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万历是明君还是昏君!
性别:未知-离线 妖刀村正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1
编号 44092
注册 2005-7-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6-27 00: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历史上不乏抱负远大,开疆扩土,花费不菲的雄主。可是,人家花了银子,好歹扬了一回国威啊~万历四十六年,万历帝不从充裕的内帑中掏钱,骤增辽饷三百万,看看人家的小算盘,精着呢。我来介绍下,万历四十六年的辽东战事:

    明军惨败的萨尔浒之战,发生在万历四十六年,这个家喻户晓,不用我介绍了吧?

    后金军队继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攻下抚顺之后,又于同年七月自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老城)西南进入,围攻清河堡城(今辽宁本溪地)。明军守城副将邹储贤、参将张方旆,以兵万人固守城上,发巨炮还击,后金兵以云梯登城,明军不能支,城遂陷。邹储贤、张方旆皆战死。清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居四山之中,东距宽甸(今鸭绿江以北、丹东以上),南距叆阳(今辽宁凤城东北),北距沈阳。清河一失,金辽震惊,辽东由此而失屏障。

    瞧这大明朝差不多一年的财政收入,就这么打水漂了~之后更有恶性循环,老百姓苦啊~

[ 本帖最后由 妖刀村正 于 2008-6-27 00:5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妖刀村正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1
编号 44092
注册 2005-7-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6-27 01: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关慕容君所谓的军费从“太仓中来”,这里有几条很对口的史料~

       万历三十年,漕运抵京,仅百三十八万馀石。而抚臣议载留漕米以济河工,仓场侍郎赵世卿争之,言:“太仓入不当出,计二年后,六军万姓将待新漕举炊,倘输纳愆期,不复有京师矣。”盖灾伤折银,本折漕粮以抵京军月俸。其时混支以给边饷,遂致银米两空,故世卿争之。自后仓储渐匮,漕政亦益驰。《明史,食货》      
      
     万历四十六年(1618)六月二十一日,户部尚书李汝华言:太仓每年收入三百八十九万两,支出边饷三百八十一万两,其余库局内外等用又约四十万两,出大于入。以内供而言,万历六年进过大工铺宫各库监局钱粮共计八十七万六千三百七十五两。二十七年至三十年共进过诸王册立分封冠婚典礼各钱粮共二百五十五万七千二百四十七两,几乎为一年之收入。再以边饷论之,九边十三镇边饷,隆庆间每年共为二百三十九万左右,今增至现银计三百八十一万九千零二十九两。加以各省直奏留赈济灾民,仃征减免,太仓亏额尤不堪言

    万历四十六年(1618)五月二十四日,总督仓场户部尚书张问达奏言:今仓储空虚,京仓每年支放为二百三十余石,现在仓之粮为五百八十六万一千五百余石,仅有二年之积。通州仓每年支放七十二万余石,现在仓之粮为三十六万五千八百余石,不过半年之储。所在皆入不敷出,平时已不可支,若有急需更难济事。额之亏,皆由于积弊日久;用之不足,则由于弊之未清

    虽然这句“太仓中来”很逗,不过码资料这种探讨方式还是远远胜过一般小白的纯妄想空谈的,不错不错

[ 本帖最后由 妖刀村正 于 2008-6-27 01:43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妖刀村正 于 2008-6-27 00:32 发表
好啊,我们码资料才是探讨的王道,这个比给小白启蒙有趣~

1,“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 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 接,国用大匮 ...

明史的资料完全不能采信。以抗倭元朝为例
《明史.日本传》:“秀吉死,诸倭扬帆尽归,朝鲜患亦平。然自关白侵东国,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朝鲜迄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诸倭亦皆退守岛巢,东南稍有安枕之日”
《晚明史》樊树志:“这种说法与史实有很大出入!”
明史在编纂万历这段历史时候的中心思想就是“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先有中心思想然后找资料证明这个观点的史料毫无讨论价值。如果码的是错误资料的话,即使奖励TB也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


明朝加派的原因也并非那么简单。税收分实物和银两部分,所谓财政危机是指白银而言,中央所征以实物为多,并无危机。1583年“京仓积米足资八九年,愈多则愈浥烂”;1588年“太仓米足支七年,而米价腾贵”。朝臣们在解决银库不支的建议中有一条是将丝绢等改征银和将内廷“十库”中不用的东西折银, 皇帝不准。这种实物经济思想正是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

[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6-27 11:0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堕落的战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280892
注册 2008-6-5


发表于 2008-6-27 12: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6-27 10:58 发表

明史的资料完全不能采信。以抗倭元朝为例
《明史.日本传》:“秀吉死,诸倭扬帆尽归,朝鲜患亦平。然自关白侵东国,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朝鲜迄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诸倭亦皆退守 ...

明史的资料完全不能采信……

我对二十四史的意见是,不可全信,不可不信。

但是,如果对明史的资料完全不能采信,那么我们根据什么来了解过去呢?野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08-6-27 12: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QUOTE:
原帖由 疯狗就是我 于 2007-12-19 17:57 发表

在某些极端分子心中,明朝皇帝都是极端低劣的。是没有好人的。

那也不用让极端分子来看。

任何一个脑子中没有贵恙的人都可以看出来,明朝皇帝多多少少都是有点BT的,客气点说,就是有性格缺陷,说不客气的话,就是个个混蛋。


不客气的话, 你也就是一个混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冒牌 2008-6-27 12:34 -70 有攻击性内容。讨论请对事不要对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妖刀村正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1
编号 44092
注册 2005-7-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6-27 12: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6-27 10:58 发表

所谓财政危机是指白银而言,中央所征以实物为多,并无危机。1583年“京仓积米足资八九年,愈多则愈浥烂”;1588年“太仓米足支七年,而米价腾贵”。

再次提醒,不要乾坤倒转,时间混乱。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此时“太仓积粟,可支用十年;国库存银达四百余万两”。《明史纪事本末》
慕容君举出个1583年的事想说明啥?又是万历的英明领导使得国库充盈?1583年以前都是张居正在主政好吧,万历哥不过是躲在深宫背书,这功劳岂能张冠朱戴?

“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注意,是三大征之后,国用大匮。慕容君举个1588年的事想说明啥?原来捣腾了半天,你竟然不知道“三大征”的时间我介绍如下: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用兵;其(万历二十年)冬(1592年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1600年结束);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用兵。因此,明史记载从万历三十年(1602年)开始,太仓入不敷出,完全真实客观。不知道慕容君风马牛不相及的资料,和三大征有什么关系。

  有关慕容君所言“中央所征以实物为多,并无危机”,这个比较搞笑~其一,你的论据是三大征以前的数据,边都沾不上。其二,明史记载就是积粮在三大征之后也空虚不堪用。其三,慕容君难道认为国库白银殆尽无伤大雅?骤增辽饷300万,以及此后频繁加赋都以200万,500万计,你猜这天文数字压下去谁最遭殃?所有的危机都转嫁给了老百姓,这还不算地方官吏腐败贪污的部分。中国的老百姓虽然跟兔子般善良,最后忍无可忍只有造反。矛盾最后在崇祯朝激化,但是祸根显然在万历这里。(这和万历朝辽东战事惨败导致的恶性循环,自然也是密不可分,万历帝神武啊

  当然,《明史》未必全部可信,你要继续翻案,颠覆《明史》都可以。不过拿出来的论据起码时间得对得上吧~你不信明史没关系,我个人认为《明史》是目前研究明朝历史最权威的著作,特别是在万历帝和三大征等问题上,清政府没有动机也没有意义造假~当然,你非要说《明史》满纸荒唐言,硬要一把辛酸泪哭万历,我也拦不住。如果这个论题最后竟变成《明史》的真伪,就没意思了~

[ 本帖最后由 妖刀村正 于 2008-6-27 13:1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新的太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284096
注册 2008-6-27


发表于 2008-6-27 19: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句话说的好,一个勤奋的笨蛋比一个普通的笨蛋的破坏大的多,万历20年不上朝是不是基于这个原因呢?如果是这样,那他要比崇祯聪明的多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grady0812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7
编号 139921
注册 2007-4-15
来自 福建福州


发表于 2008-6-28 20: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其实任何皇帝都有其阴暗的一面!!

纵观中国历史有哪个皇帝可以称得上完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联邦储备局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3
编号 1100
注册 2005-7-17


发表于 2008-6-29 01: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期算明君,后期可勉强算昏君,不过反而催生资本主义萌芽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妖刀村正 于 2008-6-27 12:50 发表


再次提醒,不要乾坤倒转,时间混乱。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此时“太仓积粟,可支用十年;国库存银达四百余万两”。《明史纪事本末》
慕容君举出个1583年的事想说明啥?又是万历的英明领导使得国 ...

再次提醒,四库版明史不可靠是史学界的常识。
所谓明史靠得住,母猪也上树。
不看原版明史,不看明实录,不看明通鉴,反而以四库版明史为基础得到的结论和撒谎差不多

比如关于万历怠政问题,定陵一开,四库版明史就可以扔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另,妖刀村正既然这么推崇张居正的所谓“太仓积粟,可支用十年;国库存银达四百余万两”,呢就请你去看看《陈肤议以光圣治疏》(《万历疏抄》一)、《请择有司蠲逋赋以安民生疏》(《张太岳集》四十)以及《江陵柄政》(《明史纪事本》末六一),看看这“太仓积粟,可支用十年;国库存银达四百余万两”张居正是怎么盘剥出来的。

[ 本帖最后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6-30 00:54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堕落的战神 于 2008-6-27 12:03 发表


明史的资料完全不能采信……

我对二十四史的意见是,不可全信,不可不信。

但是,如果对明史的资料完全不能采信,那么我们根据什么来了解过去呢?野史?

原版明史、明实录、明通鉴、明会要、明季北略、明季南略、明书、明史稿、明史纪事本末、国榷这些都是基本资料,四库版明史只能做参考。
如果你要仔细了解一个朝代,比如万历,则还有万历邸抄、万历会典、万历疏抄、张太岳集、张居正集、赵忠毅公文集等等等等……

历史不只有二十四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fxweng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0
编号 86617
注册 2006-10-9


发表于 2008-10-12 17: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堕落的战神 于 2008-6-27 12:03 发表


明史的资料完全不能采信……

我对二十四史的意见是,不可全信,不可不信。

但是,如果对明史的资料完全不能采信,那么我们根据什么来了解过去呢?野史?

基本的史料学常识啊

《明史》这种断代史在具体数目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数目上往往很夸大,追求一种文学性而不是真实可靠

明代的史料不说原始史料,每件大事基本都有专史,比如靖难之役就有《奉天靖难记》,万历三大征就有《万历武功录》,万历御倭援朝还有宋应昌的《经略复国要编》

比如援朝兵数你就要看《经略复国要编》,据宋往兵部发送的奏报,壬辰入朝的兵力原计划为七万,但结果发现许多地方的驻军都存在虚报人数现象,七万人凑不出来,如原计划征调山海关的三千火器手,山海关回复根本没这三千人;命吴惟忠招募三千人,结果只募了二千一,而且配给的车辆装备等“皆朽坏不堪”;此外,四川的杨应龙本应出兵五千,结果他忽悠了大明朝,先是拖延最后干脆造反了,刘铤的五千川军也因此耽误;延绥本应出游击高彻的1700骑兵,结果被当地长官以防虏之名议留了。报给朝鲜的人数先称是十万,给李朝壮壮胆,入朝时给了他们一个实数四万三,这就是《宣祖》上的那份名单,但据宋所说,实际人数是38537,“且内多疲弱不堪,临阵所选精锐不过二万”。

这些东西不是你看《明史》《纪事本末》《实录类纂》一类比较大路的史料能看到的

如果不多看专门的史料,而是只看这种泛泛而谈的断代史,自然没法了解事情的本来面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argoo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2
编号 107475
注册 2007-2-5


发表于 2008-10-29 23: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了部分筒鞋的高论,我有点疑问,望请解答:
1、廷杖大臣的明朝皇帝是昏君,为什么兴文字狱,视大臣为奴才,动辄抄家灭族的康雍乾则成了圣君?
2、三大征驱逐外寇,扬我国威成了暴政;千古一帝打台湾,打三番,打准戈尔都是内战,唯一一次对外战争打尼布楚起兵几万人,打败了几百俄罗斯的杂兵,临了还割让了领土,这是难道是明君的武功吗?
3、万历几十年不理朝政是昏君,乾隆几下江南,耗费百万,是明君风流韵事?
4、万历任用贤能,国家政治清明,国力强大,倒成了昏君;乾隆任用和珅等贪官,官场贪腐成风,却为何成了明君;
5、强盗打上门,家里人筹钱反抗,到成了暴政,“明亡始于神宗朝”,可笑,难道清军入侵,一次加辽饷300万两,这300万两是用于万历泡妞的吗?难道强盗杀人,被杀者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反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sky
(春意思)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94
帖子 8938
编号 16632
注册 2004-8-29


发表于 2008-10-30 00: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打准戈尔是内战?恐怕明朝去那里都要办护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ngboboT_T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6
编号 15956
注册 2004-8-20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8-11-8 05: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4、万历任用贤能,国家政治清明,国力强大,倒成了昏君;乾隆任用和珅等贪官,官场贪腐成风,却为何成了明君;
不知万历任用太监为税监,矿监算不算任用贤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轮回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2
功绩 385
帖子 9205
编号 941
注册 2003-9-21


发表于 2008-11-8 12: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都是万历朝的进士,至少说明万历朝的官场还不是很坏,给后世留下了不少人才,天启和崇祯只要用对一个,就不会完蛋。
其实东林党就是应该被杀头的一伙,它们的操守比太监差远了,危害性比太监大多了。中国的官僚知识分子集团是顶坏的一伙儿,包括后来的黄仁宇之流。君主要是不放权,它们说君主是独断专行、苛察、不能用人、独夫;君主要是放权给它们,干得好了,说君主懦弱无用,功劳都是它们的,干出叉子了,这帮狗日的又说君主用错了人。对老百姓也是这样,天下太平,它们是青天大老爷,民之父母;天下大乱,是刁民生事,天丧斯文。
中国的这帮狗日的吃屎分子,就应该被控制使用,定期打击,无论是君主还是百姓都不能把它们当自己人,还是元朝统治者想得明白,儒生就应该是最下一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hicanhui

★★★

Rank: 9Rank: 9Rank: 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84
帖子 2359
编号 88698
注册 2006-10-25


发表于 2008-11-8 15: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答万历是明君还是昏君比回答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还要难。话说头里,我对万历年间的事情不是了解很深,我只是从事物的一般性上来回答。评价万历好还是不好要从明朝的大环境来看。有人对中国历朝进行过总结:……唐朝强盛,宋朝软弱,元朝残暴,明朝黑暗……(省略号表示我对之前之后的内容记不清了)。十几年前我看过柏杨写的一本书好像叫《中国历史年表》,里面对明朝的黑暗有较详细的论述。那些皇帝真大多脑子有严重的毛病,当然不是遗传,是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记得明朝的总体环境。就象唐朝的强盛(军事、文化、政治、经济等),所以唐朝出来很多不错的皇帝,至少没有脑子有毛病的。说万历好或坏只有让他和他朱家的人比了,结论是:也不错。他能支持张居正的改革已经很了不起了,别的别奢求过多。就我认为明朝一个很不错的皇帝崇祯来说,引用《碧血剑》里的一段话,袁承志冒充后金特使对曹正淳说:“今上英明刚毅,公公可得一切小心。”曹化淳道:“哼,刚是刚了,毅就不见得。英明两字,可差得太远……“明朝的其他皇帝能强哪去?明君两字万万不要提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桠枫
(疯子~)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5
功绩 323
帖子 7292
编号 1780
注册 2003-11-1
家族 司徒实业




QUOTE:
原帖由 changboboT_T 于 2008-11-8 05:16 发表
4、万历任用贤能,国家政治清明,国力强大,倒成了昏君;乾隆任用和珅等贪官,官场贪腐成风,却为何成了明君;
不知万历任用太监为税监,矿监算不算任用贤能??

呵呵。后来崇祯倒是不用太监当税监了,可惜从此年年天灾~~没一次把茶税收齐了的~
我认为用太监为税监和矿监等完全是用对了地方。不是这些太监收上来,万历的内库哪来的钱??如何完成三大征,又如何用内库的钱在灾荒时来赈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08-11-13 08: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8 shicanhui 的帖子

回答万历是明君还是昏君比回答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还要难。话说头里,我对万历年间的事情不是了解很深,我只是从事物的一般性上来回答。评价万历好还是不好要从明朝的大环境来看。有人对中国历朝进行过总结:……唐朝强盛,宋朝软弱,元朝残暴,明朝黑暗……(省略号表示我对之前之后的内容记不清了)。十几年前我看过柏杨写的一本书好像叫《中国历史年表》,里面对明朝的黑暗有较详细的论述。那些皇帝真大多脑子有严重的毛病,当然不是遗传,是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记得明朝的总体环境。就象唐朝的强盛(军事、文化、政治、经济等),所以唐朝出来很多不错的皇帝,至少没有脑子有毛病的。说万历好或坏只有让他和他朱家的人比了,结论是:也不错。他能支持张居正的改革已经很了不起了,别的别奢求过多。就我认为明朝一个很不错的皇帝崇祯来说,引用《碧血剑》里的一段话,袁承志冒充后金特使对曹正淳说:“今上英明刚毅,公公可得一切小心。”曹化淳道:“哼,刚是刚了,毅就不见得。英明两字,可差得太远……“明朝的其他皇帝能强哪去?明君两字万万不要提起。


阁下不读历史,却敢下结论,当真是无知者无畏了!

[ 本帖最后由 congwanshui 于 2008-11-13 14:5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闽西少帅
(闽王领征台大将军)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8
编号 298300
注册 2008-11-10


发表于 2008-11-13 15: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君算被不上,不过,能力还是有的,不然怎么能统治这么多年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1-13 23: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是很粉万历的,无他,人总是有毛病的,人总要耍性子。有毛病,耍性子,却不是搞形象工程N下江南,搞迁海大屠杀,搞“四库出,古书亡”,搞带几块表,而是自己躲着玩,和太监掷骰子,敛敛财,顺便打了几个胜战,对前线洞若观火,还带活了民间工商业和舆论界,实际上万历四十六年,所谓大败战仅仅一个萨尔浒而已,万历还迅速撤换了主帅,并非什么大罪过,一两次失误罢了。总之,那么有个性,还不殃及百姓(比如罗马皇帝尼禄,自己无聊烧罗马城玩,百姓遭殃),维护了中国的领土,教训了日本,实在是难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8-11-14 00: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11-13 23:06 发表
我是很粉万历的,无他,人总是有毛病的,人总要耍性子。有毛病,耍性子,却不是搞形象工程N下江南,搞迁海大屠杀,搞“四库出,古书亡”,搞带几块表,而是自己躲着玩,和太监掷骰子,敛敛财,顺便打了几个胜战 ...

一次失误????

杨稿蔚山大捷还不远吧,打败仗从新起用的多了,胜败兵家常事吗,这种打了败仗还慌报军情居然还能从新启用的之次一家,别无分店.

万历也就另一个刘阿斗而已,帮忙管的人能耐,天下安定,帮忙管的人不重用,天下亡矣.

至于维护中国领土,貌似日本还没进中国,最远也就到了平壤城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08-11-14 00:1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1-14 14: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1-14 00:11 发表



一次失误????

杨稿蔚山大捷还不远吧,打败仗从新起用的多了,胜败兵家常事吗,这种打了败仗还慌报军情居然还能从新启用的之次一家,别无分店.

万历也就另一个刘阿斗而已,帮忙管的人能耐,天下安定,帮 ...

你这叫过高加不合适宜的标准来衡量万历。
说过高,要一个勤快的能文能武的旰食宵衣的有谋略能计划的皇帝,表说万历,朱重八也做不到,中国历史上也没几个做得到,三代圣王差可比拟。然而还不合时宜,晚明根本不需要一个唐太宗明太宗,根本不需要一个八面威风十面来事的“圣天子”,就万历那懒洋洋没精打采消极怠工的性子最合适。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1-14 00:11 发表



一次失误????

杨稿蔚山大捷还不远吧,打败仗从新起用的多了,胜败兵家常事吗,这种打了败仗还慌报军情居然还能从新启用的之次一家,别无分店.

万历也就另一个刘阿斗而已,帮忙管的人能耐,天下安定,帮 ...

杨镐之后熊廷弼不是上任了么?辽东战局顿时扭转。这说明万历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修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8-11-14 22: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11-14 18:44 发表

杨镐之后熊廷弼不是上任了么?辽东战局顿时扭转。这说明万历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修正。

说了干一次这种事是很正常的,历史上多了,但像杨稿一样一个人蹦出两个同样的问题,说了别无分店,只次一家.

而且最鄙视的是他慌报军情这事,居然这样都没杀,你不杀以后让他回家种田去也得了,而且后来还能复位,王法何在????


打了败仗还能说能力问题或者没发挥好,有严重的RP问题,还能放过复位,可见危害有多大。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08-11-14 22:52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1-14 22:51 发表



说了干一次这种事是很正常的,历史上多了,但像杨稿一样一个人蹦出两个同样的问题,说了别无分店,只次一家.

而且最鄙视的是他慌报军情这事,居然这样都没杀,你不杀以后让他回家种田去也得了,而且后来 ...

别无分店?诸葛亮前两次北伐的拙劣表现比杨镐这傻冒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一样和没事人似的。
杨镐朝内有赵志皋、张位、沈一贯,被杀是不可能的。
万历朝的王法不就是大臣们么。大臣们通过造谣、恫吓、危言耸听把皇帝气得几十年不上朝,你说王法何在?
杨镐的问题那是内阁的问题,和万历无关。去看《万历野获编》卷九《内阁·阁部重轻》里的记载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8-11-15 09: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11-15 09:04 发表


别无分店?诸葛亮前两次北伐的拙劣表现比杨镐这傻冒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一样和没事人似的。
杨镐朝内有赵志皋、张位、沈一贯,被杀是不可能的。
万历朝的王法不就是大臣们么。大臣们通过造谣、恫吓、危言耸 ...

很好很强大,国家管理的不错,万历有份,他是皇帝,国家烂了,不是万历的关系,是内阁的问题。

双重标准果然厉害。

如果要谈诸葛亮,那位曹真大人第一次被耍成猪头了。还好意思谈谁的拙劣?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1-15 09:14 发表



很好很强大,国家管理的不错,万历有份,他是皇帝,国家烂了,不是万历的关系,是内阁的问题。

双重标准果然厉害。

如果要谈诸葛亮,那位曹真大人第一次被耍成猪头了。还好意思谈谁的拙劣?

我什么时候说国家管理的不错,万历有份,国家出问题万历没责任了?
你把别的观点嫁接到我头上以证明自己立场正确也未免太搞笑了吧。
先把张居正放一边,《万历野获编》卷九《内阁·阁部重轻》里从对万历朝内阁大臣的评论了从申时行到张位的多个大学士,该褒的褒,该贬的贬。有条件看就去看,没条件看就虚心求教,书都不翻就空喊很好很强大是搞笑的。

如果要谈曹真,那位诸葛亮大人第一次被曹真打成猪头才是真的。还好意思谈谁的拙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jkd001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224463
注册 2007-10-6


发表于 2008-11-15 09: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靓坤 于 2007-12-19 10:31 发表
万历皇帝执政40多年。
对外:北边把丰臣秀吉打回了日本,对后金和蒙古更是压倒性的优势,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南边倭患和外夷也没闹出什么大事。
对内:虽然不上朝,但也没出什么太大的问题,内阁制充分发挥 ...

人是人他妈生的,要是妖他妈生的。

人看人,妖比妖!

那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看?你说太阳太很晒,但是却阳光却很充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7 21: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56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