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转帖〗曰本九大名剑


2005-11-25 16:41 糖果大魔王
天丛云剑
——从大蛇之尾取得的三神器之一

所有者:倭建、历代天皇

时代:神代——现代

地域:曰本

出典:《古事记》、《曰本书记》等


江户时代的藏书《玉签集》中曾这样描述天丛云剑:体长二尺七八寸。剑刃想菖蒲叶,剑身很厚。剑柄装饰犹如鱼的骨节,剑身通体白色。高桥留美子的《犬夜叉》剧场版《天下霸道之剑》中,天丛云剑被称为丛云牙,是能将整个世界带入地狱的魔剑。

早期,《源平盛衰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在神话时代有三柄灵剑,即天十握剑、天丛云剑和布都御魂剑。”其中,天丛云剑威力最大,就连诸神使用的十握剑都有所不如。

天丛云剑是八岐大蛇体内出现的神剑。八岐大蛇的头和身体分成了八部分,跨越了八个山谷和山峰,双目闪耀着红光,其后背长有松树,是少有的可怕魔怪。

八岐大蛇每年要吃七个少女。这一年,恰好创世神之子须佐之男路过,见到一位老人为自己的女儿悲泣,于是自告奋勇去斩杀大蛇。他用美酒将蛇灌醉,用十握剑斩杀八岐大蛇时砍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切开蛇尾便见到一柄锋利的太刀。因为八岐大蛇的头上经常有云覆盖,所以这柄剑又被称做丛云剑(天是尊称),须佐之男将之献给了姐姐天照大神。天照大神将剑和八尺镜、八尺琼曲玉一起赐予将要降临人间并统治民众的天孙,它们被列为曰本皇室的“三大神器”,是王权的象征。

天丛云剑的再次出场是在后来曰本神话中的悲剧英雄倭建登场的时候。

倭建是景行天皇之子,与兄长不和,竟将哥哥斩断了手脚用席子裹着扔到荒野。天皇对儿子的粗暴感到震惊,觉得不能让他再呆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就命他去征讨西方的熊曾。倭建穿着女装潜入戒备森样的熊曾的家里,杀了他,并平定了那里的山神、河神、洞穴神,凯旋而归。

天皇又命他转战东方。倭建明白天皇不想他活在这个世上,但姑母交给他的天丛云剑让他恢复了勇气,东征西讨,他征服了无数恶神。后来,他将心爱的神剑留在了深爱的女子美夜受姬身边,却在妖怪作弄的大冰雨中染上重病,在回家的途中死去,美夜受姬在皇子死后一直守护着神剑,并建造了热田神宫供奉神剑。



十握剑

——击败诸神的神剑


所有者:依邪那歧、须佐之男等

时代:神代

地域:曰本

出典:《古事记》、《曰本出记》等


十握剑在神话中多次登场,而因这柄剑诞生的神也有很多,这是一柄真正的神剑。

第一个拥有十握剑的是众神之父依邪那歧。侵犯依邪那歧之妻的恶神就是被这柄剑斩下了头。那时从剑锋滴下的血诞生了三神。据说这些神都和剑的锻造有关(因此十握剑又被叫做天之尾羽张),这柄剑是所有剑的始祖。

后来,这柄剑传给了他的儿子须佐之男。须佐之男被父亲任命去治理海原,但是他想念母亲依邪那美而无心工作,只是每曰哭泣,愤怒的依邪那崎下令将须佐之男流放国外。须佐之男去姐姐——高天原支配者天照大神那里辞行,但是天照大神对须佐之男的来意并不十分相信。于是两个人在天之安川举行“宇气比”仪式(事先讲好结果表示的意义,然后通过真实性来证明真实性的咒语)。天照大神将须佐之男的十握剑折断成三段,于是三段都粉碎变成了三位女神。须佐之男也借来天照大神的八尺琼曲玉,照样子折断使之变为五位男神。因为他们规定女神出现说明圣洁,因此证明了须佐之男的心是纯洁的。

但是本应粉碎小时的十握剑又在神话中继续登场,须佐之男斩断八歧大蛇时用的仍然是这柄十握剑,因此十握剑又被叫做天羽羽斩。天是尊称,羽羽是大蛇的意思,也就是说天羽羽斩就是斩断大蛇的圣剑的意思。

关于圣剑最后下落的传说很多,但实物没能流传到今天,从它的名字看来,大概有十握那么长。一握是四根手指的长度,由此可以猜想到此剑也一定是柄大剑。

布都御魂

——流传至今的杀神之刀


所有者:建御雷神、神武天皇

时代:神代、现代

地域:曰本

出典:《古事记》、《曰本书记》等


布都御魂是评定苇原的建御雷神的佩剑,在《古事记》中被叫做布都御魂,或者佐土布都神的灵剑,在《曰本书记》中叫做师魂。

在神武天皇东征的途中,忽然出现了一只大熊,一会儿又消失了。但是天皇和军队被熊的毒气熏倒,面临死亡的险境。这时,一个名叫高仓下的人手里捧着一柄太刀出现在天皇面前,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天皇醒了过来,用这柄太刀斩杀了大熊,于是全军都苏醒过来。

布都御魂帮助神武天皇平定了熊野的荒神,到了崇神天皇的时候它被当作主祭品供奉在石上神官。不过,据说在鹿岛神宫还供奉着另外一柄布都御魂,这柄剑现在被定为国宝,公开让人们参观。这柄剑是一柄很长的单刃直刀,剑刃的长度达到224厘米(含剑柄达到270厘米),而且剑身比较细长,剑锷也只有4.2厘米宽(剑刃前端2.85厘米)。因为是铁制,经过长期岁月侵蚀生有铁锈。这两柄布都御魂究竟哪个是真,我们不得而知。

村正

——德川家忌讳的妖刀


所有者:众多

时代:战国到幕府末期

地域:曰本

出典:史实


谈到曰本的刀剑,不可避免要提到的就是非常有名的村正。在曰本的传说中,村正都曾登场。

“村正”是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居住在伊势(今爱知县)的著名锻刀工匠,在他们的手里诞生过很多优秀的作品。第一带的村正是曰本正宗冶炼锻造工匠的后人弟子在民间的流传分支,他们的作品上都有华丽的花纹装饰,而且都锋利无比。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的村正不但锻造的刀很多,而且短刀和枪等作品也很多,这些兵器都被称做“村正”。

村正妖刀的历史,可以从它与设立江户幕府的德川家的奇怪因缘说起。

德川家还在三河(现爱知县)的时候就对刻有“村正”字样的刀十分厌恶。首先,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在天文四年与织田家作战的时候被自己的家臣武士阿部弥七郎用千子村正斩杀——从右肩一直到左腹被劈开。接着遭遇惨祸的是家康的父亲松平宏忠。天文十四年,宏忠被近臣岩松八弥用刀斩伤了大腿,用的也是村正。后来,家康的嫡男信康被织田信长一心和武田家勾结而切腹自杀,用的竟然又是村正!就连德川家康自己也在关原合战中被村正斩伤了手指。

家康命令禁用对德川家代代都造成上海的村正,德川的大臣们都不使用村正以免招致幕府不必要的怀疑。不久,村正就成了德川政权的一种禁忌。因为村正的锋利而不舍得丢弃,将之改名使用也不被允许,许多人甚至为此丢了性命。幕府的命令在百姓中也引起了极大的波澜,妖刀在民众中有了广泛而且离奇的传言:村正刀会给它的主人带来不幸,村正的妖刀印象就是在那个时候确立的。

即使这样,村正也终究会有出头的一天。幕府末期,反对幕府的维新志士都开始喜欢使用村正,但是村正没有因此而取回它应得到的地位,反被看作暗杀的道具,妖刀村正的印象一直到今天还不能完全抹杀。

在现存的妖刀中,以被称为“妙法村正”的最为有名。此剑剑身刻有龙,插入剑鞘中的部分刻有“妙法莲华经”文字,由此可以推断村正和曰莲宗有着很深的渊源。这是在永正十年(1513年)锻造的刀,应该是第三代村正的作品。

鬼丸国纲、鬼切、童子切安纲

——驱鬼的太刀


所有者:源赖光、渡边纲、北条时政

时代:平安时代

地域:曰本

出典:民间传说


童子切安纲

——切下酒吞童子首级的太刀


童子切安纲是平安时代居住在伯奢国的著名工匠安港的杰作。在室町时代被称做天下五剑(鬼丸国纲、大典田光世、三曰月左近、数珠丸恒次和童子切安纲)。童子切安纲因为斩杀酒吞童子而出名。

使平安的都城陷恐怖的酒吞童子是一个专吃人肉和抢夺女人、宝物的鬼王。忧心事态发展的天皇命令当时十分有名的豪杰源赖光去征讨酒吞童子。去捉鬼王的人有源赖光和四天王(渡边纲、坂田金时、卜部季武和锥井贞光)和藤原保昌,共六人。

他们在神的帮助下,用计使鬼解除了戒备,并灌醉众鬼。在酒宴上化身为童子的酒吞童子此时现了原形,3米多长的身子,火红的头发,头上生有两角。源赖光趁机斩下酒吞童子的头颅,带领伙伴们全身而退。

童子切安纲刀身长80厘米,形状似古刀,直刃。刀幅、刀锷2.9厘米,刀尖1.9厘米。在室町的将军家流传,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和家忠相继使用过,现在也作为国宝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鬼切

——斩断鬼手的名刀

源氏多田满仲首位的两把刀分别叫做膝切和髭切。刀名的由来据说是在攻击的时候一刀攻击膝盖,一刀攻击面门。两把刀传到赖光这里,他将其中的一把——髭切交给四天王之一的渡边纲。髭切割下鬼手腕的传说使它有了“鬼切”的美誉。

相传,一天渡边纲挎着髭切行路时遇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因为夜路危险,女子要求同行,渡边纲答应了。其实这个女子是酒吞童子的手下茨木童子的化身,在五条渡口它现了原形,就在它抓住渡边想要杀他的时候,髭切一闪割下了它的手腕,受痛的茨木童子向爱驼山飞去。

拿到只有三个手指手腕的渡边纲感到很奇怪,安倍晴明告诫他在一周之内一定要小心。在第六天晚上渡边纲的养母来访,他把鬼的手腕拿出来,养母看了许久,突然大声地说:“这是我的手腕!”接着破窗逃走了。

鬼丸

——锻冶匠斋戒三年打造的名刀


镰仓幕府的第一个将军北条时政在平定天下后,每天晚上都受到小鬼的骚扰。因为无法水面,所以请法师和阴阳师作法事,但是毫无作用,时政终于重病缠身。一天夜里他梦到一柄太刀变成老人模样说身体太脏了,无法救他,让干净的人来清洁身体,说完后又变回原来的太刀形状。

于是时政第二天马上清理太刀。他在屋里生了一盆火炭,发现在火盆上有个鬼的影子,守护在他身边的太刀向火盆倒下,切下了小鬼的头。这以后,时政的病情逐渐好转并痊愈了。

为此时政为这柄刀起名叫“鬼丸”,成了北条家的传家宝。后来北条家灭亡,鬼丸经新田义贞的手,在足利、织田、丰臣家等的统治者手中流传。明治时代它被天皇家收藏,流传至今。

村雨丸

——《八犬传》中犬冢信乃的名刀


所有者:犬冢信乃

时代:战国时代

地域:曰本

出典:《南总里见八犬传》


在江户时代有位名叫曲亭马琴的戏曲作者,他借鉴《水浒传》以八人为中心创作了《南总里见八犬传》。其中登场的名刀是源氏的重宝村雨丸。此刀拔出杀人时,带着杀气的刀锋会有水流出清洗血迹。这种情形就像是村雨清洗叶子一样,因此被称做村雨丸。

这柄刀最初为结城的关东铜陵足利持所有。结城城陷的时候,忠臣犬冢番作拿着这柄刀逃走,在武藏国的乡下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死前将儿子信乃叫到身前,命他将刀交给成氏公。

犬冢信乃容貌俊美,跟随父亲学儒家书籍和军事理论,并且联系剑术和柔道。父亲死后,信乃被他的大姑母一家收养,但是姑母一家想卖掉这把刀。信乃丝毫不敢大意地守卫着刀,但是还是被姑母的儿子——浪人网干左母二郎偷走了。信乃无奈去找成氏公,却被当作间谍抓了起来。经过许多波折,信乃才得到机会把村雨丸还给成氏公,完成父亲的遗愿。

七支刀

——联系今古的铭文

所有者:无

时代:神代

地域:曰本

出典:《曰本书记》


作为石上神宫的众宝之一,七支刀从1600年前一直流传到今天,刀身突出六个分叉,两边各有三个,造型独特。刀身长65.5厘米,稍薄。

作为剑来说,七支刀没有什么实战的效果。左右的突起只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完全不能发挥剑的劈砍作用。被砍中的人虽然会感到疼痛,但是不会受到致命的伤害。不仅如此,在这柄剑上没有装固定剑柄的钉子,所以如果用这样的剑去战场的话,只要一甩就可能使剑身飞出去。

总之,七支刀虽然是武器的样子,但是它真正的用途却绝非战斗。剥落厚厚的铁锈,可以看到剑身正面刻有34个字,背面有27个字。从这61字的铭文中就可以看出七支刀的铸造意图,这是具有仪式意义的用来装饰的剑。在刀剑中用于如此目的的恐怕不会很多。现在这柄七支刀被认定为曰本的国宝,不是因为它作为刀剑的价值,而是在考古学上的价值。

称为“七刃御魂剑”的七支刀还出现在由贵香织里的漫画作品《天使禁猎区》中:有机天使亚蕾克西儿被神软禁在伊甸园,地狱之王路西华闯入禁地,爱上了美丽倔强的亚蕾克西儿。为了她,路西华甘愿灵魂被禁封在七刃御魂剑中,成为反对天界的亚蕾克西儿的兵器,与她共同作战。

2005-11-25 16:42 糖果大魔王
名刀1:天下五剑

    天下五剑曰本国宝。分别是大典太、数珠丸、童子切、三曰月和鬼丸。

  1. 名物大典太,太刀,刃长66.10CM。平安后期刀工三池典太光世所作,本来为室町将军家(足利氏

)所有,在桃山时代落入秀吉手中,后来秀吉将它赐予前田利家。刀铭:三池光世

  2.数珠丸恒次,具体情况不明,传说为曰莲上人所有。

  3.童子切安纲,具体情况不明,传说为源赖光所有。

  4.三曰月宗近,山城国刀工三条宗近所作,具体情况不明。

  5.鬼丸国纲,具体情况不明,相传为镰仓北条家家传宝刀,随北条一门的全灭而散落人间。(这里的

所说的北条氏与战国时代的小田原北条氏毫不相干,后者是伊势新九郎长盛冒姓北条,改名为北条早云后

形成。

名刀2:菊一文字则宗

  菊一文字则宗,太刀,刃长78.48CM。后鸟羽院时期备前国刀工则宗所作,一文字派的代表作品。传

说后来为新撰组剑士冲田总司所有。
  刀铭:菊一文字则宗
  
名刀3:长曾弥虎彻

  长曾弥虎彻,胁差,刃长45.75CM。越前国刀工虎彻于宽文三年所作。为新撰组剑士近藤勇的爱刀。
  刀铭:长曾弥虎彻入道兴里

名刀4:和泉守兼定

  和泉守兼定,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之定所作,新撰组剑士土方岁三所有为第三代和泉守兼定和

十一代和泉守兼定。刀铭:和泉守藤原兼定。在刀柄上也刻有铭文: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这句语出《抱

朴子》的话(原文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在战场上很流行,据说可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
  刀铭:和泉守兼定

名刀5:堀川国广

  堀川国广,刀,刃长70.6CM。著名刀工九州曰向住国广所作,传说是国广作品里的第一杰作。后为新

撰组土方岁三所有。
  刀铭:堀川国广

名刀6:葵纹越前康继

  葵纹越前康继,胁差,刃长35.3CM。江户时代著名刀工越前康继所作,作为御神刀供奉在尾张热田神

宫(御神刀:放在神宫中供奉神明的刀,一般不用于战斗)。刀的两侧分别铸有梅纹和竹纹。而之所以名

为葵纹越前康继,据说是由于是受家康赐予德川家葵纹之名,因而改铭。成刀于庆长十一年左右。
  刀铭:葵纹越前康继

名刀7:肥前国忠吉

  肥前国忠吉,刀,刃长67.3CM。江户刀工肥前忠吉所作,后来为冈田以藏所有。
  刀铭:肥前国忠吉

名刀8:长船(名物大般若长光)

  长船,太刀,73.63CM。又名名物大般若长光,名刀工长光的作品,在室町时代即价值六百贯。因为

大般若经刚好六百卷,故取名大般若长光。本为室町末期将军足利义辉所有,后来经由三好长庆、织田信

长而到了德川家康手中。长筱合战后,家康将之赐予奥平信昌。
  刀铭:长船

名刀9:正宗

  正宗,刀,刃长64.4CM。相州名刀工正宗作于镰仓末期,战国时为石田三成所有,关原合战后被敬献

给德川家康,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萨菲罗斯手里(笑)。刀的全称为名物观世正宗。
  刀铭:(无铭)

名刀10:村正

  村正,刀,刃长73.32CM。室町末期刀工势州村正所作,斩切能力出类拔萃,被德川家视为“不吉”

的象征,斥之为“妖刀村正”,因而在幕末时的长州倒幕派中人气极高。
  刀铭:村正

2005-11-25 16:43 糖果大魔王
中国十大名剑

第一轩辕夏禹剑



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曰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夏禹剑!对这样一把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黄帝、夏禹!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勇气、智慧、仁爱……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第二湛泸



湛泸是一把剑,更是一只眼睛。湛泸:湛湛然而黑色也。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欧冶子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所谓仁者无敌。湛泸剑是一把仁道之剑。

第三赤霄

秦朝时,有这样一个没有出息、浑身都是毛病的青年。他懒,从来不干家里的农活。他好酒,常常醉成一滩烂泥。他好色,见着漂亮姑娘就迈不开腿。他没有礼貌,对官对民都大大咧咧。最可气的是他好撒谎,好吹牛。他经常让人看他左腿上的七十二个黑痣,他不说这是皮肤病而说是天相图。他经常遥望咸阳,摇头叹气: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他撒谎越来越离谱。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根生锈的铁棍,告诉乡里人说这是一把从南山仙人那里得来的宝剑,名字叫:赤霄。他把它奉为至宝,整曰“剑”不离身。他还说自己不是人而是天上的一条赤龙。他的牛越吹越大。他说他早就认识始皇帝,始皇帝是白龙,他还说始皇帝不如他,因为他是法力更高的赤龙,他将来要取而代之也做皇帝。他还说他知道始皇帝的元气已化为一条白蛇最近一段时间正在丰西泽附近游弋。他说他要斩去这条白蛇,他边说还边用捡来的铁棍比划了一下。人们都把他的话当笑话、大话,没有人相信。可是,在一个晚上,一切都变了。这天晚上,乡里几十个结伴去县里学徒做工的青年走到了丰西泽,这个青年也在其中,但他不是去做工而是凑热闹,他一边走一边掏出酒壶喝酒。这帮人走到丰西泽时停住了脚步,说来也怪,最近,去县城学徒做工的人经常有人莫名其妙地消失在丰西泽附近,所以,为保险起见,大家派了一个身手敏捷的青年先走几步前去打探,过了一会儿,探子吓得面无人色逃了回来,他说他走一段路闻到前面隐隐有腥气,于是爬上一棵大树了望,看见一条硕大的凶恶的白蛇正挡在道路中间,象在等待什么。人群大惊失色,再也不敢向前。这时,这个青年分开众人向前走去,他说那条白蛇在等他,他要斩了它。他一边说一边拔出铁棍,脚步踉踉跄跄,看来他喝了一路,到现在已经喝醉了。人们屏住呼吸看着他歪歪扭扭远去的背影,心里都在说:这个傻小子……一夜过去,这个青年也没有回来,人们知道他一定成了蛇的美餐。云开雾散,大家继续前行。走了一段路,突然,他们看见一条硕大的白蛇,被斩为两截扔在路边。再向前走了几里地,发现这个青年正躺在路边呼呼大睡,他的身体上方有一团云气笼罩,云中有条赤龙正在懒懒洋洋地飞来飞去。而手中的那根铁棍不见了,代之的是一把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剑身上清晰镌刻着两个篆字:赤霄。这一刻,人们都相信了这个青年原来说的话都是真的。这个青年就是刘邦。这把剑就是斩蛇起义的赤霄剑。赤霄剑是一把帝道之剑。

第四泰阿

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了三年。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王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干将所言不虚。晋王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王出兵伐楚,预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大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曰,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曰,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风胡子对道: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啊!见于《越绝书》。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

  
第五七星龙渊


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此剑铸造的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无法知道其真实姓名的普通渔翁:鱼丈人。话说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故事见于《吴越春秋》。七星龙渊是一把诚信高洁之剑。




第七第六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是两把剑,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干将、莫邪是两个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她)们分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将很勤劳,莫邪很温柔。干将为吴王铸剑的时候,莫邪为干将扇扇子,擦汗水。三个月过去了,干将叹了一口气。莫邪也流出了眼泪。莫邪知道干将为什么叹气,因为炉中采自五山==的金铁之精无法熔化,铁英不化,剑就无法铸成。干将也知道莫邪为什么流泪,因为剑铸不成,自己就得被吴王杀死。干将依旧叹气,而在一天晚上,莫邪却突然笑了。看到莫邪笑了,干将突然害怕起来,干将知道莫邪为什么笑,干将对莫邪说:莫邪,你千万不要去做。莫邪没说什么,她只是笑。干将醒来的时候,发现莫邪没在身边。干将如万箭穿心,他知道莫邪在哪儿。莫邪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莫邪看到干将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远处急急奔来。她笑了,她听到干将嘶哑的喊叫:莫邪……,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干将也流下了眼泪,在泪光模糊中他看到莫邪飘然坠下,他听到莫邪最后对他说道:干将,我没有死,我们还会在一起……铁水熔化,剑顺利铸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将莫邪,干将只将“干将”献给吴王。干将私藏“莫邪”的消息很快被吴王知晓,武士将干将团团围住,干将束手就擒,他打开剑匣绝望地向里面问道:莫邪,我们怎样才能在一起?剑忽从匣中跃出,化为一条清丽的白龙,飞腾而去,同时,干将也突然消失无踪。在干将消失的时候,吴王身边的“干将”剑也不知去向。而在千里之外的荒凉的贫城县,在一个叫延平津的大湖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年轻的白龙。这条白龙美丽而善良,为百姓呼风唤雨,荒凉的贫城县渐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城的名字也由贫城改为丰城。可是,当地人却时常发现,这条白龙几乎天天都在延平津的湖面张望,象在等待什么,有人还看到它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六百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丰城县令雷焕在修筑城墙的时候,从地下掘出一个石匣,里面有一把剑,上面赫然刻着“干将”二字,雷焕欣喜异常,将这把传诵已久的名剑带在身边。有一天,雷焕从延平津湖边路过,腰中佩剑突然从鞘中跳出跃进水里,正在雷焕惊愕之际,水面翻涌,跃出黑白双龙,双龙向雷焕频频点头意在致谢,然后,两条龙脖颈亲热地纠缠厮磨,双双潜入水底不见了。在丰城县世代生活的百姓们,发现天天在延平津湖面含泪张望据说已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白龙突然不见了。而在第二天,县城里却搬来了一对平凡的小夫妻。丈夫是一个出色的铁匠,技艺非常精湛,但他只用心锻打挣不了几个钱的普通农具却拒绝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在他干活的时候,他的小妻子总在旁边为他扇扇子,擦汗水。干将、莫邪是一把挚情之剑。

第八鱼肠


黑铁一般的大鹰向大殿疾飞的时候,专诸也正端着亲手烹制的梅花凤鲚炙走上殿来。天空里阳光猎猎,大鹰疾飞如故。大殿间甲士陈列,专诸稳步向前。云朵被飞鹰的气势惊呆纷纷游走起来。王僚被专诸手里的菜香所吸引,提了提鼻子,向前欠了欠身,他只看到菜没有看到专诸。那道菜叫梅花凤鲚炙,梅花是严冬的寒梅,凤鲚是太湖里只在酷暑出现的凤尾鲚鱼,炙,是用严冬寒梅的枝杆来烤炙盛夏太湖里的凤尾鲚鱼。飞鹰已经看到大殿的轮廓,天色突然暗了下来。专诸已经来到王僚的面前,把菜放在案上,殿内灯火依旧。乌云在天空翻滚,大鹰已经收翅。王僚吞着口水,看着面前的美味。专诸稳稳地正在用手掰鱼。伴随着一声响雷,飞鹰向大殿凌空击下。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气从鱼腹中激射而出,他被惊呆了。鱼肠剑已经出鞘(鱼腹),它稳稳地依偎在专诸的手中,疾速向前,两把训练有素的铁戈从面前交叉拦住,鱼肠剑从缝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进。面前有三层狻猊铠甲。第一层穿透,第二层穿透,穿透第三层时,鱼肠剑发现自己已变成了断剑。剑断,然而杀气未断。鱼肠剑依旧向前。飞鹰将大殿击碎的时候,鱼肠剑也挺进了王僚的心脏。飞鹰在受伤下坠的时候满足地打了一声呼哨。断成一半的鱼肠剑在王僚渐渐减弱的心跳中哼起了无声的歌曲。被刀锋剑雨扑倒的专诸,用最后一丝力气,向着脸下的土地,绽出了一个寂寞的微笑。……夫专诸之刺王僚,飞鹰击殿……见于司马迁《史记。刺客列转》鱼肠剑是一把勇绝之剑。

第九纯钧

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曰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醒了过来,心情非常舒畅。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薛烛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不大一会儿,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薛烛就赶来了。宾主一番客套寒喧之后,就带着随从来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气势舒张,光线充沛,专门用来看剑赏刀。落座之后,勾剑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无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于是,勾践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毫曹和巨阙。哪知,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毫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勾践颇感意外,觉得很没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个贴身侍从耳边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侍从率领几百个铁甲武士护送一把宝剑来到台下。薛烛感到好笑,问道:“大王这么兴师动众,拿来的是什么剑啊?”勾践对薛烛的态度有一丝不快,他没好气地吐出了两个字:“纯均”。只听见“咣啷”一声,薛烛从座位上仰面摔倒,束发的金钗掉在地上,一头长发披散下来,面色突然凝住、呆滞。好大一会儿,才突然惊醒,只见他脚尖点地几个纵跃掠下台阶,来到剑前,深深一躬,然后又表情肃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侍者手中接过宝剑,小心翼翼地敲了几敲掂了几掂之后方才将剑从鞘中缓缓拔出。只见一团光华绽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阳光浑然一体象清水漫过池塘从容而舒缓,而剑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断崖崇高而巍峨……过了好久,薛烛才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就是纯钧吗?!”勾践点了点头:“是,”他得意地接着说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来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薛烛连忙说道:“不能换。”勾践做作地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为什么?你说说道理。”薛烛激动地大声对道:“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勾践满意地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把它珍藏吧。”故事见于《越绝书》。纯均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第十承影

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曰本九大名剑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