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ngkircheis 于 2007-1-16 17:41 发表
抱著如此心態的話, 偶敢說那一堆沒有因單親家庭而導致心理出現問題的孩子們的出現對您來說是妖魔鬼怪般天方夜譚!
衲子说的是“更容易”、“更多”,也就是概率。
就好比说长期吸烟的人更容易患肺癌。并不因此就认为长期吸烟并肺部健康的人是妖魔鬼怪。
也并不因此就认为某人长期吸烟就一定患肺癌或一定不患肺癌。
关于堕胎,有个经典的故事:
一位医生问另一位想要堕胎的妇女道:『我想请问您对终止怀孕(即堕胎)的看法。父亲患有梅毒,母亲得了肺结核,前四个孩子中,头一个是瞎的,第二个死了,第三个又聋又哑,第四个也有肺结核,您会怎么处理?』
妇女答道:『我一定会终止怀孕。』
医生说:『那你就是杀掉了贝多芬。』
这个医生很狡猾,他描述家庭中其他所有人的健康状况,却对贝多芬的健康问题避而不谈。
贝多芬26岁开始出现听力损失和耳鸣,32岁对耳疾表示绝望,51岁全聋。
我们认为他是和命运抗争的英雄,可他自己却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他的成就和对人类的贡献远非其兄姐可比,但他自己的幸福快乐也未必因此就多了。
而且,在类似情况的家庭中,出现更多的是生活都困难的残病儿还是贝多芬?
衲子以为,孩子能否出人头地有所成就终是次要的,最重要是身心健康平安喜乐。
如果在怀孕时就发现有可能对孩子将来身心健康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的因素,那么在难以克服的情况下选择中止怀孕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改鲁迅的话用下:
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不良的概率,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好的可能。
但是,将一个生命的未来赌于较小概率的好运,倘竟未能如愿,这乐观的恶果又由谁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