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3 17:16
突然累了
原编作翻译者:Buda (Buda)
前言
改變歷史軌跡的本能寺之變一直是戰國時代的最大謎團,當代的日本歷史學者仍爭論不休,光秀的幕後是否有黑手,到底誰該為信長之死負責,始終沒有定論,以下的資料是個人在蒐集日方的討論資料加上部份自己意見,提供給有興趣者參考參考.
背景
光秀是信長的第一重臣
明智光秀一加入織田家,信長即給予重臣的地位,曾引起實力派的柴田勝家及苦力派的羽柴秀長不滿(秀吉本人大概也不平吧),信長有心借重光秀當做與朝廷公卿溝通的橋樑。更重要的是,信長在建設安土城時,完全沒有設計任何防禦措施,如果考慮一下在信長的五大軍團長中,光秀的軍團配置在丹波龜山城(還有坂本城),俯瞰著京都(和安土城),實際上等於是信長的禁衛軍,負責守護信長的重責大任,信長不至於將自己的安全交付在一個不信任、不喜歡的人的手上吧?!有位研究學者認為信長為光秀和秀吉向朝廷申請到的日向守和筑前守是有其深意的,信長很有可能打算將九洲交給光秀和秀吉,北陸交給丹羽長秀(越前守),東北交給勝家和家康,自己則統治本洲,這也是到了後期,信長無法接受其他大名投降,保有封國的理由.
光秀與信長的衝突
頭一件當然是眾所周知的接待事件。信長非常滿意家康在關東攻略的進展,為了討論接下來的目標順便嘉勉,特別把他叫來京都(家康名義上是盟友,但在此時實際上是織田家的外樣),並暫時解除明智光秀的軍務給予休假(光秀先前曾接到援助秀吉的命令),因光秀出身世家,並常與公卿往來,由他負責接待,必能使家康折服,更全心為織田效忠。實際上卻發生了有名的生魚片腐臭事件(我強烈懷疑是家康陷害了光秀),想要展現風範的信長大為震怒,嚴厲地責難光秀,接待的職務改由崛秀政接待,信長要求光秀立即出征。
第二是明智光秀的母親被害事件,光秀在攻擊丹波時,遭到波多野家族的強烈抵抗,光秀向波多野保證信長會善待他們,並將自己的母親送到八上城當人質,換取波多野家開城投降,結果到安土城面見信長的波多野父子三人卻被信長處死,憤怒的波多野家臣殺死光秀的母親。
第三是比較遠的火燒比叡山事件,身為名門世家的明智光秀很難接受信長要攻滅當時的聖山,因此曾多次進言阻諫。
第四是齋藤利三事件,齋藤利三原本是稻葉一鐵的家臣,跟一鐵不和轉投光秀門下,一鐵直接到信長面前哭訴要求主持公道,信長命令光秀歸還家臣,光秀拒絕了,憤怒的信長毆打光秀,把他的髮髻都打散掉了。
恐怖的信長
信長在岐阜城建好之後,首次向家臣說明天下布武的思想,這個時期的信長在家臣的心目中宛如神明般,同時信長也相當善待家臣,只要有能力就有機會出頭,家臣也全心為織田家的未來努力。但是安土城時期的信長已經成為家臣心中恐怖的主君,持著創造”平安樂土”理念的信長對家臣卻只有責難,完全不理會家臣的建議,火燒比叡山更在大部份家臣心中埋下陰影。
天正8年(1580)8月15日,長期負責本願寺攻略的世代重臣佐久間信盛在本願寺投降後,遭到信長以工作無方等理由流放,8月17日,家老林通勝、安藤守就也遭到流放,家臣們惶惶不安,信長實在無法以常理判斷,即使世代為織田家效力也不足恃,人人自危,信長的”平安樂土”好像只及於百姓,不及於家臣。
黑幕
本能寺之變事起突然,而且找不到任何明智光秀本人出現在本能寺或二條城的記錄,明智光秀的幕後到底有沒有黑手,誰該為織田信長之死負責,一直是多方研究的重點,日本甚至有部份人認為光秀背負弒君的罪名並不公平,而組成了”明智光秀公彰顯會”,專門為明智光秀申冤。這裏節錄一些主要的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