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周瑜与陆逊的一点区别


2006-5-10 11:00 他们叫我刘德华
周瑜与陆逊的一点区别

昨晚睡觉时在半梦半醒间,突然发现周瑜与陆逊的一点区别了。
同样是军事支柱,国之栋梁,为什么孙权相当喜欢周瑜,却不喜欢陆逊呢?
我觉得,这要从两个人的性格和做人来说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两个同样是很年轻的时候就被封为大都督,统管手下那么多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大家一开始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而这时,两个人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周瑜很会做人,在严明纪律的同时,十分尊重那些老同志,特别是军中的灵魂人物程普。后来搞得程普是对周瑜推崇备至,说跟他相处,就象是在喝美酒。周瑜八面玲珑,很会做人,而且善于对待上司和下属。所以不论是孙权,还是军中的将士,对他都十分敬服。
相比之下,陆逊还没有去时,就让孙权当众给自己偑剑;刚到军中时,也不和大家交往,动不动就拿出孙权送的剑,说要军法从事。单纯地依靠这种命令式的方法来统管大家。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两个人的处世方法就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现代社会企业中,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之间相处的时候,要严重借鉴的地方。人都是要互相尊重的,不能光指望行政命令来压制别人,这样,就算你暂时赢得别人8小时以内对你的服从,但你失去了一大堆朋友。在你困难的时候,就象陆逊那样,墙倒众人推,而不是象周瑜去世时那样,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之悲痛。

2006-5-10 11:08 欧阳寒卿
这个…………演义中,好像没有哪里说了孙权不喜欢陆逊的吧?史书中也不是这个原因。
周、陆二人皆万人之英,不过小小区别是陆逊似乎志气远不如周郎,可能也是因为时势不同的缘故吧。

[[i] 本帖最后由 姬轩 于 2006-5-10 11:09 编辑 [/i]]

2006-5-10 11:19 绿色子龙
在我眼中陆逊强于周瑜

2006-5-10 11:25 他们叫我刘德华
三楼的,子龙的马是褐棕马啊?我记得好象是白的。
头上戴的小穗穗,怎么有点象马超的风格。不象中原人士。:P

2006-5-10 11:50 笑谈三国
回复

子龙的马是白色的,我1000000000%肯定!
[qq]569382652[/qq]

2006-5-10 16:08 zmgo
感觉演义中周喻比陆逊略强一筹,陆逊在后期表现一般,几次主动伐魏全部失败,就战刘备时比较风光,但我觉得刘备的军事能力本来就不强。打败军事天才曹操的周喻似乎更厉害。

2006-5-10 17:21 欧阳寒卿
[quote]原帖由 [i]zmgo[/i] 于 2006-5-10 16:08 发表
感觉演义中周喻比陆逊略强一筹,陆逊在后期表现一般,几次主动伐魏全部失败,就战刘备时比较风光,但我觉得刘备的军事能力本来就不强。打败军事天才曹操的周喻似乎更厉害。 [/quote]

深然之,^_^

2006-5-10 17:24 欧阳寒卿
恩,怎么说呢。
其实周郎、伯言我都很喜欢,我也一直以为伯言是”小周郎“ ^_^

2006-5-10 23:14 绯甄茗
楼主还是有见地的,不过陆逊接任时形势已容不得他漫漫的让手下:lol:信任,必须立刻树立威严了

2006-5-10 23:58 hadeswwy
陆迅在对于吴的贡献之上远远超过周郎.

2006-5-11 11:31 findhorse
不是一档次的人物

周瑜可是孙策级的,是“争天下”的人才
陆逊么,是孙权级的,是“守江东”的人物

2006-5-11 11:42 夏侯雅伯
周瑜的后人还有谁,陆逊后面可还有陆抗、陆机、陆云……

2006-5-11 11:51 爱上三国的女人
:qoo+孙权很喜欢周瑜么?我一直认为紫髯老头是忌惮他的........

周瑜的英姿气度,不是用战略,能力 能比出来的。:qok+

2006-5-11 11:53 秋月枫舞
两个人的政治远见不可相提并论

2006-5-11 12:35 KVKV
[quote]原帖由 [i]hadeswwy[/i] 于 2006-5-10 23:58 发表
陆迅在对于吴的贡献之上远远超过周郎. [/quote]


周郎可是开"国"功臣啊.....

2006-5-11 13:13 zmgo
[quote]原帖由 [i]findhorse[/i] 于 2006-5-11 11:31 发表
周瑜可是孙策级的,是“争天下”的人才
陆逊么,是孙权级的,是“守江东”的人物 [/quote]

说得对,“美周郎雄图二分”,其实周瑜和陆逊的对比类似于孙策和孙权的对比。

2006-5-11 16:21 欧阳寒卿
依我看,周郎做的事情换成伯言也能做,伯言之功绩换成公瑾也能成就。

2006-5-11 17:57 夏侯雅伯
[quote]原帖由 [i]爱上三国的女人[/i] 于 2006-5-11 11:51 发表
:qoo+孙权很喜欢周瑜么?我一直认为紫髯老头是忌惮他的........
[/quote]
对对对,so就把他儿子放逐了

2006-5-11 19:29 KVKV
[quote]原帖由 [i]findhorse[/i] 于 2006-5-11 11:31 发表
周瑜可是孙策级的,是“争天下”的人才
陆逊么,是孙权级的,是“守江东”的人物 [/quote]


时势不同啊.......

2006-5-12 10:27 他们叫我刘德华
各位,本来在下是想说,两个人在性格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存在的一点点小区别,说一说个人看法而已,没敢提到两个人功绩大小这个高度。:qgod+

2006-5-12 11:10 真定赵云
周瑜跟陆逊明显的区别:气度,气度:lol:

2006-5-12 11:11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findhorse[/i] 于 2006-5-11 11:31 发表
周瑜可是孙策级的,是“争天下”的人才
陆逊么,是孙权级的,是“守江东”的人物 [/quote]
周瑜是争天下的失败者
陆逊是守江东的成功者
做一个争天下而失败很容易, 诸如吕布袁绍之流比比皆是.
做一个守江东的成功者很难...

2006-5-12 11:33 世事如淇
陆伯言之子陆抗也是东吴名将之一啊,周瑜留给后世的也许就只有心胸狭窄的骂名以及赤壁之战……

2006-5-12 21:19 欧阳寒卿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5-12 11:11 发表

周瑜是争天下的失败者
陆逊是守江东的成功者
做一个争天下而失败很容易, 诸如吕布袁绍之流比比皆是.
做一个守江东的成功者很难... [/quote]

呵呵,何以见得周瑜是争天下的失败者?
至少在周瑜有生之年东吴疆界一直在扩张发展,只不过天不予寿而已。
无论演义中如何拿周郎陪衬小诸,也没见到小诸在战场上赢过周郎,更不曾看到周郎的任何失利。
凭什么说周郎是争天下的失败者?

再说,没有周郎的开疆拓界,伯言又去守什么?

2006-5-12 21:22 欧阳寒卿
[quote]原帖由 [i]世事如淇[/i] 于 2006-5-12 11:33 发表
陆伯言之子陆抗也是东吴名将之一啊,周瑜留给后世的也许就只有心胸狭窄的骂名以及赤壁之战…… [/quote]

大哥,赤壁之战就这么容易打吗?
有时候我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周郎赢了赤壁之战,人人都称是黄盖献火攻计的功劳,偏孟德赢了官渡之战,就没人说是许攸和荀YU的功劳呢?

我只想说一个词:妒忌。

2006-5-12 23:43 北堂吟墨
周瑜是争天下的失败者,可以这么说
他是有能力的人,和袁吕之流不是一路人,但是他失败了
无论什么原因,失败就是失败,乱世不允许有重来的机会.诸葛亮破天下二分只能怪他自己命不好
正如颜良挂到关羽刀下但是他并非武艺泛泛.而是时运不济
至于陆逊守天下,不以为然.当时三国鼎立之势已成,没有联合趁乱夹击,围追堵截的战法,纯拼兵力.肉搏而已.把陆逊放到乱世中必有周郎之作为.

2006-5-13 08:53 欧阳寒卿
[quote]原帖由 [i]北堂吟墨[/i] 于 2006-5-12 23:43 发表
周瑜是争天下的失败者,可以这么说
他是有能力的人,和袁吕之流不是一路人,但是他失败了
无论什么原因,失败就是失败,乱世不允许有重来的机会.诸葛亮破天下二分只能怪他自己命不好
正如颜良挂到关羽刀下但是他并非 ... [/quote]

你倒是说说周瑜失败在什么地方?
你游戏玩多了吧?演义中什么时候提到周瑜二分天下的?更谈什么破不破的?

陆逊在演义中什么时候登场的?
至少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就攸了陆逊的身影,当时他有何作为?之后他又有何作为?
没有身处乱世?莫名其妙,从黄巾之乱到天下归晋期间,不都时乱世吗?
怎么“让陆逊身处乱世,必能XXX的”,不知所谓。

2006-5-13 09:20 北堂吟墨
回复 #28 姬轩 的帖子

二分天下演义中就是周瑜的想法,难道你以为他拿下荆州后就要进攻魏国让刘备趁乱得势吗 天下已分荆吴魏益四大地盘,益州是最好拿得而又疆土富庶广阔的地方 诸葛亮想的到,除非你认为周瑜智力已经低下到那种程度会收荆襄后直接攻曹
周瑜的身份登场时如何,赤壁时又如何,周瑜出场时有名气吗,甚至打下江东他也未曾出谋,只推荐了两个主降派的人给了孙家.之后为军师,人才紧缺,周瑜自然能如鱼得水.看看陆逊出场时,淅沥哗啦一大队人跟着一起出场了,此种情况下,一个书生相貌的人怎么能得重用.后来拜陆逊为都督几乎是不得已而为知,背水一战,陆逊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甚至三国中多少草民有经天纬地之能,也不出庐,怎可说其无才.赤壁时没人重视陆逊,陆逊军抵蕲黄界堵截是什么工作,一个小小的官职不允许他有作为,甚至在周瑜帐下献一计也不行.要是把陆逊放到周瑜的位置,他难道不会想到火攻吗.他深谙地理,对火烧联营的地形分析,也必定能看出当时战斗地形局势.排除威信说,黄盖照样献苦肉计,庞统照样锁战船,诸葛亮照样[借]东风,各将忠于职守,加上陆逊火计一出,楼上难道认为赤壁东吴会输?陆周二人惟一不同就是陆逊不会屡设计谋害诸葛罢了.乱世概念,群雄割据,需连横合纵共谋敌人,三国鼎立时期怎么算乱世,天下已成,谁兵力强谁就赢,人才和战略的效用已经大大缩水.且看十八诸侯之时,哪个是真正忠于汉室的,若非你吞我并,岂非最后有十八国.而吞并的过程 就是乱世时期.三国后期为了一个汉中地界你争我夺,你进我退,尔虞我诈,放在三国前期拿一个城要这么费事吗?周瑜就失败在他遇到了诸葛亮,想谋害诸葛亮,甚至为吴蜀后来断交埋下了祸根.

2006-5-13 10:08 欧阳寒卿
[quote]1、二分天下演义中就是周瑜的想法,
2、周瑜的身份登场时如何,赤壁时又如何,周瑜出场时有名气吗,
3、甚至打下江东他也未曾出谋,只推荐了两个主降派的人给了孙家.之后为军师,
4、,此种情况下,一个书生相貌的人怎么能得重用.赤壁时没人重视陆逊,陆逊军抵蕲黄界堵截是什么工作
5、一个小小的官职不允许他有作为,甚至在周瑜帐下献一计也不行.
6、要是把陆逊放到周瑜的位置,他难道不会想到火攻吗.他深谙地理,对火烧联营的地形分析,也必定能看出当时战斗地形局势.排除威信说,黄盖照样献苦肉计,庞统照样锁战船,诸葛亮照样[借]东风,各将忠于职守,加上陆逊火计一出,
7、楼上难道认为赤壁东吴会输?
8、陆周二人惟一不同就是陆逊不会屡设计谋害诸葛罢了.[/quote]

1、演义中只说到诸葛亮诈取南郡,之后周瑜欲用“假途灭虢”之计未成。按形式来说,周郎应该是先取西川然后结马超与曹魏相争,但那是处理刘备集团之后的事情。都不曾上议程的事情,谈何破也不破?
2、周郎以什么身份出场,按你的意思周郎是沾了孙策的光了?
3、打下江东,从孙策渡江击刘繇、攻取吴郡、败王朗,何处没有周郎的身影?
4、一个书生相貌的人怎么得到重用?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那你倒是说说鲁肃是个什么形象的人呢?关东大汉?
5、你没听过是金子总能发光的吗?至少东吴没有谁压挤。打击陆伯言吧?意见能不能采纳跟官职有何关系?
6、你这不是摆明一副时候诸葛亮的样子吗?
7、东吴会不会输,换成我在那个时代,估计我不知道。但至少在战前东吴内部争论的过程中,陆伯言屁都没放一个。
8、我从来不认为周瑜要杀诸葛亮是个错误,相反我认为周瑜还不够狠,换成我先杀了再去找理由。周瑜要杀诸葛亮从来没给吴蜀关系带来任何不顺利,倒是没杀着诸葛亮给东吴带来无穷后患。

2006-5-13 12:13 子梦
他们是亲戚
但是姓陆的不是 很简单
不是演义不演义的问题1!!

2006-5-13 12:28 夏侯雅伯
[quote]原帖由 [i]子梦[/i] 于 2006-5-13 12:13 发表
他们是亲戚
但是姓陆的不是 很简单
不是演义不演义的问题1!! [/quote]
周瑜是孙策的挑担,陆逊是孙策的女婿,也就是说,周瑜是陆夫人的姨父

2006-5-13 14:46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姬轩[/i] 于 2006-5-12 21:19 发表


呵呵,何以见得周瑜是争天下的失败者?
至少在周瑜有生之年东吴疆界一直在扩张发展,只不过天不予寿而已。
无论演义中如何拿周郎陪衬小诸,也没见到小诸在战场上赢过周郎,更不曾看到周郎的任何失利。
凭什 ... [/quote]

若论历史, 周瑜的确攻下了南郡, 是他死以后刘备才有的荆州(之前刘备只有荆南). 但这里不是历史区.

若论演义, 周瑜自孙策死后, 从来没有开辟过一寸土地. 而无论是东吴建国战, 还是赤壁之战, 周瑜都没有独当一面完成任务过: 想想赤壁没有诸葛亮行么? 风向问题周瑜还没曹操想到的早, 打南郡周瑜还中曹操的锦囊妙计挨曹仁了一箭. 而陆逊无论是灭关羽还是败刘备, 都代表了当时东吴阵营的最高智力水平. 周瑜和陆逊的另一直接比较就是对诸葛亮的问题. 事实证明周瑜和陆逊无论谁和诸葛亮斗智都不是对手. 可是周瑜还非耍小聪明要和诸葛亮比一比, 屡战屡败还要屡败屡战. 陆逊则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吴国的国力有限, 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更理智的判断. 周瑜知进而不知退, 陆逊知进知退, 谁更理智就很明显了.

2006-5-13 15:06 xwhero
[quote]原帖由 [i]夏侯雅伯[/i] 于 2006-5-11 11:42 发表
周瑜的后人还有谁,陆逊后面可还有陆抗、陆机、陆云…… [/quote]
据说除三害的周处,是周瑜的后人!

2006-5-13 15:13 天宫公主
《处别传》曰:“处,字子隐,吴郡阳羡人。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不治细行。

2006-5-13 15:28 xwhero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5-13 14:46 发表


若论历史, 周瑜的确攻下了南郡, 是他死以后刘备才有的荆州(之前刘备只有荆南). 但这里不是历史区.

若论演义, 周瑜自孙策死后, 从来没有开辟过一寸土地. 而无论是东吴建国战, 还是赤壁之战, 周瑜都没有独当 ... [/quote]
只论演义,周瑜之才,孙策相当认可,而且当大都督期间,除程普不服外,其余皆服,后来程普亦服其才,足以见得其能力,而陆逊,开始有多少人对他不服,至少证明开始陆逊没让大家认可其能力。对曹操,识破其计,并设计令曹操中计,智谋应该高于曹操,东南风之事,首先,周于长于水战,曹操长于陆战,水战之中,火计用的少,所以东南风之事,比曹操想得慢,并不能算污点,其次,曹操想得早,也不排除程昱的话提醒了他。
对待诸葛亮,恐怕陆逊是见了周于之事,才不敢与诸葛亮相抗衡,不能证明陆逊比周于强;
火烧赤壁,曹操及所带的人才,要比火烧连营刘备及带的人才,能力高得多,更不能证明陆逊周瑜强。输入法不好使,打字真累!

2006-5-13 15:30 xwhero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5-13 15:13 发表
《处别传》曰:“处,字子隐,吴郡阳羡人。父鲂,吴鄱阳太守。处少孤,不治细行。 [/quote]
原来是周鲂的儿子!谢了!

2006-5-13 15:53 心里明白
[quote]原帖由 [i]zmgo[/i] 于 2006-5-10 16:08 发表
感觉演义中周喻比陆逊略强一筹,陆逊在后期表现一般,几次主动伐魏全部失败,就战刘备时比较风光,但我觉得刘备的军事能力本来就不强。打败军事天才曹操的周喻似乎更厉害。 [/quote]
你不想一下,周喻是靠谁打赢曹操的....<_<相比下,陆逊才是真的牛.不过时势不同了.东吴后期都没什么名将给他用了..:(

2006-5-13 16:05 欧阳寒卿
[quote]原帖由 [i]心里明白[/i] 于 2006-5-13 15:53 发表

你不想一下,周喻是靠谁打赢曹操的....<_<相比下,陆逊才是真的牛.不过时势不同了.东吴后期都没什么名将给他用了..:( [/quote]

你想一下,曹操是靠谁打赢了袁绍,相比之下东吴有什么名将给周瑜用啊?

再说,吴国后期有能力的将领也不少啊。

[[i] 本帖最后由 姬轩 于 2006-5-13 16:10 编辑 [/i]]

2006-5-13 16:11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5-13 15:28 发表

只论演义,周瑜之才,孙策相当认可,而且当大都督期间,除程普不服外,其余皆服,后来程普亦服其才,足以见得其能力,而陆逊,开始有多少人对他不服,至少证明开始陆逊没让大家认可其能力。对曹操,识破其计,并 ... [/quote]

周瑜服人考的是小恩小惠. 陆逊服人靠的是当众识破刘备之计. 周瑜开始就得到大家的支持, 是因为开始他就掌权. 陆逊是战中换将, 把军权从孙桓/韩当手里夺出来的, 大家自然会更不服气.

曹操阵营的确比刘备的人厉害. 但周瑜对曹操时, 先后借助了诸葛亮, 庞统, 鲁肃, 阚泽等智士的帮助. 诸葛亮/庞统之流哪个不比荀攸, 程昱厉害? 陆逊对刘备时又有多少人帮助他呢?

另, 周瑜和曹操本在伯仲之间, 你怎么不说周瑜挨曹仁那箭是怎么回事?

2006-5-13 20:34 东山小草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5-13 16:11 发表


周瑜服人考的是小恩小惠. 陆逊服人靠的是当众识破刘备之计. 周瑜开始就得到大家的支持, 是因为开始他就掌权. 陆逊是战中换将, 把军权从孙桓/韩当手里夺出来的, 大家自然会更不服气.

曹操阵营的确比刘备的人 ... [/quote]

陆逊也有他的优势,他当时的年龄比周大

曹操靠了许攸的真投降,陆逊身边没人,刘备身边也没人

周瑜中了箭之后还将计就计哪

演义里的刘备用兵智谋也不能和曹操比

[[i] 本帖最后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5-13 20:37 编辑 [/i]]

2006-5-13 21:24 诚心学习做MOD
小陆是多次劝谏,才会引起孙权不满吧

2006-5-13 22:13 barroco_d
不是同一级别,一个是天下为志,一个是偏安东隅。。。

演义中周瑜也是先让诸葛瑾劝降诸葛亮,不成功后因担心对东吴霸业有害才派人追杀,说明他还是很有容人之心的

2006-5-13 22:16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东山小草[/i] 于 2006-5-13 20:34 发表


陆逊也有他的优势,他当时的年龄比周大

曹操靠了许攸的真投降,陆逊身边没人,刘备身边也没人

周瑜中了箭之后还将计就计哪

演义里的刘备用兵智谋也不能和曹操比 [/quote]

周瑜208年的时候34岁了, 年龄已经不启什么明显的作用了.
周瑜将计就计骗的无非是个曹仁而已, 他对曹操的比分还是没变.
刘备身边也不是一人没有, 至少还有个马良吧. 马良也不能说多厉害, 至少刘备, 关羽失误前他都曾给予劝柬. 即便赶不上程昱也至少是刘晔那个水平的吧.

最后再重复一便, 曹操阵营虽然比刘备雄厚, 但周瑜在赤壁不能代表东吴最高智力水平! 赤壁斗智破曹的多半功劳是诸葛亮的, 要光周瑜估计仗还没打就先病死军中了. :lol:

2006-5-13 22:44 东山小草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5-13 22:16 发表


周瑜208年的时候34岁了, 年龄已经不启什么明显的作用了.
周瑜将计就计骗的无非是个曹仁而已, 他对曹操的比分还是没变.
刘备身边也不是一人没有, 至少还有个马良吧. 马良也不能说多厉害, 至少刘备, 关羽失误 ... [/quote]

40而不惑

曹操让周瑜中箭也是通过曹仁执行的,换言之,周瑜是以评估曹仁的智力水准来用兵,不能就此认为曹操高出周瑜。另外,曹操设计的目的在于让曹仁守住江陵,他设计的目标可是周瑜,但周瑜让他失算了。

马良好象带着布营图去见诸葛亮了

诸葛亮在赤壁只是事事谋在周瑜先,知在周瑜先而已,草船对大局没有影响,东风不借也会自来。

2006-5-13 22:55 天宫公主
那我还说30而立呢, 他都34了怎么才刚立?
让曹仁执行的又怎么样? 周瑜上当就不要找借口, 陆逊上当我肯定不会为他开脱.
东风早晚来? 周瑜病着呢来了又能如何? 诸葛亮虽说给周瑜东南大风三日三夜, 但真正能用的就是头一夜. 第二天下雨, 难道你忘了么? 周瑜要事先不知那天晚上会起风, 从动员到准备, 忙活完了老天也该下雨了. :()

2006-5-13 23:22 东山小草
周瑜早就立了,官当了,家成了,后人也有了
不是在找借口,只是作个对比,实际对手周瑜,曹操以周瑜为对手,结果失算
                                          实际对手曹操,周瑜以曹仁为对手,结果失算,后将计就计
至少说明周瑜不弱于曹操,有可能强于曹操
没说 陆逊不如周瑜,至少陆的官大、寿长、儿孙也比较强,这几点都是明确能分出高下的。
貌似第三天不下的说:qcool+

2006-5-15 10:56 欧阳寒卿
诸葛亮统兵多年也不曾见过他打过像赤壁之战这样像样的战役,机会都给周瑜占尽了。
没办法,天就这样宠爱周郎。

2006-5-15 11:06 夏侯雅伯
[quote]原帖由 [i]barroco_d[/i] 于 2006-5-13 22:13 发表
不是同一级别,一个是天下为志,一个是偏安东隅。。。
[/quote]
周瑜出道的时候,天下群雄逐鹿,连二袁都是“天下为志”,小陆登场,天下已鼎足三分,吴的最高领导人也丧失了祖辈的雄心壮志,大势已去

2006-5-15 11:12 xwhero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5-13 16:11 发表


周瑜服人考的是小恩小惠. 陆逊服人靠的是当众识破刘备之计. 周瑜开始就得到大家的支持, 是因为开始他就掌权. 陆逊是战中换将, 把军权从孙桓/韩当手里夺出来的, 大家自然会更不服气.

曹操阵营的确比刘备的人 ... [/quote]
周瑜服人考的是小恩小惠?哪里来的,程普服周瑜是因为服其才,及其气量;周瑜开始掌权是其能力认可,陆逊众人不服是因为其才能未显示。赤战,诸葛亮与庞统,一个借东风,一个连环计,借东风嘛,的确是诸葛亮,连环计,周瑜也参与了;至于中曹仁的箭,因为周瑜认为对手是曹仁,才中的计,否则,难说。按小说,曹操应略逊周瑜一筹,陆逊与曹操应该在伯仲之间。

2006-5-15 11:31 欧阳寒卿
用人也得有本事去用。
总有些人只看到点,看不到面的。
只看到有人在出谋划策,就看不到周瑜从善如流呢?
领导就要有领导的方式,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

看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除了国力原因诸葛亮本身就没错误了吗?
至少有街亭之失,至少至今仍有人指责他不用魏延袭长安的计谋。

对阵蛮王孟获他能七擒七纵,对阵司马懿就会玩空城计?
偏他就在赤壁之战时能亮显身手?

[[i] 本帖最后由 姬轩 于 2006-5-15 11:45 编辑 [/i]]

2006-5-15 12:09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5-15 11:12 发表

周瑜服人考的是小恩小惠?哪里来的,程普服周瑜是因为服其才,及其气量;周瑜开始掌权是其能力认可,陆逊众人不服是因为其才能未显示。赤战,诸葛亮与庞统,一个借东风,一个连环计,借东风嘛,的确是诸葛亮,连 ... [/quote]

所谓小恩小惠, 是指程普犯错, 他不予追究, 程普并非未其军事才能二折服. 陆逊则是靠自己的实力, 看破刘备的伏兵之计才令大家折服的.
周瑜参与连环计了? 我怎么不知道? 他无非愁眉苦脸地想不出来, 如果一船起火, 余船四散了该怎么办. 然后庞统那边就开始支着了... 这跟借东风那意思差不多, 只是后者情况更紧迫, 把他给急病了.

周瑜对曹操是2:2平, 看不出来他比曹操高明到哪里去. 况且, 曹操也不完全相信二蔡的情报, 不然的话也不会派蒋干二下江南. 至于后来曹操上当, 完全是庞统在那边忽悠的, 跟周瑜没什么关系.

2006-5-15 12:28 xwhero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5-15 12:09 发表


所谓小恩小惠, 是指程普犯错, 他不予追究, 程普并非未其军事才能二折服. 陆逊则是靠自己的实力, 看破刘备的伏兵之计才令大家折服的.
周瑜参与连环计了? 我怎么不知道? 他无非愁眉苦脸地想不出来, 如果一船起 ... [/quote]
"程咨回见父程普,说周瑜调兵,动止有法。普大惊曰:“吾素欺周郎懦弱,不足为将;
今能如此,真将才也!我如何不服!”遂亲诣行营谢罪。瑜亦逊谢。"
这是服其才能;
“周瑜听得干又到,大喜曰:“吾之成功,只在此人身上!”遂嘱付鲁肃:“请庞士元来,为我如此如此。”原来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瑜。统未及往见,瑜先使肃问计于统曰:“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肃以告瑜,瑜深服其论,因谓肃曰:“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肃曰:“只怕曹操奸猾,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决。正寻思没个机会,忽报蒋干又来。瑜大喜,一面分付庞统用计;一面坐于帐上,使人请干。
这里周瑜是不是参与了,什么时候说周瑜无非愁眉苦脸地想不出来?曹操上当,斩蔡张两人,是不是上当了?

2006-5-15 14:06 欧阳寒卿
赤壁之战兵力悬殊可谓过于官渡之战,袁、曹战前,孟德心怀忧虑,而赤壁之战前,公瑾成竹在胸,至少从战略眼光而言,公瑾高于孟德。

2006-5-15 14:13 夏侯敦的妹妹
孫老頭 很討厭陸遜的。。。。。要不伯言怎麽會老年不得志。。。。

2006-5-15 18:11 东山小草
[quote]原帖由 [i]xwhero[/i] 于 2006-5-15 12:28 发表

遂嘱付鲁肃:“请庞士元来,为我如此如此。”原来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瑜。统未及往见,瑜先使肃问计于统曰:“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肃以告瑜,瑜深服其论,因谓肃曰:“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肃曰:“只怕曹操奸猾,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决。正寻思没个机会,忽报蒋干又来。瑜大喜,一面分付庞统用计;一面坐于帐上,使人请干。
这里周瑜是不是参与了,什么时候说周瑜无非愁眉苦脸地想不出来?[/quote]

瑜[color=Red]先[/color]使肃问计于统曰
似乎一开始周瑜确实没想到
不过“一船着火,余船四散”,这也只是庞统的一面之词,貌似诸葛亮也没有主动想起。

2006-5-15 19:28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姬轩[/i] 于 2006-5-15 14:06 发表
赤壁之战兵力悬殊可谓过于官渡之战,袁、曹战前,孟德心怀忧虑,而赤壁之战前,公瑾成竹在胸,至少从战略眼光而言,公瑾高于孟德。 [/quote]

周瑜假途灭虢袭击刘备那次, 去时也是成竹在胸的说... 但回来不久就... :ph34r:

2006-5-15 19:59 东山小草
假途灭虢那次从战略眼光而言并没有问题,所以他和伟大的诸葛亮想到一起去了

2006-5-15 21:56 KVKV
[quote]原帖由 [i]姬轩[/i] 于 2006-5-15 14:06 发表
赤壁之战兵力悬殊可谓过于官渡之战,袁、曹战前,孟德心怀忧虑,而赤壁之战前,公瑾成竹在胸,至少从战略眼光而言,公瑾高于孟德。 [/quote]

两人位置不同
曹操是最高统领,所以露个忧虑样子出来也没什么不妥,反而可以让手下的谋士知道必需绞尽脑汁出谋献策才有胜利的机会
而周瑜是代表主战派的,而且他代表着当时东吴的最高智力,所以他必须装出一付成竹在胸的样子让孙权看到,否则主和派趁机一捣乱,就没戏了

2006-5-17 21:26 北堂吟墨
回复 #31 姬轩 的帖子

多日不上古典....

不同意姬轩兄的想法,1,既然姬轩兄亦能想到周瑜要进西川连马超,那还是承认天下二分魏吴,怎么是我游戏玩多了:ph34r:
2,我恐怕正是这个意思,孙策幼时结识周瑜知其才,因而周瑜刚一登场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周瑜的军师.陆逊他登场时有这个名分吗,一个驸马地位也不能取代都督.
3,何处有周郎之身影?除后献一奇兵计,但是并非起到效用,因为孙策已经在他提出之前想到了.止此一计,仍无体现其价值
4,不要扯到鲁肃身上去,鲁肃是周瑜的朋友,是周瑜引见的,而那时陆逊有什么
5,此说太过幼稚,哪一势力内部不是面和心不和?如果真按[金子会发光]的说法,那东吴之地人才尽出,怎么除了固有几人外没几个为打仗出谋划策的.说白了,那是他们没地位.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周瑜的都督帐的.
6,嗯
7,看看陆逊那时在哪 别说屁了,放了周瑜都听不见.再说东吴战前内部还有什么争论.孙权给周瑜的意思是不服者杀
8,[周瑜要杀诸葛亮从来没给吴蜀关系带来任何不顺利],无语,周瑜要杀诸葛亮,孙刘关系还会好吗,诸葛亮还会绞尽智商气杀周瑜吗,周瑜死了吴蜀关系什么时候好过.后期的吴蜀联盟,其实就是孙权怕亡国罢了.看看后面陆逊有要杀诸葛亮的意思吗,没有.所以这个联盟可以齐心攻击魏国. 赤壁时毕竟那是一个联盟,孙家手下大当家要杀刘家大当家,你看看还有哪里是关系顺利了.

2006-5-17 22:00 风起云涌
赤壁时孙权对周瑜也并不信任,即便在众官面前表现出一副“投降者杀”的决心,但其实心里对战缺乏信心,这也是周瑜极力表现出信心十足的原因。演义中诸葛亮不也是看出了这点才让周瑜再去鼓励一番孙权么?赤壁之战孙权只给了周瑜3万人,看起来好象是吴国所有可调之兵,但赤壁结束没多久,孙权就提兵10万打合肥去了,那多出的8万多人难道是现生出来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周瑜与陆逊的一点区别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