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唐太宗立立李治为太子是否错了?
性别:男-离线 三国赤壁周郎
(魏君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9
帖子 1865
编号 273194
注册 2008-3-31
来自 蓬莱仙境


发表于 2008-11-6 22: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唐太宗立立李治为太子是否错了?

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的初衷是要让他另外几个儿子得以善终,可是李承乾因此先自己而去,李泰也只得三十来岁寿命便郁郁而终,最可惜是李恪,并无参与什么争太子的激烈竞争,却惨遭横死。作为皇上弟弟的李治不但没有能力救他,反而还要低三下四求舅舅长孙无忌放过李恪,毫无皇帝的样。因为太宗立他,使本来出家当尼姑的武氏回来抢班夺权,前期受制于舅舅,后期受制于妻子,李治这个皇上可当得太不像样了!唐太宗为了保住其他儿子,立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和善的,却反而加速了其他儿子短命,使蛮有才干的李恪不得善终。虽说李治并非有心害死他这个三哥,但却没能保住三哥的命,足见这个皇帝不怎样好,算是一个庸君吧!看来武氏篡国,还是唐太宗立错太子造成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11-6 22: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恪英物,李治蠢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zy0274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4
编号 56773
注册 2006-1-4


发表于 2008-11-6 23: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武氏当权,狂杀诸节度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藩镇的势力。
她原意是灭了李氏的势力,却无形中使唐朝的痼疾得到减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aimto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4
编号 292326
注册 2008-9-27


发表于 2008-11-7 00: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lzy0274 于 2008-11-6 23:05 发表
武氏当权,狂杀诸节度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藩镇的势力。
她原意是灭了李氏的势力,却无形中使唐朝的痼疾得到减弱。

痼疾者  长久而难治的病。唐立国才三世 就来痼疾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11-7 00: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藩镇为祸,是在安史之乱之后。

不知道武德贞观时期,各位节度使有都造过啥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1-7 09: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期受制于舅舅,这是因为他是得舅舅之力才上台的,长孙无忌的势力也是李世民亲手安排的。但把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弄下台,还是靠高宗自己的本事。
后期大权旁落,关键还是在于李治身体不行。永徽、显庆年间基本不逊于贞观后期,有些方面还有过之。
别的其实也不用多说,列一下苏定方、薛仁贵、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刘仁轨等名字就够了。

[ 本帖最后由 冒牌 于 2008-11-7 09:5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11-7 00:32 发表
藩镇为祸,是在安史之乱之后。

不知道武德贞观时期,各位节度使有都造过啥孽了?

武则天的政策,是使门阀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弱化吧,门阀和藩镇的概念差远了,如果那位想说的是门阀的话,这话还勉强靠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11-6 22:19 发表
李恪英物,李治蠢物。

未免小看李治了,的确如冒牌所说,永徽年间,不论是对外的征战,国内的生活状况,都说明李治并非蠢物。武则天的夺权,还是在他身体不好之后的事情。即使这样情况下,李治也没有失去对政权的控制。
至于李恪,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可能登上皇位,而且,不管是李世民哪个儿子登基,他最好的结局也不会超过幽居。他的身份,决定了他的命运。如果登基的真是懦弱之君,他起来篡位这种事情还真说不准。虽然不齿长孙无忌的行为,但是从一个政治家而言,这样的考虑几乎是理所当然的。所不同的就是,他用的是构陷,而不是等待或者引诱反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11-7 10: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节度使之设,跟武后倒颇有关系。高宗一朝名将,被武后杀了一大把,胡人势力渐强,所以只好设藩镇以备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陌上风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297861
注册 2008-11-7


发表于 2008-11-7 11: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太宗未杀武才人是个巨大错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8-11-7 11: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事后诸葛总是容易做一些的。比如嘉庆不立道光而是让奕?上位,是否就会好一些?很多后人看起来很明白的事情,当事人的选择却不见得就是错误的。

至于说道兄弟相残,套用南北朝时期那个小家伙的话--“悔不该生在帝王家”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ngxi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297867
注册 2008-11-7


发表于 2008-11-7 12: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当立者恪。不过节度使始立于中宗,别搞混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08-11-7 13: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后来的事,立李治当然是错误的。李世民的本意当是想让其子孙和平相处,可他没想到,他去世没几年长孙无忌就杀了李恪,后来武氏当权更是大杀李氏子孙,还杀了不少名将,致使边防变弱。从李治后期到开元盛世,这中间兵变政变经常发生,和李世民立李治还是有些关系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ttle666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4
编号 48201
注册 2005-9-8


发表于 2008-11-7 13: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拿武则天作为非议李治的理由实在是事后诸葛亮,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武则天,难道还要李世民立太子的时候能预测到这种几千年一遇的事?
李泰就更扯了,自己憋屈死的怪谁啊。
像冒牌说的,李治身体不行了之前还是一直干得不错的。李治登基出现了武则天、李恪的问题,但谁能保证其他人做皇帝不会有其他问题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08-11-7 19: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唐太宗立李治,是因为李治后台太硬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等大部分臣子坚决要求立李治,唐太宗也没折了。当李承乾被废后,唐太宗是很想立李泰的,李泰却得不到重要大臣们的支持,而且还说出什么杀自己儿子而立李治的蠢话来,导致唐太宗不得不连他也贬黜出京。
后来,唐太宗也感觉李治不太好,又想立李恪,可是长孙无忌反对,他可能非常依赖长孙无忌,见他反对,也就是说了一句“是不是恪儿不是你外甥的缘故”的气话,最终还是没有改立。李泰其实也没什么大过错,唯一的大错就是太想当太子(皇帝)了!他说得杀儿子而立李治的话,唐太宗还不觉得有问题,还引以为豪,说出来与大臣们分享这个儿子的“优良品质”,看来他是很想立李泰的。结果让褚遂良捉住了把柄驳了回去,真是为儿子说好话,却让儿子倒了霉。
唐太宗当初立李治时,让李治跪拜长孙无忌,说:“你不用谢我,谢你的舅舅,是他坚持要立你的!”可见立李治唐太宗也很无奈,是大臣们的意思,尤其是长孙无忌的大力支持,并非他的初衷,他也是没办法不这样做。也许是太宗一时说出要改立李恪之类的话来,导致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的悲剧命运。
至于武氏回朝是唐太宗预料不到的,不能怪太宗。作为帝皇,招漂亮的武氏入宫当才人也是人之常情,他又岂能想到一个女子会捣乱大唐呢?正因为她漂亮,高宗喜欢她也是人之常情,只能怪高宗有违道德,“乱伦”,高宗也想不到武氏会捣乱大唐。
虽然李淳风有言在先,但谁会想到捣乱大唐会是一个女子呢?就是因为你这个方士非要泄露一些天机,又讲得不三不四,害了李君羡将军无端冤死。看来方士在历朝历代也有一定影响力的,杨广就是听了方士之言灭了李浑一门。但是无论方士们怎么有言在先,都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所以,我怀疑这些方士术语是不是写史人故意加上去的,还是不知如何道听途说,好让那些伟大的帝皇更显得天命所受,哪有这么巧合?“太白星见秦地而分,秦王当有天下”,傅亦对李渊说了这句话,第二天就发生玄武门之变,真巧呀!(好像说得太多了……这应该没什么关系)

[ 本帖最后由 关张马黄 于 2008-11-7 19:5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8-11-7 19: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绝对的错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轮回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2
功绩 385
帖子 9205
编号 941
注册 2003-9-21


发表于 2008-11-8 00: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11-6 22:19 发表
李恪英物,李治蠢物。

得了吧,李恪在当地方官的时候就有纵马游猎糟塌农田的劣迹,
倒是高宗同志是一个深藏不露,被世人低估的家伙。看看他的任上,对外,东平高丽百济,西灭突厥败铁勒,盛唐武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内借长孙无忌之手除掉同宗,借武后之名干掉长孙无忌,大权独揽。只不过这家伙有个情结,就是一定要胜过乃父,于是父亲没有灭高丽,他要灭,父亲没有封禅他要封,父亲的女人他也要搞上一下子,雄心勃勃的叛逆,偏偏装得一副窝囊样,老奸巨滑之辈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8-11-8 20: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8-11-7 09:57 发表
前期受制于舅舅,这是因为他是得舅舅之力才上台的,长孙无忌的势力也是李世民亲手安排的。但把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弄下台,还是靠高宗自己的本事。
后期大权旁落,关键还是在于李治身体不行。永徽、显庆年间基 ...

主要不是他的功劳,是文皇后事安排的比较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车夫
(厄瑪奴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03
编号 72388
注册 2006-6-12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08-11-8 21: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老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诸葛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7
编号 279144
注册 2008-5-23


发表于 2008-11-8 21: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来大伙都不看好李泰,都是主要围绕李恪和李治之间讨论,其实当李承乾被废后,唐太宗第一时间就准备立李泰。能让唐太宗第一时间就想立的皇子,应该不会太差,甚至有过人之处。而那个李恪既非嫡出,还带了点隋皇朝杨家血统,怕是唐太宗想立他也没折,恐怕在大臣心目中比李泰更没资格。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aimto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4
编号 292326
注册 2008-9-27


发表于 2008-11-8 22: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恪英物不假,李治蠢物未必,至少也算的上守成之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8-11-9 09: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诸葛周 于 2008-11-8 21:44 发表
看来大伙都不看好李泰,都是主要围绕李恪和李治之间讨论,其实当李承乾被废后,唐太宗第一时间就准备立李泰。能让唐太宗第一时间就想立的皇子,应该不会太差,甚至有过人之处。而那个李恪既非嫡出,还带了点隋皇 ...

主要原因是李泰和文皇很相似.李泰想学他父亲一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文以载道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620
编号 94356
注册 2006-12-6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8-11-14 12: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08-11-7 11:40 发表
事后诸葛总是容易做一些的。比如嘉庆不立道光而是让奕?上位,是否就会好一些?很多后人看起来很明白的事情,当事人的选择却不见得就是错误的。

至于说道兄弟相残,套用南北朝时期那个小家伙的话--“悔不该 ...

读书读的少,请教下这句话是谁说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efeilixi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0
编号 102383
注册 2007-1-19


发表于 2008-11-14 14: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武则天》吧,我也觉得李治懦弱了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闽西少帅
(闽王领征台大将军)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8
编号 298300
注册 2008-11-10


发表于 2008-11-14 18: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治性格比较温和,能力是有的。选其当皇帝,他会继续执行太宗的政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徐道难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217959
注册 2007-9-20


发表于 2008-11-15 12: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治差点把李氏大唐都毁了,对李世民来说,当然选错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郎月秋霜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6737
注册 2004-4-13


发表于 2008-11-15 20: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08-11-7 11:40 发表
事后诸葛总是容易做一些的。比如嘉庆不立道光而是让奕?上位,是否就会好一些?很多后人看起来很明白的事情,当事人的选择却不见得就是错误的。

至于说道兄弟相残,套用南北朝时期那个小家伙的话--“悔不该 ...


奕?不是嘉庆的儿子...是道光的儿子...怎么和老爸抢皇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11-17 14: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陌上风 的帖子

朋友,李治不错了!
至于武则天,那可是几乎可以比上她的公公兼老公李世民的千古一女帝!李世民如果杀了她也许对李氏家族有好处,但对大唐王朝甚至中国历史都没什么好处!
华人历史上的盛唐就是他们父子、媳加上武则天的孙子唐玄宗共同创立的!
只不过李治的老爸和老婆过于强悍,所以看起来好像不行,其实从业绩上还真是不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1-17 17: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张马黄 于 2008-11-7 19:30 发表
唐太宗立李治,是因为李治后台太硬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等大部分臣子坚决要求立李治,唐太宗也没折了。当李承乾被废后,唐太宗是很想立李泰的,李泰却得不到重要大臣们的支持,而且还说出什么杀自己儿子而 ...

人家李淳风有话说话,老老实实的说是个女人。是李二自己要曲解什么“五娘子”把李君羡误认误杀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oldwolf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5
编号 52171
注册 2005-11-1


发表于 2008-11-20 14: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列几个人物比较一下,不知是否合适:纣王和微子启、三国吴国的孙皓以及隋朝的杨广和杨勇。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22: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79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