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1 20:24
魔枫灵
由于本人刚刚加入三国fans的队伍中,加上党和国家人民的努力而发展到了现在这个经济文化水平,小弟经过一个星期与方便面为相依为命的生涯,于11.11光棍节买了一套《三国志》,当给自己的礼物。
但是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所以看了一知半解!
又一个多星期过去,魏书-武帝纪还没看完,现在想想后悔当初学文言文的时候没有用心,~~!!郁闷中~~~~不知道改怎么办了~~!
2005-11-21 20:31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魔枫灵[/i]于2005-11-21, 20:24:37发表
由于本人刚刚加入三国fans的队伍中,加上党和国家人民的努力而发展到了现在这个经济文化水平,小弟经过一个星期与方便面为相依为命的生涯,于11.11光棍节买了一套《三国志》,当给自己的礼物。
但是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所以看了一知半解!
又一个多星期过去,魏书-武帝纪还没看完,现在想想后悔当初学文言文的时候没有用心,~~!!郁闷中~~~~不知道改怎么办了~~! [/quote]
首先,你要把错别字改对。OK?还有,文言文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能速成,多查查字典,有的字要扣,再看看一些帖子,推荐你到http://www.cne3online.com/
看看,什么都有,不信你看不懂,呵呵
声明:我不是对轩辕不满啊
2005-11-21 20:44
无知无畏
文言文不可能自学而成,因为很多字在那时的用法和意思与现代相差很远。建议楼主买本白话文的。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和误解。
2005-11-21 23:00
实干司马
楼主买三国志应该带有裴注及其他注解,更重要的是白话通译。
2005-11-22 09:52
change
我们现代的教育体制下是不重视个人的文化修养,也不重视日后工作能力的培养,我们现在的教育只重视分数。这样,我们大学毕了业即不能马上深入社会工作,又不能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2005-11-22 10:40
庞桶
可以从明清小品文看起,掌握基本的语法和一些字的古义。
一般来说,按距今远近,文言文先难后易,到明清时已经比较浅显了。
2005-11-22 21:34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foglove[/i]于2005-11-22, 20:25:56发表
我古文学得还可以看起三国志来没什么大问题,大概的意思都能理解,但要说出来就好困难 [/quote]
这个人不求甚解啊,郁闷
2005-11-23 11:48
故都的秋
呵呵,文言文要多看,不懂的就查字典,时间长了,你就通了.....
2005-11-24 00:28
wilhelm
[quote]原帖由[i]无知无畏[/i]于2005-11-21, 20:44:21发表
文言文不可能自学而成,因为很多字在那时的用法和意思与现代相差很远。建议楼主买本白话文的。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和误解。 [/quote]
我向来就反对以白话“翻译”代替文言原文!且不论“翻译”的质量问题,老是回避文言而图方便看白话,如此楼主的古文水平永远也得不到提高。买白话文的是能省很多麻烦但避免不了更多的误解
2005-11-24 01:40
夏侯称
我是硬看三国志的,不懂看到懂。
2005-11-24 02:11
天宫公主
同楼上。。。
在国外多年,别说古文,就是现代中文当时看着都困难。不过那时候还是硬看把它看完了。。。后来看的汉书,后汉书和晋书。。。但感觉史记对文言要求又升了一个等级。
2005-11-24 08:47
第八天魔王
陈寿的三国志过于简略,后人曾评论惜字如金,看裴松之的注释,应当可以理解6成以上。慢慢的积累吧。
2005-11-24 09:36
fredghl
不知道楼主买得是什么版本?
最好是有裴注的。
其实史书的文言文应该都算是比较简单的了,什么史记啊,三国志啊,大部分的文言文都很浅显易懂的,只是有个别的句子比较生僻,很难理解,但联系上下文应该可以猜出个大概的。
2005-11-24 10:16
鸾舞碧霄
读文言要有点想象力,再配本字典就行了
2005-11-24 12:16
赤县匹夫
可以参照《资治通鉴》中的三国部分来看。
《资治通鉴》有柏杨的白话译本,网上可以搜到下载。
p.s.一个星期没看完武帝纪,也太夸张了吧?
2005-11-24 12:44
慕容九九
看苏渊雷的《〈三国志〉今注今译》还有沈志华的《白话资治通鉴》~~~
2005-11-24 15:53
yctam
《三国志》不是一次就能看得懂的。我都看了好几遍,现在还时不时翻一下。其中的古文中,我觉得难的不是含义,而是人名。因为里面常用一个字就代表一个人了,所以要常常翻前面看是哪一位。
2005-11-26 15:24
赤县匹夫
[quote]原帖由[i]加隆[/i]于2005-11-25, 10:54:46发表
三国志中的注是那个裴注写的吗,多亏他,不然看天书呢 [/quote]
“裴注”中的“裴”指裴松之是赤县匹夫告诉你的,多亏他,不然白灌水了。
2005-11-26 16:01
thounder
晕
我买了一套三国志和一套史记都是只花了一周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看看就看完了,基本上没遇到什么看不懂的;
倒是一起买的老子*庄子和孟子看得太困难,对着注释才能面勉强跟上
2005-11-26 16:01
西晋羊牯
裴注版本我有今注的(无译)电子版,这个版本应该不错,如果习惯看电子书的我可以提供。
2005-11-26 19:43
加隆
[quote]原帖由[i]西晋羊牯[/i]于2005-11-26, 16:01:04发表
裴注版本我有今注的(无译)电子版,这个版本应该不错,如果习惯看电子书的我可以提供。 [/quote]
我也是这个,好东东,别说我广告呀,我在这里上传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下。
[url=http://bbs.cpcw.com/viewthread.php?tid=632092&extra=page%3D1]http://bbs.cpcw.com/viewthread.php?tid=632...&extra=page%3D1[/url]
2005-11-26 21:13
书者
没事没事,陶渊明说过,不求甚解,小细节不必刻意理解他
2005-11-30 16:08
gqttl
我对看文言文的意见:从头到尾不间断的读完(至少一段),分析一下大致内容,再细品不太懂的地方,反复几次.这样字典都可免了!现在我看古书,一般都不看注释,那会干扰我得思维!
2005-12-7 11:17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gqttl[/i]于2005-11-30, 16:08:29发表
我对看文言文的意见:从头到尾不间断的读完(至少一段),分析一下大致内容,再细品不太懂的地方,反复几次.这样字典都可免了!现在我看古书,一般都不看注释,那会干扰我得思维! [/quote]
那可不行,万不可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也是不可取的
2005-12-7 20:08
关内侯
其实不难。。。想学习文言文还是应该去读汉以前的。
明清古文已经接近现代汉文了
2005-12-7 20:14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关内候[/i]于2005-12-07, 20:08:15发表
其实不难。。。想学习文言文还是应该去读汉以前的。
明清古文已经接近现代汉文了 [/quote]
你去读读聊斋就知道了,其实明清也挺文言的
2005-12-7 21:30
仇雠
三国志倒还好.
左传就非常吃力了,有杜预的注解也还是半懂不懂.
2005-12-20 21:54
南北东西
个人觉得还是买本三国志,再买本词典就可以了,凑合着看先!至于有注的,绝不推荐,容易与原来的书引起冲突!看一个人的书像是看几个人的书一样,没啥意思,等自己看到一定的程度了,再看注,感觉就会好多了!
2005-12-20 21:59
南北东西
[quote]原帖由[i]仇雠[/i]于2005-12-07, 21:30:47发表
三国志倒还好.
左传就非常吃力了,有杜预的注解也还是半懂不懂. [/quote]
寒,建议你买本尚书看一下!或者周易也不错!简直就是不知所谓呀,如果没有注的话,有注的也看的不甚明了!
2005-12-21 13:29
诸葛公瑾
不知道兄弟是不是学中文的!《三国志》真正难懂的是里面没有太强的故事情节!有的历史资料,如奏章、诏书之类的,根本没有味道!
我也看《三国志》,蜀传已经看完了,其他的挑着看,不出名的翻都不翻!而且重点看裴注。
文言文不好懂,高中学的都还给老师了,全凭看白话通俗小说时积累下的一点底子!
2005-12-22 06:13
格奥尔吉
楼主可以买有现代汉语翻译的对着看。。。。。。。
2005-12-27 00:38
木村信渊
其实文言文看不懂的时候可以先猜一下~~之后再对照字典进行记忆~~~这样提高比较快~~~
2005-12-27 08:29
心湖一笔斋
郑重对楼主说一句
看文言文对照白话翻译 等于什么都没看 要想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只知道看白话翻译对于缘木求鱼
2005-12-27 08:41
sukerwl
提醒楼主一句 看文言文一定要对照白话来看 一味盲猜瞎看等于什么都没看
2005-12-28 23:12
雷雨
建議先用此書入門,以後買古籍的時候還是直接買中華書局的點校本為佳。正體字竪排,看起來更舒服,只需要開始花一小段時間適應一下。
2005-12-29 19:03
sadu
关键是搂住是想看三国志呢还是看得懂三国志
如果是想较好看得懂三国志,他们(所有楼上)说的都不行,文言文可以自学的,但是必须打基本功的,当然这个每个人的天赋,基础都不同,所以有的楼上的可以拿本字典看。像什么林原先于不如退而结网,磨刀不无砍柴功说的,所以建议搂住先看高校里的古代汉语教材,先不要看三国志。
明清时代的文言文和三国志等更古老的文言文相差太大,但是聊斋与同时代文言文相比文言性更强。
如果搂住不过是想看热闹,或者时间比较紧张,那就看白话的好了。
入门后自然的就能乐在其中,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什么的都是自然而然的感觉。以前本人看三国志用了一年半以上的时间(见笑了),看起来很吃力的,如果不是大学期间失恋后没事做,拿来分散苦恼(围棋叫忘忧),根本看不了多少。后来看的光几个版本的古代汉语教材叠起来就有一尺厚。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