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步步为营 » 翻出来一张张虎牢练果布阵图,大家点评。


2005-11-11 10:08 beetleyuan
[img]http://photo.gznet.com/photos/1339804/1339804-hI4c77jLmZ.jpg[/img]

2005-11-11 11:09 KYOKO
效果好得一B(如果能顶住的话)

2005-11-11 14:49 darkdai
估计会顶不住的吧?阿门

2005-11-11 15:30 azhuguang
完美的布阵啊,步兵可以交换位子,或外面的不停的用豆,充分利用兵营和本初,呵呵

2005-11-11 15:43 勇者哥哥
就看到一个X……

2005-11-11 15:47 oceancjt
同上!

2005-11-11 15:52 wgw123
还是X~没法看

2005-11-13 23:09 beetleyuan
能顶住.战前共有25个豆,应该是全部用完了.一共涨护具点数是748点.(带宝物的).战前曹操级别5.10.战后5.77.此战结束后除了夏侯渊已用了一个统率果外,仓库中还有4个统率果,另有2.90垃圾皮铠,2.11皮铠,1.91皮铠各一件。

2005-11-13 23:28 qiaopan82
红叉叉

2005-11-13 23:47 小黄衫
比我布的好。

2005-11-14 10:00 梦回三国的米
红叉叉啊

2005-11-14 10:54 幽人独往来
这个红叉叉好不好看不出来

2005-11-14 11:22 azhuguang
我能看见啊,怎么会看不到呢?斑竹查查看啊

2005-11-14 11:34 韩靖
汗一下

看来我的人品也有问题了,我也看不见  不知道光哥咋看出来的

[quote]ERROR
The requested URL could not be retrieved[/quote]
该图片连接地址如上

2005-11-14 11:37 看书的
我看得见啊

2005-11-14 14:10 azhuguang
确实有看不到的时候,比如现在就看不到,一把红叉,不知道斑竹能否想办法把图片本地化,这样大家就可以看见了,呵呵

2005-11-14 16:43 布川内酷
下不了啦。

2005-11-16 04:10 cscppo
默哀 只有看到X号

2005-11-16 09:00 jeffhjp
很不错啊,值得借鉴啊 :)

2005-11-16 14:33 beetleyuan
我可是花了很久,大概1天半的样子才布好这个阵势,完成这一关的。自我感觉很好,豆的使用与护具点数的转化令人满意,除了那个2.90经验点的皮铠鸡肋了些。。。。。毕竟到这关为止,护具点数还是比azhuguang的61果子记录虎牢关时多上一些的。

想当初对曹操传压级练果充满热情,为了一个更完美布阵,多练哪怕几十点的护具点可以将前一天的成果放弃重来。

后来之所以没有继续下去有几方面原因。
1是当时没有太多时间去玩曹操传2是没有发现追击董卓战役非常好的布阵方式3更重要的是没有azhuguang的恒心和毅力啊。。。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压级练果的过程中。。虽然有枯燥的反复S/L。。但更有非常的乐趣在其中。。当布成功一个完美阵型。。完成一个经典战役。。得到了比其他玩家更多的点数时。。。这种满足的感觉难以言表。。

虽然自己目前没有碰曹操传。。但希望曹操传的其他玩家能有更超越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呵呵!

2005-11-17 09:29 tty1
如果没宝物怎么能顶得住呢?要是不反复读盘格挡50个豆都不够。

2006-7-20 14:57 小黄衫
楼主早说明是有宝物的,即使没宝物,也用不了50个豆子:刘备和袁绍一共有12次小补给,最少能补540点HP,折合豆子18个,步兵在兵营里挨打一次恢复25点HP,17回合就是425点HP,折合豆子14个,这样就有32个看不到的豆子啦。
  我仔细观察beetleyuan兄的布阵,觉得本关布阵图是压级练果条件下目前最好的:首先,beetleyuan兄留下关外的步兵和弓兵,光这点难度就不小,对方小兵可能需要几次格档关张的攻击,另外,还必须让关张尽早和吕布接触;其次,要做到让对方弓兵集中攻击我方步兵,难度更大;再次,曹操和夏侯渊的位置也非常合理,即不会让对方越过警戒线,又能接受袁绍的小补给;最后,如何控制让袁绍和两个小兵每回合都击退三个敌人难度可能也不小(还要保证吕布不提前被击退)。
   beetleyuan兄如果有空的话,邀azhuguang兄一起再次研究曹操传,岂不是一件乐事?!

[[i] 本帖最后由 小黄衫 于 2006-7-20 15:50 编辑 [/i]]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