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12-29 06:39 发表
后戚干政本来就是没有什么不对的,确实不可能让后戚远离政权,但是同时也不能让他们把握政权,这个tradeoff要掌握好,否则就会出现东汉末年的事情.其实如果皇帝再明智些,可以用后戚的权利中和一部分相权,然后维护皇权,这却是是条路子
这根本不是路子。
外戚是个毒瘤,这是被无数历史事实所证实了的。所以凡英明之主(汉武帝除外,因为他之前还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戚之祸),对此莫不悚然惕然。
外戚之为祸,最严重的就是他与后宫其实是一体,一方面挟持朝廷,一方面控制后宫,所谓庙堂之尊与椒房之宠集于一身,外戚专权往往和后宫干政是一体两面的事情。而一旦老皇帝龙驭宾天,继位皇帝则往往为其外孙或外甥,于是新皇帝内迫于太后,外迫于舅氏,这时别说维护皇权了,新皇帝能做个安乐公就已经是祖宗烧高香了。一个弄不好,就是汉平帝、周静帝的下场。
罗马说到相权,其实相权虽然一直在和皇权进行着斗争,但他们并不是敌我矛盾,这个是要搞清楚的。皇帝即位,不可能自己总揽天下所有事情,所以必须要有人为他承担行政事务,而行使行政的权力,就是相权。所以说,相权其实是对皇权的支持和补充,根本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所以,相权和皇权的斗争,其实是在国家体制内部的一种权力的自我平衡,正是这种平衡,导致了中国古代对皇权的一种督查,避免了极端集权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