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运筹帷幄 » 关于三国时代


2005-10-1 15:13 yutaoshome
发现三国时代可以说是最让人痴迷和看重的年代。大家对古代名将的认识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最多了。一直觉得很奇怪。都说江山代有人才出。不至于只有三国的人物这么Bt吧?也不至于只有早中期的人物这么强吧?难道后期的人物都废材?难道别的年代都没三国这么精彩?  

这是因为小说效应吗?(三国演义)还是这个时代真是乱世多豪杰?想问问各位有研究的高人们~初次开帖。(以前都只跟帖)请多多指教~

---------------------------------------------------------------------------------------------
抱歉最近电脑中毒。没什么来看。刚刚看到金圭子的这段写得蛮合我意的。贴上来大家分享分享下。个人觉得这个理解蛮现实的。
[quote]原帖由[i]金圭子[/i]于2005-10-09, 18:21:30发表
因为三国是最后唯有汉族的中原内战,东晋五胡乱华,汉族的黄金日子一去不复返…………后人无限怀念,故而………………


另外,三强才使外交变得分外有趣,如果只有两方,则无外交,如果国家一多,就过于复杂。
另外为何春秋战国故事不如三国吸引人呢?因为一则春秋战国时间跨度过长,需要记忆的东西多,不如三国其实就一两代人(指曹操、刘备、孙权那代,顶多算上孙策前半代和关兴张苞加姜维淡然无色的后一代)容易塑造英雄(因为有氛围);二则“无语中”在《二鬼子汉奸李富贵》中说的那样“一部人名过于复杂的小说很难成为‘消遣小说’”(原文举希腊神话为例) [/quote]
未经许可引用。金圭子多多包涵啊~~

2005-10-1 15:36 花之庆次
呵呵.......应该是游戏效应带动了一批年轻人看<三国演义>

如果日本游戏最早的着眼点放在说唐这段历史上,估计今天楼主就会开帖子讨论隋唐时期了吧........

2005-10-1 15:43 yutaoshome
Hmm....此话倒是大有道理。。。看来游戏对年轻一辈的影响不小啊。。。看来以后游戏制作者要多多小心,不要给年轻人们带来错误的历史观及世界观。为了钱而误导一大批年轻人是一种十分不负责任的做法啊。望各位未来的游戏制作人慎之慎之啊。。

不过我当初爱上三国主要是当年的电影《三国演义》和连环画。我是八七年的。

2005-10-1 18:50 zeroideal
三国题材的游戏和电视剧之所以兴盛,又有多少是靠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多年流传呢
论英雄,个人觉得还是东周时期比较拽。

2005-10-1 19:12 yutaoshome
东周哦?Emm....也不错。倒也是个将星纷纭的年代。不过年代比较久。不知有没有什么东周时代背景的策略游戏?

2005-10-1 19:15 zeroideal
[quote]原帖由[i]yutaoshome[/i]于2005-10-01, 19:12:31发表
东周哦?Emm....也不错。倒也是个将星纷纭的年代。不过年代比较久。不知有没有什么东周时代背景的策略游戏? [/quote]
有,国产的,我玩过一个,只玩了半个小时不到就玩不下去了,
太粗糙了,就像《东周列国志》这本书写得很粗糙一样,

2005-10-1 21:57 yutaoshome
冰血所言令我想起以前玩过了个叫《封神版》的游戏。。。tmd根本就是全抄英雄无敌的。。。连建筑的样子都一样。。。

2005-10-1 22:19 zeroideal
封神版?没有玩过,倒是听说过一个网络游戏叫做神秘封神的吧
如果能够将英雄无敌搬过来,其实也是非常有可玩性的,特别是英雄无敌3。

个人觉得中国古代最适合做战略游戏的就是三国以及东周两个时代。

2005-10-1 22:38 yutaoshome
就三国题材的战略游戏来说个人觉得傲世三国是蛮成功的。(东周的没听过)兵种的平衡和战术的可变性都相当好。名将和一般将领的差距也不至于太大。都在可以接受范围内。游戏性应该不错。就水军方面不是很喜欢。不知怎么好像都一直流行不起来。不知为何。

2005-10-1 23:03 鸾舞碧霄
我是受祖父和父亲的熏陶才喜欢三国的
小时侯不爱吃饭,必须听故事才行,奶奶会讲些小猪小羊的故事
爷爷和父亲当然是讲水浒和三国
听的多了自然会产生兴趣

2005-10-1 23:15 yutaoshome
o?不错的童年哦?我都自己看的。说故事的就大姨说了个牛郎织女,二哥念他的华语课本给我听。(老妈子逼的。不过这同时增加了我们兄弟俩的华文基础。我不是中国的。)记得老爸只说过他们战斗的故事给我听。不过蛮有趣的。Ooops...跑题了。不过这样聊聊也不错。。(版主不要砍我啊。。)

言归正传吧。在三国系列的游戏出来以前三国是否也是非常流行呢?还请比较大的朋友来分享下。小时候记得我们那里的人除了我家比较异类外其他人都对历史不太感兴趣。。。

2005-10-1 23:33 zeroideal
鸾舞碧霄 和我的情况比较接近,
不过后来真正对三国感兴趣,还是源自小学老师讲草船借箭一文,
那老师给我们讲了3节课的三国故事,典型的适合去说书的老师,^_^

2005-10-1 23:45 一清居士
玩红白机时候到没怎么影响
主要是我后来开始听评书了,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里讲的可以说很细致!主要是从那时候!

2005-10-1 23:46 一清居士
到后来连语文书我一看见有三国或者里面人物名字的字眼我都注意~~~呵呵

2005-10-1 23:52 yutaoshome
[quote]原帖由[i]一清居士[/i]于2005-10-01, 23:45:58发表
玩红白机时候到没怎么影响
主要是我后来开始听评书了,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里讲的可以说很细致!主要是从那时候! [/quote]
哦~常常听说什么评书评书的。到底怎么回事?没听过耶?可以稍微介绍下吗?

2005-10-1 23:59 一清居士
[quote]原帖由[i]yutaoshome[/i]于2005-10-01, 23:52:25发表
[quote]原帖由[i]一清居士[/i]于2005-10-01, 23:45:58发表
玩红白机时候到没怎么影响
主要是我后来开始听评书了,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里讲的可以说很细致!主要是从那时候! [/quote]
哦~常常听说什么评书评书的。到底怎么回事?没听过耶?可以稍微介绍下吗? [/quote]
哦,我初中的时候晚上回来听的,袁先生播讲的长篇评书,我没怎么听过善田方先生讲的三国,上次略微听了一下,感觉不如前者!
评书三国基本还是按照小说《三国演义》讲的,当然小说里的部分情节在评书里是要删除的比如,关云长的灵魂找那和尚说:“还我头来”~~
但是总体来讲是非常不错的,有时候还会给你讲点儿典故!自我感觉挺长学问!
再我看来,想了解三国,从这评书下手是最好的方法

2005-10-2 00:04 凌月
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2005-10-2 00:06 yutaoshome
o?是怎么一个形式?电视上?收音机?还是像说书人那样街头说书?(这个太离谱了^^)难道就是那种在电视上摆着个桌子,拿着把折扇。像说书人那样说着:“话说。。。。。究竟xx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晓”的形式吗?

2005-10-2 00:08 一清居士
[quote]原帖由[i]yutaoshome[/i]于2005-10-02, 0:06:54发表
o?是怎么一个形式?电视上?收音机?还是像说书人那样街头说书?(这个太离谱了^^)难道就是那种在电视上摆着个桌子,拿着把折扇。像说书人那样说着:“话说。。。。。究竟xx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晓”的形式吗? [/quote]
收音机呀?
当然现在不讲了,前两天我还下载这评书了呢!

2005-10-2 01:31 yutaoshome
刚刚看了文丑兄的鹰视狼顾的英雄。好文啊。。忽然在想。。如果不是罗老大的小说的话今天的神话人物会不会是司马懿呢?

给个连接
[url=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72944&hl=鹰视狼顾的英雄]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鹰视狼顾的英雄[/url]

文丑兄的。不要见怪啊~
很佩服罗贯中哦。。。影响了多少代的中国人啊!!

2005-10-2 01:39 龙宽九段
三国在我们或者前面的人的人气还靠小说,现在靠游戏了,日本的台湾的都没达到我们这种年龄或者以上的人的要求,只能说是娱乐

2005-10-2 08:07 花之庆次
[quote]原帖由[i]龙宽九段[/i]于2005-10-02, 1:39:00发表
三国在我们或者前面的人的人气还靠小说,现在靠游戏了,日本的台湾的都没达到我们这种年龄或者以上的人的要求,只能说是娱乐 [/quote]
龙九又换头啦

言归正传,其实真正在游戏之前,至少在偶小时候(偶出生于70年代的)三国虽然也受欢迎,但同时也有说唐,说岳,秦末汉初,英烈传(明朝开国时期),水浒等一大批不同历史时期的东西吸引我们的眼球,而年纪大的一辈就像前面一位仁兄所言是说书评弹的受益者,而我们这一代是小人书的拥护者.记得当时偶真是有满满一书柜的小人书啊.而<三国演义>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套而已.当时的英雄可多了去了,可不是现在的中了三国毒的小孩提到古代猛将第一个就是吕布赵云之流.说实话,偶小时候还真不怎么知道吕布这号人,倒更对虚构的李元霸佩服的五体投地..........呵呵,扯远了,我想楼主应该明了了吧.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从来不缺千里马,惟缺伯乐耳.............

2005-10-2 08:26 yutaoshome
[quote]原帖由[i]花之庆次[/i]于2005-10-02, 8:07:56发表
  龙九又换头啦

言归正传,其实真正在游戏之前,至少在偶小时候(偶出生于70年代的)三国虽然也受欢迎,但同时也有说唐,说岳,秦末汉初,英烈传(明朝开国时期),水浒等一大批不同历史时期的东西吸引我们的眼球,而年纪大的一辈就像前面一位仁兄所言是说书评弹的受益者,而我们这一代是小人书的拥护者.记得当时偶真是有满满一书柜的小人书啊.而<三国演义>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套而已.当时的英雄可多了去了,可不是现在的中了三国毒的小孩提到古代猛将第一个就是吕布赵云之流.说实话,偶小时候还真不怎么知道吕布这号人,倒更对虚构的李元霸佩服的五体投地..........呵呵,扯远了,我想楼主应该明了了吧.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从来不缺千里马,惟缺伯乐耳............. [/quote]
呵呵~Emm..了解了。看来老罗的小说虽然影响深远,但在这之前所造就的英雄不过是众英雄中的一部分。而在现在由于游戏的影响,三国俨然成为最闪亮的年代。嘿嘿。。。看来现代三国的流行智冠、光荣和奥丁功不可没啊~~(不过如果没有老罗的小说大概也不会有这么多三国演义题材的游戏。)

  谢谢各位的参与~

2005-10-2 18:50 zeroideal
晕,加蓝一下,希望大家认真讨论三国时代的问题,结果快变版聊了。
这帖好水啊,下面还水就删哦。

2005-10-2 21:05 晨山尚书
我本来就喜欢三国历史。。。是演义的原因

2005-10-2 21:38 yutaoshome
看来大部分人都不是十分重视历史啊。。。即使有也是通过一些野史对历史产生兴趣后才开始钻研的。话说回来我当年想找一本《三国志》都难啊。。。反而是《史记》、《资治通鉴》常常可以看到。现在还是上了网才找到《三国志》的。

2005-10-2 22:51 宇文止水
我小时候看了央视的电视剧版三国演义才迷上三国的

推荐楼主去看看国人画的三国漫画火凤燎原,比小日本画的好看多了

2005-10-2 23:53 yanhy
[quote]原帖由[i]yutaoshome[/i]于2005-10-01, 15:13:18发表
发现三国时代可以说是最让人痴迷和看重的年代。大家对古代名将的认识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最多了。一直觉得很奇怪。都说江山代有人才出。不至于只有三国的人物这么Bt吧?也不至于只有早中期的人物这么强吧?难道后期的人物都废材?难道别的年代都没三国这么精彩?  

这是因为小说效应吗?(三国演义)还是这个时代真是乱世多豪杰?想问问各位有研究的高人们~初次开帖。(以前都只跟帖)请多多指教~ [/quote]
是小说的作用,其实中国历史上代代开国都是名将如云的如光武的云台二十八将。

2005-10-3 00:02 yutaoshome
(怎么回呢。。。。头疼。。。斑竹。。表砍我啊。。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才算水帖。。)斑竹!得罪了!

陈某哦~看过咯!十分欣赏啊!好书好书(漫画)。至今依然天天等待着最新更新。天天守着那网站。无论是想法还是画风都非常好。

漫画。。。电视剧。。。游戏。。。史书。。。
看来三国故事的主要传播形式从以前到现在分别为
史书/话本——〉史书/电视剧——〉游戏/漫画(乱来的。。。表见怪啊。。)
不过至少说明主流已经从史书话本转移到游戏漫画上来了。(电视剧由于太少(好像就那一部),就不提了。不过却是吸引过不少人啊~我就是爱好者之一)

看来流行就是不一样啊。。。
(我的想法很差。。。只是想抛抛砖,希望这里不至沦为水帖。以不负冰血兄加蓝之德)

2005-10-4 19:56 瑤玥
呵呵~~
我對三國的研究完全歸功於小學時恩師的虐待。
小學時最常哭的原因是被老師拿著藤鞭逼迫我們翻譯三國志。
記得以前要參加什麼歷史比賽之類的,天天和那些歷史小說、歷史書籍奮戰,讀著、讀著,竟然就這樣喜歡上三國……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這般的年幼無知就造成日後荷包大出血的禍根……
為什麼三國遊戲和三國書籍這麼多叻?!

2005-10-5 14:26 NZIXRLE
老夫之所以爱三国,乃霸王の大陆使然也

2005-10-5 15:04 六翼堕天使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后来看了老罗的三国演义,就喜欢上三国了

2005-10-5 22:28 慕容摘花
说了半天,我就是没弄懂楼主是哪里人

2005-10-5 22:45 漳水枭枭
我看人物最BT的时期是南北朝,能人辈出,大将无数~~~~然后就是春秋战国的说

2005-10-5 23:54 yunxiang
对我"
小学时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
中小学课本的三国故事
小学时历史普及书,比如上下五千年
小学时看电视剧:诸葛亮
初中时看电视剧:三国演义

游戏的作用微乎其微

2005-10-6 00:47 yutaoshome
[quote]原帖由[i]慕容摘花[/i]于2005-10-05, 22:28:24发表
说了半天,我就是没弄懂楼主是哪里人 [/quote]
我?嘿嘿。。。外籍华人(也就是说我不是华侨)。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比较偏向台湾(无任何政治涵义)。因为华校的老师多是台湾毕业的。由于文化底子不如大陆和台湾深厚,加上忙于维持华教(华文教育),对历史的重视也就逊于中国。除非家里比较重视历史观念的培养,不然一般都比较差。

所以一般来讲,即使是看完《三国演义》的人也不多。《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也不太流行。所以年轻一辈(像我这样87年前后的)对三国的认识主要源于游戏(我的家庭在那里比较异类所以从小就接触了)。即便如此由于文化功底不如各位所以谈不上向各位这样研究发原创帖(当然比我更异类的也不是没有)。

2005-10-6 01:28 bighead
[quote]原帖由[i]冰血[/i]于2005-10-01, 18:50:28发表
三国题材的游戏和电视剧之所以兴盛,又有多少是靠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多年流传呢
[/quote]
不然,三国题材的游戏很盛行,光荣公司功不可没。而光荣开发三国游戏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国内对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研究和推崇影响的。所以三国之所以如此让人痴迷,演义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2005-10-6 10:17 zeroideal
[quote]原帖由[i]bighead[/i]于2005-10-06, 1:28:45发表
[quote]原帖由[i]冰血[/i]于2005-10-01, 18:50:28发表
三国题材的游戏和电视剧之所以兴盛,又有多少是靠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多年流传呢
[/quote]
不然,三国题材的游戏很盛行,光荣公司功不可没。而光荣开发三国游戏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国内对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研究和推崇影响的。所以三国之所以如此让人痴迷,演义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quote]
晕了,你把我的意思完全理解反了,
我本意是说民间流传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的,
唉,我的表达能力怎么就这么差吗?

2005-10-6 10:22 秋月枫舞
[quote]原帖由[i]bighead[/i]于2005-10-06, 1:28:45发表
[quote]原帖由[i]冰血[/i]于2005-10-01, 18:50:28发表
三国题材的游戏和电视剧之所以兴盛,又有多少是靠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多年流传呢
[/quote]
不然,三国题材的游戏很盛行,光荣公司功不可没。而光荣开发三国游戏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国内对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研究和推崇影响的。所以三国之所以如此让人痴迷,演义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quote]
哦.......这样说来那姆科公司功劳也是非常之大哦

许多人迷上三国时代并非接触光荣三国,而是霸王的大陆开始的喔

2005-10-6 14:01 宇文止水
[quote]原帖由[i]金蛇郎君[/i]于2005-10-06, 10:22:20发表
[quote]原帖由[i]bighead[/i]于2005-10-06, 1:28:45发表
[quote]原帖由[i]冰血[/i]于2005-10-01, 18:50:28发表
三国题材的游戏和电视剧之所以兴盛,又有多少是靠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多年流传呢
[/quote]
不然,三国题材的游戏很盛行,光荣公司功不可没。而光荣开发三国游戏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国内对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研究和推崇影响的。所以三国之所以如此让人痴迷,演义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quote]
哦.......这样说来那姆科公司功劳也是非常之大哦

许多人迷上三国时代并非接触光荣三国,而是霸王的大陆开始的喔 [/quote]
怀念当年在小霸王(指的是"国产"FC,不是指孙策)上玩霸王的大陆的日子啊

2005-10-6 14:17 铁骑绝尘
小生之爱三国,是因为第一次玩三国志五的时候2小时内被全灭!!!惭愧~

2005-10-6 15:46 慕容摘花
[quote]原帖由[i]yutaoshome[/i]于2005-10-06, 0:47:53发表
我?嘿嘿。。。外籍华人(也就是说我不是华侨)。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比较偏向台湾(无任何政治涵义)。因为华校的老师多是台湾毕业的。由于文化底子不如大陆和台湾深厚,加上忙于维持华教(华文教育),对历史的重视也就逊于中国。除非家里比较重视历史观念的培养,不然一般都比较差。

所以一般来讲,即使是看完《三国演义》的人也不多。《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也不太流行。所以年轻一辈(像我这样87年前后的)对三国的认识主要源于游戏(我的家庭在那里比较异类所以从小就接触了)。即便如此由于文化功底不如各位所以谈不上向各位这样研究发原创帖(当然比我更异类的也不是没有)。 [/quote]
其实我身边很多人都是不喜欢研究历史的。
一般在图书馆看历史类的书籍,身边大部分是女生。
我们班里的男的除了我都不喜欢玩历史类的游戏。
也许就是这样吧。现在的人太浮躁,而且越身在其中越不知道珍惜。

2005-10-9 12:57 瑤玥
[quote]原帖由[i]yutaoshome[/i]于2005-10-06, 0:47:53发表
我?嘿嘿。。。外籍华人(也就是说我不是华侨)。马来西亚的。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比较偏向台湾(无任何政治涵义)。因为华校的老师多是台湾毕业的。由于文化底子不如大陆和台湾深厚,加上忙于维持华教(华文教育),对历史的重视也就逊于中国。除非家里比较重视历史观念的培养,不然一般都比较差。

所以一般来讲,即使是看完《三国演义》的人也不多。《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也不太流行。所以年轻一辈(像我这样87年前后的)对三国的认识主要源于游戏(我的家庭在那里比较异类所以从小就接触了)。即便如此由于文化功底不如各位所以谈不上向各位这样研究发原创帖(当然比我更异类的也不是没有)。 [/quote]
握握手~~
我也是馬來西亞人喔!
周圍的朋友很少喜歡研究中國歷史的,感覺有點寂寞~~
看到馬來西亞人有點高興,呵呵~~

2005-10-9 13:45 一清居士
呵呵,不错呀?这帖子还在?
原来楼主是外籍华人?
三国的影响力好大!!

2005-10-9 14:22 慕容秋
说不上爱三国。

其实本来就一个三国盲。

是三国志让偶了解三国

2005-10-9 18:21 金圭子
因为三国是最后唯有汉族的中原内战,东晋五胡乱华,汉族的黄金日子一去不复返…………后人无限怀念,故而………………


另外,三强才使外交变得分外有趣,如果只有两方,则无外交,如果国家一多,就过于复杂。
另外为何春秋战国故事不如三国吸引人呢?因为一则春秋战国时间跨度过长,需要记忆的东西多,不如三国其实就一两代人(指曹操、刘备、孙权那代,顶多算上孙策前半代和关兴张苞加姜维淡然无色的后一代)容易塑造英雄(因为有氛围);二则“无语中”在《二鬼子汉奸李富贵》中说的那样“一部人名过于复杂的小说很难成为‘消遣小说’”(原文举希腊神话为例)

2005-10-9 18:46 大海无量
三国,充满传奇的一个时代!我喜欢

2005-10-11 00:21 yutaoshome
[quote]原帖由[i]金圭子[/i]于2005-10-09, 18:21:30发表
因为三国是最后唯有汉族的中原内战,东晋五胡乱华,汉族的黄金日子一去不复返…………后人无限怀念,故而………………


另外,三强才使外交变得分外有趣,如果只有两方,则无外交,如果国家一多,就过于复杂。
另外为何春秋战国故事不如三国吸引人呢?因为一则春秋战国时间跨度过长,需要记忆的东西多,不如三国其实就一两代人(指曹操、刘备、孙权那代,顶多算上孙策前半代和关兴张苞加姜维淡然无色的后一代)容易塑造英雄(因为有氛围);二则“无语中”在《二鬼子汉奸李富贵》中说的那样“一部人名过于复杂的小说很难成为‘消遣小说’”(原文举希腊神话为例) [/quote]
金圭子所言甚是合我意啊~~一直有这种感觉。还是你说的透彻点。      
一个长短适合,三国鼎立的局面。加上后来汉族的低潮引起的怀旧效应。把这个时代造就成了个英雄的时代。也因此在游戏的发展过程中更能先引起产商的注意。并进一步向世人传播。
不知我这样理解对吗?还请指点。  

------->To: 瑤玥
[quote]握握手~~
我也是馬來西亞人喔!
周圍的朋友很少喜歡研究中國歷史的,感覺有點寂寞~~
看到馬來西亞人有點高興,呵呵~~ [/quote]

o?haha~真是他乡逢故知啊~~Apa khabar?
你现在在哪儿?大陆吗?我在这里念书啊。你呢?看到轩辕春秋里也有同乡还是非常高兴的。
对啊对啊。。平时想找人聊三国或是其他历史都找不到人。真是寂寞啊。。就算有也只是局限于游戏里的资料。很少进一步研究的。嘿嘿。。。不过自从发现轩辕春秋后~~爽啊!又有游戏又有历史。获益非浅啊~~嘿嘿嘿。。。捧了轩辕一下。还请对我的灌水包涵包涵下下哦~~
o...对了。不介意的话可以给我你的QQ或是MSN 吗?哈哈。难得遇到同乡。  
nombor qq saya ialah 398456574

2005-10-11 16:14 iori1222
一部旧得发黄的小说《三国演义》

2005-10-11 19:49 金圭子
[quote]原帖由[i]yutaoshome[/i]于2005-10-11, 0:21:10发表
[quote]原帖由[i]金圭子[/i]于2005-10-09, 18:21:30发表
因为三国是最后唯有汉族的中原内战,东晋五胡乱华,汉族的黄金日子一去不复返…………后人无限怀念,故而………………


另外,三强才使外交变得分外有趣,如果只有两方,则无外交,如果国家一多,就过于复杂。
另外为何春秋战国故事不如三国吸引人呢?因为一则春秋战国时间跨度过长,需要记忆的东西多,不如三国其实就一两代人(指曹操、刘备、孙权那代,顶多算上孙策前半代和关兴张苞加姜维淡然无色的后一代)容易塑造英雄(因为有氛围);二则“无语中”在《二鬼子汉奸李富贵》中说的那样“一部人名过于复杂的小说很难成为‘消遣小说’”(原文举希腊神话为例) [/quote]
金圭子所言甚是合我意啊~~一直有这种感觉。还是你说的透彻点。      
一个长短适合,三国鼎立的局面。加上后来汉族的低潮引起的怀旧效应。把这个时代造就成了个英雄的时代。也因此在游戏的发展过程中更能先引起产商的注意。并进一步向世人传播。
不知我这样理解对吗?还请指点。  [/quote]
呵呵,你首贴的话说的太客气了,
另外,我也觉得是逐步塑造的后果。

比如关羽被抬高到和孔圣差不多的高度,我觉得主要因为上级不可能对投降敌人者完全宽容,这样会让大家临战时毫无斗志;但是如果对投敌的完全一棍子打死(就比如文革的时候,对曾经被抓过的就通通拉出来批斗;更别说其他时代对曾经被抓过可能投降的就冷藏;更别说对关羽这种投降了再回来的可能有好脸色看了),就会出现李陵那种本来是想保全实力却被汉武帝逼的完全投降的。
一句话,上面希望带兵打仗的时候要拼死了上,但是如果真的打不过的时候又能保存实力,等到时候就又能跑回来(插一句,其实我们在游戏中倒是对这种忠诚完全信任的,现实中却是不可能);换句话说,就是要宣传大家奋勇向前,也要宣传对敌人投降的能好好对待(比如宣传曹操的“爱才”),这时候,宣传关羽这样的情况就非常好了:这不,你投降了再跑回来我们都能重用你,还发挥出这么大的作用来。


另外一方面,宣传关羽就好像《鹿鼎记》里面康熙反对韦小宝宣传岳飞一样,毕竟三国之后,战争完全从民族内斗转换成了民族间矛盾,而我们宣传的例如岳飞、史可法等等又都是“民族英雄”,想想最后一朝清朝可是外族,推出关羽这样一个和民族矛盾无关的英雄更胜过岳飞等等民族英雄吧(其实不止是清朝会这样考虑-_\\)。而不管是毛家父子改《三国志通俗演义》为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演义》还是康乾三朝一下子把关羽拔高到一个圣人的程度,都可以看作是朝廷的需要而作出的“政策导向”(想想我们现在政府的导向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威力有多大),毕竟现在老百姓中“古代”的氛围,是清朝带给我们的氛围。就好像虽然儒学到朱熹时候才完完全全成为主流,但是却给那些没能力了解那么多的老百姓一种从孔子那年头开始就一直占据主流似的印象,甚至让他们完全把当时落魄的和曹雪芹差不多的孔子当成是风光八面似的。




除了关羽,刘备的宣传、曹刘正统论,也是有政治需要的,刘备正统论我记得好像是南宋时候定下的基调。其实在西晋和北宋的时候,一直是拥曹的,而东晋和南宋才拥刘。这也很好理解么,西晋和北宋是继承了地盘而非那个姓那个“血统”,甚至西晋更是直接从曹家手里面“禅让”了的政权(北宋也是“禅让”得来),如果说曹家不合法,就是说“禅让”不合法,就是打自己的耳光。看看《三国志》里面三国的篇幅、顺序就知道了,陈寿还是从蜀汉出来的,都不得不把曹家放在第一个。而到了东晋和南宋,丢了半边江山的情况下,他们更需要宣传的是他们正统的“血统”,他们那个皇帝的姓!不然说实话,我真不觉得就那么点小地盘的刘备家有什么资格和占据整个中原的曹家相提并论…………说难听点,除了那个姓,刘备也就是个自立为王的土地主,比张角、许昌、陈胜吴广也高不了多少。当然最后优胜劣汰,留下了三国,就好像战国七雄一样,不管你是多小的国家也有“一论”的地步,但是就那比吴国还可怜的地盘也能得到后来那么高的评价,正统论一举压倒曹孙,我只能说是因为南宋的政治需要了…………



而三国三大“神人”(也就是已经被吹捧的不像人,而像是神的三位——忠义神关羽、忠汉神刘备、超智神诸葛亮.....)中的诸葛亮,我倒是觉得可能因为刘备的正统需要被水涨船高的原因更多一点。毕竟刘伯温也曾被吹捧成上晓三百年下晓三百年的神仙,徐茂功也被当神仙抬出来过(刚刚一搜索就搜索到鹿鼎记里面解释石碑上有神龙教字样的那段),把人家的本事挂在诸葛亮头上也不算新鲜(比如草船借箭),就比如前面的关羽也做过类似的(比如单刀附会),这方面我倒是觉得关羽刘备被吹捧的方向倒是绝无仅有,而且关羽这个“武圣”封祖辈三代,避名讳,称“关圣大帝”,抬高到皇帝的程度(甚至相当于“当朝皇帝”的程度)
(参http://post.baidu.com/f?kz=5807861)
,和孔子比谁高谁低我不清楚,和刘备比比肯定比刘备还高了一大截的,所以我倒是把他提了上去,起码他不仅仅是因为刘备二弟手下干将的余荫,而且我觉得前面对关羽的分析可能还不足以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还待分析。




不过我觉得就仅仅从刘备血统、帝姓论(他可不是光武帝光复了全国的,他的情况应该是最类似东晋、南宋的那种“半壁江山”的)和“汉族最后的内部矛盾”(特别体系在关羽“武圣”的头上)两条,应该足够奠定三国历史远胜其他战争史而被官方“政策导向”到让老百姓如此耳濡目染的程度了。

2005-10-11 19:59 金圭子
写的时候附带搜索,突然想感叹一句:关羽真的是“空前绝后”啊,别说那个“大帝”了(还是“三界伏魔大帝”,儒家真要弄儒教,也只有这头衔能和老子、释迦牟尼他们比拼一下吧?),就说冒关羽名字的书吧。你说人家金庸黄易起码也写过好多,而且金庸开创了新武侠,黄易开创了玄幻异侠(可以说现在写网络yy小说的百八十都受黄易影响),书店里面冒他名字的小说犯了几十倍上百倍也好说,起码现在出书容易(黄易在这方面远超金庸,原因除了黄易的风格多的一本一样之外,现在新书多出书容易也是主因)。而你想想关羽老小子活着的时候一本书没写过,就因为送二嫂脸一红不好意思一起睡晚上爬起来看本春秋做做消遣,结果他死后就“写”了四十多本书…………你想想古人出本书多不容易,我觉得明清几位比如冯梦龙出的已经够多了,没想到某天看到说署名关羽的古书有这么多…………想这方面金黄真不算什么。所以被关羽压过只混了个“王”字级别(王可差“帝”老大一截呢,是诸侯和皇帝的区别啊)的孔老二也别太伤心了…………

2005-10-20 22:44 一清居士
《三国演义》是一部围绕三国历史改编的小说,依旧并非正史
所以我们也不用较真儿了

2005-10-21 13:31 yutaoshome
0o....没想到此贴还在。。。小弟才疏学浅。金圭子的贴一直没办法回(太长了。。)最近又比较忙。哈哈。难得一清兄又回来顶。自己不发发贴实在对不起人啊。
《三国演义》是一部围绕三国历史改编的小说,依旧并非正史
所以我们也不用较真儿了<----不过它的影响力可比《三国志》大多了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三国时代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