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天涯转贴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1780
47/60
|‹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天涯转贴长篇)明朝的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讨论贴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132669-1-1.html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381
发表于 2008-5-12 22: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01]
关于这位兄弟的评论,我想了很久,很久,却是很久,很久,也想不出来。
你说他没干过好事吧,之前二十多年,似乎干得也不错,你说他软弱吧,他还搞了三大征,把日本鬼子赶回了老家,你说他不理朝政吧,这几十年来哪件大事他不知道?
一个被张居正压迫过的人,一个勤于政务的人,一个被儿子问题纠缠了几十年的人,一个许多年不见大臣、不上班的人,一个终生未出京城,生于深宫、死于深宫的人。
一个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的人,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人。
于是,我最终懂得了这个人。
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经历残酷的斗争,无休止的吵闹,无数无效的抗争,无数无奈的妥协后,最终理解了这个世界,理解了现实的真正意义,并最终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牺牲品。
大致如此吧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逝世,年五十八。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面前,他还不够勇敢。
明光宗朱常洛
虽然几十年来,万历都不喜欢自己的长子朱常洛,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终于做出了抉择,将皇位传给了这个久经考验的儿子。
担惊受怕几十年的朱常洛终于熬出头了,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一日,朱常洛正式登基,即后世所称之明光宗,定年号为泰昌。
由于此时还是万历年间,按照惯例,要等老爹这一年过完,明年才能另起炉灶,用自己的年号。
可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年号,竟然没能用上。
因为朱常洛活了三十八年,明光宗却只能活一个月。
一个撑了三十八年,经历无数风雨险阻到达目标的人,却在一个月中意外死亡,是很不幸的。
导致死亡与不幸的罪魁祸首,是郑贵妃。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382
发表于 2008-5-12 22: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02]
红丸
应该说,朱常洛是个好孩子,至少比较厚道。
几十年来,他一直夹着尾巴做人,亲眼目睹了父亲的冷漠、朝廷的冷清,感受到了国家的凋敝,时局的危险。
他不愿意再忍受下去,于是,当政后的第一天,他用几道谕令显示了自己的决心。
大致说来,他是把他爹没办的事给办了,包括兑现白条——给辽东前线的士兵发工资,废除各地矿税,以及补充空缺的官员。
这几件事情,办得很好,也很及时,特别是最后一条,把诸多被万历同志赶下岗的仁兄们拉了回来,实在是大快官心,于是一时之间,光宗的人望到达了顶点,朝廷内外无不感恩戴德,兴高采烈。
但有一个人不高兴,非但不高兴,而且很害怕。
万历死后,郑贵妃终于明白,自己是多么的虚弱,今日之城内,已是敌人之天下。所谓贵妃,其实也不贵,如果明光宗要对付她,贱卖的可能性是相当的大。
很快,一件事情就证明了她的判断。
考虑到万历死后不好办,之前郑贵妃软磨硬泡,让万历下了道遗嘱,讲明,一旦自己死后,郑贵妃必须进封皇后。
如此一来,等万历死后,她就成了太后,无论如何,铁饭碗是到手了。
明光宗看上去倒也老实,丝毫不赖帐,当即表示,如果父皇如此批示,那就照办吧。
但他同时表示,这是礼部的事,我批下去,让他们办吧。
按说皇帝批下来就没问题了,可是礼部侍郎孙如游不知怎么回事,非但不办,还写了个奏疏,从理论、辈分、名分上论证了这件事,最后得出结论——不行。
光宗同志似乎也不生气,还把孙侍郎的奏疏压了下来,但封皇后这事再也没提。
郑贵妃明白了,这就是个托。
很明显,这位看上去很老实的人,实际上不怎么老实。既然如此,必须提前采取行动。
经过深思熟虑,她想出了一个计划,而这个计划的第一步,是一件礼物。
十天之后,她将这件礼物送给了朱常洛,朱常洛很高兴地收下了。
光宗皇帝的性命,就丢在了这份礼物上。
这份礼物,是八个美女。
对于常年在宫里坐牢,哪都不能去,啥也没有的朱常洛而言,这是一份丰厚的礼物,辛辛苦苦、畏畏缩缩了几十年,终于可以放纵一下了。
古语有云: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朱常洛应该算是不同凡响,他几天就变成了瘦子,在史料上,含蓄的文言文是这样描述的:
“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
白天日理万机,晚上还要辛勤工作,身体吃不消,实在是件十分自然的事情。于是不久之后,朱常洛就病倒了。
这一天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十日。
计划的第二步即将开始,四天之后。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383
发表于 2008-5-14 08: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03]
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十四日
皇帝的身体依然很差,身体差就该看医生,崔文升就此出了场。
崔文升,时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前面曾经讲过,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务,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
可是这人来,并不是要给皇帝写遗嘱,而是看病,因为这位崔兄多才多能,除了能写外,还管着御药房,搞第二产业。
后来的事情告诉我们,第二产业是不能随便乱搞的。
诊断之后,崔大夫胸有成竹,给病人开了一副药,并且乐观地表示,药到病除。
他开的这幅药,叫泻药。
一个夜晚辛勤工作,累垮了身体的人,怎么能服泻药呢?
所以后来很多史书都十分肯定地得出了结论:这是个“蒙古大夫”。
虽然我不在现场,也不懂医术,但我可以认定:崔文升的诊断,是正确的。
因为之前的史料中,有这样六个字:是夜,连幸数人。
这句话的意思大家应该知道,就不解释了,但大家也应该知道,要办到这件事情,难度是很大的。对光宗这种自幼体弱的麻杆而言,基本就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他完成了。
所以唯一的可能性是,他找了帮手,而这个帮手,就是药物。
是什么药物,大家心里也有数,我就不说了,这类药物在明代宫廷里,从来就是必备药,从明宪宗开始,到天天炼丹的嘉靖,估计都没少用。明光宗初来乍到,用用还算正常。
可这位兄弟明显是用多了,加上身体一向不好,这才得了病。
在中医理论中,服用了这种药,是属于上火,所以用泻药清火,也还算对症下药。
应该说,崔文升是懂得医术的,可惜,是半桶水。
根据当时史料反映,这位仁兄下药的时候,有点用力过猛,手一哆嗦,下大了。
错误是明显的,后果是严重的,光宗同志服药之后,一晚上拉了几十次,原本身体就差,这下子更没戏了,第二天就卧床不起,算彻底消停了。
蒙古的崔大夫看病经历大致如此,就这么看上去,似乎也就是个医疗事故。虽说没法私了,但毕竟大体上没错,也没在人家身体里留把剪刀、手术刀之类的东西当纪念品,态度还算凑合。
可问题是,这事一冒出来,几乎所有的人都立刻断定,这是郑贵妃的阴谋。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384
发表于 2008-5-14 08: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04]
因为非常凑巧,这位下药的崔文升,当年曾经是郑贵妃的贴身太监。
这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要看病,不找太医,偏找太监,找了个太监,偏偏又是郑贵妃的人,这太监下药,偏又下猛了,说他没问题,实在有点困难。
对于这件事情,你说它不是郑贵妃的计划,我信,因为没准就这么巧;说它是郑贵妃的计划,我也信,因为虽说下药这招十分拙劣,谁都知道是她干的,但以郑贵妃的智商,以及从前表现,这种蠢事,她是干得出来的。
无论动机如何,结果是肯定的,明光宗已经奄奄一息,一场惊天大变即将拉开序幕。
但这一切还不够,要达到目的,这些远远不够,即使那个人死去,也还是不够。
必须把控政权,把未来所有的一切,都牢牢抓在手中,才能确保自己的利益。
于是在开幕之前,郑贵妃找到了最后一个同盟者。
这位同盟者的名字,不太清楚。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她姓李,是太子的嫔妃。
当时太子的嫔妃有以下几种:大老婆叫太子妃,之后分别是才人、选侍、淑女等。
而这位姓李的女人,是选侍,所以在后来的史书中,她被称为“李选侍”。
李选侍应该是个美女,至少长得还不错,因为皇帝最喜欢她,而且皇帝的儿子,那个未来的天才木匠——朱由校,也掌握在她的手中,正是因为这一点,郑贵妃找上了她。
就智商而言,李选侍还算不错(相对于郑贵妃),就人品而言,她和郑贵妃实在是相见恨晚,经过一番潜规则后,双方达成协议,成为了同盟,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
现在一切已经齐备,只等待着一个消息。
所有的行动,将在那一刻展开,所有的野心,将在那一刻实现。
小人物
目标就在眼前,一切都很顺利。
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同党越来越多,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尽在掌握之中,在郑贵妃和李选侍看来,前方已是一片坦途。
然而她们终究无法前进,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明光宗即位后,最不高兴的是郑贵妃,最高兴的是东林党。
这是很正常的,从一开始,东林党就把筹码押在这位柔弱的太子身上,争国本、妖书案、梃击案,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坚定地站在这一边。
现在回报的时候终于到了。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385
发表于 2008-5-14 21: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05]
明光宗非常够意思,刚上任,就升了几个人的官,这些人包括刘一璟、韩旷、周嘉谟、邹元标、孙如游等等。
这几个人估计你不知道,其实也不用知道,只要你知道这几个人的职务,就能明白,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
刘一璟、韩旷,是东阁大学士,内阁成员,周嘉谟是吏部尚书,邹元标是大理寺丞,孙如游是礼部侍郎。当然,他们都是东林党。
在这群人中,有内阁大臣、人事部部长、法院院长,部级高官,然而,在后来那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他们只是配角。真正力挽狂澜的人,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杨涟。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湖广(湖北)应山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任常熟知县,后任户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
这是一份很普通的履历,因为这人非但当官晚,升得也不快,明光宗奄奄一息的时候,也才是个七品给事中。
但在这份普通履历的后面,是一个不普通的人。
上天总是不公平的,有些人天生就聪明,天生就牛,天生就是张居正、戚继光,而绝大多数平凡的人,天生就不聪明,天生就不牛,天生就是二傻子,没有办法。
但上天依然是仁慈的,他给出了一条没有天赋,也能成功的道路。
对于大多数平凡的人而言,这是最好的道路,也是唯一的道路,它的名字,叫做纯粹。
纯粹的意思,就是专心致志、认真、一根筋、二杆子等等等等。
纯粹和执着,也是有区别的,所谓执着,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而纯粹,是见了棺材,也不掉泪。
纯粹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他们的一生,往往只有一个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他们无法被收买,无法被威逼,他们不要钱,不要女色,甚至不要权势和名声。
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一个目标,以及坚定的决心和意志。
杨涟,就是一个纯粹的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386
发表于 2008-5-14 21: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06]
他幼年的事迹并不多,也没有什么砸水缸之类的壮举,但从小就为人光明磊落,还很讲干净,干净到当县令的时候,廉政考核全国第一。此外,这位仁兄也是个不怕事的人,比如万历四十八年(1620),万历生病,半个月不吃饭,杨涟听说了,也不跟上级打招呼,就跑去找首辅方从哲:
“皇上生病了,你应该去问安。”
方首辅胆子小,脾气也好,面对这位小人物,丝毫不敢怠慢:
“皇上一向忌讳这些问题,我只能去问宫里的内侍,也没消息。”
朝廷首辅对七品小官,面子是给足了,杨先生却不要这个面子,他先举了个例子,教育了首辅大人,又大声强调:
“你应该多去几次,事情自然就成了(自济)!”
末了,还给首辅大人下了个命令:
“这个时候,你应该住在内阁值班,不要到处走动!”
毫无惧色。
根据以上史料,以及他后来的表现,我们可以认定:在杨涟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为国尽忠,匡扶社稷。
事实上,在十几天前的那个夜晚,这位不起眼的小人物,就曾影响过这个帝国的命运。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夜,乾清宫
万历就快撑不住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反省了自己一生的错误,却也犯下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没有召见太子。
一般说来,皇帝死前,儿子应该在身边,除了看着老爹归西、嚎几声壮胆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意义——确认继位。
虽说太子的名分有了,但中国的事情一向难说,要不看着老爹走人,万一隔天突然冒出几份遗嘱、或是几个顾命大臣,偏说老头子临死前改了主意,还找人搞了公证,这桩官司可怎么打?
但不知万历兄是忘了,还是故意的,反正没叫儿子进来。
太子偏偏是个老实孩子,明知老头子不行了,又怕人搞鬼,在宫殿外急得团团转,可就是不敢进去。
关键时刻,杨涟出现了。
在得知情况后,他当机立断,派人找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王安。
王安,时任太子侍读太监,在明代的历史中,这是一个重量级人物。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里,他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而在那个夜晚,杨涟只给王安带去了一句话,一句至关紧要的话:
“皇上已经病得很重了(疾甚),不召见太子,并不是他的本意。太子应该主动进宫问候(尝药视膳),等早上再回去。”
这就是说,太子您之所以进宫,不是为了等你爹死,只是进去看看,早上再回去嘛。
对于这个说法,太子十分满意,马上就进了宫,问候父亲的病情。
当然,第二天早上,他没回去。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387
发表于 2008-5-15 23: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07]
朱常洛就此成为了皇帝,但杨涟并没有因此获得封赏,他依然是一个不起眼的给事中。不过,这对于杨先生而言,实在是个无所谓的事。
他平静地回到暗处,继续注视着眼前的一切。他很清楚,真正的斗争刚刚开始。
事情正如他所料,蒙古崔大夫开了泻药,皇帝陛下拉得七荤八素,郑贵妃到处活动,李选侍经常串门。
当这一切被组合起来的时候,那个无比险恶的阴谋已然暴露无遗。
形势十分危急,不能再等待了。
杨涟决定采取行动,然而现实很残酷:他的朋友虽然多,却很弱小,他的敌人虽然少,却很强大。
周嘉谟、刘一璟、韩爌这拨人,级别固然很高,但毕竟刚上来,能量不大,而郑贵妃在宫里几十年,根基极深,一手拉着李选侍,一手抓着皇长子,屁股还拼命往皇太后的位置上凑。
按照规定,她应该住进慈宁宫,可这女人脸皮相当厚,死赖在乾清宫不走,看样子是打算长住。
因为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可以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一旦光宗同志有啥三长两短,她必定是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那时,一切都将无可挽回。
而要阻止这一切,杨涟必须做到两件事情:首先,他要把郑贵妃赶出乾清宫;其次,他要把郑贵妃当太后的事情彻底搅黄。
这就是说,先要逼郑老寡妇搬家,再把万历同志临死前封皇后的许诺当放屁,把郑贵妃翘首企盼的申请拿去垫桌脚。
杨涟先生的职务,是七品兵科给事中,不是皇帝。
事实上,连皇帝本人也办不了,光宗同志明明不喜欢郑贵妃,明明不想给她名分,也没法拍桌子让她滚。
这就是七品芝麻官杨涟的任务,一个绝对、绝对无法完成的任务。
但是他完成了,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
他的计划是,让郑贵妃自己搬出去,自己撤回当皇太后的申请。
这是一个看上去绝不可能的方案,却是唯一可能的方案。因为杨涟已经发现,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只要伸出手指,轻轻地点一下,就够了。
这个弱点有个名字,叫做郑养性。
郑养性,是郑贵妃哥哥郑国泰的儿子,郑国泰死后,他成为了郑贵妃在朝廷中的联系人,平日十分嚣张。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388
发表于 2008-5-15 23: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08]
然而杨涟决定,从这个人入手,因为经过细致的观察,他发现,这是一个外强中干,性格软弱的人。
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十六日。杨涟直接找到了郑养性,和他一同前去的,还有周嘉谟等人。
一大帮子人上门,看架势很像逼宫,而事实上,确实是逼宫。
进门也不讲客套,周嘉谟开口就骂:
“你的姑母(指郑贵妃)把持后宫多年,之前争国本十几年,全都是因为她,现在竟然还要封皇太后,赖在乾清宫不走,还给皇上奉送美女,到底有什么企图?!”
刚开始时,郑养性还不服气,偶尔回几句嘴,可这帮人都是职业选手,骂仗的业务十分精湛,说着说着,郑养性有点扛不住了。
白脸唱完了,接下来是红脸:
“其实你的姑母应该也没别的意思,不过是想守个富贵,现在朝中的大臣都在这里,你要听我们的话,这事就包在我们身上。”
红脸完了,又是唱白脸:
“要是不听我们的话,总想封太后,不会有人帮你,你总说没这想法,既然没这想法,就早避嫌疑!”
最狠的,是最后一句:
“如此下去,别说富贵,身家性命能否保得住,都未可知!”
郑养性彻底崩溃了。眼前的这些人,听到的这些话,已经打乱了他的思维。于是,他去找了郑贵妃。
其实就时局而言,郑贵妃依然占据着优势,她有同党,有帮手,如果赖着不走,谁也拿她没办法。什么富贵、性命,这帮闹事的书呆子,也就能瞎嚷嚷几句而已。
然而关键时刻,郑贵妃不负白痴之名,再次显露她的蠢人本色,在慌乱的外甥面前,她也慌乱了。
经过权衡利弊,她终于做出了决定:搬出乾清宫,不再要求当皇太后。
至此,曾经叱诧风云的郑贵妃,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位大妈费劲心机,折腾了三十多年,却啥也没折腾出来。此后,她再也没能翻过身来。
这个看似无比强大的对手,就这样,被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人,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但在杨涟看来,这还不够,于是三天之后,他把目标对准了另一个人。
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十九日,杨涟上书,痛斥皇帝。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389
发表于 2008-5-16 22: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09]
杨先生实在太纯粹,在他心中,江山社稷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他看来,郑大妈固然可恶,崔大夫固然可恨,但最该谴责的,是皇帝。
明知美女不应该收,你还要收,明知春药不能多吃,你还要吃,明知有太医看病,你还要找太监,不是脑袋有病吧。
基于愤怒,他呈上了那封改变他命运的奏疏。
在这封奏疏里,他先谴责了蒙古大夫崔文升,说他啥也不懂就敢乱来,然后笔锋一转,对皇帝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勤劳工作,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必须说明的是,杨先生不是在拍马屁,他的态度是很认真的。
因为在文中,他先暗示皇帝大人忙的不是什么正经工作,然后痛骂崔文升,说他如何没有水平,不懂医术。最后再转回来:就这么个人,但您还是吃他的药。
这意思是说,崔大夫已经够没水平了,您比他还要差。
所以这奏疏刚送上去,内阁就放出话来,杨先生是没有好下场的。
三天后,这个预言得到了印证。
明光宗突然派人下令,召见几位大臣,这些人包括方从哲、周嘉谟、孙如游,当然,还有杨涟。此外,他还命令,锦衣卫同时进宫,听候指示。
命令一下来,大家就认定,杨涟要完蛋了。
因为在这拨人里,方从哲是首辅,周嘉谟是吏部尚书,孙如游是礼部尚书,全都是部级干部,只有杨涟先生,是七品给事中。
而且会见大臣的时候,召集锦衣卫,只有一种可能——收拾他。
由于之前的举动,杨涟知名度大增,大家钦佩他的人品,就去找方从哲,让他帮忙求个情。
方从哲倒也是个老好人,找到杨涟,告诉他,等会进宫的时候,你态度积极点,给皇上磕个头,认个错,这事就算过去了。
但是杨涟的回答,差点没让他一口气背过去:
“死就死(死即死耳),我犯了什么错?!”
旁边的周嘉谟连忙打圆场:
“方先生(方从哲)是好意。”
可到杨先生这里,好意也不好使:
“知道是好意,怕我被人打死,要得了伤寒,几天不出汗,也就死了,死有什么可怕!但要我认错,绝无可能!”
就这样,杨涟雄赳赳气昂昂地进了宫,虽然他知道,前方等待着他的,将是锦衣卫的大棍。
可是他错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390
发表于 2008-5-16 22: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0]
那位躺在床上,病得奄奄一息的皇帝陛下非但没有发火,反而和颜悦色说了这样一句话
“国家的事情,全靠你们尽心为我分忧了。”
虽然称呼是复数,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只看着杨涟。
这之后,他讲了许多事情,从儿子到老婆,再到郑贵妃,最后,他下达了两条命令:
一、 赶走崔文升。
二、 收回封郑贵妃为太后的谕令。
这意味着,皇帝陛下听从了杨涟的建议,毫无条件,毫无抱怨。
当然,对于他而言,这只是个顺理成章的安排。
但他绝不会想到,他这个无意间的举动,将对历史产生极重要的影响。
因为他并不知道,此时此刻,在他对面的那个人心中的想法。
从这一刻起,杨涟已下定了决心——以死相报。
一直以来,他都只是个小人物,虽然他很活跃,很有抱负,声望也很高,他终究只是小人物。
然而眼前的这个人,这个统治天下的皇帝,却毫无保留地尊重,并认可了自己的情感、抱负,以及纯粹。
所以他决定,以死相报,致死不休。
这种行为,不是愚忠,不是效命,甚至也不是报答。
它起源于一个无可争议,无可辩驳的真理:
士为知己者死。
这一天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二十二日,明光宗活在世上的时间,还有十天。
这是晚明历史上最神秘莫测的十天。一场更为狠毒的阴谋,即将上演。
八月二十三日
内阁大学士刘一璟、韩旷照常到内阁上班,在内阁里,他们遇见了一个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李可灼,时任鸿胪寺丞,他来这里的目的,是要进献“仙丹”。
此时首辅方从哲也在场,他对这玩意兴趣不大,毕竟皇帝刚吃错药,再乱来,这个黑锅就背不起了。
刘一璟和韩旷更是深恶痛绝,但也没怎么较真,直接把这人打发走了。
很明显,这是一件小事,而小事是不应该过多关注的。
但某些时候,这个理论是不可靠的。
两天后,八月二十五日
明光宗下旨,召见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等朝廷重臣,此外,他特意叫上了杨涟。
对此,所有的人都很纳闷。
更让人纳闷的是,此后直至临终,他召开的每一次会议,都叫上杨涟,毫无理由,也毫无必要。或许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叫杨涟的人,非常之重要。
他的直觉非常之准。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391
发表于 2008-5-22 19: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1]
此时的光宗,已经是奄奄一息,所以,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定,今天的会议,将要讨论的,是关乎国家社稷的重要问题。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这次内阁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老婆。
光宗同志的意思是,自己的后妃李选侍,现在只有一个女儿,伺候自己那么多年,太不容易,考虑给她升官,封皇贵妃。
此外,他还把皇长子朱由校领了出来,告诉诸位大人,这孩子的母亲也没了,以后,就让李选侍照料他。
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明明您都没几天蹦头了,趁着脑袋还管用,赶紧干点实事,拟份遗嘱,哪怕找口好棺材,总算有个准备。竟然还想着老婆的名分,实在令人叹服。
在现场的人们看来,这是一个尊重妇女,至死不渝的模范丈夫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八月二十六日
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明光宗再次下旨,召开内阁会议,与会人员包括内阁大臣及各部部长,当然还有杨涟。
会议与昨天一样,开得十分莫名其妙。这位皇帝陛下把人叫进来,竟然先拉一通家常,又把朱由校拉进来,说我儿子年纪还小,你们要多照顾等等。
这么东拉西扯,足足扯了半个时辰(一个小时),皇上也扯累了,正当大家认为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扯淡又开始了。
如昨天一样,光宗再次提出,要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大家这才明白,扯来扯去不就是这件事吗?
礼部尚书孙如游当即表示,如果您同意,那就办了吧(亦无不可)。
然而就在此时,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人突然闯了进来,公然打断了会议,并在皇帝、内阁、六部尚书的面前,拉走了皇长子朱由校。
这个人,就是李选侍。
所有人都懵了,没有人去阻拦,也没有人去制止。原因很简单,这位李选侍毕竟是皇帝的老婆,皇帝大人都不管,谁去管。
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很快,他们就听见了严厉的斥责声,李选侍的斥责声,她斥责的,是皇帝的长子。
于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场面出现了。
大明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被一个女人公然拉走,当众责骂,而皇帝,首辅、各部尚书,全部毫无反应,放任这一切的发生。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392
发表于 2008-5-22 19: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2]
所有的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那个女人的责骂,直到骂声结束为止。
然后,尚未成年的朱由校走了出来,他带着极不情愿的表情,走到了父亲的身边,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要封皇后!”
谜团就此解开,莫名其妙的会议,东拉西扯的交谈,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胁迫。
开会是被胁迫的,闲扯是被胁迫的,一个奄奄一息的丈夫,一个年纪幼小的孩子,要不胁迫一把,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李选侍很有自信,因为她很清楚,这个软弱的丈夫不敢拒绝她的要求。
现在,她距离自己的皇后宝座,只差一步。
但是这一步,到死都没迈过去。
因为就在皇长子刚说出那四个字的时候,另一个声音随即响起:
“皇上要封皇贵妃,臣必定会尽快办理!”
说这句话的人,是礼部尚书孙如游。
李选侍太过天真了,和朝廷里这帮老油条比起来,她也就算个学龄前儿童。
孙尚书可谓聪明绝顶,一看情形不对,知道皇上顶不住了,果断出手,只用了一句话,就把皇后变成皇贵妃。
光宗同志也很机灵,马上连声回应:好,就这么办。
李小姐的皇后梦想就此断送,但她是不会放弃的,因为她很清楚,在自己的手中,还有一张王牌——皇长子。
只要那个奄奄一息的人彻底死去,一切都将尽在掌握。
但她并不知道,此时,一双眼睛已经死死地盯住了她。
杨涟已经确定,眼前这个飞扬跋扈的女人,不久之后,将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敌人。而在此之前,必须做好准备。
八月二十九日
此前的三天里,光宗的身体丝毫不见好转,于是在这一天,他再次召见了首辅方从哲等朝廷重臣。
光宗同志这次很清醒,一上来就直奔主题:
寿木如何?寝地如何?
寿木就是棺材,寝地就是坟,这就算是交代后事了。
可是方从哲老先生不知是不是老了,有点犯糊涂,张口就是一大串,什么你爹的坟好、棺材好请你放心之类的话。
光宗同志估计也是哭笑不得,只好拿手指着自己,说了一句:
是我的(朕之寿宫)。
方首辅狼狈不堪,可还没等他缓过劲来,就听到了皇帝陛下的第二个问题:
“听说有个鸿胪寺的医官进献金丹,他在何处?”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逐鹿苍狼
杨虚侯谏议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8
功绩
816
帖子
3834
编号
1613
注册
2003-10-23
家族
泡泡营
#1393
发表于 2008-5-23 21:5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句实话,看起来很过瘾,作者所有的推理都很有逻辑,当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混乱,人物出场的时间很混乱。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394
发表于 2008-5-25 08: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3]
对于这个问题,方从哲并未多想,便说出了自己的回答:
“这个人叫李可灼,他说自己有仙丹,我们没敢轻信。
他实在应该多想想的。
因为金丹不等于仙丹,轻信不等于不信。
正是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导致了一个错误的判断:
“好吧,召他进来。”
于是,李可灼进入了大殿,他见到了皇帝,他为皇帝号脉,他为皇帝诊断,最后,他拿出了仙丹。
仙丹的名字,叫做红丸。
此时,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二十九日上午,明光宗服下了红丸。
他的感觉很好。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吃了红丸后,浑身舒畅,且促进消化,增加食欲(思进饮膳)。
消息传来,宫外焦急等待的大臣们十分高兴,欢呼雀跃。
皇帝也很高兴,于是,几个时辰后,为巩固疗效,他再次服下了红丸。
下午,劳苦功高的李可灼离开了皇宫,在宫外,他遇见了等待在那里的内阁首辅方从哲。
方从哲对他说:
“你的药很有效,赏银五十两。”
李可灼高兴地走了,但他并没有领到这笔赏银。
方从哲以及当天参与会议的人都留下了,他们住在了内阁,因为他们相信,明天,身体好转的皇帝将再次召见他们。
六个时辰之后
凌晨,住在内阁的大臣们突然接到了太监传达的谕令:
即刻入宫觐见。
所有的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当他们尚未赶到的时候,就已得到了第二个消息——皇上驾崩了。
万历四十八年(1620)九月初一,明光宗在宫中逝世,享年三十九,享位一月。
皇帝死了,这十分正常,皇帝吃药,这也很正常,但吃药之后就死了,这就不正常了。
明宫三大案之“红丸案”,就此拉开序幕。
没有人知道,所谓的红丸,到底是什么药,也没有人知道,在死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395
发表于 2008-5-25 08: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4]
此时向乾清宫赶去的人,包括内阁大臣、各部长官,共计十三人。在他们的心中,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打算,因为皇帝死了,官位、利益、权力,一切的一切都将改变。
只有一个人例外。
杨涟十分悲痛,因为那个赏识他的人,已经死了,而且死得不明不白。此时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
查出案件的真相,找出幕后的黑手,揭露恶毒的阴谋,让正义得以实现,让死去的人得以瞑目。
这就是杨涟的决心。
但此时,杨涟即将面对的,却是一个更为复杂,更为棘手的问题。
虽然大家都住在内阁,同时听到消息,毕竟年纪不同,体力不同,比如内阁的几位大人,方从哲老先生都七十多了,刘一璟、韩旷年纪也不小,反应慢点、到得晚点十分正常。
所以首先到达乾清宫的,只有六部的部长、都察院左都御史,当然还有杨涟。
这几个人已经知道了皇帝去世的消息,既然人死了,那就不用急了,就应该考虑尊重领导了,所以他们决定,等方首辅到来再进去。
进不了宫,眼泪储备还不能用,而且大清早的,天都没亮,反正是等人,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他们开始商讨善后事宜。
继承皇位的,自然是皇长子朱由校了,但问题是,他的父亲死了,母亲也死了,而且年纪这么小,宫里没有人照顾,怎么办呢?
于是,礼部尚书孙如游、吏部尚书周嘉谟、左都御史张问达提出:把朱由校交给李选侍。
这个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事实上,反对者只有一个。
然后,他们就听到了这个唯一反对者的声音:
“万万不可!”
其实就官职和资历而言,杨涟没有发言的资格,因为他此时他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说难听点,他压根就不该呆在这里。
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发言,因为他是皇帝临死前指定的召见者,换句话说,他是顾命大臣。
杨涟十分激动,他告诉所有的人,朱由校很幼稚,如果把他交给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用心不良的女人,一旦被人胁迫,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几句话,彻底唤起了在场朝廷重臣们的记忆,因为就在几天前,他们亲眼目睹了那个凶恶女人的狰狞面目。
他们同意了杨涟的意见。
但事实上,皇帝已经死了,未来的继承人,已在李选侍掌握之中。
所以,杨涟说出了他的计划:
“入宫之后,立刻寻找皇长子,找到之后,必须马上带出乾清宫,脱离李选侍的操纵,大事可成!”
十三位顾命大臣终于到齐了,在杨涟的带领下,他们走向了乾清宫。
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即将开始。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gewa2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10
编号
18636
注册
2004-9-29
#1396
发表于 2008-5-26 15: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415]
战斗,从大门口开始
当十三位顾命大臣走到门口的时候,被拦住了。
拦住他们的,是几个太监。毫无疑问,这是李选侍的安排。
皇帝去世的时候,她就在宫内,作为一位智商高于郑贵妃的女性,她的直觉告诉她,即将到来的那些顾命大臣,将彻底毁灭她的野心。
于是她决定,阻止他们入宫。
应该说,这个策略是成功的,太监把住大门,好说歹说就不让进,一帮老头加书呆子,不懂什么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深刻道理,只能干瞪眼。
幸好,里面还有一个敢玩命的:
“皇上已经驾崩,我们都是顾命大臣,奉命而来!你们是什么东西!竟敢阻拦!且皇长子即将继位,现情况不明,你们关闭宫门,到底想干什么?!”
对付流氓加文盲,与其靠口,不如靠吼。
在杨涟的怒吼之下,吃硬不吃软的太监闪开了,顾命大臣们终于见到了已经歇气的皇上。
接下来是例行程序,猛哭猛磕头,哭完磕完,开始办正事。
大学士刘一璟首先发问:
“皇长子呢?他人在哪里?”
没人理他。
“快点交出来!”
还是没人理他。
李选侍清醒地意识到,她手中最重要的棋子,就是皇长子,只要控制住这个未来的继承人,她的一切愿望和野心,都将得到满足。
这一招很绝,绝到杨涟都没办法,宫里这么大,怎么去找,一帮五六十岁的老头,哪有力气玩捉迷藏?
杨涟焦急万分,毕竟这不是家里,找不着就打地铺,明天接着找,如果今天没戏,明天李选侍一道圣旨下来,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必须找到,现在,马上,必须!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一个太监走了过来,在大学士刘一璟的耳边,低声说出了两个字:
“暖阁。”
这个太监的名字,叫做王安。
王安,河北雄县人,四十多年前,他进入皇宫,那时,他的上司叫冯保。
二十六年前,他得到了新的任命,到一个谁也不愿意去的地方,陪一个谁也不愿意陪的人,这个人就是没人待见,连名分都没有的皇长子朱常洛。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gewa2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10
编号
18636
注册
2004-9-29
#1397
发表于 2008-5-26 15: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416]
王安是个好人,至少是个识货的人,当朱常洛地位岌岌可危的时候,他坚定且始终站在了原地,无论是“争国本”,还是“梃击”都竭尽全力,证明了他的忠诚。
朱常洛成为明光宗之后,他成为了司礼秉笔太监,掌控宫中大权。
这位仁兄最喜欢的人,是东林党,因为一直以来,东林党都是皇帝陛下的朋友。
而他最不喜欢的人,就是李选侍,因为这个女人经常欺负后宫的一位王才人,而这位王才人,恰好就是皇长子朱由校的母亲。
此刻还不下烂药,更待何时?
刘一璟大怒,大吼一声:
“谁敢藏匿天子!”
可是吼完了,就没辙了,因为这毕竟是宫里,人躲在里面,你总不能破门而入去抢人吧。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让李选侍心甘情愿地交人,然后送到门口,挥手致意。
这似乎绝不可能,但是王安说,这是可能的。随后,他进入了暖阁。
面对李选侍,王安体现出了一个卓越太监的素质,他虽没有抢人的体力,却有骗人的智力。
他对李选侍说,现在情况特殊,必须让皇长子出面,安排先皇的丧事,安抚大家的情绪,事情一完,人就能回来。
其实这谎扯得不圆,可是糊弄李选侍是够了。
她立即叫出了朱由校。
然而,就在她把人交给王安的那一瞬间,却突然醒悟了过来!她随即拉住了朱由校的衣服,死死拉住,不肯松手。
王安知道,动粗的时候到了,他决定欺负眼前这个耍赖的女人。因为太监虽说不男不女,可论力气,比李小姐还是要大一些。
王安一把拉过朱由校,抱起就走,冲出了暖阁。当门外的顾命大臣们看见皇长子的那一刻,他们知道,自己胜利了。
于是,在先皇的尸体(估计还热着)旁,新任皇帝接受了顾命大臣们的齐声问候:万岁!
万岁喊完了,就该跑了。
在人家的地盘上,抢了人家的人,再不跑就是真是傻子了。
具体逃跑方法是,王安开路,刘一璟拉住朱由校的左手,英国公张维贤拉住朱由校的右手,包括方从哲在内的几个老头走中间,杨涟断后。就这样,朱由校被这群活像绑匪(实际上也是)的朝廷大臣带了出去。
事情正如所料,当他们刚刚走出乾清宫的时候,背后便传来了李选侍尖利的叫喊声:
“哥儿(指朱由校),回来!”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398
发表于 2008-5-26 21: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7]
李大姐这嗓子太突然了,虽然没要人命,却把顾命大臣们吓了一跳,他们本来在乾清宫外准备了轿子,正在等轿夫来把皇子抬走,听到声音后,脚一剁,不能再等了!
不等,就只能自己抬,情急之下,几位高干一拥而上,去抬轿子。
这四位高级轿夫分别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给事中杨涟,内阁大学士刘一璟,英国公张维迎。
前面几位大家都熟,而最后这位张维迎,是最高世袭公爵,他的祖先,就是跟随明成祖朱棣靖难中阵亡的第一名将张玉。
也就是说,四个人里除杨涟外,职务最低的是部长,我又查了下年龄,最年轻的杨涟,当时也已经四十八岁了,看来人急眼了,还真敢拼命。
就这样,朱由校在这帮老干部的簇拥下,离开了乾清宫,他们的目标,是文华殿,只要到达那里,完成大礼,朱由校就将成为新一代的皇帝。
而那时,李选侍的野心将彻底破灭。
当然,按照最俗套的电视剧逻辑,坏人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真实的历史也是如此。
毕竟老胳膊老腿,走不快,很快,大臣们就发现,他们被人追上了。
追赶他们的,是李选侍的太监。一个带头的二话不说,恶狠狠地拦住大臣,高声训斥:
“你们打算把皇长子带到哪里去?”
一边说,还一边动手去拉朱由校,很有点动手的意思。
对于这帮大臣而言,搞阴谋、骂骂人是长项,打架是弱项。于是,杨涟先生再次出场了。
他大骂了这个太监,并且鼓动朱由校:
“天下人都是你的臣子,何须害怕!”
一顿连骂带捧,把太监们都镇住了,领头的人见势不妙,就撤了。
这个被杨涟骂走的领头太监,名叫李进忠,是个不出名的人。但不久之后,他将更名改姓,改为另一个更有名的名字——魏忠贤。
在杨涟的护卫下,朱由校终于来到了文华殿,在这里,他接受了群臣的朝拜,成为了新的皇帝,史称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
这就算即位了,但问题在于,毕竟也是大明王朝,不是杂货铺,程序还要走,登基还得登。
有人建议,咱就今天办了得了,可是杨涟同志不同意,这位仁兄认定,既然要登基,就得找个良辰吉日,一查,那就九月初六吧。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399
发表于 2008-5-26 21: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8]
今天是九月初一,只要皇长子没登基,乾清宫依然是李选侍的天下,而且,她依然是受命照顾皇长子的人,对于她而言,要翻盘,六天足够了。
然而杨涟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就在他即将步入深渊的时候,一个人拉住了他,并且把一口唾沫吐在了他的脸上。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左光斗。
左光斗,字遗直,安徽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现任都察院巡城御史,杨涟最忠实的战友,东林党最勇猛的战士。
虽然他的职位很低,但他的见识很高,刚一出门,他就揪住了杨涟,对着他的脸,吐了口唾沫:
“到初六登基,今天才初一,如果有何变故,怎么收拾,怎么对得起先皇?!”
杨涟醒了,他终于明白,自己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皇长子还在宫内,一旦李选侍掌握他,号令群臣,到时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但事已至此,只能明天再说,毕竟天色已晚,皇宫不是招待所,杨大人不能留宿,无论如何,必须等到明天。
杨涟走了,李选侍的机会来了。
当天傍晚,朱由校再次来到乾清宫,他不能不来,因为他父亲的尸体还在这里。
可是他刚踏入乾清宫,就被李选侍扣住了,尸体没带走,还搭进去一个活人。
眼看顾命大臣们就要完蛋,王安又出马了。
这位太监可谓是智慧与狡诈的化身,当即挺身而出,去和李选侍交涉,按说被人抢过一次,总该长点记性,可是王安先生几番忽悠下来,李选侍竟然又交出了朱由校。
这是个很难理解的事,要么是李小姐太弱智,要么是王太监太聪明,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李选侍失去了一个机会,最后的机会。
因为第二天,杨涟将发起最为猛烈的进攻。
九月初二
吏部尚书周嘉谟和御史左光斗同时上书,要求李选侍搬出乾清宫。
这是一个十分聪明的战略,因为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只要李选侍搬出去,她将无法制约皇帝,失去所有政治能量。
但要赶走李选侍,自己动手是不行的,毕竟这人还是后妃,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经过商议,杨涟等人统一意见:让她自己走。
左光斗主动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了彻底赶走这个女人,他连夜写出了一封奏疏,一封堪称恶毒无比的奏疏。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400
发表于 2008-5-27 20: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19]
文章大意是说,李小姐你不是皇后,也没人选你当皇后,所以你不能住乾清宫,而且这里也不需要你。
然后他进一步指出,朱由校才满十六岁,属于青春期少年,容易冲动,和你住在一起是不太合适的。
话说到这里,已经比较露骨了。
别慌,更露骨的还在后面。
在文章的最后,左光斗写出了一句画龙点睛的话:
“武氏之祸,再现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
所谓武氏,就是武则天,也就是说,左光斗先生担心,如此下去,武则天夺位的情形就会重演。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句非常过分的话,那你就错了,事实上,是非常非常过分,因为左光斗是读书人,有时候,读书人比流氓还流氓。
希望你还记得,武则天原先是唐太宗的妃子,高宗是太宗的儿子,
后来,她又成了唐高宗的妃子。
现在,李选侍是明光宗的妃子,熹宗是光宗的儿子,后来……
所以左光斗先生的意思是,李选侍之所以住在乾清宫,是想趁机勾引她的儿子(名义上的)。
李选侍急了,这很正常,你看你也急,问题在于,你能咋办?
李选侍想出的主意,是叫左光斗来谈话。事实证明,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因为左光斗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是御史,天子召见我才会去,你算是个什么东西(若辈何为者)?”
九月初三
左光斗的奏疏终于送到了皇帝的手中,可是皇帝的反应并不大,原因简单:他看不懂。
拜他父亲所赐,几十年来躲躲藏藏,提心吊胆,儿子的教育是一点没管,所以朱由校小朋友不怎么读书,却很喜欢做木匠,常年钻研木工技巧。
幸好,他的身边还有王安。
王太监不负众望,添油加醋解说一番,略去儿童不宜的部分,最后得出结论:李选侍必须滚蛋。
朱由校决定,让她滚。
很快,李选侍得知了这个决定,她决定反击。
九月初四
李选侍反击的具体形式,是谈判。
她派出了一个使者,去找杨涟,希望这位钢铁战士会突然精神失常,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相信她是一个善良、无私的女人,并且慷慨大度的表示,你可以继续住在乾清宫,继续干涉朝政。
人不能愚蠢到这个程度。
但她可以。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401
发表于 2008-5-27 20: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20]
而她派出的那位使者,就是现在的李进忠,将来的魏忠贤。
这是两位不共戴天的死敌第一次正面交锋。
当然,当时的杨涟并没有把这位太监放在眼里,见面二话不说:
“她(指李选侍)何时移宫?”
李进忠十分客气:
“李选侍是先皇指定的养母,住在乾清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杨涟很不客气:
“你给我记好了,回去告诉李选侍,现在皇帝已经即位,让她立刻搬出来,如果乖乖听话,她的封号还能给她,如果冥顽不灵,就等皇帝发落吧!”
最后还捎带一句:
“你也如此!”
李进忠沉默地走了,他很清楚,现在自己还不是对手,在机会到来之前,必须等待。
李选侍绝望了,但她并不甘心,在最后失败之前,她决心最后一搏,于是她去找了另一个人。
九月初五 登基前最后一日
按照程序规定,明天是皇帝正式登基的日期,但是李选侍却死不肯搬,摆明了要耍赖,于是,杨涟去找了首辅方从哲,希望他能号召群臣,逼李选侍走人。
然而,方从哲的态度让他大吃一惊,这位之前表现积极的老头突然改了口风:
“让她迟点搬,也没事吧。(迟亦无害)”
杨涟愤怒了:
“明天是皇上登基的日子,难道要让他躲在东宫,把皇宫让给那个女人吗?!”
方从哲保持沉默。
李选侍终于聪明了一次,不能争取杨涟,就争取别人,比如说方从哲。
因为孤独的杨涟,是无能为力的。
但她错了,孤独的杨涟依然是强大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都留存着一个信念:
当我只是个小人物的时候,你体谅我的激奋,接受我的意见,相信我的才能,将你的身后之事托付于我。
所以,我会竭尽全力,战斗至最后一息,绝不放弃。
因为你的信任,和尊重。
在这最后的一天里,杨涟不停地到内阁以及各部游说,告诉大家形势危急,必须立刻挺身而出,整整一天,即使遭遇冷眼,被人讥讽,他依然不断地说着,不断地说着。
最终,许多人被他打动,并在他的率领下,来到了宫门前。
面对着阴森的皇宫,杨涟喊出了执着而响亮的宣言:
“今日,除非你杀掉我,若不移宫,宁死不离(死不去)!”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402
发表于 2008-5-28 20: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21]
由始至终,李选侍都是一个极为贪婪的女人,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虐待朱由校的母亲,逼迫皇帝,责骂皇长子,只为她的野心和欲望。
但现在,她退缩了,她决定放弃。因为她已然发现,这个叫杨涟的人,是很勇敢的,敢于玉石俱焚、敢于同归于尽。
无奈地叹息之后,她退出了乾清宫,从此,她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她或许依然专横、撒泼,却已无人知晓,因为,她已无关紧要。
随同她退出的,还有她的贴身太监们,时移势易,混口饭吃也不容易。
然而一位太监留了下来,他知道,自己的命运还未终结,因为他已经发现了一个新的目标——另一个女人。
从这个女人的身上,他将得到新的前途,以及新的名字。
强大,无比强大
万历四十八年(1620)九月初六,明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宫正式登基,定年号为天启。
一个复杂无比,却又精彩绝伦的时代就此开始。
杨涟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自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二十二日起,在短短十五天之内,他无数次绝望,又无数次奋起,召见、红丸、闯宫、抢人、拉拢、死磕,什么恶人、坏人都遇上了,什么阴招、狠招都用上了。
最终,他成功了。
据史料记载,在短短十余天里,他的头发已变成一片花白。
当天启皇帝朱由校坐在皇位上,看着这个为他的顺利即位费尽心血的人时,他知道,自己应该回报。
几日后,杨涟升任兵科都给事中,一年后,任太常少卿,同年,升任都察院佥都御史,后任左副都御史。短短一年内,他从一个从七品的芝麻官,变成了从二品的部级官员。
当然,得到回报的,不仅是他。
东林党人赵南星,退休二十多年后,再度复出,任吏部尚书。
东林党人高攀龙,任光禄丞。后升任光禄少卿。
东林党人邹元标,任大理寺卿,后任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
东林党人孙慎行,升任礼部尚书。
东林党人左光斗,升任大理寺少卿,一年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以下还有若干官,若干人,篇幅过长,特此省略。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403
发表于 2008-5-28 20: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22]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个人是渺小的,集体才是伟大的,现在,我相信了。
当皇帝的当皇帝,升官的升官,滚蛋的滚蛋,而那个曾经统治天下的人,却似乎已被彻底遗忘。
明光宗朱常洛,作为明代一位极具特点(短命)的皇帝,他的人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苦大仇深。
出生就不受人待见,母亲被冷遇,长大了,书读不上,太子立不了,基本算三不管,吃穿住行级别很低,低到连刺杀他的人,都只是个普通农民,拿着根木棍,就敢往宫里闯。
好不容易熬到登基,还要被老婆胁迫,忍了几十年,放纵了一回,身体搞垮了,看医生,遇见了蒙古大夫,想治病,就去吃仙丹,结果真成仙了。
更搞笑的是,许多历史书籍到他这里,大都只讲三大案,郑贵妃、李选侍,基本上没他什么事,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皇帝。
在他死后,为了他的年号问题,大臣们展开了争论,因为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万历死了,八月,他就死了。而他的年号泰昌,没来得急用。
问题来了,如果把万历四十八年(1620)当作泰昌元年,那是不行的,因为直到七月,他爹都还活着。
如果把第二年(1621)当作泰昌元年,那也是不行的,因为他去年八月,就已经死了。
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问题终究被解决了,凭借大臣们无比高超的和稀泥技巧,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处理方案隆重出场: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一月到七月,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为泰昌元年。明年(1621),为天启元年。
这就是说,在这一年里,前七个月是他爹的,第二年是他儿子的,而他的年份,只有一个月。
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皇帝。
他很可怜,几十年来畏畏缩缩,活着没有待遇,死了没有年号,事实上,他人才刚死,就有一堆人在他尸体旁边你死我活,抢儿子抢地方,忙得不亦乐乎。
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皇帝。
有人曾对我说,原来,历史很有趣。但我对他说,其实,历史很无趣。
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史没有正恶,只有成败。
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刑部侍郎、大理寺丞等等等等,政权落入了东林党的手中。
它很强大,强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于这一现象,史称“众正盈朝”。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404
发表于 2008-5-30 09: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23]
按照某些史书的传统解释,从此,在东林党人的管理下,朝廷进入了一个公正、无私的阶段,许多贪婪的坏人被赶走,许多善良的好人留下来。
对于这种说法,用两个字来评价,就是胡说。
用四个字来评价,就是胡说八道。
之前我曾经说过,东林党不是善男信女,现在,我再说一遍。
掌权之后,这帮兄弟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追查红丸案。
追查,是应该的,毕竟皇帝死得蹊跷,即使里面没有什么猫腻,但两位蒙古大夫,一个下了泻药,让他拉了几十次,另一个送仙丹,让他飞了天,无论如何,也应该追究责任。
退一万步讲,就算你追究责任后还不过瘾,非要搞几个幕后黑手出来,郑贵妃、李选侍这几位重点嫌疑犯,名声坏,又歇了菜,要打要杀,基本都没个跑。
可是现成的偏不找,找来找去,找了个老头——方从哲。
天启元年(1621),礼部尚书孙慎行上疏,攻击方从哲。大致意思是说,方从哲和郑贵妃有勾结,而且他还曾经赏赐过李可灼,出事后,只把李可灼赶回了家,没有干掉,罪大恶极,应予严肃处理。
这就真是有点无聊恶搞了,之前说过,李可灼最初献药,还是方老头赶回去的,后来赏钱那是皇帝同意的,所谓红丸到底是什么玩意,鬼才知道,稀里糊涂把人干掉,也不好。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方从哲都没错,而且此时东林党掌权,方老头识时务,也不打算呆了,准备回家养老去了。
可孙部长用自己的语言,完美地解释了强词夺理这个词的含义:
“从哲(方从哲)纵无弑之心,却有弑之罪,纵辞弑之名,难免弑之实。”
这意思是,你老兄即使没有干掉皇帝的心思,也有干掉皇帝的罪过,即使你退休走人,也躲不过去这事。
强词夺理还不算,还要赶尽杀绝:
“陛下宜急讨此贼,雪不共之仇!”
所谓此贼,不是李可灼,而是内阁首辅,他的顶头上司方从哲。
很明显,他很激动。
孙部长激动之后,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也激动了,跟着上书过了把瘾,不搞定方从哲,誓不罢休。
这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
七十多岁的老头,都快走人了,为什么就是揪着不放呢?
因为他们有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1405
发表于 2008-5-30 09: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24]
郑贵妃不重要,李选侍不重要,甚至案件本身也不重要。之所以选中方从哲,把整人进行到底,真正的原因在于,他是浙党。
只要打倒了方从哲,借追查案件,就能解决一大批人,将政权牢牢地抓在手中。
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不久之后,崔文升被发配南京,李可灼被判流放,而方从哲,也永远地离开了朝廷。
明宫三大案就此结束,东林党大获全胜。
局势越来越有利,天启元年(1621)十月,另一个重量级人物回来了。
这个人就是叶向高。
东林党之中,最勇猛的,是杨涟,最聪明的,就是这位仁兄了。而他担任的职务,是内阁首辅。
作为名闻天下的老滑头,他的到来,标志着东林党进入了全盛时期。
内忧已除,现在,必须解决外患。
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庆祝,就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沈阳失陷。
沈阳是在熊廷弼走后,才失陷的。
熊廷弼驻守辽东以来,努尔哈赤十分消停,因为这位熊大人做人很粗,做事很细,防守滴水不漏,在他的管理下,努尔哈赤成了游击队长,只能时不时去抢个劫,大事一件没干成。
出于对熊廷弼的畏惧和愤怒,努尔哈赤给他取了个外号:熊蛮子。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外号,不但对敌人蛮,对自己人也蛮。
熊大人的个性前面说过了,彪悍异常,且一向不肯吃亏,擅长骂人,骂完努尔哈赤,还不过瘾,一来二去,连兵部领导、朝廷言官也骂了。
这就不太好了,毕竟他还归兵部管,言官更不用说,平时只有骂人,没有被人骂,索性敞开了对骂,闹到最后,熊大人只好走人。
接替熊廷弼的,是袁应泰。
在历史中,袁应泰是个评价很高的人物,为官廉洁,为人清正,为政精明,只有一个缺点,不会打仗。
这就没戏了。
他到任后,觉得熊廷弼很严厉,很不近人情,城外有那么多饥民(主要是蒙古人),为什么不放进来呢?就算不能打仗,站在城楼上充数也不错嘛。
于是他打开城门,放人入城,亲自招降。
一个月后,努尔哈赤率兵进攻,沈阳守将贺世贤拼死抵抗,关键时刻,之前招安的蒙古饥民开始大肆破坏,攻击守军,里应外合之下,沈阳陷落。贺世贤战死,七万守军全军覆没。
这一天,是天启元年(1621)三月十二日。
袁应泰没有时间后悔,因为他只多活了六天。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406
发表于 2008-5-30 21: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25]
攻陷沈阳后,后金军队立刻整队,赶往下一个目标——辽阳。
当年,辽阳的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沈阳,是辽东地区的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也是辽东的首府。此地历经整修,壕沟围绕,防守严密,还有许多火炮,堪称辽东第一坚城。
守了三天。
战斗经过比较简单,袁应泰率三万军队出战,被努尔哈赤的六万骑兵击败,退回坚守,城内后金奸细放火破坏,大乱,后金军乘虚而入,辽阳陷落。
袁应泰看见了城池的陷落,他非常镇定,从容穿好官服,佩带着宝剑,面向南方,自缢而死。
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大明将领,却是一个称职的大明官员。
辽阳的丢失,标志着局势的彻底崩溃,标志着辽东成为了后金的势力范围,标志着从此,他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抢哪里,就抢哪里。
局势已经坏得不能再坏了,所以,不能用的人,也不能不用了。
天启元年(1621)七月,熊廷弼前往辽东。
在辽东,他遇见了王化贞。
他不喜欢这个人,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因为他发现,这人不买他的帐。
熊廷弼此时的职务是辽东经略,而王化贞是辽东巡抚。从级别上看,熊廷弼是王化贞的上级。
角色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会不会抢戏——小品演员陈佩斯
王化贞就是一个很会抢戏的人,因为他有后台,所以他不愿意听话。
关于这两个人的背景,有些历史书上的介绍大概如此:熊廷弼是东林党支持的,王化贞是阉党支持的。最终结局也再次证明,东林党是多么地明智,阉党是多么地愚蠢。
胡扯
不是胡扯,就是装糊涂。
因为最原始的史料告诉我们,熊廷弼是湖广人,他是楚党的成员,而在大多数时间里,楚党是东林党的敌人。
至于王化贞,你说他跟阉党有关,倒也没错,可是他还有个老师,叫做叶向高。
天启元年的时候,阉党都靠边站,李进忠还在装孙子,连名字都没改,要靠这帮人,王化贞早被熊先生赶去看城门了。
他之所以敢嚣张,敢不听话,只是因为他的老师,是朝廷首辅,朝中的第一号人物。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407
发表于 2008-5-30 21: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26]
熊廷弼是对的,所以他是东林党,或至少是东林党支持的,王化贞是错的,所以他是阉党,或至少是阉党赏识的。大致如此。
我并非不能理解好事都归自己,坏事都归别人的逻辑,也并不反对,对某些坏人一棍子打死再踩上一只脚的行为,我只是认为,做人,还是要厚道。
王化贞不听熊廷弼的话,很正常,因为他的兵,比熊廷弼的多。
当时明朝在辽东的剩余部队,大约有十五万,全都在王化贞的手中。而熊廷弼属下,只有五千人。
所以每次王化贞见熊廷弼时,压根就不听指挥,说一句顶一句,气得熊大人恨不能拿刀剁了他。
但事实上,王化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王化贞,山东诸城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原先是财政部的一名处级干部(主事),后来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被调到了辽东广宁(今辽宁北宁)。
此人极具才能,当年蒙古人闹得再凶,到他的地头,都不敢乱来。后来辽阳、沈阳失陷,人心一片慌乱,大家都往关内跑,他偏不跑。
辽阳城里几万守军,城都丢了,广宁城内,只有几千人,还是个破城,他偏要守。
他非但不跑,还招集逃兵,整顿训练,居然搞出了上万人的队伍,此外,他多方联络,稳定人心,坚守孤城,稳定了局势。所谓“提弱卒,守孤城,气不慑,时望赫然”,天下闻名,那也真是相当的牛。
熊廷弼也是牛人,但对于这位同族,他却十分不感冒,不仅因为牛人相轻,更重要的是,此牛非彼牛也。
很快,熊大人就发现,这位王巡抚跟自己,压根不是一个思路。
按他自己想法,应该修筑堡垒,严防死守,同时调集援兵,长期驻守。
可是王化贞却认定,应该主动进攻,去消灭努尔哈赤,他还说,只要有六万精兵,他就可以一举荡平。
熊廷弼觉得王化贞太疯,王化贞觉得熊廷弼太熊。
最后王化贞闭口了,他停止了争论,因为争论没有意义。
兵权在我手上,我想干嘛就干嘛,和你讨论,是给你个面子,你还当真了?
一切都按照王化贞的计划进行着,准备粮草,操练士兵,寻找内应,调集外援,忙得不亦乐乎。
忙活到一半,努尔哈赤来了。
天启二年(1622)正月十八日,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进攻广宁。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408
发表于 2008-6-2 20: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27]
之前半年,努尔哈赤听说熊廷弼来了,所以他不来。后来他听说,熊廷弼压根没有实权,所以他来了。
实践证明,王巡抚胆子很大,脑子却很小,面对努尔哈赤的进攻,他摆出了一个十分奇怪的阵型,先在三岔河布阵,作为第一道防线,然后在西平堡设置第二道防线,其余兵力退至广宁城。
就兵力而言,王化贞大概是努尔哈赤的两倍,可大敌当前,他似乎不打算“一举荡平”,也不打算御敌于国门之外,因为外围两道防线的总兵力也才三万人,是不可能挡住努尔哈赤的。
用最阴暗的心理去揣摸,这个阵型的唯一好处,是让外围防线的三万人和努尔哈赤死拼,拼完,努尔哈赤也就差不多了。
事实确实如此,正月二十日,努尔哈赤率军进攻第一道防线三岔河,当天即破。
第二天,他来到了第二道防线西平堡,发动猛烈攻击,但这一次,他没有如愿。
因为西平堡守将罗一贯,是个比较一贯的人,努尔哈赤进攻,打回去,汉奸李永芳劝降,骂回去,整整一天,后金军队毫无进展。
王化贞的反应还算快,他立即派出总兵刘渠、祁秉忠以及他的心腹爱将孙得功,分率三路大军,增援西平堡。
努尔哈赤最擅长的,就是围点打援。所以明军的救援,早在他意料之中。
但在他意料之外的,是明军的战斗力。
总兵刘渠、祁秉忠率军出战,两位司令十分勇猛,亲自上阵,竟然打得后金军队连连败退,于是,作为预备队的孙得功上阵了。
按照原先的想法,孙得功上来,是为了加强力量,可没想到的是,这位兄弟刚上阵,却当即溃败,惊慌之余,孙大将还高声喊了一嗓子:
“兵败了!兵败了!”
您都兵败了,那还打什么?
后金军随即大举攻击,明军大败,刘渠阵亡,祁秉忠负伤而死,孙得功逃走,所属数万明军全军覆没。
现在,在努尔哈赤面前的,是无助、毫无遮挡的西平堡。
罗一贯很清楚,他的城池已被团团包围,不会再有援兵,不会再有希望,对于胜利,他已无能为力。
但他仍然决定坚守,因为他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
正月二十二日,努尔哈赤集结所属五万人,发动总攻。
罗一贯率三千守军,拼死守城抵抗。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409
发表于 2008-6-2 20: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28]
双方激战一天,后金军以近二十倍的兵力优势,发起了无数次进攻,却无数次败退,败退在孤独却坚定的罗一贯眼前。
明军凭借城堡大量杀伤敌军,后金损失惨重,毫无进展,只得围住城池,停止进攻。
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城头突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了呐喊,没有了杀声。
因为城内的士兵,已经放出了最后一支弓箭,发射了最后一发火炮。
在这最后的时刻,罗一贯站在城头,向着京城的方向,行叩拜礼,说出了他的遗言:
“臣力竭矣!”
然后,他自刎而死。
这是努尔哈赤自起兵以来,损失空前惨重的一战,据史料记载,和西平堡三千守军一同阵亡的,有近七千名后金军。
罗一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王化贞也准备这样做。
得知西平堡失陷后,他连夜督促加强防守,并对逃回来的孙得功既往不咎,鼓励守城将士众志成城,击退后金军队。
然后,他就去睡觉了。
王化贞不是个怕事的人,当年辽阳失守,他无兵无将都敢坚守,现在手上有几万人,自然敢睡觉。
但还没等他睡着,就听见了随从的大叫:
“快跑!”
王化贞跑出卧房。
他看见无数百姓和士兵丢弃行李兵器,夺路而逃,原本安静祥和的广宁城,已是一片混乱,彻底的混乱。
而此时的城外,并没有努尔哈赤,也没有后金军,一个都没有。
这莫名其妙的一切,起源于两个月前的一个决定。
王化贞不是白痴,他很清楚努尔哈赤的实力,在那次谈话中,他之所以告诉熊廷弼,说六万人一举荡平,是因为他已找到了努尔哈赤的弱点。
这个弱点,叫做李永芳。
李永芳是明朝叛将,算这一带的地头蛇,许多明军将领跟他都有交情,毕竟还是同胞兄弟,所以在王化贞看来,这是一个可以争取的人。
于是,他派出了心腹孙得功,前往敌营,劝降李永芳。
几天后,孙得功回报,李永芳深明大义,表示愿意归顺,在进攻时作为内应。
王化贞十分高兴。
两个月后,孙得功西平堡战败,惊慌之下,大喊“兵败”,导致兵败。
是的,你的猜测很正确,孙得功是故意的,他是个叛徒。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leizhen
(雷)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52
帖子
3528
编号
34143
注册
2005-3-7
来自
天津
家族
云水兰若
#1410
发表于 2008-6-3 21: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429]
孙得功去劝降李永芳,却被李永芳劝降,原因很简单,不是什么忠诚、爱国、民族、大同之类的话,只是他出价更高。
为了招降李永芳,努尔哈赤送了一个孙女,一个驸马(额驸)的头衔,还有无数金银财宝,很明显,王化贞出不起这个价。
努尔哈赤从来不做赔本买卖,他得到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孙得功帮他搞垮了明朝的援军,但这还不够,这位誓把无耻进行到底的败类,决定送一份更大的礼物给努尔哈赤——广宁城。
因为自信的王化贞,将城池的防守任务交给了他。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从被窝里爬起来的王大人慌不择路,派人去找马,准备逃走,可是没想到,孙心腹实在太抠门,连马都弄走了,搞得王大人只找到了几头骆驼,最后,他只能骑着骆驼跑路。
还好,那天晚上,孙心腹忙着带领叛军捣乱,没顾上逃跑的王巡抚,否则以他的觉悟,拿王大人的脑袋去找努尔哈赤换个孙女,也是不奇怪的。
第二天,失意的王巡抚在逃走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让他更为失意的人。
熊廷弼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不是一个慈悲的人,至少不会放过落水狗。
当王巡抚痛哭流涕,反复检讨错误时,他用一句话表示了他的同情:
“六万大军一举荡平?现在如何?”
王化贞倒还算认账,关键时刻,也不跟熊廷弼吵,只是提出,现在应派兵,坚守下一道防线——宁远。
这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判断,可是熊大人得理不饶人,还没完了:
“现在这个时候,谁肯帮你守城?晚了!赶紧掩护百姓和士兵入关,就足够了!”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当初不听我的,现在我也不听你的。
事情到这份上,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作为丧家犬,王化贞没有发言权。
于是,战局离开了王化贞的掌控,走上了熊廷弼的轨道。
从王化贞到熊廷弼,从掌控到轨道,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
变化的前后有很多不同点,也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错误的。
虽然敌情十分紧急,城池空虚,但此时明军主力尚存,若坚定守住,估计也没什么问题。可是熊先生来了牛脾气,不由分说,宁远也不守了,把辽东的几十万军民全部撤回关(山海关)内,放弃了所有据点。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1780
47/60
|‹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8 00: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14538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