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4 18:25
谷风及雨
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复杂,因为谁也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所以我们可能只是根据所阅读的书籍,资料结合自己的观点来判断这件事
首先,我想分析一下明智的性格,他是一个比较有头脑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有心计的人,在平时恭顺的外表下隐藏着其阴险的一面。说恭顺是因为他在遇到信长以后其才能得到一定的发挥,但这丝毫不能消除他的野心!
接下来再谈谈明智反叛的几种说法,现在比较普遍的有三种:
1.天皇黑幕说,也就是说朝廷迫于信长的压力与威胁,暗地里勾结明智,让他杀死信长,并且以正一位征夷大将军作为条件。
2.是说秀吉联合明智发动叛乱,这个不用多说,是出于二人共有的野心(秀吉应该也是个野心家)。
3.就是从明智个人的角度出发发动这次反叛行动。其原因主要是平时信长对明智的特殊照顾。例如信长间接杀死了明智的生母,拿明智的头当鼓敲等,而使明智发动反叛的导火索应该是信长在宴请德川的时候把一盘臭鱼扔到明智的脸上,然后让明智亲自下厨这件事,这对一个日本武士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当然,大家发的帖子还包括许多种说法,在这里我不一一讨论了,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请大家见谅。
但是,所有的说法都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共同的条件:
第一,就是我一开始提到的明智性格的因素,虽然他在很长时间内很好的隐藏了野心,但他迟早还是会发动叛乱的。
第二,就是当时的时机,由于信长只是在本能寺暂住,所以并没有带很多的士兵,甚至可以说少得可怜,这就造成了明智有可乘之机。
第三,是地理上的原因。明智所在的坂本城距离信长所在的京都本能寺基本上只有半天的路程,才使明智更加坚定的做出反叛的决定,同时也为这次突袭的成功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最后,就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但凡世界上各国著名的历史事件都会有一个导火索,而这件事也不例外,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扔臭鱼”事件。
我个人认为关于整个事件的几种说法都有可能性,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做一个老好人。我前面说的一切也只是一个个人的分析。但要我下一个定论,我还是不敢妄断。
最后,从我个人的观点对整个事件做个总结吧。
首先,我想说一下对信长的看法,他在军事上的勇猛精神和领导才能应该得到肯定。但他在生活以及人际上的某些做法却让人摸不着头脑。哎,究竟信长的内心深处在想些什么呢?!我认为他并没有看出明智的野心,否则他不会在没有防御能力的情况下住在离明智居城如此近的地方。至于他的死,我想应该是自取灭亡吧。因为他对明智一次次的虐待及侮辱使明智报复的心理逐渐膨胀,在得到一些合适的条件的时候发动了对信长致命的反叛!信长的死并不伟大,显然和他的身份不符,但由于他的种种做法,这样的死倒也在情理之中!
然后是明智,他的才干以及谋略是值得肯定的。而他隐藏的野心在那个年代下也可以理解。但他缺少一种对局势的分析,当时的信长可以说是全日本最有威望的大名,但明智却盼望能有其他一些大名站出来和他一起发动叛乱,也许他真的是被一盘臭鱼砸昏了头吧,才使自己走向了死亡的道路!
还有就是秀吉,相对其他人来说,他对信长是最忠心的人之一,即使他有夺取天下的实力,但在信长还活着的时候,他应该不会做出对信长不利的行动,可以说是明智的反叛间接以及提前使秀吉达到了称霸全日本的目的。
2004-2-4 20:45
百地云
明智光秀,这个人物实在是很不好说呢,首先,他初期并不是真心待在信长身边,充其量只是一个交易工具,使信长帮助足利家重新回到将军位置的工具?
而信长方面的原因斑竹也说了,一个天才和白痴的集合体,其军事和气魄是无与伦比的,但他平常的一些举动却让人怎么也琢磨不透,是有意?还是性格使然?
所以以偶的看法是,一个本来就不是真心跟随信长(甚至在足利家被灭后光秀就已经有某种意图啦~),一个是举动怪异,时常给光秀难堪,甚至在宴请德川时做出的“仍臭鱼”事件,这对光秀来说应该是难以接受的,他毕竟没有德川的城府,综合种种因素,加上觉好的条件以及头脑发热,做出的决定?
2004-2-4 23:20
谷风及雨
所以说 忍1时风平浪静啊
2004-2-7 14:15
kesin
诸说本能寺之迷
海野氏辉 作
天正10年6月2日拂晓,明智光秀发出了“敌人在本能寺”的命令,一万三千明智军士兵高举着桔梗纹军旗杀向京都。泊宿在本能寺的主君织田信长就这样死在这场奇袭战中。此后,天下布武的织田家走向末路,战国的历史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明智光秀而言,在本能寺之变后极短的时间即兵败身亡,造就了对手羽柴(丰臣)秀吉的一世英名。而隐藏在这此事件背后的真正动机又是什么呢?
怨恨说
光秀在进攻丹波矢上城的波多野氏时,曾将义母当作人质送入城内,借以换取波多野氏的降伏和矢上城的无血开城。而信长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坚决要取波多野兄弟的人头,最后导致了光秀的义母被杀。
武田氏攻略后,光秀为接待到达安土城的德川家康的。被信长认为接待失礼,当着众人的面殴打光秀并将他解任。
武田氏灭亡后的酒席上,光秀言道:“这么多年,终于取得了胜利……”信长听完大怒,又当众痛打光秀。
光秀在前往支援秀吉时,信长将他原来的丹波、近江领地收回,还以敌方的领地出云、石见。
以上这四点就是支持怨恨说的主要论据。但就这四点来说,第一点光秀送出义母为人质一事并没有事实根据;第二、三两点则是记载在可信度不高的后世书物上;而第四点仅只是出自明智光秀连同家族成员一起出阵中国地方。因此,怨恨说也只不过是一种猜测罢了。
野望说
用作家柳光寿氏的话来说,“信长想要天下,秀吉想要天下,光秀也想要天下。”光秀有野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没有第二权利者的织田家中的一人,想单单靠杀掉信长而取得天下是不可能的。当时织田全军近二十万人,而光秀配下武将全部动员也不过三万左右。如果光秀想要夺取天下的话,就一定有协力者的存在。关于协力者的问题,会留到后面再说。
前途不安说
信长在本能寺之变前两年追放了家中重臣佐久间信胜父子和家老林通胜。对于明智光秀,信长则通过朝廷赐以九州名族惟任姓,并叙任日向守。因此,光秀认为信长将把自己派遣到九州去,然而由于转封领地的事情使光秀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不安,最终选择了谋反之路。但是就当时光秀的武勋来说在整个织田家中也算的上是一流,在追放佐久间的书状中就记载着光秀武勋一番。光秀几乎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前途担心,转而去冒险。
武门的意地说
光秀当时任对四国长宗我部氏的取次役,即外交担当官。在光秀的努力下,长宗我部氏和织田氏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长宗我部元亲的嫡男也从信长那里拜领“信“字。然而在武田家灭亡后,信长把目标转向了统一了四国的长宗我部氏,他要求元亲表示臣从,并交出土佐、阿波二郡的领地。元亲自然不会答应这种要求,长宗我部氏和织田氏的同盟破裂。信长则扶持三好氏与长宗我部氏对抗,而三好氏的取次役却是羽柴秀吉。后信长命曾为长宗我部氏取次役的光秀为大将,跟随信长的三男信孝进攻四国。这使作为正统武将的光秀颜面尽失,而最终谋反。虽然信长或故意或偶然的让光秀难堪,但这一点相对于以上的其他三点来说应该是最不可能的。而令光秀会因此谋反的最大原因可能就是重臣斋藤利三,因为利三的妹妹是长宗我部元亲的妻子。
大义名分
明智光秀在谋反后自然要诏告天下历数信长的罪状,以使自己的谋反正当化。在本能寺之变后,光秀给美浓野吕城主西尾光教的信中写道,“信长亲子恶虐,妨害天下,故而讨之。”光秀对信长之暴虐的大肆宣传,既是为了谋得一个大义的名分。加之信长对朝廷愈加不恭,天正10年正月,信长在安土城内收取参贺客的赛钱。同年5月1日,信长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圣日”,并在安土城下大搞庆祝。这说明信长已经把自己神格化。
天正10年2月3日至5日,在当年闰月中插入阴阳头土御门久脩和美浓阴阳师加茂在昌的对决。同年5月,推辞朝廷勅使的要请,不接任征夷大将军。这说明信长准备逼迫正亲町天皇退位。
只要有此两点,光秀就大可举着他的勤皇保驾的旗号去号令天下。
协力者
就当时的明智军团而言,哪怕加上他所有的与力也不过在三万左右。即使是有了朝廷的大义名分,想单独对抗织田家全军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背后就一定有光秀的同谋或者是煽动者存在。在犯罪学上,可以从犯罪行为的结果获得利益的人必然会受到怀疑。而当时有可能从中获得利益的有以下这十一人,
织田家军团长及一族: 羽柴秀吉、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泷川一益、北田信雄和神户信孝
其它大名: 毛利辉元、长宗我部元亲、上杉景胜、北条氏直和德川家康
织田家各军团长在当时各自面对强敌,从而造成了畿内的军事真空状态,给明智光秀的谋反创造了绝佳的机会。从常理推断,各军团长想要与敌方势力达成和睦,然后组织力量返回畿内,估计要一至两各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光秀完全可以利用朝廷向四处的大名发出对织田残留军的追讨令,从而将分散在各地的织田军团各个击破。而羽柴秀吉大军在畿内迅速出现,不禁使人对他产生怀疑。但是如果秀吉使幕后的主使,那他必须与毛利家率先取得联系,才可以免去退兵时背后遭人突袭。既然如此,毛利家又何必白白搭上一各清水宗治,眼睁睁的看着他去切腹呢?说秀吉是主谋却也是疑点众多。
下一个疑犯就是当时唯一身在领国的信长次男北田信雄。很明显,一旦信长和信忠的同时死去,那么信雄就很可能得到织田家家督的位置。但万一信长和信忠在路上没有一起行动呢?而且,光秀在谋反后等于是与整个织田家为敌,他不可能去指望信雄在成为织田家的家督后再来给予他任何军事上的帮助。信雄如果是幕后主使人,那他所冒的险比明智光秀都要大上许多。
2004-2-7 14:17
kesin
明智光秀的背叛其实并非偶然,信长为人凶暴残忍,那暴躁的脾气可以说是与天俱来的,据说他在襁褓时,由于经常咬伤奶妈的乳头,因此频频更换奶妈。永禄十二年(1569)信长以烧毁杀光相威胁,迫使自由城市界市屈服于自己的统治。元龟二年(1571)烧毁比睿山延历寺时,明智光秀曾站出进柬:“延历寺是千年佛教圣地,千万不能毁坏,请主公收回成命。”“不行!”信长厉喝:“延历寺的和尚和朝仓、浅井勾结,反对我信长,决不能让他们在佛门的旗帜下逍遥法外!”“主公,即使和尚有罪,泥塑木雕的佛像又又什么罪过?请主公不要烧毁寺院!”光秀抱住信长的腿,苦苦哀求。信长不耐烦地说:“不要再说了,我信长决心已定,火烧比睿山延历寺,让天下看看信长的军威!”光秀还是不肯松手:“请主公三思,烧毁佛教圣地,会丧失民心,遭到天下诸侯反对的!”信长飞起一脚,把光秀踢倒在地,“我不怕任何人反对我,只要我军权在手,任何反对我的人只有死路一条!我决心已定,再敢反对者,斩!”不但杀死寺院的人员,连无辜的民众也惨遭杀害。天正元年(1573),浅井长政被斩杀后,信长便以浅井长政头骨为杯,以泄当年之恨。天正三年(1575),平定了一向一揆时,据说被斩首的男女不下四万人。天正七年(1579),因为叛将荒木村重脱困逃走後,信长对那些毫无抵抗力的男女都处以残绘的极刑。《日本史》记载,他首先将百余名地位较高的女人绑在十字将上刺死,第二次的处刑是对完全无罪的人处以残绘的屠杀,其残暴前所未闻。第三次处刑更加恐怖,毫无人道。他将五百余名民众分别关在四间平房,其中有一百八十人是妇女。他收集大量的木材,放火将他们活活烧死。那些男女发出悲惨恐惧的喊叫声。手下将领的谋反也是此起彼伏,在光秀之前,先是大和的松永久秀谋反,被织田信忠攻破信贵山城,松永久秀父子自杀。之后又有荒木村重和别所长治谋反,也被镇压。
2004-2-7 15:06
OSOD
同意楼上的说法 信长令人捉摸不透的残暴性格害了自己 虽然干下了不世伟业
但同时弄得很多大名和手下都不喜欢自己 而且把宗教领袖普通百姓都得罪光了
在他晚年性格中的阴暗面凸现得更加厉害 招人恨是很正常的
2004-2-7 17:24
phoenixdaizy
德川家一向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天草之乱他杀了多少人。
最后还要把那些人渲染成恶魔式人物,其实大部分是女人和虔诚教徒。
2004-2-7 17:26
phoenixdaizy
据说他在襁褓时,由于经常咬伤奶妈的乳头,因此频频更换奶妈。永禄十二年(1569)信长以烧毁杀光相威胁,迫使自由城市界市屈服于自己的统治
这个传说好象一点可信度都没有吧,通常小孩子几岁牙才长齐,吃奶的时候牙齿还不会有力到咬伤的地步。莫非1岁以后还在喂奶??
传说而已。~
2004-2-7 23:25
财务成本管理
[quote]原帖由[i]OSOD[/i]于2004-02-07, 15:06:37发表
同意楼上的说法 信长令人捉摸不透的残暴性格害了自己 虽然干下了不世伟业
但同时弄得很多大名和手下都不喜欢自己 而且把宗教领袖普通百姓都得罪光了
在他晚年性格中的阴暗面凸现得更加厉害 招人恨是很正常的 [/quote]
不觉得他怎么得罪普通百姓了,生逢乱世不可能保证不杀人,他为什么要烧比叡山,就是为了证明他要接受新鲜事物,要打破封建迷信和害人的佛教
明智光秀的背叛有信长的过错,但他本身的心理也有一些问题,太过抬高自己了,结果杀了信长后举棋不定,连细川藤孝都背叛了他,很快就被秀吉消灭了
2004-2-8 14:46
kesin
[quote]德川家一向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天草之乱他杀了多少人。
最后还要把那些人渲染成恶魔式人物,其实大部分是女人和虔诚教徒。 [/quote]
关德川家什么事?信长的残暴难道还是德川幕府宣传出来的不成?何况由德川残暴这个前提并不能推出织田不残暴。
[quote]传说好象一点可信度都没有吧,通常小孩子几岁牙才长齐,吃奶的时候牙齿还不会有力到咬伤的地步。莫非1岁以后还在喂奶??
传说而已。~ [/quote]
即使这个传说不真,其后的种种暴行都是相当可信的记载。
2004-2-8 14:50
phoenixdaizy
我的意思是说,残暴是当时日本高层人物的普遍特性。
要不然也不会随便就有个杀生关白什么的出来。
而因为受到儒家道德的影响,后世总要想办法在道义上寻找失败的原因。
2004-2-8 14:53
phoenixdaizy
如果董卓得了天下,想必大家一定推崇如曹操吧。
曹操总被人提得很高,是因为原先打压得太厉害。
但究其为人和军事素养,并不比曹家父子在文学上的地位更高。
曹操只能算军事理论家而已。
日本的造神运动就更不得了。
明智的兵权和实力并不占优,为他人做嫁衣裳也很正常。
2004-2-8 15:05
kesin
搞政治的对自己的敌人一般都比较残忍,这个无可后非。信长之所以会死于手下将领的叛变,另一原因在于他对自己的安全太过大意,当时他的各大军团长几乎率领全部兵力在对外作战,京畿地区兵力极度空虚,头一次荒木村重谋反若不是因为秀吉临时有事暂停攻打毛利氏返回,信长就已经吃大亏了。
兄拿董卓来作比实在不太高明,没人否认信长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我们推崇曹操也是因为其
卓越的军事,政治和文学才能,他的屠城行为一直为后人所诟病。说什么如果董卓得了天下,想必大家一定推崇如曹操,我们是不会推崇一个只会挥舞屠刀的刽子手的。
2004-2-9 00:05
财务成本管理
[quote]原帖由[i]phoenixdaizy[/i]于2004-02-08, 14:53:42发表
如果董卓得了天下,想必大家一定推崇如曹操吧。
曹操总被人提得很高,是因为原先打压得太厉害。
但究其为人和军事素养,并不比曹家父子在文学上的地位更高。
曹操只能算军事理论家而已。
日本的造神运动就更不得了。
明智的兵权和实力并不占优,为他人做嫁衣裳也很正常。 [/quote]
日本怎么造神,也只是给人种德川是乌龟的感觉啊
相对而言,没被神话的信长却受到后人尊敬
2005-3-10 16:26
紋刀狩易
一直覺得信長是不是有點神經質?
有些行爲根本就難以用常理解釋~~
2005-3-10 18:02
完颜康
织田信长没有被神话,而是被妖魔化了——第六天魔王
2005-3-10 18:33
幻影
[quote]原帖由[i]南部晴政[/i]于2004-02-04, 23:20:14发表
所以说 忍1时风平浪静啊 [/quote]
虽说如此,忍耐力因人而异,不是个个都能象德川做个忍者神龟的。而且信长平常的为人处世确实令人厌恶。
2005-3-10 20:42
小马爱犬屋
一个分裂症,一个妄想狂,如此而已。
2005-6-19 12:00
黑夜喵喵
信长给他的游戏时间太少 拉 一位XX说的
2005-6-20 12:59
龙宽九段
光秀有许多读书人的典型通病,为人拘谨、讲求仪式礼节,喜欢钻牛角尖、又爱讲大道理;而欠缺耐心的信长和尤其忌讳别人对他啰唆,况且信长酒量不好,酒品更是很差,时常在酒后有粗暴之举,这点家臣们知之甚详,通常也知道如何应付,唯独光秀仍然记恨于心里,怨愤、紧张、畏惧、疑虑到神经衰弱的地步,终于酿成本能寺之变。
2005-6-20 14:52
占卜者艾玛
其实信长本人的性格,还有臭鱼事件倒只是其次的...
这只是一个辅因吧...
信长在出征前欲夺回明智在阪本及京畿地区的封地,
这件事导致了明智直接反叛了...
2005-6-23 01:36
无双
[quote]原帖由[i]OSOD[/i]于2004-02-07, 15:06:37发表
同意楼上的说法 信长令人捉摸不透的残暴性格害了自己 虽然干下了不世伟业
但同时弄得很多大名和手下都不喜欢自己 而且把宗教领袖普通百姓都得罪光了
在他晚年性格中的阴暗面凸现得更加厉害 招人恨是很正常的 [/quote]
织田家的人都被信长的统帅力盖住了
几乎没几个人真正了解信长的
PS:九段的见解我十分赞同 拜一下
2005-6-23 17:34
zq19811010
因为光秀在信长面前说他累
信长大为动火,拿他与秀吉对比
还因为光秀和毛利家的关系 以及假人质事件被信长发现
光秀知道自己没戏唱了
所以反了
2005-6-25 13:34
tony770530
而因为受到儒家道德的影响,后世总要想办法在道义上寻找失败的原因。
2005-7-8 00:06
iori959
老实说
信长挂掉,很大部分在于他的变态性格。
杀人立威在乱世战国而言很正常,但是其对待手下确实有点,无头里
对明智的态度尤其明显,不知道是不是明智倒霉,
个人认为明智侍奉信长的态度应该可与猴子相比,但是却被信长恶意对待
对信长而言,不知道他是白痴还是自信过度,当时所有的军团长都在外地作战,畿内已经是真空状态,对有野心的人而言,绝对是一个机会
明智反叛,应该是必然的,只是在于时间和机会的问题
明智反叛,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取决于幕府,而同谋论的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信长挂掉了,没有一个大名或是信长的大将有实质性的大好处
而且当时信长的声望很高,谁反他,谁就是众矢之的,也就是说,如果有同谋,明智决不会去当这个冤大头为别人打天下
应该是有幕府利诱,为前提,明智的野心是动力
但是“臭鱼”事件可信度不大,首先明智不是白痴,知道信长的性格没有理由还去冒犯他,明智负责信长对家康的招待,绝对不会蠢到拿条臭鱼上桌找骂挨。信长虽然心理变态,但是随便找个理由当着外人落自己重臣的面子,可能性也不大的。
2005-7-8 14:50
剑气漫天花满楼
一说是明智有"反骨" 迟早会反
一说是知田太残暴导致
我觉得应该是第二种吧 明智也是给逼急了 换我也一样
2005-7-9 18:48
三杯倒
还是因为织田太残暴吧
2005-7-10 15:18
头大无脑型
当然有幕后主谋但我认为是德川的可能性要大些。看看信长对德川的态度。老乌龟的老婆和儿子怎么死的?织田对德川又是一副主子对家臣的态度。灭了武田后只请乌龟吃了盘鱼。可乌龟的牺牲有多大?所以我觉得背后是乌龟唆使的可能性更大。不过可惜德川没算到会蹦出个猴子。结果就被人家蹲在树上拿核桃砸的缩在龟壳里不敢乱动了。
2005-7-11 09:23
剑气漫天花满楼
[quote]原帖由[i]头大无脑型[/i]于2005-07-10, 15:18:18发表
当然有幕后主谋但我认为是德川的可能性要大些。看看信长对德川的态度。老乌龟的老婆和儿子怎么死的?织田对德川又是一副主子对家臣的态度。灭了武田后只请乌龟吃了盘鱼。可乌龟的牺牲有多大?所以我觉得背后是乌龟唆使的可能性更大。不过可惜德川没算到会蹦出个猴子。结果就被人家蹲在树上拿核桃砸的缩在龟壳里不敢乱动了。 [/quote]
有道理
我认为明智不是为了将军复仇 什么大义名分是骗人地~
2005-7-11 11:01
李式太极
残酷性 信长=或大于秦始王
2005-7-18 00:33
奈良半刀
[quote]原帖由[i]南部晴政[/i]于2004-02-04, 23:20:14发表
所以说 忍1时风平浪静啊 [/quote]
大哥,不能忍了!
别的没话说,
明知光秀最不明智的就是,
没有看见猴子也在忍!
而他与猴子,谁忍不了了,谁就将成为螳螂!
可是这次,黄雀是猴子,而已!
2005-8-11 21:40
独自小酌
光秀本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之前效力于信长岳父斋藤道三家,后斋藤被其子所灭,后光秀投奔信长,这也是信长对光秀潜意识里不敢过于信任他的一个基本因素。
信长放逐佐久间信盛、林通胜的行为,在光秀眼中看得清清楚楚,这种过河拆桥、无利益可得时便弃之不用的做法,也使光秀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之后如楼上诸位所说种种因素,如信长不顾其母为人质而强攻导致其母命丧黄泉、平日信长对光秀的种种不当举动等。
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为什么如信长这等精明的大丈夫,最后竟未识破光秀的反叛之心呢。原因在于信长与光秀根本就是两种类型的人。信长性格粗旷、不拘小节,无视世间任何即存的虚荣,只追求现实的霸权;而光秀出身名门,将地位、权力、礼节看得非常之重,观念保守正统等等。所以,信长可以打骂、侮辱如秀吉这样的家臣,而秀吉的性格与信长的性格非常相似,秀吉也不认为这是对其的侮辱,反而视作主公对他的亲近。但信长同样的行为用到光秀身上,可说是效果大大相反,光秀视此举为对自己的羞辱、侮辱,是主公故意所为,对自己不信任的表现。这也是光秀对信长心中愤恨的主要原因。
在信长招待家康的时候,也就是“扔臭鱼”之前,因为信长是在光秀的府邸设宴招待家康,当光秀的家臣们在厨房忙活的时候,信长亲自来到厨房视察,而厨房乱糟糟的情形和大量未作处理的海鲜的腥臭味儿,使得信长大发雷霆,斥责匆忙赶来的光秀,命其将所有材料全部倒在海里。其实,这些食物材料在未作处理做成佳肴之前,都是杂乱无章的摆放在厨房里的,海鲜的腥臭味儿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更何况信长在光秀府邸设宴,信长是不出一分钱的,全部费用都是由光秀来出,光秀此时已将所有材料买好,准备好好做一顿佳肴招待主公和家康,不料想被信长一顿斥责并将所有东西倒进海里,任谁都不会心平如水。
而在之后,光秀又重新斥资购物,好不容易准备妥当,却由于家康的一句呢喃遭到了信长掷盘的羞辱。其实,家康生于三河,接触海鲜的机会不多,吃鱼的机会也少,其吃不惯海鱼是正常的,家康的一个下意识的反应,使信长大为恼怒,信长宴请家康是真心诚意的,他要回报家康这么多年来诚心、忠诚的支持自己,他决不允许这次宴会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信长大怒,将手中盛鱼的盘子飞掷到光秀的头上,光秀头破血流,还要跪地磕头谢罪。诚如上面所说,以光秀的性格,这对他也是极大的侮辱,况且还是在自己的府邸,当着众多家臣的面,实在是难以接受下不来台。然而,之后信长取消正在休假的光秀的假期,命其火速支援正在与毛利军对峙的秀吉,且作为秀吉的部下听任秀吉的指挥,并对其领地做了调整。
如上种种,最终使得光秀在沉默中爆发。也不能不说这是信长自找的,他忽视了不是所有人都会像秀吉那样接受自己的所作所为。忽视了光秀与他不是同一类型的人。
不过光秀的反叛,讨伐信长的行为,也算是出奇的大胆。虽然当时杀死信长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关于之后如何处理后事,如何抵挡各家臣的讨伐,光秀过于乐观了。到最后他所预期的会加盟其阵营的大名,竟少的可怜,几乎没有。而且在秀吉成功骗过毛利军,赚取清水宗志的人头掉头回京,途中笼络了丹羽长秀,且得到了公子信孝的加盟,在声势上大振,而秀吉大军神速返回,如天兵降临的架势,大大超出光秀的意料。以至于光秀心虚地误将秀吉大军的人数错误估计成实际的2倍乃至2倍以上,而没有趁秀吉军长途赶路劳累不堪的有利时机予以打击,自己将人头送到了秀吉的面前。
所以,信长的死,是一个遗憾。光秀的死,是事态发展使然。两人的死,早就了日后的丰臣秀吉。
2005-9-6 12:09
zhangqimin
大义名分
“ 明智光秀在谋反后自然要诏告天下历数信长的罪状,以使自己的谋反正当化。在本能寺之变后,光秀给美浓野吕城主西尾光教的信中写道,“信长亲子恶虐,妨害天下,故而讨之。”光秀对信长之暴虐的大肆宣传,既是为了谋得一个大义的名分。加之信长对朝廷愈加不恭,天正10年正月,信长在安土城内收取参贺客的赛钱。同年5月1日,信长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圣日”,并在安土城下大搞庆祝。这说明信长已经把自己神格化。
天正10年2月3日至5日,在当年闰月中插入阴阳头土御门久脩和美浓阴阳师加茂在昌的对决。同年5月,推辞朝廷勅使的要请,不接任征夷大将军。这说明信长准备逼迫正亲町天皇退位。
只要有此两点,光秀就大可举着他的勤皇保驾的旗号去号令天下。”
其实把罪全归光秀是不公平的,信长创造了战国神化,却不是战国佳话。日本需要新的集权幕府,却不要新的天王和神。
光秀属于规矩人,信长却喜欢猴子一样的无礼人,光秀被骂也不是一两次了,所以屈服于表面,而反感于内心也属正常。
光秀不反叛,反叛的人大有人在,只不过光秀把握了机会。如果让信长统一了天下,还不知道日本是否会废除天皇,是不是会遗臭万年。失去的往往被认为最好,其实,是光秀抬起了信长,自己却被牺牲了,永远在信长的屁股底下。
2005-9-6 21:37
言志
我觉得信长对光秀不设防,是出于对他的绝对信任吧.
2005-9-6 21:43
言志
我本人很同意小酌的推论.
2005-9-21 12:47
网海一粟
光秀、信长、秀吉都是为德川活着,三人都完美的完成让德川势力抬头的任务。
向三个优秀员工致敬!乌龟万岁:(
2005-10-15 17:57
赵子龙帅
谁不想当老大啊!!就是急了点!!
给猴子捡了便宜!
2005-11-21 11:51
+宽容+
历史上成为王,败为寇,织田命运如同楚霸一样,一个烧延历寺,一个烧阿房宫
到头来被后来统治者抓住把柄落下个骂名,其实都是后来统治者门大家虚构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一种政治手段而已.
我记得楚王出征是何等豪迈,织田以一曲舞率百名武士出城击败武田上万大军是何等勇猛.
2005-11-21 20:48
zenix
信长之前不是疑心很重,对光秀竟然毫无防备,看来他对光秀是十分信任的.只是光秀把这些信任看成了对自己的防备,对自己的高要求看成了侮辱.
2005-11-22 09:37
逍遥纳兰
据说信长有断袖之癖,光秀长的秀气,一表人才,经常受到信长骚扰,久而久之,怀恨在心,又受到侮辱,理念又不合,一有机会就反了
2005-11-22 21:20
Lyons1980
汗……本能寺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2005-11-24 01:55
萧兰陵
- -
德川家康肯定挑唆了光秀和信长的关系...
吃鱼那件事,根本就是他有预谋的.
我倾向于这种解释.
2005-11-24 18:31
糖果大魔王
信长太嚣张了,光秀看不过去!再说还能做将军,换我也反了!
2005-12-9 20:47
小小刀
两个性格奇怪的家伙.....碰撞出火花是必然的事情.....
2005-12-9 22:39
francescot
有没有人读过日本战国这段时期的“正史”
楼上有些人说的就像是稗官野史一样,像什么臭鱼。。。。
光荣的游戏与历史出入还是很大的
2005-12-10 15:50
lytc999
其实我认为,信长是受了以战止战的思想才显得那么残暴。他火烧比睿山之前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僧侣是为了是百姓安居乐业,那留下来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我只看见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聚众起事,让百姓流离失所,那么他们就不值得继续存在下去。”
杀人是为了挽救更多的人,对于统治者来说,不是残暴,是仁德。这就是信长的信条。
而光秀是虔诚的儒学教徒,对于信长的残暴,却感到无法忍受,并且他有许多读书人的典型通病,为人拘谨、讲求仪式礼节,喜欢钻牛角尖、又爱讲大道理;而欠缺耐心的信长和尤其忌讳别人对他啰唆,况且信长酒量不好,酒品更是很差,时常在酒后有粗暴之举,这点家臣们知之甚详,通常也知道如何应付,唯独光秀仍然记恨于心里,怨愤、紧张、畏惧、疑虑到神经衰弱的地步,终于酿成本能寺之变。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