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9-6 13:08
淡紫色回忆
[color=blue]如需转载,注明2005年9月6日淡紫色回忆发布于轩辕春秋www.xycq.net[/color]
宫本武藏写的剑道经典《五轮书》
[quote]五轮书
第一章-地篇
(学习剑法应有的心理架势) 偏於剑术之利,岂能窥剑术之秘乎? 喜兵法者鲜矣。治而不忘乱,国之本也。 武士务必文武皆精,始称合乎「武士之道」。 武士应视死如归,而後始称武士也。 兼具万事之用,始有剑法实际之用。 卖弄似懂非懂的剑技,无异自掘坟墓。 人之维生有四路:士、农、工、商。 剑法有如木匠之技艺,两者至为相似。 观其人而善於使用,则手腕尽展矣! 木匠之用具,务必恒保其利,时时磨快、擦亮为要。 既有双刀何不用双刀?武器尽出,胜算大矣。 以「二天一」剑法而言,敌一人与万人其理雷同。 所知至多,以此磨练、辟新境。 随身之武器,理应长处尽展。 诸般武艺皆有特定之拍节,不可违也。 习我剑法者, 一:邪恶之心不可有。 二:务必锻 其身,尽展能力。 叁:务必戒除修练之障碍。 四:务必体认千行百业之要谛。 五:务必认清物事之得失。 六:务必具有眼力、鉴别力。 七:务必敏察防范视界外之敌人。 八:莫做无谓、无用之事。
第二章-水篇
(「二天一」流剑法秘技) 握剑而起,心必如常,勿有起伏。 「我执」与「慢心」乃剑士之大忌。 能不受世人之骗,方为拔尖剑士。 剑法之姿势,应与日常化姿势合一。 目之所视,亦大亦广,始为得宜。 视远为近,视近为远,乃剑道之技也。 勿动眼珠而观双〔月 〕,至为重要。 慎於握剑站立之时。 固定不灵,是为僵手;反之,称为灵手。 脚法或有大小快速之别,唯以如同行路为要。 只脚而动,乃脚法中之大忌,勿犯为妙。 勿拘於比斗之架势,只许一意砍倒强敌。 挥劈之时,务必手肘尽展,强劲一击。 刀法有五,熟於此道,即能尽悉敌人之刀法。 架势因对象、场合而变,切勿拘於一型贻失胜利时机。 趁敌人尚在犹豫不决时,迅捷劈砍,一击取胜。 故装欲砍,趁敌人松懈时,速攻致胜。 万念俱空,是攻敌之一大秘诀。 举刀连打,痛击敌人任何部位,使其惨败。 出刀接架,必以刺敌双眼之势,反客为主。 以一敌众而求胜,谓之「多敌剑法」。 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第三章-火篇 (拔刀相斗时的剑技)
手巧,雕虫小技也,岂能赖以搏命耶? 运用场所之利,以求最後之胜机。 抢人先机有叁要。交锋之时务必活用於先。 欲使敌人受挫,应予当头棒喝,使其无法抬头。 预知敌人之盛衰,至为重要。 不予敌人可乘之机,抢先踩踏而胜。 敌人清象已现时,务必乘机而入。 故作强攻状,亲其反应,察其意图。 使其恐惧而生畏念,乘机取利而获胜。 以纠缠之法取利,能从容致胜。 逼敌人於惑乱、惊惶之境,即可轻易获胜。 敌人之弱点务必洞悉,而後趁势彻底压垮。 敌人以为是山,实则是海;敌人以为是海,实则是山;此谓出人意表。 纠结难分时,务必改弦易辙,寻出新径取胜。 我为将领,敌为兵卒;如手使臂,囊中探物。 无刀不能胜敌,无须为手无剑而忧。 无可憾动如巨 ,则所向披靡。
第四章-风篇.空篇 (与其他剑派比较)
使用长剑并无不可,但是莫有喜用长剑的偏颇之心。 欲以短剑取利致胜,实非剑道之正理。 以心观敌,则胜券在握;以眼观敌,则迷疑而败。 求快之心,剑法所忌。悠悠然可也。 迷疑、惑扰一扫而空,乃为真实之空灵境界。
[/quote]
《五轮书》中谈到剑法和兵法中的位置时说“确定位置的基本原则是:一定要背太阳而立,让阳光自你的身后射 来。如果没有条件这样做,也要争取让阳光从你的右边射 来。……还有一个要领是站在比敌人高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俯视敌人,无论在气势还是视野上都胜他一畴。”在《孙子兵法》中对地形地势有许多论述,主要分布在行军、地形、九地三章, 孙子说:“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孙子说的更为具体,但在基本原则上又很精练,即“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对于高地的争取,两部书的意见是一致的,不过在根据阳光确定位置方面,孙子看重的是有阳光,因为这样“养生处实,军无百疾”,而宫本武藏提到要让阳光从右后射来,我认为这更多地出于剑法上的考虑,当你背光时,敌人就是向光的,当两个武士决斗时,向光一方会受到光线的影响造成对敌人的观察不如背光时敏锐,另外一个原因是,背光时身后若有其他敌人也比较容易发现。
孙子兵法VS五轮书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所写的一部优秀军事著作,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到了今天,它的影响不仅没有减小,反而走出了中国、风靡于世界。
说到兵书,还有一部堪称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兵书——日本战国末期武士宫本武藏所著的《五轮书》。《孙子兵法》经过春秋时代战乱的洗礼,而《五轮书》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产物,它们都是由实际战争中积累的经验升华而成的,都来自战争,进而又能指导战争。
《孙子兵法》的一条原则,如前所述,是要知彼知己,《五轮书》中也提到的“了解对手”,宫本武藏写道:“在大规模的战斗中,了解对手与了解自己同等重要。
《五轮书》中谈到剑法和兵法中的位置时说“确定位置的基本原则是:一定要背太阳而立,让阳光自你的身后射来。
《孙子兵法》中说:“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两部书的内容很多,值得比较的地方也不少。
[size=3][color=blue]也许各位不一定能读懂,下面是我结合了点书本资料大概的直译,由于是日本人写的,所以他转化来的又是意译,在经过我的加工,可能难以表达作者的意,不过还是很耐人寻味![/size][/color]
总序
我务于“二天一流”兵法之道十数年。而今觉得应该把这些心得录于纸上,这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在宽永二十二年十月份的头十天里,我登上了在肥后境内的岩户山,拜倒在佛陀的面前,向天致礼,向观音祈祷。我是熊本藩细川越中守忠利大人的一名武士,今年六十岁。
自从年轻时我就致力于兵法的研究。我第一次决斗是在十三岁那年,我击败了一名新当流的兵法家有马喜兵卫。当我十六岁那年我击败了另一名但马国秋山的怪力兵法高手。二十一岁时,我去了京都,在那里几乎跟所有的流派都交过手,未尝败绩。之后我周游各国,不断和全国各种流派的兵法名家决斗。自我十三岁那年到二十八岁,决斗凡六十次,从未败北过。
当我三十岁的时候,我回顾昔日的战绩,发现这些胜利并不意味着我已经达到兵法宗匠的境界。这也许是因为我欠缺兵法的才能吧,或者是天数如此,也有可能是其他流派的水准太差之故。于是我日以继夜地寻求着兵法的奥义,当我五十五岁的时候,我终于领悟到了所谓兵法的精髓所在。
于是我不再刻意寻找特定的修炼方式,而是触类旁通,带着揣摩兵法的心思去练习很多方面的才艺,全部都没有老师的教授。在写这本书时我没有引用佛经或者儒家的典籍,也没有参照旧的战史和兵法书。我是由着自己的想法去解释“二天一流”的真意的,即所谓的“自然之道”。十月十日深夜寅时作。
第一卷、地之卷
地之卷序
兵法乃是武者的艺术。大将必须决策兵法,而部队则应该了解大将之意。今天已经没有能够真正理解兵法真意的武士了。
世间有无数种道。释道中有救赎之道;儒道中有学习之道;医者之道、徘人之道、茶道、弓术之道等无数才艺技巧。每一个人都挑选自己喜好的方面而行之。
据说武士之道兼具“笔”与“剑”两道之妙,身为武士应该在这两方面都颇具心得。即使一个人没有天赋异禀,只要坚持不懈地在这两方面努力,他也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武士。一般来说,武士之道是不屈不挠,决心向死的。虽然不独武士,僧侣、妇女、农夫和秽多们同样乐意为尽忠或者雪耻而死,但两者的意义其实是不一样的。武士学习兵法是基于超越人类的极限。从刀剑交错的个人决斗中,或者是大规模的合战中,我们可以为我们的主公获取力量和名望。这才是兵法的奥义之所在。
第一章、兵法之道
在中国和日本,道的鼻祖被称为“宗师”,武士必须了解这一点。
最近很多人都得到了兵法家的称号,但他们中大部分人只是击剑者而已。熊本藩的细川越中守忠利的家臣在梦中得到了神灵的指导,基于在各国云游教授和学习兵法的经验而创建了他的道场,这是兵法的新意。
在古代兵法中,一共有十种能力和七项技巧是属于合用的修炼。这对击剑当然是有益处的,但这还不够。局限于击剑的技巧是无法窥破剑法的精髓的。
当我们观察商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商人们使用器具去卖他们的货物。比如果实和花,果实要比鲜花要少。因为商人的教授和学问都只注重鲜艳的色彩和炫耀自己的手段,尽全力去催促花尽快开放,他们关心利润。有人说“不成熟的策略乃是顿挫之源,”是的很有道理。
人生在世有四种活法,即所谓“士农工商”。
第一种是农夫之道,他使用农具,用眼睛去观察春秋的更替,季节的变化。
第二种是商人,酿酒师收集原料然后酿造成酒以维持生计。商人的生活风格就是无时不在谋取利益。这是商人之道。
第三种是贵族武士,他的生活之道就是挥舞武器。武士之道就在于主宰他手中武器的力量。
第四种是匠人。木匠之道是变成使用木工器具的达人,首先保证他的计划无误,然后按照计划行事,就这样度过他的一生。
这就是“士农工商”的生活之道。
评判木匠的作品是和房子联系到一起的。贵族的房子、武士的房子、四民的房子、房子的废墟、房子的重建、房子的风格、房子的习俗和房子的名字。木匠完全按照事先拟订的计划来建设。兵法也是一样,有一个战役的计划。如果你想去学习战争的艺术,就需仔细考量这卷书。教师就好比是一根针,而训练则是一根线,你必须不停地练习。
作为领导木匠们的工头,必须知道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法规、房屋的规格。这就是工头之道。
工头必须熟悉塔与庙宇的建筑理论,宫殿的建设计划,和如何雇佣劳力来建设房屋。工头之道其实和大将之道是一样的。
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木料的选择非常重要。笔直无节疤,且外形美观的木材用来做外殿的柱子;笔直但有一点点点瑕疵的木料用来做内殿的柱子;外表最美观的木料,即使硬度有一点点差也没关系,用来做门槛、横梁、门、拉门等等。坚固的木料即使存在木瘤和节疤也一样可以在建设中得到应用。那种品质差的木料则只能用来搭手脚架,然后拆掉做柴火。
工头根据各个不同的能力分配工作,比如地板的铺设、拉门的安装、横梁的吊装等。能力不够好的人去装托梁,更差一点的人去削楔子或者类似的杂活。如果工头部署得当,工作将会完成地更为出色。
工头应该经常深入到工人们之中,不提出无稽的要求。他应该了解他们中的道德准则和精神,在适当的时候鼓励他们。这和兵法的原则是一样的。
就象士兵一样,木匠会磨砺他自己的工具。他将工具放在他的工具箱中,在工头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他用斧子制作柱子和房梁,用刨子去制作地板和书架,对雕透细工精雕细琢,尽他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去完成工作。这就是木匠的艺术。当木匠技术日渐成熟之后他就会升迁为工头。
木匠的成就就在于他的作品完全忠于设计图纸,既没扭曲偏差,也没偷工减料。这对于木匠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你想学习此道,你就必须深刻地理解和思考这本书里所说的事情,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第二章、二天一流
在这五卷书里会写到关于兵法的不同方面,它们是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和空之卷。
在地之卷里我将解释一下我的二天一流。很难相信击剑者会悟到真正的奥义。在这卷里需要了解最微不足道的事、最举足轻重的事、最肤浅的事和最深奥的事,就如同在苍茫大地上勾勒出清晰的路径一样,所以这卷书叫做地之卷。
第二卷是水之卷,水乃是人心之根本。人的精神要如同水一般,水可以随容器的形状改变自己,有时候象小溪般潺潺流动,有时候却象是怒吼的大海。在这卷书里,就要解释二天一流如水般清澈明净的这种特性。
如果你已经精通了剑法的精髓,当你随意攻击别人时,你就能击败这世上任何一个人。击败一个人的技法和击败十万人时没什么不同,兵法家可以小中见大,就如同按照一寸高的木俑可以雕刻出极大的佛像一样。我无法用文字来说明这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兵法的精髓就在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水之卷中我将讲解在二天一流中的这些意义。
第三卷是火之卷。这卷书是讲剑斗。火的特性就是凶猛,不管火焰是大是小,这非常适合于战斗时。你必须确保斗志能够随心所欲地能大能小。什么是大很容易察知,但什么是小就很难觉察了。简而言之,敌人数量越多位置就越难做大的改变,所以他们的行动可以轻易察觉。一个人可以轻易地改变他的心态,所以他的行动很难被知晓。你必须要知道这点。这卷书的精髓就是将诡谋的训练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这卷书将描述在战场上的格斗技法。
第四卷是风之卷。这一卷将不只谈到我的二天一流,也会涉及到其他的各种流派。我的意思是风意味着古老的传统,当今的传统以及兵法的系统。因此我会很清楚地讲解世间的兵法。这是传统,如果你不了解其他流派,你将很难了解自己。所有的路都有岔路,如果你每天学习剑道,但你的精神却走向岔路,你也许会以为你还在正路上走着,但是实际上完全偏离了。如果你追随正道并且稍有偏差,这个偏差将会逐渐变大。你必须知道这些。这样的兵法家不过是一介击剑者,我这么说并不过份。我的二天一流的真意——虽然它也包括击剑——是基于与众不同的原则。我会在这卷书里解释其他流派对兵法的定义和理解。
第五卷是空之卷。“空”就是意味着无始无终。悟道即非悟道。兵法之道就是自然之道。当你重视自然的力量时,你就会体察到大自然的韵律,你就能够非常自然地击剑,打击敌人。在这卷书中,我打算说明怎样经由自然之道而追随剑术正道一途。
武士们,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在腰带里缚着两把刀。在古的时候把这叫做直刀与刀,如今则叫做刀与太刀。无论理由是什么,总之一个武士携带着两把刀才算是符合武士之道。
枪与薙刀是出门时才带的武器。
二天一流从一开始就应该训练双手握住刀与太刀。当你视死如归的时候,你必须充分利用你的武器,这就是真理。不这样做是错误的,即使牺牲时也不可以放开你的武器。
如果你双手握刀,很难左右运用自如,所以我的办法是一只手握刀。这对枪和薙刀等大型武器不是很适合,但刀与太刀却可以被一只手轻松运用。当你骑马在坎坷不平的路上、沼泽地里、泥泞的麦田中、崎岖的山路或者拥挤的人群中奔跑时,双手握刀会很令人烦扰。双手握刀并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当你用右手拿着弓箭、长枪或者其他武器时,你就只剩下一只手来握着刀。然而很难用一只手握刀的力量去砍倒敌人,你必须用双手。其实想要一只手熟练地运用刀并不是很难,训练的方法是使用两把刀,每只手一把。看起来虽然一开始很难运用自如,但是事实上万事都是开头难。开始学时弓箭也不好射,长枪也不好握。当你逐渐熟练以后这些武器的控制就会变得很容易。当你习惯于运用刀,你就会得到刀中所蕴涵的力量,到时候自然运用太刀也就变的很简单。
在第二卷水之卷中,我会告诉你们运用刀的熟练技巧没有速成的途径。刀的运用讲究大开大阖,太刀的运用讲究严密审慎,这些都是首先应该了解的事。
运用二天一流,你可以用长兵器制胜,也可以用短兵器制胜。简而言之,二天一流之道就是必胜之道,无论用什么武器,无论武器的长短。
当面对群体敌人时,双刀要比单刀要占更多的优势,尤其是当你要抓一个活口时。
这些事没办法做更为细致详尽的说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当你真正领悟到兵法的精髓时,就没有一件事你不能明了。所以你必须用功才行。
第三章、兵法的特色
使用剑法的宗匠叫做兵法家。就象其他的军事艺术一样,运用弓箭的高手叫做弓之达人;运用枪的高手叫做枪之达人;运用火枪的高手叫做火枪之达人;但是我们不称呼善于使用刀的人为刀之达人,也不叫太刀之达人。因为弓箭、火枪、长枪和薙刀是所有武士装备的一部分。而为了发挥刀的优势,你必须更为深入地理解这个世界和你自己。因此刀是兵法的基础。“刀即使兵法”!如果一名武士能发挥出刀的真义,便可以以一当十,也就是说一百个这样的人可以击败一千人,而一千个这样的人可以击败一万人。在我的兵法里,一个人等同于一万人,所以这种兵法是彻底的武士的艺术。
武士之道并不包括其他的“道”,象儒教、释教、诗歌、舞蹈之类。虽然这些东西确是“道”的一部分,如果你了解得更为广博,你就会从任何事物中觉察到“道”的存在。人们必须使自己所行的道尽量完美。
兵法中武器的使用有其时地。在狭窄的地方或者近身格斗时使用太刀最为方便,刀则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有效地使用。
薙刀在战场上的实用性不如枪。用枪你可以制敌在先,先发制人。薙刀是防御性的武器。两个实力在伯仲之间的人对决,持枪者要比持薙刀者占优势。枪和薙刀都有其用处,但是都不适合在狭窄封闭的环境下使用。它们也不能用来抓活口。它们完全就是野战用的武器。
无论如何,如果你只是闷在屋子里,你就会思虑狭窄,忘却正道,在实战中就会处于劣势。
弓箭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具备优势,尤其是在沼泽地中,因为它可以从长枪兵之间快速射击。然而弓箭却无法满足攻城时的需要,当敌人和自己距离超过四十丈时也无法发挥其威力。因此到了今天已经没有几家弓术流派存在了,因为这种技巧如今没什么用处。
在城堡里,火枪和其他武器并不一样。这是一种至为重要的武器,但是近战时候则完全不是刀的对手。
弓箭的优势之一是你可以看见箭矢的飞行并据此修正你的瞄准,而火枪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你必须知道这些。
就如同一匹马必须耐力持久,武器也是一样;马必须奔跑有力,刀与太刀必须劈砍强劲。枪和薙刀必须承受得出强力的冲击,而弓箭和火枪则要强韧。武器的实用性应该凌驾武器的装饰之上。
你不应该有自己惯用的武器。过于注重一种武器和不了解其使用技巧一样是个缺点。你不应该模仿别人,要使用你所能精确掌握的武器。对大将和士兵来说,喜欢某样武器或者不喜欢某样武器的倾向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些事情你应该深刻地领悟。
做任何事情都有时机。不下苦工夫是不可能掌握好兵法的时机的。
时机在舞蹈和演奏乐曲时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必须掌握好时机才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来。军事艺术中亦有时机和韵律的存在,例如射箭、开枪、骑马。所有的技艺和能力都包含时机。
空也是存在时机的。
武士的一生都存在着时机,无论是他成功时或者困顿时;无论是平静时还是暴走时。同样商人之道也有其时机,资本的盈亏就是一例。所有的事情都为时机所控制。你必须辩识出这些。兵法中有无数时机需要考虑。从开始时你就必须了解适当的时机和不适当的时机,从大小庞杂的事物中找到相关的时机。首先要观察距离和背景以确定时机,这是兵法的主要内容。背景时机尤其重要,否则你的兵法将变得无法确定。
想要在战场上获得胜利,就要巧妙地察知敌人的打算而且隐藏自己的打算,洞悉敌人最适当的时机而让敌人无法洞悉自己最适当的时机。
这五卷书主要就是讲解时机。你必须认真地去思考这些。
地之卷结
如果你日以继夜地练习二天一流,你的精神就会与自然步调相同。很多剑术流派是通过言传身教而流传在这世间上的。我的剑道理论却记录在这地、水、火、风、空五卷书里,这还是第一次,这可以让其他人来学习我的剑法。
第一,不得思虑不正。
第二,悟道之途在于修炼。
第三,涉猎广博的才艺。
第四,了解各种职业之道。
第五,辨别世间何为失何为得。
第六,修炼自己判断和理解每一件事的能力。
第七,洞悉不能以肉眼看到的事情。
第八,即使是琐事也要注意。
第九,不做无用之事。
在开始修炼时一定要将以上的原则铭记在心。如果你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你将很难得到兵法的真传。如果你真正将兵法存于一心,那么你就能面对二十到三十个敌人而不败北。铭记这些原则并时刻不偏离正道是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的,你就能靠你的眼神去制胜,自由无碍地控制你的身体以击败敌人。通过有效率的修炼你靠精神就能以一当十。当你达到这一境界的时候,你将是无敌的。
此外,在群体战斗中主将巧妙地统辖着很多的部曲,正确地行使责任、保护领地和培养士兵,给予他们足够的训练。如果这些事情始终贯穿着不败的精神,去协助自己和获取声望,那么这就是兵法之道。
[color=blue]五轮书细细品,可称为日本之“离骚”,而且还能用于商业实战的演练, 所谓“商场如战场就是这么回事吧”[/color]
[color=blue]“道”是指无论士兵或者将军大家都要拥有共同的目标、理想、信念、使命感.. 干部的意见要一致这样的话大家团结一心具有超强的向心力则比较容易成功
“天”当然是我们了解的“天时”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风向..晴云雷雨不同的天气都对作战有相当大的影响就好比一个产品推出是否有时机优势是否能满足消费者迫切的需求
“地”是指所谓的地利通俗点讲就是干地、湿地、高坡、洞穴这些地形以及周围的植物动物对战争的影响商战上的地无非就是一个产品要进入他国或异地市场的时候要考虑的经济、政治和法律以及文化环境对产品的影响
“将”指干部的意思引申意义就是干部的能力将无能导致到家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拿NBA来说,球场上一支队伍屡战屡败BOSS第一个要FIRE掉的就是球队的教练咯至于“将”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下面会有机会详细探讨
“法”就是要管理、要组织让大家明确自己的的责任和义务要用条条框框来约束每一位员工
[/color]
2005-9-6 13:21
完颜康
这么好的帖子放水区太浪费了吧
2005-9-6 13:28
轩辕苍龙
嗯阿嗯啊,所以我先灌一贴^^
水化了吧?(某龙被TF~~~~)
2005-9-6 13:43
贺兰拍马
昏倒了,楼主居然这样的帖发水区。。。。。。。。。。
2005-9-6 13:46
淡紫色回忆
[quote]原帖由[i]贺兰拍马[/i]于2005-09-06, 13:43:24发表
昏倒了,楼主居然这样的帖发水区。。。。。。。。。。 [/quote]
没找到合适板块
2005-9-6 13:47
贺兰拍马
苏MM正考虑帮你转版块,莫急~
2005-9-6 14:04
SHINOBU
五十年可以嘛?
2005-9-6 15:01
慕容秋
水区不错啊 至少有人看
2005-9-6 18:58
淡紫色回忆
留在水区?还是没有决定好放哪?
2005-9-6 19:02
慕容翩翩
[quote]原帖由[i]淡紫色回忆[/i]于2005-09-06, 18:58:06发表
留在水区?还是没有决定好放哪? [/quote]
老紫你说捏~~~要不给你弄到战国去哈?
大家来集思广益下~~看看放到那里能发挥此帖的优势啊^O^
2005-9-6 19:05
突然累了
苏晴说得是,扔进战国好些~
假如人人都是“水区不错啊 至少有人看 ”的心态~轩辕的其他板子利益损失,谁负责呀?
2005-9-6 19:07
秋月枫舞
人间五十年..........资料区
很长见识的帖子
淡紫很厉害啊.......不愧萝莉控
2005-9-6 19:07
慕容翩翩
那还是送到战国好啦~~~请战国的斑竹大大帮忙清掉与主题无关的帖子然后再讨论吧^O^
转了^_^
2005-9-6 19:44
鱼跃龙渊
讲什么的?? 剑法````````````````````
好长啊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