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徐克《散打》


2003-12-31 23:58 斜出正入
一个人的精华所在不是他的外貌,而是他的思想。几日前,导演徐克出现在广州,为他监制的电影《散打》做宣传,已经花白头发的徐克黑衣黑裤,形象上已经不似当年另类的“武侠神怪”,而是多了几分慈眉善目。但是在这平和的表象之下,这位香港新浪潮电影领军人物的内心,却在为华语电影的出路苦苦挣扎。当外界质疑他是否江郎才尽的时刻,徐克宛若得道高僧,忘却浮尘的名利,为电影的发展而悟道,为打开华语电影的空间而修为。

  徐克在香港影坛的地位就像电脑屏幕上的刷新按钮,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不断为影坛带来各种各样的新气象,《黄飞鸿》、《新龙门客栈》、《倩女幽魂》,为武侠神怪片另辟天地,其创造性和开创性令人惊叹。而如今,这部《散打》承载着他两年沉寂后思想上怎样的变迁呢?记者与徐克就电影而进行了一番交谈。

■《散打》是一部具有新风格的武打片,将使观众以新的眼光审视中国文化

  记者:《散打》在演员上没有走偶像的套路,而是全部起用职业散打拳手,似乎给人以一种武术宣传片的感觉。

  徐克:也许是名字太直接造成的这种印象,但这并不重要,我之所以拍摄这部影片是想让人们对于中国武术文化有一个重新的定位。我以前也拍了很多武侠片,在许多人的眼里,武术只是那些飘逸的动作、眼花缭乱的武打场面,其实武术本身的概念很大很广,中国散打也是中国武术的一部分,所以我想将这项更具有实战性的运动以电影的形式表现出来。《散打》关注的是武术文化中最为实际、最为根本的内容,对于动作难度的展现是前所未有的,这将使它成为一部具有新风格的武打片。

  记者:《新蜀山传》之后您沉寂了两年时间,可以说《散打》是您思索后的结果,您希望借《散打》尝试什么呢?

  徐克:我最希望《散打》来为华语电影打开一个更大的空间,使得所有的观众以新的态度和新的眼光审视中国文化。以前我拍摄的武侠片,演员未必每个动作都能完成,感觉角色会与故事背景有差距,而《散打》这题材刚好是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接触到的真人真事,对我是一个大刺激,而且,《散打》除了表现了实战,还加入了这些运动员们在擂台上下的感受。以前人们看散打比赛,只希望能够看到重拳击倒的那些刺激性的场面,但当你是一名站在擂台上的散打选手时,一切的感受都变了,人们看了影片后不仅会去关注体能方面的感受,还能与这些运动员们在感情上息息相通。





■希望《散打》能在国际上与拳击的擂台文化进行平等竞争

  记者:有人说武侠片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散打》也是武侠电影的一次转型?

  徐克:动作片其实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每一次的潮流,都必须是三个方面的进步:一、真实性,武侠片要把动作呈现得更有说服力。二、难度。在没有成龙之前,电影对动作的呈现都是一些剪辑,但到了成龙之后,你会发现,原来身体可以完成这样的动作,所以成龙的出现,可以说是对武术动作的提升。三、对武打动作本身的了解。对武打片的解释、资料的收集和准备,更不用说对武术文化的了解,这些都是讲不完也讲不清楚的,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散打》里都有。

  记者:《散打》还会拍续集吗?

  徐克:会的,因为一部电影没有完全容纳这一运动的魅力和精神,也没有完全装下我对这一运动的思考,我希望能把《散打》带到国际上去,与拳击的擂台文化有一个平等的竞争,促使人们对中国的武术有一个重新的定位。

  记者:如果《散打》的票房一般会不会影响到续集?

  徐克:那就希望投资人能够慧眼识英雄,看到《散打》背后的东西,武术文化的新潮流不是一部电影、一个话题就能促成的。

  记者:接下来会拍摄什么?

  徐克:我希望自己能向多方面发展,所有的题材都拍过。接下来我会拍一部有关赛车的电影《头文字D》也关注专业的技术层面,我将为《七剑下天山》电视剧做总顾问,再导演《七》的六部曲电影。每一部是一个故事,中国剑文化值得去发展,刚好这个故事是讲剑和武侠的故事,但我想尝试一下用新的手法去呈现出来。

  记者:《书剑恩仇录》中途美方撤资,因此引来对您能力欠佳的传闻。

  徐克:其实原因是《书剑恩仇录》与回族有关,整部戏都在讲可兰经,在“9·11”后这个题材有些敏感。

■华语电影的转型期已经到来,不论新尝试的成绩怎样,必须抱有坚定向前的态度

  记者:这几年来您不停地变换风格,感觉您一直在做电影实验。

  徐克:我觉得华语电影的转型期已经到来。这么多年来,华语电影在领域上的开发不够,相近的东西很多,好莱坞有很多的电影是把我们的东西拿去了,这就迫使华语电影必须找到更大的空间来发展,去吸引别人。那么多的武侠片,看到的都是台前、都是一些花哨的东西,现在有机会走进幕后,看到运动员们的内心,看到接近真实的打斗。

  记者:但是,不停地转变风格也容易使市场对您的作品反应冷淡,现在有言论说您已经江郎才尽。

  徐克:作为一名大众传媒行业的创作者,别人对我创作状态的揣测和好奇是难免的,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观众还在期望。就华语电影即将开拓新领域而言,尝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电影的失败就是一种思想的失败和电影产业某个环节的失败,失败了,别人就会记住这个教训,绕过去尝试新的道路。一个事物如果从未诞生,哪里知道它蕴涵着什么。所以说,不论尝试的成绩怎么样,你必须抱一个坚定的向前看的态度。

  记者:您似乎不再考虑香港电影怎样,而是在说“华语电影”。

  徐克:我希望在世界上树立华语电影的整体地位,华语电影的转型期已经到来,无论香港导演、台湾导演、内地导演,都要具备国际眼光,立足于整个民族来审视自己的文化,那样的电影才会有突破。





■拍电影的阻碍来自过去驾轻就熟的东西

  记者:现在拍电影还会有压力吗?

  徐克:压力是有的,但不是来源于外界,而是来源于内心,压力是理想与现实的争斗,就是在电影中能否把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

  记者:这么多年了,您的个性有没有改变呢?

  徐克:当然有改变了,年纪大了嘛。我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又是不可言说的,我不知道变化究竟发生在哪里,也许我应该找人聊一聊,让别人告诉我究竟我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记者:刚才与您的夫人施南生女士聊了聊,她说您没有任何变化,还是不断地有新的想法、有无穷的精力,对于电影创作有一种坚决的态度。

  徐克:一个人对于职业的态度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我对于自己在创作的追求上没有改变,但是在个性上我已经不像从前那么激动了,这未必是一件坏事,理性有助于我对电影的思考。

  记者:许多大牌的导演都曾经表示过,在拍电影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来自自身的一些阻碍,您的阻碍是什么?

  徐克:我的阻碍是改变过去,电影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了,一个导演会因此而对某一类电影和表现形式过于驾轻就熟。而且大脑会把熟悉的东西变成你的习惯,我不希望拍电影想到的都是常规的东西,我希望自己能够改变,但是,麻烦的是,我只有一个大脑,有时候我的思维会不自觉地回到从前的模式。

2003-12-31 23:59 斜出正入
这里还有剧情和n多剧照

[url=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movie/film/031015/031015_196607.html]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movie/f...015_196607.html[/url]

呵呵,这片子不知道出来效果会怎么样。

2004-1-1 00:03 首席屠宰官
现在对徐老怪已经失望了,不再对他的新片抱有任何幻想

2004-1-1 00:34 斜出正入
嗯,听说他近来比较失败,拍的片票房都不行,看他这次能不能翻身了,呵呵~

2004-1-2 01:04 胧月
当年看蜀山传,只看见屏幕不断地变幻着各种特级,久久不停,看得人眼花缭乱。
看完之后都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克《散打》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