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1-6-29 17: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wrcxy 于 2011-6-29 16:29 发表
我想问下,明朝自1368年起,至崇祯是1644年,就算把南明的朱由榔死的时候算上也是到1662年,怎么算也没有300年吧?难道把朱元璋出生到八大山人过世的时间都要算进去吗?
顶楼写的“大明王朝315年”,求出处。
...

大概是他把郑克塽投降次日,南明宁靖王自杀的时间作为明亡时间啦。这也是一说,柳亚子在其著作《南明史纲》中就持这种说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1-6-29 18: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 tiger1970 的帖子

文人就这样,文人相轻啊,只有俺说的才是对的
武人的话不服上台遛遛就行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郭靖かくじゅん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4
编号 430533
注册 2011-6-29


发表于 2011-6-29 20: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能做到这点的,也就朱棣和朱由检吧,其他的皇帝,呵呵。悬!

[ 本帖最后由 郭靖かくじゅん 于 2011-6-30 14: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oogoogoo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5
编号 294675
注册 2008-10-13


发表于 2011-6-30 22: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说明代矫枉过正了。成祖想的很好,不过后代只知祖训不知变通,要知道朱棣可也是违反了好多祖制的啊。

[ 本帖最后由 googoogoo 于 2011-6-30 22:2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首先必须承认明朝有很多有骨气的人,说明朝是上下风骨最刚直的朝代之一也不为过。

然而刚极易折,刚直往往也代表着不懂变通,更可怕的是利用刚直装作不懂变通。

天子守国门者,朱棣一朝不假,其他诸朝……天子危国门罢。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本朝不把首都定到哈尔滨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于谦的坚持,明朝已经南迁了(当然,如果于谦不坚持的话就没清兵什么事了,蒙古先入关了……)。而且……如果崇祯时明朝南迁了,还真未必直接亡于清手,南北分据的局面还是会有的。

崇祯皇帝是值得同情的,他想做一个好皇帝,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比起吊死煤山来,南奔对于国家更为有利,如果他能跑得了的话。

又及:楼主从百度百科转帖子也不想着把那堆链接编辑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1-7-1 11: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明廷能剿灭四川的张献忠,统一南方,并让北方的李自成死拖住满清,为自己争取时间在南方站稳脚跟,那么南北割据还是有可能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卡斯博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579
编号 405566
注册 2010-12-3


发表于 2011-7-1 16: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1-6-28 14:43 发表
妥协和强硬,都是一个国家正常的战略手段。

可明朝人不懂这个,只会一味的强硬,甚至在形势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也不懂的妥协。这正是取死之道。又什么值得夸耀的。

说的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1-7-1 20: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个与崇祯不南下、不迁都、不指定继承人、不指定托孤大臣的纯二百五的不负责任行为是两码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郭靖かくじゅん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4
编号 430533
注册 2011-6-29


发表于 2011-7-1 21: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首先,明朝皇帝不是人人都有崇祯的觉悟,最起码英宗就没那觉悟,要不是于谦底气硬,换个立场不坚定的将军镇守的话,说不定还真就被英宗的苦苦哀求所“打动”,放鞑子进城抢掠一番呢。所谓的硬气不过是崇祯死的刚烈所体现的,不一定代表着这一朝的皇帝皆是硬气之辈。明粉最不可令人接受的就是极度扩大正面而忽略其负面,对清朝则是相反,咬住其过不放,忽视其正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1-7-2 15: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1-7-1 20:41 发表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个与崇祯不南下、不迁都、不指定继承人、不指定托孤大臣的纯二百五的不负责任行为是两码事。

这个冤枉威宗啦。当时其实是没意识到----还以为李自成就是一流窜作案的贼头儿,等意识到后却已经来不及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1-7-2 20: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 tiger1970 的帖子

大顺军都已经攻破大同,打到京师城下了,这火烧眉毛的当口还以为李自成是一流窜作案的贼头儿,那就更2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1-7-3 07: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对于那段历史不太清楚。
在大同守不住后就惦记走啦。可惜走不了----刘芳亮已经截断南去的路线。
至于攻下西安看上去可真的是李自成人品爆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1-7-3 19: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1-7-3 07:52 发表
你对于那段历史不太清楚。
在大同守不住后就惦记走啦。可惜走不了----刘芳亮已经截断南去的路线。
至于攻下西安看上去可真的是李自成人品爆发。

我只懂得李闯实实在在地从陕西打到京城下,并攻下了京城,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东征北京,突破宁武关,杀守关总兵周遇吉,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明朝官吏姜瑞、王承胤纷纷来降,又连下居庸关、昌平,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秘密谈判。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率军,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

崇祯一死了之,这是对大明列祖列宗最大的不负责任。

[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11-7-3 19:2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1-7-4 08: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eloti 于 2011-7-3 19:23 发表

我只懂得李闯实实在在地从陕西打到京城下,并攻下了京城,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东征北京,突破宁武关,杀守关总兵周遇吉,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明朝官吏姜瑞、王承胤纷 ...

你可以试一试我给你的办法:

做一个表,从崇祯17年元旦开始,每一日为一个横格,一直列到北京城破;
纵格分列明、清、顺、张献忠四股势力。
这个表总共不过400多格,还是很好填的(而且里面有很多格只能空着)。
按照《明通鉴》,明史思宗纪、李自成传和《明史纪事本末》,再加上北京古籍出版社曾出过一套《明代野史丛书》(里面有《甲申传信录》等)的记载,你按天填写上,然后找来《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七册,按照每天的情况画出各方势力进展,你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啦。
这是我侄子以前做过的笨功夫。这是对中学生的一种基础训练,所以也不需要资料很多,而且这都是比较好找的东西。

如果你做了这种功夫,还依旧反对我的观点的话,那我会很尊重你的结论的。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1-7-4 08:4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郭靖かくじゅん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4
编号 430533
注册 2011-6-29


发表于 2011-7-4 21: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李的大军前来,到京都望风而降的情景来看,明王朝确实已是日落江河了,想要正兴谈何容易,种种的腐败不堪,不是说整理就可以整理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adowleech

★★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64
帖子 3353
编号 269970
注册 2008-3-4


发表于 2011-7-7 12: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是唐玄宗聪明,虽然之前混蛋,但是不跑更完蛋了。
崇祯自己不走也就算了,怎么也应该把太子送到南京做两手准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1-7-7 12: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北京城破后他也想跑,没跑掉。
他不是不想送太子,他想送,但是不想自己提出来,希望有大臣能提,纯粹死要面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黄巾军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2
功绩 14
帖子 385
编号 65207
注册 2006-3-25


发表于 2011-7-7 15: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切,你以为猪油简真的是一心死社稷啊?
真的要一心死社稷,就应该早就做好死的准备,包括送太子去南京,包括交代好后事。
你看看他,顺军还没到眼前,就义正言辞的说自己不走,等到顺军逼近北京,心慌了,赶紧想采取措施,结果路都断了,为时晚矣。

不是他不想走,是害怕想走的时候,已经走不了了。
结果,自己死了干净,后事就一塌糊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郭靖かくじゅん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4
编号 430533
注册 2011-6-29


发表于 2011-7-7 17: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崇祯帝有骨气不假,但是生不逢时。就算其才干比之李世民又如何?一个人的英明能拯救得了集体制度的腐败吗?因此说振兴完全是做梦,历史不是yy小说。当时情景如此唯有破而后立!这也是中国历朝更替的原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adowleech

★★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64
帖子 3353
编号 269970
注册 2008-3-4


发表于 2011-7-8 01: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郭靖かくじゅん 于 2011-7-7 17:56 发表
崇祯帝有骨气不假,但是生不逢时。就算其才干比之李世民又如何?一个人的英明能拯救得了集体制度的腐败吗?因此说振兴完全是做梦,历史不是yy小说。当时情景如此唯有破而后立!这也是中国历朝更替的原因。

崇祯骨气有,只是决策能力还是欠缺了些。
当然根子问题还是万历开始那几位种下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11-7-8 10: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亡国应该是中国官宦制度的弊病所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adowleech

★★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64
帖子 3353
编号 269970
注册 2008-3-4


发表于 2011-7-8 11: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话说天子守国门,当初老四是战略构思如此还是因为自己的根据地在北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1-7-8 12: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 Shadowleech 的帖子

都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郭靖かくじゅん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4
编号 430533
注册 2011-6-29


发表于 2011-7-8 15: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 Shadowleech 的帖子

不全是,朱棣本身也是个战争狂人。在北京明显打仗更方便。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2 22: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90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