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请问: 超有信、布之勇, 布是指英布么?


2006-6-27 06:55 廖化将军
鄙视楼上所有不看完帖就回帖的。

:q??+

2006-6-27 07:01 廖化将军
27楼 12楼 证据很清晰了 :qcool+:qcool+:qcool+

27明确指出班的时代信布是谁

12楼诸葛谨 汉之英布 进一步明确 汉代 英布是谁 没什么争议 否则大诸葛就犯了他弟弟所鄙视的引喻失义毛病。

:qok+

2006-6-27 09:20 英王陈玉成
应该是指韩信与英布

2006-6-28 23:48 穿窬
[quote]原帖由 [i]天水英才姜维[/i] 于 2006-6-2 08:46 发表


人格应该再高些,马超所谓“背父”是有原因的(已经讨论过了),如果他人格才16的话,不知道曹操的人格是多少?我看历史上的马超人格至少40以上。统率方面在91到92左右,武力不好判断,智谋80以上还算合理。当 ... [/quote]

马超智谋能有80的话
那董卓至少有95

2006-7-10 22:06 小马828
关羽处决庞德,是给马超看的,咋的不服气,杀了再说

楼上受演义影响太大

2006-7-11 12:47 刘备是奸人
信到处是否指韩信不知.

但布应该是指英布.

英布此人是个超级杀人魔王,性格残忍.号称"鲸面贼",而且武力极高,除了项羽,没人能制服他.

此人亲手屠杀二十万秦降军.杀秦二世,楚王.和马超屠城杀人的性格极相似,投刘邦后被封为九江王.

此人作战勇猛,是项羽手下二个超级猛将之一,另一个是龙且,后来项羽派龙且领军来和英布决战,出现了项羽手下二个超级猛将火拼决斗的激烈场面.

所以马超的"布"是指项羽手下超级猛将"鲸面贼"英布.

2006-8-9 16:23 残月心
信是指韩信,布是指英布,这里的勇应是指作战勇猛,英布不用说,能和项羽战成平手.是当时
仅次于项羽的猛将,而韩信战法悍勇,曾被水一战击破赵军二十万,曹操见马超袭长安,破潼关,
又连败他手下多员猛将,险制他于死地,因此将马超比为信布.

2006-8-9 16:28 书者
[quote]原帖由 [i]残月心[/i] 于 2006-8-9 16:23 发表
信是指韩信,布是指英布,这里的勇应是指作战勇猛,英布不用说,能和项羽战成平手.是当时
仅次于项羽的猛将,而韩信战法悍勇,曾被水一战击破赵军二十万,曹操见马超袭长安,破潼关,
又连败他手下多员猛将,险 ... [/quote]
你开什么玩笑啊?回错帖子了,这是史区,历史上根本没有马超大败曹操这么回事,而是马超被曹操杀个大败

2006-8-9 16:30 书者
[quote]原帖由 [i]小马828[/i] 于 2006-6-25 18:20 发表


马超和曹操打过吗? [/quote]
咋个没有,这家伙造反,结果被曹操杀个大败.(曹操远道而来,加上西凉军骁勇,依然不能胜利)

2006-8-9 17:05 摆手云覆雨
[quote]原帖由 [i]犀牛司令[/i] 于 2005-12-16 12:26 发表
晕,没有一个说对的,除了楼上的。什么吕布、英布、韩信,没一个对的。

信布之勇说的是刘邦开国手下两员猛将也是志士——纪信和栾布!!后世经常以“信布”并称!!

“逢殒命于夏癸,比干竭节于商辛,申蒯断臂于 ... [/quote]
栾布就是英布,以往受过黥刑,又叫黥布~

2006-8-9 23:37 小马828
[quote]原帖由 [i]书者[/i] 于 2006-8-9 16:30 发表

咋个没有,这家伙造反,结果被曹操杀个大败.(曹操远道而来,加上西凉军骁勇,依然不能胜利) [/quote]


马超不过10个军阀中的一个而已,盟主是韩遂

2006-8-10 09:16 书者
[quote]原帖由 [i]小马828[/i] 于 2006-8-9 23:37 发表



马超不过10个军阀中的一个而已,盟主是韩遂 [/quote]
那为什么获胜时写大破超等,说明马超是主要力量

2006-8-11 23:57 雷万
[quote]原帖由 [i]摆手云覆雨[/i] 于 2006-8-9 17:05 发表

栾布就是英布,以往受过黥刑,又叫黥布~ [/quote]
这下脸丢大了吧

栾布和黥布则么可能是同一个人了
英布当时是项羽手下的大将之一,勇力仅次与项羽,后来投降了刘邦,因为受过黥刑(刺面),英布又名黥布
栾布记不清了,好象就是哭彭越那位
总之这两位是个有其人

[[i] 本帖最后由 雷万 于 2006-8-11 23:59 编辑 [/i]]

2006-8-12 09:58 wmilanboy
韩信、黥布

2006-8-16 15:17 fr1019
信指韩信,说慕容垂时也有人用信。布作比,勇不代表擅长单挑,善战也是勇的表现。

2006-8-16 18:50 mengbar
带兵能打也叫“勇”,诸葛亮还是“勇而能斗”呢

2006-8-19 15:40 sos2290
:qDD+会不会是纪信

2006-8-19 21:02 lightest
弱弱一問: "英布" 和"黥布"是同一個人嗎?

2006-8-20 10:33 sos2290
是同一个人

2006-8-23 16:11 加隆
古人说这种话,都讲个对偶句,甚至是对仗句,信布,如果布是指吕布,楼上有人说不会拿当时的人来比,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指吕布,那么信也是指的三国时期的人,不可能说一个人有毛泽东、李世民之勇吧,所以说同在一个时期的就只有信、布,不可能是其它的韩王信呀什么的,因为拿人比喻都要是当时名声很大的,甚至是最大的,一般的比如袁绍什么的,也没人拿曹操,刘备比,因为他们不够勇猛,在三国之前勇猛的名字带信,布的就这么几个,韩信能打赢项羽,还不猛吗,可能拿马超跟他们比有点点夸张了,意思是说马超智勇双全。

2006-8-26 13:59 lixun264
三国志里的马超评价很窝囊,没有什么出色战绩,最窝囊的要数演义里大战许褚,三国志里成了马超跟曹操两边策马出来谈话,马超想捉曹操,被曹操后面的许褚瞪了一眼,就不敢动了。个人觉得陈寿这段有些不合逻辑。

2006-8-28 10:02 苏普
楼上强的
信。布 肯定是2个人名
布应该就是英布
关键是信    纪信的事迹 那位说下啊
我也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课本上解释是纪信
还有虽然很多人都说到信布  但是不是每次都是说的同样2个人呢

2006-10-18 17:59 中庸
这个已经有答案了吧!

2006-10-18 20:53 1314521
淮阴候和九江王

纪信和栾布的说法也见过 好像还是书面说法

不过以我个人理解绝对是韩信和英布

2006-10-19 07:46 桠枫
看了下回帖,很多人所理解的“勇”有偏颇。“勇”并不是“猛”。三国志中刘备还夸赵云“勇”呢。(“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号云为虎威将军。)但他也并没有显示出自己过人的武勇。
我觉得“勇”至少要可分为武勇(即个人的武力)、胆勇(比如赵云这样的)。至于马超,更可能是他气魄的勇,如韩信一般。


前面还有位朋友说韩信连一小无赖都打不赢,不应该叫勇。却不知道韩信忍一时胯下之辱,却留英雄有用之身,此气概又是一般人所能比的?此也为勇,气概的勇。

2006-10-20 09:37 风烟举
强烈支持无环!

2006-10-20 14:25 中庸
[quote]原帖由 [i]桠枫[/i] 于 2006-10-19 07:46 发表
看了下回帖,很多人所理解的“勇”有偏颇。“勇”并不是“猛”。三国志中刘备还夸赵云“勇”呢。(“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号云为虎威将军。)但他也并没有显示出自己过人的武勇。
我觉得“勇”至少要可分为武 ... [/quote]
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份勇气相当的可贵。

2006-10-20 16:26 Liongareth
[quote]原帖由 [i]书者[/i] 于 2006-8-9 16:28 发表

你开什么玩笑啊?回错帖子了,这是史区,历史上根本没有马超大败曹操这么回事,而是马超被曹操杀个大败 [/quote]

马超没有大败过曹操,只在曹操渡河时小败曹军。

[quote]原帖由 [i]书者[/i] 于 2006-8-9 16:30 发表

咋个没有,这家伙造反,结果被曹操杀个大败.(曹操远道而来,加上西凉军骁勇,依然不能胜利) [/quote]

曹操渡河时马超从后杀到,曹军当时大部份已过河,只有少数部队未过河,曹操端坐不动、亲自断后,曹操手下强行架起曹操上船过河,未过河者被马超消灭。曹操说大江大河都轻松渡过了,却差点溺死在这小水沟里(非原话,意思同)。

[quote]原帖由 [i]小马828[/i] 于 2006-8-9 23:37 发表



马超不过10个军阀中的一个而已,盟主是韩遂 [/quote]

马超和韩遂是主事的两个大军阀,其他的都是小军阀。
后曹操瞧准盟军不利久战,坚守不出,等到盟军内部不稳、士气低下后又用离间计使盟军分裂、不战自溃,曹操乘机大破之。

2006-10-20 16:56 Liongareth
[quote]原帖由 [i]lixun264[/i] 于 2006-8-26 13:59 发表
三国志里的马超评价很窝囊,没有什么出色战绩,最窝囊的要数演义里大战许褚,三国志里成了马超跟曹操两边策马出来谈话,马超想捉曹操,被曹操后面的许褚瞪了一眼,就不敢动了。个人觉得陈寿这段有些不合逻辑。 [/quote]

这要怪韩遂,没事打仗还跑去和曹操叙旧,马超生疑,韩遂邀其同往。马超想借机杀操,谁知曹操看见马超就设了马障、带了许褚、跟了一帮虎豹营的在后面,马超当然就不敢动手了,由是不信韩遂。
再说典韦、许褚、陈到等都是贴身侍卫,都是些“武林高手”,打仗不行。若论打架,远非这些领兵武将能及的,再多几个马超也不够看。

2006-10-21 20:25 寂寞的烟
记信 和栾布只是二流武将 ,吹牛当然要吹一流的的了 所以这里应该指韩信和英布

2006-10-23 21:36 porpsky
古代人自比确实是拿前人比的,具体是什么,找文学史教授吧,呵呵


实在是有点难,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2006-10-24 20:02 figa
不知道的说.其实不就是马超和吕布嘛.

2006-10-24 20:03 figa
原来不是啊,看来要多看书咯!:titter:

2006-10-25 14:14 悲风鸷
信布放一起,应该专指韩信英布

2006-10-25 18:15 yangaadd
而且照当时的讲法,马超不可能去给吕布那种三性家奴做比较吧

2006-10-26 13:28 紫枫影
应该是说韩信和英布吧!

2006-10-31 23:29 义王石达开
纪信和栾布

2006-11-1 11:07 change
以马超之勇武应该是韩信和英布。

2007-12-19 21:07 小马828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心态和目的也有不同的理解

不过罗贯中认为是韩信,英布

2007-12-19 23:02 Jaguar
[quote]原帖由 [i]加隆[/i] 于 2006-8-23 16:11 发表
古人说这种话,都讲个对偶句,甚至是对仗句,信布,如果布是指吕布,楼上有人说不会拿当时的人来比,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是指吕布,那么信也是指的三国时期的人,不可能说一个人有毛泽东、李世民之勇吧,所以 ... [/quote]

汤武革命的“汤、武”也不是一时代人

2007-12-20 02:04 因苏阿
应该不是纪信栾布,纪信栾布不是以善战勇猛著称于世的,纪信栾布为人知的是二人都是忠义之士,这个和“勇”搭不上界

2007-12-20 12:52 周郎公瑾
应该是栾布,纪信吧:qoo+

[[i] 本帖最后由 周郎公瑾 于 2007-12-20 12:56 编辑 [/i]]

2007-12-22 18:39 HNeagle
应该是韩信和英布吧

2007-12-22 19:34 瀚海浮尘
好好的一个问题,演变快成了水帖了。前面已经有人解释的十分清楚了,信布指的就是韩信、英布,如果不认同大可引来驳斥,何必生出这许多枝枝丫丫和无谓的重复。

韩信不勇?不勇如何敢背水一战?

2007-12-23 01:17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陆逊{伯言}[/i] 于 2005-12-15 21:55 发表
晕,有意思吗?信不是韩信 [/quote]
我也觉得应该不是韩信,那是谁呢?

2007-12-23 01:18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瀚海浮尘[/i] 于 2007-12-22 19:34 发表
好好的一个问题,演变快成了水帖了。前面已经有人解释的十分清楚了,信布指的就是韩信、英布,如果不认同大可引来驳斥,何必生出这许多枝枝丫丫和无谓的重复。

韩信不勇?不勇如何敢背水一战? [/quote]
勇与不勇说得应该不是勇气的勇吧?

2007-12-25 21:32 海天一羽
完美答案

信 布之勇毫无疑问是指韩信和英布.
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质疑齐王大人的勇.难道都没看过太史公的巨著?就算书读的少,背水一战总听说过吧,稍微动点脑子想想,韩信他要是不上一线,难道光在后面喊"弟兄们给我顶住!'下面的伙计就会跟人玩命?
     垓下一战,面对项羽的十万精锐,韩信"将三十万自当之"——不要嫌楚军人少,看看之前的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就知道这活的难度了。说韩信无勇的诸位,难道韩信是靠催眠才让部队不致崩溃?
     韩信被刘邦弄到首都“养老”,一天到晚发牢骚,很是瞧不起当朝的几位顶尖”勇将“,可当时就连樊屠夫对他都很服气,见了面恭敬的很,不想千载之下我国”勇者“倍出,竟纷纷鄙视起韩信来了。

2007-12-26 19:37 边城玫女
一直以为就是韩信和英布
看来还是真要看语境而论的

2007-12-26 23:47 tamtam1760
布是指呂布

2007-12-27 11:13 jqcj
萧统的《文选》中有篇班固的《述高纪第一》,里面有这么一段:

[quote]股肱萧曹,社稷是经。〔萧何、曹参也。《礼记》卫献公曰:有柳庄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爪牙[color=Red]信、布[/color],腹心良、平。〔[color=Red]韩信、英布、[/color]张良、陈平也。《毛诗》曰:予王之爪牙。又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恭行天罚,赫赫明明。〔恭行,已见上文。《毛诗》曰:赫赫明明,王命卿士。〕[/quote]

我不清除注释是谁加的,不过一般来说,文选的注释者如下:

[quote]唐朝显庆年间,李善搜集了很多资料,把《文选》分为60卷进行了注释,为后人提供了较有价值的研习余地。自李善注本产生后,《文选》得到广泛的流传。唐朝开元年间,又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合注《文选》,称“五臣注”。不过它只着重解释字句,与李善注有所不同。[/quote]

因此我觉得在前人眼中,应该信布是指韩信、英布吧?

2007-12-27 11:21 jqcj
又查了一下,网上有部词典是这么说的:

[quote]韩信 和 英布 的并称。《文选·班固<史述赞>之一》:“爪牙 信 布 ,腹心 良 平 。” 李善 注:“ 韩信 , 英布 , 张良 , 陈平 也。” 晋 葛洪 《抱朴子·任能》:“ 汉高 决策於玄幃,定胜乎千里,则不如 良 平 ;治兵多而益善,所向无敌,则不如 信 布 。兼而用之,帝业克成。” 宋 李纲 《与张相公》:“ 萧何 相 高祖 ,而腹心谋画则有 良 平 ,爪牙攻战则有 信 布 。”[/quote]

这应该比我上一贴的回复更清楚了。

地址是: [url]http://www.zdic.net/cd/ci/9/ZdicE4ZdicBFZdicA114138.htm[/url]

2007-12-27 16:57 吕布战神
布当然是吕布阿,曹操可是对许诸指名这样说的

2007-12-27 21:05 小马828
罗本三国演义:
是时,凉州参军杨阜,字义山,天水人也,径来长安见操。操问之,杨阜曰:“马超有韩信、英布之勇,深得羌胡之心。今丞相若不剿捕杜绝,他日养成气力,陇上诸郡非复国家之有也。望丞相且休回兵。”操曰:“吾本久住于此,奈中原多事,南方未定,不可久留。君当与孤保之。”阜领诺,保韦康为凉州刺史,与阜领兵共屯冀城,以防马超。阜拜命,临辞曰:“长安必留重兵,以为后援。”操曰:“吾已定下,汝但放心。”阜辞而去。

毛本:

凉州参军杨阜,字义山,径来长安见操。操问之,杨阜曰:“马超有吕布之勇,深得羌人之心。今丞相若不乘势剿绝,他日养成气力,陇上诸郡,非复国家之有也。望丞相且休回兵。”操曰:“吾本欲留兵征之,奈中原多事,南方未定,不可久留。君当为孤保之。”阜领诺,又保荐韦康为凉州刺史,同领兵屯冀城,以防马超。阜临行,请于操曰:“长安必留重兵以为后援。”操曰:“吾已定下,汝但放心。”阜辞而去。古

罗贯中认为是韩信和英布,不过毛宗岗父子为了让马超变的有勇无谋,改成了吕布,后来人们有着诸多分歧大概这是起点吧

2007-12-29 13:38 大笨鱼
布是指英布,也叫黥布,但是信好像是指纪信吧,就是和刘邦长得像,代替刘邦投降的那个

2007-12-29 14:10 秀吉
[quote]原帖由 [i]义王石达开[/i] 于 2006-10-31 23:29 发表
纪信和栾布 [/quote]
应该是这个:handshake: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