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周瑜与陆逊的一点区别


2006-5-18 10:00 他们叫我刘德华
8万人,我猜,有这么两个可能。
一、在赤壁战役后,广大人民群众见到我军仅以三万人,就战胜了纸老虎那八十万大军,充分体现了以孙权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并集中展现了这支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孙权思想武装起来的、由孙主席亲自缔造、由周副统帅亲自指挥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无敌气概。加上在看到以英俊潇洒的周副统帅作代言人、小乔作形象大使的征兵广告后,被那句“参军就是帅哥遇美女”的广告语所吸引,纷纷投身到革命队伍中去。
(大家知道,江东自古就地广人密,钱多粮丰,再加上旁边的少数民族经常自杀性地造反起义,也提供了不少兵源)。
二、赤壁之战中,曹军里面的原荆州兵、淮扬兵以及其他地方兵等,一共好几十万,怎么能全烧死啊,那些被俘虏的或主动投降的兵,随随便便至少就能有个几万。
所以,我觉得,战后几年中,要扩充几万人的兵源,应该是有可能的。

2006-5-18 14:25 欧阳寒卿
[quote]原帖由 [i]KVKV[/i] 于 2006-5-15 21:56 发表


两人位置不同
曹操是最高统领,所以露个忧虑样子出来也没什么不妥,反而可以让手下的谋士知道必需绞尽脑汁出谋献策才有胜利的机会
而周瑜是代表主战派的,而且他代表着当时东吴的最高智力,所以他必须装出一付成 ... [/quote]


呵呵,大将忧虑,士气必然沮丧的道理你不知道吗?

而且,孟德在听了奉孝、文若分析之后又笑逐颜开,这样你的说法不是不攻自破了吗?

2006-5-18 14:44 KVKV
[quote]原帖由 [i]姬轩[/i] 于 2006-5-18 14:25 发表
呵呵,大将忧虑,士气必然沮丧的道理你不知道吗?

而且,孟德在听了奉孝、文若分析之后又笑逐颜开,这样你的说法不是不攻自破了吗? [/quote]


士气,不光是只看将领的脸色的

如果曹操一直摆出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那奉孝,文若他们还用得着如此卖力地出谋献策么


而且官渡之战中,士气不是决胜的最主要因素
奇策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i] 本帖最后由 KVKV 于 2006-5-18 14:46 编辑 [/i]]

2006-5-18 15:16 欧阳寒卿
[quote]原帖由 [i]KVKV[/i] 于 2006-5-18 14:44 发表
士气,不光是只看将领的脸色的

如果曹操一直摆出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那奉孝,文若他们还用得着如此卖力地出谋献策么


而且官渡之战中,士气不是决胜的最主要因素
奇策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quote]

呵呵,孟德要是结识兄台你,相信早就统一中国了。

每战痛哭出兵,必奏凯歌!

[[i] 本帖最后由 姬轩 于 2006-5-18 15:18 编辑 [/i]]

2006-5-18 16:28 KVKV
[quote]原帖由 [i]姬轩[/i] 于 2006-5-18 15:16 发表


呵呵,孟德要是结识兄台你,相信早就统一中国了。
[/quote]

无语

战场的瞬息万变,根本就没有必胜的方法

[[i] 本帖最后由 KVKV 于 2006-5-18 16:34 编辑 [/i]]

2006-5-18 16:42 方二
[quote]原帖由 [i]他们叫我刘德华[/i] 于 2006-5-18 10:00 发表
8万人,我猜,有这么两个可能。
一、在赤壁战役后,广大人民群众见到我军仅以三万人,就战胜了纸老虎那八十万大军,充分体现了以孙权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并集中展现了这支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孙权 ... [/quote]

江东自古繁荣不假,可惜三国时期比那还要古……

2006-5-18 18:19 夏侯雅伯
大军压境,孙权还要吴国太提醒才把周瑜找回来商量对策,可见猜忌有多么大了

2006-5-19 23:40 北堂吟墨
回复 #71 夏侯雅伯 的帖子

这也是猜忌?...我汗,怎么就没和别人商量对策呢,岂不是对江东众将猜忌到家了.
周瑜一句主战,孙权就下了决断.显然孙权对那班主战武将的信任还是远不如周瑜

2006-5-20 08:33 KVKV
[quote]原帖由 [i]北堂吟墨[/i] 于 2006-5-19 23:40 发表
这也是猜忌?...我汗,怎么就没和别人商量对策呢,岂不是对江东众将猜忌到家了.
[color=Red]周瑜一句主战,孙权就下了决断[/color].显然孙权对那班主战武将的信任还是远不如周瑜 [/quote]

肃曰:“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权叹曰:“[color=Red]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color]。此天以子敬赐我也!但操新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恐势大难以抵敌。”


可以看出,孙权下令迎战,更多的是考虑了他自己的处境,他是不得不战啊

[[i] 本帖最后由 KVKV 于 2006-5-20 08:55 编辑 [/i]]

2006-5-20 13:00 夏侯雅伯
[quote]原帖由 [i]北堂吟墨[/i] 于 2006-5-19 23:40 发表
这也是猜忌?...我汗,怎么就没和别人商量对策呢,岂不是对江东众将猜忌到家了.
周瑜一句主战,孙权就下了决断.显然孙权对那班主战武将的信任还是远不如周瑜 [/quote]
张昭那干投降派影响力比众将官大多了,只不过孙小子本来就没打算降

2006-5-20 14:02 欧阳寒卿
[quote]原帖由 [i]夏侯雅伯[/i] 于 2006-5-20 13:42 发表

不一定,大乔的女儿基因不会差到哪里去 [/quote]

而且孙郎也很俊。

2006-5-20 15:07 北堂吟墨
总感觉基因这个东西在三国时不太靠的住
孙策美姿顏,孙权长什么样....

2006-5-23 09:00 他们叫我刘德华
周瑜和陆逊,代表了两种做人的风格。其中的一种,是以人格魅力来吸引人,其自身的才艺、性格、学识、志向,尤其是在待人接物方面,都能使得其周围的人,象铁屑遇到磁铁一样,紧紧围绕在其周围。当他成功时,大家为之高兴,认为功劳都是他一个人的;当他失败时,不会因此而离开他、低估他;当他落难时,大家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支持他;当他去世时,大家为之悲伤、哭泣。
而另外一种,则是依靠自身的能力和判断,来取得胜利,从来用实际结果来约束大家。在上级面前,傲骨峥峥,不知变通;在平级面前,抱守信条,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在下级面前,坚持纪律,通过严厉的措施来树立权威。
这两个人,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人品学识,都十分让我们敬偑。但是,敬佩不等于接受,当他们与我们同在一个公司里上班时,我们更能接受哪一个呢?
:qoo+

2006-5-24 20:50 北堂吟墨
回复 #79 他们叫我刘德华 的帖子

[quote]
在上级面前,傲骨峥峥,不知变通;在平级面前,抱守信条,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在下级面前,坚持纪律,通过严厉的措施来树立权威。
[/quote]
地位问题,陆逊当时是不得以而为之,而且他的女婿身份怎堪比周瑜孙策的铁兄弟身份.假设周瑜孙策开个玩笑什么的,孙策定不会忌惮周瑜,因为二人基本是平起平坐的关系.要让陆逊和孙权开个玩笑,那就未必了吧.这怎么能作为陆逊对上级不知变通的证据呢?至于下级方面,我说了他当都督是不得已而为知,吴将已经伤亡惨重,甚至怀疑自己的实力,更不能相信当时初为都督无甚地位的陆逊.你能让他不坚持纪律和严厉的措施吗.难道让那班吴将不听指挥,陆逊不闻不问,他们我行我素,继续连败吗.所以这就是陆逊和周瑜所谓地位和威信上的差距.周瑜当了老大,那是孙策主公看中的人才.人人信服,出身可以说比陆逊幸福许多.陆逊当了老大,那是孙权已经被迫无奈,强弩之末负隅顽抗,自然要有严肃的军纪.

2006-5-24 22:35 文♂远
肯定周瑜更胜一筹,看他赤壁之战中几次反间曹操,然后大战时的调度得当,如果调度不得当任前期怎么做工作怎么用计谋都不可能那么完美的战胜曹操,我敢说东吴不论前期还是后期的人物,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做的那么出色

2006-5-27 04:04 maradona
关键是公瑾死的早,伯言生的玩.公瑾有点像阿瞒(全才),伯言比较像孔明.他们同时出仕的话战略,战术应该比较接近.一主政,一掌军,二分天下矣,焉有诸葛之扶蜀

2006-5-27 10:21 xwhero
[quote]原帖由 [i]maradona[/i] 于 2006-5-27 04:04 发表
关键是公瑾死的早,伯言生的玩.公瑾有点像阿瞒(全才),伯言比较像孔明.他们同时出仕的话战略,战术应该比较接近.一主政,一掌军,二分天下矣,焉有诸葛之扶蜀 [/quote]
乱讲,一个八阵图,孔明就能让伯言在里面生孙子,几句话,诸葛亮就会把公瑾打入地狱。二分天下,东吴鼠辈只能在梦里实现。

[[i] 本帖最后由 xwhero 于 2006-5-27 10:30 编辑 [/i]]

2006-5-30 17:48 他们叫我刘德华
原帖由 maradona 于 2006-5-27 04:04 发表
关键是公瑾死的早,伯言生的玩.

陆逊第一次出场,好象也是在孙策刚到江东的时期,比周瑜晚不了多长时间。

2006-5-30 19:15 御名枫
成长需要时间。

2006-5-31 13:24 弱水千秋
强顶周瑜。
伯言小儿何足道哉。守户之犬,其志向顶多与刘璋相若。
亏得孙权还说的出陆逊比周瑜还强一点的话来。唉,吴国怪不得没落啊。

2006-5-31 13:29 弱水千秋
xwhero明显偏见。孔明弄死的周瑜?八阵图退的陆逊?
周瑜中流矢,金疮崩裂。陆逊是因为魏国打过来了,不回去守,和蜀同归于尽啊?

2006-6-1 11:00 spear
应该是性格所决定的吧,感觉周瑜高调,而陆逊低调:lol:

2006-6-1 13:45 夏侯雅伯
[quote]原帖由 [i]spear[/i] 于 2006-6-1 11:00 发表
应该是性格所决定的吧,感觉周瑜高调,而陆逊低调:lol: [/quote]
时局所迫,周瑜必须高调以安人心,防止人才流失,而陆逊保持低调为造国际舆论,以图和平崛起

2006-6-1 18:38 Satan945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周瑜长得比陆逊帅!

2006-6-21 10:52 他们叫我刘德华
陆逊的水平还是有的,只不过和周瑜比起来,风格不一样而已。可能说,是略逊一筹吧,难怪他起个名字叫陆逊呢:lol:

2006-7-31 03:05 无谋何进
陆逊音乐不如周瑜
别的不差

2006-7-31 21:01 薇雨杨枫
[quote]原帖由 [i]zmgo[/i] 于 2006-5-10 16:08 发表
感觉演义中周喻比陆逊略强一筹,陆逊在后期表现一般,几次主动伐魏全部失败,就战刘备时比较风光,但我觉得刘备的军事能力本来就不强。打败军事天才曹操的周喻似乎更厉害。 [/quote]
严重同意:&

2006-7-31 21:15 旖旎从雨
演义里面周瑜志在逐鹿中原岂是江东小儿可比?

更何况还有小乔给周郎拉人气啊.

2006-7-31 21:18 鱼跃龙渊
[quote]原帖由 [i]爱上三国的女人[/i] 于 2006-5-11 11:51 发表
:qoo+孙权很喜欢周瑜么?我一直认为紫髯老头是忌惮他的........

周瑜的英姿气度,不是用战略,能力 能比出来的。:qok+ [/quote]

周郎对小三来说 可不只只是一个烧赤壁的英雄而已

2006-7-31 22:04 shaoshao
陆逊后来没被重用好像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吧,孙权有意打击四大家族

2006-7-31 22:44 wt890920
[quote]原帖由 [i]小隐于林[/i] 于 2006-5-10 12:06 发表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周瑜长得比陆逊帅! [/quote]
不对吧~~~~~~~~~~~~~~~~~:qDD+公瑾和伯言可都是美风姿啊!这个原因觉得有灌水的嫌疑啊!

2007-6-6 10:52 弱水千秋
[quote]原帖由 [i]findhorse[/i] 于 2006-5-11 11:31 发表
周瑜可是孙策级的,是“争天下”的人才
陆逊么,是孙权级的,是“守江东”的人物 [/quote]

深得吾心!

周郎成就的是大天下的理念。
可惜被魯子敬偸換成了小東吳。
呂蒙倒是做的好,可惜了小仲謀的淺見。
陸遜么,不談也罷。

2007-6-6 16:29 子卿
周瑜相对的个人魅力更大一些

2007-6-6 16:34 海客瀛洲
[quote]原帖由 [i]findhorse[/i] 于 2006-5-11 11:31 发表
周瑜可是孙策级的,是“争天下”的人才
陆逊么,是孙权级的,是“守江东”的人物 [/quote]

中国人最不认真--借用菜先生的名言 周瑜的时代和陆逊时代的阶级斗争和国际形势相同吗?就好像 今时今日国民党再叫嚣反攻大陆现实吗?

[[i] 本帖最后由 海客瀛洲 于 2007-6-6 16:35 编辑 [/i]]

2007-6-7 11:25 xiaomatu
并非完全是为人处世的缘故啊,时也势也。周郎与孙策相交,早已名声在外,又得孙策临终托孤,因此要故意显得谦虚谨慎一点。陆逊之前默默无闻,所以没有孙权尚方宝剑恐怕是真的镇不住下面那些人,就像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一样,等打了胜仗下面的人自然就服了,这时在装谦虚不迟。

2007-6-7 11:37 冒牌
[quote]原帖由 [i]夏侯雅伯[/i] 于 2006-5-20 13:42 发表

不一定,大乔的女儿基因不会差到哪里去 [/quote]
大桥是妾,陆逊娶的不见得是大桥的女儿

2007-6-7 13:31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他们叫我刘德华[/i] 于 2006-5-10 11:00 发表
昨晚睡觉时在半梦半醒间,突然发现周瑜与陆逊的一点区别了。
同样是军事支柱,国之栋梁,为什么孙权相当喜欢周瑜,却不喜欢陆逊呢?
我觉得,这要从两个人的性格和做人来说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两个同样是很年轻的时候就被封为大都督,统管手下那么多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大家一开始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而这时,两个人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周瑜很会做人,在严明纪律的同时,十分尊重那些老同志,特别是军中的灵魂人物程普。后来搞得程普是对周瑜推崇备至,说跟他相处,就象是在喝美酒。周瑜八面玲珑,很会做人,而且善于对待上司和下属。所以不论是孙权,还是军中的将士,对他都十分敬服。
相比之下,陆逊还没有去时,就让孙权当众给自己偑剑;刚到军中时,也不和大家交往,动不动就拿出孙权送的剑,说要军法从事。单纯地依靠这种命令式的方法来统管大家。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两个人的处世方法就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现代社会企业中,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之间相处的时候,要严重借鉴的地方。人都是要互相尊重的,不能光指望行政命令来压制别人,这样,就算你暂时赢得别人8小时以内对你的服从,但你失去了一大堆朋友。在你困难的时候,就象陆逊那样,墙倒众人推,而不是象周瑜去世时那样,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之悲痛。[/quote]

楼主恰恰搞反了。
对于孙权这样的领导来说,很显然是更喜欢陆逊而要提防周瑜。
为什么?
周瑜、陆逊二人都是名将(先不讨论他们军事能力谁高谁低),象周瑜那样又有能力、人缘又好的,很可能威胁到孙权自己的地位。而陆逊那样有能力、人缘却一般的,就比较能让孙权放心了(想想萧何为什么要故意贪污)。可惜陆逊后来年纪大了头脑不清醒,没能坚持自己早年的优良作风。
诸葛亮在这个问题上就和年轻时的陆逊有同样的风格。常常有人说诸葛亮只适合做军师,作为领导没有刘备那样的亲和力。其实以诸葛亮的头脑何尝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哪?只不过诸葛亮深知一个组织只能有一个“第一人”而已(想想奥贝斯坦的理论),又对刘家忠心耿耿,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刘备唱红脸而诸葛亮唱黑脸,就以为诸葛亮不适合做领导。上当了!而且诸葛亮一直把这个优良作风坚持到底,没有象陆逊那样晚节不保。

2007-6-10 13:37 轩辕是黄帝
[quote]原帖由 [i]欧阳寒卿[/i] 于 2006-5-12 21:19 发表


呵呵,何以见得周瑜是争天下的失败者?
至少在周瑜有生之年东吴疆界一直在扩张发展,只不过天不予寿而已。
无论演义中如何拿周郎陪衬小诸,也没见到小诸在战场上赢过周郎,更不曾看到周郎的任何失利。
凭 ... [/quote]
看过演义吗?没听说过"周郎设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吗?没看演义里说"即生瑜,何生亮"吗?看过演义的这些应该都懂吧?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只和你说演义

2007-6-15 16:00 kelin1983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5-13 16:11 发表


周瑜服人考的是小恩小惠. 陆逊服人靠的是当众识破刘备之计. 周瑜开始就得到大家的支持, 是因为开始他就掌权. 陆逊是战中换将, 把军权从孙桓/韩当手里夺出来的, 大家自然会更不服气.

曹操阵营的确比刘备的 ... [/quote]


如果你直接承认周瑜和曹操伯仲之间,该不会认为陆逊比曹操还强吧?

那这样也不用讨论了。曹操在演义里是败了不少,但是他的用兵能力在演义的天下里也只有司马、诸葛可比了。你既然都认为周瑜也是那个级别,那陆逊根本不用比了。

2007-6-15 16:25 爱上三国的女人
[quote]若论演义, 周瑜自孙策死后, 从来没有开辟过一寸土地. 而无论是东吴建国战, 还是赤壁之战, 周瑜都没有独当一面完成任务过: 想想赤壁没有诸葛亮行么? 风向问题周瑜还没曹操想到的早, 打南郡周瑜还中曹操的锦囊妙计挨曹仁了一箭. 而陆逊无论是灭关羽还是败刘备, 都代表了当时东吴阵营的最高智力水平. 周瑜和陆逊的另一直接比较就是对诸葛亮的问题. 事实证明周瑜和陆逊无论谁和诸葛亮斗智都不是对手. 可是周瑜还非耍小聪明要和诸葛亮比一比, 屡战屡败还要屡败屡战. 陆逊则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吴国的国力有限, 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更理智的判断. 周瑜知进而不知退, 陆逊知进知退, 谁更理智就很明显了.[/quote]

首先演义别拿出来比,听听那种借东风的论调就觉得可笑。再次……我看了这页公主的帖子,显然看演义过了头,不要拿消遣的东西来比历史上的他们,跟胡说八道没有两样。


[/quote]那我还说30而立呢, 他都34了怎么才刚立?
让曹仁执行的又怎么样? 周瑜上当就不要找借口, 陆逊上当我肯定不会为他开脱.
东风早晚来? 周瑜病着呢来了又能如何? 诸葛亮虽说给周瑜东南大风三日三夜, 但真正能用的就是头一夜. 第二天下雨, 难道你忘了么? 周瑜要事先不知那天晚上会起风, 从动员到准备, 忙活完了老天也该下雨了[/quote]

又来了,我就不多评论你的理论了,不过还是要诧异一下,为啥要找一些无谓的细枝末节来挑剔周瑜,难道年龄之于一个人也有错么?
而且如果你说公瑾34才立,那么我得提醒你一下,你一定要那演义来说,那么也请看看演义前一部分(好多年了,具体哪回还真忘记了),就有周瑜初次出场的片段,这时的周瑜才17岁。

2007-6-15 16:32 爱上三国的女人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5-13 16:11 发表


周瑜服人考的是小恩小惠. 陆逊服人靠的是当众识破刘备之计[/quote]:angry:


什么叫小恩小惠,肚量和气质是没办法搞点小动作就得到大家认可的。而且,如果你指宽厚待人,折节容下是小恩小惠,那么一辈子都能坚决贯彻这点“伎俩”的人是贤人了。:angry2:

再次,说到陆逊,他是四大豪族之后,首先上台就有家族势力撑着,可是周瑜,也没什么家族北京,自东吴草创就自愿招募兵马,捐献草粮,跟着四处征战,他能服人,不仅靠的是他的肚量也靠的他的功绩和资历:angry2:

2007-6-16 19:56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爱上三国的女人[/i] 于 2007-6-15 16:25 发表
首先演义别拿出来比,听听那种借东风的论调就觉得可笑。再次……我看了这页公主的帖子,显然看演义过了头,不要拿消遣的东西来比历史上的他们,跟胡说八道没有两样。
[/quote]

这里是古典小说区,拿演义出来谈是很正常的事。

2007-6-17 09:15 冒牌
[quote]原帖由 [i]爱上三国的女人[/i] 于 2007-6-15 16:32 发表
:什么叫小恩小惠,肚量和气质是没办法搞点小动作就得到大家认可的。而且,如果你指宽厚待人,折节容下是小恩小惠,那么一辈子都能坚决贯彻这点“伎俩”的人是贤人了。

再次,说到陆逊,他是四大豪族之后,首先上台就有家族势力撑着,可是周瑜,也没什么家族北京,自东吴草创就自愿招募兵马,捐献草粮,跟着四处征战,他能服人,不仅靠的是他的肚量也靠的他的功绩和资历[/quote]
演义里有周瑜宽厚待人,折节容下的记载?遗憾,俺只能看到他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表现。
至于说周瑜自东吴草创就自愿招募兵马,捐献草粮,有这情节么??

2007-6-19 22:20 coolcool
陆逊是文官出生,周豫起码还带兵出击。

2007-6-20 00:55 爱上三国的女人
[quote]原帖由 [i]益德张[/i] 于 2007-6-16 19:56 发表


这里是古典小说区,拿演义出来谈是很正常的事。 [/quote]

那就别对俺们周瑜人生攻击,什么小恩小惠,不尊重古人:angry2::angry:

2007-6-22 15:15 了了ly
只好做野史来把玩了,正史未见如是说。。。

2009-7-23 08:57 霹雳火裴元庆
人品方面,前者儒雅,后者谦逊。

2009-7-28 20:24 cljzb
心态

2009-7-28 20:28 李廣
感覺上伯言跟周的智謀沒多大分別
就是管理方式有差異
伯言處事太直接了
就以他反對孫權立太子之事為例
他處事太直,才落得如此下埸

2010-3-3 23:59 zhcrystal312
回复 #27 欧阳寒卿 的帖子

陆逊登场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赤壁之战了,那个时候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孙权也稳固了江东,试说以江东之力可以敌国中原百万之师???虽然曹操新败,但是周瑜打江陵都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了,更不用说去逐鹿中原,而且那个时候有周瑜担任大都督,没有陆逊什么事儿的,所以说陆逊是生不逢时。。。

2010-3-4 00:02 zhcrystal312
回复 #103 冒牌 的帖子

三国演义的话你也信?

2010-3-4 00:19 zhcrystal312
回复 #77 xwhero 的帖子

这个世界还真的有八阵图???:hz1005:

2010-3-4 20:52 吃饭猛喷罗大傻
主要是孙权到了垂暮之年,对陆逊不放心了,怕儿子们将来驾驭不了,即使周瑜活到那时,也一定会受到猜忌的。

2010-3-4 21:48 superrl
孙家的天下是孙策打,周瑜也有帮忙,而且周瑜是孙策拜把子
就算孙权继位,周瑜也是老大哥
陆逊,孙策的女婿,而且孙权貌似不待见孙策的后代
P.S正史里,唯独周瑜把孙权当土皇帝对待,所以,估计周瑜不管在小集团还是大集团,始终把自己当王佐之才

2010-3-5 14:49 shicanhui
《三国演义》太出名了、太出彩了,所以讨论三国人物功过得失有的人用“接近史实的”材料,有的人引用《三国演义》上的东西,有的兼而有之。所以很难讨论。至于别的乱世很少有这种现象(隋唐演义也难以有这种效果)。

2010-3-5 15:00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 [i]爱上三国的女人[/i] 于 2007-6-20 00:55 发表


那就别对俺们周瑜人生攻击,什么小恩小惠,不尊重古人:angry2::angry: [/quote]

虽然晚了好多年,但我还是穿越过来挺你啦~

咱们不要跟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比,他是人中之妖(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简称人妖~:hz1018:

2010-3-6 21:52 付昭霄
区别就是长的不一样。:hz1022::hz1022::hz1022:

2010-3-7 12:09 凤凰河传说
其实楼主对两个人的性格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应该说,这样的特点在史实里体现的更明显一点

还有,小说毕竟是有理想化的一面,其实周瑜这样的下属,真正是会让领导眼皮跳的。

2010-3-20 00:40 漫步莱茵
[quote]原帖由 [i]zmgo[/i] 于 2006-5-10 16:08 发表
感觉演义中周喻比陆逊略强一筹,陆逊在后期表现一般,几次主动伐魏全部失败,就战刘备时比较风光,但我觉得刘备的军事能力本来就不强。打败军事天才曹操的周喻似乎更厉害。 [/quote]
“刘备军事才能不强”说的是演义还是历史?演义里刘备就是一窝囊废,除了哭什么都不会。历史上的刘备可是一牛X人物。
演义和历史唯一相通的地方是:刘备是汉末至三国时代第一奸诈虚伪的小人(纯属个人观点,呵呵)。:hz1026:

2010-3-20 00:48 漫步莱茵
[quote]原帖由 [i]欧阳寒卿[/i] 于 2006-5-13 16:05 发表


你想一下,曹操是靠谁打赢了袁绍,相比之下东吴有什么名将给周瑜用啊?

再说,吴国后期有能力的将领也不少啊。

本帖最后由 姬轩 于 2006-5-13 16:10 编辑 ] [/quote]

吴国中后期有能力的将领当中,有不少在周瑜时代就在东吴军中了啊。
伯言自己就是一个,还有火攻大破曹丕的徐盛、后期老当益壮勇退魏军的丁奉......难道说,这些都跟吕蒙一样,是“成长型”武将?

这年头有学术界有“学霸”,演艺界有“戏霸”,我看公瑾就是一“军霸”,有他在上头压着,谁也出不了头。他一个英年早逝,就纷纷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了:hz1018: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周瑜与陆逊的一点区别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