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万历是明君还是昏君!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23 09: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鹧鹄仔 于 2009-12-22 11:37 发表

这事确实有的,所以别一听到太监就觉得他们怎么邪恶,很多时候他们比文官更忠于职守

明朝的农税很低这不用多说,至于百姓的负担重去问问那些贪官。

开国家的矿,收你点税怎么了?即使矿监中有些人假公济私,这也不是皇帝的问题。更何况这些历史都是文官记录的,他们当然不能客观公正的记录矿税的事情,在经过满清的一歪曲...

百姓的负担重,就去问贪官,皇帝是好的。矿监荼毒百姓,是一小撮人假公济私,大多数是好的,皇帝是好的。史书记载,是文官歪曲、满清歪曲。

这就是您的观点了?真真可发一笑。

莫非被矿监逼起的那么多的民变都是文官捏造了?都是满清歪曲的?

还有,既然史书的记载都是被歪曲的,您又是从那得知的“真相”?莫非您是穿越来的?

不可否认《明史》有隐没史实的地方,但那主要是和满清相关的部分,对于其他的地方,你以为清朝吃饱了没事干,整天就玩“歪曲历史”游戏了?

最后说一句,您只要稍为读点史书,就知道万历矿监是怎么回事,千万再别说“开国家的矿”这种笑掉人大牙的话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25 11: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9-12-23 09:22 发表


百姓的负担重,就去问贪官,皇帝是好的。矿监荼毒百姓,是一小撮人假公济私,大多数是好的,皇帝是好的。史书记载,是文官歪曲、满清歪曲。

这就是您的观点了?真真可发一笑。

莫非被矿监逼起的那么多 ...

满清修《明史》用了一百多年,其他事情可以不管,丑化明朝是一定要做的,不然怎么显得自己伟大!

矿税中肯定还有其他情况,现在已经无法得知了,夸大负面,忽略正面,这是最常用的手段!

退一万步讲,即便矿监如此可恶,那比大屠杀如何,比迁界禁海又如何?万历算昏君的话,那满清的皇帝不是屠夫就是懦夫

[ 本帖最后由 鹧鹄仔 于 2009-12-25 12:0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9-12-25 12: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鹧鹄仔 于 2009-12-25 11:59 发表
满清修《明史》用了一百多年,其他事情可以不管,丑化明朝是一定要做的,不然怎么显得自己伟大!

矿税中肯定还有其他情况,现在已经无法得知了,夸大负面,忽略正面,这是最常用的手段!

退一万步讲,即便矿监如此可恶,那比大屠杀如何,比迁界禁海又如何?万历算昏君的话,那满清的皇帝不是屠夫就是懦夫

明朝皇帝一有点什么烂事就推到满清丑化上,这也算是常见的大杀器了

不知下面这些算不算《明史》的丑化啊?

“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

“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

“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

“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上景帝尊号,恤于谦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辂,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时际休明,朝多耆彦,帝能笃于任人,谨于天戒,蠲赋省刑,闾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于斯复见”

“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毛
(人间的祸害)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9903
编号 15525
注册 2004-8-14
来自 南秦州仇池郡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 鹧鹄仔 于 2009-12-21 23:19 发表


内阁制和法律漏洞扯得上吗?权宜什么了啊,谁有本事谁上,出了事就下台,那么多年下来了,证明这就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制度

万历没有大兴土木,没有乱杀大臣,没有割地赔款,没有毁书篡史。就这几点来 ...

因为依照朱麻子的“祖制”,换言之也就是明朝的“宪法”。内阁只是顾问机构,不是决策机构,有决定权的只有明朝皇帝一个人,而内阁的大学士品秩又被限制得极低,根本就没有什么责任权力之说。后面内阁大学士键任尚书之类的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其实就是钻了法律漏洞,说白了就是在朱麻子错误的制度下的权宜之计。就算是内阁首辅,也没有决策权,只能通过太监和皇帝联系,这无疑也是明朝太监乱政的一大因素。什么责任内阁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制度……搞笑啊。内阁有什么权力,有什么责任?说白了只是一群因为当事人不作为而越权治理国家的可怜虫。干得好了还必须得巴结太监,勾结朝中重臣,必须结党私营,这还必须说是皇帝英明,太监伟大。都说张居正伟大,原因不是张居正是内阁首辅,内阁首辅哪有那般权力,关键原因就是张居正是托孤重臣,皇帝年幼,李太后和大太监冯保还算通情达理。张居正的官位是吏部尚书、内阁首辅,就凭这两个官位,张居正能有多少权力?他对明朝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在这些政绩之后的是他万般无奈之下的越权和专权。这就是明朝制度的问题,什么责任内阁制……这多少年下来了,的确出了不少有名的内阁首辅,但是有名的太监、奸臣更是层出不穷。明朝是出奸臣最多的朝代,为什么,原因就是皇帝权力太集中,臣子无作为,只能当奸臣。不过这比清朝好的多,清朝是干脆把一切权力揽到皇帝手里了,当奸臣也不一定有作为,只能当贪官。别把明朝的制度想的那么好,要真是好制度,遵循旧制是国人传统,清朝为什么也不设个内阁制玩玩?原因就是这只是个权宜之计,连制度都算不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25 15: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客气地说一句,那些为明朝的变态皇帝翻案的人,有多少是认真看过史书的?就如同楼上的这位,严重的选择性无视。凡是为明朝皇帝唱赞歌的,就是真实史料,凡是批判明朝皇帝的,就是为万恶的满清篡改过、或者被丑陋的文官歪曲过的。

这种态度,还谈论什么历史?自己一个人YY岂不更好?

连矿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敢给万历翻案,胆子也忒大了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26 00: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毛 于 2009-12-25 15:44 发表

因为依照朱麻子的“祖制”,换言之也就是明朝的“宪法”。内阁只是顾问机构,不是决策机构,有决定权的只有明朝皇帝一个人,而内阁的大学士品秩又被限制得极低,根本就没有什么责任权力之说。后面内阁大学士键 ...

从你的称呼上就听得出对明朝皇帝有偏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26 00: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9-12-25 15:56 发表
不客气地说一句,那些为明朝的变态皇帝翻案的人,有多少是认真看过史书的?就如同楼上的这位,严重的选择性无视。凡是为明朝皇帝唱赞歌的,就是真实史料,凡是批判明朝皇帝的,就是为万恶的满清篡改过、或者被丑 ...

这里又不是什么xx讲坛,要有专家证书才能说话的

我不觉得我是在翻案,只是对于一个皇帝的评价不能用一个普通人的标准。仅用矿监和不上朝就给万历下定论是很不公正的,万历只能算有争议的皇帝,绝不是什么昏君。当时国库很缺钱,而农税已经越收越少了,又碰上天灾连年,有的省份不但收不到钱还要倒贴。万历已经在想方设法筹钱了,户部那帮官又难伺候。不如把钱收进私库,拨款也方便,而且像外出巡游、建造园林这种事情想都没想过,你见过这样的昏君吗?

还有说到官员缺额事情,别动不动就从《明史》中抄一段下来。明朝三品以下官员是不用皇帝任命的,下面商议后送上折子照批就是了,万历对于这方面从没留中不发过。有时候要用自己脑子想想,某些事情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照《明史》说起来正德大战小王子5万人对5万人砍了一天才死了几十个人,不管你用身体哪个部分去想都不大可能

[ 本帖最后由 鹧鹄仔 于 2009-12-26 00:5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氢氧化氢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22
编号 327569
注册 2009-6-14


发表于 2009-12-26 10: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鹧鹄仔 于 2009-12-26 00:50 发表


这里又不是什么xx讲坛,要有专家证书才能说话的

我不觉得我是在翻案,只是对于一个皇帝的评价不能用一个普通人的标准。仅用矿监和不上朝就给万历下定论是很不公正的,万历只能算有争议的皇帝,绝不是什么 ...

你看过明史么,哪个位面的明史写正德大战小王子死几十人了?那是武宗实录写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26 11: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鹧鹄仔 于 2009-12-26 00:50 发表
这里又不是什么xx讲坛,要有专家证书才能说话的

我不觉得我是在翻案,只是对于一个皇帝的评价不能用一个普通人的标准。仅用矿监和不上朝就给万历下定论是很不公正的,万历只能算有争议的皇帝,绝不是什么昏君。当时国库很缺钱,而农税已经越收越少了,又碰上天灾连年,有的省份不但收不到钱还要倒贴。万历已经在想方设法筹钱了,户部那帮官又难伺候。不如把钱收进私库,拨款也方便,而且像外出巡游、建造园林这种事情想都没想过,你见过这样的昏君吗?

还有说到官员缺额事情,别动不动就从《明史》中抄一段下来。明朝三品以下官员是不用皇帝任命的,下面商议后送上折子照批就是了,万历对于这方面从没留中不发过。有时候要用自己脑子想想,某些事情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照《明史》说起来正德大战小王子5万人对5万人砍了一天才死了几十个人,不管你用身体哪个部分去想都不大可能

1、这里不是专业讲坛,但好歹也是一个历史论坛,说话当然要靠史料。否则,轩辕不如改名叫YY论坛好了。

2、万历把钱收上来干啥?外出巡游的确没有,他老人家呆在后宫连三大殿都懒得去,何况出北京城了,——但凡喜欢出京的皇帝,总还是有点进取心的。不过要说“建造园林这种事情想都没想过”,那您可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让偶给您算一算您心中这位“想都没想过建造园林”的明君在位时的土木工程吧:
万历十一年,建造定陵,耗银八百余万两。虽说修建陵墓是应有之意,但如此耗费,却是少有。
万历十二年,修慈宁宫,用银十五万两。
万历十三年,修建潞王府,用银三十万两。
同年,修建乾光殿、金海亭、西安门等,用银数不详。
二十二年,修葺养心殿、神怡殿、永宁宫、隆德门。给事中张涛劝谏,被降级外调。
二十四年,修乾清宫、坤宁宫。
二十六年,修隆宗门
二十七年,修慈庆宫、端敬门
二十八年,修大高玄殿及龙舟、桥梁等景观和裕陵殿宇。
同年,修南城清和阁
二十九年,修大内乾德殿。
三十年,再次修乾清宫、坤宁宫。
同年,修奉先殿西川堂。
三十一年,修天寿山长陵
同年,修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
同年,修日朝门。
三十三年,修感恩殿
三十四年,修杨璋桥梁,此工程与感恩殿工程合计用银十余万。
三十六年,修会极、归极二门
三十九年,修懋勤宫、端凝宫、寿安殿。

算了,其他的偶不列举了。以上这些土木工程,不知道是不是万历这位明君搞的。

至于这些工程的耗银,上面很多看不出来,但从一个侧面可以进行一些了解。比如三十一年修三大殿,所用木料为贵州、四川、湖广各地的楠木,其中贵州共使用木板一万二千二百九十八块,木价用银共一百零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一两,运费用银二万零二百二十两,湖广所派楠木共用银四百二十万两,湖广、贵州、四川三省合计,此一工程仅木料费银便达九百三十余万两。

好一个俭省的明君啊。

(另:以上数字皆出自《明神宗实录》和《国榷》,和满清无关,不要把屎盆子扣到满清头上去。)

3、缺官情况,我也列一个表吧。

万历二十四年,六科中只有掌科一人,署印五人,十三道中无一人主印。五科都给事中久虚不补,西台东省,列署半空。南北六卿缺久未补,卿贰各部属官及外方面,缺以百数。

二十五年,台省新旧人数,不足当额之半。
二十六年,两京设尚书、都御史十四人,而今缺其八。侍郎寺卿虚其半,河南巡抚缺半年。两京六卿之长,缺者九人。

二十七年,南道御史三十九员,今在任只有二员。各科办事者仅有十人。

二十八年,南北科臣五十七人,今只有八人。道臣一百四十人,今只有五十二人。

二十九年,天下两司(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司)缺七十余员,知府缺二十二员,加之任命后尚未到任者,天下就任之官与缺官恰好个半。

三十年,两京缺尚书三人,侍郎十人,科道九十四人。天下缺巡抚三人,布按监司六十六人,知府二十五人。两司方面共缺员六十四人。蓟辽总督缺两月,延绥等地巡抚缺。天下御史巡行查务十三处,今缺九处。

三十一年,天下知府缺员二分之一,两京部院大员缺二十余员,各省直司道府等官,缺九十余。

三十二年,礼部、吏部尚书缺,六部侍郎只有四五人,河南巡抚久缺。天下司道官缺七十九人,知府缺七十五员。

三十三年,南北大员强半空缺,督抚重臣、经年缺席,藩台、臬台缺五六十员,知府缺四五十员。

三十四年,部院总计堂上官总计三十一员,缺二十四员。六部都察院堂官只有五人,内四人被言杜门,只有沈应文一人上班,支撑刑工两部事务。

算了,以下的我也不写了,所谓见微知著是也。这些史料都是来自《明神宗实录》,须和满清无关。

其实,关于万历缺官的史实,不必看什么《明史》、《明通鉴》、《实录》等,当时大臣奏折,可谓第一手史料,其中记载历历可观。

其实明朝史料是非常多的,更本不需要完全借助清修《明史》。把明朝皇帝的一切恶习、恶政,全部归之于满清诬蔑,何其幼稚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26 17: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9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万历本身就不是一个以节俭出名的皇帝,我也没说他是个明君,但绝不是昏君!

你们评价万历完全不顾当时天下的情况和东林党那帮人的野心,而对于万历一些正面的事情只字不提,曾徒步几里路为民祈雨,三大征中坚定的用人(李如松),以及战后从私库中拨出数万两白银犒赏将士,而对于闹灾省份的赈济 做的绝不差

无论怎么样,万历只能说是个争议很大的皇帝,不能用一顶昏君的帽子把他扣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9-12-26 18: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鹧鹄仔 于 2009-12-26 17:48 发表
万历本身就不是一个以节俭出名的皇帝,我也没说他是个明君,但绝不是昏君!

你们评价万历完全不顾当时天下的情况和东林党那帮人的野心,而对于万历一些正面的事情只字不提,曾徒步几里路为民祈雨,三大征中坚 ...

用人怎么不说杨稿。。

万历就一个实实在在的昏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26 18: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9-12-26 18:23 发表



用人怎么不说杨稿。。

万历就一个实实在在的昏君。

那么多年谁能保证用人都不错,要知道秦始皇还用错李信了呢,但大败之后承认错误请王翦出山,搞定了楚国。萨尔浒之败后及时提拔熊廷弼马上稳住了局势

万历如果是昏君的话,乾隆连某些四条腿的xx都不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82 鹧鹄仔 的帖子

杨镐给万历干败军丧师的事情可不是第一次了。
蔚山之役被小西行长等倭将吓得弃军而逃,事后还谎报获胜,将两万人的死亡谎报成一百多。
算他运气好,老板是老昏君万历,赵志皋说好话给他留下条命来。要是换了崇祯这个性急小伙是皇上,早把他剁了。
就这等人才,万历还再让他带兵平辽,昏也不昏?

老杨复起后没多久就频频被弹劾,上表要求退休,万历不管事,老杨就自己给自己下课了。
这种事情,大概也只有发生在万历朝才不会那么奇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09-12-26 19: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鹧鹄仔 于 2009-12-26 17:48 发表
万历本身就不是一个以节俭出名的皇帝,我也没说他是个明君,但绝不是昏君!

你们评价万历完全不顾当时天下的情况和东林党那帮人的野心,而对于万历一些正面的事情只字不提,曾徒步几里路为民祈雨,三大征中坚 ...

其实万历怎么不是明君呢?凡是他认真想做而且努力去做的事,基本都弄得很明白,只是他认真的时候太少太少,偷懒的时候太多太多。
楼上说的杨镐,我估计万历压根没拿这个人当回事,所以也没留意他早先的劣迹。万历不怎么拿大臣的表现当回事,有人上奏折骂他都懒得回应一下;崇祯却太拿大臣的表现当回事了,出了一点小问题就罢官处死。
万历是明君,他爷爷嘉靖更是精明过人而且个性十足,问题是明朝皇帝很少有一辈子正儿八经好好当皇帝的。

[ 本帖最后由 dreambe 于 2009-12-26 19: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26 19: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3 恨地无环 的帖子

一场比赛,进四球,失一球,算胜还是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26 19: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09-12-26 19:34 发表

其实万历怎么不是明君呢?凡是他认真想做而且努力去做的事,基本都弄得很明白,只是他认真的时候太少太少,偷懒的时候太多太多。
楼上说的杨镐,我估计万历压根没拿这个人当回事,所以也没留意他早先的劣迹。 ...

很少??撇开有争议的几个先不谈,永乐、弘熙、宣德、景泰、弘治、隆庆这些都不是好皇帝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85 鹧鹄仔 的帖子

可惜这个不是一个回合比点数的,而是一个个回合接下去,一个个选手冲上来,最后比KO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26 20: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若说到智商,正德、嘉靖、万历绝对都是高智商的人。

如果他们想搞清楚什么事情,没有搞不清楚的。

但可惜这三个人都是情商太低。或者直接说,就是心理有问题,有些变态。——当然,明朝皇帝不变态者,稀矣。估计这和老朱家的遗传有关。

“建帝飘零烈帝惨,英宗困顿武宗荒。哪知还有福王一,临去秋波泪数行。”

这大明天下,是他们老朱家自己葬送的,这事情明朝当代人都看得那么清楚,现代人却要给他们虚美诿过,岂不谬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09-12-26 20: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鹧鹄仔 于 2009-12-26 19:43 发表


很少??撇开有争议的几个先不谈,永乐、弘熙、宣德、景泰、弘治、隆庆这些都不是好皇帝吗?

永乐大帝很牛,这自然不用多说。接下来引用一段万恶的清人所修《明史》中一段评论:
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代宗在悌道上有亏,但为君还是不错的。隆庆是典型的甩手大掌柜,不过在有强大内阁的情况下,皇帝完全放权还真比嘉靖、万历那样不管事又不放权强多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26 20: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8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选择性的失明,好的方面就是不提。身为版主连客观公正的历史观点都做不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09-12-26 20: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0 鹧鹄仔 的帖子

恰恰相反,我认为版主正是维护着历史论坛的客观和公正。

明朝有可取之处,版主也是认同的。但是有人全盘美化明朝,把明朝捧到天上,甚至连明朝的缺点和阴暗之处都强词夺理说成是好,版主正是应该驳斥这类人的这类观点。
难道你不承认三红的历史功底比你深厚得多得多?

[ 本帖最后由 dreambe 于 2009-12-26 21:1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一人不识牲畜,见羊,击掌曰:马也!
牧人正之:羊也。
又见牛,击掌曰:马也!
牧人曰:牛也。
又见豕,击掌曰:马也!
牧人曰:豕也。
其怒,指牧人诟曰:汝不能识马,但识其余,何能为牧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26 21: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从来不想美化明朝,只是他被诋毁的太严重了,连辩解几句都会受到那么多的非议,被乱扣帽子。

矿监利用职务之便欺压百姓,谋取私利,万历当然要负领导责任,官员缺额不补也是不对的。但不能以此断定万历就是昏君,针对 humi100 的言论。就明朝的这种情况,你换成康熙能拿得出什么好办法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93 鹧鹄仔 的帖子

一人不识牲畜,见牧者牵一羊,问之。
答曰:羊也。
其弗信,曰:何以知之?
答曰:有毛。
其曰:吾闻马有毛,未知是羊,勿余欺也!
牧者曰:有蹄。
其曰:吾闻豕有蹄,未知是羊,勿余欺也!
牧者曰:有角。
其曰:吾闻牛有角,未知是羊,勿余欺也!
牧者曰:有髯。
其曰:翁有髯,未知是羊,勿余欺也!
牧者厌之,促羊行,羊啼。
其曰:吾亦能为此声,未知是羊,勿余欺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26 21: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4 恨地无环 的帖子

这个笑话用在你身上倒是不错。

仅以两件事情就能把一个皇帝定性为昏君,你不就和那不识羊的人一样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95 鹧鹄仔 的帖子

一人号善牧,或与百羊使牧之。
遇歧路,失二羊。
遇狼,失二羊。
渡,失二羊。
如是,日失二羊,未盈月,亡羊太半。
主人怒,诟之。
其抗声曰:或非善牧,但失两羊,何詈辱也!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9-12-27 01:2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27 00: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1 dreambe 的帖子

诸位的历史功底都比我深,我承认!来这里探讨本来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

但为什么把责任推倒明朝头上,明朝纵有千般不好,满清可以改进啊!事实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09-12-27 00: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历史功底深就能客观(就好像说文章写的好的一定道德高尚, 打仗打得好的人一定正义一样), 这个论点就很有意思了, 历史根底深者更容易为自己的偏见辩护罢了!

如某环, 精于辩论, 只不过不敢面对一些尖锐的问题就选择性失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intermlba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9
帖子 904
编号 280785
注册 2008-6-4
来自 司隶虎牢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9-12-27 09: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8 congwanshui 的帖子

历史说到底是史料在说话,除了史料不明或存疑之处以外发挥主观性的方面其实不多。历史功底深者或许在评价事物时会有自己的偏见,但是你没有大量的史实来进行反驳的话,就简单的说别人是在回避自己的问题是徒劳无功的。
就万历皇帝的个人评价上,这么多帖子中列举的史料如何大家也都看到了,抛开偏见和臆断想一想,这位天子到底是否算得上昏君也很清楚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2-27 10: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些缺点,显然以现在的角度看是优点,比如三红列举的缺员,懒怠。万历的争议无非是他恰巧处于欧洲从中世纪转往现代的时间点上。从传统视角看,万历是不折不扣的昏君,康熙是不折不扣的明君,不过一旦带入现代语境,自然要争要议,无他,因为万历的昏庸恰巧可以成为现代政制的一大标榜。

1、有人说中国远未发展到现代政制的门槛边,以万历数十年不朝而推言虚君走向,无非yy~~这个观点不对,因为后续发展无法看到,我们是不晓得假如出现新式革命是以何种方式的,既然不可料想,那纯粹证伪和证真都只不过是yy,所以不能成为论据。

2、有人说,制度上并没有规范了明代的分权和皇帝的权力。仅仅是帝王个人的慵懒,造成了一部分权力落入内阁和宦官之手,因此,只要皇帝愿意,随时可以收回,反过来证明明代集权处于历史高峰。这样的推理不能说错,但起码是一厢情愿的,是假设自己是历史的操纵者,然后为明代划定了一大块未来路线图。我不认同,本朝以强大的经济科技集权,自文宗后两届一换,自太宗延二年释军权,储君袭位副主席,这些都无法无制度明载,就像宋代储君惯例在开封府尹。
惯性的力量有可能导致明皇帝权力逐渐被削减,哪怕没有制度保障。
因此,这种判断,也没有论据力,顶多是中规中矩的预测。但正像我开头说的,一千年前这样的预测可能性很大,但放到古典和现代转换的时间窗口处,则不那么容易肯定了。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9-12-27 10:5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8 03: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38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