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透视战国真实的兵力数据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94
1/4
1
2
3
4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透视战国真实的兵力数据
naniwa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1
发表于 2010-12-16 08: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透视战国真实的兵力数据
某一个时代的战争规模是有规律可循的,跟这个时代的科技、生产力、人口等等直接挂钩。大战一般是什么规模,中型战役是什么规模,小型战役是什么规模。兵力不可能瞬间扩大或缩小,或者相差的离谱。
笔者在质疑《史记》中庞大的兵力数据后,试分析战国时代真实的兵力数据。
先看看和战国时代关系最密切的春秋时代,军队规模如何?
周制曰:“大国三军,中国二军,小国一军。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
史载:“晋有上中下三军,楚有左中右三军。”
春秋初期,齐桓公以 3万精锐首先称霸中原,到了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北上,大败齐国,又逼迫晋国低头,在黄池会上称霸,其所带之兵也是3万,而越国乘吴国主力北上,偷袭了其空虚的国内。
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大致可以知道春秋时代一个中等国家的主力部队的数量了。当然,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兵力或会有起伏,但大体应相差不远。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激烈,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是无疑的,那么会扩大的五六十万人吗?否。
要了解战国真实兵力,不妨看看第一手资料和战争亲历者的记述。
战国第一手资料和亲历者的记述在哪里?
且看《孙膑兵法》。
该书为孙膑本人和其弟子编撰。
孙膑不但是战国时代的人,而且是战争亲历者,更重要的是,他是齐军实际上的总指挥,对齐军实力当然了如指掌。此前孙膑还曾在魏国活动过,是魏军统帅庞涓的老朋友,对魏军虚实恐怕也知道不少。这些方面的优势是任何史官都无法相比的。故孙膑的兵书里所记载的兵力因该是有权威性的。
齐魏桂陵之战,《孙膑兵法》明确记述:“庞涓率魏军8万攻打赵国,孙膑率齐军8万救赵。”
之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孙膑分析魏军主力在攻打赵国,国内空虚,先直逼大梁,逼迫庞涓回救,继而在桂陵截击仓促回援的魏军主力,大破之。
由此可见,8万人已经是魏军主力的规模!!!
之后的马陵战役,孙膑第一天挖“十万人吃饭的灶“,第二天是“五万人吃饭的灶”。
《中国军事史》认为,马陵战役,双方各投入10万人。
马陵大败后,魏国立即一蹶不振,可见10万人已经是魏国的老本。
我们现在可以得出结论,魏国的主力部队,大致在8—10万人。这个数字可能是指纯军人,也可能包括后勤人员。我们就暂且认定为纯军人。主力部队是这个数字,加上国内防卫的少量部队,估计魏国的总兵力也就10万略出头。
我们知道,这一时期乃是魏国最强盛的时期,其兵力亦不过如此,那么魏国衰弱后兵力可能还达不到此数,也就是说低于10万。
有了这样一个标准,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当时各国的兵力。
齐国兵力,从桂陵、马陵两次战役出动数量看与魏国相当,两国实力接近,应相差无几。
赵国兵力,赵国前期比魏要弱,后期稍强,大体相差不大,估计总兵力在10万上下波动。
秦楚两个大国最强,地大人多,估计兵力或比赵齐魏要多出一个级别,接近或达到20万,但绝对不会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多到60万、80万甚至百万,那是离谱。
当然,不同的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兵力是应该有波动的,不过大体上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轮廓。
王霸国家的主力部队从春秋时代的3—4万人,发展到战国时代的8—10万人,秦楚甚至更多。我们可以看出,规模扩大了数倍,这比起那些四十万六十万的数据,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变化。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有了这些数据,再分析长平之战的情况。
从长平战后,赵国还和秦国打过好几次并且获胜的情况看,赵军仍有一定实力,远没到被杀光的地步。
如赵军总兵力为10万,那么出战长平的,最多不会超过6—7万人,这部分军队基本覆灭,可能有少数逃回。
秦军投入兵力相当,可能稍多于赵军,7—8万左右,后期有增兵,可能接近10万。秦军伤亡如果按“过半”来看,至少4万人。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0-12-16 09:06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麒麟子
2010-12-19 13:07
+200
原创奖励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wanglu1596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402671
注册
2010-11-9
#2
发表于 2010-12-16 09: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可见中国人的浮夸风是有悠久历史的 动不动就百万大军、坑杀40万、亩产上万斤、身长八尺等等,恬不知耻。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密林繁星
梁郡公川峡西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466
帖子
4973
编号
6979
注册
2004-4-22
家族
肉肉门
#3
发表于 2010-12-16 10: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观点不大赞同,“主力”不等于“国内一大半兵力”。
我认为,主力就是精锐,属于那种可以流动作战,战斗力远高于普通军队的菁英部队,这些部队,都是经过长期训练和实战的军队,对于一个国家有重大意义,例如,魏国由吴起一手带出来的那些部队。至于其他占更大数量的军队,其实大部分时候是农民,别人入侵的时候,集结成军,防御战还能有一定作用,但是进攻却没什么用了。所以,一旦吴起带出来的部队在马陵之战消耗殆尽后,魏国一下子实力很弱,因为精锐部队不是那么容易训练出来的,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后期魏国依旧有那么多部队,却弱的可以。
秦赵占优势的地方,民风尚武:1.普通军队锻炼成精锐的时间比别的中原大国更短;2.普通军队的战斗力比别国更高。长平之战,赵精锐尽丧,但是秦主力也疲惫不堪,所以随后秦赵数战,但是秦形势大好却灭不了赵,反而损失白起和大量部队。
PS:万岁军是主力,是否可以认为,天朝现在也就10几万军队呢。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4
发表于 2010-12-16 10: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赵国后期的战力来看, 如果长平被坑40万, 那赵国能战之人也太多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5
发表于 2010-12-16 10: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战国本来就是全员皆兵。类似赵这样的大国,有个二三百万人口不算多,除去一半女的,再跑掉三成老头小孩。几十万的军队(加后勤)应该有吧。坑杀四十万,连上非战斗人员了吧。
当时全中国有个两三千万人口,应该正常。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10-12-16 10:48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6
发表于 2010-12-16 10: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按狐狸所讲问题就更大了, 坑杀了40万后, 基本上没有再战之力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7
发表于 2010-12-16 11: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ongwanshui
于 2010-12-16 10:55 发表
按狐狸所讲问题就更大了, 坑杀了40万后, 基本上没有再战之力了!
我觉得差不多,长平之后,赵国基本废了,等于青壮年死了绝大部分。秦国灭赵更多是政治手段。在吞并不了六国时,没必要冒然灭掉大国,遭至提早的联合反抗。
邯郸之战时,赵国的兵力已经很寥落了,否则也不用去搬救兵。赵国在长平之后,基本已退出战国诸雄行列。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8
发表于 2010-12-16 11:1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秦灭楚,李信二十万不能胜,王翦必六十万乃出。
对应发掘出的云梦秦简,黑夫和惊兄弟二人俱从军征楚,家中余大哥衷一人、女眷五六人。一家三丁,三丁抽二。
按这种动员能力,六十万士兵,加上三倍的后勤人员,一千两百万的人口就可以支撑。
长平之战,权且估计四十万人中有三十万士兵,加上十万后勤人员,全灭之后,仍有后勤人员八十万人,可以从中再征发士兵,加上原留驻各地的守军,老少男子,凑二三十万的防守性武装还是没有问题的,加上魏楚两国援兵,虽然无力大规模进攻,但也不是没有防守之力。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sharpest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4
编号
75950
注册
2006-7-18
#9
发表于 2010-12-16 11: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战国时代,后勤人员应该比战斗人员所占比例更大,所有的物资都是靠人力运送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10
发表于 2010-12-16 11: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wanglu1596
于 2010-12-16 09:31 发表
可见中国人的浮夸风是有悠久历史的 动不动就百万大军、坑杀40万、亩产上万斤、身长八尺等等,恬不知耻。
中国历代度量衡换算, 据李烈炎、王光《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要》归纳
度
夏:1尺=10寸=18.5厘米
商:1尺=10寸=15.8厘米
周:1尺=10寸=23.1厘米(1墨=5尺,1丈=10尺)
秦:1尺=10寸=23.1厘米
西汉:1尺=10寸=23.2厘米
新莽:1尺=10寸=23厘米
东汉:1尺=10寸=23.4厘米
魏蜀汉吴:1尺=10寸=24.1厘米
西晋:1尺=10寸=24.1厘米
胡汉:1尺=10寸=24.2厘米
东晋和宋齐:1尺=10寸=24.4厘米
梁陈:1尺=10寸=23.2厘米
北魏:1尺=10寸=27.8厘米
东魏:1尺=10寸=34.7厘米
北周:1尺=10寸=24.5厘米
隋:1尺=10寸=29.4厘米
唐:1尺=10寸=29.4厘米
1尺=12寸=30.75厘米(大尺)
宋辽金:1尺=10寸=30.7厘米
1尺=10寸=31.7厘米(俗尺)
元:1尺=10寸=31.6厘米
明清:1尺=10寸=32厘米
今值:1尺=10寸=33.3厘米
东汉的八尺为192.8厘米,如果能够被作为魁梧或者高挑记入史书的话,这高度不过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11
发表于 2010-12-16 11:5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sharpest 的帖子
车船牲畜该有的战国也都有了,主要还是看补给线长度。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12
发表于 2010-12-16 11:5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tiger1970 的帖子
虎爷,你算错了。你用的一尺是24.1厘米。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13
发表于 2010-12-16 11: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一,LZ列举的数据是战国中前期,长平之战是中后期,人口是在不断增长的,所以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第二,长平之战后,魏国救赵,依然能出动10万兵力,而此前,魏国已经连遭秦国重创,比如人口众多的河内地区,本来是魏国的,前290年左右被秦国占了去。魏国救赵,显然不会举国出动。
不知道所谓“魏国衰弱后兵力可能还达不到此数,也就是说低于10万。”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14
发表于 2010-12-16 12: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2-16 11:57 发表
虎爷,你算错了。你用的一尺是24.1厘米。
对对对,我错啦。我脑子里当时想的是诸葛亮。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15
发表于 2010-12-16 12:1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2-16 11:14 发表
秦灭楚,李信二十万不能胜,王翦必六十万乃出。
对应发掘出的云梦秦简,黑夫和惊兄弟二人俱从军征楚,家中余大哥衷一人、女眷五六人。一家三丁,三丁抽二。
按这种动员能力,六十万士兵,加上三倍的后勤人员, ...
这封家信我也读过,太悲催了,我老记成是惊夫和黑兄弟。。。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naniwa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16
发表于 2010-12-16 12: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密林繁星
于 2010-12-16 10:00 发表
楼主的观点不大赞同,“主力”不等于“国内一大半兵力”。
楼主的观点不大赞同,“主力”不等于“国内一大半兵力”。
我认为,主力就是精锐,属于那种可以流动作战,战斗力远高于普通军队的菁英部队,这些部队,都是经过长期训练和实战的军队,
PS:万岁军是主力,是否可以认为,天朝现在也就10几万军队呢。
你把“主力”和“精锐”搞混淆了,
主力指的恰恰是大部分兵力
你所谓的”主力“,指的是”精锐“
万岁军是解放军的“ 主力军” ,但不是“主力”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0-12-16 12:20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17
发表于 2010-12-16 12:2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悼红狐 的帖子
还算好,兄弟两个在军队里也有住在一起的机会,没死没伤,还得了军功,少的也是夏衣,热点总好过挨冻,最大的问题除了惊想老婆之外,就是欠了别人钱,不还就麻烦了……
比起那些征人音信全无,生死未卜的家庭,收信的这位老母亲也已经很幸运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18
发表于 2010-12-16 12:3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naniwa 的帖子
史记中所载是“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嚰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
轻兵锐卒,自是精锐。
孙膑兵法中有“主力”之说咩?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19
发表于 2010-12-16 12: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部队一般分守备部队和机动部队。守备部队是守备一座城池的必须部队,任何一座城池都需要留驻守备部队,否则山贼就可以洗劫城池。
机动部队可以流动作战,但要预备各个方向的战事,还需要预留一定的预备队。
魏国在一场战役就可以出动10万,全部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20
发表于 2010-12-16 12: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提到魏国的兵力,我突然想到了苏秦对魏国总兵力的描述:"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士)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
这个具体数字暂且不论,至少这段话提供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卒"这个概念是很宽泛的.简单的将"卒"直接解释成"军"是不准确的.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10-12-16 12:52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naniwa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21
发表于 2010-12-16 15: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12-16 12:38 发表
部队一般分守备部队和机动部队。守备部队是守备一座城池的必须部队,任何一座城池都需要留驻守备部队,否则山贼就可以洗劫城池。
机动部队可以流动作战,但要预备各个方向的战事,还需要预留一定的预备队。
魏国在一场战役就可以出动10万,全部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
很好,以您的比例,劳驾佐证,蜀汉有20万大军,孙吴有40万大军,赵国有 90万大军,难怪长平之战后,赵国还能干赢秦国。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22
发表于 2010-12-16 15: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平之战后,赵国并未直接亡国,这是肯定的,不过长平之战是秦赵举国之力相争,比例自然稍大一些。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秦国既如此,赵国也应类似,倾尽了全力,何况赵国是御敌作战,守备部队也要投入战斗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naniwa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23
发表于 2010-12-16 16: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0-12-16 15:51 发表
长平之战后,赵国并未直接亡国,这是肯定的,不过长平之战是秦赵举国之力相争,比例自然稍大一些。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秦国既如此,赵国 ...
您既然无法解释我提出的数据,我也无法认同您的“机动部队与“守备部队一比一”的观点。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0-12-16 17:31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naniwa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24
发表于 2010-12-16 17: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恨地无环 的帖子
《孙膑兵法》说,孙膑以主力在桂陵截击庞涓的魏军
至于庞涓的魏军是不是主力嘛,参见《中国军事史》以及您能找到的所有资料
相信您听过批亢捣虚的话,您不至于说 魏国国内是 兵多力弱吧?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0-12-16 17:17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25
发表于 2010-12-16 17:2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naniwa 的帖子
我还是那个问题,孙膑兵法原文中有“主力”一说吗?
另外,《中国军事史》还是《中国军事通史》?哪个出版社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naniwa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26
发表于 2010-12-16 17: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恨地无环 的帖子
无论哪个版本,相信您会找到正确答案。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黄巾军
组别
校尉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2
功绩
14
帖子
385
编号
65207
注册
2006-3-25
#27
发表于 2010-12-17 00: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曾经看过一个很新颖的观点:
史书上记载的“万”并不是指人数上的一万,而是古代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可能一个“万”的编制只有3000人,也可能是其他的,这样估算,人数就正常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sding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8
编号
304689
注册
2009-1-7
#28
发表于 2010-12-17 22: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兵有战兵和辅兵之分的。就像古欧洲,一个骑士配好几个仆从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游戏爱好者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1
帖子
963
编号
73307
注册
2006-6-21
#29
发表于 2010-12-17 23: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战国时期的神奇。
对于某些人来说,战国时期的中国人都有神通。
只要国王一声令下,百分之50的男人能够放下锄头,
在第一时间赶往作战现场,在那儿待上好几年。
土地自然有人耕种,补给自然有人送来。
如果哪天有机会做个实验,选择山西或者河南一万个村庄,总人口为300万。
让45万15-60岁的男子 在一个月内到达某个集结地。
让剩下的200多万人负责给他们运送物资,不动用现代运输工具,
可以借用现代的道路,和现代的信息系统。 尽管如此,
不要说打仗,让这么45万人生存在集结地3个月都成问题.
当然,这些具体的逻辑问题在纸上谈兵的书生笔下是可以一笔带过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30
发表于 2010-12-18 00: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LS能够提示一下,那本史书上说过"只要国王一声令下,百分之50的男人能够放下锄头"之类话的?
PS:我擅自揣测一下,难道是指河内那次?,河内郡虽然是人口大郡,不过就算在汉代末年也只有107万人,战国算70万吧,男人35万,15-60的也就20万多一点吧.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10-12-18 00:09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94
1/4
1
2
3
4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8 20:2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09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