与羌族混居。312年吐谷浑在袍罕建国,并以此为中心驻牧,疆域北起甘松,南至白兰,东临洮河,西至于阗,幅员数千里。389年,慕容廆迁居陡河,经常思念兄长,于是作《阿干歌》以纪念。“阿干”鲜卑族方言即兄长之意。所以,慕容廆子孙建立大燕国后,以《阿干歌》作为“鼓吹大曲”,在皇帝出行或祭祀宗庙、社稷之时,多演奏此曲。唐太宗时,国王诺曷钵亲自来长安朝见,并请婚大唐公主。663年,吐蕃大举入侵吐谷浑,唐高宗派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率军援助吐谷浑,反被吐蕃所败,吐谷浑王及王后,隋唐军撤回凉州,吐谷浑之地尽为吐蕃所有,吐谷浑王朝灭亡。(此条注释摘自《历代皇陵今何在·吐谷浑王朝》)
4.慕容复:历史上的确有这个人。吐谷浑王朝灭亡后,国王诺曷钵来到凉州,唐高宗该封他为“青海国王”,安置在灵州,将灵州改名为“安乐州”,意为“欲其安而且乐也”,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武则天时,688年,诺曷钵病故,年约60岁。其子慕容忠嗣爵;忠死,其子慕容宣超嗣爵;宣超死,其子慕容曦皓嗣爵;曦皓死,其子慕容兆嗣爵。后来,吐蕃攻陷安乐州,吐谷浑人再次内迁至今山西晋南一带,当地居民称他们为“退浑”。直到798年德宗李适时,仍封吐谷浑后人慕容复为“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大将军”之职,嗣位安乐州都督,仍袭“青海国王”爵位,并授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称号。慕容复死后,封爵遂绝,吐谷浑香火、祭祀乃断。
4.成武帝慕容垂:慕容垂谥号,《晋书》记载为“成武”,后人考据,应为“武成”。本文仍以《晋书》为准。
5.建明帝慕容顗:“顗”音 yǐ ,也有书写作“慕容凯”。
[
本帖最后由 边城玫女 于 2008-1-15 17:41 编辑
]
用户名
时间
功绩
理由
冒牌
2007-12-29 14:40
+180
辛苦了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22:1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76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