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7 14:06
freeidea
[color=green][size=3][b]诸葛亮以善于用人著名。
刘备跃马过檀溪之后,逃到司马徽家里。司马徽在向刘备推荐伏龙凤雏时说“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由此才引出了刘皇叔三顾茅庐,诸葛亮做隆中对。
但是在两次非常关键的用人上面,诸葛孔明却出现了致命的失误。
第一次是关羽守荆州。诸葛亮深知关羽此人,虽然武艺绝伦,华夏遍地无人出其右者,然而眼高于顶,目空一切,这对诸葛亮的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思想大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仍然将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以至于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使得诸葛亮失去了其三分天下思想最重要的战略基地。
第二次是马谡守街亭。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专门向诸葛亮嘱咐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而诸葛亮也明知道“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还是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最终导致失了街亭,败军折将,失地陷城,被司马懿逼的摆空城计,北伐中原的统一大业再次以失败告终。
在此做一大胆的假设,荆州留下赵云,街亭派去魏延,又当如何?
无知小儿,姑妄言之,还请各位不吝赐教![/b][/size][/color]
2006-1-17 14:54
东祖长离
转古典小说。
2006-1-17 15:56
落花雨林
诸葛亮何时以善于用人闻名?论识人用人,他比刘备差远了。
2006-1-18 09:01
freeidea
向落花雨林问好!
个人感觉刘备的用人跟诸葛亮的用人在本质和目的上有些不同。
刘备是主子,他的用人之道是在战略角度上考虑人的价值。他在危难之中,听人说诸葛亮很强,就三顾茅庐把他请出来给自己效力,把自己的军政要务都交给诸葛亮来打理。
而诸葛亮用人是要从战术角度考虑人的价值,要具体到某个人的特点能不能适合一项任务、一次战斗、一项策略的执行。
愚以为不能笼统的把刘备和诸葛亮的用人进行直接横向比较。如果真的像落花雨林所说“论识人用人,他比刘备差远了”的话,何以有司马徽在向刘备推荐伏龙凤雏时说“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的话呢?没必要费老大周折三顾茅庐,刘备自己直接指挥就OK啦。
在下愚鲁,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2006-1-18 09:20
西凉董仲颖
诸葛亮就是用你时叫你一声,不用时就把你随便打发了
2006-1-18 10:01
落花雨林
[quote]原帖由[i]freeidea[/i]于2006-01-18, 9:01:31发表
向落花雨林问好!
个人感觉刘备的用人跟诸葛亮的用人在本质和目的上有些不同。
刘备是主子,他的用人之道是在战略角度上考虑人的价值。他在危难之中,听人说诸葛亮很强,就三顾茅庐把他请出来给自己效力,把自己的军政要务都交给诸葛亮来打理。
而诸葛亮用人是要从战术角度考虑人的价值,要具体到某个人的特点能不能适合一项任务、一次战斗、一项策略的执行。
愚以为不能笼统的把刘备和诸葛亮的用人进行直接横向比较。如果真的像落花雨林所说“论识人用人,他比刘备差远了”的话,何以有司马徽在向刘备推荐伏龙凤雏时说“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的话呢?没必要费老大周折三顾茅庐,刘备自己直接指挥就OK啦。
在下愚鲁,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quote]
你好
嗯,你说的是有道理,用刘备比较的确没有什么可比性,也许用曹操比之更能说明问题。但马谡之事还是说明刘备在识人上高于诸葛亮,而司马徽的那句话其实是指诸葛的谋略而不是用人。
2006-1-18 10:02
马岱
关羽守荆州是刘备的意思,这点书里已经提示了。
马谡这个是失误,没什么问题。
2006-1-18 10:04
廖化将军
演义区,只许说演义,不许凉拌历史。
这也就是说,历史上诸葛亮会不会用人,可以去历史区探讨。
在这里只能说演义。演义里的诸葛亮,倒还真没表现出什么用人的成就哈。就扶植了1姜维。看错1马谡。跟李严、魏延也搞不好,虽然是李严、魏延自己的错(只许说演义!不许跟我说李严魏延是冤枉的!),毕竟做人家老大的,对犯错误的手下不能明确批评、批评无效即下课或者干脆PIA JI ~~~反而跟魏延玩那套阴的,感觉不怎么好。
所以,演义诸葛亮的用人是不行的。
请注意,这是老罗的错,不是诸葛亮的错。
2006-1-18 10:07
西凉董仲颖
老罗写演义不是偏向蜀国吗?干吗不把诸葛亮些写好点?
2006-1-18 10:20
落花雨林
廖化改名了?
我认为用人和识人是紧密联系的,先要懂得发掘人才,才谈的上使用人才,诸葛亮在这点上的确做的不怎么样,一生之中用来用去就那几个人。其实当时他职掌属国大权,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很好的用人制度,但他却没有,这点令人惊讶,难道他就那么自信他在世时就能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
2006-1-18 10:55
廖化将军
[quote]原帖由[i]西凉董仲颖[/i]于2006-01-18, 10:07:21发表
老罗写演义不是偏向蜀国吗?干吗不把诸葛亮些写好点? [/quote]
老罗够帮诸葛的了,但是一、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二、老罗没刻意去刻画诸葛用人而已,他怎么算的到今天有那么多人喜欢找古人的茬,要拿用人说来批判诸葛亮?他没刻意去描写这个细节而已。诸葛从晋代就上了神坛从来没下来过。拉下神坛见人就批,也就是最近几年网上的毛病罢了。
2006-1-18 11:04
廖化将军
落花雨林,书上没刻意写诸葛用人而已,你怎么敢贸然就定论诸葛压根没培养后备力量呢?
孔明流涕曰:“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吾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吾命已在旦夕,当即有遗表上奏天子也。”李福领了言语,匆匆辞去。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回到帐中,病转沉重,乃唤杨仪分付曰:“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
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
刘备死后,孔明自己执政10年而已。孔明死后30年蜀国才灭,这里还包含了姜维诸葛瞻的失误邓艾的冒险赌博因素在内。不然还可以撑更久。
这10年里面孔明选下的蒋婉、费衣、姜维不是把蜀国撑的稳稳的搞了30年么?甚至小姜还以弱蜀对强魏一直采取攻势。
2006-1-18 11:13
廖化将军
我前面所说,也只是针对楼主开篇第一句:诸葛亮以善于用人著名。
按演义论,诸葛亮在演义里虾米时候以善于用人著名哪?
但是反过来说诸葛亮不用人,后继无人,显然也是乱说的。你倒找个能用人用到自己死后30年还管用的来给我看看?
按演义里提供的将领名单,蜀国后期写出名字和战绩的人名倒真是不多。人才这东西,事实上够用就好。蜀国的人才到最后也是够用的。
刘备诸葛亮的用人,老实说,不是差的,也不是强的,不能跟老曹比,老曹全盛时期那个军师阵容啊,真是豪华的可以。武将也不缺,只是武力比五虎稍差一点点,不过数量多了也满好用的。
总不能说用人不如曹操的,都算是不会用人吧?
2006-1-18 11:21
落花雨林
[quote]原帖由[i]李严[/i]于2006-01-18, 11:04:43发表
落花雨林,书上没刻意写诸葛用人而已,你怎么敢贸然就定论诸葛压根没培养后备力量呢?
孔明流涕曰:“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吾兵法皆授与姜维,他自能继吾之志,为国家出力。吾命已在旦夕,当即有遗表上奏天子也。”李福领了言语,匆匆辞去。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回到帐中,病转沉重,乃唤杨仪分付曰:“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
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
刘备死后,孔明自己执政10年而已。孔明死后30年蜀国才灭,这里还包含了姜维诸葛瞻的失误邓艾的冒险赌博因素在内。不然还可以撑更久。
这10年里面孔明选下的蒋婉、费衣、姜维不是把蜀国撑的稳稳的搞了30年么?甚至小姜还以弱蜀对强魏一直采取攻势。 [/quote]
也许并非没有,但至少效果不怎么样,否则不会后面三十余年当家的还是那些将领,也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让一个廖化当先锋。
至于诸葛死后蜀国还能撑那么久,有几个原因:
1、魏国这期间有过内部的权力争斗,无暇攻蜀
2、蜀国地利明显,易守难攻
3、诸葛生前打下的基础雄厚
2006-1-18 11:25
落花雨林
[quote]原帖由[i]李严[/i]于2006-01-18, 11:13:06发表
我前面所说,也只是针对楼主开篇第一句:诸葛亮以善于用人著名。
按演义论,诸葛亮在演义里虾米时候以善于用人著名哪?
但是反过来说诸葛亮不用人,后继无人,显然也是乱说的。你倒找个能用人用到自己死后30年还管用的来给我看看?
按演义里提供的将领名单,蜀国后期写出名字和战绩的人名倒真是不多。人才这东西,事实上够用就好。蜀国的人才到最后也是够用的。
刘备诸葛亮的用人,老实说,不是差的,也不是强的,不能跟老曹比,老曹全盛时期那个军师阵容啊,真是豪华的可以。武将也不缺,只是武力比五虎稍差一点点,不过数量多了也满好用的。
总不能说用人不如曹操的,都算是不会用人吧? [/quote]
嗯,这个说法比较准确。
其实演义里的诸葛亮算是个神了,至于会不会用人是个度的问题,得看和谁比了。
2006-1-18 11:38
楼下的MM
论用人,谁都比不上曹操。
2006-1-18 11:41
楼下的MM
[quote]原帖由[i]落花雨林[/i]于2006-01-17, 15:56:47发表
诸葛亮何时以善于用人闻名?论识人用人,他比刘备差远了。 [/quote]
刘备用人更糟糕。司马徽说:伏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两个都得了却安不了天下,这还不足以看出刘备的没用?
2006-1-18 11:45
廖化将军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不是历史同时也不是演义内容吧?
2006-1-18 12:42
落花雨林
[quote]原帖由[i]楼下的MM[/i]于2006-01-18, 11:41:22发表
刘备用人更糟糕。司马徽说:伏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两个都得了却安不了天下,这还不足以看出刘备的没用? [/quote]
拜托,司马那句话只是对龙凤二人的赞辞,可事实上打天下关乎天时、地利、人和等N多因素,岂是得到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
从整体上说,刘备是无能,但不代表他每个方面都不如诸葛亮。
2006-1-18 12:44
落花雨林
[quote]原帖由[i]李严[/i]于2006-01-18, 11:45:23发表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不是历史同时也不是演义内容吧? [/quote]
正史我不清楚,但这是演义德内容啊 ,记得姜维在夏侯霸死后就是用廖化做的先锋。
2006-1-18 16:59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i]落花雨林[/i]于2006-01-18, 12:44:58发表
正史我不清楚,但这是演义德内容啊 ,记得姜维在夏侯霸死后就是用廖化做的先锋。 [/quote]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云长[color=red]便令廖化为先锋[/color],关平为副将,自总中军,马良、伊籍为参谋,一同征进。
廖化在蜀汉的鼎盛时期就已经为先锋了……再说夏侯霸死后那是什么时代?诸葛亮都死了多少年了?就算那时人才少也怪不到诸葛头上吧,能够留下蒋、费、姜等后备力量用到自己死后几十年已经够可以了。难道要诸葛亮把自己死后一百年的官员名单都拿出来才算会用人么?
2006-1-18 17:07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i]楼下的MM[/i]于2006-01-18, 11:41:22发表
刘备用人更糟糕。司马徽说:伏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刘备两个都得了却安不了天下,这还不足以看出刘备的没用?
论用人,谁都比不上曹操。 [/quote]
喔,论用人,谁都比不上曹操。那论用人天下谁都比不上的曹操得了那么多人才却还是安不了天下,这岂不是说曹操比刘备更没用?
曹公用夏侯渊,夏侯渊被黄老头砍了;
曹公用于禁,于禁向关羽屈膝投降了;
曹公用司马懿,司马家把曹家给篡了;
曹公用人如此高明,天下真是谁都比不上啊!
2006-1-18 17:23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i]西凉董仲颖[/i]于2006-01-18, 10:07:21发表
老罗写演义不是偏向蜀国吗?干吗不把诸葛亮些写好点? [/quote]
罗老只顾突出诸葛的智谋,相对的就显得演义里的王平、廖化、张嶷等人没有什么才华,结果给大家一个蜀汉后期没有人才的感觉。这跟前期罗老为了突出五虎,结果相对的就显得演义里的刘备手下除了五虎再没有多少大将是一样的。
2006-1-18 18:07
mario1984
街亭,司马定自领军攻打,孔明应知军中无人可敌司马,亦当自引诸将守街亭。把马谡留在西城搞搞后勤到是不错。
荆州失守刘备有很大的责任,他不用庞统的计策,导致入蜀手阻,庞统被射死落风坡。
不过话说回来,历史的发展有其偶然但终究还是必然的~呵呵
2006-1-22 17:31
火狐天下
[quote]原帖由[i]freeidea[/i]于2006-01-17, 14:06:29发表
[color=green][size=3][b]诸葛亮以善于用人著名。
在此做一大胆的假设,荆州留下赵云,街亭派去魏延,又当如何?
无知小儿,姑妄言之,还请各位不吝赐教![/b][/size][/color] [/quote]
1赵云孙夫人都搞不定,如何独当一面
2魏延脑后有反骨,猪哥不信任
2006-1-22 17:41
紋刀狩易
即便是小説裏面~~~趙云也沒什麽資格單獨鎮守荊州吧,而且留關羽是劉備授意的呀~~~~
馬謖~~可惜咯~~~看走了眼!
2006-3-7 16:08
cheviry
孔明最主要是事必亲为,没有充分调动其周围人才的发挥和对人才的培养,权利心过重,同时也太过骄傲
2006-5-20 17:24
22Shadow
诸葛亮军事才能出众,但是用人方面比曹操就差太多了
看看刘备死后还有多少文臣能担大任就知道了
凡事都事必躬亲的人,又能给手下多少发展的空间与机会?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