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2-5 11:34 发表
姓氏之别,衲子并非不知,不过这个主帖的问题重点不在于此,就没有作深入讨论。
战国之时,已经不同于西周,产生了姓氏合一,以氏为姓的做法。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此 ...
春秋之际,姓氏区分还是很严格的。虽然在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开始遭到破坏,但商鞅时代离春秋不远,我倒不认为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姓氏合流。
说卫鞅本姓公孙氏,我更多的是把它看做是汉代人的观念。也就是说,商鞅时代,姓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否则商鞅也不会连续更换他的氏。但司马迁在记载时,以汉人的观念,把卫鞅的最早的氏称为了姓。
赵姬有可能姓赵,也有可能不姓。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更多的证据。但你以商鞅为例来说,明显是错了。公孙鞅之所以称卫鞅,称商鞅,那是氏的改变,而女子是不称氏只称姓的。何况赵姬处战国末年,那时恐怕姓氏情况和商鞅时代大大不同。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2-5 12:0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