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朱元璋诛杀群臣的原因


2005-9-9 20:01 change
无论怎么说,朱元璋这个和德性本人不敢恭维。

2005-9-12 19:09 书者
[quote]原帖由[i]沧桑寡人[/i]于2005-08-21, 10:44:19发表
[size=3]朱元璋诛杀群臣的原因

朱元璋屠杀臣子之狠毒在历史上无独有偶,这与他本身存在的因素大有关系。起兵前,跟随他左右的都是从小玩耍的铁哥们,一起出生入死,不分彼此,福祸同享,可谓是平起平坐;登基后,他们的地位与政体发生了冲突,突然间要在朱元璋面前拜倒称臣,这种巨变,他们不太适应。另外,这些公候拥有权势后,不免骄奢淫逸,专姿暴横的行为。关于臣工们这样的行为朱元璋十分清醒的对待,时常不厌其烦,谆谆教诲,希望能保全臣工们来之不易的爵位。由于他们与朱元璋那种密切的关系,自持功高,所以多不接受,没理睬朱元璋这番用心良苦的心意。从龙凤十年(1364年)至洪武五年(1373年),九年中经过无数次的劝谕,功臣们多有违法乱纪之举。最后弄的没法,命工部制作铁榜,用以申诫公候。规定如下:

各级军官,不得私自接受公候的金银财物;公候等人非奉经特旨批准,不得私役官军;公候之家,不得强占官民的山场、湖泊、茶园、芦荡以及金银铜场和铁冶;各卫官军非当出征之时,不得在公候门前侍立听候;功臣之家管理庄田的人员,不得在乡欺压殴打百姓;功臣之家的佃户、奴仆等人不得倚势欺凌百姓,侵夺田产、财物;公候之家,除铁赐的仪仗户和佃户外,不得私自接受投托人户,隐蔽差徭;公候之家,不得倚仗权势,欺压良善,侵夺他人的田地、房屋、牲畜;功臣之家,不得接受他人投献的田土物业。

朱元璋对其中倚势凌人、侵夺田产和财物、接受投托隐蔽差徭者,都处以斩刑。这次出台铁傍令也是对功臣最后的通谍,也是对待功臣的态度由宽容转向严厉的一个信号。不料,功臣们对朱元璋所颁布的铁榜警告置若罔闻,自持劳苦功高,侵渔百姓、私役军士、府第逾制、荒淫无度一类的事情,屡见不鲜。因而,在政治上经济上与朱元璋的统治集团的利益发生正面尖锐的冲突。

朱元璋登上帝位已41岁,平定天下已是60多岁了。太子朱标文弱儒雅不幸在朱元璋65岁时逝世,继位的皇太孙朱允文更加孱弱,朱元璋不由得更加忧心忡忡。顾虑那些跟随他出生入生而建立汗马功劳的臣子,威胁到大明江山的稳固而思量对策。“卧榻之则,岂容他人鼾睡“,因此千方百计寻找借口一除为快。历代最为震惊耸人听闻的“胡蓝之狱”发生了,朱元璋借此两案,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几乎把明朝所有的功臣宿将诛杀殆尽,涉足人员达四万五千多人。

另从汤和请辞解甲归田之事来看,朱元璋并不想赶尽杀绝之人。洪武十九年(1386年),汤和上朝面君上奏:“臣服犬马之劳多年,年数已高,体力不支,已不堪陛下驱策,恳求陛下准臣告老还乡。”汤和之奏正应朱元璋心意,当即表示同意,并赐钞5万贵,命工部在中都凤阳为汤和建造府第,还下令分别为诸候在其家乡建造府第。次年,凤阳府第竣工,朱元璋厚加赏赐,并亲自率百官为汤和送行。

此举模仿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即文雅又不伤面子,大家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呢!朱元璋期望各位公候都以汤和为榜样,自动解甲还乡。不料,事违意反,权欲蒙蔽个人的心窍,竟无一人肯效仿汤和。结果,这些不识趣的公候难逃朱元璋早以为他们准备好的屠刀。

从朱元璋一系列的屠杀事件来看,暴力倾向较为严重,而不是单单为了除去这些功臣宿将而保为大明江山稳固。反过来先看朱元璋年少之时的杀地主的牛,用笤帚打神像等行为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的情感难以控制,而且具有较强的攻击欲望。朱元璋如此嗜杀,与他的性格缺陷有很大关系,从征到得天下治下天表现的手法是一个贯穿始终的特征,是极其强烈的攻击冲动。就拿颍国公傅友德事件来看,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傅友德入朝赴宴,傅友德之子傅让在旁担任侍卫,只因为没按规定佩戴剑囊便被朱元璋借题发挥处于死刑,而傅友德当殿自杀身亡。朱元璋还下令抄了傅友德的家,将全家老小分别发配到云南和辽东边地,只有傅有德的长孙因是朱元璋的亲外孙,获得特许留在京城。另外,朱元璋另存在一种满足自己施虐变态心理,所用的手法喜欢株连蔓延,使用挑筋酷刑,进行肉体折磨。清代史学家赵翼评论朱元璋“雄猜好杀,本其天性”。

按照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见解,人的个性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精神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所谓本我,是指人的各种本能冲动,具体说来,可以区分为性本能(弗洛伊德的“性”含义很广,泛指所有身体上的愉悦)和攻击本能。据此,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一种攻击内驱力。随着自我在本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发展起来本我受到自我的控制和压抑,现实原则遂超享乐原则对个体行为起到主导作用,在有社会所容许的目标之前,本我不得不推迟力能的发泄。不过,自我虽然处于个性的核心,但它来源于本我,正像我们在朱元璋身上看到的那样,自我对本我的控制并不总是有效的。不过,朱元璋也力图以自我抑制、导引本我,使之合乎作为社会道德原则内在化的超我。立国后,追求儒家的仁义道德遵循定天下之根本。虽然其心境与以前相比大不相同,但情感方面反而开始放纵,本能冲动对行为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暴虐的一面急剧膨胀起来,常莫名其妙的杀人。到洪武中期,马皇后与太子朱标逝世,给他精神有很大的打击,悲痛加剧了他的暴躁和乖戾,致使他”愈肆诛虐”;另加政治理想得不到充分实行及严重的睡眠不足使他患难与共上心跳过快的病症。因而,朱元璋的超我和自我退化得更加严重,基本上丧失了压抑冲动和欲望的自制力。朝廷上下蒙上一层浓重的恐怖气氛,官员们上朝时,都要和妻子诀别的辛酸场景。[/size] [/quote]
什么叫无独有偶,应该叫绝无仅有。

2005-9-13 15:03 关内侯
朱元璋其实应该学习下刘邦,人家也杀功臣,但杀之前他会找好充分的理由来对付这些功臣,而且更多的功臣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这和刘邦的处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明初功臣不愿意引退才是导致朱元璋大开杀戒的诱因,这理由我觉得很牵强。

2005-9-13 17:39 wzz1968
刘帮的杀功臣是因为功臣的势力太大,威胁到了中央政府的通知,汉初诸侯的封地远大于中央政府,而且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这中情况下消灭势力大的诸侯是很难的,虽然如此.汉初的功臣集团的势力还是很大的.
明初就不同了,皇权是很集中的,功臣集团只是存在一点道义上的压力,对他们的残酷打击就太变态了.

2005-9-18 12:28 小陆伯言
功高震主,是为了给朱标铺路。防止尾大不掉。

2005-9-20 21:58 anglely168
毛的经历与朱元璋很相似,朱之所以发展壮大,主要原因就是红巾军等农民军为其抵抗了元军主力,他有时间休养生息扩大地盘,最后摘了桃子。没有看过明史,但估计朱元璋肯定把自己打扮成抗击元鞑子的中流砥柱,贪天之功为己有

2006-10-20 17:10 中庸
其实有些道理谁都懂,只是当事情轮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有些犹豫。
人生有的时候懂得取舍才是智慧啊。

2006-10-20 18:30 allcareme
快刀斩乱麻     当斩不斩必有后患:angry2:

2006-10-20 22:29 昔时人已没
个人认为明朝是把中国历史带入黑暗的朝代,尤其是朱元璋,行为非常人所能理解。而且他的子孙也一个德行。。。。。。。。。。

2006-10-21 16:33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关内侯[/i] 于 2005-9-13 15:03 发表
朱元璋其实应该学习下刘邦,人家也杀功臣,但杀之前他会找好充分的理由来对付这些功臣,而且更多的功臣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这和刘邦的处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明初功臣不愿意引退才是导致朱元璋大开杀戒的诱因 ... [/quote]
朱元璋杀功臣的理由很明确,勾结胡惟庸,蓝玉谋反,有理有据
蓝玉身份非同一般,常遇春内弟,战功极大,朱元璋将他比做卫青、李靖,可见此人之能.杀他也是有法可依,因为他仗势欺人,违乱法纪,杀他也是可以服天下的

[[i] 本帖最后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10-23 18:03 编辑 [/i]]

2006-10-22 07:38 刘裕
蒸鹅是后世文人附会

2006-10-23 10:55 鱼天邻
没有好结果就是封建社会的制度

2006-10-23 23:56 中庸
[quote]原帖由 [i]昔时人已没[/i] 于 2006-10-20 22:29 发表
个人认为明朝是把中国历史带入黑暗的朝代,尤其是朱元璋,行为非常人所能理解。而且他的子孙也一个德行。。。。。。。。。。 [/quote]
看来兄台对大明王朝的偏见比较深啊。
别忘了老朱是农民出身,没发达之前受尽了官员的欺压,特别是贪官。即使后来当了天下最大的地主,他要反过了整地主官员了,算是一种变相的报复吧。

2006-10-25 02:56 LEOSANK
高处不胜寒

站着说话不腰痛

当员工比老板舒服多了

2006-10-25 06:58 悲风鸷
自古以来都是鹰尽弓藏,兔死狗烹,为了儿子留条活路,一个文化不高的农民这么做无可厚非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些臣也都是没接受过教育的人,看不清形势只能怪他们自己了

2006-10-25 07:13 金庾信
[quote]原帖由 [i]anglely168[/i] 于 2005-9-20 21:58 发表
毛的经历与朱元璋很相似,朱之所以发展壮大,主要原因就是红巾军等农民军为其抵抗了元军主力,他有时间休养生息扩大地盘,最后摘了桃子。没有看过明史,但估计朱元璋肯定把自己打扮成抗击元鞑子的中流砥柱,贪天 ... [/quote]
明史是清朝人写的。

2006-10-25 09:06 陶心
[quote]原帖由 [i]昔时人已没[/i] 于 2006-10-20 22:29 发表
个人认为明朝是把中国历史带入黑暗的朝代,尤其是朱元璋,行为非常人所能理解。而且他的子孙也一个德行。。。。。。。。。。 [/quote]
他的后代中,宣德、弘治史书称美居多,不过一个开权宦之端,一个深怕失去支持,纵容了一部分亲信,幸而当时危害不大;那个宠信王振、经历土木之变后来复辟杀余谦的英宗,其他劣迹不算多;成化性格暗弱;嘉靖是痴迷道教;万历懒,懒得有水平;崇祯身于乱世。
要论行为常人难以想象的,其实只有正德和泰昌。

当然,偶也不太喜欢明朝,明朝的社会风气也相当差。不过单论明代皇帝的平均素质,拿皇帝比皇帝的话,比起其他朝代帝王,未必差到哪里。历史上“行为难以理解”的皇帝,其他朝代毫不含糊。

2006-10-25 09:10 80726511
怕他门反叛啊!!!:handshake:

2006-10-25 10:03 江城子
做为一个从元末乱世中生存下来的农民子弟,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磨灭不掉的天然仇恨感。(这一点其实很多普通百姓都有,所谓的“中国官员全拉出去毙了那是冤枉,隔一个枪毙一个那肯定有漏网之鱼--这话很明显反映了普通百姓的这种心理。比如老夫,就整天琢磨着当权之后把异反这种贪官污吏好好凌辱一番,:q((+) 所以,在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他对于农民很友好,对于知识分子很一般,对于官员那简直就是大魔王。应该说,洪武没有很好的调整心态,这是他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唐宋的开国皇帝,本身就是大官僚出身,对于官宦阶层有天生的亲近感。所以他们要对付的只是几个不听话的官员而已。看洪武的做法,那简直是要和整个官僚集团对抗。一部大诰,很能说明这一点。

2006-10-25 11:10 悲风鸷
[quote]原帖由 [i]江城子[/i] 于 2006-10-25 10:03 发表
做为一个从元末乱世中生存下来的农民子弟,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磨灭不掉的天然仇恨感。(这一点其实很多普通百姓都有,所谓的“中国官员全拉出去毙了那是冤枉,隔一个枪毙一个那肯定有漏网之鱼 ... [/quote]
不管怎么说,明朝的贪官我看是中国历史上最少的

之后专门设置东厂西厂这种监督机构,可见整个明朝就是在与官僚斗争中延续下去的

2006-10-25 13:59 江城子
[quote]原帖由 [i]悲风鸷[/i] 于 2006-10-25 11:10 发表

不管怎么说,明朝的贪官我看是中国历史上最少的

之后专门设置东厂西厂这种监督机构,可见整个明朝就是在与官僚斗争中延续下去的 [/quote]


不是吧,刘公公瑾,即弓公公他老人家的前辈,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富翁啊。这样的贪官(太监?)在中国可是派的上号的。还有严嵩严大人,也很不赖啊!明朝可以说贪官横行啊,大悲上人未免对他们太和气了吧。

另外,海瑞为什么这么有名啊?还不是因为明朝贪官太多的缘故。

2006-10-25 14:04 悲风鸷
[quote]原帖由 [i]江城子[/i] 于 2006-10-25 13:59 发表



不是吧,刘公公瑾,即弓公公他老人家的前辈,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富翁啊。这样的贪官(太监?)在中国可是派的上号的。还有严嵩严大人,也很不赖啊!明朝可以说贪官横行啊,大悲上人未免对他们太和气了吧。
... [/quote]
不能说海老师瑞靠清廉得名就说明朝贪官横行吧,那那些没有清官的朝代时期难道就真的是一碗水端平了?

好吧...我对明朝历史的理解是朦胧的.或许中后期真的是贪官横行,但在初期这种黄色恐怖下,我不觉得贪污会成为一种时尚

2006-10-25 15:31 yangaadd
比刘邦过之而无不及

2006-10-26 14:20 阿巽
[quote]原帖由 [i]悲风鸷[/i] 于 2006-10-25 14:04 发表

不能说海老师瑞靠清廉得名就说明朝贪官横行吧,那那些没有清官的朝代时期难道就真的是一碗水端平了?

好吧...我对明朝历史的理解是朦胧的.或许中后期真的是贪官横行,但在初期这种黄色恐怖下,我不觉得贪污会成 ... [/quote]
朱洪武自己说的:“我欲除贪赃官吏,却奈何朝杀而暮犯。”

2006-10-26 16:17 dennyleer
老猪算是君主中的奇才,他的子孙们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即早铲除功臣集团也算是明智之举

2006-10-26 17:51 钩衡驾马
老猪连回家种田的刘伯温都不放过,实在是:qDD+:qgod+:qDD+:qgod+

2006-10-26 21:47 中庸
[quote]原帖由 [i]钩衡驾马[/i] 于 2006-10-26 17:51 发表
老猪连回家种田的刘伯温都不放过,实在是:qDD+:qgod+:qDD+:qgod+ [/quote]
刘基回家种田那是欲擒故纵,他和李善长的朋党之争被排挤的政治手段。

2006-10-30 17:10 东风吹醒英雄梦
功臣如蓝玉.胡维慵跋扈嚣张也刺激了朱元璋

2006-10-31 13:21 change
自古是非之人做是非之事,无欲无求不如出家。人嘛,总是放不上酒色财气。条候周亚夫与汾阳王郭子仪对江山皆有再造之功,可二人结局让人深思。汾阳王是一个厚黑高手,而周亚夫也许应该生在混世而不是清平世间。韩信、英布又何尝不是如此。

2006-11-2 13:46 江城子
[quote]原帖由 [i]龙牙[/i] 于 2006-11-2 13:25 发表
这头猪,讲究君为重民为轻! [/quote]

应该说是君为重,百姓次之,百官最为轻!

2006-11-3 11:28 martinshi
哪朝都一样!!!
开国重臣个个功高,而皇帝的儿子一般都没法镇的住,是为功高盖主!!!还不趁早杀了???!!!
利益斗争的必然结果!!!

2006-11-3 20:27 aboluo2008
可敬 可叹

2006-11-3 22:16 猪七戒
很正常的,历史都是这样

2006-11-4 17:12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悲风鸷[/i] 于 2006-10-25 11:10 发表

不管怎么说,明朝的贪官我看是中国历史上最少的

之后专门设置东厂西厂这种监督机构,可见整个明朝就是在与官僚斗争中延续下去的 [/quote]
这个很难说,任何一个王朝都曾经力惩腐败,可依旧贪官不断,这是在封建体制下无可避免,而反观今日,贪官又何尝少了呢?

2006-11-6 10:21 武陵君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杀一些功臣也是没办法的事,总比以后革自己子孙的命好:()

2006-11-17 16:43 人杰鬼雄
危及其统治的人必须死,不论是否是功臣

2006-11-17 17:12 悼红狐
是啊,哪朝开国不杀,值得把朱元璋提出来么,我朝也杀啊,狡兔死走狗烹
唐太宗杀李建成一党也不手软,只不过留了一个魏征大家嘴被堵上了而已

2006-11-17 17:27 klause
被杀原因就是人人都觉得自己有权利获得权力/

2006-11-18 00:21 KYOKO
权力没有制约
又不是圣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朱元璋诛杀群臣的原因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