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仲达比孔明高明的一处-----培养人才


2005-8-27 13:42 雁门张辽
众所周知,孔明很喜欢搞什么锦囊妙极,行军打仗神秘莫测,这样虽然能保证行军的隐秘性,但却少了让下属锻炼的机会.而司马懿刚好相反,每次打仗的原因,目的都交待得明明白白,甚至每次出征都带上自己的两个儿子,为的是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我想,这也许是魏国最终取代蜀的原因之一吧~~~~~~~~

2005-8-27 14:55 卫斯理
楼主说的是演义吧,诸葛亮什么时候用锦囊妙极了?
诸葛亮不是锻炼儿子,养子诸葛乔,诸葛亮非常器重,只不过早死,诸葛詹是太小了,没机会磨练,难道才几岁就带他上阵啊。

2005-8-27 15:24 天宫公主
不过后来灭蜀灭吴的钟会, 羊祜和邓艾都是司马首先发觉到的. 这点已经很不简单了.

2005-8-27 18:33 青蓝
真正用邓,羊二人的不是司马懿。

2005-8-27 20:20 天宫公主
但钟, 邓, 乃至于羊, 都是最先被司马懿视为奇材的.

纵然司马懿没有真正启用这些人, 但后来他们被重用, 和司马懿的目光还是分不开的.

2005-8-27 20:34 青蓝
这就不是这个说法了,征为官而不能发其所长,之能说一般般的水准罢了。

或者这么说吧,天公将军认为将一个才堪大任的埋没于低级职位之上跟将才能平平的任用于低级官员之上的用人水平有多少差别呢?

我个人认为,除了说明前者不识才外,就没多大区别了。

2005-8-27 21:17 青蓝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8-27, 20:57:00发表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7, 20:34:53发表
这就不是这个说法了,征为官而不能发其所长,之能说一般般的水准罢了。

或者这么说吧,天公将军认为将一个才堪大任的埋没于低级职位之上跟将才能平平的任用于低级官员之上的用人水平有多少差别呢?

我个人认为,除了说明前者不识才外,就没多大区别了。 [/quote]
你的想法果然很幼稚 哈哈 [/quote]

原来刘备把庞统,蒋宛丢去当个小县官,刘邦不肯拜韩信为大将军只让他当个普通军官等等都是很有识才之能,我果然幼稚。

留个宝贵的记录,让人看看什么是追着人身攻击不说事的经典回贴。对于阁下的气度和智商,我是望尘莫及,完毕。

2005-8-27 21:30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7, 21:17:21发表
原来刘备把庞统,蒋宛丢去当个小县官,刘邦不肯拜韩信为大将军只让他当个普通军官等等都是很有识才之能,我果然幼稚。

留个宝贵的记录,让人看看什么是追着攻击不说事的经典回贴。对于阁下的气度和智商,我是忘臣莫及,完毕。 [/quote]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
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

2005-8-27 21:43 青蓝
从事守耒阳令,广都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2005-8-27 21:45 青蓝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8-27, 21:37:37发表
原来刘备把庞统,蒋宛丢去当个小县官,刘邦不肯拜韩信为大将军只让他当个普通军官等等都是很有识才之能,我果然幼稚

哈哈 [/quote]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color=red]县[/color]不治,免官。

至于广都长,需要您这位高高高的老人家去证明证明。


而主题:刘备在这两件事上很识才?

结论呢,我就留给一些人自己慢慢吞去。

2005-8-27 21:52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7, 21:43:44发表
从事守耒阳令,广都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员? [/quote]
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

2005-8-27 21:54 青蓝
明明说着刘备,跑司马那边干嘛?我有说过邓艾是小县官这话?

2005-8-27 21:56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7, 21:45:58发表
[quote]原帖由[i]sukerwl[/i]于2005-08-27, 21:37:37发表
原来刘备把庞统,蒋宛丢去当个小县官,刘邦不肯拜韩信为大将军只让他当个普通军官等等都是很有识才之能,我果然幼稚

哈哈 [/quote]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color=red]县[/color]不治,免官。

至于广都长,需要您这位高高高的老人家去证明证明。


而主题:刘备在这两件事上很识才?

结论呢,我就留给一些人自己慢慢吞去。 [/quote]
结论就是 刘备没你笨 不会把一个人从平民直接升成丞相 哈哈

2005-8-27 22:00 青蓝
嘿,我什么时候说过把一个平民直接升成丞相?司马懿用邓艾时间不短,但是用得怎么样呢?


当然,把一个平民直接升成丞相这么伟大的话只是从你这种高人嘴里才能爆出来。我确实很笨,但是至少不会说得出这么高的话。

2005-8-27 22:10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7, 22:00:52发表
嘿,我什么时候说过把一个平民直接升成丞相?司马懿用邓艾时间不短,但是用得怎么样呢?


当然,把一个平民直接升成丞相这么伟大的话只是从你这种高人嘴里才能爆出来。我确实很笨,但是至少不会说得出这么高的话。 [/quote]
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2005-8-27 22:16 青蓝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一州牧把县官直接提到军师中郎将,跟一掌权太尉只对邓艾这等大才任为一城太守,原来这就叫识才。
再让高人看看诸葛亮对蒋宛: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邓艾身居大才而为一城太守,蒋完十二年间成为诸葛亮之施政第二号人物。难道还说司马懿识才?

2005-8-27 22:26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7, 22:16:08发表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一州牧把县官直接提到军师中郎将,跟一掌权太尉只对邓艾这等大才任为一城太守,原来这就叫识才。
再让高人看看诸葛亮对蒋宛: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邓艾身居大才而为一城太守,蒋完十二年间成为诸葛亮之施政第二号人物。难道还说司马懿识才? [/quote]
诸葛亮不识才 用了十二年才提为XX第二号人物 你去肯定是直接把蒋碗提为XX第二号 哈哈

2005-8-27 22:28 青蓝
呵,你看清楚了么?从平民直接升丞相和直接把蒋宛提为XX第二号是你这号高人嘴里飞出来的。

我既没说过,更做不到。

2005-8-27 22:41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7, 22:36:25发表
我只知道司马懿没能慢慢发挥出邓艾的才干,不识才。 [/quote]
因为司马懿嘉平三年就死了

2005-8-27 23:10 青蓝
司马懿西征(伐蜀)到嘉平三年有多少年了?

邓艾早在西征时就被司马懿所谓的“赏识”了。

2005-8-27 23:26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7, 23:10:12发表
司马懿西征(伐蜀)到嘉平三年有多少年了?

邓艾早在西征时就被司马懿所谓的“赏识”了。 [/quote]
四年,迁[color=red]大将军[/color],加大都督、假黄钺,与曹真伐蜀。

三年,迁[color=red]太尉[/color],累增封邑。

因使见[color=red]太尉[/color]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

别再出来丢人现眼了

2005-8-27 23:56 青蓝
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
-----魏伐蜀有过两次,一次曹真,一次曹爽。原来您老人家不知道来丢人现眼啊?


正始为年号的共9年,然后再到嘉平三年,而邓艾在正始二年推荐在淮南兴修水利屯田。那么说,至少掐指一算也至少十二年以上了。

别再出来丢人现眼了。

2005-8-28 08:13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7, 23:56:20发表
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
-----魏伐蜀有过两次,一次曹真,一次曹爽。原来您老人家不知道来丢人现眼啊?


正始为年号的共9年,然后再到嘉平三年,而邓艾在正始二年推荐在淮南兴修水利屯田。那么说,至少掐指一算也至少十二年以上了。

别再出来丢人现眼了。 [/quote]
哈哈 正始二年邓艾就已经是尚书郎了 说明邓艾见司马懿在景初三年与青龙三年之间 这几年魏没有伐蜀 你的“司马懿西征(伐蜀)”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还狡辩个啥?哈哈 笑爆

景初三年丁丑诏曰:“太尉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昔周成建保傅之官,近汉显宗崇宠邓禹,所以优隆隽乂,必有尊也。其[color=red]以太尉为太傅[/color],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如故。”[color=red]三月,以征东将军满宠为太尉[/color]。

综上 魏两次伐蜀司马懿一为大将军、一为太傅 你的搞笑逻辑就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哈哈

2005-8-28 16:50 青蓝
嗯嗯,就不是那两次伐蜀,只是被调去参与征西军事,我弄错。



那么说明了什么呢?是不是说明,邓艾还需要慢慢来,十多年不够,再来个十多年去慢慢培养任用啊?

说到底,司马懿还是不识才。

2005-8-28 17:29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8, 16:50:18发表
嗯嗯,就不是那两次伐蜀,只是被调去参与征西军事,我弄错。



那么说明了什么呢?是不是说明,邓艾还需要慢慢来,十多年不够,再来个十多年去慢慢培养任用啊?

说到底,司马懿还是不识才。 [/quote]
武将没军功怎么升?邓艾去时有郭淮都督雍凉 看不出来有任何迹象表明用一个一开始当田官后来搞水利屯田的人一去就取代郭淮的位置 之后邓艾在拒蜀战场战功卓著 最后官至征西将军、太尉 是他以战功换来得 且司马懿时代邓艾只跟姜维小打了一场(姜维嘉平六年费一卒后掌权大举北伐 司马懿已死) 武将没战功司马懿是不可能升他的

2005-8-28 20:13 青蓝
哈哈哈~~`

刘备拔魏延,提庞统需要战功么?诸葛亮任蒋宛需要功绩么?之后在拒蜀战场是谁启用邓艾的呢?司马懿一直不用,邓艾自然就一直得不到战功。

当然,做人要老实,单单就从一个人的上面去说谁用人手段其实很无聊,你不觉得么?司马懿用人方面也就跟诸葛亮一样,中规中举罢了。没多精彩之处。

2005-8-28 20:19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8, 20:13:05发表
哈哈哈~~`

刘备拔魏延,提庞统需要战功么?诸葛亮任蒋宛需要功绩么?之后在拒蜀战场是谁启用邓艾的呢?司马懿一直不用,邓艾自然就一直得不到战功。

当然,做人要老实,单单就从一个人的上面去说谁用人手段其实很无聊,你不觉得么?司马懿用人方面也就跟诸葛亮一样,中规中举罢了。没多精彩之处。 [/quote]
给你说了武将要以战功升迁

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邓艾有什么战功、资历、门第能超过郭淮、陈泰等人?

2005-8-28 20:31 慕容燕然
邓艾是屯田屯出来的人才。

2005-8-28 21:00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8, 20:57:22发表
邓艾有什么战功、资历、门第能超过郭淮、陈泰等人?

魏延有什么战功超过张飞领汉中太守?

庞统有什么功劳位堪与诸葛亮并肩? [/quote]
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

张飞的官比魏延大的多 另外庞统不是武将

2005-8-28 21:16 青蓝
呵,虚领的官许靖更高,最重要的是处于的位置是哪一块。对于益州门户启用魏延而弃张飞,是因何等军功封的?

怎么用人不在官高与不高,而在与用与不用。用得怎么样罢了。

我怎么记得很多人拿诸葛亮命马谡为前锋据街亭说成是不重用魏延,我想问,难道马谡官高过魏延了?

2005-8-28 21:29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8, 21:16:56发表
呵,虚领的官许靖更高,最重要的是处于的位置是哪一块。对于益州门户启用魏延而弃张飞,是因何等军功封的?

怎么用人不在官高与不高,而在与用与不用。用得怎么样罢了。

我怎么记得很多人拿诸葛亮命马谡为前锋据街亭说成是不重用魏延,我想问,难道马谡官高过魏延了? [/quote]
魏延入蜀数有战功 而邓艾没有

怎么用人不在官高与不高,而在与用与不用

你一开始不是鼓吹邓艾官不高么?现在又不在官高与不高了

司马懿用邓艾为尚书郎而广田畜谷,为灭贼资,开广漕渠,资食有储而无水害。出参征西军事而败姜维 司马懿用的很好

2005-8-28 21:31 青蓝
您找出个邓艾高不高官的地方来,我只是说大才小用,丢到不能施展他才能的官职上。而不是高官不高官,你觉得诸葛亮以蒋宛为长史官就很高了?但是接着委任蒋宛负责的事务才是重点。

2005-8-28 21:39 青蓝
魏延入蜀数有战功 而邓艾没有

那么姜维是怎么退的,邓艾是怎么获封关内侯的?那功劳比起魏延所谓的“数有战功牛多了”

用邓艾去管具体田事而没有更上一步去处理内事,用邓艾去协助郭淮而没有委与重任,用得不好。不识才,整整十多年里只能将邓艾用成这样。还敢说用得很好。

2005-8-28 21:39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8, 21:31:59发表
您找出个邓艾高不高官的地方来,我只是说大才小用,丢到不能施展他才能的官职上。而不是高官不高官,你觉得诸葛亮以蒋宛为长史官就很高了?但是接着委任蒋宛负责的事务才是重点。 [/quote]
邓艾就是打仗有才 司马懿让他出参征西军事,当有领兵权的太守怎么大材小用了?

2005-8-28 21:43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8, 21:39:08发表
魏延入蜀数有战功 而邓艾没有

那么姜维是怎么退的,邓艾是怎么获封关内侯的?那功劳比起魏延所谓的“数有战功牛多了”

用邓艾去管具体田事而没有更上一步去处理内事,用邓艾去协助郭淮而没有委与重任,用得不好。不识才,整整十多年里只能将邓艾用成这样。还敢说用得很好。 [/quote]
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

有战功立马就升 说明司马很识才 让邓艾去了可以让他施展才华的地方

2005-8-28 21:45 青蓝
嘿,太守?拔邓艾为一方重将那才叫用。在魏国做个太守实在不见得有多重。

如果你说司马懿那种用法就叫好。诸葛亮用人简直就是超人了。

看看杨仪吧,他在诸葛亮手下施展的本事就超过邓艾了。

2005-8-28 21:46 大雄GG
司马懿培养的人才比诸葛亮培养的蒋费姜这些人才水平高么?邓艾灭蜀后夸口自己比姜维牛B,怎么会引起有识者笑之呢?

2005-8-28 21:49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8, 21:45:35发表
嘿,太守?拔邓艾为一方重将那才叫用。在魏国做个太守实在不见得有多重。

如果你说司马懿那种用法就叫好。诸葛亮用人简直就是超人了。

看看杨仪吧,他在诸葛亮手下施展的本事就超过邓艾了。 [/quote]
我昨天教过你 司马懿没你那么笨 让邓艾一去就把郭淮替掉 武将升官要靠战功 没战功凭什么升他?之后拒姜维有功 封侯加讨寇将军 说明司马用对了人

2005-8-28 21:50 青蓝
不是没战功的么?怎么又有战功了?


司马景王辅政后就不须军功又封刺史又加将军,还委于兵权出征讨贼。这才叫识才,用得好。司马懿用邓艾不就中规中举,未能大用么。



一下子么?去参征西军事都多久了,还一下子?昨天就告诉过你,邓艾去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2005-8-28 21:53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8-28, 21:46:40发表
司马懿培养的人才比诸葛亮培养的蒋费姜这些人才水平高么?邓艾灭蜀后夸口自己比姜维牛B,怎么会引起有识者笑之呢? [/quote]
没有什么记载能看出邓艾不如姜维 邓艾几次击退姜维不说 最后灭蜀也有大功 姜维比邓艾牛B在哪?

2005-8-28 21:58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8, 21:50:32发表
不是没战功的么?怎么又有战功了?

司马景王辅政后就不须军功又封刺史又加将军,还委于兵权出征讨贼。这才叫识才,用得好。司马懿用邓艾不就中规中举,未能大用么。

一下子么?去参征西军事都多久了,还一下子?昨天就告诉过你,邓艾去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quote]
出参征西军事前有战功?在哪?

景王时有建策之功

出参征西军事是在哪年?三国志没有记载

2005-8-28 22:07 青蓝
出参征西军事前有同样建策之功。

出参征西军事在哪年?在正始五年左右的时间里。

正始五年,夏侯玄伐蜀,淮督诸军为前锋。淮度势不利,辄拔军出,故不大败。
-----征西军事。

2005-8-28 22:10 大雄GG
当时的有识者笑之而不是当时的无知者笑之,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2005-8-28 22:29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8, 22:07:30发表
出参征西军事前有同样建策之功。

出参征西军事在哪年?在正始五年左右的时间里。

正始五年,夏侯玄伐蜀,淮督诸军为前锋。淮度势不利,辄拔军出,故不大败。
-----征西军事。 [/quote]
建了策就让他出参征西军事、南安太守了了

哦对 是五年

2005-8-28 22:30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8-28, 22:10:38发表
当时的有识者笑之而不是当时的无知者笑之,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quote]
看不出来能说明什么问提 你说说明了什么问题?

2005-8-28 22:39 大雄GG
说明了邓艾吹嘘自己比姜维强的观点不被当时有识者认同,是站不住脚的

如此而已

2005-8-28 22:43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8-28, 22:39:23发表
说明了邓艾吹嘘自己比姜维强的观点不被当时有识者认同,是站不住脚的

如此而已 [/quote]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

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

解雍州刺史王经围於狄道,姜维退驻锺提

顷之,维果向祁山,闻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战於段谷,大破之

二年,拒姜维于长城,维退还

景元三年,又破维于侯和,维卻保沓中

比姜维强太多

2005-8-28 22:49 大雄GG
你是千把年后的人,而且也不能算个“有识者”,你能否定千年前与姜邓同一时代有识者的观点么?

2005-8-28 22:50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8-28, 22:49:03发表
你是千把年后的人,而且也不能算个“有识者”,你能否定千年前与姜邓同一时代有识者的观点么? [/quote]
那些有识者的观点不能成立 战绩摆在那 比姜维强的多 千把年前的有识者还说太阳围着地球转呢 哈哈

2005-8-28 22:59 大雄GG
姜邓二人的优劣不是什么超出当时人们所能认识范围的未知领域范围吧?

你说不成立就不成立了?真当自己老祖宗是群白痴啊

2005-8-28 23:02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8-28, 22:59:10发表
姜邓二人的优劣不是什么超出当时人们所能认识范围的未知领域范围吧?

你说不成立就不成立了?真当自己老祖宗是群白痴啊 [/quote]
战绩我已经列出了 邓艾超过姜维很多

2005-8-28 23:08 大雄GG
战绩这东西你能看到当时的有识者更能了解到,但他们会得出和你相反的结论表示他们还了解千年后的我们暂时还没考证出而在当时却被人所知的事情,如此而已

2005-8-28 23:10 青蓝
姜维与邓艾的对比在一个方面绝对是拍马不如的,那就是治理。

2005-8-28 23:10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8-28, 23:08:01发表
战绩这东西你能看到当时的有识者更能了解到,但他们会得出和你相反的结论表示他们还了解千年后的我们暂时还没考证出而在当时却被人所知的事情,如此而已 [/quote]
什么事情没被考证出而被人所知?

2005-8-28 23:11 青蓝
不过邓艾在品格和权谋上也远不如姜维。在军事上两家伙差不了多少的。

2005-8-28 23:11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8, 23:10:27发表
姜维与邓艾的对比在一个方面绝对是拍马不如的,那就是治理。 [/quote]
邓艾与姜维的对比在一个方面绝对是拍马不如的,那就是战绩。

2005-8-28 23:13 大雄GG
现在不知道,但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当时为什么有识者会不认同邓艾比姜维强的观点

随着考古工作的发掘,也许这些被湮灭的事迹会像走马楼吴简一样被发掘出来供后人认识

2005-8-28 23:14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青蓝[/i]于2005-08-28, 23:11:42发表
不过邓艾在品格上也远不如姜维。在军事上两家伙差不了多少的。 [/quote]
不过姜维在治水屯田上也远不如邓艾。在军事上两家伙差的很多。

2005-8-28 23:15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大雄GG[/i]于2005-08-28, 23:13:09发表
现在不知道,但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当时为什么有识者会不认同邓艾比姜维强的观点

随着考古工作的发掘,也许这些被湮灭的事迹会像走马楼吴简一样被发掘出来供后人认识 [/quote]
那就等你的竹简挖出来了再来废话

2005-8-28 23:15 大雄GG
军事上差很多?连邓艾都不这么认为了,要不他还拿姜维来吹捧自己,搞得自己成笑料干吗?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