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杯第二轮结束 古力引领中国大捷4胜0负 李昌镐暴冷出局
搜狐体育讯 9月3日,第12届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的本赛将在韩国大田开幕,共有32位中日韩高手参赛。
新改制似挑战赛
而在开幕前夕,这个大赛在人们的预料中又一次改变赛制,即赛前,棋手对阵抽签变为“对手指定制”。通过预选赛进入本赛的棋手,可以获得指定种子棋手为自己对手的特惠。种子棋手的排名顺序是上届比赛的冠军、亚军和第三、第四名为前4名种子棋手,接下来就是三星杯历届排行榜前4名棋手,7名国家种子棋手和1名外卡棋手则需要根据各国的情况安排名次。另外,各国通过预选赛进入本赛的棋手的顺序,则按照各国代表团团长推荐的排名进行排定。其改制的目的就是增加比赛的紧迫感。
笔者认为,这个新改制概括说来,其实就是从预选赛冲杀出来的“下手”,指名道姓挑“上手”挑战的一种挑战赛。所以三星杯的预选应叫公开赛,本赛应叫挑战赛更确切。
三星杯缘何频改赛制
年年岁岁人相似, 岁岁年年"花" 不同。说起来有意思, 这个冠军奖金为2亿韩币的三星杯世界大赛的特色, 除了预选采用海选制而成为世界上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职业围棋赛之一之外, 就是韩国主办方频繁改变赛制, 几乎每年都会以一张"新面孔" 的赛制 出现在世人面前。
比如, 2005年的第10届比赛赛制为天下先, 首次采用每方二小时用时制, 一改传统的世界慢棋赛每方三小时用时制。此举当时曾引起媒体和棋迷不少议论, 其中认为如此改动对中国棋手不利者不少, 但最终是中国擅下快棋的罗洗河九段战胜李昌镐而首次夺冠,。这是开了一个有趣的玩笑。
那么, 三星杯为什么要不顾麻烦,经常变更赛制呢? 对此, 韩国棋院官员河薰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实话实说, 赞助商三星公司为使比赛更加吸引众人眼球,"他们要求韩国棋院在策划比赛时,每届都要改变一些赛制, 要有新意出现。"这也就是说, 现代职业围棋比赛的特征之一, 没法不受到市场元素的约束, 就是"资本的力量(赞助商),往往在很多方面具有说了算的绝对权力”,。因此对三星杯的频繁改制完全可以理解。
改制曾经“口碑”不佳
不过, 我们也应该看到, 三星杯过去一直被人们视为"变来变去" ,而不太守游戏规则的一个世界大赛。她曾因突然改变决赛时间和赛地, 而引起中韩著名棋手马晓春和曹薰铉等人的激烈批评, 并弄得马晓春几度"抵制" 该比赛而闹得沸沸扬扬。这样经常因改制而引起的风波,对三星杯的形象又有多少好处呢?其主要原因,就是三星公司单纯为吸引众人眼球而改变赛制, 在这方面的具体操作太突出"资本的力量" 而显得比较随意, 并忽视了比赛本身的规律性,所以这样改制的"口碑" 不佳是必然的事。
富有人情味的改制
但现在在一年一度改变赛制方面, 韩国方面似乎已吸取了以往的一些教训, 而变得多专业化而趋向成熟,也就是开始多从棋手角度和比赛本身去考虑改制。
比如, 2006年第11届比赛的第一项改制, 将男女棋手分开进行选拔, 获得O组和P组(女子组)第一名的棋手将进入32强。 这对当今男女棋手技术差距已越来越大、极需多给一点温暖的女棋手来说, 无疑是个不小的福音, 她们可以有机会进入世界大赛的本赛了。故这届比赛吸引了来入世界各地的49名女棋手(其中包括中国8名女棋手)参加, 此为历届三星杯参赛女棋手最多的一次。
二是如果遇到同一国家棋手在前两轮提前相遇的情况,该比赛则提前在本国家进行,不必再冒着酷暑千里迢迢赴首尔比赛。这项改制,起因是参加三星杯预选赛棋手的食宿行都须自理, 这样一直要打到第三轮, 棋手的对局费才有盈余而不亏本。所以考虑到棋手的这个切身利益, 如果遇到同一国家棋手在前两轮提前相遇的情况,该比赛则提前在本国家进行,不必再赴韩国比赛。这就进一步说明, 三星杯预选赛的改制, 从过去的较"生硬" 而变得富有人情味了。
而本届棋手对阵抽签变为“对手指定制”,也极有创意,其目的是回避过去按照国籍进行对阵抽签的方式。由此,世界围棋大赛多了一个赛制新颖的“挑战赛”。
[ 本帖最后由 zmgo 于 2007-9-6 15:2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