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体坛动力 » 意澳之战的点球纠纷


2006-6-27 12:43 藩宫
意澳之战的点球纠纷

那个球我觉得吹了也没有什么争议的.防守一方没有铲到球,自己的身体阻挡了进攻球员,并因此获得了利益.(绝对获得了利益:别人凭什么要从你身上跳过去啊,落地会失去惯性,还要停球,调整再射门.)
毕竟裁判执法比较严格,而且又要找一点平衡(一脚揣中赞布罗塔都吃红牌).


可惜我破产了.要不昨天都买意大利的.

这是我的观点.大家也来说说.

2006-6-27 12:47 紋刀狩易
沒有明顯的犯規動作,沒有剷到球,但也沒有剷到人~~~
但又確實阻擋了對方進攻……
覺得給點球嚴重了點哦~~最後10秒鐘了

2006-6-27 12:56 奔跑的阿甘
不是假摔,但是防守队员不是故意阻挡他的,身体没有任何动作,不应该点球

2006-6-27 13:06 西晋羊牯
裁判就在事发现场5米左右地方,误判是绝对不可能的.

剩下就是阴谋论了,看了好几遍录象,这绝对不会是一个点球.

是不是假摔?我倾向是的,格罗索当时完全可以变向的,但是他却没这么做,反而径直往倒地的防守队员身上靠去并且做了一个很夸张的"仆街"动作.用一句话就是:踹了别人一脚还捞了个点球.

还有一点不知道怎么解释:澳大利亚队员似乎对这个点球完全没有争议,如果不是别有隐情的话,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素质.

2006-6-27 13:07 KVKV
防守队员用手挡了一下格罗索的脚


是点球

2006-6-27 13:08 幽人独往来
有点找平衡,那个红牌太过严厉,而托尼在禁区里被飞踹也没有任何表示

2006-6-27 13:12 KVKV
[quote]原帖由 [i]奔跑的阿甘[/i] 于 2006-6-27 12:56 发表
不是假摔,但是防守队员不是故意阻挡他的,身体没有任何动作,不应该点球 [/quote]

嗯嗯`~

进攻球员进了禁区,然后防守球员脚下一滑,倒在进攻球员身上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2006-6-27 13:13 superzz_0
点球可以判,但是比较勉强.同样的那个红牌也是一样道理

2006-6-27 13:58 大树将军
假摔,绝对的假摔,在黄健翔疯子般的叫声中,我看了好几遍,绝对的假摔!澳大利亚人知道争辩也没有用,所以没有过激反应,涵养好啊。
最关键是少了意大利,世界杯的收入会受到影响。

2006-6-27 15:15 Linkham
介于可判可不判之间,那个球带球队员可以选择闪开或是摔倒,但我相信90%的球员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在当时体力的消耗已经很厉害了,摔倒显然比勉强带过去射门成功率要高的多。
而对于裁判来说,在那样的时刻出现这样的情景,90%都会判点球的。

二者一相加,180%,结果是必然的。

2006-6-27 15:18 藩宫
不一定.;好象意大利人的素质也不低.红牌都没说什么.

如果是中国队,你看他不跳起来咬你一口.(请原谅我提到了中国这个伤感情的词)

不过很多比赛都是最后比赛结束了进球,这个是有点悬.

跑题了.我觉得一个最好的例子,进攻队员在禁区外用人球分过,对方防守球员没有碰到球,但是往进攻队员身上一倒,阻碍了进攻队员的继续前进.这个时候只要不是机会特别好,我相信进攻队员也会毫不犹豫的倒下去的.
只是发生在禁区里,又是比赛快要结束了,善良的人们难免不同情一下澳洲队员.

2006-6-27 15:19 紋刀狩易
算獨立事件的概率~~~應該相乘:P
不過81%~~也蠻多了~~~~


還是覺得判的嚴了點,直接死刑啊~~~~
沒有什麽禁區内的任意球之類的東西過渡一下嗎?

2006-6-27 15:20 Linkham
[quote]原帖由 [i]大树将军[/i] 于 2006-6-27 13:58 发表
假摔,绝对的假摔,在黄健翔疯子般的叫声中,我看了好几遍,绝对的假摔!澳大利亚人知道争辩也没有用,所以没有过激反应,涵养好啊。
最关键是少了意大利,世界杯的收入会受到影响。 [/quote]

真摔,绝对的真摔,在黄健翔激情四射的叫声中,我看了好几遍,绝对的真摔!澳大利亚人知道争辩也没有用,再有过激行为,不是欠揍嘛。
最关键是少了意大利,世界杯的还有啥看头。:P

2006-6-27 15:56 KVKV
[quote]原帖由 [i]紋刀狩易[/i] 于 2006-6-27 15:19 发表
算獨立事件的概率~~~應該相乘:P
不過81%~~也蠻多了~~~~


還是覺得判的嚴了點,直接死刑啊~~~~
沒有什麽禁區内的任意球之類的東西過渡一下嗎? [/quote]


给马特拉济的红牌有黄牌或者警告之类的东西过渡一下吗?



凭啥那点球就要求死缓了?

2006-6-27 19:04 马岱
这个球没什么问题,首先不是假摔,要知道已经是最后一分钟,在少一人的情况下,意大利球员的体力消耗是很大的,格罗索已经是在拼最后的力气,看带球姿势就知道已经不对了,所以这时一碰就倒很正常,如果是正常体力,也许可以跳过去,但这个时候很难跳起来了。

其次,这个球的确是犯规,足球规则与篮球规则不同,篮球规则判断是否阻挡是以是否提前站好位置为标准,站好不动了不仅不犯规反而是进攻犯规,足球正好相反,人家要过你,你跟着球跑就不犯规,站着不动是犯规,判断的依据是球员是否对着球的方向,被过了但因为技术不好转身慢,影响了对方拿球还是犯规。

从这个球看,防守球员是被晃倒的,而倒地位置恰好是进攻方的前进路线,而进攻球员没有时间和空间避开防守球员,防守球员确实起了阻挡作用,所以是犯规。

当然禁区内的犯规特别是不太严重的犯规有时不一定吹罚,因为一吹就是点球,影响太大,一般会慎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赛后评论说有多少个犯规没吹点球,没吹当然有人骂,但要是大大小小的犯规全吹点球了,可能这个裁判就可以直接回家了。这个球要是不吹,再给双方30分钟较量的机会,也可以说得过去,但裁判吹了,也没什么话说。毫厘之间决定了两支球队的命运,这就是足球。

2006-6-27 19:15 5288123
楼上说的好.那个澳大利亚队员倒地后明显有个肚子向上挺的动作!!:q??+

2006-6-27 19:19 杆神
楼上的分析的很透彻...
:unsure:

2006-6-27 19:22 老不看三国
和那个红牌一样。

2006-6-27 19:33 KVKV
红牌给了

所以点球也得给

2006-6-27 19:45 西晋羊牯
废话不多说,转两个评论(如果说什么因为那个红牌所以这个点球没问题,那我也懒得辩论,这根本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判罚):
-----------------------------------------------
[color=Blue]陆建平[/color]

上半时开场以后,双方都踢得比较谨慎,互有攻势.意大利队在进攻和防守方面略占優势. 前45分钟双方犯规次数各为10次.分別领到一张黃牌,从技术统计中可以看出,犯规次数和黄牌领受双方都一样都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去,并没有出现恶意犯规.

裁判员跑动相当积极,每次打反击时他都能迅速跟上或提前选位到达,耒自于西班牙的裁判员梅迪纳吸取了俄罗斯裁判伊萬诺夫的教训,采用准确的判罚耒限制双方犯规动作的升级和情绪的变化,起到了很好效果。

下半时第50分钟时裁判员出示给意大利队23号马特垃奇的红牌值得探讨,当时澳大利亚队员突破,马特拉奇从侧后方远距离一次扫抢,结果没扫到球却把对方队员扫倒了.根据“足球竞赛规则”第十二章判罚红牌的七種前提,马特拉奇这次犯规够不上吃红牌,给一张黄牌大家也都能接受。

到了第93分钟,场上又一次出现争议判罚。当时意大利队3号沿左路进攻,突破至对方禁区,澳大利亚防守队员铲球,球没铲到.却将球和进攻队员隔开了,此时意大利队3号继续追球时,脚和澳大利亚队防守队员身體接触, 本人觉得并没有犯规.但裁判员却误判了点球.最终意大利队凭借此粒争议点球取得了本场比赛的勝利.

[color=Blue]陆俊[/color]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6月26日23时(德国当地时间17时),世界杯1/8决赛第5场角逐在凯泽斯劳滕弗里茨-瓦尔特球场打响,意大利最终1比0淘汰澳大利亚。下半时开始不久,马特拉齐被红牌罚下;补时阶段第3分钟,格罗索突入禁区为意大利赢得点球,最终托蒂一蹴而就。

  对于红牌和点球的判罚,再次引起了很大争议,而且双方对这位西班牙裁判都没有好的评价。对此,前中国足坛金哨、新浪体育独家特约专家陆俊对这两个判罚做了详细的解读和点评:

  本以为一场精彩的八分之一淘汰赛却进行得极其平淡,直到全场比赛结束前才掀起了波澜。当时意大利3号后卫格罗索从左路助攻,突破扣过布雷西亚诺之后切入禁区,澳大利亚后卫尼尔倒地铲球破坏,但又被格罗索左脚回扣避开,格罗索两腿跨过尼尔身体时顺势倒地,这个时候裁判员的哨音响起,判罚了点球。

  从当时裁判员的位置看,当时主裁判的距离非常近,大概在4、5米左右。首先格罗索突破时候先有一名澳大利亚队员上前拉扯,裁判员掌握了有利的原则而没有判罚,这个做的很好。紧接着澳大利亚队员又上来铲球封堵,但这并不是犯规动作。他既没有碰到意大利队员也没有碰到皮球,而是双腿贴着草皮的滑铲。格罗索随之一个变向过人晃过澳大利亚队员,防守球员没有任何的多余动作,而格罗索则有意地从澳大利亚球员的头上过去,其中左腿撞击到防守球员的头,随之顺势倒地。

  我认为,澳大利亚队员这并不是一个犯规动作,格罗索是在故意地做一个挟带动作,应该属于佯装动作,所以说不该判罚点球,裁判员显然犯了一个错误。这个判罚直接导致了比赛结果的改变。

  除此之外,下半场开场不久后马特拉齐的红牌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当时是第49分钟,澳大利亚队的布雷西亚诺从左路准备切入禁区,赞布罗塔外线紧追,马特拉齐中路上前堵截将布雷西亚诺铲倒,主裁判坎塔莱霍直接亮红牌。

  对于这张红牌的判罚,应该是裁判员的一个错判。至于裁判员为何作出这样的判罚,具体是根据哪条规则来作出的判罚,我不得而知。从画面镜头来看,我的理解是裁判员可能认为马特拉齐的踢球方式对对方队员构成了伤害。因为在国际足联的规则中有这样的规定:当踢球方式对对方构成伤害时。当时,澳大利亚队员摔得非常夸张,马特拉齐的铲球动作也非常猛烈,但马特拉齐应该是一个滑地的铲球,没有碰到澳大利亚队员,相反还碰到了自己的队友赞布罗塔。

  除此之外,裁判员判罚红牌还有可能根据将造成一次得分机会这一条款。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十足的得分机会,从当时场上的局势我们也可以看得到,赞布罗塔还在积极的回抢防守,根本没有直接面对门将的机会。所以,这张红牌应该是裁判员的一个错判。其实这个球仅仅吹罚犯规可以,出示红牌显然是个错误。

2006-6-27 20:18 KVKV
[quote]原帖由 [i]西晋羊牯[/i] 于 2006-6-27 19:45 发表
废话不多说,转两个评论(如果说什么因为那个红牌所以这个点球没问题,那我也懒得辩论,这根本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判罚):
------------------------------------------ ... [/quote]


第一个观点说马特拉济扫到了对方

第二个观点说马特拉济只扫到了赞布罗塔


= =

2006-6-27 20:23 西晋羊牯
[quote]原帖由 [i]KVKV[/i] 于 2006-6-27 20:18 发表



第一个观点说马特拉济扫到了对方

第二个观点说马特拉济只扫到了赞布罗塔


= = [/quote]
大家都知道你了,拜托,发一次就行了.

2006-6-27 20:26 KVKV
[quote]原帖由 [i]西晋羊牯[/i] 于 2006-6-27 20:23 发表

大家都知道你了,拜托,发一次就行了. [/quote]


不好意思,电脑有问题  

经常在发帖时出现什么字符不对什么的字样


:lol:

2006-6-28 01:20 stopisneo
这个假摔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裁判也知道.
但是那个时候已经全场头脑发昏的时候了.
裁判也头脑发昏了,实在想快点结束比赛了.

这个都是犯规的话,那以后规则又要重新定了.
躺着人没有动作,从哪里来获得利益?难道我抢了位置,我一定要让开给进攻队员么?

2006-6-28 01:50 青山
没看,不好说什么,但偶输了钱,可恨!

2006-7-5 21:38 马岱
德意之战,为这个球提供了另一个例证。

中场附近一名意大利球员自己滑倒了(是卡莫拉内西还是佩罗塔?),一名德国球员(好像是巴拉克)尽管距离他有近两米远,但由于他要向前突破,还是避不开,被倒地队员阻拦了,结果裁判判犯规。意大利球员示意自己先滑倒了,但没用,就是犯规,足球规则不问你是先倒下还是后倒下,不问你有没有动,就问你为什么不是跟着球而是阻拦了别人的进攻路线。

意大利对澳大利亚那个球两人的距离更近,格罗索更无法躲开,而且澳大利亚球员是被晃倒的,当然是犯规。

当然我前面说了,由于一旦判罚后果就是点球,禁区内的犯规并不是都会被吹罚,比如德国对意大利这个球,如果发生在禁区,是很难吹点球的,距离有点远,说不定还会判假摔?以前的假摔是完全不碰到才吹,现在严格多了,现在是即使有碰撞但能站住时仍倒下也吹,有很多假摔其实是有些冤枉的,没办法,有些球因为不能吹点球就只好吹对方假摔了,其他时候一张黄牌还没什么,已经有一张时再被吹罚就真是冤了。

2006-7-5 23:06 格奥尔吉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6-7-5 21:38 发表
德意之战,为这个球提供了另一个例证。

中场附近一名意大利球员自己滑倒了(是卡莫拉内西还是佩罗塔?),一名德国球员(好像是巴拉克)尽管距离他有近两米远,但由于他要向前突破,还是避不开,被倒地队员阻拦 ... [/quote]
发现马岱兄的帖子还是很客观的:unsure:

2006-7-6 11:03 藩宫
马岱的观点我也赞同.

当你倒地没有铲到球的时候,吹不吹点球就看裁判了,机会已不在你手里.

所以,慎重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意澳之战的点球纠纷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