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大逃杀>,为什么逼迫我们成人?


2006-5-9 19:32 stopisneo
<大逃杀>,为什么逼迫我们成人?

大逃杀.日本20世纪末,的一部黑色暴力电影.
导演深作欣二,反派人物的主演,居然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宗师,北野武导演.有点感觉象乔丹去华盛顿奇才当经理,很难分清北野在影片中的作用.
影片讲述了一个奇怪的故事,一个班级的42名学生,并随机挑选出来,参加一个死亡游戏.在荒岛上,互相杀戮,只有最后一个生存者才能离开这个岛屿.不然脖子上的项圈就会爆炸.
班上有一对小情人,七原和典子,他们两个人最后都逃了出来.
电影主要是用荒诞的情节反衬现实社会的荒诞.
越来越多的竞争,越来越冷漠的人际关系,使得我们生活的社会变得象那个荒岛一样残酷,诡秘.所有指引和领导我们生活和前进方向的只有一个东西,成功!
电影用极端的成功-生存来表达这一切.面对成功和生活,我们将如何选择?什么样的人,或者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在这样的生活里成功和生存?
杀戮已经是规则化,合理化.习惯话.这样的思路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疯狂.
喜欢杀人,或者毫不犹豫地去杀人的毕竟是非常的少数.电影准确表达了这些,却更突出表现了,在大规则下,个人的善良是多么渺小和脆弱.这样的力度和方式,已经足够构架出一个丰富的内容.
更重要的部分是,影片里面没有绝对的反派.这个规则的代言人,北野老师,残酷,严肃.却又温情,文雅.他要的是,教育和逼迫这些孩子尊重成人,尊重成功,成为成人.电影结束部分,北野一个人站在操场上做操,动作笨拙,认真,可笑.是影片嘲笑和怜悯了那些被规则束缚,却又竭力维护规则的可怜人.
这样的巧妙构思,在电影里几乎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和命运,都演变成了不同的人生遭遇.有为了不屠杀同学,自杀的.有起身反抗这命运,拒绝杀人,而被杀的,有为了保护暗恋对象,却被对方杀害的.也有学恐怖分子,要炸指挥大楼的.
最后,导演也浪漫理想主义了一把,把善良勇敢的典子和七原送出荒岛.尽管如此,这个HAPPYEND并没有影响影片的现实批判意义.
片中大量的暴力镜头,每一段都在刺激着观众的思想.这个片子的暴力镜头有个重大的特点,就是死亡时期特别长,一般用枪杀一个人,要用掉10发以上,甚至到30发左右的子弹.就是说要在对方身上扫射两遍,或者点射到你对枪声麻木.在这些子弹的使用过程中,被射击人还要不断扭动,说话,和反扑.虽然有点儿戏的成分,却相对增加了暴力的震撼.杀人不是容易的事,并不是如其他故事中告诉你的,抠动扳机,痛苦就结束了,杀人只是新的痛苦的开始.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电影说的明白的,电影隐藏也在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规则为什么要杀人?为什么逼迫我们成功?这个规则的制定者是电影里看不见的政府,还是我们自己每个人,或者是那些"成人"?
我们为什么要成人?成功?
:qP+

2006-5-9 19:35 stopisneo
:qDD+只写了这么点啊?失败啊.原来以为可以写得很长地.

2006-5-9 19:41 谷风及雨
几年前大学宿舍的时候看的   栗山千明从这本开始走了恐怖路线  还有灯塔那个MM  忘了是谁 感觉最漂亮了  可惜MD被那个SB戴眼镜的搞的自相残杀

2006-5-9 19:55 klause
日本人绝对变态,这种电影怎么能放在影音经典里说呢?:qok+

2006-5-9 20:02 谷风及雨
:qoo+怎么不能说?

2006-5-9 20:05 klause
什么是经典?

2006-5-9 20:33 谷风及雨
1个名字而已

2006-5-9 20:37 lilis
看过怨咒系列,但这片子看过介绍多次,一直不敢看。

2006-5-9 20:39 klause
1个名字而已 有什么不敢

2006-5-9 20:43 lilis
鬼片的恐怖和这种深刻反映人性丑恶面的恐怖不同。

2006-5-9 21:13 漂泊江南
这片子有几年了吧!
看完后到没感觉出血腥,而是震撼!它反应的人性不仅仅是丑恶的一面,还有人与人之间真情。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一届胜出的那个人和他的女友。好人啊,绝对的好人。

2006-5-9 22:23 鲍伯 . 迪伦
[quote]原帖由 [i]klause[/i] 于 2006-5-9 19:55 发表
日本人绝对变态,这种电影怎么能放在影音经典里说呢?:qok+ [/quote]

或者你可以在版内找找,不少好文章所写的电影,绝对比大逃杀更变态核突。
说血肉横飞,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电影,此片不过是主题比较荒旦;但说到主题荒唐,此片却又不是最荒唐的,怎么能是"绝对"?
有些电影在给官感冲击同时,也有内里的意义;这和今日荷利活那些只管让观众恶心的恐布电影,大大不同。

2006-5-9 23:38 老虎
恩,说实话也不能叫恐怖,反正感觉里面的MM都很漂漂:q((+

2006-5-9 23:51 大头笨笨
[quote]原帖由 [i]老虎[/i] 于 2006-5-9 23:38 发表
恩,说实话也不能叫恐怖,反正感觉里面的MM都很漂漂:q((+ [/quote]


:rolleyes:不过类型比较雷同

2006-5-10 00:12 谷风及雨
[quote]原帖由 [i]大头笨笨[/i] 于 2006-5-9 23:51 发表



:rolleyes:不过类型比较雷同 [/quote]
最有个性就是演千草的栗山千明,感觉最舒服的是灯塔救七原的内海幸枝

2006-5-10 00:13 谷风及雨
还有貌似演光子的柴崎幸现在日本有点红

2006-5-10 11:40 klause
[quote]原帖由 [i]鲍伯 . 迪伦[/i] 于 2006-5-9 22:23 发表


或者你可以在版内找找,不少好文章所写的电影,绝对比大逃杀更变态核突。
说血肉横飞,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电影,此片不过是主题比较荒旦;但说到主题荒唐,此片却又不是最荒唐的,怎么能是"绝对"?
... [/quote]
不敢苟同。文字好不代表意旨好,看足下的言辞 ,这也许是一种麻木。由此衍生的很多东西,可以算精神污染的范畴了。

此外,关于日本人变态是不是绝对的,早有公论,不必疑问。

最能反映此片的恰恰是LZ的文字题目,<大逃杀>,为什么逼迫我们成人? ,成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恐怕是最避讳的,尤其是当意识已经被完全剥夺毫无个性并受到原始欲求比如血腥暴力虐杀的左右时,恐怕看过之后成为的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正常人了。


[quote]引用:

鬼片的恐怖和这种深刻反映人性丑恶面的恐怖不同。[/quote]

此片战争不战争,现实不现实,恶搞不恶搞,完全是病态的YY,脱离实际自我渲染的丑恶,远比吹毛求疵般找到的优点更刺目。:q(+

[[i] 本帖最后由 klause 于 2006-5-10 11:42 编辑 [/i]]

2006-5-10 12:09 lilis
[quote]原帖由 [i]klause[/i] 于 2006-5-10 11:40 发表
此片战争不战争,现实不现实,恶搞不恶搞,完全是病态的YY,脱离实际自我渲染的丑恶,远比吹毛求疵般找到的优点更刺目。 [/quote]
影片本来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夸张一点不奇怪,况且根本不算很夸张。

2006-5-10 13:21 雷动于九天之上
[quote]原帖由 [i]谷风及雨[/i] 于 2006-5-9 19:41 发表
几年前大学宿舍的时候看的   栗山千明从这本开始走了恐怖路线 [/quote]

看栗山千明的走势, 似乎再次证明了章子仪路线的正确. 在大导演大制作里当小配角, 也胜过在国产片小制作里挑大梁. 自从出演了"杀死比尔", 她好象也成了"国际影星"了.

不过, 她98年就出演了"死国", 在里面扮演一个死而复活的幽灵, 这在"大逃杀"之前罢.

2006-5-10 13:39 老虎
不敢苟同。文字好不代表意旨好
-------------------------------------------------------------------------------------------
什么样的意旨算是好的意旨呢?


由此衍生的很多东西,可以算精神污染的范畴了。
--------------------------------------------------------------------------------
如何界定精神污染是个问题。即便自己认定那是一种污染,大可弃之不看,不用强迫别人遵从自己的标准。


此片战争不战争,现实不现实,恶搞不恶搞,完全是病态的YY,脱离实际自我渲染的丑恶,远比吹毛求疵般找到的优点更刺目
--------------------------------------------------------------------------------------------------------------------------------------------------
可惜不是纪录片,电影基本都是yy出来的。
本区比较开放,除了无关内容被排除外,接受各种文化和思想,不认同绝对的对错之分。

[[i] 本帖最后由 老虎 于 2006-5-10 13:54 编辑 [/i]]

2006-5-10 20:40 大头笨笨
:()这片子我是不喜欢的……
同意YY的说法……

但还是颇具震撼力的

2006-5-10 21:53 鲍伯 . 迪伦
同老虎一问,甚么旨义才是好?
日本人是BT我没异义,此片YY我也没异义。问题是,外国有更BT的,更YY的,所以世事是无"绝对"的。
此片说的是人性丑陋,不过表现方式过于极端。电影本身就是YY世界,早年荷利活还不断有大美国主义YY片呢。
就因为歌影视本身就没有数学式的"对""错",甚至乎"好""坏"也纯属个人观点,本区就如老虎所说一样,尽量接纳不同的思想。

2006-5-11 05:54 饭富昌景
恐怖片中,我最喜欢的还是1974年的驱魔人和1980年的闪灵

2006-5-11 20:43 寂寞的烟
绝对非常精彩的片子    没看过的看一遍  灯塔里吃饭中毒那段最精彩。。。。

2006-5-11 21:42 fangtiger123
看了开头一点点就没看了,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

2006-5-12 21:53 雅霖
看完电影的感觉是,先害怕,再流泪······
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悲伤中
北野武,最喜欢花火

2006-5-13 08:55 无与伦比
锅盖和手电筒。。。。。。。。。(希望我没记错撒)

2006-5-14 17:53 puyo
大逃杀看得我一头雾水....

2006-5-17 10:06 zmgo
我没看过(落伍了)。
说的这么好,找机会一定要看看。

2006-5-18 21:02 大鹏
你说的这个应该是第2部,应该还有第一部但没看,灯塔那段死的是最快的了,充分显示了人之间的不信任啊,哎一分几个PLMM都死光了,5555555

2006-5-18 21:17 无与伦比
大家看下这个帖子 ....<<大逃杀de含义>>(挽歌I 挽歌II 挽歌III 含义)[望加精][精品]  
[url]http://post.baidu.com/f?kz=55033360[/url]

2006-6-28 23:08 油条作油灯
大逃杀1最好

2006-7-3 03:22 朱红泪
人之间的信任到底有多少......
有一个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第一届的那个胜出者总是说自己是什么什么的儿子,不知道有何暗示....

2007-1-3 17:48 pjyhl82
"大逃杀"是香港的译名,广东话说"大逃杀"和"大屠杀"的音是一样的,为了一语双关吧,还有一个名字,叫"东京圣战"不知道是台湾还是国内译的

2007-1-3 19:05 可爱小马驹
连黄金甲这样的东西都可以进来充经典,大逃杀这样的绝对经典影片咋就不能进来了?

2007-5-12 19:55 偷心猎人
第一次大逃杀给人震撼太大,真有点承受不了。

2007-5-12 20:07 中庸
每个人死的时候都有类似于挽歌的一句话,觉得很不错,而且很具有概括性。

光子在里面是变态中的一个,也是给我影响最深刻的一个,挺恐怖的,但有让人有那么一点点同情。

2007-5-26 20:18 悲风鸷
绝对的经典影片

漫画版相对拖沓了,不过对重要人物的刻画也非常清晰,少儿不宜

2007-5-27 01:03 无弦琴
好片,一震撼,二的主题曲不错……

2007-5-29 10:37 孔雀王
[quote]原帖由 [i]谷风及雨[/i] 于 2006-5-9 19:41 发表
几年前大学宿舍的时候看的   栗山千明从这本开始走了恐怖路线  还有灯塔那个MM  忘了是谁 感觉最漂亮了  可惜MD被那个SB戴眼镜的搞的自相残杀 [/quote]

灯塔MM自然是内海幸枝最漂亮了,这片其实蛮养眼的,MM贼多...

2007-6-2 20:55 索虾王
看过了,不错!

2007-7-14 15:57 秦楚荒夕
个人看完后觉得大逃杀此片其实还是挺平凡的,只是很好奇那个很强的曾参加过大逃杀的男生,他号称他是医生的儿子是厨师的儿子还是水手的儿子……为什么人家只有双亲他有三亲

2007-7-15 08:40 朱红泪
[quote]原帖由 [i]秦楚荒夕[/i] 于 2007-7-14 15:57 发表
个人看完后觉得大逃杀此片其实还是挺平凡的,只是很好奇那个很强的曾参加过大逃杀的男生,他号称他是医生的儿子是厨师的儿子还是水手的儿子……为什么人家只有双亲他有三亲 [/quote]
和余想的一样呢。余估计这是他的一种自我暗示手段,或者说自我催眠,原因是他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只好不停地告诉自己是XX的儿子来增强信心罢

2007-7-15 09:19 悲风鸷
[quote]原帖由 [i]朱红泪[/i] 于 2007-7-15 08:40 发表

和余想的一样呢。余估计这是他的一种自我暗示手段,或者说自我催眠,原因是他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只好不停地告诉自己是XX的儿子来增强信心罢 [/quote]
在船上就不可以当水手或者厨师了?:doubt:

2007-7-15 09:50 朱红泪
[quote]原帖由 [i]悲风鸷[/i] 于 2007-7-15 09:19 发表

在船上就不可以当水手或者厨师了?:doubt: [/quote]
:doubt:悲风的意思应该是在船上也可以做厨师和医生吧。
要这么想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洁净,这好像和厨师的油腻环境背道而驰。所以余觉得这更像他的一种自我催眠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