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求教南朝宋武帝刘裕年轻时的传奇。


2006-2-4 21:54 ironsov
我正在构思一篇关于淝水之战的小说,意欲将之牵扯进其中,苦于这段时期关于他的历史记载,能找到的不甚详细,特请诸位不吝赐教。

2006-2-4 22:29 西晋羊牯
以前看过一古体小说,刘裕二十多岁以前还是个流浪汉,靠卖鞋为生(姓刘的皇帝发家前都喜欢卖鞋?)

2006-2-5 08:17 apes
建议lz看看资治通鉴。

2006-2-5 08:59 寄奴
资治通鉴:
初,彭城刘裕,生而母死,父翘侨居京口,家贫,将弃之。同郡刘怀敬之母,裕之从母也,生怀敬未期,走往救之,断怀敬乳而乳之。及长,勇健有大志。仅识文字,以卖履为业,好樗蒲,为乡闾所贱。刘牢之击孙恩,引裕参军事,使将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馀人。

2006-2-5 09:42 绝世天骄
黄易的<边荒传说>写的淝水之战已经是无法超越的高峰了~~

2006-2-5 10:38 yjz99s1
[quote]原帖由[i]绝世天骄[/i]于2006-02-05, 9:42:50发表
黄易的<边荒传说>写的淝水之战已经是无法超越的高峰了~~ [/quote]
不要妄自菲薄
其实只要能写出自己的水平就好了

2006-2-5 11:10 米兰之王
[quote]原帖由[i]绝世天骄[/i]于2006-02-05, 9:42:50发表
黄易的<边荒传说>写的淝水之战已经是无法超越的高峰了~~ [/quote]
那也叫颠峰???

2006-2-5 12:07 绝世天骄
<边荒传说>是我看到的水平最高的武侠小说

2006-2-5 22:45 oblivion
一个人追着几千土匪,以纯步兵一路北伐打进长安,少有的大牛啊

2006-2-5 23:46 ranger
[quote]原帖由[i]绝世天骄[/i]于2006-02-05, 9:42:50发表
黄易的<边荒传说>写的淝水之战已经是无法超越的高峰了~~ [/quote]
边荒写淝水之战不到一章。气势都没写出来、对苻坚淝水之战的反面主角没有一点刻画。

2006-2-5 23:50 ranger
[quote]原帖由[i]oblivion[/i]于2006-02-05, 22:45:43发表
一个人追着几千土匪,以纯步兵一路北伐打进长安,少有的大牛啊 [/quote]
也不一定是吹牛。
不过一定有用计谋。而且很有可能是见不得人的计谋。

2006-2-5 23:58 ptcn
SINA的“大话春秋”里有个《南北朝之魏宋崛起》系列连载,可能和楼主的题目是重合的。链接:

[url=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url]

2006-2-7 17:15 弓骑步
[quote]原帖由[i]绝世天骄[/i]于2006-02-05, 12:07:58发表
<边荒传说>是我看到的水平最高的武侠小说 [/quote]
噫,子不闻世上有金庸乎?

2006-2-8 08:56 apes
[quote]原帖由[i]ptcn[/i]于2006-02-05, 23:58:41发表
SINA的“大话春秋”里有个《南北朝之魏宋崛起》系列连载,可能和楼主的题目是重合的。链接:

[url=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url] [/quote]
看了看这个连载,感觉没有把前秦灭亡前的悲壮色彩写出来,有些遗憾。不过这个连载主要写魏宋,其他各国的事倒是不用做太多渲染。

2006-2-8 11:02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弓骑步[/i]于2006-02-07, 17:15:08发表
噫,子不闻世上有金庸乎?  [/quote]
兄弟是不是没看过金庸小说?得借了看看哈

2006-2-8 11:04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apes[/i]于2006-02-08, 8:56:18发表
[quote]原帖由[i]ptcn[/i]于2006-02-05, 23:58:41发表
SINA的“大话春秋”里有个《南北朝之魏宋崛起》系列连载,可能和楼主的题目是重合的。链接:

[url=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url] [/quote]
看了看这个连载,感觉没有把前秦灭亡前的悲壮色彩写出来,有些遗憾。不过这个连载主要写魏宋,其他各国的事倒是不用做太多渲染。 [/quote]
感觉前秦之亡很大程度上也是运气不好

当然,这是蒲坚把氐人迁出关中等措施留下的大患;不过在具体过程中还是运气太不好了,比如就要渴死姚苌的时候天降大雨;猛将毛当、石越、杨定等很莫名其妙地一战即败、即死;关中当年大旱,人相食等

2006-2-8 11:57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i]apes[/i]于2006-02-08, 8:56:18发表
[quote]原帖由[i]ptcn[/i]于2006-02-05, 23:58:41发表
SINA的“大话春秋”里有个《南北朝之魏宋崛起》系列连载,可能和楼主的题目是重合的。链接:

[url=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url] [/quote]
看了看这个连载,感觉没有把前秦灭亡前的悲壮色彩写出来,有些遗憾。不过这个连载主要写魏宋,其他各国的事倒是不用做太多渲染。 [/quote]
没有什么悲壮不悲壮之说吧,他很快的统一了多民族的北方,还没有进行好民族融合就崩溃了,仅此而已.崩溃的原因前秦在于一场大败,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则是因为亚历山大的死.

2006-2-9 08:34 apes
[quote]原帖由[i]平生最爱周公瑾[/i]于2006-02-08, 11:57:28发表
[quote]原帖由[i]apes[/i]于2006-02-08, 8:56:18发表
[quote]原帖由[i]ptcn[/i]于2006-02-05, 23:58:41发表
SINA的“大话春秋”里有个《南北朝之魏宋崛起》系列连载,可能和楼主的题目是重合的。链接:

[url=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url] [/quote]
看了看这个连载,感觉没有把前秦灭亡前的悲壮色彩写出来,有些遗憾。不过这个连载主要写魏宋,其他各国的事倒是不用做太多渲染。 [/quote]
没有什么悲壮不悲壮之说吧,他很快的统一了多民族的北方,还没有进行好民族融合就崩溃了,仅此而已.崩溃的原因前秦在于一场大败,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则是因为亚历山大的死. [/quote]
我觉得前秦崩溃主要是因为氐人汉化程度太低,当时的胡人只知道如何打江山,不懂得如何巩固江山。
汉人惯用的权术阴谋、钩心斗角、铲除异己等安内手段,当时的胡人基本上都不太会。16国时期的胡人只学到了汉人的表面功夫,懂得模仿汉人的制度,但汉人博大精深的政治手腕,却是他们尚未学会的。胡人的骨子里还是率直、豪爽的天性,不太会算计人。所以前秦皮氏明知慕容氏和姚氏不跟自己一条心,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对付他们,只能采用宽大的包容、拉拢、安抚政策,这样一来前秦崩溃就不可避免了。
换成是汉高祖、明洪武肯定会想办法杀尽慕容氏和姚氏,换成是宋太祖也会想办法夺去慕容氏和姚氏的兵权,而皮坚却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2006-2-9 11:05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6-02-08, 11:04:42发表
[quote]原帖由[i]apes[/i]于2006-02-08, 8:56:18发表
[quote]原帖由[i]ptcn[/i]于2006-02-05, 23:58:41发表
SINA的“大话春秋”里有个《南北朝之魏宋崛起》系列连载,可能和楼主的题目是重合的。链接:

[url=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http://forum.cul.sina.com.cn/?43:1149[/url] [/quote]
看了看这个连载,感觉没有把前秦灭亡前的悲壮色彩写出来,有些遗憾。不过这个连载主要写魏宋,其他各国的事倒是不用做太多渲染。 [/quote]
感觉前秦之亡很大程度上也是运气不好

当然,这是蒲坚把氐人迁出关中等措施留下的大患;不过在具体过程中还是运气太不好了,比如就要渴死姚苌的时候天降大雨;猛将毛当、石越、杨定等很莫名其妙地一战即败、即死;关中当年大旱,人相食等 [/quote]
民族矛盾没有解决,许多异族首领没有除去,最倒霉的是王猛死的太早~

2006-9-10 02:38 东风吹醒英雄梦
淝水之战与刘裕有关系吗?请指教

2006-9-10 03:56 天宫公主
刘裕生于363年,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刘裕应该是21岁。况且,刘裕少时从军的那支军队,就是晋军的主力部队北府军。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是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后成为南朝军队主力。

公元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权臣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其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谢玄到任后,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如刘牢之等,建立了一支军队,公元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因为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军得名北府兵。公元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乘势追击,刘牢之一度追到邺。

从这个角度上看,如果说刘裕早年便以北府军士兵的身份,参加了淝水之战,我一点也不会感到奇怪。

桓大:前秦运气最不好的就是王猛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刻死了。

[[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9-10 03:57 编辑 [/i]]

2006-9-10 04:40 东风吹醒英雄梦
公主,渊博,佩服!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