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喜欢看战争片的朋友进来讨论一下


2006-1-15 13:56 天水英才姜维
想问一下有多少朋友喜欢看战争片?我看的战争片不多,但给我的印象都很好。爱情片拍的好的凤毛麟角,动作片一味打斗十分无聊,恐怖片等我是从来不沾的。优秀的战争片大多都很感人,闲暇之余可以给爱看动作和特效的朋友带来一点轻松,优秀的战争片多半也能令人思考。最近的战争片没多少好的作品了,《太阳泪》值得推荐,还有一个《JARHEAD》说实话并不怎么样,喜欢军旅生活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下面是十大经典战争片:
1,《野战排》
2,《大逃杀》
3,《猎杀红色十月》
4,《巴顿将军》(这个经典)
5,《星际舰队》(这个没看过,科幻战争片)
6,U-571
7,《全金属外壳》
8,《决战中的较量》
9,《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10,《拯救大兵瑞恩》(毫无疑问的最佳)

2006-1-15 14:24 英勇风流将
说实话这个在于每个看片的人了,我最近又重看了遍《兄弟连》,每次看都会有些感触~

2006-1-15 14:28 天水英才姜维
〈兄弟连〉是部优秀作品,主要在于心理分析上,对于士兵们的情绪有很好的把握,这一点它比拯救大兵瑞恩还强,后者更着重于英雄们的事迹。

2006-1-15 16:01 饭富昌景
太阳之泪也算?
楼主肯定没看过猎鹿人,早安越南,西线无战事,辛德勒名单

2006-1-15 16:13 伶州鸠
《解放》、《围困》、《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联战争电影的两个腿突出的特点,一是道具用实物(漫山遍野的真家伙),二是多用长距离航拍镜头,今天CG充斥的时代,重看苏联战争电影,更觉气势磅礴。

2006-1-15 23:25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i]饭富昌景[/i]于2006-01-15, 16:01:27发表
太阳之泪也算?
楼主肯定没看过猎鹿人,早安越南,西线无战事,辛德勒名单 [/quote]
《太阳之泪》是一部不错的作品,至少比《黑鹰坠落》好不少。另外,苏联战争电影大多很老,现在都找不到了,唉,其实我真想看看。

2006-1-16 00:17 御剑
都是非华语片,全都没看过

2006-1-16 02:41 饭富昌景
[quote]原帖由[i]天水英才姜维[/i]于2006-01-15, 23:25:16发表
[quote]原帖由[i]饭富昌景[/i]于2006-01-15, 16:01:27发表
太阳之泪也算?
楼主肯定没看过猎鹿人,早安越南,西线无战事,辛德勒名单 [/quote]
《太阳之泪》是一部不错的作品,至少比《黑鹰坠落》好不少。另外,苏联战争电影大多很老,现在都找不到了,唉,其实我真想看看。 [/quote]
错啊,太阳之泪非常之垃圾,最起码黑鹰坠落对战争的权宜很好,但是太阳之泪是彻彻底底的垃圾啊。

2006-1-16 02:51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i]饭富昌景[/i]于2006-01-16, 2:41:07发表
错啊,太阳之泪非常之垃圾,最起码黑鹰坠落对战争的权宜很好,但是太阳之泪是彻彻底底的垃圾啊。 [/quote]
垃圾在何处,能否谈一下?

2006-1-16 12:43 原昌豪
[quote]原帖由[i]伶州鸠[/i]于2006-01-15, 16:13:43发表
《解放》、《围困》、《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苏联战争电影的两个腿突出的特点,一是道具用实物(漫山遍野的真家伙),二是多用长距离航拍镜头,今天CG充斥的时代,重看苏联战争电影,更觉气势磅礴。 [/quote]
抛开别的不谈

我国的战争电影受到苏联史诗广角化模式还是很深的 《大决战》系列我就很喜欢 可以说是中国旧军事电影的颠峰  但是国产军事电影现在好象还没成功转型  

西方擅长从局部 细节  个人展现战争题材   《遥远的桥》尝试史诗化的效果 我觉得比较失败 倒是苏联在这两方面都不乏优秀作品  比如〈第四十一个〉 还有〈雁南飞〉哪个士兵的倒下的镜头角度实在是唯美震撼  当然西方的〈最长的一天〉也是相当不错的

2006-1-16 20:28 阿鲁卡德
还有德国拍的经典潜艇片《从海底出击(Das Boat)》。看前要有思想准备,大约5小时长。我认为潜艇片不可能会有更出色的了,什么《猎杀红色十月》,《U571》与之相比完全就是垃圾。

2006-1-16 20:59 阿鲁卡德
太阳之泪为什么垃圾?

我试着以我自己的感受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看这片大约只看了半小时左右就看不下去了。

感觉上好莱坞和欧洲某些战争电影几乎都有浓重的歪曲事实的宣传的味道,就是那种脱硫没有脱干净的感觉,颇有些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的感觉。就好像虚假宣传片一样,不知就里的人很容易信以为真,大致了解情况的人会很反感。

打个比方,《兵临城下》中的前15分钟就是这样。当初我姐一看就说“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要我说,就因为这15分钟,《兵临城下》就成了一部烂片。

再打个比方,《天国王朝》中描述的撒拉丁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际情况是当初基督教徒攻占耶路撒冷,因为损失巨大而屠城了;但撒拉丁根本就没有打算屠城,是他仁慈的放过了城里的基督教徒,而不是像电影中所描述的是城里的基督教徒自己救了自己。

2006-1-16 21:19 轩辕苍龙
《巴顿将军》与《兄弟连》有没有下载?

2006-1-16 21:37 jimmy0413
泥古拉丝凯其 演的 那个  风语者 个人感觉还8错

2006-1-16 21:54 大头笨笨
[quote]原帖由[i]阿鲁卡德[/i]于2006-01-16, 20:59:43发表
太阳之泪为什么垃圾?

我试着以我自己的感受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看这片大约只看了半小时左右就看不下去了。

感觉上好莱坞和欧洲某些战争电影几乎都有浓重的歪曲事实的宣传的味道,就是那种脱硫没有脱干净的感觉,颇有些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的感觉。就好像虚假宣传片一样,不知就里的人很容易信以为真,大致了解情况的人会很反感。

打个比方,《兵临城下》中的前15分钟就是这样。当初我姐一看就说“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要我说,就因为这15分钟,《兵临城下》就成了一部烂片。

再打个比方,《天国王朝》中描述的撒拉丁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际情况是当初基督教徒攻占耶路撒冷,因为损失巨大而屠城了;但撒拉丁根本就没有打算屠城,是他仁慈的放过了城里的基督教徒,而不是像电影中所描述的是城里的基督教徒自己救了自己。 [/quote]
太阳泪……嘿嘿,俺是只看美女的

2006-1-16 22:17 淡水井
太阳之泪还不错,但不能拿她跟已经有口碑的经典做对比。另外,垃圾这个词还是慎用的好,即便像十面埋伏这样的电影细想之下也还是有不少好的地方的。如果真想评论一部电影,就用符合评论标准的客观观点来下判断,想起了英国人把勇敢的心评为最差电影之一的事。说到底,电影出现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娱乐,如果轻易就被几部电影左右了自己的观点,那只好说是人*的原因了。

2006-1-17 05:17 天水英才姜维
《太阳之泪》我并不是从开头看起的,所以开头15分钟并不清楚拍的怎么样,但之后一直很好,叛军大屠杀绝对反应现实,丛林阻击战壮烈精彩但没有好莱污式的炫耀和花样,非常真实,故事连贯,绝对不是“垃圾”作品。至于《决战中的较量》,开头很一般,全片精华在中间部分,结尾也很俗套。

2006-1-17 11:02 楼桑野夫
米日合拍的<虎虎虎>很好啊,比后来那部<中途岛>好太多.只有特技值得一看的<珍珠港>就更不如它了

2006-1-17 11:07 天水英才姜维
《珍珠港》实在不喜欢,没突出悲壮以及任何厌战矛盾等心理东西,ETERNAL TRIANGLE倒是演的淋漓尽致。

2006-1-24 11:51 白雪
只看过巴顿将军汗啊

2006-1-25 01:43 冷月寒冰
喜欢看作战地图

2006-1-25 18:07 游史野比
缩小看大将~放大爱小兵~
看场面时~因当时个人的潜意识搂~
platoon<<中有个逃不回直升机的美国兵~很经典的欧~

2006-1-28 11:25 英勇风流将
可以去这里下《太阳泪》http://search3.btchina.net/btsearch.php?query=%CC%AB%D1%F4%D6%AE%C0%E1&type=0,要不是各位讲,我还不晓得这个呢~我一看主演是布拉德皮特,下了~呵呵

2006-1-28 11:27 英勇风流将
讲多了,是布鲁斯威利斯

2006-1-29 09:56 风云再现
[quote]原帖由[i]天水英才姜维[/i]于2006-01-15, 13:56:17发表
想问一下有多少朋友喜欢看战争片?我看的战争片不多,但给我的印象都很好。爱情片拍的好的凤毛麟角,动作片一味打斗十分无聊,恐怖片等我是从来不沾的。优秀的战争片大多都很感人,闲暇之余可以给爱看动作和特效的朋友带来一点轻松,优秀的战争片多半也能令人思考。最近的战争片没多少好的作品了,《太阳泪》值得推荐,还有一个《JARHEAD》说实话并不怎么样,喜欢军旅生活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下面是十大经典战争片:
1,《野战排》
2,《大逃杀》
3,《猎杀红色十月》
4,《巴顿将军》(这个经典)
5,《星际舰队》(这个没看过,科幻战争片)
6,U-571
7,《全金属外壳》
8,《决战中的较量》
9,《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10,《拯救大兵瑞恩》(毫无疑问的最佳) [/quote]
只看过2、4、8、9、10。的确不错。

2006-1-29 10:58 klause
[quote]原帖由[i]天水英才姜维[/i]于2006-01-15, 13:56:17发表
想问一下有多少朋友喜欢看战争片?我看的战争片不多,但给我的印象都很好。爱情片拍的好的凤毛麟角,动作片一味打斗十分无聊,恐怖片等我是从来不沾的。优秀的战争片大多都很感人,闲暇之余可以给爱看动作和特效的朋友带来一点轻松,优秀的战争片多半也能令人思考。最近的战争片没多少好的作品了,《太阳泪》值得推荐,还有一个《JARHEAD》说实话并不怎么样,喜欢军旅生活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下面是十大经典战争片:
1,《野战排》
2,《大逃杀》
3,《猎杀红色十月》
4,《巴顿将军》(这个经典)
5,《星际舰队》(这个没看过,科幻战争片)
6,U-571
7,《全金属外壳》
8,《决战中的较量》
9,《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10,《拯救大兵瑞恩》(毫无疑问的最佳) [/quote]
必修课:

1,莫斯科保卫战-苏-
2,虎虎虎-美日-
3,敦煌-中日-
4,成吉思汗(中意合拍)
5,解放-苏-
6,滑铁卢-苏西意
7,大决战3部
8,啊,海军-日
9,中途岛-美日
10,珍珠港


伯约引的片子,商业片几乎是全部,很不好的--因为亵渎战争的艺术

2006-1-29 12:05 天水英才姜维
呵呵,那个名单也是从网上找的,并非代表个人意见哦~滑铁卢真是部好电影,虎虎虎上小学时老师在班里放过一次,印象不深~成吉思汗,汗,似乎是外国人演的一代天骄,还是黑白的。。。。。。

2006-1-29 12:28 toby_rui
太阳泪?
嘿嘿嘿
美国的政治宣传工具而已

2006-1-29 12:31 toby_rui
在这里说非华语片的好,主要是脱离了 当地的政治宣传环境
那一份政治宣传的理想性,都没看出来
自然觉得好多是好片子

2006-1-29 12:37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i]toby_rui[/i]于2006-01-29, 12:28:40发表
太阳泪?
嘿嘿嘿
美国的政治宣传工具而已 [/quote]
但全片可有不少部分反应了非洲部落的叛乱和屠杀,拍的实事求是,不像许多美国战争大片那样做作。

2006-1-29 15:48 klause
[quote]原帖由[i]天水英才姜维[/i]于2006-01-29, 12:05:01发表
呵呵,那个名单也是从网上找的,并非代表个人意见哦~滑铁卢真是部好电影,虎虎虎上小学时老师在班里放过一次,印象不深~成吉思汗,汗,似乎是外国人演的一代天骄,还是黑白的。。。。。。 [/quote]
成吉思汗不是黑白的那个,是1983年,中意合拍的历史巨片,在电视里看过2遍,现在很难找。。

2006-1-29 15:49 klause
新的片子,俄国的第九突击队,也还算近期内比较有深度和内容的片子~

2006-1-31 22:04 凝雪幻
太阳泪。。。偶好像看过。。。有位仁兄的枪上瞄准器装反了,好像到全片结束都米正过来。。。。暴米专业精神。。。

刚才在硬盘上翻出又看一眼。。发现装了消声器的M4开火时火焰那么大。。。而且去扔炸弹滴飞机貌似只带了对空导弹。。

2006-2-1 11:16 鲍伯 . 迪伦
个人比较喜欢描写战争中的人民那种片子,例如<钢琴战曲>和<卢旺达酒店>。

2006-2-1 11:44 凯坦尼古斯基
[quote]原帖由[i]阿鲁卡德[/i]于2006-01-16, 20:59:43发表
感觉上好莱坞和欧洲某些战争电影几乎都有浓重的歪曲事实的宣传的味道,就是那种脱硫没有脱干净的感觉,颇有些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的感觉。就好像虚假宣传片一样,不知就里的人很容易信以为真,大致了解情况的人会很反感。

打个比方,《兵临城下》中的前15分钟就是这样。当初我姐一看就说“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要我说,就因为这15分钟,《兵临城下》就成了一部烂片。

[/quote]
就影片的结构而言,正是这15分钟让这部片子真正有了"战争片"的内涵.

就史实而言,显然你不大了解战争,至少是苏联卫国战争.
那是悲悯、壮丽、决绝与荒诞熔化而成的洪流。是白桦林中,永冻土下炽热的岩浆。

——“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  
这就是战争。

2006-2-2 14:32 wrcxy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6-01-31, 22:04:48发表
太阳泪。。。偶好像看过。。。有位仁兄的枪上瞄准器装反了,好像到全片结束都米正过来。。。。暴米专业精神。。。

刚才在硬盘上翻出又看一眼。。发现装了消声器的M4开火时火焰那么大。。。而且去扔炸弹滴飞机貌似只带了对空导弹。。 [/quote]
^_^,是吗?偶只看了前10分钟左右就删了,浪费了这么好的搞笑片。

2006-2-3 05:17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6-01-31, 22:04:48发表
太阳泪。。。偶好像看过。。。有位仁兄的枪上瞄准器装反了,好像到全片结束都米正过来。。。。暴米专业精神。。。

刚才在硬盘上翻出又看一眼。。发现装了消声器的M4开火时火焰那么大。。。而且去扔炸弹滴飞机貌似只带了对空导弹。。 [/quote]
1,似乎只在小村突袭那段有狙击手表现,而且隐蔽的很好,根本看不到整个瞄准器。
2,片尾从林阻击战打过狙击吗?
3,片尾的战机应该是F-22猛禽,难道炸弹非要装置在外部给大家看见吗?

2006-2-3 10:21 凝雪幻
[quote]原帖由[i]天水英才姜维[/i]于2006-02-03, 5:17:18发表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6-01-31, 22:04:48发表
太阳泪。。。偶好像看过。。。有位仁兄的枪上瞄准器装反了,好像到全片结束都米正过来。。。。暴米专业精神。。。

刚才在硬盘上翻出又看一眼。。发现装了消声器的M4开火时火焰那么大。。。而且去扔炸弹滴飞机貌似只带了对空导弹。。 [/quote]
1,似乎只在小村突袭那段有狙击手表现,而且隐蔽的很好,根本看不到整个瞄准器。
2,片尾从林阻击战打过狙击吗?
3,片尾的战机应该是F-22猛禽,难道炸弹非要装置在外部给大家看见吗? [/quote]

偶说的瞄准器是M4的,不是狙击枪,狙击枪好像是春田改装的,倒没注意看。。老实说,阻击战中使用的hellfire战术大概是全片最敬业的一次了。。  
结尾出现的飞机是海军的F/A-18。武器是外挂的,而且刚才确认的时候还发现一个镜头飞机下面根本就什么都没挂。。

PS:偶什么时候说片尾打狙击了啊。。

2006-2-3 11:21 天水英才姜维
M4的瞄准器没仔细看,几个月前看的,许多细节都忘了。片尾飞机只记得是双尾翼,没注意前端,实在惭愧。另外投掷炸弹似乎也是飞机一掠而过,具体的记不住了。关于片尾,我是针对瞄准器一直到片尾都没换过来说的,上网找了一下图片,上面的几把M4都没带瞄准器,不好评论。楼上的真是仔细,看来以后要多注意点细节问题了。

2006-2-4 12:39 阿鲁卡德
[quote]原帖由[i]凯坦尼古斯基[/i]于2006-02-01, 11:44:54发表
[quote]原帖由[i]阿鲁卡德[/i]于2006-01-16, 20:59:43发表
感觉上好莱坞和欧洲某些战争电影几乎都有浓重的歪曲事实的宣传的味道,就是那种脱硫没有脱干净的感觉,颇有些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的感觉。就好像虚假宣传片一样,不知就里的人很容易信以为真,大致了解情况的人会很反感。

打个比方,《兵临城下》中的前15分钟就是这样。当初我姐一看就说“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要我说,就因为这15分钟,《兵临城下》就成了一部烂片。

[/quote]
就影片的结构而言,正是这15分钟让这部片子真正有了"战争片"的内涵.

就史实而言,显然你不大了解战争,至少是苏联卫国战争.
那是悲悯、壮丽、决绝与荒诞熔化而成的洪流。是白桦林中,永冻土下炽热的岩浆。

——“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  
这就是战争。 [/quote]
胡说八道,你自己去翻翻有关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著作,自己完全不清楚,还能毫无根据的说他人不了解,果然是无知者无畏。

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引用网友的评论:
[quote]苏联有没有组织临时新兵上战场?有,当然有。就在斯大林格勒城内,苏联人还组织过工人旅,共青团营之类的部队上战场。而这些部队往往死伤惨重而又起不到多大作用。
苏联人有没有白天用渡船向斯大林格勒运输部队?有,近卫十三师就是白天渡河参加战斗的。
苏联人有没有部队是在接近前线时还未武装完毕的?有,近卫十三师下火车时还有部分部队只装备了刺刀。不过在渡河前苏联人已经从其他部队调集武器将近卫十三师武装好了。
苏联人有没有对德军发动过徒手冲锋?有,基辅战役时就出现过打光弹药的苏军对德军部队发动过徒手冲锋。
苏联人有没有使用督战队?督战队有没有向自己的部队开过枪?苏联人在危机时刻使用督战队的记录很常见,如果败兵不听督战队的命令,开枪也时平常事。事实上世界各国都是这样。
这十三分钟电影的所谓历史真实性就是这样。下面我说一下不真实的地方。
苏联人有没有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把新兵部队运过河参加战斗?很遗憾,至少目前为止,我一直也没有找到这样的记录。当时城内情况危急,苏联人不大可能放着有经验的部队不用,故意派新兵部队上前线。
苏联人有没有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让尚未武装的部队渡河?同样的,我也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记录。事实上当时各部队在斯大林格勒城内的后勤部队都很少,而这些前出的后勤单位也不大可能存有大量的武器(弹药还是有的)来武装新来的新兵部队。
片中瓦西里这样的部队会不会上战场?老实说,如果不是完全绝望的情况下,苏联人是不会让这样的新兵部队上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情势虽然危急,但始终说不上绝望。瓦西里这样的部队被运过河去上战场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新兵部队不是说其士兵都是些新兵。而是从部队组织构成上看,这支部队彻头彻尾是临时拼凑而成,完全看不到做为军队“骨骼”的连排班长们的身影。从片中看瓦西里们的指挥者就是拿着大喇叭挥舞着手枪的政委和督战队,没有看到任何一级的指挥员出来履行他们的职责。
督战队会不会象片中那么使用?不会。督战队的职责是让败退的部队重返战场,不是杀光败兵。象片中那样就知道开枪射击的主儿,自己就得去内务部报道。
[/quote]

要苏联人真白痴如此,如何打败精锐的德国,取得卫国战争得胜利?莫非又是人海战术?

<兵临城下>把一些极端情况下的措施(甚至于无中生有)巧妙的剪辑在一起,不知不觉的就能让看的人得出“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 的结论,妖魔化的高明手法比起中宣部,自然高出甚多,自然就更容易让人上当,比如这位自认为很了解战争的人。不过,要我说,<兵临城下>前15分钟必然是别有用心,而我鄙视这些。

2006-2-4 21:03 凯坦尼古斯基
《斯大林格勒战役》bt

[url=http://www.nl88.com/view1690.html]http://www.nl88.com/view1690.html[/url]


另一种角度的片子,也可参考一下前苏经典老片,如《解放》。

事实上,反法西斯的二战中,卫国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伟大,
意义不仅在于胜利与辉煌;
更在于残酷与牺牲;
还有荒谬、壮烈与悲天悯人的情怀。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它的境界甚至超越了北欧神话的意境。
尤其在于强大的红色帝国分崩离析后夹杂的这种思故之悠,涕下沧然。

您对这部片子的剪辑颇有微词,可以理解。
但仅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理解,
您是错误的。
且不说《兵》定位于一部娱乐片而非严肃的战争记录片的角度,
仅就艺术创作而言,都是在现实基础上再加工;
何况。从您所列举的“网友发言”中,就能够看出,
即使是您,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现象的发生么。

至于说到卫国战争的成败因由,这恐怕不是本贴主题,也不是这部片子所能讨论的范畴了。
不过,斯大林格勒战役与稍前的基辅战役,
前苏军事及政治的教训是很多的——《朱可夫回忆录》里曾专门讲述过,
有兴趣您可以涉猎。
恐怕对您理解前苏卫国战争与本片背景有些好处也说不定呢。

PS:
其实,对一部片子见解不同,很正常,很正常。
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已经是陈词滥调了。
求同存异,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么。

譬如,您看了前15分钟,就觉得是突出“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拙劣手法而心生鄙视;
而某,则与映象如《解放》中那一排排一言不发,中枪后淬然倒地但却紧握钢枪的士兵们身形相应和;感知到了那段红白相间的历史。  

各有滋味不同么,
何必强求?

至于恶语相加,其非是徒然失去了自己的风度与人格?
某所不为也。

2006-2-4 23:36 阿鲁卡德
霍霍霍,好大一顶帽子。

没错,我对故意歪曲事实的手法是很鄙视,这是我眼中的哈姆雷特,

但是,首先大言不惭的说“你不大了解战争,至少是苏联卫国战争”,紧接着又是认为“——“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 这就是战争。”然后又是残酷啊,又是牺牲啊,又是感叹啊,又是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再加工啊,最后又干脆指责我强求,指责我恶语相加。真是牛人啊,不服不行。

搞错没有,强求的是你,不是我。战争残酷归残酷,牺牲归牺牲,(要表现战争残酷手法实在太多,根本无需使用这种手法),你要发什么感慨也随你,不过故意歪曲实际情况不能认同。不要拿什么艺术再加工来搪塞,用完全无中生有或极端情况下的特别例子来妖魔化意识形态不同的对手不能用艺术再加工来解释。(顺便一提,你那句“不能完全排除这种现象的发生”真是避重就轻,可圈可点啊。)

PS:德国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的解放系列,至于莫斯科保卫战我早看过,谢谢你的推荐,虽然对我毫无意义。

2006-2-5 05:17 sky_force
《战争之王》算不算?  刚看了 感觉很不错

2006-2-5 09:12 司徒苍月
[quote]原帖由[i]sky_force[/i]于2006-02-05, 5:17:54发表
《战争之王》算不算?  刚看了 感觉很不错 [/quote]
的确不错
特恶搞

世界上最大的军火贩子是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

2006-2-5 09:46 wolf6lp
战争之王不错

2006-2-6 09:29 风使
U-571?还是和阿鲁卡德一样推荐德国拍的潜艇题材《Das Boat》。确实影片时间很漫长,但是漫长的观看过程也能体会潜艇这种特殊作战方式——同样的漫长、等待、坚持。
另外潜艇题材《红潮风暴》也不错,对核潜艇作战过程很逼真。特别是艇长在暴雨中的演讲,堪比《巴顿将军》。

《猎鹿人》中的俄罗斯转盘印象深刻。

《细细的红线》呢?我觉得也不错的。

2006-2-6 09:51 天水英才姜维
《红潮风暴》的外文名是什么?《细细的红线》看的我头疼,都没看懂美军部署,只见四面八方的“勇士”在那里突击地堡战壕,也没看清日本人倒底要防守那个部分。

2006-2-6 15:53 风使
《Crimson Tide》
没记错的话

2006-2-6 16:07 楼桑野夫
[quote]原帖由[i]阿鲁卡德[/i]于2006-02-04, 12:39:04发表
[quote]原帖由[i]凯坦尼古斯基[/i]于2006-02-01, 11:44:54发表
[quote]原帖由[i]阿鲁卡德[/i]于2006-01-16, 20:59:43发表
感觉上好莱坞和欧洲某些战争电影几乎都有浓重的歪曲事实的宣传的味道,就是那种脱硫没有脱干净的感觉,颇有些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的感觉。就好像虚假宣传片一样,不知就里的人很容易信以为真,大致了解情况的人会很反感。

打个比方,《兵临城下》中的前15分钟就是这样。当初我姐一看就说“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要我说,就因为这15分钟,《兵临城下》就成了一部烂片。

[/quote]
就影片的结构而言,正是这15分钟让这部片子真正有了"战争片"的内涵.

就史实而言,显然你不大了解战争,至少是苏联卫国战争.
那是悲悯、壮丽、决绝与荒诞熔化而成的洪流。是白桦林中,永冻土下炽热的岩浆。

——“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  
这就是战争。 [/quote]
胡说八道,你自己去翻翻有关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著作,自己完全不清楚,还能毫无根据的说他人不了解,果然是无知者无畏。

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引用网友的评论:
[quote]苏联有没有组织临时新兵上战场?有,当然有。就在斯大林格勒城内,苏联人还组织过工人旅,共青团营之类的部队上战场。而这些部队往往死伤惨重而又起不到多大作用。
苏联人有没有白天用渡船向斯大林格勒运输部队?有,近卫十三师就是白天渡河参加战斗的。
苏联人有没有部队是在接近前线时还未武装完毕的?有,近卫十三师下火车时还有部分部队只装备了刺刀。不过在渡河前苏联人已经从其他部队调集武器将近卫十三师武装好了。
苏联人有没有对德军发动过徒手冲锋?有,基辅战役时就出现过打光弹药的苏军对德军部队发动过徒手冲锋。
苏联人有没有使用督战队?督战队有没有向自己的部队开过枪?苏联人在危机时刻使用督战队的记录很常见,如果败兵不听督战队的命令,开枪也时平常事。事实上世界各国都是这样。
这十三分钟电影的所谓历史真实性就是这样。下面我说一下不真实的地方。
苏联人有没有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把新兵部队运过河参加战斗?很遗憾,至少目前为止,我一直也没有找到这样的记录。当时城内情况危急,苏联人不大可能放着有经验的部队不用,故意派新兵部队上前线。
苏联人有没有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让尚未武装的部队渡河?同样的,我也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记录。事实上当时各部队在斯大林格勒城内的后勤部队都很少,而这些前出的后勤单位也不大可能存有大量的武器(弹药还是有的)来武装新来的新兵部队。
片中瓦西里这样的部队会不会上战场?老实说,如果不是完全绝望的情况下,苏联人是不会让这样的新兵部队上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情势虽然危急,但始终说不上绝望。瓦西里这样的部队被运过河去上战场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新兵部队不是说其士兵都是些新兵。而是从部队组织构成上看,这支部队彻头彻尾是临时拼凑而成,完全看不到做为军队“骨骼”的连排班长们的身影。从片中看瓦西里们的指挥者就是拿着大喇叭挥舞着手枪的政委和督战队,没有看到任何一级的指挥员出来履行他们的职责。
督战队会不会象片中那么使用?不会。督战队的职责是让败退的部队重返战场,不是杀光败兵。象片中那样就知道开枪射击的主儿,自己就得去内务部报道。
[/quote]

要苏联人真白痴如此,如何打败精锐的德国,取得卫国战争得胜利?莫非又是人海战术?

<兵临城下>把一些极端情况下的措施(甚至于无中生有)巧妙的剪辑在一起,不知不觉的就能让看的人得出“苏联人又蠢又傻又不人道,就让士兵去送死......” 的结论,妖魔化的高明手法比起中宣部,自然高出甚多,自然就更容易让人上当,比如这位自认为很了解战争的人。不过,要我说,<兵临城下>前15分钟必然是别有用心,而我鄙视这些。 [/quote]
有同感,<兵临城下>中对苏联的描述极不厚道.
不过这部电影在大陆放映的时候,经过电影局公公们寥寥几刀的妙手去势,原本的意思已经变掉了,成了一部不折不扣地"讴歌"苏联红军的主旋律片,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有张良计,我有上梁梯",指得就是此类事情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