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郭嘉死得晚两年三国的历史要改写吗?


2005-11-29 12:48 藏剑江南
历史就是历史,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
当然,这不包括以后有时间机器咯,一大群军队去扫荡的问题。

2005-11-29 21:16 fchu
个人观点 郭嘉强于深通人际关系 解读人物心理而非军事 战略
看他几次出彩都是把握准了人的性格和心理
然而官渡之战前大谈十胜十败 战中却未现一计很说明问题
我想 开始曹操战局不力 郭嘉却一言不发 二人四目相对之时应该很有意思

2005-11-29 21:50 陆逊{伯言}
贾诩也看破了周郎的计谋,只是狂妄的曹操听不进去而已,谁说贾诩不善于揣测人的心意的?只是官职问题

2005-11-29 22:07 fchu
官职问题?
郭嘉在曹操手下12年仍然是司空军祭酒

2005-11-29 22:14 陆逊{伯言}
他以前功绩,再加上他是那么喜欢文和吗?

2005-11-29 22:24 fchu
第2个他是曹操吗   我想他不会因为喜欢不喜欢而选择听不听建议
我还是认为 当时的曹操因为消灭了最大的袁绍势力 大兵一到刘琮就投降了
已经飘飘然了

2005-12-2 18:37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zqh5201314[/i]于2005-12-02, 18:29:06发表
晕. 你以为真像曹操传里面那样呀.
当时二荀.和曹手下众多谋士都被骗了..
多了郭嘉我觉得也改变不了什么历史.  [/quote]
他们没被骗,向曹操建议了,可惜曹操不听

2005-12-4 12:54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陆逊{伯言}[/i]于2005-11-29, 21:50:33发表
贾诩也看破了周郎的计谋,只是狂妄的曹操听不进去而已,谁说贾诩不善于揣测人的心意的?只是官职问题 [/quote]
贾诩当时未敢力柬, 和张绣刚在不久前畏罪自杀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2005-12-4 20:21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4, 12:54:47发表
贾诩当时未敢力柬, 和张绣刚在不久前畏罪自杀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quote]
谁敢柬?柬就是死,想想当时的曹操,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了

2005-12-5 20:24 曹千君
我想问一下,那时的文将哪个比较烈害。郭嘉好像不算什么,比他烈害的好像多的是(在魏国)

2005-12-5 20:26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曹千君[/i]于2005-12-05, 20:24:19发表
我想问一下,那时的文将哪个比较烈害。郭嘉好像不算什么,比他烈害的好像多的是(在魏国) [/quote]
程昱猛,连曹操都敬他三分

2005-12-6 04:56 天宫公主
程昱可使关门闭户耳. 论兵法, 无出贾诩, 荀攸之右者.

2005-12-6 08:47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5-12-06, 4:56:29发表
程昱可使关门闭户耳. 论兵法, 无出贾诩, 荀攸之右者. [/quote]
我知道程昱守城还可以,不过他的确很猛烈{性格}

2005-12-6 10:19 青蓝
程昱是否文官还待验证啊~`

2005-12-6 10:36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12-06, 10:19:12发表
程昱是否文官还待验证啊~` [/quote]
应该是吧,可是出谋划策,带兵治国好象都不突出,只是敢谏,和魏征一个类型吧

2005-12-6 11:52 葛朗台
不是吧,程昱出谋划策,带兵治国都很不错,只是后期曹操已不大听得进了~

2005-12-6 11:53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葛朗台[/i]于2005-12-06, 11:52:08发表
不是吧,程昱出谋划策,带兵治国都很不错,只是后期曹操已不大听得进了~ [/quote]
不是,是别人都把他掩盖了

2005-12-7 21:52 仇雠
曹操毕竟也是位军事家,和手下的文和,文若在军事方面应该不相上下.
他将除程昱外的谋士都留在江陵说明他对战斗很有信心.
如果将程昱换成郭嘉,就整体而言没有什么分别.
郭嘉一人应该不能做到左右全局的作用.

2005-12-7 23:37 张辽是人妖吗
不能忽视伟人对历史的影响,但历史的大方向不会改变的。

2005-12-8 18:07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仇雠[/i]于2005-12-07, 21:52:48发表
曹操毕竟也是位军事家,和手下的文和,文若在军事方面应该不相上下.
他将除程昱外的谋士都留在江陵说明他对战斗很有信心.
如果将程昱换成郭嘉,就整体而言没有什么分别.
郭嘉一人应该不能做到左右全局的作用. [/quote]
其实有郭嘉时,几个谋士都是互补的,并不能说谁就不好,可是郭嘉一死马上就出问题了
还有被曹操留在江陵的好象就贾诩一人吧

2005-12-10 19:09 七七白菜
肯定不会,奉孝虽然号称曹操手下第一谋士,但相比之下,文诺之流也不会差到哪去,赤壁明显是曹操轻敌导致,一个他未必能挽回什么

2005-12-10 19:18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七七白菜[/i]于2005-12-10, 19:09:20发表
肯定不会,奉孝虽然号称曹操手下第一谋士,但相比之下,文诺之流也不会差到哪去,赤壁明显是曹操轻敌导致,一个他未必能挽回什么 [/quote]
文若好象对大局把握上比较好,荀攸善于对曹操的观点进行补充,贾诩细微比较好,程善于进谏

2005-12-13 18:52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轩辕天之痕[/i]于2005-12-13, 18:45:11发表
[quote]原帖由[i]陆逊{伯言}[/i]于2005-12-13, 18:07:57发表
[quote]原帖由[i]轩辕天之痕[/i]于2005-12-13, 12:29:30发表
本人也蛮喜欢这个人的  早先曹操就没是没听他之言放走了刘备 
悔恨晚矣 唉 [/quote]
郭嘉谏言时有个时间差,正好让你利用 [/quote]
呵呵 这叫我用上了啊  
郭嘉遗计定辽东  足可见此人之雄才大略 [/quote]
用计可以,但雄才大略就不行了,你的中文水平有待提高

2005-12-15 01:31 格奥尔吉
楼上兄弟,曹操对嘉嘉可是言听计从啊。

2005-12-15 06:28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i]仇雠[/i]于2005-12-07, 21:52:48发表
曹操毕竟也是位军事家,和手下的文和,文若在军事方面应该不相上下.
他将除程昱外的谋士都留在江陵说明他对战斗很有信心.
如果将程昱换成郭嘉,就整体而言没有什么分别.
郭嘉一人应该不能做到左右全局的作用. [/quote]
军事是说指挥和带兵方面,而不是谋略或内政。文若和文和是文官,出谋划策和治理内政很不错,但独立带兵未必能比的上曹操。拿曹操的军事水平和文若比几乎没可比性。

2005-12-15 19:04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天水英才姜维[/i]于2005-12-15, 6:28:24发表
[quote]原帖由[i]仇雠[/i]于2005-12-07, 21:52:48发表
曹操毕竟也是位军事家,和手下的文和,文若在军事方面应该不相上下.
他将除程昱外的谋士都留在江陵说明他对战斗很有信心.
如果将程昱换成郭嘉,就整体而言没有什么分别.
郭嘉一人应该不能做到左右全局的作用. [/quote]
军事是说指挥和带兵方面,而不是谋略或内政。文若和文和是文官,出谋划策和治理内政很不错,但独立带兵未必能比的上曹操。拿曹操的军事水平和文若比几乎没可比性。 [/quote]
个人觉得,文若带兵还不如程昱呢

2005-12-15 23:49 天水英才姜维
同意啊,但文若当文官可是比仲德好多了,柔韧自如,不像后者动不动就冲撞上司。

2005-12-16 18:40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天水英才姜维[/i]于2005-12-15, 23:49:50发表
同意啊,但文若当文官可是比仲德好多了,柔韧自如,不像后者动不动就冲撞上司。 [/quote]
二荀都是曹操心腹,大事件问文若,荀攸对曹操的计策进行补充

2005-12-17 02:11 天水英才姜维
那郭嘉是不是属于“冷枪”?语出惊人,在大家没办法的时候想出办法,就是这种人。

2005-12-17 12:38 黑影轩辕
不可能,因为郭嘉并不一定精通水军,并且他不是战争的中心和主宰.
其实不过是二十万对五万人,而且孙刘联军精通水军,实力反而是占上峰.
战争就是战争,决胜与分秒之间,谁能把握机会,谁就是赢家,而且谁能肯定郭嘉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2005-12-17 20:00 陆逊{伯言}
[quote]原帖由[i]黑影轩辕[/i]于2005-12-17, 12:38:17发表
不可能,因为郭嘉并不一定精通水军,并且他不是战争的中心和主宰.
其实不过是二十万对五万人,而且孙刘联军精通水军,实力反而是占上峰.
战争就是战争,决胜与分秒之间,谁能把握机会,谁就是赢家,而且谁能肯定郭嘉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quote]
他们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性,郭嘉是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
  
陈寿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臣闻褒忠宠贤,未必当身,念功惟绩,恩隆后嗣。是以楚宗孙叔,显封厥子;岑彭既没,爵及支庶。故军祭酒郭嘉,忠良渊淑,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自在军旅,十有馀年,行同骑乘,坐共幄席,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虽假天威,易为指麾,至於临敌,发扬誓命,凶逆克殄,勋实由嘉。方将表显,短命早终。上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丧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户,褒亡为存,厚往劝来也。
由此观之,未必不能败吴

2005-12-18 23:58 天水英才姜维
[quote]原帖由[i]黑影轩辕[/i]于2005-12-17, 12:38:17发表
不可能,因为郭嘉并不一定精通水军,并且他不是战争的中心和主宰.
其实不过是二十万对五万人,而且孙刘联军精通水军,实力反而是占上峰.
战争就是战争,决胜与分秒之间,谁能把握机会,谁就是赢家,而且谁能肯定郭嘉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quote]
你说的这些属于军事指挥范围,郭嘉精通的是分析和判断(多谋善断),要真让他指挥水军也不实际啊。

2005-12-19 19:33 xiehuobin
一个人不死,历史到底怎么改变,或者不变也很难说,讨论这种问题太没意思了

2005-12-20 17:54 dddzz
刘备英雄,有诸葛为之谋臣,关张世之虎将,必不久为人下;孙权素有异志,周瑜不能容人,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留军于荆州休整,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感觉郭嘉在的话,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就看曹操听不听了.....

2005-12-25 15:47 BadbaT
历史不容假设

2005-12-26 13:09 猴子精神
赤壁的时候 曹操的部队是因为感染了瘟疫 而且北方军队在南方做战战斗力明显不能与当地军队相比较而遭到失败 况且还是水战 北方有河吗?

2005-12-26 18:14 真田弦一郎
那也是不一定的,一个人是改变不料战局的

2005-12-26 22:24 司徒苍月
难说难说
真搞不懂当时那么多谋士、曹操也不笨为什么没有识破苦肉计、连环计
难道说还是故意的
记得三国志说
曹植生病,曹操急归,所以烧了战船,而并非周瑜所烧。
可能又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吧

2005-12-29 18:04 大雄GG
郭嘉活着也只会劝说曹操取消南征,因为其从来就是一只会说“该打”“不该打”而不会说“该怎么打”的人

2005-12-31 19:37 倾心奉孝
楼上的说笑,该不该打这场仗,是最高决策人所定的,也就是曹操,非郭嘉所能决定,他是谋士做的不过是建议而已,而连“该怎么打”他都不知道的话,何来军祭酒的职位,“水演下邳”“兵贵神速”是谁献计的,你可曾知道?


郭嘉是战略型的谋士,他身前所主张的几场战事皆无败绩。从全面分析袁曹的十胜十败,到东禽吕布,西取眭固,斩袁谭之首,平朔土之众,逾越险塞,荡定乌丸,震威辽东,以枭袁尚....勋实由嘉。
尤其是他大胆建议的虚国远征,北伐乌丸,实在是帮曹操除去内外患,巩固北方基业,对将来的魏国此战有很深远的战略性意义。

而且郭嘉"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他能够很准确地分析出各个割据势力的利弊关系和首领的性情为人。从攻袁绍先取吕布、断定孙策此人轻而无备必遭枉死、刘表刘备互相牵制大胆使出“虚国计”。这一些计谋皆是在整个时局上着眼为曹操大军把握战略的大方向。此处二荀程皆不能胜。

观于赤壁之败,曹操此战在各方面都过于急功近利,缺少郭嘉这种战略分析的谋士,使曹操打了一场不该打的仗。曹操回忆郭嘉道:"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郭嘉在身前就预见下江东之隐患,可惜曹操没有得到重视。

曹操和奉孝是知己,在为人处事上都有相似处,曹操识时务奉孝为俊杰。曹操和郭嘉均是体任自然之人,不是拘泥于礼教之辈,这点就与二荀不同。曹操道"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二人军旅十一载"行同骑乘,坐共幄席" ,可见为智谋道同者。

赤壁之败后曹操悲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实为真情流露。以曹操之识人慧眼初见奉孝就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如此赞誉,曹操身边又能以容阿谀奉承之鼠辈?曹操对郭嘉有莫大之期望,甚至说"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可见非常器重。赤壁战后,曹操反省给荀彧信中还提到郭嘉之言。如此托以重望之人,不幸在早亡,此后不到一年曹军大败江东,造成三国格局,曹操能不为丧失奇佐而扼腕叹息,毒恨之吗?

悼念郭嘉并不是说曹军的智囊团是一群庸臣。荀彧是否则后方政务的总理大臣,对前线不能临阵应变。荀攸和程昱皆是擅长战术型的谋士,虽然看出连环计火攻的隐患却难在大势上驾驭整体战略的走向。郭嘉在的时候,几位谋士在这些方面都有互补性(这点我非常同意上面某位仁兄的见解)。只可惜郭嘉身先亡。。。

在下绝不同意那些说曹操悼奉孝是推卸责任的虚情假意之言,甚至某些诬蔑奉孝阿谀奉承为人不检之辞,此乃侮辱历史之小人鼠辈之见!!

2005-12-31 21:14 花差花差
lz搞笑,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变,历史都会改变,因为历史就是历史。

2006-2-5 13:15 猴子精神
历史都是一,两个人能改变的吗?赤璧之战时,曹军得瘟疫者无数,莫非郭嘉还有能力让瘟疫者复元的本事???

2006-2-5 19:37 穆拉维约夫
征吕布时过泰山郭嘉怕埋伏,曹操说服了郭嘉,难保在赤壁之战不会再说服他

2006-2-5 22:28 fengxv
这样的讨论本版并不鼓励,本帖锁。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